<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电功率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必备的学习资料,每个教师都应该制定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和课件是实现现代教学理念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您需要关于“电功率课件”的相关推荐,请查看以下内容,还有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代理贸易合同

电功率课件(篇1)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前面已经学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不会感觉到陌生。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距离发,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图片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实验,使学生对影响功的两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解释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能背诵功的概念,阐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功的计算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实验来得出,设计表格得出公式w=fs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投影机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

播放踢足球的动画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足球有了动能和势能,放映图片"炮打飞人,掷铁饼的图片",放映功的视频文件,还有课本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观看图片并思考他们的共性。

准备回答问题

通过上面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共性。

总结结论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work)

总结规律

功和力和在距离有关,这两个量的乘积是不会变的

物理学上把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讲解焦耳的生平和对科学的贡献 学生观看并思考。

通过焦耳的例子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的科学家的贡献。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和功率

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电功率课件(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际功率,进一步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过程,培养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教学难点】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电功率的知识:

1、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二)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2.5V和3.8V小灯泡、“220V 40W”电灯,让学生观察,说出这些参数的意思。通过学生的观察,提出问题:如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引导点拨:由P=UI可以看出,为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必须测出哪些有关的物理量?测这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如何才能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正好等于其额定电压?

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设计出实验电路,画在黑板上,并说出实验所需的器材。

3、引导学生思考,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应该设计出怎样的记录表?请学生画在黑板上。

小灯泡的规格

电压(V)

电流(A)

电功率(W)

灯的发光情况

U=U额

U>U额

U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的基本步骤,然后请一名学生试述出实验步骤,教师引导、纠错。

A、断开开关,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组器的滑片滑到电阻值最大处。

B、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C、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D、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0.8倍,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2)分2.5V和3.8V两大组其中2.5V和3.8V各六组,学生进行实验,填好实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合作

学生实验完成后,填写好实验报告,然后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灯泡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发光?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更亮?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下暗?

(2)小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吗?

(3)小灯泡在正常发光时的功率是什么功率?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学习到的内容,对实验探究中的问题简要分析。

五、布置作业

如何利用电能表间接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

通过此节物理课程可知:小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电功率课件(篇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别。

(二)教具

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3.8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20000焦。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进行新课

(1)电功率(师生共同讨论下列的内容)

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注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④单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I时=1千瓦时

=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题(本节课本上的〔例题〕):通过该例题的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W=Pt这个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单位。公式与单位:

W=Pt W=Pt

焦瓦秒 千瓦·时干瓦时

可再做一些W=Pt的口头练习

(2)额定功率

手拿一个“220V40W”的灯泡提问:通常我们说这是一只4D瓦的灯泡,那是一把60瓦的电烙铁,是什么意思?

①演示实验

告诉学生实验目的:研究灯泡的亮度跟电压的关系。

介绍实验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

让学生观察:两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

实验过程:a.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表的示数为2.5伏,

在下表中记录U、I读数和灯泡的亮度。

b.移动滑片P,使表的示数为2伏,记录。

C.移动滑片P,使表的成数为2.8伏,记录。

实验记录

②师生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小结如下:

a.在不同的电压下,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不是一样大,灯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来计算。

b、灯泡的亮度由它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决定。灯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电功率越大。C.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为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应使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d.每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实际功率有许多个,我们平常说这是一个40瓦的灯泡,指的是这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是40瓦。

e.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U实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容易被烧坏。

③教师出示一个“220V40W”的灯泡和铭牌,让学生观察,然后挂出有铭牌的小黑板,介绍灯泡上的标志和铭牌的意义。最后让学生看书上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

3.小结:略。

4.布置作业:

(1)课本本节的练习3、4。

(2)预习下节实验。(预习题抄在小黑板上。)

预习题: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3.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4.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滑动变阻器?它和灯泡应如何连接?

5.怎样组成电路?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6.怎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7.在什么条件下测出的功率才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四)说明

l、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些不易分清,通过演示实验来讲解,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在这里主要是讲清概念,不要急于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2.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实验,一是为了复习巩固电功率的概念,二是为下节课顺利实验做好准备。

3.对于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他们课后推导对纯电阻电路适用的

电功率课件(篇4)

课题:

电功率。

课时:

1课时。

教学要求:

教具:

“36V40W”电灯一只,标志清晰的“220V10Ow”“220V15w”白炽灯两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或画上铭牌的小黑板一块,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各一只,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人新课

复习提问: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棗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请看下面的例题,展示抄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1: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焦耳;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焦耳,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做功多)

然而,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每秒做功。

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

讲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

二、讲解新课

板书:二、电功率

什么是电功率呢?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电功叫做电功率。板书:

1.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根据定义,可得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2)公式: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压U的单位用伏特,电流I的单位用安培,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力学里功率的单位瓦特。

边讲边板书:

(3)单位:瓦特、千瓦,l千瓦=1000瓦。

向学生指出,由电功率的单位千瓦,还可以导出一个常用的电功单位千瓦时,电功率是1千瓦,电流在1小时内所做的电功就是1千瓦时。那么1千瓦时合多少焦耳呢?板书:由公式W=Pt得

W=Pt=1千瓦×1时=l千瓦时

=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时=3.6×106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一个什么电功的单位表示的电功也等于3.6×106焦耳?(度)告诉学生,1千瓦时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使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

让学生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

问: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小时,做多少电功?

20千瓦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

转入额定功率的教学。(用课本上“通常我们说这个电灯的功率是40W……同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总是同样大吗?”引入要讲的课题)

指出我们可以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向学生说明演示实验的目的、做法、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的现象,然后做实验。

实验后,让学生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然后指出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有关系。

边讲边板书: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进一步向学生交待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通常叫做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边讲边板书: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

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传看或展示小黑板上电动机的铭牌,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第二节练习和习题第1、2题。

看课本列出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算出47厘米彩色电视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5小时要用多少电。对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可布置做章末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电功率课件(篇5)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本节课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电功率的概念是本节内容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巧妙地利用前面所学“速度”和“功率”的概念进行类比,使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探究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前面实验探究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探究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要根据实际情境设计问题让同学解答,在解题中激发兴趣。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和思维的方法,所以在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尽量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来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电功率课件(篇6)

【电功率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电功率测量】电功率包括直流功率、交流(有功)功率和交流无功功率。按测量对象,电功率测量分为直流功率测量、单相功率测量、三相系统功率测量和无功功率测量。详情请点击:中考物理电功率知识点备考:电功率测量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n 详情请点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知识点讲解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请点击: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焦耳定律

扩展阅读

功率课件(集锦4篇)


这篇文章是趣祝福从网络上认真筛选的优质“功率课件”文章。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和发展全面能力的有效手段。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启示请务必收藏一下哦!

功率课件【篇1】

一、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根据公式P=IU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本节拟采用与伏安法测小灯炮电阻的实际进行对比学习,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要求定量测量的实验,它关系到电压表,电流表和变阻器等电学器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所以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正确选择仪表及合理地进行实验,准确地记录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是个关键,教师注意适当引导。

教学重点:用伏安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难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自己设计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和各种故障的排除.

教学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二、说教学设计方案

复习导入

1、什么是电功率?

2、电功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3、前面我们学习了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参考这种方法,你能设计实验测定一个小灯泡的电功率吗?如何测定呢?

实验过程:

1、注意电源的正负极,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初步估计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2、设计实验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再进行实验。

3、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及灯泡的明暗程度进行比较。

评估交流:

1、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能正常工作,此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2、实际电压偏低,小灯泡消耗的功率越小,灯光变暗.不能正常工作;

3、实际电压偏高,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增大,灯光过亮,若长期使用会影响灯泡的寿命,还有可能直接烧坏小灯泡。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通过改变电阻来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三、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在这堂课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做到了五个“能让”。

(一)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比如实验前,学生要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什么位置,开关的闭合情况,实验中,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学生们都观察得特别仔细。

(二)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比如根据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思路,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如何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思考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三)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表述,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引起重视,对于这个问题,就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表述,而不是教师刻意的呈现与说教。

(四)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这堂课中我充分挖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功效性,使每个学生都动手参与了实验,并在实验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

(五)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束,每个小组都推荐了代表对本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得出了较多合理的结论。我也适时地给予了教学评价,鼓励等,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探究过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观察、思考、动手、记录和表述的能力,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启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在动手动脑中学科学”。

功率课件【篇2】

一、教学目标

1>《功率》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本结课的难点是什么?并简述一下你是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

【参考答案】

功率的物理意义是这节课的难点。首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功率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接下来通过类比的方法,将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的速度的物理意义与功率进行类比,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刻的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的方式,将功率的两个因素功和时间进行辨析强调,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在计算和运用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理解记忆。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二、请简述一下你对比值定义法的理解,并举出学过的用比值定义法的物理量有哪些?

【参考答案】

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在物理学科中有两类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一类是用比值法定义物质或物理属性特征的物理量,如:电阻、密度,高中所学的电场强度、电容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属性由本身所决定,而与定义它的这两个物理量没有关系。另一类是对一些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特征的物理量的定义,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等。这些物理量定义的共同特征是:相等时间内,某物理量的变化量相等,用变化量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就可以表示变化快慢的特征。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三、为什么采用学生总结的方式?

【参考答案】

采用学生总结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及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可以是教师知道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功率课件【篇3】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功率》。本节课的内容是上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功和机械》中第2节。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教材统整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理解功的概念很有用处。对后面学习电功率也有很大的好处。《功率》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是从新的角度对功进行深入探讨,深化对功的概念的理解。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所以这节课是架起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概念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发展学生创新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感受1瓦的大小。

2、知道功率的单位,会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物理与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历年升学考试的题目及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可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程度。

4、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功的概念之后来研究的,对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机械功率也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本节课从小组间搬矿泉水的比赛入手,复习做功的多少,再引出做功的快慢。进一步通过学生实验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瓦特的故事和另一个单位马力。展示两张铭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利用鸡蛋做功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1瓦的大小。通过重放片头动画加强对本节课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安排了较多的学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狐狸和老虎上楼的动画,引出本节的课题。通过学生完成搬矿泉水做功的实验,来说明做功除有大小外还有快慢的事实,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小组实验,测量功和时间的大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定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功率是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就像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一样。而后运用快速提问并抢答的方式来巩固有关“功率”的知识,教师引导并归类成几个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后并给出标准答案。展示电影文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三、学法指导:

学生已经学习了功的概念,知道如何比较功的大小。也具备了观察、总结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八年级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逐步由感性转为理性,对于知识有一定的渴求,为了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吃的饱、吃的好,采用了比赛、讨论、课堂演示、自己动手操作、类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提供了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活动Ⅱ

学生实验

情景Ⅰ

动画

活动Ⅰ

搬矿泉水

情景Ⅱ

视频

活动Ⅲ

应用

活动Ⅳ

巩固训练

功率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

放映动画,根据动画请同学们回答,谁做功多?谁做功快?引出课题。

活动Ⅰ

通过学生搬矿泉水的比赛,判断他们做功多少和快慢是否相同。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活动Ⅱ

通过各小组提起重物做功的实验,比较做功的快慢。得出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情景Ⅱ

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活动Ⅲ

通过回放片头动画引出问题,并归纳得出结论。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活动Ⅳ

通过课后训练,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学生活动,来说明功除有大小外还有快慢的事实,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第二环节通过实验,感受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

(二)导入设计:

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放映两个重力不同的小动物在不同时间内走上楼梯的动画(情景Ⅰ),提出问题“根据动画请同学们回答,谁做功多?谁做功快?”引出本节课题。

(三)实验设计:

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完成搬矿泉水做功的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问题,进行学生实验。为感受1瓦的大小,教师演示实验。

(四)课堂应用:

1、通过回放片头动画进一步引出问题:

做功多的物体功率一定大吗?

功率小的物体,做功一定慢吗?

做功快的物体,功率一定大吗?

功率大的物体,做功一定快吗?

归纳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

做功多的物体功率不一定大。

功率大的物体,做功一定快。

功率小的物体,做功一定慢。

2、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五)板书设计:

4.2b功率

一、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式:

二、功率:

1、定义: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

2、公式:P = W / t

3、单位:瓦特1瓦= 1焦/秒

4、物理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五、教材统整

本节课的设计与原教材的最大不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活动卡的设计,延续了上节课机械功的实验,而没有用学生走或跑楼梯的实验。主要是考虑到上课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是课堂应用方面,没有采用传统的习题来巩固知识,而是通过回放引题中的动画提出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即做到了前后呼应,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功率课件【篇4】

1.教学目标

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w/t ,能够用公式P= w/t解答有关的问题;

3.知道公式P=Fv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P=Fv解答有关的问题;

4.理解汽车的两种启动过程,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功率这节的补充内容,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其中涉及到高一阶段除曲线运动外的几乎所有内容,如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及功率公式,是与高考接轨的一个考点。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机车启动两种方式中的各段的运动性质及两个核心公式;

难点:对两种启动方式的vt图像的分析;学会将牛顿第二定律及功率方程融入机车启动问题中。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前情回顾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P=W/T通常用来求平均功率

3 P=FV通常用来求瞬时功率

活动2活动机车上坡处理办法

教师: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若前方遇到了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段,汽车司机要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为什么?

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加大油门,汽车可顺利行驶到达坡顶。

(2)汽车要换档,才能顺利行驶到达坡顶。

(3)……

师生共同分析:

(1)根据P=Fv知,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因遇上坡路段,汽车所需的牵引力增大了,若要保持行驶速度不变,这是不可能的;加大油门,只会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过额定功率),发动机将因超负荷而过热损坏。

(2)这是一种正确的操作方式,当司机将发动机的速度档位调低后,速度减小了,牵引力加大了,只要牵引力足够,汽车便可顺利上坡。

教师根据课堂需要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如:

(1)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常用换挡的方法来减小速度,为什么?

(2)汽车上坡时,要保持速度不变,应如何做?

活动3活动观看汽车爬坡视频

通过观看两段视频,进一步理解汽车爬坡问题

活动4讲授探讨汽车恒定功率启动过程

活动5活动画出恒定功率启动的vt图像

让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展示,老师分析

活动6活动画出恒定功率启动的vt图像

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展示,老师分析

活动7讲授例题讲解

例1: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的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10m/s2。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启动后:

①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②当汽车的速度为5m/s时加速度多大?

活动8练习跟踪训练

质量为m=4×103 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让车保持额定功率为80 kW,从静止开始行驶,求(g取10 m/s2):

(1)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vmax;

(2)汽车车速v1=2 m/s时的加速度.

活动9讲授汽车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分析

活动10活动画出恒定加速度启动的vt图像

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展示,老师分析

活动11讲授例题讲解

例2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的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10m/s2。

①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②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活动12练习跟踪训练

质量为m=4.0×103 kg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40 kW,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 m/s2的加速度行驶,所受阻力F阻=2.0×103 N,则汽车匀加速行驶的最长时间为多少?汽车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活动13讲授小结

1.功率的求解公式有:

P=W/t P = F·vcosα

2.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

⑴以额定功率P启动

⑵以恒定加速度a启动

2024功率课件(必备14篇)


功率课件 篇1

《功率》是在学生学完了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之后,又接触的一个新物理量,它以对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采用比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做功更快”的活动,让学生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以讨论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设计简单计算功率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发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和对比,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得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释,不仅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内容,又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对比讨论法。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情景都需比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DD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讨论结果,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讲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J/s=1W)。工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单位(1KW=1000W)。

估测上楼功率,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判断所需没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导学生列出实验记录表格,并且推出功率的表达式。

简单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功率的测量。采用与速度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做功的快慢,同时也易理解功率定义,公式,单位。对于估测上楼功率,因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出表达式也不同。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功率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折因素,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恒力做功。会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掌握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的几种方法,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3、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如何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会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4、掌握汽车的两种起动问题,以恒定功率启动和以恒定牵引力启动。

5、会用函数关系分析图像问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解决物理问题有两条思路,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 功的讲解应从做功的两个要素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理解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换。学生虽然在二年级学过功和功率,但没有把知识整合成串,尤其是从能量这条思路解题,学生还没有养成好习惯。本节课要让学生认识到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教法建议】?

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本节内容,并填写相关填空题(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对本节的概念进行逐一讲解,以讲解例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本节的内容。然后小节。最后学生演板练习本节课习题,通过练习发现本节课学生还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

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和功能关系。?

【教学难点】?

机车启动的两种方法和功能关系?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本及练习册并填写相关填空题。

二、新课教学

1、功 (1)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做功的两个要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例1】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水平

推力F使斜面体向左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物体与斜面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如图5-1-5所示.求:

(1)m所受各力对它做的功各是多少?

解析:(1)m受力方向及位移方向如右图所示.因物体匀速

移动,则支持力FN=mgcos θ,静摩擦力Ff=mgsin θ,因

mg、FN、Ff均为恒力,由W=Flcos α可得重力做的功WG

=0支持力做的功WFN=mgcos θ·l·sin θ=mgl·sin θcos θ静摩擦力做的功WFf=mgsin θ·l·cos(180°-θ)=-mgl·sin θcos θ

(通过此例题加深学生对功的公式的应用的认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以及总功的求法有1、先求合外力,然后用功的公式求出总功。2、先求出各力做的功,然后把各力做的功进行代数和。3、利用动能定理。)

(2)正功与负功根据W=Flcos α可知:

0≤α

功率课件 篇3

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并板书如下: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t

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P的单位,W用J、t用s作单位,P的单位为J/s,称为瓦特,符号为W。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

接下来着重说明,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为等值。

至此,再将功的定义式与速度v的定义式作类比,使学生理解,虽然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同时也为后面讲瞬时功率做了些准备)。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上一节我们讲了功的概念、功的公式之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对功的物理意义已有所了解。谁能复述一下?

在学生说出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之后,立即启发:那么做功快慢恰能表明能量转化的快慢吗?因此,应该将功率理解为是描述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并将这一认识进行板书。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举例一个质量是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时间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与学生一块算出是5m,g取10m/s2)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与学生一起算出W1=50J)第2s时间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15m)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W2=150J)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P1=50W,P2=150W)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P=100W)

指出即使是同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在不同时间内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有变化的。因而,用P=W/t求得的功率只能反映t时间内做功的快慢,只具有平均的意义。板书如下:

(1)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

为了比较细致地表示出每时每刻的做功快慢,引入了瞬时功率的概念,即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瞬时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出瞬时功率如何计算的问题后,作如下推导:

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可以写成如下公式(P=ΔW/Δt),而Δ

功率课件 篇4

一、复习目标:

3、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准确、规范的求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

二、知识储备:

1、电功率 W=___________;

t=___________;

P=___________;

2、电功率 P额=_________ ;I额=________;R=__________;P实=_________

3、焦耳定律:Q=__________,电热器Q=_______;Q=_______;Q=_______

1、 标有“220V W”的电火锅,连续工作3小时,要消耗___________度电,

3度电可以供“PZ 220-40”的一盏白炽电灯正常工作¬¬¬¬¬¬_______h

2。一台电脑正常工作4小时消耗电能1KWh,它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

若将其接入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

3、马欣家有“PZ220-40”灯泡三个,“PZ220-25”灯泡两个,“220V 150W”电冰箱一台,如果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路中的总功率是________;若平均每天用电4h时,则每月消耗电能是__________(一月按30天计算)

内转动300圈,则所接用电器总功率为____________瓦。

该电能表所控制电路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___。

5、灯泡上标有“PZ220-110”,“22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__________,

灯泡的电阻为______,若灯泡的实际电压为110V时,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

6、烘乾家有一台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4A,则微波炉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瓦,

7、个白炽灯泡铭牌上标有“220V 100W”字样,则这盏灯的灯丝电阻为 __ Ω。如果灯丝断了之后,重新将灯丝搭上,设灯丝电阻变为440Ω,通电后,则灯丝中实际电流为 A;实际功率为 W;灯的亮度变__ _ __,通电1min后,灯丝实际消耗的电能为 J(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8、一个标有“220V 1.1kw”的电水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求:

(3)电10分钟,电水壶产生的热量。

9、全能牌电热淋浴器铭牌中的主要参数如表所示,在正常工作时,将满一桶水从20℃

(1)满一桶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我们把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叫热效率,求该淋浴器的热效率是多少?

10、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对家用电器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和研究,他以一台电磁炉为观察研究对

象,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观察电能表的铭牌 220V 10(40)A 50Hz 2000R/kwh

用电磁炉加热一壶水(水的质量m=2kg,初温是30℃) 关闭家里其它用电器,只将电磁炉接入电路烧水观察电能表,表能表的转盘5min内转了150圈,此时用温度计测得的水温为50℃。

请你就这位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求解或提出有关问题:

(1)加热5min,水所吸收的热量; (2)电磁炉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

(1)当豆浆机盛满水时,水的质量为多少Kg?

(4)豆浆机做一次豆浆,若电动机累计工作3分钟,电阻丝累计加热12分钟,则总共消耗多少电能

12、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

(1)、求:电烤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

(3)、求:电烤箱在低温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的功率是多少?

功率课件 篇5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功率》。本节课的内容是上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功和机械》中第2节。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教材统整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理解功的概念很有用处。对后面学习电功率也有很大的好处。《功率》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是从新的角度对功进行深入探讨,深化对功的概念的理解。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所以这节课是架起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概念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发展学生创新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感受1瓦的大小。

2、知道功率的单位,会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物理与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历年升学考试的题目及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可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程度。

4、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功的概念之后来研究的,对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机械功率也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本节课从小组间搬矿泉水的比赛入手,复习做功的多少,再引出做功的快慢。进一步通过学生实验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瓦特的故事和另一个单位马力。展示两张铭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利用鸡蛋做功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1瓦的大小。通过重放片头动画加强对本节课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安排了较多的学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狐狸和老虎上楼的动画,引出本节的课题。通过学生完成搬矿泉水做功的实验,来说明做功除有大小外还有快慢的事实,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小组实验,测量功和时间的大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定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功率是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就像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一样。而后运用快速提问并抢答的方式来巩固有关“功率”的知识,教师引导并归类成几个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后并给出标准答案。展示电影文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三、学法指导:

学生已经学习了功的概念,知道如何比较功的大小。也具备了观察、总结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八年级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逐步由感性转为理性,对于知识有一定的渴求,为了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吃的饱、吃的好,采用了比赛、讨论、课堂演示、自己动手操作、类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提供了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活动Ⅱ

学生实验

情景Ⅰ

动画

活动Ⅰ

搬矿泉水

情景Ⅱ

视频

活动Ⅲ

应用

活动Ⅳ

巩固训练

功率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

放映动画,根据动画请同学们回答,谁做功多?谁做功快?引出课题。

活动Ⅰ

通过学生搬矿泉水的比赛,判断他们做功多少和快慢是否相同。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活动Ⅱ

通过各小组提起重物做功的实验,比较做功的快慢。得出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情景Ⅱ

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活动Ⅲ

通过回放片头动画引出问题,并归纳得出结论。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活动Ⅳ

通过课后训练,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学生活动,来说明功除有大小外还有快慢的事实,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第二环节通过实验,感受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

(二)导入设计:

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放映两个重力不同的小动物在不同时间内走上楼梯的动画(情景Ⅰ),提出问题“根据动画请同学们回答,谁做功多?谁做功快?”引出本节课题。

(三)实验设计:

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完成搬矿泉水做功的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问题,进行学生实验。为感受1瓦的大小,教师演示实验。

(四)课堂应用:

1、通过回放片头动画进一步引出问题:

做功多的物体功率一定大吗?

功率小的物体,做功一定慢吗?

做功快的物体,功率一定大吗?

功率大的物体,做功一定快吗?

归纳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

做功多的物体功率不一定大。

功率大的物体,做功一定快。

功率小的物体,做功一定慢。

2、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五)板书设计:

4.2b功率

一、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式:

二、功率:

1、定义: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

2、公式:P = W / t

3、单位:瓦特1瓦= 1焦/秒

4、物理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五、教材统整

本节课的设计与原教材的最大不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活动卡的设计,延续了上节课机械功的实验,而没有用学生走或跑楼梯的实验。主要是考虑到上课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是课堂应用方面,没有采用传统的习题来巩固知识,而是通过回放引题中的动画提出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即做到了前后呼应,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功率课件 篇6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

2.理解额定功率.

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的概念,再根据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的计算公式,给出的单位.然后从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的概念.

二、: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就大;电流做功慢,就小.的定义公式为P=W/t,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就越大.

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分析解答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其实际电压应等于额定电压,所以该题中的电热煮水器的实际电压应为220伏特,工作12分后,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即用电0.l度.根据P=W/t=500瓦

例题2、有两盏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已知电压U相同并保持不变,两灯均可发光,在甲、乙两图中比较灯1的亮度是[ ]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

活动方式: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 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功率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率

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 单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功率课件 篇8

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功率的概念: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W/t;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知道公式P=Fv的物理意义。2.掌握功率的计算:

(1)能够用公式P=W/t解答有关的问题。(2)能够用公式P=Fv解答有关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

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有做功快慢之分,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来描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率

初中同学们学习过功率的有关知识,都知道功率是用来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一起讨论一些问题。

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

A.W1=W2,t1>t2;

B.W1=W2,t1<t2; C.W1>W2,t1=t2; D.W1<W2,t1=t2。

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并板书如下: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t

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P的单位,W用J、t用s作单位,P的单位为J/s,称为瓦特,符号为W。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

接下来着重说明,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为等值。

至此,再将功的定义式与速度v的定义式作类比,使学生理解,虽然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同时也为后面讲瞬时功率做了些准备)。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上一节我们讲了功的概念、功的公式之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对功的物理意义已有所了解。谁能复述一下?

在学生说出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之后,立即启发:那么做功快慢恰能表明能量转化的快慢吗?因此,应该将功率理解为是描述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并将这一认识进行板书。

2.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举例一个质量是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时间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与学生一块算出是5m,g取10m/s2)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与学生一起算出W1=50J)第2s时间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15m)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W2=150J)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P1=50W,P2=150W)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P=100W)指出即使是同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在不同时间内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有变化的。因而,用P=W/t求得的功率只能反映t时间内做功的快慢,只具有平均的意义。板书如下:

(1)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

为了比较细致地表示出每时每刻的做功快慢,引入了瞬时功率的概念,即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瞬时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出瞬时功率如何计算的问题后,作如下推导:

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可以写成如下公式(P=ΔW/Δt),而Δ

P=F·v此为瞬时功率计算公式

讨论:

①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力F为恒力,且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此情况下,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与任一瞬时的瞬时功率都是相同的。

②很多动力机器通常有一个额定功率,且通常使其在额定功率状态工作(如汽车),根据P=Fv可知:

当路面阻力较小时,牵引力F也小,v可以大,即汽车可以跑得快些; 当路面阻力较大,或爬坡时,需要比较大的牵引力,v必须小。这就是爬坡时汽车换低速挡的道理。

③如果动力机器原来在远小于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工作,例如汽车刚刚起动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逐渐增大过程中,牵引力仍可增大,即F和v可以同时增大,但是这一情况应以二者乘积等于额定功率为限度,即当Fv=P额。以后,这种情况不可能实现。

应用公式P=Fv计算m=1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1s末和2s末的瞬时功率。

由v1=10m/s按公式求得P1=100J;由v2=20m/s按公式求得P2=200J。根据上述结果启发学生思考瞬时功率的物理意义。最后指出,此题中是重力对物体做功,使重力势能逐渐向动能转化。随着时间的延续,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加快。

3.例题讲解

例1.如图1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的质量m=5kg,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位移为s=36m时撤去拉力F。求:在下述两种条件下,力F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各是多大?(取g=10m/s2)

(1)设水平面光滑;

(2)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让学生计算力F在36m位移中所做的功,强调功只由F和s这两个要素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因而两种情况下力F做的功相同,均为W=360J。②由同学计算这两次做功所用

分别求出t1=6s,t2=12s。③用功率的定义式即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得P1=60W,P2=30W。

如果有的同学用公式vt2=2αs分别求出每次的末速度,再用公式

例2.如图2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正以v=2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的大小为100N,方向与速度v的夹角为37°,求:

(1)拉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2)物体向右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对它做多少功?(sin37°=,cos37°=)通过此例题的解答,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Fvcosα,并提醒学生,不要认为F与v总是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知道,在功率已知的条件下,可以用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力所做的功。第(1)问的结果为P=160W;第(2)问的结果为W=1600J。

例3.课本p.113上的例题,先让学生自己看。让学生注意船速增大的物理过程分析,然后结合图3再做讲解。指明船在额定功率条件下行驶,牵引力F与速度v的乘积为一定值,在图中为双曲线,设阻力f正比v,则这两条线的交点P的横坐标值即为最大速度vm。

四、课堂小结

1.我们讲了功率概念之后,得到了两个公式,定义式P=W/t和瞬时功率的公式P=F·v。

2.公式P=W/t中的t趋近于零时,P即为瞬时功率。不过此公式主要用来计算平均功率。公式P=Fv中,当v为瞬时速度时,P即为瞬

应的时间段。

五、说明

1.将功率理解为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具有普遍意义。如一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10kW,表明它每秒钟可以将10k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管它是否工作。因而机器的功率实际上可以表示它进行能量转化的能力大小。2.力可以做负功,自然也有负功率。学生不问到时可以不讲。课本上也没讲。重要的不是功率的正负问题,而是要结合实际问题说清楚能量转化的方向和快慢。例如,一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前滑动,根据P=f·v可知其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快慢与速度v成正比,这就表达清楚了,没有强调负功率的必要。

功率课件 篇9

初三物理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案

1.功 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单位是焦(耳)。

2.功率 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3.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直接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

5.机械能,物体机械运动的量度,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6.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7.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 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8.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

9.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并且遵从一定的规律。

10.水能、风能 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3.滑轮 周边有槽,可绕中心转动的轮子。定滑轮的转轴固定,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转轴随物体移动,能省一半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4.轮轴 由轴和大轮组成,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一、简单机械

1.为了省力,应选用动力臂长、阻力臂短的杠杆,但使用这种杠杆时,动力通过的距离要比阻力通过的距离长;阻力臂长的杠杆虽费力,但使用时,动力通过的距离比阻力通过的距离小,工作方便,在使用杠杆时,不能同时做到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

2.轮轴是杠杆的变形。使用轮轴时,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3.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量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量的几分之一。

4.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个数为m,当绳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框架上时,则“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m+1,当绳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框架上时,则“承担重量”的绳子段数n=2m。

二、功 机械能

1.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作功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没有力也无所谓作功;虽有力的作用,但在力的作用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这个力也没有作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作了功。

2.简单机械基本上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称为杠杆类机构、如杠杆、滑轮、轮轴;另一类是斜面类机械,如斜面、螺旋等。这二类简单机械在不考虑无用功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功的原理来研究。功的原理是机械的基本原理。它告诉我们,使用机械并不能省功。虽然不能省功,使用机械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少移动距离,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做功方便。

3.摩擦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使用简单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简单机械本身有重量,在提起重物时又不可避免地要同时提起机械的一部分部件,克服这部分无用阻力要做功。所以,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功),除了包含有用功之外,还包括上述的额外功。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百分比,叫做机械效率。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提高效率的方法:减小无用功便可提高机械效率。减少摩擦,减轻机械的重量这些都是减小无用功的办法。

4.功和功率是意义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因为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物体做功多,其功率不一定大。同样,功率大的物体也不一定做功多,因为做功多少不仅跟功率的大小有关,还跟做功的时间长短有关,功和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W =Pt

5.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果没有摩擦和其他阻力,也没有外力作功,则在动能和势能的转换过程中,物体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6.功和能是密切联系的物理量,能量是表示物体状态的物理量,或者说能量是状态函数。能量的改变可以通过功定量地反映出来,功是从量的方面去看运动状态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做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及传递,但不做功,不能说物体没有能量。

7.由互相作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决定的能量叫做势能,根据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的不同,力学中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

功率课件 篇10

在中国的北方的气候可以说是气候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十分的寒冷,在夏天家里面都会安装上空调,即使没有空调也会有电风扇的身影,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人们驱逐炎热带来一丝丝凉风,而在冬天电热毯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电热毯可以带给大家温暖,让冬天变得不再寒冷。

有的人就是矛盾的结合体,不同的电热毯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认为电热毯只是一个可以加热的工具的话你就错了,也正是因为功能的多样化便捷化让很多人摇摆不定,不知道选择那一款才是最正确的,其实不论选择什么样子的电热毯,最应该了解的就是电热毯的功率。电热毯选购窍

冬天里,面临刺骨严寒的天气,不少人都憧憬热炕头的舒服。现代生活中,火炕基本都没了,怎么才能再享受火炕的幸福呢?电热毯!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确,冬天里睡在电热毯上就犹如睡在热炕头上。电热毯在一些供暖不理想或者南方已经是必备的过冬用品了。那么怎样选购电热毯,下面就看看电热毯选购窍门吧。

1. 看标识,这是选购电热毯的前提,也是使用电热毯的安全保障。电热毯必须是经有关部门或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有合格证以及“三C认证”。

2. 看功率,做到按需使用,既节能又有利身体健康。电热毯的功率并非越大越好,最好根据人数来决定,单人不宜超过60W,双人不宜超过120W。

3. 凭手感,识质量。质量好的电热毯手感平整、柔软,面料无漏针,内部电热线应排列整洁规则,无交叉重叠和打结现象。

4. 看外观。电源控制器应完整、光滑、无缺损,使用灵活,有清晰的开关标记,使用的电源线应为双层护套线。

5. 选质能节能型号。选择可自动控制的,省电、省事、安全可靠。

6. 选前要测试。通电时,褥内不应发出沙沙的声响;数分钟后,手触摸电热毯感觉有热量。

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外观的好看却不了解电热毯的实质,那么在使用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新闻就经常的报道,某用户再买了某种品牌的电热毯之后,家里面就发生了火灾,如果引起了火灾轻则是损坏一个电热毯,重则可能会危及到生命,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功率课件 篇1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

磁性黑板,电路元件卡片一套。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或低压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1.5伏”的小灯泡及灯座各一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预习题1~7题(在教师启发下,教师问,学生答),边讨论边板书: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电路图、数据表格。

当讨论到实验器材时学生回答一个器材,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器材卡片。学生回答完,磁性黑板上贴有如图1所示的器材卡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实验桌上的器材,再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在课前就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器材”位置处)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伏;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是______欧;

最大允许电流是_______安;

电压表量程选_______伏;

电流表量程选_______安;

电源________用。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当讨论到5、6两题,先后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第一位同学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第二位同学按照第一位同学的电路图把磁性黑板上的图9梍4连接起来,第三位同学把自己设计的数据表格写到黑板上。

2、教师讲述实验注意事项(把下面(1)、(2)两点课前写在黑板上)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位置。(可对照图9一4讲述)

(2)使U=1.2U额时,要小心移动滑动变阻器,以免因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过大,烧坏灯泡。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并认真检查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若没有把握,可请老师检查。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数据表格中记下U、I,算出P额。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记录和计算。

(4)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记录和计算。

4、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1)实验完毕,请几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选一实验做得好的同学将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中。

(2)讨论

①从实验看出,小灯泡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发光?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更亮?这样做好不好?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下暗?

②使用用电器时,为什么应该让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③若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是2伏,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若电压表的示数是1.2伏,又如何?(对照图9梍4分析。)

④两只额定电压都是1.5伏的相同的小灯泡,如何连接才能正常发光?(串联,电源电压是3伏;并联,电源电压是1.5伏。)

(3)教师小结P实与P额的三种关系和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才能正常工作。

(四)说明

l、使用磁性黑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一般或较差,能力不够的同学,还可帮助他们顺利连接线路,做好实验。如无磁性黑板可用绒布板(或其他)代替。

2、器材卡片的制作是这样:找一张较硬的白纸(如挂历纸),裁成一个长约13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白纸上画出图形,如要制作灯泡卡片,就在白纸上画出如图9梍5所示的灯泡图形,用水彩笔涂上色彩,然后在纸上订上订书针或别上三四个圆形针,这样灯泡卡片就做好了,就可以往磁性黑板上贴。如用薄铁皮做也是一样。

3、实验前,要向学生强调注意事项(2),在U=1.2U额的时间不要过长,尽量少损坏小灯泡。电源最好用干电池,也是为了少损坏灯泡。

4、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实验较快,可再发给他们一个“2.5V”的小灯泡,共用电池。把“1.5V”“2.5V”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观察谁亮?为什么?若并联呢?

功率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电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意义。

4、知道电功率、热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灯泡工作功率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电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的讲解进一步渗透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节约能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通过灯泡实际功率的演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教学建议

1、在推导电功的公式时,应该注意讲清楚,在时间 内,只是相当于把电荷 由电路的一端移至另一端(两端的电压为 ),这与在真空中把某一电荷 由某处移至另一处有区别,但效果是一样的,即所做的功相同。

2、可用类比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电场力对自由电行做功时,在真空中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电阻元件中电势能转化为内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3、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而不要求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4、对于 这两个导出式,要明确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即:纯电阻电路。

教学设计方案

电功、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2、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3、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4、了解公式 ( )和 ( )的适用条件。

5、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6、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于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2、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主要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电功

(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上一章里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 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 ,则电场力做功 。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 ,把电荷 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 ,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 ,(在时间间隔 内搬运的电量为 ,则通过导体截面电流为 , ),所以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3)表达式:

说明:

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 、 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4)单位: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压单位用伏(v),时间单位用秒(s),则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5)电功率

①表达式:

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强度成正比。

②单位: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单位用秒(s),功率单位为瓦特(w)。

1w=1j/s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再者,这里 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 ,又由欧姆定律, ,所以得出 ,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 ,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

对于导体而言,根据欧姆定律, ,所以 ,电流做功完全用来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3)说明:焦耳定律表明,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同时,有电阻的电路中电流做功会引起内能的增加,且电热 。

(4)简单介绍产生焦耳热的原因:

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由于电场做功,电子动能增加,但不断地与晶格(原子核点阵)碰撞,不断把能量传给晶格,使晶格中各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运动加剧,从而温度升高。

(5)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

①电功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生热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

②电功率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电热功率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3、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以含电动机电路为例)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的关系非常关键。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电路如图所示,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通过电动机电流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则电流做功或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生热 ,电动机还对外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考虑每秒钟内能量转化关系,即功率,只要令上述各式中 =1s即可,可得总功率 ,电热功率 ,输出功率 ,三者关系是 。

4、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为了使用电器安全、正常地工作,对用电器工作电压和功率都有规定数值。

(1)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一般说来,用电器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但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而是实际功率。

(2)实际功率 , 、 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三)复习巩固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 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 ,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 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 =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 ( )(4ω)

探究活动

1、调查电路设计中采用了那些方法来减小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2、实验设计:验证

功率课件 篇13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

磁性黑板,电路元件卡片一套。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或低压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1.5伏”的小灯泡及灯座各一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预习题1~7题(在教师启发下,教师问,学生答),边讨论边板书: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电路图、数据表格。

当讨论到实验器材时学生回答一个器材,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器材卡片。学生回答完,磁性黑板上贴有如图1所示的`器材卡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实验桌上的器材,再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在课前就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器材”位置处)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伏;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是______欧;

最大允许电流是_______安;

电压表量程选_______伏;

电流表量程选_______安;

电源________用。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当讨论到5、6两题,先后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第一位同学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第二位同学按照第一位同学的电路图把磁性黑板上的图9梍4连接起来,第三位同学把自己设计的数据表格写到黑板上。

2.教师讲述实验注意事项(把下面(1)、(2)两点课前写在黑板上)(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位置。(可对照图9一4讲述)

(2)使U=1.2U额时,要小心移动滑动变阻器,以免因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过大,烧坏灯泡。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并认真检查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若没有把握,可请老师检查。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数据表格中记下U、I,算出P额。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记录和计算。

(4)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记录和计算。

4.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l)实验完毕,请几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选一实验做得好的同学将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中。

(2)讨论

①从实验看出,小灯泡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发光?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更亮?这样做好不好?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下暗?

②使用用电器时,为什么应该让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③若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是2伏,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若电压表的示数是1.2伏,又如何?(对照图9梍4分析。)

④两只额定电压都是1.5伏的相同的小灯泡,如何连接才能正常发光?(串联,电源电压是3伏;并联,电源电压是1.5伏。)

(3)教师小结P实与P额的三种关系和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才能正常工作。

(四)说明

l.使用磁性黑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一般或较差,能力不够的同学,还可帮助他们顺利连接线路,做好实验。如无磁性黑板可用绒布板(或其他)代替。

2.器材卡片的制作是这样:找一张较硬的白纸(如挂历纸),裁成一个长约13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白纸上画出图形,如要制作灯泡卡片,就在白纸上画出如图9梍5所示的灯泡图形,用水彩笔涂上色彩,然后在纸上订上订书针或别上三四个圆形针,这样灯泡卡片就做好了,就可以往磁性黑板上贴。如用薄铁皮做也是一样。

3.实验前,要向学生强调注意事项(2),在U=1.2U额的时间不要过长,尽量少损坏小灯泡。电源最好用干电池,也是为了少损坏灯泡。

4.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实验较快,可再发给他们一个“2.5V”的小灯泡,共用电池。把“1.5V”“2.5V”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观察谁亮?为什么?若并联呢?

功率课件 篇14

一、示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加深理解……

二、导学

(一)、知识链接

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原理是:_____。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是:_______。

3、在右边空白处画出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

(二)、自主学习

[探究一]实验室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公式推导:W=UIt;P=W/t

2、主要器材:___________表,___________表。

3、实验原理:__________

4、实验方法:__________

5、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并与测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作比较,看一看是否相同呢?

概率课件14篇


还在寻找好文章不如看看“概率课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与理论补充的有力工具。

概率课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知识的基础上,从上节课所讲的三种事件出发,以探索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的大小为目标,并为学生后面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及用频率估计概率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概率的定义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计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质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概率的定义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教学难点:正确地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学法指导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共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类比归纳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求新知。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教学”这一思想,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增大了教学容量,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起到辅助作用。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第二环节:引深拓展,归纳总结

第三环节: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第四环节:试试伸手,找找不足

第五环节:交流反思,课时小结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拓展升华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判断下列这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1、明天会下雨

2、天上掉馅饼

3、买彩票中奖

4、一分钟等于六十秒

5、老马失蹄

问题1从分别标有1,2,3,4,5的5根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到的号是5、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吗?抽到5个号码中任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样吗?

问题2抽出的可能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每一种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问题3掷一枚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它分别是什么?

问题4向上的点数是1、2、3、4、5、6的可能性的大小相等吗?它们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问题5你认为抽到你和抽到别人的可能性一样吗?

设计意图

通过以抽签的方式回答问题,让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样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安排一方面复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内容,而且还加深了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引申拓展,归纳总结

概率定义

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

表示方法:

事件A的概率表示为P(A)

以上两个事件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问:

特点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

特点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从标有1,2,3,4,5的五根签中抽取一根,抽到4的概率是多少?

2、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

请6名同学上台来参与模拟抽奖游戏,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全都没有奖

第二次有一部分有奖

第三次全都有奖

从此可以看出,不可能事件A的概率为0,即P(A)=0

必然事件A的概率为1,即P(A)=1

随机事件A的概率0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0、

(三)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例1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为2;

(2)点数为奇数;

(3)点数大于2且小于5、

解:掷一个骰子时,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P(点数为2)=1/6

(2)点数为奇数有三种可能,即点数为1,3,5,P(点数为奇数)=3/6=1/2

(3)点数大于2且小于5有两种可能,即点数为3,4,P(点数大于2且小于5)=2/6=1/3

例2图25、1—2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7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指针指向红色(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3)指针不指向红色。

解:按颜色把7个扇形分别记为:红1,红2,红3,绿1,绿2,黄1,黄2,所以可能结果的总数为7、

(1)指针指向红色(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3个,即红1,红2,红3,因此P(A)=3/7

(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5个,即红1,红2,红3,黄1,黄2。因此P(B)=5/7

(3)指针不指向红色(记为事件C)的结果有4个,即绿1,绿2,黄1,黄2,因此P(C)=4/7

思考:联系第一问和第三问,你有什么发现?

(四)试试伸手,找找不足

1、一共52张不同的纸牌(已去除大小王),随机抽出一张是A牌的概率;

2、在1~10之间有五个偶数2、4、6、8、10,将这5个偶数写在纸片上,抽取一张是奇数的概率;

3、在1~10之间3的倍数有3,6,9,随机抽出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

4、一个袋子中装有15个球,其中有10个红球,则摸出一个球不是红球的概率。

设计意图

巩固学生对概率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及对概率的计算公式的简单运用技能。以达到及时学习、及时应用,让学生从中找一成功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交流反思,课时小结

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他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m/n。

0≤m≤n,有0 ≤ m/n≤1

因此0 ≤P(A)≤1

P(必然事件)=1 P(不可能事件)=0

(六)课后作业,拓展升华

P159练习第1题和第2题

概率课件 篇2

一、可能性:

1. 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

4.不确定事件: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

5.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概率:

1.概率的意义: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这个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

3.一步试验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公式是P=k/n,n为该事件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k为事件包含的结果数。两步试验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发生的概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列表法,另一种是画树状图,利用这两种方法计算两步实验时,应用树状图或列表将简单的两步试验所有可能的情况表示出来,从而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通过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认真学习吧。

下面是对数学中点的坐标的性质知识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哦。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希望上面对点的坐标的性质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关于数学中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内容学习,我们做下面的知识讲解。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最后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相信上面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

概率课件 篇3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三节。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本次课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它是学习了前两节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基础上,即学习了理论概率后,进一步从试验的角度来估计概率,让学生再次体会频率与概率间的关系,体现了新课标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中对两个重要概念“频率、概率”的要求。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概率已是考查的热点,同时,对此内容的学习,也是为高中深入研究概率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

2)进一步理解概率与频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2.过程方法:

1)选择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加强对概率的认识,突出用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思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生活实例,介绍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2)结合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来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运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运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流程

(一)整体设计

活动1:复习巩固 引入新知

活动2:创设情境,探究主题

活动3:讲解例题,深化主题

活动4:小结归纳, 课堂练习

(二)环节设计

活动1: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1.概率的定义: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设计意图】旧知和新课的学习,都是围绕概率概念探讨的,不管前提条件怎样变化,它始终离不开概念的本质。

2.学生回顾抛掷硬币,投骰子试验

如: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数字是6的'概率是____.

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试验的结果是有限个的,

【设计意图】对于古典型概率,它可以理论计算P(A)=m/n,它也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来估算,而后者费时费力,在这种情况下肯定选择前者完成,让学生明白古典型概率的求法通常选用理论计算,同时为提出下面问题埋下伏笔。

3.提问: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的概率是____.

命中靶心与未命中靶心发生可能性不相等;我们没法进行理论计算----这样类似事件的概率怎样确定?引出课题---用频率估计概率

【设计意图】第一环节的设计,不但复习了前面知识,而且对概率问题进行了梳理,让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概率的获取有理论计算和试验估算两种,从而很自然地确立了本节课的主题---试验估算,即用频率估计概率。

活动2:创设情境,探究主题

问题1:估计移植成活率(表格在课本158页表25-5)

某林业部门要考查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的移植成活率,应采用什么具体做法?

【设计意图】出示本题,主要是同学生一起探求如何用频率估计概率,要求学生学会求这类事件的概率。

这里是本节的重点,侧重从以下几方面讲解:

(1)回归概念。结合概率的定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结合本题,成活的频率在某个固定的数值(0.9)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则估计幼树移植成活的概率为0.9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此题求概率的由来

(2)学生要明白:参考对象越大,频率越来越稳定于某个常数,实验时要避免走两个极端即既不能为了追求精确的概率而把实验的次数无限的增多,也不能为了图简单而使实验次数很少.

(3)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能否把表中的14000对应的成活的频率看作成活的概率?可以,在要求精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不妨用表中的最后一行数据中的频率近似地代替概率.但老师要讲清楚:一般情况下,用频率估计出来的概率通常要比数据表中的频率保留的位数要少

(4)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通过例题,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概率,巩固概率和频率的关系即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比如频率有0.80、0.915等,概率为0.9,突破难点。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是确定概率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不但能通过频率估计概率,同时能将所求得的概率运用于身边的实例。

介绍数学史实: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试验中,由于众多微小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每次测得的结果虽不尽相同,但大量重复试验所得结果却能反应客观规律.这称为大数法则,亦称大数定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史实 ,加深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原理

活动3:讲解例题,深化主题

问题2: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成本新进了10 000千克柑橘,如果公司希望这些柑橘能够获得利润5 000元,那么在出售柑橘(已去掉损坏的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多少元比较合适? (表格在课本158页表25-6)

学生填空1.这批柑橘损坏的概率是______,则完好柑橘的概率是_______,

2.如果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成本进了10000千克柑橘,则这批柑橘中完好柑橘的质量是________,完好柑橘的实际成本为______元/千克

3.设每千克定价为x元,则可以得到的方程是

4.若公司希望这些柑橘能够获利5000元,那么售价应定为_______元/千克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问题2是在问题1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际问题,涉及的量较多,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升华,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好处。为了降低学生的难度,我对所求问题进行了分解,以填空的形式一环扣一环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活动4:小结归纳,课堂练习

小结归纳:

一般地,当试验的可能结果有很多且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时, 可以用P(A)=m/n的方式得出概率.当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常常是通过统计频率来估计概率,即在同样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所得到的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弄清了一种关系 ------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了解了一种方法 ------- 用多次试验频率去估计概率

注意一个细节 ------- 频率的精确度与概率的精确度

体会了一种思想 ------- 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设计意图】及时小结有利于知识的构建

练习设计:

1. 课本161练习

【设计意图】再现频率估计概率的运用,

2.在有一个10万人的小镇,随机调查了20xx人,其中有250人看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在该镇随便问一个人,他看早间新闻的概率大约是多少?该镇看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的大约是多少人?

【设计意图】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是密切相联的, 让学生去体会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用样本去估计总体的思想.

作业设计 :

1.课本162页第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过程

2. 课本163页第5题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内涵的理解

概率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具体的实例中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扇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探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具体的实例中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扇形统计图。

难点: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案例呈现扇形统计图运用的情境,导入课题。

(二)探究体验,构建新知

1.学生动手实践:分析一个扇形统计图,说明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2.引导抽象概括:设置小组讨论,探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

3.知识拓展延伸:通过进一步讨论不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表现方式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1.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启发点拨重难点。

2.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呢?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呢?

四、布置作业

运用扇形统计图分析生活中的事件。

概率课件 篇5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高中数学教材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三章、第1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入门课,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

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概率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模型。概率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词汇,为人们做决策提供依据。

就内容的人文价值上来看:研究概率涉及了必然与偶然的辨证关系,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

2、重点: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②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

难点:①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②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

虽然高中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概率的定义过于抽象,

学生较难理解。

2.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1)初中已经学习过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概率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3)学生思维比较灵活,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较好的实验基础。

3.动机和兴趣

概率与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分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由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理解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通过抛掷硬币实验,正确理解频率、概率概念,及其两者关系。

(3)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试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总结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强化辨证思维,通过数学史渗透,培育学生刻苦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教学手段

(1)精心设计教学结构,使学生经历质疑——解惑——应用的体验探究过程。

(2)努力创设情境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合理设计数学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

(4)充分利用软件辅助教学,便于课堂操作和知识条理化,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2、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采取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于学生实验、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用具:计算机、硬币、学生生日调查表

六、教学程序及设计的七个环节

1.情境引入:引出本章的课题,让学生体验学习概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用“班级有无同生日的问题”引入课题

设计这个引入有两个理由:(1)学生非常重视生日,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2)学生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认识:“班里有同生日的人”是个小概率事件

当认知到“50个人中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可以高达96。5%,基本上的班级都会有生日相同的人”,与原有的认识存大很大的差距,充分感受到概率的神奇;

事先合理设计表格,现场调查班级生日情况,发现确实有同生日的人,充分调动班级气氛,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万一没有生日相同的学生,解说即使发生的可能性高达96。5%,也还是存在不发生的可能),再让学生举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例子,再结合章头图,学生会感知到概率无处不在,概率是有用的,数学也是有用的,认识到学习概率的重要性。

2.明确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研究重点是随机事件的概率

通过区分四个事件的差异,引出事件的分类,并总结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明确本节课研究的重点是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1的设计意图:加深对事件的分类和概念的理解,通过对“事件B”条件的改变,强调结果是相对条件而言的;

练习1的设计意图:引入典故“守株待兔” ,让学生用数学概率的知识来辨析这个典故,渗透数学的教育意义,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会感知到: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大小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3.概念建构:寻求获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并得出概率的概念,并对频率和概率作了对比和辨析

第一个步骤:引导学生用试验得到的频率去估计事件的概率

现场创设情景:学生现场“掰手腕“比试,引导学生感知到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

第二个步骤:通过掷硬币试验,引出概率的定义,突破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掷硬币。根据以往的实践为了追求比较好的试验效果,先对抛掷的方式作了一定的引导,保证试验的随机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个教学理念。对于概念的理解,也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具体操作的环节如下:

严格按照书本的要求,让每位学生做10次抛掷硬币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书本表格中。四个学生一组,将本组同学的实验结果统计好,填入表格中。充分利用excel软件辅助教学的强大功能,计算出各组频率并绘制出折线图。学生亲身体验到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试验次数比较小时,频率是不稳定的,在汇总数据环节让学生观察表格,直观感知频率是不稳定的。

(2)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重复做大量的掷硬币试验,动态的让学生感知:每次试验频率是不确定的,但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

(3)结合历史上数学家所做的大量独立重复试验,对比两张频率的折线图,得出结论,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

这一段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率定义。而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表、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很好的突破了这一难点,并实现了通过抛掷硬币实验,正确理解频率、概率概念,及其两者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总结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4.概念深化:进一步明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我安排了两个练习

例2即时训练,设计意图是落实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一方法,强调频率的稳定性和概率的确定性;

练习2的设计意图是是为了说明每次试验的结果具有随机性,进一步提升本堂课的主题;

通过表格和图像两种语言,生动直观的让学生感觉到:

不同点:频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概率是确定的值,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无关

联系: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得到概率的估计值。

5.练习反馈

(1)练习3的设计意图:这个练习综合了本节课的重点,能很好的反馈落实情况,而且通过训练巩固了所学知识点

6.归纳小结

小结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味与深化,使知识成为系统。让学生尝试小结知识内容及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总结的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会补充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知识。特别地,在小结过程中会提出本节课的数学思想:实验、观察、归纳和总结。

7.课后探究

书本练习1

这个探究题的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内容,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搭好桥梁。

七:板书

设计意图:合理、整洁的板书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结构更好的掌握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与设计,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概率课件 篇6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概率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概率的基本性质(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用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类比得出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的教学过程,正确理解事件的包含关系,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会运用它们处理教材中的例、习题,进一步体会类比思想,提升理解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难点:事件的关系及概率运算,类比思想的渗透。

三、教学辅助

骰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意义,得知每天发生的事情具有随机性,难预测,比如今天我刚到数学组办公室,一位学生问了一题:已知集合是掷一颗骰子,出现向上的点数为 ,集合 是掷一颗骰子,出现向上的点数为奇数,试判断它们间的关系。你们愿意解答吗?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解答后,把集合改为事件,事件 出现向上的点数为 ,事件 出现向上的点数为奇数并写出掷一颗骰子的其他事件。我们的启示:类比集合的关系及运算研究事件的关系及运算,引出课题。

2.引导探究,发现概念与性质

先让学生类比得出一些关系及运算并相互交流,再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教材的重点内容),加深对事件的关系及运算的理解,师生形成的共识如下:

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包含关系

一般地,对于事件 与事件 ,如果事件 发生,则事件 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 包含事件 (或事件 包含于事件 ),记作 (或 )。不可能事件记为 ,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

相等关系

如果事件 发生,那么事件 一定发生,反过来也对,这时,我们说这两个事件相等,记作 。

并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 发生或事件 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 与事件 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 (或 )。

交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 发生且事件 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 与事件 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 (或 )。

互斥事件

若 为不可能事件( ),那么称事件 与事件 互斥。其含义是:事件 与事件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对立事件

若 为不可能事件,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 与事件 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 与事件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范围

。必然事件的概率是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

概率的加法法则

如果事件 与事件 互斥,则 。互斥加法则。

2.2.3概率的减法法则

如果事件 与事件 对立,则 ,即 , 。对立减法则。

3.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例1 从装有 个红球和 个白球的口袋任取 个球,那么以下选项中的个事件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的是 ( )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 "至少有一个白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

"恰有一个白球"与"恰有两个红球" "至少有一个白球"与"都是红球"

例2 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 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 )的概率是 ,取到方片(事件 )的概率是 ,问:

(1)取到红色牌(事件 )的概率是多少?

(2)取到黑色牌(事件 )的概率是多少?

师生共同处理,重思路剖析及辐射。

练习

教材第 面练习 。

4.归纳小结,反思提升

介绍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的理解及简单应用,渗透类比思想。

5.作业

教材第 面练习 。

五、板书设计

概率的基本性质

1.引例 3.概率的基本性质 4.小结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例题 练习

六、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对"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不理解,并举例 掷一颗骰子,出现向上点数为 , 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 。

概率课件 篇7

一、事件:

1、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2、必然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是100%(或1)。

3、不可能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4、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二、等可能性:是指几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1、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它是一个比例数,一般用P来表示,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3、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4、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记作0

5、概率的计算:

(1)直接数数法:即直接数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总数n,再数出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m,利用概率公式 直接得出事件A的概率。

(2)对于较复杂的题目,我们可采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

三、几何概率

1、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此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面积(用SA表示)除以所有可能结果组成图形的面积(用S全表示),所以几何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A)=SA/S全,这是因为事件发生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2、求几何概率:

(1)首先分析事件所占的面积与总面积的关系;

(2)然后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

(3)最后代入公式求出几何概率。

概率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准备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情况呢?

(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够得到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教师注重在以下方面引导:第一,调查问题的提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他们在以下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没有采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第二,组织讨论需要收集那些数据以及收集数据的方法。第三,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统计活动往往需要小组合作进行,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如何分工、如何实施调查和记录数据、如何整理数据等。第四,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第五,引导学生回顾统计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统计活动中我们一般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二、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报告诉人们哪些信息?

例如,调查我们班级近视情况,这个统计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近视的原因,改善不良习惯。

也可以选择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姓氏、喜欢的颜色等开展统计调查。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体会本次统计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从而引导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教师空间(针对班级情况适当补充)

作业设计: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选题,希望了解哪些信息:同学们每天怎么来上学?;同学们喜欢读哪类图书?;同学们的爱好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运动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去调查收集数据,用表格归纳整理,并且制成统计图。

【评析】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内容设计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说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亲近生活的过程。这样大大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同学们深深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而且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困惑】教师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课堂活动难以组织。

统计教学中课堂活动一般是收集小组学生的相关数据、正字统计法、填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等活动。可是这些活动占用时间太多,组织太多的活动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概率游戏环节太多,但无非是掷硬币、摸彩球、玩转盘这些活动,虽然在教学要求的层次上和类型上有所不同,但活动的本质是相同的。这些活动难以控制,因此教学概率比统计难度更大。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非常困难,一旦进行课堂活动,几乎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时间都不允许。

概率课件 篇9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 §4.1 50年的变化(二课时)

学习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具体情境,认识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一些误导,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把握统计图的特点,尤其是折线统计图,其为对应点的连线,数值与点有关,条形统计图两个比较时,单位长度要一致等,便可掌握本节的要求.扇形统计图只能知道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学习方法: 活动——交流.学习过程:

一、例题分析:

【例1】 一文具店老板购进了一批不同价格的书包,它们的售价分别为10元、20元、30元、40元、50元;7天中各种规格书包的销售量依次为6个、17个、15个、9个、3个.这批书包售价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例2】 2002年8月,某书店各类图书销售情况如图1.(1)8月份书店售出各类图书的众数是

(2)这个月数学书与自然科学书销售量的比是多少?

(3)数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百科各类图书的频数大约是

二、课内练习:

课后练习:

作业:

小结: 教后记:

§4.2 哪种方式更合算

学习目标: 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理,并学会利用它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判.

学习重点: 学会对某些事情做出评判,这是学习概率的目的.学习是为了应用,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有很好的现实应用价值.在学习中注意从实验中积累经验,寻找方法,获得体验,从而提炼出数学上的理论解释. 学习难点:

理解掌握“转盘平均获益”的理论计算方法,对此也可以联想加权平均数的算法,转盘转出各种颜色的概率是可以直接得到的结论,而与对应的金额的乘积的和,与其获益,其不同概率的大小,可理解为权,金额为数据,计算平均数. 学习方法: 实验——引导法.学习过程:

一、例题分析:

【例1】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4-2-2),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该商场继续购物.顾客每转动一次转盘可平均获利多少元?

【例2】 某商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购货满100元者得奖券一张,多购多得,每10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50个,二等奖100个,那么买100元商品的中奖概率应该是()

150100151A.10000 B.10000

C.10000

D.10000

【例3】 某电视台综艺节目接到热线电话3000个,现要从中抽取“幸运观众”10名,张华同学打通了一次热线电话,那么他成为“幸运观众”的概率为 .

【例4】 有一个屋的地面是用黑、白、红三种颜色的地转镶嵌而成,其中三种地砖镶嵌的面积比是7:25:1,现在屋内顶棚上有一鸟,随意飞行,若小鸟飞落在地面上,则落在每种地砖上的概率各是多少?

【例5】 某福利彩票中心发行200000张福利彩票,每张价值2元,其中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500名,小明购买了三张彩票,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二、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作业:

小结: 教后记:

§4.3 游戏公平吗

学习目标: 体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学会对一些游戏活动的公平性作出评判. 学习重点: 本节重点是不仅对一些游戏活动的公平性作出评判,还要会合理的设计得分规则,使游戏公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会评判事件,还要做出决策,对事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因而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也是我们在概率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只要能计算出双方获胜的概率,合理设计分数即可. 学习难点:

本节中,游戏获胜的概率可通过列表方法求得,如何设计得分规则是本节的难点.只要计算出双方的概率,如双方获胜概率为n1mn2mn1m,n2m,则得分规则只需满足a=·b即可,即其获胜后的得分分别为a、b,则游戏公平.

学习方法: 实验——引导法.学习过程:

一、例题分析:

【例1】 某一家庭有两个孩子,请问这两个孩子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例2】 在掷骰子的游戏中,当两枚骰子的和为质数时,小明得1分,否则小刚得1分.你认为该游戏对谁有利?如果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7时,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呢?

【例3】 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方可到达B站,那么在A、B两站之间需要安排 种不同的车票.

二、课内练习:

1.小东和小明设计了两个掷骰子的游戏,每个游戏每次都是掷两枚骰子. 游戏一:和为7或者8,则小东得1分;和是其他数字,小明得1分. 游戏二:和能够被3整除,小东得3分;和不能被3整除,小明得1分. 这两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若不公平,你能将它们改为公平吗? 2.小明和小芳用如下转盘图进行配紫色游戏,分别转动两个转盘,若配成紫色则小明得1分,否则小芳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如果你认为不公平,如何修改得分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课后练习:

作业:

小结: 教后记:

概率课件 篇10

本节内容是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用列举法求概率” 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用列举法求概率。以两个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观察、分析、评价解题方法获得新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教材,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从中指导、总结,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思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突现应用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力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学习活动中,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表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兼顾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试验结果有无数个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

通过探究体会在公式P(A)=m/n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

掌握求等可能条件下的事件的概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述、计算。

通过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体会在实践中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通过分析探究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诱导法,结合演示、归纳、尝试等方法,组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提高教学效率,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件所需的多媒体设备、软件等。

活动1 回顾上节概率的求法。

活动2 看试验,找特点,了解古典概型,初识概率的求法。

活动3 探究在公式P(A)=m/n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

活动4 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

活动5 练习。

活动6 小结与作业。

1。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准备。

2。使学生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古典概型的意义,能阐明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理由,为本节课探究用列举法求概率奠定基础。

3。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其概率。

4。通过对例1、例2的讨论探究,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

5。通过练习,巩固用列举法求概率。

6。回顾本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提高、提高、发展。

「活动1」

回顾上节概率的求法。

教师引入:

前面我们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得到的常数作为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试验,实际不需要做试验,通过列举法分析就可以得到随机事件的概率。

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准备好知识基础。

「活动2」

看试验,找特点,了解古典概型,初识概率的求法。

(1)两个试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对于古典概型的试验,如何求事件的概率?

学生分析、思考解答:

(1)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多个;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具有以上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对于古典概型的试验,我们可以用事件所包含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在全部可能的试验结果中所占的比作为事件的概率。

教师讲解概率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全神贯注。

使学生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古典概型的意义,能阐明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理由,为本节课探究用列举法求概率奠定基础。

「活动3」

探究在概率公式P(A)= 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演示课件第3张幻灯片)

学生思考,解答、发言:

n>0, m≥0,m≤n,0≤P(A) ≤1。

当m=n时A为必然事件,概率P(A)=1,当m=0时,A为不可能事件,概率P(A)=0。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解答。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其概率的再认识。

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其概率。

「活动4」

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

例1 掷1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为2;

(2)点数是奇数;

(3)点数大于2且不大于5。

例1变式 掷1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

(1)求掷得点数为2或4或6的概率;

(2)小明在做掷骰子的试验时,前五次都没掷得点数2,求他第六次掷得点数2的概率。

例2 如图: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7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种,指针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某个扇形会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指向红色;

(2)指向红色或黄色;

(3)不指向红色。

例2变式 如图,是一个转盘,转盘被分成两个扇形,颜色分别为红黄两种,红色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度,指针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某个扇形会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指向红色;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3)小明和小亮做转转盘的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转转盘,指向红色,小明胜;指向黄色小亮胜,分别求出小明胜和小亮胜的概率;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公平,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并说明理由。

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本问题,运用列举法求其概率: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是否符合等可能事件的两个特点?

(2)怎样叙述?

教师介绍解题要求、步骤。

例1 解:掷1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点数为2只有1种结果,P(点数为2);

(2)点数是奇数有3种可能,即点数为1,3,5,P(点数是奇数);

(3)点数大于2且不大于5有3种可能,即3,4,5,P(点数大于2且不大于5)。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是否符合等可能事件的两个特点?

(2)怎样叙述?

学生试着解决变式题。

例1变式 解:掷1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掷得点数为2或4或6(记为事件A)有3种结果,因此P(A);

(2)小明前五次都没掷得点数2,可他第六次掷得点数仍然可能为1,2,3,4,5,6,共6种。他第六次掷得点数2(记为事件B)有1种结果,因此P(B)。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是否符合等可能事件的两个特点?

(2)怎样叙述?

鼓励学生解答:

例2解:一共有7个等可能的结果,且这7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1)指向红色有3个结果, P(指向红色)=_____ ;

(2)指向红色或黄色一共有5种等可能的`结果,P(指向红色或黄色)=_______;

(3)不指向红色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P( 不指向红色)= 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

图中两个扇形的圆心角不相等,某个扇形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的可能性就不相等?怎么办?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是否符合等可能事件的两个特点?

(2)怎样叙述?

学生试着解决变式题。

例2变式 解:把黄色扇形平均分成两份,这样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相等,某个扇形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的可能性就相等了,因而共有3种等可能的结果,

(1)指向红色有1种结果, P(指向红色)=_____;

(2)指向黄色有2种可能的结果,P(指向黄色)=_______。

(3)把黄色扇形平均分成两份,小明胜(记为事件A)共有1种结果,小亮胜(记为事件B)共有2种结果,

∴这样的游戏规则不公平。

可以设计如下的规则:两人轮流转转盘,指向红色,小明胜,小明得2分;指向红色,小亮胜,小亮得1分,最后按得分多少决定输赢。

还可以设计怎样的规则?

因为此时P(A)×2=P(B)×1,即两人平均每次得分相同。

(2)学生的应用意识,模仿能力;

(3)学生在学习中发表个人见解的勇气。

(4)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意识。

通过对例1、例2的讨论探究,初步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

通过对例题变式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学习欲望,进一步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例2的讨论探究,巩固用列举法求概率。

通过对例题变式的分析,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

「活动5」

5。 某班文艺委员小芳收集了班上同学喜爱传唱的七首歌曲,作为课前三分钟唱歌曲目: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五星红旗,相信自己,隐形的翅膀,超越梦想,校园的早晨,她随机从中抽取一支歌,抽到“相信自己”这首歌的概率是( )。

6。 掷1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是6的约数;

(2)点数是质数;

(3)点数是合数。

(4)小明和小亮做掷骰子的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掷骰子,掷得点数是质数,小明胜;掷得点数是合数,小亮胜,分别求出小明胜和小亮胜的概率;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公平,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问解,决问题。

教师评判。

教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书写解答过程。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正确应用列举法求概率解决问题;

(2)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通过练习,巩固用列举法求概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教科书P154页习题25。2第2题。

学生自己总结发言,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教师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总结。

加深对列举法求概率的认识。

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概率课件 篇11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获取屏幕图像》。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获取屏幕图像》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版)课本中第六章第1节。这节课是多媒体素材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后面学习处理图像做好铺垫。获取屏幕图像在工作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课件制作、简单图片截取等。

我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注重实践的特点确定以下目标:

1、掌握snagit软件中截取部分图像、抓取窗口、抓取对象的方法。

2、能使用snagit软件获取屏幕图像。

(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1、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成就感,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注重实用性,并对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考虑。

采用了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首先创设学习请讲,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情景——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实践操作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还是要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因此,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引入:同学们,我们刚刚进行了秋游,同学们都照了好多的照片。老师也照了一些,同学们给评价一下,看看怎么样?

2、截取屏幕图像有哪些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节分为三个任务来完成,并把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

任务一:通过snagit软件对给定图像进行适当的截取操作。

提示:截取图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屏幕中有一个放大镜,是帮助用户精确定位和截取的。

(2)抓取窗口:在snagit主界面中选择“窗口”选项,按下快捷键或单击“捕获”按钮,此时移动光标到需要抓取的窗口上,围绕窗口形成一个红色边框,单击即可抓取该窗口。

(3)抓取对象:在snagit主界面中选择“对象”选项,按下快捷键或单击“捕获”按钮,此时移动光标到需要抓取的窗口对象上,围绕对象形成一个红色边框,单击即可抓取一个对象,例如,可以抓取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等。

机动设计:静态的屏幕会截取,那么动态变化的能截取吗?

综合实践:

板报创意:在资源包任选20张图片,利用snagit截取等编辑完成一个板报的创意。

评价1:各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展示应用题目完成的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评价2: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投票,确定优秀组。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更多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作业1:上网查找关于西藏旅游的相关网页,并将其截屏,编辑自己的名字上传qq群 .

作业2: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使用snagit完成屏幕录制,并上传至空间。

概率课件 篇12

中职生处于青年前期,人际交往开始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他们的主要人际关系是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与老师的关系上不会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同学关系有时超过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并由此获得了安全、尊重、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由于没有考上高中,中职生在家长的责怪、亲朋的惋惜下,心不甘情不愿地进入职校;再加上目前人才市场供应失衡、就业压力大等,这让不少中职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与同龄人和师长交往时,人际关系易出现矛盾和冲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容易发生交往困难,比如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里,不愿与考上高中的老朋友来往,自我封闭,怕与人交往,或者自我心理设防过重,与新同学沟通困难甚至相互对立;另一方面又注重“友谊”,崇尚“义气”,难免益友、损友不辨,甚至“拉帮结派”。比如不忍拒绝好朋友的邀请,尝试吸烟、早恋、群殴、去网吧玩游戏甚至赌博,最后不能自拔。

许多班主任反映,中职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亟待提高,父母说话重了一些就离家出走,老师管教稍严一点就出言不逊,学生之间常常因为谁在谁背后说了谁的坏话、谁泄露了谁的隐私而闹矛盾,因此十分有必要在人际交往中帮助中职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大多中职校都把“学会做人”作为中培养目标的核心,中职学生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他们内心渴望和同学交往,但是实际生活中又不懂得怎样交往,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障碍。

由于独生子女的身份和初中沉重的学习压力,中职生普遍缺少同龄交流伙伴,喜欢通过QQ、MSN、E-MAIL、手机短信等现代网络联络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有的交往对象还是虚拟世界的陌生人,缺乏真实的人际交往历练,也使他们不喜欢不擅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形成自卑、猜疑等人际交往障碍。

90后学生421的家庭教育模式,导致他们大多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在人际交往中很少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我认同,容易产生嫉妒、偏激、报复心强等人际交往的障碍。

本课利用调查、活动、视频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分析与同学交往存在的困惑与障碍,并通过学生体验、讨论以及老师引导、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发现一些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人际交往的奥秘。

(一)本课的亮点:

1.在情境中感悟。以“动之以情”为突破口,通过调查、活动、视频等多种形式,设置符合课堂教学所需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地去参与、感悟、分享,引发内心情感的触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效果的升华。

2.在实践中锻炼。以“在人际交往中学习人际交往”为主旨,布置同学完成一个相关的调查任务,还特别设计了人际交往的体验活动和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切身体验什么是人际交往,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源于中职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与同学、老师、父母的人际交往现实,课前完成一个调查任务、每人调查四位同学,配合活动、训练,能有效地指导他们未来的生活。

2.以学生发展为本。

针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的实际设计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在课堂中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实现助人自助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

2.了解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能。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

2.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够积极面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困惑与障碍。

2.能够主动与人交往,拥有稳定的情绪状态。

(一)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2.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并运用于日常生活。

(二)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二)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体验学习法、问题解决学习法等

(一)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导入新课。播放周华健的《朋友》,引入课程主题……友谊。

2.提问:“人为什么要有友谊?”,引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重点讲述爱的需要即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说明人是社会的人,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满足个体爱与尊重的需要。

(二)人际交往的体验:

1.进行“囊中失物”活动,体验人际沟通的方法。

通过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同学之间面对同样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时,通过尊重、理解、宽容达到共识,并有效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2.展示课前调查――“人际交往障碍”的结果。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出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观看视频《亮剑》片断,引出人际交往的倾听、赞美、沟通、互助的技巧,重点介绍倾听的技巧。

(三)人际交往的训练:

1.进行“听与说”活动,练习倾听技巧。

(1)请学生分享活动的感悟。

(2)根据学员的表现来评价哪些表现是好的倾听。

(四)课堂小结:

1.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障碍及原因。

2.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

课后完成以下两个拓展训练的任务:

(1)编排校园心理剧。要求学生自愿编组,合作编排一个校园心理剧,以友情为主题,选择一个视角,比如同学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某种障碍,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皮格马利翁效应”活学活用。

找一个你最想与之改善关系的人,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主动与对方交往,看看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概率课件 篇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9-110页“统计与概率”

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A调查表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的调查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学科语文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

将数据填在统计表中,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交流一下。

2、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a、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

b、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c、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设计意图: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概率课件 篇1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心理健康》――“花季中的相思树”,相思树是一棵美丽的爱情之树,在中职校园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充满渴望与好奇,并开始形成自己的异性价值观,此时最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与帮助。接下来我从五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说我是如何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愈国良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本课在教材第四单元14课,根据新大纲的“三贴近”原则,我把课文题目稍作修改,由“花季莫种相思树”改为“花季中的相思树”,我认为学生谈不谈恋爱,既不是课本说的算,也不是老师说的算,而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我希望在课堂上能保持价值中立,带领学生认识友情与爱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出理智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强迫。

认识目标:认识青春期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友情与爱情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目标:能客观辨析中职生恋爱利弊,做出理智选择,树立正确的两性观;

帮助学生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辨析中职恋爱利弊,能主动控制与拒绝;

让学生能初步认识爱情,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现在还无法承受爱情的责任,需要等待自己成熟;这时需要老师循序渐进的诱导,不可用填鸭强迫式,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授课过程中,对恋爱既不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与好奇,出现尝试的冲动;也别让学生产生过分畏惧抵触心理,老师需要把握好分寸,抓好“度”。

根据新大纲教学总目标要求,本堂课着重培养学生责任感与自律能力,对待中职生恋爱学会自尊、自爱、自护、自制。

本堂课的教学思想采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策略,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搭设学习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最后撤去阶梯,使学生达到独立发展的地位。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启发法、情境模拟法、讨论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同时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接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交流,最终老师总结升华。这四种教学法层层递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备课时,一直思考学生与老师的角色问题,既不能把课堂的主角完全交给学生,毕竟学生的爱情价值观还未形成,老师会疲于应付各种不同的爱情观,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也不能以老师为中心,一味强调恋爱是洪水猛兽,千万不能尝试,但有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又有谁能禁止的了这种朦胧的感情?最终我确立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把握方向善于引导,课堂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主动想、主动做。

前3部分主要实现认知目标,当中引导学生认识爱情与友情的区别与联系是重点;

第4、5部分实现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爱情,是难点;

第6、7部分要实现能力目标,当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辨析中职生恋爱的利弊是重点;

把想象中的相思树与现实中的做反差对比,引申现实中的爱情与憧憬的爱情是有区别,甚至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引导学生正视爱情,并播放FLASH《我是女生》,放松心理。

通过《女人是老虎》的故事,告诉学生就算是一个从未讲过异性的小和尚,在18岁的青春期,也会对老虎般的女人心动!而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充满渴望与好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混淆友情与爱情,则会让自己陷入苦恼甚至伤害。跟进一个视频案例《健飞的故事》,让学生辨析他们三人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很自然引出本堂课的一个重点。

㈢中职生!友情?爱情?

这是本堂课的第一个重点,帮助学生区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与联系,我说联系,学生讨论回答区别,大部分班级同学能说出2个,不足的由老师补充,并案例分析,基本上同学们对友情与爱情的区别都能有个理性的认识,之后问题来,既然二者不同,那什么是爱情呢?进入本课难点。

我通过5步骤突破这个难点,首先抛出4钟情境让学生辨析,这些是爱情么,如果不是,爱情到底是什么?再摆出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向学生解释亲密、激情、承诺的含义。接着设问:这个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我们现在能拥有几条?与同学一同分析,或许我们有非常亲密,无话不说的异性朋友,也会有非常仰慕、崇拜的异性同学,但现在有没异性能给你承诺?启发思考――没有!引导分析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还没有经济基础。一个衣食住行都靠父母,还不能独立的人,怎么能给你承诺,他给的承诺都是空头支票,在毕业的时候,或许他老爸一个电话,他就一溜烟的跑回家去了。之后教师小结:没有承诺底座的三角形随时都会倒塌!最后案例跟进:“二年中职生活,谈了一年的恋爱,毕业后一个月就分手了,最终二人都没能拿到毕业证书。”经过以上的引导、启发、分析、小结。同学们对什么是爱情,都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至少知道中职生恋爱不是爱情!那么既然不是爱情,我们现在该如何与异性相处呢?自然引入下个教学环节。

向学生提供三种与异性交往的准则,只要遵守,既能愉快的与异性相处,又不会让自己陷入烦恼。再引用一个“青苹果”的经典比喻,中职生恋爱就像一个青苹果,看起来很美味诱人,但如果你忍不住尝了一口,那味道一定又酸、又涩、又苦,而这被咬过一口的青苹果给你,你愿意要么?我相信大家都不愿意,那如何对待我们心中的青苹果呢?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等待,等待心中这颗青苹果成熟的时候,与你喜欢的人一起分享,味道一定是甜美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尝试使用之前学的,进行判断分析,能做出理智选择。首先创设情境各位评委老师可以看见:照片中的女孩挽着一个男生的手,他们正在热恋中,而一个月的恋爱经历,女孩发觉自己会旷课、会撒谎、原来要好的同伴都渐渐远离她,成绩更是直线下降,她不想沉沦下去,希望结束和男生的关系,可男生不愿意,还提出了5点交往理由,那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帮帮这个女孩拒绝男生?

列出男孩继续交往的5点理由,让学生讨论如何帮助女孩拒绝男生,并将讨论结果分享、交流,老师帮忙概括,之后小结:中职生恋爱在带来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烦恼、忧愁,甚至麻烦,当自己遇到中职生恋爱时,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这是本课的补充与再次总结升华,内容包括意外怀孕与预防艾滋病。根据新大纲要求,心理健康既要面对大众同学,也不能忽略少部分特殊生,部分中职学生或许已经在谈恋爱,甚至初尝禁果,有了过早性行为,希望这部分学生能把意外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最后再次强调等待的重要性,一同懂得等待,学会等待,生命之花因等待而更加灿烂!

课后作业:视频欣赏央视新闻调查――《长大未成年》,思考讨论案例中的4个女孩对待恋爱的态度,及不同的遭遇。

1、女生是青春期教育的重点;在中职生恋爱中,受伤最大的往往是女孩!

2、学生们是多么渴望得到家长、老师的指导;但真正能与学生平等交流、讨论青春期话题的家长、老师却不多,学生们只好从网络、影视、小说中寻找爱情的答案,而他们找到的却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3、感受到同学们对创新型心理健康课的喜爱;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分享交流,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爱情的责任感,对中职生恋爱的理智选择,都深深的感动了我,谁说我们中职学生不如别人,我愿意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中职生挺起胸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以上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指导,谢谢大家!

电功率教案十二篇


电功率教案(篇1)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

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电功率教案(篇2)

《电功率》一章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电学知识学习的核心。而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键。本节内容较多,包括: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根据P=Wt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功率的测量和利用公式P=UI的计算。

本节教学可分为4部分:

1.电功率。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常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即将

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教学中可通过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通过问题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认识电功率的单位。

教材通过小资料介绍了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这些数值对很多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应使学生通过阅读对用电器的电功率分类了解,尤其要知道哪些用电器属于大功率用电器。

2.“千瓦时”的来历。对于此知识点,教材通过公式W=Pt直接介绍“千瓦时”的来历,简单易懂。教学中可让学生推导千瓦时与焦耳的换算关系,加深对这两个单位的理解。还要让学生知道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公式W=Pt,并增加适量练习,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该公式求解某些问题的能力。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看似很简单的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却

有一定的困难,是初中电学中的难点之一。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实验一:分别观察同一灯泡在额定电压、略高于 额定电压和略低于额定电压这三种情况下的发光情况,三次所观察到的亮度是用电器在各实际功率下所显示出的亮度,由此得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实验二:探究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220 V 40 W”和“220 V 15 W”)并联和串联接入电压是220 V的电路中的发光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两盏灯发光时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最终使学生明确: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实际功率影响灯泡的亮度。

4.电功率的测量。由前面的实验学生很自然地能想到灯泡的实际电压影响了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电压越大,实际功率越大。根据欧姆定律,我们还

可以知道当电阻不变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成正比,它们都直接影响灯泡的实际功率。由此可推知,电功率P与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灯泡中的电流I有关系,由实验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P=UI。

由于下一节学生将运用伏安法直接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所以有必要在本节教学中对伏安法测电功率进行深入讨论,为下一节实验探究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简单计算;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观察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 率的关系。

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一个保险盒,一个开关,一个15 W电灯泡和一个100 W的电灯泡(包括灯座),一个插座;学生用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 V的小灯泡一个、节能型电灯一只(功率16 W)、教学课件等。

引导:学过了电能和电能表后,谁观察过电能表的转动情况?不同时刻、不同家庭的电能表转动得一样快吗?

演示实验:在电能表后分别接不同的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220 V 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 100 W”,接通电源,发现后者比较亮的灯泡电能表的转盘转动得快,而前者比较暗的转动得慢。

同是灯泡,为什么有的消耗电能快,有的消耗电能慢呢?为了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时的这种差别,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功率。

电功率教案(篇3)

②师生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小结如下:

a.在不同的电压下,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不是一样大,灯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来计算。

b、灯泡的亮度由它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决定。灯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电功率越大。C.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为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应使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d.每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实际功率有许多个,我们平常说这是一个40瓦的灯泡,指的是这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是40瓦。

e.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容易被烧坏。

③教师出示一个“220V40W”的灯泡和铭牌,让学生观察,然后挂出有铭牌的小黑板,介绍灯泡上的标志和铭牌的意义。最后让学生看书上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

2.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3.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4.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滑动变阻器?它和灯泡应如何连接?

5.怎样组成电路?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6.怎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7.在什么条件下测出的功率才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电功率教案(篇4)

a.定义:物理学中,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时,我们就说做了电功(俗称电流做功).

b.物理意义:电功是量度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多少的物理量.

c.计算公式:

ii.仅适用于纯电阻性电路的公式:

说明: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叫做纯电阻性用电器,如电炉、白炽灯等,连接纯电阻性用电器的电路叫做纯电阻性电路;把电能的绝大部分转化为内能以外的其他形式能的用电器叫做非纯电阻性用电器,如电动机、电铃、充电器等,连接非纯电阻性用电器的电路叫做非纯电阻性电路.

d.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即电功)的仪表叫做电能表.

i.“电压”表示电能表适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或电学仪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ii.“电流规格”表示电能表持续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括号里的数字表示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

iii.“每千瓦时转数”表示用电1 kW•h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圈数.现在,电子式单相电能表已经开始使用,其重要参数imp/(kW•h)表示用电l kW•h耗电指示灯闪烁的次数,如:6400 imp/(kW.h).

ii.间接测量:先数出转盘转过的转数,再利用电功与转数成正比计算电功.

a. 物理意义:

电功率是反映用电器 消耗电能(即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b.定义:

用电器单位时间里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

在S1中,电功率的基本单位是瓦特(W),另外还有千瓦(kw)和毫瓦(mW),换算关系为: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当U实=U额时,P实=P额.

使用用电器时,加在其两端的电压一般不能超过额定电压,否则会造成用电器实际功率超过额定功率,用电器会因为过热而烧毁.

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其实际功率的大小,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a.仅让待测功率的用电器单独工作,用电能表,测出电功w,用秒表测出时问t,则P=W/t.

b.先后让已知功率为P0的用电器和待测功率的用电器工作相同的时间,分别数出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n0和n,由 即

c.先后让已知功率为P0的用电器和待测功率的用电器工作一段时间,使它们在工作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相同,用秒表分别测出它们工作的时间t0和t,由

由于导体具有电阻,所以当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会发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乱内容:电流流过某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c.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热的单位是焦耳(J).

d.电热Ω与电功W大小的关系:

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统称为电热器。如电炉、电烙铁、电暖器、电热毯、电熨斗、电水壶、“热得快”、电饭煲、饮水机、电热油汀等.

发热体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制成的,它的作用是让电流通过它时产生热量,它绕在绝缘材料上,绝缘部分的作用是将发热体与电热器的外壳隔绝起来,防止漏电.

iii.优点:电热器具有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且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等优点.

用电器长期不用时,必须隔一段时间通一次电,以便其中含有电阻的元件通电发热来驱除电器中的潮气,以免元件发生锈蚀和霉变.

使用电器时,电流过大或通电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危害,如烧坏电器、使导线绝缘皮老化引起火灾,且造成大量电能损失.防止电热危害的主要措施是加快散热,如在电器上设置散热孔、散热片或在发热部分安装电扇.

A. 若不考虑温度对纯电阻阻值的影响,则在不1同的状态下,对于某一纯电阻有:

B.在同一电路中,不论几个用电器以什么方式相连接:

说明:在运用电功、电功率、电热的任何一个公式时,都要注意公式中各个量的同时性和对应性,都要注意公式中各个量单位的统一.

安全用电主要包括设备安全与人身安全两方面.

部分家庭电路图:

由图可知,家庭电路主要由进入家庭的进户线(电源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开关、插座、用电器等组成.考虑到用电安全,一般还接有地线.

进户线由火线和零线构成,零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 V,火线和零线构成家庭电路的电源.

常用测电笔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氖管发光,表明接触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表明接触的是零线.

电能表是测量和记录一段时间里消耗电能的仪表.选用原则是:电能表铭牌上的标定电流应等于或略大于所有家庭用电器的额定电流之和.电能表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

家庭电路中安装闸刀开关的作用是用来切断电源,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闸刀开关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闸刀开关应竖直安装,且静触头在上,动触头在下,电源进线应接在静触头的接线柱上,这样闸刀断开时,闸刀与火线不相连,闸刀也不会因自重或受震动等原因造成误会。

家庭电路用电时,如果在发生短路、过载、突发性过电压(超过260V)等异常情况时不及时断开电路,干路中的电流就会超过安全值,产生的热量就增多,电线的绝缘层就会燃烧起来酿成火灾,为了防患于未然,应在干路中串联熔丝,由于熔丝的电阻率大、熔点低,所以它能在干路中的电流超过安全值之前就自动熔断,从而保护电路。熔丝通常由铅(>>98%)锑(0.3~1.5%)合金制成。千万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熔丝,因为铜和铁的电阻率较小,熔点较高,起不到保险作用。

熔丝的规格常用其额定电流来表示,其选用原则是:熔丝的额定电流应略大于或等于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计算电路中最大正常工作电流的方法有: ; 其中PZ、RZ为电路中的总功率、总电阻。此外还应兼顾到熔丝的额定电流不能超过干路中的电线和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这样熔丝才能对整个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应将熔丝串联在干路中的火线上,零线上不接熔丝,因为如果在火线和零线上各接一根熔丝,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安全值之前,这两根熔丝不一定同时熔断,也不一定是火线上的那根先熔断,假如是零线上的那根先熔断,那么虽然整个电路断路了,各个用电器停止工作了,但是各个用电器与火线仍然相连,此时人若误认为电路中没电了而去检修电路,则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此外,在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的支路中,应先在该支路中将一根熔丝直接接在火线上,再接该支路开关和大功率用电器,因为干路和支路中的电流唇齿相依、息息相关,所以这样才能保证该支路和干路的安全。

在将熔丝装入熔断器时,应先将熔丝的两端在螺丝钉上分别沿顺时针方向缠绕一圈后再拧螺丝,这样固定螺丝时,熔丝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螺丝旋转方向一致,熔丝的两端就不会被挤出来,螺丝不宜拧的过紧,因为熔丝的硬度小,拧的过紧,容易造成熔丝的局部截面变小,额定电流减小,以致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也不宜拧得过松,否则熔丝容易松脱而造成断路,即使末松脱,也会造成接触处的电阻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多,熔丝的温度升高加快而容易熔断。

若一时没有合适的熔丝,可用其他熔丝等效替代,如应选用额定电流为7.5A的熔丝,则可将三根额定电流为2.5A的熔丝并联后接入电路,也可将额定电流为10A的熔丝先用螺丝刀揿下一个恰当的切口后接入电路。

如果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在3kW以上,最好用自动空气开关替代闸刀开关和熔断器,因为这种开关在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和欠压(电压过低)等异常情况时都能自动切断电路(跳闸),且实现自动断路的电流大小可以调节,分断能力较高,而熔断器对欠压这种异常情况是无能为力的。电动机以及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电器(如电风扇、电冰箱、空调器等)在欠压时,若电路不能及时断开又不能启动,则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导致温度骤升,极易烧坏电器,引起火灾。自动空气开关是利用电磁原理来保护电路的。

为防万一,在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和熔断器后面,最好要接入漏电保护器,因为它能在规定条件下,当被保护电路中的漏(触)电值达到或超过预定值时,就自动切断电路(或发出报警信号)。

应直接接在火线上,这样该开关断开时,它所控制的用电器就与火线脱离接触。

插座的作用是接插用电器。

明插座应高于地面1.8m,这样能防止小孩将手指伸进插座的插孔内造成触电事故。

三眼插座应接有地线,这样人即使不慎碰到漏电的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也不会触电,因为接地线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小得多,接地线对电流起旁路作用。

两眼插座的正确接法:左零右火;三眼插座的正确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当灯丝温度达到1700℃以上时,呈白炽状态,发出的光呈白色。提高灯丝的温度,可提高灯泡的发光效率.

灯泡的灯丝是用熔点高的钨制成的,钨在高温下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钨.对于小功率的灯泡一般抽成真空防止灯丝氧化;对于大功率的灯泡充入氮、氩等气体,既防止氧化,又可以阻碍灯丝在高温下升华.

在灯头线穿入灯头后盖后,应先打一个保险扣再安装电灯,这样灯头线就不会在电灯拉力的作用下从螺钉上脱落.

火线只准接进螺口灯头中间的金属片上,螺旋套上只准接零线上,这样即使人不慎碰到通电的灯泡尾部裸露在外的螺旋部分也不会触电.

如使用室外天线,应安装避雷器或专用接地线,并在雷雨时停止使用电视机.

因电路短路、超负荷运行所引起的各类安全事故,人们并不感到陌生.各种用于防止电路短路、超负荷运行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空气开关等),已被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另外,对于因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而引起的火灾和安全事故,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电气化的日益普及,一些重大火灾事故就是由于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教训十分深刻.

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会使该处的电阻变大,造成局部过热.同时,接触处的电阻又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阻越大,温度越高,温度越高又造成电阻越大,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

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超过30 mA的电流通过人体就会有生命危险.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低压(不包括不高于36 V的安全电压)引起的触电有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两类.单线触电是人体直接触摸电源、火线或漏电的用电器等,使人体与地形成回路.双线触电是人体的两部分(如两只手)分别接触到火线与零线,使人与电网形成回路.

高压(1 kv或1 kV以上的电压)线路和高压设备引起的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类.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就发生放电现象,电流流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站在离落地电线远近不同的位置上,两脚之间就存在电压,电流流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除电器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之外,还要做到:不接触电压高于36 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体.高大建筑要安装避雷针,防止雷击.

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切断电源,注意自身安全.具体做法是: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一根绝缘棒将电线挑开,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如进行人工呼吸等).在发生电火灾时,务必在切断电源后,才能泼水救灾.在整个救护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自身保护,防止自己也触电.

电功率教案(篇5)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_。

2.一个灯泡的电阻为484Ω,接到照明电路中,通过这个灯泡的电流是____A,通电 lh,这个灯泡消耗了__________J的电能。

3.一只灯泡标有“36V,40W”的字样,这说明灯泡的__________是36伏,灯泡的__________是40瓦。

4.将标有“220V,750W”的微波炉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路上,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_安,它的电阻是__________欧,这个微波炉2分钟共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焦。

5.一台电焊机正常工作半小时共消耗了1.5kW·h的电能,那么这台电焊机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W。

7.日常生活中所说的1度电的“度”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

A.消耗电能越多,功率越大B.消耗同样的电能,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C.用电时间越短,功率越大D.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越多,功率越大

9.一只标有“PZ220—100”字样的灯泡,正常工作100小时,用几度电?1千瓦时的电可供标有“PZ220—40”字的灯泡正常工作几小时?

电功率教案(篇6)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如下电路。

[实验器材]:小灯泡(2.5V 0.3A)、电压表(0~0.6A和0~3A)、电流表(0~3V和0~15V)、干电池(三节)、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

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学生回答

这些问题既可以提前通过讨论解决,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出

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可以结合本实验给出,但告诉学生主要的框架即可,不能太详细

这是一节实验课,主要学习测电功率的方法,感受实际电压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间的关系。

电功率教案(篇7)

【电功率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电功率测量】电功率包括直流功率、交流(有功)功率和交流无功功率。按测量对象,电功率测量分为直流功率测量、单相功率测量、三相系统功率测量和无功功率测量。详情请点击:中考物理电功率知识点备考:电功率测量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n 详情请点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知识点讲解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请点击: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焦耳定律

电功率教案(篇8)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前面已经学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不会感觉到陌生。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距离发,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图片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实验,使学生对影响功的两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解释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能背诵功的概念,阐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功的计算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实验来得出,设计表格得出公式w=fs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投影机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

播放踢足球的动画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足球有了动能和势能,放映图片"炮打飞人,掷铁饼的图片",放映功的视频文件,还有课本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观看图片并思考他们的共性。

准备回答问题

通过上面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共性。

总结结论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work)

总结规律

功和力和在距离有关,这两个量的乘积是不会变的

物理学上把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讲解焦耳的生平和对科学的贡献 学生观看并思考。

通过焦耳的例子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的科学家的贡献。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和功率

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电功率教案(篇9)

知识目标: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3.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额定功率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4.会应用功率的定义公式P=及公式P=IU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方法:

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电灯(功率差别较大)两只、灯座(与灯泡配合使用)、按钮开关、导线若干、插头、绝缘胶布、电能表(尽量选用转数大的)等。

〖师〗学过了电能和电能表后,谁观察过电能表的转动情况呢?不同时刻、不同家庭的电能表转动得一样快吗?

〖演示1〗在电能表后分别接不同的灯泡,一个上面标有“220V,15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V,100W”,接通电源,发现后者比较亮的灯泡电能表的转盘转动得快,而前者比较暗的转动得慢。

同是灯泡,为什么有的做功快,有的做功慢呢?为了描述用电器做功时的这种差别,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功率。(板书课题)

1.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的,电能表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转得慢又说明了什么呢?

电能表转得快说明用电器做功快,转得慢说明用电器做功慢。

这做功快慢的我们需要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它就是电功率;以前我们还学习过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如何定义的?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叫速度。为什么非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叫速度呢?

因为我们取相等的时间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且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数值正好与现象相符。

2.物理学中用“电功率(electric power)”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符号是“P”;它的大小也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计算公式也可类比速度的公式得出。

3.电功率的单位有两个,一是导出单位:焦/秒(J/s);一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瓦特,简称“瓦”,单位符号是“W”;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W=1J/s。

4.例1:电流通过电扇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是2400 J;电流通过洗衣机工作1 min时消耗的电能是6000 J;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电流做的功多?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做功快?为什么?

例2:上题中,如果电风扇和洗衣机都消耗4000 J的电能.电风扇要工作100 s,洗衣机工作40 s,哪台电器功率大?为什么?

例3:某台电风扇和洗衣机,电风扇通电工作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 J;洗衣机通电工作2 min,电流做功12000 J。问:哪台电器消耗的电能多?哪台电器的功率较大?为什么?

5.一些用电器的电功率,引导学生看书,找出功率最大与最小的,比较一下,感受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电功率大小。

1.大家看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猜想?

千瓦×时。千瓦是电功率的单位,时是时间的单位,故千瓦时就是电功率乘时间,即电功的单位。

2.计算:1kW・h=1000W×3600s=3.6×106J。

3.含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课本上的例题:

变式:变换一些数值,让学生重新计算,或将已知条件变成问题再计算一下。

1.现在我们再看这两个灯泡的差异,一个上面标有“220 V,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100W”,大家猜测一下,这些标号有怎样的含义呢?

“220V”可能是灯泡的额定电压,这后面的数字都是功率的大小,则表示灯泡的额定功率,即在额定电压下的发光功率。

1.根据其定义式P=进行测量。

讨论需要什么器材?测量的步骤有哪些?如何计算等?

(4)例题:某电能表后只接一个灯泡,测得电能表转盘转10转所用的时间为10秒,则所接用电器的功率是多大?

(1)电功率与电流、电压间的关系为P=UI。

(2)讨论如何测量,用什么器材,如何计算等?

三个物理量的计算,特别是电功率的计算,以引出下节课电功率的测量。

通过学生的回答既可以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又可以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本课介绍了电功率的概念、单位、测量,延伸了千瓦时的来历、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等知识。电功率的概念是通过与速度的概念类比得出的,因为它们都是研究“快慢”类的问题;电功率的单位有两个,一是导出单位,一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为等量的;电功率的测量有两种,一是通过电能表、秒表测量,一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

电功率教案(篇10)

[设计意图]

电功率和电功一样是电学中重要的物理量,而不少学生在理解时经常混淆这两个物理量复习时应重在理解,可与电功做比较,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加以比较,是电学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所涉及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复习时要着重关注。

[复习目标]

1、认知目标复习

(1)理解电功率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技能目标培养

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能根据测量电功率的实验需要,正确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和确定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情感目标体现

通过对用电器额定功率的认识在选择用电器时有节能意识;通过对实验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

1、复习重点

理解电功率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施教策略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分析归纳

2、复习难点

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根据测量电功率的实验需要,能正确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和确定实验步骤;

克服办法典型例题讲解交给学生方法,对比(或类比)分析,强化训练

[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电脑 实物投影

[课前准备]

1、电功率是反映什么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定义是什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电功率的单位是什么?

3、其他计算电功率的公式有哪些?有何区别?

4、什么叫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有什么不同?

5、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电功率教案(篇11)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

(3)理解并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通过电功率的学习,使学生会利用有关电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公式以及运用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难点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区分功率和实际功率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

演示用交流电流表,演示用交流电压表,调压变压器,白炽灯泡220V25W和220V40W各一只,灯泡36V40W一只,投影片或小黑板。

1.复习提问:

(1)电功的计算公式如何写?

(2)公式中的各字母代表哪些物理量?

教师列举实例(写在投影片上或小黑板上),根据实例内容,讲述电流做功的快慢不同:

(1)家用洗衣机上电动机每秒做功约200焦;

(2)家用小收录机上电动机每秒做功几焦;

(3)公共电车上电动机每秒做功6万焦左右;

(4)电力机车上电动机每秒做功400万焦左右;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电流做功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2)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说电流做功快?

1.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为了便于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物理学中用下述方法定义了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教案(篇12)

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电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意义。

4、知道电功率、热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1、通过灯泡工作功率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电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的讲解进一步渗透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节约能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通过灯泡实际功率的演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1、在推导电功的公式时,应该注意讲清楚,在时间 内,只是相当于把电荷 由电路的一端移至另一端(两端的电压为 ),这与在真空中把某一电荷 由某处移至另一处有区别,但效果是一样的,即所做的功相同。

2、可用类比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电场力对自由电行做功时,在真空中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电阻元件中电势能转化为内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3、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而不要求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4、对于 这两个导出式,要明确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即:纯电阻电路。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2、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3、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4、了解公式 ( )和 ( )的适用条件。

5、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6、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1、教学重点在于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2、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上一章里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 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 ,则电场力做功 。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 ,把电荷 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 ,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 ,(在时间间隔 内搬运的电量为 ,则通过导体截面电流为 , ),所以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4)单位: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压单位用伏(v),时间单位用秒(s),则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①表达式:

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强度成正比。

②单位: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单位用秒(s),功率单位为瓦特(w)。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再者,这里 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 ,又由欧姆定律, ,所以得出 ,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 ,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

对于导体而言,根据欧姆定律, ,所以 ,电流做功完全用来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3)说明:焦耳定律表明,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同时,有电阻的电路中电流做功会引起内能的增加,且电热 。

(4)简单介绍产生焦耳热的原因:

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由于电场做功,电子动能增加,但不断地与晶格(原子核点阵)碰撞,不断把能量传给晶格,使晶格中各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运动加剧,从而温度升高。

①电功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生热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

②电功率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电热功率都适用。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的关系非常关键。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电路如图所示,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通过电动机电流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则电流做功或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生热 ,电动机还对外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考虑每秒钟内能量转化关系,即功率,只要令上述各式中 =1s即可,可得总功率 ,电热功率 ,输出功率 ,三者关系是 。

为了使用电器安全、正常地工作,对用电器工作电压和功率都有规定数值。

(1)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一般说来,用电器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但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而是实际功率。

(2)实际功率 , 、 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 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 ,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 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 =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 ( )(4ω)

1、调查电路设计中采用了那些方法来减小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2023电功课件推荐11篇


电功课件【篇1】

一、说教材分析

《电功率》是新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学习的深化和具体化,又为本章第三节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而且它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体验生活意义重大。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部分的电学知识,电流和电路,电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了一些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具有一定了的电学基础,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同时通过对前面功率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单本节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较难。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定义、公式、单位,会用电功率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2.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功率的大小,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四、说教学准备

电风扇(有铭牌),电吹风,学校用的电子计时器,空调机的铭牌图片、灯泡。

五、说教法分析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例题讲解,巩固体验→学生总结,体验心得→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法、讲解法

学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本环节教学大约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电能表转动的快慢情况,发现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有时急匆匆,有时慢悠悠。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在使用一只普通灯泡时,铝盘转的慢,而使用大功率灯泡时,铝盘转得快!让学生交流,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铸就良好的开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本环节教学大约25分钟)

活动一:自主讨论,认识定义

1、通过看课本讨论和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定义和公式及单位进率:

板书: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启发:如何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应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让时间相等,看消耗电能多少;或者让其消耗电能相等,看所用时间的多少;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使用控制变量法。)

得出:电功率大小等于用电器在1秒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类比于功率的定义)

2、提问:如何计算电功率的大小?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各小组推荐同学回答,由学生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

活动二:解决问题。

板书:消耗功率100W中的100就是电功率是100W,它的意义是此灯泡在1s内消耗的电能是100J。学生回答25W的意义。

谈话:正是因为100W的灯泡比25W的灯泡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所以转化为内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这就是为什么100W的灯泡比25W的灯泡亮的原因。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三:阅读资料,理解概念

让学生看书本上92页的小资料,并观察教师带来的用电器上的铭牌,请学生读出某个用电器的功率,并回答:

①各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相同吗?

②谁的电功率最小?

③谁的电功率最大?引导出单位千瓦(KW)指出1kW=103W

(设计意图:从现象中认识意义,讨论问题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初学者常常会认为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定多,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深刻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并为下面千瓦时学习做铺垫。)

活动四:单位比较,明确概念

:(1)功率为1千瓦的电热水壶,正常工作1小时,它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如果P用千瓦作单位,t用小时作单位,则W的单位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推导能力,理顺各单位的关系,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并且明确所求的是W电能!)

引导得出:"千瓦时"的来历

活动五:自主学习,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P.95的电功率的测量。教师归纳总结。

第三环节:典例剖析,归纳总结(本环节教学大约7分钟)

板书典型例题,学生分析剖析,教师分析讲解并总结。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本环节教学大约3分钟)

在完成第四个环节的教学后,本节课的新课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学生可以根据小习题练习检查本节课的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之后老师动员学生收集家里的电冰箱、电熨斗、电视机、电风扇、微波炉、洗衣机等用电器的铭牌,了解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STS活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附:板书设计

电功率

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2.计算公式:P=UIP=导出公式:P=U2/R,P=I2R。

3.功率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瓦(W),常用的还有千瓦(KW),1KW=103W。

4.电功率表示的意义:用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U实

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容易被大电流烧毁

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发挥其额定功率

灯炮亮度由灯泡消耗的实际电功率决定,灯泡的亮度越大,消耗的功率越大。

6.电功率的测量

电功课件【篇2】

踏上“母亲”这个岗位,我要做的功课很多——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督促他们搞好个人卫生,关心他们的学习成长,可谓事无巨细,虽繁琐,但关乎孩子的成长,这于所有的父母来说,都是必须要做的功课,关键是做得好或不好罢了。

一直以来,我对我这个“母亲”的角色还是比较满意的,为孩子营造民主愉快的家庭环境,经常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等等,我以为我的功课的得分率至少也得在八十分以上。但是现在反思反思从孩子升入初中到现在这几年的时光里,其实我并没有做好自己的“功课”。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习强度的增加,我总以为为孩子辅导所学知识已经让我力不从心了,于是把课业的压力一股脑都推给了孩子,“陪伴孩子”在我这儿只局限于为孩子做上一顿丰盛的午餐,甚至于在早上孩子起床去早自习的时候,我依然还在温暖的被窝中,在沉睡的梦中——我没能真正的陪伴孩子,又怎能真正的走进孩子的世界呢?

当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这个道理时,我便决定用行动陪伴孩子,于是,我有了两项以前被忽略的功课——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孩子起床后第一个看到的人是我,并且为他们准备好一杯水;第二项功课便是每天晚上,把一张写着励志语言的小纸条放在他们的书桌上,希望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它能带给孩子一种启示。

我此举的目的是虽然我不能陪着孩子学习,但是我能感受得到清晨五点起床的“不情愿”,能感受到一天到晚的疲惫,我不再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必须要有百倍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我开始更加理解孩子了。每天晚上的一句励志语言,有时候是我根据孩子的心情自己写的,有时候是我读书看报摘录下来的,这些话没有多么深刻的大道理,就是从心情、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指点,其实在写给孩子的时候,也在激励着我自己,让我倍增工作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从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认真地在完成自己的功课。至于收获,我能看到的是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了。而我自己呢?套用孩子的一句话:我在延长自己的生命长度呢!不是这样的吗?早上的早起比呆在睡梦中能做好多事呢!

我想,我会继续认真地、努力地完成“功课”,至于最后的成绩,那就交给孩子来评判吧!

电功课件【篇3】

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应该是三~五分钟较适宜,时间分配上,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地,第一部分可以用约二分钟,第二部分可以用约一分钟,第三部分用1~2分钟。

自我介绍的重要性:通过自我介绍,主动地向面试考官推荐自己,这是面试组成结构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面试测评的重要指标。

1、应试者应充分利用各种个人资源。除了前面提到的面带微笑、目光交流、坐姿端正等表情、身体语言外,请以沉稳平静的声音、以中等语速、以清晰的吐字发音、以开朗响亮的声调给考官以愉悦的'听觉享受,声音小而模糊、吞吞吐吐的人,一定是胆怯、紧张、不自信和缺乏活力与感染力的。

2、有的应试者表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将“一定要……“绝对……诸如此类的保证,似乎在做就职演讲。

3、情绪也是一个需要控制的重要方面。情绪,做为个人的重要素养,如果在自我介绍中起伏波动,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时面无表情、语调生硬;在谈及自己的优点时眉飞色舞。兴奋不已;而在谈论自己的缺点时又无精打采、萎糜不振。

4、有的应试者谈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时,说自己喜欢唱歌,便自做主张,一展歌喉,在面试考场上为考官们唱它一曲,直到被考官客气地打断后,才反应过来行为有些出格,

5、有的应试者在介绍家庭关系时,似乎“漫不经心”地告诉考官们,自己的某位远房亲戚是应考单位的上司单位的某领导。

6、有的应试者描述自己喜欢这样、爱好那样,如:文学、艺术、旅游、摄影等等,由此考官进一步询问其拍摄过什么作品,这位考生的回答却是她喜欢别人给她拍照,还说家里的几本影集都已经满了。

尊敬的各位考官、各位评委老师:

我叫xxx,现年xx岁,是xx学校xx专业xx届毕业生。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学生会和班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几年来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努力掌握其基本技能技巧,深钻细研,寻求其内在规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获过二等奖学金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还自学了电脑方面的一些知识,比如:电脑一般故障的排除、文字处理与排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人只有把聪明才智应用到实际上工作中去,服务于社会,有利于社会,让效益和效率来证明自己,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我坚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做出更出色的成绩!

剑鸣厘中,期之以声。热切期望我这拳拳寸草心、浓浓赤诚情能与您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求进步。请各位领导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最后,衷心祝愿贵公司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电功课件【篇4】

去看望做了4个月父母的朋友。

惊讶的看到,这夫妻两人凡婴儿之事都是保姆和老父母代办。两人像局外人一样的袖手旁观,问其原因,他们还振振有辞,不会啊!不晓得怎么弄啊!

你看这父母当的多轻松啊!

好象什么事情都是保姆和老父母就可以代替的了!

没有人天生就是做父母的!

好的父母也是后天一点一点的学来的!

就像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说好的习惯需要一天天培养,积累起来一样,我们每个成年人,怎么做父母也需要后天在实践中一天天的积累,探索,我们的为人父母的责任感和实践性科学性,也是这样培养的。

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频繁出现矛盾的夫妻直至离婚的,大多有一种现象:两人没有亲自带大孩子,或其中一个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

参与孩子成长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将爱情中的男女打磨成婚姻中的男女!

任何一种纯粹的甜蜜爱情如果不经历婚姻都将变异!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的,你不可能脱离社会,单独来谈情说爱,只有婚姻应运而生那所谓的爱情才可能长久。

任何一对男女也必须经历婚姻方可成熟。

而促使其过程的就是孩子的降生。

年轻的父母只有亲自经历抚养孩子,感受孩子的成长的点点滴滴,父母的责任感才有可能一天天的被培养起来,否则,这些做了父母的人仍然是个大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们比我们更任性更不讲理更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久而久之,夫妻的琐事就多,相互埋怨就多了,再就是相互指责相互叫劲,再后来就经常争执不休了。如果再发展到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那婚姻就失去了意义。

这是父母参与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可以改善和促进夫妻关系。

此外,父母参与孩子成长的意义还在于可以让父母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孩子长大了,父母的育儿经验和教育经验也慢慢的积累起来了,而这些经验的积累,反过来磨灭了年轻父母的肤浅和浮躁,夫妻也渐渐的稳重和理智了。

一天和位中学教师的朋友谈及此事,都深有感触,父母是否参与孩子成长的,孩子是大不一样的。

幼小的时候,父母也许就简单的考虑孩子吃什么穿什么,但是进入青春期就大不一样了。孩子开始从依赖向独立转变,这个转换期刚好就正是初中三年,所以说初中老师是最难当的。

所以很多家长会很奇怪,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很好啊也很听话啊,怎么到了初中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好学习倒罢了还穿作打扮言行举止像个小混混了?

通常有这些变化的孩子的父母,在这个时期也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必再想小学时期那样了管教孩子,索性由他们而去。

以至孩子放学回来,大人或打牌或跳舞各忙各的去,谁还去教育孩子呢?

当然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的管教了,作为父母,此时就更应该多学习,努力缩短与孩子在认知上的差距,每个父母都应该积极的探寻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经验来。

让自己进步,让自己跟上孩子的脚步!

没有哪种借口,可以成为不能做好父母职责的理由。

参与孩子成长,也就是让自己成长!

电功课件【篇5】

• 你为什么想离开现在的雇主?

• 你为什么想辞去秘书的职务?

应试人:• 我要放弃目前在南京的工作是为了能和我在沈阳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并且照料我的小女儿。

• 我想离开现在的雇主是因为我看不到有晋升的机会。

• 我想辞去我的秘书职务是为了能进入广告业务方面谋求发展。

• 我想放弃现职,其目的是能提高我的职位和获得更多的责任。

• 你离开原来那个雇主的原因是什么?

• 你要辞去现职的原因何在?

应试人:• 我离开原来那家公司的原因是为了要在外贸公司获得更多的经验。•,

• 我离开原来那个雇主的目的是要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 我要辞去现职的原因就是我想找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

• 我失去原来那份工作是由于那家工厂倒闭(兼并)了。

• 你能告诉我你辞去原来职位的原因吗?

• 你想更换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 我渴望承担更高层次的工作责任。

应试人:• 喜欢,有些地方我很喜欢。但从经济上来说,那份工作不稳定。

• 我喜欢那份工作。但那家公司太小了,难以扩大我的工作经验。

• 坦率地说我不很喜欢那份工作,因为我这个职位上没有事可干。

• 那份工作倒是不错,不过薪水太少了。

• 我认为那里没有晋升的希望。

• 我要离开现职只是因为我的聘用合同期满了。

• 我不得不离开现职只是因为那家厂子快要破产了。

电功课件【篇6】

以前,有个求职者在经过千辛万苦后获得了面试机会。他浏览了未来雇主的工作年报,搜集到了令招聘经理惊叹的公司基本信息,终于顺利通过面试,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

这种在90年代晚期才有的“精灵”式求职故事在现在以已经很少出现了。在雇主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力市场,求职者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自我展示。但是,怎么知道招聘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去了解面试官然后投其所好?这需要对职位、公司、行业乃至面试官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搜罗。

幸运的是,有多种多样的资料来源,大多数在网上免费或者很便宜,并且随时可以提供。一定要舍得下苦功夫,让自己去获取这些竞争优势。

如果有需要,你未来雇主的官方网站是了解雇主的最佳渠道。一定要查看公司的年报,也不要落了“媒体报道”这一块信息,里面有很多关于公司的最新报道。你在思考这些信息的时候,考虑这些公开的职位信息和细节,是如何跟公司的使命和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做完这些还不够。利用好公司网站的搜索功能,用它来搜索你的面试官和你的'面试管理卡上的其他信息(尽管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猜测哪些人会面试你,搜索他们的相关信息。这样总比完全不知道要好,而且你了解面试官的相关信息,可能在面试中使他们眼睛一亮而完全记住你)。你可以检索公司的历史档案或者媒体报道,这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公司大部分的业务类型。“了解面试官的情况也许是你能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RonFry说。 RonFry是《最刁难面试的101个答案》一书作者(该书在亚马逊上有售,网友评价不错)。

其次,找到关于你未来雇主的关键统计数据以及独立第三方的远景看法。胡佛在线(HooversOnline)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公司的简要描述、财务数据,还有成百上千家大公司的竞争者(的情况),可资参考。

“你也可以去未来雇主的竞争者那里获取有关的财务信息。”洛杉矶时报职业专栏作家JoyceLainKennedy说。

现在还需要扩展你的视野,去查阅各种刊物、网站发布的关于你雇主和它所在行业的相关信息。在信息来源上你会找到一个更宽广的出口,Kennedy说。在国家级刊物里搜寻主要大公司的新闻,在各种地方报纸里寻找小企业的信息,还有大公司如何与当地的社会大众相互影响等,会有利于你掌握你所申请公司的有效信息。

到现在为止,你的调查可以接近尾声了,但不要松懈下来,掘地三尺深挖你目标公司和它所在地的行业情报,通过查询商贸杂志和其他专业刊物。“找到近几个月的相关商贸杂志”,RonFry建议道,“你会找到新的产品介绍,还有同行对这个公司的评价。”

你可以在大学或者公共图书馆找到这些杂志或者复写本。网上也有这些刊物的电子版本(如中国知网),不过有的需要付费。

到现在,你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关于面试官和你将在面试中扮演角色的疑问。你可以通过与目标公司或者业内人士联系,来获取你问题的答案。 “如果你属于某个行业组织,那么你可以利用组织内部的通讯录来找到你要联系的人”,MarilynPincus(《得到工作机会的面试策略》一书作者)说,“如果你不属于任何组织,考虑加入一些行业组织。”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与公司内部的人联系。

电功课件【篇7】

我一点也不期待暑假,因为我觉得我过暑假一点也不轻松,一点也不快乐。因为一件件千斤重的“功课”压在我的身上。

我妈的一些朋友或同事吧,老向我推荐一些“功课”。还说怎样怎样的好,让我妈“鬼迷心窍”。幸好,我妈还有点主见,否则我真的要“报废”了。但即使这样我还是有四门“功课”:奥数、作文、游泳、英语。这四样,也让我受够了。

一、三、五上午学游泳;一、三、五下午奥数;星期六下午学作文和英语。唉呀!我命怎么这么苦呀!我真羡慕老爸小时候哇!作业少,玩得多,假期里又没有学习,长大后还不照样成才,有用。我为什么不生在那时候呢!

不过,在这四样功课里还是有我喜欢的,比如游泳,因为它没作业,又有的玩。第一节游泳课,是学憋水。我呢,刚把头放进水里没过2秒,就抬了起来,我几乎想放弃,可看到别人那优美的泳姿。我那羡慕之心不由升了起来,于是,给自己定下目标,至少10秒。我鼓足了气一头栽下水。但屡试屡败,但俺没灰心。

还有作文,因为我并不讨厌语文,而且它也没有作业。我就最讨厌奥数,那儿的老师凶,作业多,还有的时候老师讲什么我都听不懂。英语吗?一般般,不讨厌也不喜欢。我喜欢的功课我会认认真真地学,而不喜欢的则潦草地应付过去。

电功课件【篇8】

功、功率是初中物理阶段的一个重点的内容,首先,功和功率的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功的概念需要咬文嚼字并配合实际的例子学生才能理解掌握好,功是否掌握也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机械效率是否能够掌握好。其次,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因此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听了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这节课体现了生命课堂的理念,杨老师敢于放手,物理概念都由学生自己在复习资料上找到并划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2、这节课体现了杨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上课开始杨老师就建立了知识网络,并把部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而后面的内容让学生代表板书完成,构建知识网络进行复习使知识更加系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

3、这节课杨老师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例如:杨老师在讲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时候,举出了生活中三个不做功的实例(①、有力无距、②、无力有距、③有力有距),这三个实例最容易出错,特别是第三个有力又有距。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复习了知识要点后,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或者构建了物理模型,最好是联系生活实际出些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2、每个知识点复习后,巩固的题目最好是出现在投影或者黑板上,也或者是在复习资料上,用口头出题然后学生口头回答可能照顾不到反应较慢的一部分学生。

电功课件【篇9】

今天没有作业,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只是讲上课的要求,没有讲新的课文内容。

放学了,小明,回到家里就把书包往沙发一扔就打开电视机在开开心心地看电视。他想:今天反正没有作业做,看电视也没所谓了,小明看着接连不断的电视画面,不知不觉地两三个小时过去了。

小明的爸爸回来了,他看见小明坐在沙发上开开心心地看电视,他问:小明,你不用写作业吗?

小明回答说:今天的第一天,老师没有讲课,所以没有作业做。

小明的爸爸说:那你可以做预习,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计划。老师没有布置作业,那你自己可以自学啊!小明的爸爸接着说:你要知道知识就像海洋,无边无际,你是永远也学不完的。

小明说:似的,爸爸我知道怎么去做的你放心吧。

小明的爸爸说:你现在上毕业班了,你的学习会非常紧张的,你要努力考上你自己理想的学校去,这个学期你一定要加紧学习,让你能实现你自己的目标。

小明说:对,我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把我的目标实现。小明接着说:我现在就去预习我的功课,YES!

小明马上关上电视,到自己的座位前开认认真真的预习功课。

电功课件【篇10】

有个微笑我一直记得。

学校寝室要装空调,我在寝室里看书,听着阳台上有节奏的敲击声。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我看完了书,坐了起来,靠在写字台上,望着阳台上为我们安装空调的民工。他们身上的衣服很脏,不过干他们这一行的,如果不脏就不正常了,我想。

阳台上有两个人,一个在打孔,一个在地上清理灰尘,看到他们熟练的动作,就可以想到他们已经是多年合作了。

没有多久敲击声变小了,随后就停止了。很显然,他们今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我很自然地向阳台上看去,发现两个民工也在收拾自己的工具。不一会儿,那个清理垃圾的民工从阳台走了进来,准备离开。就在这个时刻,我惊奇地发现他是那么的年轻,年轻得似乎比我都还要小几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瘦瘦的,稚嫩的脸非常白,头发很整齐,但是被蒙上了一层尘灰,失去了原有的光泽。眼睛不大,但却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所以也显得非常好看。

他真的很年轻,我用惊讶的目光打量着他,他没有发觉,只是低着头顾着自己走路。

当他走到我们身旁的时候,他抬起了头,瞬间看了看我,然后和谐地调整了自己脸上的肌肉,就这样他笑了笑。这是一个陌生的笑容,是因为人陌生还是因为笑容陌生,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答案。笑容在瞬间熄灭,他很快从我身边走过,然而我感觉到他的身体还在笑,这是对生活满怀信心的笑,是对人生无限憧憬的笑,也或者只是来自内心对于陌生人的礼节。

人是一个会微笑的动物,但人的微笑却随着时间渐渐磨灭。或许这个年代,微笑最多的地方就是商店了,只是浮现在服务员脸上的那种职业化的笑容不够生动。当然,如果你在街上跌倒,也会换来路人的笑,可那是令人难堪的笑,是缺乏人情味的.幸灾乐祸的笑,是有违人格品质的笑。

所以,乍见他的笑,有一种久违的感觉。

回忆中,我会想到他在肮脏的环境中工作,尽管已是疲惫不堪,在他布满灰尘的脸上却能表现出来一个美妙的微笑。这个微笑,是那么的率性自然,那么的至真至纯,又是那么的明朗感人。

他的年轻告诉我他家庭的贫苦,他的工作告诉我他生活的艰辛,但他的微笑却告诉了我他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理解,也同样证明了他内心的美好。

多么难得的微笑呀!

电功课件【篇11】

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指导孩子做作业有三忌:

一忌“陪读”

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三心二意,就坐在旁边监视,这样做可以理解,但这种“陪读”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利于学习。

二忌“指指点点”

有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一旦发觉作业有错误或孩子不会做时,马上就指出来,却不知这样做会阻碍孩子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忌“代劳”

有些家长怕孩子累着,常常替孩子做作业。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一些打根基的内容,父母的代劳削弱了这种根基。

做好作业对提高学习成绩很重要,一般来说,学校的学习氛围比家里好,因为有老师管理,那么在家里时家长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做作业呢?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方法:

一、换一种说法。

可能有时候孩子不想做作业,所以就会找各种理由,什么作业多啊,做不到啊等等,那么这时你就不能够和他对着讲,不妨换一种说法,如“嗯,确实有点多,一天学习下来也累了,要不你先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再做?”这时孩子一听都会平静下来的,也不会对做作业产生反感的情绪。

二、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是先休息一会再做作业,还是先做作业在休息,让孩子自己决定,适当的放松有利于孩子静下心来学习。

三、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尽量的避免大声说话,或是其他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声音存在。

四、需要家长指导。

有的父母把陪孩子做作业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有的家长却是乐在其中。有家长在旁边指导,一方面,可以及时对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辅导,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跟父母之间的感情。

五、别让陪读惯坏孩子。

父母监督孩子做作业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久而久之也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而科学的辅导方法应该是启发型辅导,以点到为止为好,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

孩子还小时,写作业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父母可以多花些时间进行指导,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时间要逐步缩短。遇上难题,家长在指导时要注意分寸。可以采取“分步法”,即家长先给予提示,让孩子思考下一步如何做。当孩子弄懂后,再出些类似的题目让其巩固所学的知识。教育方式要慎之又慎,看准了方向再使力,不然的话矫枉过正,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父母监督孩子作业,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如今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家庭作业当成自己的作业,难题解答不出来,甚至觉得自己也失面子,有些甚至还挺身而出帮孩子代劳。久而久之,锁住了自己,也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科学的辅导方法应该是启发型辅导,以点到为止为好,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悼念兄弟去世的句子

悼念兄弟去世句子 悼念去世句子 07-09

服装店店长的工作计划

服装店店长工作计划 店长工作计划 07-09

《电功率》

高中功率教案 高中功率的教案 04-12

时光匆匆的唯美句子精选(48句)

时光匆匆唯美句子 07-09

心灵鸡汤早安语录分享

心灵鸡汤早安语录 心灵鸡汤早安 07-09

推荐:英语课件141个(精选)

小学英语课件 大学英语课件 03-04

贺卡文案中秋节老师精选

中秋节老师文案 07-09

夺冠心得精华

夺冠心得 07-09

最新员工总结及自我评价(精品14篇)

员工总结自我评价 员工自我评价 07-09

供需合同(必备11篇)

供需合同 07-09

接力加油稿集合

接力加油稿 07-09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