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论语十二章课件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1】

1.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2.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

(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论语》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社会的《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誉为中国人的《圣经》。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本课所选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二是修身养性的,三是关于立志与自我人格完善的。

1.为什么每一则前面都有“子曰”呢?

提示:子,指先生,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论语》中的“子曰”就是指孔子说的话。

提示:《论语》这本书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分章记述孔子的言行。这种形式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其篇名大多是选取每一篇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的头两三个字来命名的,如《学而》、《为政》等,都是篇名。《论语》一共20篇,篇名有些是孔子弟子的名字,有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

3. “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

提示:古代人对“三”、“六”、“九”有一种数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数,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

4.孔子关于读书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发?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2】

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积累文言词汇。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坚持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以诵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中,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批判吸收儒家哲学思想。

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解读各章语录,理解文章的大意。

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1.孔子的画像。

2.春秋形势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就是这众多文献巨著中的一部,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思考这十二章《论语》分别属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中的哪一类内容。

2.全班朗读,纠正字音,提示字义。

指导学生翻译并理解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讨论了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为之。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改其乐”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翻译了前六章“论语”,这节课,请同学们继续学习翻译后六章“论语”。

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同时还提出,不符合道的富贵荣华,坚决不予接受,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可返。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整体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谈品德修养的:

不改其乐;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仁在其中。

归纳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乐在其中;择善而从;逝者如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读完课文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语句有哪些?请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助学生纠正理解不当的地方并适当点评)

第一章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章是个人修养,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

第三章是学习与个人修养的过程,强调循序渐进。

第四章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五章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是个人修养,强调“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第七章是学习方法,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是个人修养,提倡安贫乐道,不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目标。

第九章是学习态度与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十章是学习态度,勉励自己与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

第十一章是个人修养,强调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是个人修养,强调达到“仁”需要的条件。

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

思想深刻,富有哲理。

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学习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十二章中的各章都可以算作格言,这些语言具有简练晓畅、语意含蓄、富有哲理的特点。

由于孔子的年代距我们今天已经很久远了,而且在语言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比较难以掌握,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中先介绍孔子的生平,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逐个进行讲解,这就提高了授课的质量,学生也从悟解中沐浴了中华文化的甘霖。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大意,体验人物 。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 。

3、当堂背诵,积累成语警句。

4、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

5、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1.教师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行、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悦乎(yuè) 传不习乎 (chuán)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3.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公认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副其实;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山东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1.听录音,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参考: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君子(的所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他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他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

参考: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第六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颜回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好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试背全文,比比看谁背的最准确。

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停顿,不抢不拖,不加字,不吞字。

1.教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十二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出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它。

2.准确翻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就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吗?

1.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含蓄隽永。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就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 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学习。

(2)《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2.影响:

《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检查课文的背诵和全文的翻译、注释等,要求做到掌握干净、牢固。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4】

1、要求能疏通文意,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逾矩(yújǔ)箪(dān)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人不堪其忧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六章。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人不堪其忧。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5】

课 题 10《论语》十二章 课时 3课时 课型 新授型 教学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导)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学生活动及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初读前三则,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 说:愉快、高兴;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愠:发怒、生气;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第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多次; 省:反省; 为:替、帮; 谋考虑事情;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 教学难点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孔子及《论语》;朗读全文,2.研读并背诵前四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

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举世闻名的“三孔”——孔庙、孔林、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先仔细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四、合作探究,重点学习课文前四章。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第一遍 读准字音 ; 第二遍 读出节奏 ; 第三遍 抑扬顿挫。

2.小组合作解决字词意义和语句翻译,教师适时点拨。

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几章强调了学习态度要谦虚,学习方法上要独立思考和复习。

1.背诵并默写前四章。

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背诵前四章;2.继续研读课文五至十二章。

一、朗读课文,检查背诵前四章,考查句子的翻译及重点词语的解释。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7】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而”、“之”等

3.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 体会 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三、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四、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陬 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五、 《论语》概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1、体式归纳起来有: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2、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 昺 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六、创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七、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感知、讨论: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课文讲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要学习与思相结合。启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初一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范文相关文章内容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的教案设计范文3篇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特训答案

3.初中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精品备课教案

4.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六则教案

5.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优质教案范文

6.小学二年级语文《论语》优选教案范文

7.初一语文知识点:论语十则

8.论语十二章读后感600字作文

9.初一语文《咏雪》教案

10.语文初一必备背诵课文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8】

一.《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二.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择其善者而(表顺承)从(跟从)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这)夫,不舍(舍弃)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9】

一、教材分析

《〈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这是升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上还略有欠缺,而且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为今后

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论语》和孔子;积累文言词汇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合作探究法和读写结合法倾吐阅读感悟,使阅读产生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五、教法学法分析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内蕴,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语录的主旨,力争当堂背诵。

2、质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3、竞赛与自由表达法。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能快速背诵课文,并让学生联系生活畅谈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4、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应用多媒体及电子白板等电教化辅助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孔子及《论语》。]

(二)作家作品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四书五经之一。

[设计意图:了解孔子及《论语》,明确孔子及《论语》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及对当下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三)读文感知

1、学生读前三章,扫清字词障碍。

2、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加以体会。

[设计意图:熟悉文言文的读文节奏,诵读中感悟作品内蕴。]

(四)合作探究

1、教师示范讲授第一章

2、学法指导文言翻译九法

3、合作探究,完成后二、三章文意疏通。探究所学三章的内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等多边合作突破重难点,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案例(以身边发生的事例)

2、学生合作探究

3、结合所学,反思自己在学习、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

4、诵读感悟,体会精彩内涵。

(六)课堂小结

归纳所学文言知识点

(七)布置作业

背诵前三则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10】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扫清文字障碍,能流利朗诵课文及背诵。

3.参照注释,抓住关键字词从而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领悟《论语》深刻的内涵。

1.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2.结合具体的语录,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1.介绍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72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轻松听一听: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

3.大胆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合作译一译: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三省 愠 说 罔 殆 信 传 矩 十有五 堪 饭疏食饮水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参考:第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做人。“学”是认知过程,“习”则是巩固提高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学有所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是谈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

论语十二章课件【篇11】

部编xx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三课时

【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初读前三则,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说(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多次;省:反省;为:替、帮;谋考虑事情;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

2.小组合作翻译: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4.朗读、背诵。

第三则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详解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拓展:“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4.朗读、背诵。

【作业布置】复习、背诵前三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理解并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教学步骤】一、学生默写《论语》第一、二、三则

二、初读第四至第八则,扫除语言障碍

罔(wǎng)殆(dài)箪:(dān)曲肱(gōng)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三、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第四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故:学过的知识;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可以;以凭借;为:做。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4.朗读、背诵。第五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4.朗读、背诵。

第六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雍也》)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干粮,一瓢凉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换了别人一定不堪忍受这种贫困忧苦的生活,但是颜回啊,从来不知因此而改变自己好学乐善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此章孔子回环曲折,一说两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4.朗读、背诵。

第七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知:懂得、了解;好:喜欢;乐:以……为乐。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4.朗读、背诵。

第八则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饭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拓展:饭蔬饮水: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4.朗读、背诵。

【作业布置】复习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理解并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教学步骤】一、学生默写《论语》第四至第八则

二、初读第九至第十二则,扫除语言障碍

博学而笃(dú)志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三、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第九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人:几个人;善者:优点;从:跟随;不善者:缺点。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4.朗读、背诵。

第十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斯:这;舍:舍弃。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在河流的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立志“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这里必须明确,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

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4.朗读、背诵。

第十一则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2.小组合作翻译: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却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4.朗读、背诵。

第十二则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博:广也。笃:厚也。志有两种解释:一,志同识,记忆在心;二,志向。在此,基于取其后者。

2.小组合作翻译:译文子夏说:“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干扰,“仁”就在这当中了。”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修德进学的门径:学欲广博,志欲坚定,外问于人,内思于心。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

4.朗读、背诵。

四、分类整理归纳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蔬饮水

2.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作业布置】1.学习、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教学后记】

扩展阅读

论语的课件(通用十二篇)


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篇好文章趣祝福的编辑推荐您阅读一下“论语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南。希望我的故事能够启发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论语的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你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六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两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b、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

(2)能力目标:

a、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b、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3)德育目标:

a、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

b、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说教法

1.分类整理归纳法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堂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2.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据此,语文教学研究者总结出一条语文教学原则,即文道不可分割的原则,即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要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3.诵读法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音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

三.说学法

1.这是同学们进入七年级后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

第一课时,我用论语中的道理接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接下来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老师进行补充。由于学案上已有各个句子的解释,所以,教学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二课时,略。

五.总结延伸

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论语的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论语》十则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六篇课文,它选自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这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课文中所选的十则,大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学习本文,是对文言文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而学好本文,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利于以后文言文的学习。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大意。

3、能当堂背诵课文,积累成语警句。

“教无定法而又有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面向全体而又注意个体差异,应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教材实际和学生情况,我设计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朗读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本文是文言文,课文要求背诵,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其次本文语言简练,句式相似者较多,适宜朗读,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理解内容。

“教学千法读为本”,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在反复的吟诵中,品味语言,感知每一句的大意,加深对每一则内容的理解。为此我将学生读的训练分为三个层次: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内容,读出韵味;读出感悟,读出智慧。

2、点拨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运用点拨教学法,以突破重点。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为此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笔功能,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文中关键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教会学生一些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

3、合作探究法。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围绕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用学生的互问互答,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开放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提出质疑,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有新发现。

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缺乏古文功底,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1、朗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含义,加深理解。

2、整体感悟法。虽然每一则之间内容缺乏联系,然而就其内容的侧重点而言,内容又可归纳为学习和修身两部分,整体感悟内容,以利于初步把握孔子的思想,即他所认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个人的品德修养。

3、讨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探究面越是深广,就越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潜能,有利于学习的深入;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围绕某个问题探究,解决,在积极采育中使自己的话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到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内容充实,内涵深厚,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二个课时进行教学,为便于说课,我从整体上陈述这两节课的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2、从资源库拖拉出孔子像图片。你们了解他吗?出示幻灯片,指名读。(或是从资源库中拖拽出孔子的视频介绍进行播放)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十则。

这是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你们知道要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吗?

朗读是解读课文的第一把钥匙。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哪么朗读课文应注意哪些问题?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今天我给大家的朗读提出这样几个具体的要求。(出示)

1、指名读课文前五则,指名评价(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谁能比他读的更好?指名读后五则)

2、引导读出节奏。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两种读法:一个是按意义节奏读,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是按音节节奏读,也就是按古时摇头晃脑地读,我给大家摇一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同学们按音节节奏找一找感觉。生纷纷摇头晃脑地读。(播放背景音乐)

1、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必须建立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必须先疏通文意,再找韵味,请同学们说说,理解文言文一般有哪些方法?

4、指名翻译,(注意关键词意思和深刻含义。)教师利用白板进行圈点批注。

5、除此以外,还有什么不懂或疑难吗?

6、疏通了文意,我们对十则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就来有韵味的读读吧!

没想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声情并茂,这么韵味十足,我已陶醉多时了。通过刚才的读,我们的眼前也仿佛栩栩如生地站立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他微笑着,睿智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对同学们的赞叹与欣赏。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又快又多。

2、指名背诵,追问: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则?读着你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获取了一些思想营养呢?请任选一则,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你的启迪。

(教师在此基础上,明确这七则分别是讲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为人品行的)

1、精妙的语言,总能流传千古,这十则中哪些作为成语被保留了下来?找出来积累到笔记本上。

今天在这堂课上,我们是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真是不亦乐乎。

课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与他做次“亲密接触”,来一次思想的远游。

论语的课件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则》,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

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你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1)知识目标:

b.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

(2)能力目标:

a.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b.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3)德育目标:

b.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堂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据此,语文教学研究者总结出一条语文教学原则,即文道不可分割的原则,即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要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音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

4.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1.这是同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二至三节课的时间:

第一课时,我用论语中的道理接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接下来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老师进行补充。由于学案上已有各个句子的解释,所以,教学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节课我是按“复习课文句意——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总结延伸”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论语的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语调、停顿等。

2、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正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重点词语:

⑴ 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⑵ 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 吾日三省吾身。

⑶ 传不习乎?

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四、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识记字词。

3、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论语的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2、认识本课生字,能准确认读。

3、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二、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动物与人互相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思。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打开书)

2、将生字圈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动物的名字。

3、同学们都查找了动物的资料,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大家都准备了动物图片或头饰,假如你就是这种小动物,请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吗?

(1)在组内介绍资料,交流。

(2)各小组推荐展示。

4、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5、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小动物以外,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很有趣,有意思,我们也来听听它们的介绍好吗?(指名介绍)

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们愿意两个人拍手读读吗?(两人一组拍手读)

(四)总结: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五)实践活动:

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论语的课件 篇6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1、翻译选段。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思路:“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从而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四、课时安排:1.5课时(0.5为预习检测,达到认知、技能目标,本课时为1)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论语》里的仁爱之道,其实两万多字的《论语》里翻下来,仁这一个字,被提到前后有109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那么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说起来简单,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但就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民间有个说法,你别看这个字就四画,单立人一个二,所以叫做二人成仁。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自我的状态,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这个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的关系中能看出来是否仁爱。

下面,我们通过《论语》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1、教师泛读,学生听读,标准字音,听清断句。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

3、和学生一起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重点词:

(7)问知  知通智。

(8)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

翻译: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待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

孔子说:“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三)文本解读:

(1)文章中有几个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文章中有几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

明确: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颜渊、仲弓、樊迟、子贡。有两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理解,即孔子和曾子。

(2)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

教师点拨: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一下三个问题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重点句)。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A、什么是仁?

B、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C、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4)学生活动: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教师和学生共同概括:

好,还是回到刚才的三个问题,大家用最简约的语言概括一下三个问题的答案?

A、什么是仁?

明确: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

明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

明确: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身体力行谈“仁”

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具体的实例谈谈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理解?或是不自觉的践行“仁”,抑或是某一言行悖拗了“仁”的内涵?由此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视恩情如草芥,背信弃义却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其实内心的真诚感恩也是“爱人”的一种温暖的表现。

爱人即 感恩,它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爱人”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对动物受伤的冷眼相待、对别人危难的缺乏同情、对民族忧患的缺乏关注……

我来讲几个小故事,让大家体会“爱人”的内涵。

一.为何国王把王位传给第三个儿子?

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支撑他们。”三儿子:“我只想把您当做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第三个儿子。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需要真诚,它应该来自心灵的深处。

二、小女孩为何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正在做一次如何感恩父母的调查。一个同学马上说:“等我长大的时候,我要送一套很大很大的别墅给他们。”其他的同学露出惊奇和羡慕的目光。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要请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南极的冰川和北极的极光就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其他的同学传出不小的赞叹声。只有一个女孩怯怯地说:“我要给妈妈洗头,让……让她的长发飘逸起来……”空气在这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心跳声。“为什么?”老师不解地问。“在一次车祸中,妈妈的双手致残了,只有我给她洗头……对妈妈来说,洗头是种幸福!”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需要爱,它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

感恩需要细心呵护,它应该来自平凡的生活。

三、奥运会冠军顾俊的感人之处何在?

《江南时报》报道,载誉归来的奥运会冠军顾俊回到家乡无锡,得知父亲顾德元所在的无锡第四纺织机械厂正遇到贷款难题,便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16枚金牌,给父亲拿去作为贷款抵押。如今,这家企业蒸蒸日上。当职工们共拿出20万元奖励她时,顾俊却说:“我为家乡人民做些事情是应该的……没有家乡的哺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需要提升境界,它应该来自博大的胸怀。

四、国手拒绝回国原因哪般?

釜山亚运会之前,中国篮球协会召回在美国打球的'王治郅,准备将他与姚明、巴特尔组成固若金汤的防线。然而,由于害怕经济利益受到损失,这位无人能替的国手最终没有回国效力。比赛的结果可以想象,我们以几分之差屈居亚军……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应该远离冷漠,拒绝自私,对心胸狭窄勇敢地说“不”。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5、“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文立芳

6、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温暖。                     --巴金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4、父 兮 生 我,母 兮 鞠 我,拊 我 畜 我 ,长 我 育 我 ,顾 我 复 我 ,出 入 腹 我。(其大意是说:父生我,母哺育我。爱抚我护持我,养我长大教育我。照顾我挂念我,出门进门想着我。) --《诗经-小雅》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阿姨叔叔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五)教师总结:

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 “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课外拓展: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 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 '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2、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一、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_______ 皋陶_______ 弘毅_______ 枉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提示:(1)赞许(2)靠(3)详情(4)资质愚钝(5)实行(6)字(7)担忧(8)比方(9)抱负远大,意志坚强(10)停止(11)贫困(12)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知者利仁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提示:(1)'知'通'智'(2)'错'通'措'(3)'乡'通'向'(4)'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论语的课件 篇7

感受仁者的温度--《仁者爱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重点掌握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3、感受鉴赏:,鉴赏“爱人”的具体表现,感受孔子“仁者”的温度。

4、思考领悟:领会“仁”的具体思想内涵,正确认识孔子的仁爱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领会“仁”的丰富内涵,感受“仁者”的温度。

一、导入:易中天问于丹: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心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康德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这话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于丹的观点,即孔子的理论是适合男女大众的,具有普遍性,所以没有色彩。   那么孔子的温度体现在哪里?在今天这个略感寒意的初冬的下午,我们一起来学习《仁者爱人》,来感受孔子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温度。(板书“仁者爱人”)

二、说文解字,切入课题。

1、解字: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个章节都涉及仁字。所以,儒家学说甚至被称为“仁学”。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解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PPT)

仁字人旁加个二字,为什么不加一呢?一说明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加二就是两个人,除了要管好自己以外,还要管好另外一个人。那就产生了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助、怎样相爱的问题。仁就是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关系变得和谐的方法。你自己处好了,对人也好了,就是仁者了。(PPT)               --南怀瑾《论语别裁》

2、仁,就是爱别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儒家思想最精髓的东西,亦即讲“仁”。俗话说:“智者可赞,而仁者则可敬也!”

智者,是头脑聪明,善于了解别人的人。与智者相比,仁者的内心是温柔的,他不仅爱自己,更爱别人。仁者就像一位宽容慈祥的长者,他能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甚至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所以,仁者更令人敬佩。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亦即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会想到让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会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就是实现仁义最好的办法。(PPT)         --于丹《论语心得》

3、小结:由此可见,仁的本质就是爱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以人为本。

三、整体感知,理解“仁”的具体表现,感受仁者的温度。

1、公元前460多年的某一天,孔子在和弟子讲学的时候,谈到了人的志向,于是就有了一段著名的对话。请大家朗读5.26 章。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5.26章)思考:品读三人的对话,想一想他们分别有怎样的人格特征?尝试以因声求气之法感受不同的人物情态。并思考师生三人各言其志,有什么不同?

子路是侠士,豪侠义气,义胆忠肠,喜善好施,乐以助人,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强调在物质上的共享,以此体现出“爱人”之心,表现出对“仁”的追求。

颜渊是仁人,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不施劳于人。像孔子所说:“其心三月不违仁。”是心中有仁而不违仁。

孔子是“圣人”。圣人之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方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正是理想的大同社会,老、中、青三代各有所属,社会才会和谐稳定。由此看来,孔子的胸怀博大,境界更高。

所以朱熹引用程颐的话:“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这是三人不同点。共同点则是均无私吝之心,只是程度高下不同而已。

清刘宝捕《论语正义》说:

窃谓子路重伦轻利,义者之事也。

颜子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仁者之事也。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少者代表年龄上的大众,朋友则代表人际关系上的大众,这三者不就是芸芸众生的代表,以仁道来关怀信任他们,不正是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体贴、关爱、和同情之心吗!这种情怀在以下哪些章节中同样体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品读10.17、7.9、15.42、9.10四章)

第六章中的“不问马”的解读:在《论语》里,马不是普通的动物或牲畜,而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古代文献中提及的“六牲”,郑玄注为:马、牛、羊、猪、狗、鸡。可见马不是普通的动物或牲畜,而是位居上古祭祀“六牲”之首,因此先秦文献中经常车、马连言,说到马就意味着有车,说到车也就包括着马。例如《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乘肥马,即乘肥壮之马所拉的车。”

“马是国之大用”,就在于它是春秋时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其价值有逾于今日之轿车,而且并不是平民百姓所能够享受的。《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可见,车马数量,还是衡量士财富的一个标准。许倬云《周人的生活》一书中认为:“车马在西周,除了实用意义外,还有礼仪的意义。一个贵族能使用的车马数量及其装饰,都按等级而增减。一国一家能动员的兵车数字,反映的不仅是兵力强弱,也说明其掌握资源的大小。”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来说,马都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财富甚至是地位的象征。

再看《论语》中的车马。《公冶长》第19则“崔子弑齐君,陈文字有马十F而违之。”不满崔子的弑君行为,对于十车马这训木薅畈撇,陈文子弃之如敝履,毅然离开齐国。孔夫子对于他的行为赞为“清矣”。子路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理想也是子路重义轻财、豪爽个性的鲜明体现。至此,则不难理解程树德《论语集释》对此的注解:“不问者,世人多重财产,圣人独否。”

(有这样一个文化背景的介绍,学生对孔子的思想精神的理解才有一个中介,一个基础,学生认为这个文本中揭示出了孔子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建立在文本本原的基础上,来源于学生自己真切的认识。)

明确:马厩失火,如果马烧死或烧伤,孔子势必只能徒行,有违礼制。而在马厩失火的情况下,孔子仅仅只关心人,不理会贵重的马。并且,孔子所问的人,不是他的家人,而是家里的奴仆--马厩里的马夫和下人。孔子只问地位低下的奴隶,而不问时人所重的尊贵的马,恰恰是更彻底更鲜明地体现了孔子轻财、博爱的伟大品格。

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在士大夫家,负责照管马的一定是下人,而不是主人;在当时情况下,一匹马的价值非常高。马棚失火,如果主人听到之后,首先开口就问马的情况,那是把财物放在第一位;首先开口就问是否伤人,那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当然,人与马都是生命,但是,人是同类,所以,在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应该先关心人的生命安全。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的体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

4、为什么孔子“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人文情怀?(礼丧)

明确:丧者哀戚,于其旁不能饱食,此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

不吃饱饭肯定不是礼的规定。而孔子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他的“将心比心”,因为体味旁人的心情,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戚之心,所以吃不饱。

当然,我们今天没有必要真像圣人那样,去参加人家的丧礼就连饭都不吃饱。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有没有在人家的丧事中大吃大喝,猜拳行令,置人家的哀伤于不顾呢?

5、全体女生齐读15.42章,思考:为什么孔子对师冕说的话是不厌其烦,详尽至极?(导盲)

明确:作为一个盲人,初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一定步履艰难。由阶到席,一路走来,孔子亲历亲为,逐一介绍,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做善事,而是换位思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础上的反思,即“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所以相师之道就是孔子仁爱之心的具体表现。

6、有人评论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叙述“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PPT)

明确:这一段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关心人、特别是关爱弱者的“仁爱”精神。不加评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如果改用其他,难以达到如此感人效果。

7、男生齐读9.10章,思考:面对这三类人,孔子为什么要“必作、必趋”?(尊礼)

明确:孔子看到有丧服的人,他要“作”、“趋”,是因为他的心情有了变化。就像7.9章说的那样,有了恻隐之心,悲戚之心,所以要如此做。

看到盲人,他会特别严肃起来,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关爱之心同情之意。

至于看到穿着礼服的人,也是因为别人在进行庄重的祭祀活动中,孔子应该也一样要努力去感受一份庄重的氛围。所以,将心比心也要表达他的严肃庄重的态度。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真正的强者,都有同情关爱弱者之心,都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也是一个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还是自己凭感觉缝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针线了,就坐在那里请求别的师兄弟帮忙。但其他人都在打坐入定,没人理他。释迦牟尼就自己下来帮他穿针引线,并亲自帮他缝衣服。这个学生一听声音,才知道是佛主。他说:别人都不愿帮我,老师您怎么亲自来帮我?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一个修行者,如果连自己身边的残疾者、穷苦人都不能出手相助的话,那么他的修行意义何在呢?

8、聆听了佛家的故事,让我们再来感受孔子的仁爱之心。孔子对人是以礼行之,那么对动物又是如何呢?请看7.27章。思考:孔子为什么不用“纲”取鱼?不射栖息中的鸟?(爱物)

明确:这一章是记圣人取物有度。和他相对的是“焚林而猎、竭泽而渔”。

我们感受到的孔子,是一个亲近自然万物的圣人,一个心地善良的哲人,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对万物生灵的仁爱之心。对照2500多年前的孔子,现代人对动物的凶残捕杀,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是值得正视和反省的。

想吃海鲜用钓竿去钓,别一网打尽;想吃野味,射飞鸟,别射杀入巢的归鸟。在华夏文化中,即使天子或诸侯在狩猎的时候,也只能“三驱”,也就是三面包抄,给动物留一条生路,并且遇到的第一个动物不能杀。

四、学习了论语中的“仁”,请同学们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仁”?

国策中的“人本”思想:

全民义务教育、廉租房、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现实生活中的“仁”:抗击暴风雪、 “5”抗震救灾、“人文”奥运精神等事件,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魂--仁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2、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丛飞”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我被香港义工黄福荣的事迹而感动。一位普通的香港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谓仁义,何谓奉献。他生前低调做人,低调行善。这位46岁的货车司机人生最后的几年全部奉献给慈善事业。阿福不是因为玉树发生了地震,玉树吸引了公众目光,而去做义工,他在地震前几天就来到玉树孤儿学校,为孩子们带去钱物,正好碰上了地震。当时,阿福和另一名老师很幸运地逃了出来。但是,有3个孩子和3个老师没有出来,阿福和其他人立即冲回去营救他们。在救援时,6.3级的余震突然发生,阿福不幸被掩埋。大家着急地刨,刨了两个小时才把阿福刨出来。当时,他还有气息,不停地问:孩子和老师怎么样了?可是大约20分钟后,他就没有气息了。(选自自己的博客文章)

斯人已去,仁道永恒!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仁者爱人》,初步领会、感受了“仁者”的“爱人”情怀。捧读经典,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君子之风的孔子似乎正和我们促膝谈心。走近孔子,你会发现,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有超人的智慧、勇气,浑身散发着“仁者”的`温度。寒冬将到,愿我们在学习《论语》的旅途中,一直有这样的温度温暖着我们。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仁的具体思想内涵及如何正确认识孔子的仁爱观。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学习感受了“仁者”的“爱人”情怀后,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领悟了圣人“爱人”的情怀,感受了仁者的温度,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探究“仁”的思想内涵,并通过分析质疑,正确认识孔子的仁爱观。

1、请同学们朗读前四则,当堂背诵第一则。注意重点字词。思考:这几章告诉我们哪些“仁”的具体内涵?(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边读边思考。)

明确:仁之本--孝悌   (《克己复礼》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思考:学习了这一章你有什么感悟?比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修身与学文哪个更重要?

明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道德品德的初始养成有重要的作用。修身重于学文,做人先于读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

3、4.15、5.12、6.30这三章包括仁的哪些内涵?(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积极为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        (推己及人)  (PPT)

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忠恕是为人做事,对人对己的基本原则,所以一以贯之,无所不适。“忠”是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恕”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非“二”以贯之。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

《圣经》教义:“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就要怎样待人。”

4、思考: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尽力地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启承:真正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难很难。5.12章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就说明了这一点。

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                                  --南怀谨

但山东曲阜“新义胡同”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恕”道的光辉。

古代曲阜有两家人为了建房的地基而争吵不休、僵持不下。东家派人向在京城做官的主人

求援。主人回复一封书信,写着:“两家相争一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东家便让了西家三尺,西家人见此也很感动,于是也自觉让出三尺,

这样就成了一条六尺的小路,这条小路就是后来的“新义胡同”

我们常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以“恕”道来要求自己,就给别人

多行了一份方便;你给世界一份宽和,也给了自己一份温暖。

当然,一个人要是能做到“博施济众”,那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这一点连尧舜都感到为难。所以一般的人可以从小处着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实践“仁道”。就像6.30这章所讲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请一位学生朗读14.17章,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思考: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呀!”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住宅,家臣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人事机构庞大极不俭约,怎么谈得上节俭 呢?”又问:“那么管仲知礼仪吗?”孔子回答说:“国君王宫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府邸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坫台,管仲府邸中也设置坫台。如果说管仲知礼仪,还有谁不知礼仪呢?”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明确: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dīà健薄“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仁者爱人”,即关心和爱护他人。这个“人”包括官员和百姓,富人和穷人,健全人和残疾人等所有人。子夏具体化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的仁爱观是中国古代的人道理论。孔子的仁爱,不仅“爱人”,而且“爱物”,推广到天地万物。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的仁爱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它以身体力行为基本。实践仁爱的途径、做法是“忠恕”,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布置作业:谈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维护校园和谐上的作用。字数不少于500字。

论语的课件 篇8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二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主要依靠对文言文的学习。

本课涉及到的《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内容均归属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范畴。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本文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含义,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深入养成教育。

初一学生刚刚入学,在小学时又强调快乐学习,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论语十二章》是学生本学期接触的第二篇古文,由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基础较差,就我们班学生来说,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掌握较差,实词积累少,因此在阅读中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文要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拔钉子”的方法,掌握重点词语,并且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

知识和能力: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新课标要求初一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背诵优秀诗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

教法依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文言文,课文要求背诵,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其次本文语言简练,句式相似者较多,适宜朗读,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理解内容。

2、点拨法。运用点拨教学法,以突破重点。运用点拨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学生在讨论“贤哉,回也!”时,只要老师引导一下,学生就知道这是一个判断句。教师的相机诱导,往往能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不断联系,补充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思维也得到训练。

教法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废止串讲,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主体与主导的最佳组合是现代课堂教学理想的境界。

3、合作探究法。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互问互答,围绕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用学生的互问互答,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把问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答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较开放的探究活动中对文章深入理解。

教法依据: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古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教学依据: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以学为本,变教为学,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道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学生设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 积累文言词语。对于文言文而言,教师应重视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文言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落实字、词、句,而学生应注意融会贯通,归纳总结。

2、 朗读法:知道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每一则的含义,加深理解。

3、 整体感悟法。虽然每一则之间内容缺乏联系,然而就其内容的侧重点而言,内容又可归纳为学习和修身两部分,整体感悟内容,以利于初步把握孔子的思想,即他所认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个人的品德修养。

4、 讨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探究面越是深广,就越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潜能,有利于学习的深入;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围绕某个问题探究,解决,在积极采育中使自己的话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到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论语十二章》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三课时,第一课时熟读课文和学习并理解前三章;第二课时学习并理解四至八章;第三课时学习并理解九至十二章。本次说课内容即针对第二课时而设计。由温故知新导入,然后通过朗读、翻译、点拨、理解小结等环节学习四至八章,再板书总结,最后做题学以致用。在设计中突出学生主动的合作探究,充分让学生活起来,注重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字词的教学在深入理解中得到强化。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前三章,下面我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出示)

《论语》是记录________的一部书,共___篇。

孔子是春秋时期__国的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家,___ 家。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教学一开始通过温故知新,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从而做好对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指导。

点明学生读这五章。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读熟文章,便于后边的学习。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四至八章,不会的标注出来。

这一环节设计训练学生独立翻译的能力。

2、小组合作讨论不会翻译的词句。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不会的字词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提问学生后,老师对于学生翻译中存在的字词句进行点拨。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老师的点拨强调重点,解决难点。

同学们,熟悉了这几章大意后,下面我们从几个问题来理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这则告诉我们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互动1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则告诉我们怎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互动3题)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港,人不堪其忧,回仍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这则语录中,孔子赞美颜回有怎样的品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孔子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什么?(互动2题)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理解这五章内容。

结合板书小结。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总结本节课学习了的学习方法、求知态度和修身做人。

1、比一比,看谁课文背得又准又快。

2、完成课后练习二,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拓展延伸】完成课后练习四,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自己的体会。

1、完成校本作业。

2、熟记下列名言,并试着在写作中运用。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的课件 篇9

一、导入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

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

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

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第四章: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第五章: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六章: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第七章: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第八章: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第九章: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第十章: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第十一章: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第十二章: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论语的课件 篇10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难点:

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论语的课件 篇11

一、说教材

《论语十则》是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作为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篇课文《论语十则》,从内容上看,有别于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六则》,侧重于阐释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在所讲的,所遵循的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讲的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

二、说学情

学生已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文言功底都还比较薄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及方法、习惯还不成熟,比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还是不能准确的抓住重点字词来翻译。我们一再强调要抓住重点字词来直译,多数学生却只能做到意译,特别是见到句子中的虚词更是束手无策,像本文的“而”字用法,大多数学生能知道它的用法有“表转折、表承接、表并列、表修饰”常用的四种,但在原文中翻译时却不知道如何翻译。本班学生共55人,学生心理发展、个性发展参差不齐。为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孔子、《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③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理解句意。

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方法和习惯。⑤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译——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课文思想内容反省自己的'言行。

②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学会做一个“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阐释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字词、译文、分析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积累,调动学习积极性。

3.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利用语文课文中教人做人的成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5.小组讨论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说学法

1.这是九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所以应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1、说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文言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高,和害怕文言文的心理,因此课时准备我预计是3课时。在具体教学操作过程中,尽量使用多种学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说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了课前的预习,内容包括“搜集有关做人道德修养的格言谚语、整理复习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尝试翻译课文。”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自我学习意识,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同学自由发言,说出有关做人道德修养的格言谚语”来导入,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借此转入介绍孔子的相关知识,引出本文的学习。

4、说重点字音、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学习字音、字词的解释需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句子的翻译除了要有功底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称它为“文言文九字翻译法”——①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②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③删(删去不译的词语)④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⑤调(调整倒装句句序)⑥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⑦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⑧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⑨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此外翻译过程中还应讲究“信”“达”“雅”。

5、说朗读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感知配乐朗读时该选怎么样的背静音乐,怎么样配合音韵节奏来读。

6、说文章的解析

先整体感知《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然后重点赏析文本(一)至(三)则。每一则都从“实词、虚词、译文、分析”这几个重点入手,特别是每一则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忽视了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7、说拓展延伸

在这部分所设计的两个例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对于学生来说能引发共鸣,便于理解,能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确确实实的做到学以致用。

8、说布置作业

作业共有三题:①课外收集《论语》中的其它有名的句子。②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成语各造一个句子,或用这三个成语写一段话。③整理笔记,做好复习。这三个题目既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归纳整理能力,同时布置复习作业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论语的课件 篇12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含义,感知课文内容。

2.梳理文章内容类别,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小组探究法、课外拓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生动灵活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故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课前音画: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三千人齐诵《论语》视频片段。

2.同学们,在声势浩大的奥运会开幕式,三千人齐诵《论语》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预设:引导学生可从诵的内容以及诵的形式给人带来的震撼说。

作于春秋时期的《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精髓,是我们的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论语〉十二章》,聆听孔夫子的教诲。

【设计意图】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自读(将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预设:

不亦说(yuè)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正音正字,学习老师的朗读方法。教师提问:朗读文言文应注意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

预设:学生朗读文言文时应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和语气。

3.学生结合注释练读:边读边记、边记边读、边理解边朗读、边朗读边释疑,教师巡视指导释疑。

4.学生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议。

预设:学生朗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评议时,结合课文意思讲评他人朗诵的停顿、重音和读音的处理。以朗读为载体,将字音、停连和重音的处理,与理解大致意思结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任务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小组探究完成表格。

预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关于学习的,对于修养做人这一点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论语〉十二章》所学内容,联系个人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论语》内涵,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 杏坛问答。

(1)何谓“语录体”。

同学们,《论语》首创“语录体”,何谓“语录体”呢?“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彩,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2)创设情境,还原古代场景,模仿古人,有问有答。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小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1.背诵第一至第十二则。

2.找出《论语》“学而”“为政”两章中有关孝的句子摘录下来,读读这些句子,有没有你所熟悉的内容?你还有哪些发现,记录下来。

1.通过诵读、品析《论语》中有关“孝”的语句,引导学生感知《论语》中“孝”,体会“孝”的思想内涵,明确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孝。

2.归纳、总结“孝”的阅读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迁移到《论语》其他的主题阅读中。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品析《论语》中有关“孝”的语句,引导学生感知《论语》中“孝”,体会“孝”的思想内涵。

2.明确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孝。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孝”的阅读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迁移到《论语》其他的主题阅读中。

本课主要采用调查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

2.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过程中加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和梯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学生通过本节课的读法指导迁移到《论语》其他主题其他章节的阅读中,让学生可以读整本书。

导语:上次作业大家阅读了《论语》“为政”“学而”两章中有关“孝”的内容,而且同学们有个有趣的发现。

1.展示班级学生的发现。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阅读这三段文字,你还有哪些发现?

(2)都在开篇提到了“孝”。

(3)都强调了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孝”。

【设计意图】通过三段文字的阅读,让学生认识到“孝”的重要。

点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都是给什么人看的?

归纳小结:孝──很重要,古语有言“百善孝为先”。从小要做到。

2.思考: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为什么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呢?

学生出声诵读语句,结合注释简要翻译。

预设:

(1)这些做好了以后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

(2)要先做到“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读懂文字,读懂句意读出场景,读其文想其人。

3.简要分析“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展开想象,品析语言,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再次品读。

要求:

(1)品读《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结合注释简要翻译。

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圈点勾画。

(2)概括各句主要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独立思考。

(3)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发现并由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组内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比读法,更深入的了解孔子对“孝”的阐释。

预设:

(1)虽然很多人都问孝,孔子给予的答案却是不同的。

(2)这些语句都是谈论孝的,但内容却不同。

小组讨论:结合时代背景深度思考,当时世人认为的“孝”是什么?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论语》中蕴含的道理。

预设:

(1)世人认为能够赡养父母就是尽孝了。

(2)孔子认为孝要敬,无论是父母在世时,还是父母死后。

归纳小结:

什么是孝?为人之本。入则孝(普遍意义上的)。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有针对性的)。

怎样做到孝?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肉,先生撰(物质上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色难。敬(精神上的)。

2.学以致用。

(1)谈一谈。

结合《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9月19日,中秋佳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实施后,规定要“常回家看看”。但现实中,很多工作忙碌的儿女还在为难,这正被一些商家所关注。如今,在淘宝网等网络运营平台搜索“代看望老人”,会显示出合肥、池州、淮南等地的淘宝店家,200多个宝贝里不约而同地出现“代看望父母、老人”的服务。结合《论语》当中有关“孝”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发言。

(2)辩一辩。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怎么办?

一次家长会上谈到要“孝顺”就要做到“不违”时,有几个同学都激动地说:“我不同意!”听了孩子们的话,一个孩子的妈妈站起来说:“作为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的话,这才是有‘礼’!”一个女同学一下子站起来:“我不同意。如果家长意见不对,我为什么要顺从?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发言。

【设计意图】为下一环节学生结合生活谈感受和体会做铺垫。

预设:

(1)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自己不是不孝敬父母,可是有些问题,我们真的没有错,就这样被扣上不孝的帽子我们觉得很委屈。

(2)家长发火了,有时候是自己的错误,就认真道歉,有时候自己没有错误,就只能屈服了。

教师提问:其实,不光你们产生这样的疑问,连我们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也说过: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同学们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发现鲁迅先生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论语》中是否也存在着这种“愚孝”呢?

【设计意图】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古时候二十四孝的评价,引出学生对孝的正确认识。

预设:

(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父亲的道是错的呢?我们还要一直错下去吗?

(2)我发现,我们在翻译理解的时候也加入了我们现在人的理解,不是要一成不变的去按照孔子写的那样做。

归纳小结:孝是应该的,迂腐的孝是愚蠢的,盲从的孝是可悲的,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请选择《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示:可选用生动的小故事;可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可利用相关背景资料;可引用相关格言警句。

学生读进生活,读出感悟。以自己的方式读懂《论语》。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悟。

回忆过程中,我们是怎样开始阅读《论语》的?

学生思考、归纳、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论语》阅读过程中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从“君子之道”“交友之道”“诚信”等主题中任选一个,开展一次《论语》阅读,准备时间一周,下周各小组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将阅读方法迁移到整本书的阅读中。

请选择《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友情提示: 可选用生动的小故事;可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可利用相关背景资料;可引用相关格言警句;……

《论语》中相关主题的句子:可以只写序号读出场景、读出异同(各句之间联系、区别),概况各句主要内容。

读懂文字,读懂句意。

《论语》中相关主题的句子主要内容概况:读出场景、读出异同(各句之间联系、区别)。

论坛课件(经典七篇)


新加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时可能使用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应该仔细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只有在教案和课件的初期设计上做好准备,才能按照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能够快速地撰写一份优质的教案和课件呢?为了帮助您,趣祝福特意准备了与"论坛课件"相关的资料。请认真阅读这些材料,希望能够给您一些灵感!

论坛课件 篇1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古诗的意思,能准确说出诗句中部分词语的意思。

4、体会《访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并能写一段话。

5、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意思。能体会《访隐者不遇》描绘的情景,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读题。

2、释题。

寻:寻找,寻访。隐者:隐居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寻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4、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理解不理解的字词

1、诗中写了哪些人?。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理解字词

只深

4、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引导学生假想自己是诗人在朋友小屋前的松树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范读,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四、看图理解诗意,练习背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怎样的情景。

2、结合诗句说说整首诗的大意,教师相机指导。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指导完成课后练习3第(1)题。

六、指导写话

看图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我们仿照第一课中的那位老师,也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低年级的小朋友听听。

先分小组说一说,再写下来。

寻隐者不遇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从《寻隐者不遇》描写的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了解诗人来理解诗意。

4、初步学会比较朗读诗歌进行诗歌鉴赏。

5、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教学准备

CAI课件挂图《寻隐者不遇》诗歌板书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大家熟悉这首歌曲吗?这首歌的歌词就是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精粹,很多诗词千古年来被人传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唐诗,学习之前,想请同学们吟诵几首学过的古诗,谁来?

生:

2、师:此诗的诗人是谁?追问:还会吟诵李白诗人的诗吗?

生: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静夜思

(由个别吟诵引导至齐诵)

3、师: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寻隐者不遇》来结识另一位诗人,贾岛。

板书:贾岛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诗歌(指挂图范读)

2、学生反复读。师:谁能象老师这样读?

指名读: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生边读师边划出诗歌的停顿、重音)

分组读,齐读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生:1、2、3

4、师:同学们能从短短的诗中读到这些真不简单,诗人能用二十个字写下来,更不简单,让我们再一次齐读。

用二十个字写下来,更不简单,让我们再一次齐读。

生齐读

三、知诗意

标题释义

1、(课件演示)师:我想请教大家《寻隐者不遇》是什么意思?

生:寻,寻访;隐者:隐居在山中的人;不遇:没有遇到。

师:这里的隐者可不是普通的山村野夫,古时候不愿做官在山中或偏野居住的知识分子叫隐者。

2、读诗题

指名读诗题

师:你是带着什么感情读的?

(崇敬、失望)

齐读诗题

理解词义读

1、师:很好,理解词义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诗,大家找找诗中还有不懂的词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2、学生相互帮助理解词义。

(课件演示)寻/隐者/不遇

(寻访)(没有遇见)

松下/问/童子,

(未成年男子,书童)

言师/采药去。

(说)

只在/此山中,

(就)

云深/不知/处。

(山高,云雾缭绕)(去处)

3、理解词义后生自由读

4、齐读诗歌(男、女生读)

理解诗句读

1、师:今天我们要反复读这首诗,争取做到每读一次要有不同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四个人一个小组一句一句的读,一边读一边想象,读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自由说

2、生描述师相机(课件演示灯片1、2)。

师:不错,想象合理,说得也很好。大家看,刚刚读时,你们有没有仿佛看到这个画面。指名学生用诗描绘画面。你们知道吗,你们仿佛看到的苍松和白云是诗人用来衬托靠采药为生的隐者有着松的气节和云的高洁,是隐者生活的写照。松,云,诗人运用多么巧妙!我们把诗句再连起来读读好不好!

3、齐读诗歌

理解诗意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2、生先自己练习说,再指名说。

四、晓诗人

过渡语:说得很好,贾岛问,童子答,此诗的巧妙就在问与答。(课件演示)

1、师:你们能通过童子的回答猜出诗人的提问吗?

问答满怀希望

(你师傅到哪去了?)(言师采药去)(失望)

贾岛(你知道他在哪里采药吗?)童子(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具体是在山前,还是山后)(云深不知处)(茫然)

2、同桌对叙,指名角色扮演

3、师:诗人寻隐者不遇,望着云雾缭绕的高山,是怎样的情?

生:失望

师:是呀,贾岛满情希望去寻隐者,听童子说云深不知处,他一阵茫然,你们能再次通过童子的回答体会到诗人心情的变化吗?

(课件演示)

4、再次体会角色扮演(灵活环节)

5、有关诗人

师:诗人以答代问,六句话简化成三句,而且一波三折,这是诗人认真推敲得来的。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贾岛推敲的典故。

(课件演示)

推敲典故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年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师: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一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最开始用推字,思考后又改为敲字,在驴上引手做推、敲,没注意一头撞到韩愈的仪仗队,被随从押到韩愈的面前,贾岛将作诗下字未定的事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立马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做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了朋友。

6、比较朗读初步完成诗歌鉴赏

师:贾岛的诗以字句锤炼取胜,为人们所欣赏,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有一大特点,大家比较读下面两首诗就知道了。

(课件演示)诗歌:望庐山瀑布寻隐者不遇

生自由读,读后谈感受。(生:读李白的诗,壮丽,读贾岛的诗平谈)

(有关诗人)师:对了,贾岛的诗歌风格清淡,这也许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贾岛最开始出家为僧,后还俗,多次考进士没有考上,因此诗歌很少有昂扬的气势,但他的诗歌平淡中蕴涵深沉,象这首诗就一波三折,这是很难做到的。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

生齐读古诗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人风格不同,要读懂诗,就要先读懂诗人。

五、入诗情

师:贾岛的这首诗平淡中蕴涵深沉,下面两段音乐,认真听,你觉得哪首乐曲接近这首诗的风格特点。

(课件演示)

1、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心中吟诵,并做出选择。

2、配乐、画齐读诗歌。

3、齐声背诵

六、出诗景

师:贾岛寻隐者不遇后是等待,还是扫兴而归,我们不能得知,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首《寻隐者不遇之后》的诗歌。写完的同学试着谱曲吟唱。

(课件演示)

展示学生作品。

七、总结:同学们的诗真是精、雅、美。平时,我们不仅要读诗、赏诗、还要会写诗、唱诗,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诗情画意。

板书: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唐朝)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牧童立在何处?

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后两句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备课手册上对这句话的解释为: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跳下牛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而教师用书上则比较隐晦,回避了这个问题,说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课间,有老师问我,牧童立在何处呢?我想,应当是立在牛背上。原因很简单,牧童停止歌唱和行走的目的是什么?捕鸣蝉。蝉在何处?蝉在树上鸣。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生活的经验,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这些蝉一般都在高大的树木的躯干或者枝头鸣叫。我不会爬树,往往时候伙伴们用一只竹竿,在竹竿当头绑上一个细铁丝弯成的圆箍,上面套上塑料袋或者网袋,用来捕蝉。因为太高了,我们够不着。所以,从高度的角度来说,跳下牛背的牧童是几乎没有机会捕到蝉的,所以他应当是站在牛背上,凭借牛的高度让自己捉蝉。此外,从整首诗的风格来说,立在牛背上的牧童更符合孩子天真活泼的天性。

论坛课件 篇2

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各自的身份。你们的身份是什么?

师: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你们“学”什么?向谁“学”?我“教”什么?“教”给谁?应该是很好回答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你们不仅应该向老师学习,而且更应该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并且不但要学知识,而且更要学方法、学习惯、学做人。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今天的老师已只能作为大家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存在了。希望我们今天能够彼此引导、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好不好?

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 生齐答:有兴趣。

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请大家拿出我们预习时所做的读书卡,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生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

生3: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生4: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誉为“贤人”,文中说到子路、子贡都在72位贤人之列,孔子去世了,这些人为他守了3年的墓。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徒弟的言行书,由若干篇组成。全书今本486章,本文选取了10章。虽只是一个零头,但也可看出这本书形式上的特点,分为两个方面:1、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这样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

生5: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师:看来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丰富。孔子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且在亚洲很多国家都有孔庙,有很多人都尊崇孔子、拜孔子为先师。他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可以参看书上的插图。我感觉到的孔子不仅高大、庄严,而且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如何?

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1:第一则中的“说”同“悦”,应读作“yue”;第五则中的“女”同“汝”,故读作“ru”。

师:看来同学们还不太理解“通假字”。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文字是漫漫发展起来的,最初没有这么多字,文字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说话的需要,怎么办呢?就用一个字来表达多种意思。这种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文言现象叫做“通假”。

(教师举出“莫--漠--暮”具体讲析)。实际上,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接触过,是哪篇课文中的哪个字?

生3:《童趣》中的“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同“僵”。

师:好,大家不妨将刚才所说的这些关键字的读音专门设置一个门类积累到你的读书卡中去(多媒体出示“难字难词”读书卡)。刚才大家由一个例子联想到其它例子,这种学习方法叫什么?

师:好,注意了平时的课外积累。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秘诀,请大家细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文言的韵味。读准了节奏,文言文就读懂了一大半。大家可分四人为一小组互读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抄写到你的“难句理解”类读书卡上,然后小组讨论。读书时看谁摇头晃脑摇得好。(多媒体出示“难句理解”读书卡) (生摇头晃脑地读)

师:刚才,我看见同学们在下面读得摇头晃脑,听起来很有韵味,谁上台来摇一摇呢?

生6:(摇头晃脑地)朗读第1则。 师:很有味道,如果坐在那把椅子上,戴上一幅老花镜,就更像老先生了。

生8:前几则比较好懂,第八则意思我不太理解。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帮他讲解一下?

生9:曾子说:“士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这一则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可用换字办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办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

师:会总结的人一定是会学的人,我们要由“学会”走向“会学”,好。文言文的理解其实还可采取“会意”的方法,读懂大意即可。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中的许多词语早已被我们所熟知,我们常常把它称作什么?

师:有的同学已将这些成语写在了读书卡上。《论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大家下课之后可设置一个“《论语》与成语”专题进行摘抄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多媒体出示:《论语》与“成语”读书卡)。《论语》是为现代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下面来看一看。(网页显示《论语》中的成语。)

师:其实除了成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韵味来,而且谈谈你的感受,提出你的问题。

生15:(背诵“三人行”篇)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了凡事都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我还提出一个问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什么意思?

师:这样理解还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更深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17: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18:(背诵“曾子”篇)这句话是说:人都要有坚强的意志,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即使是付出了什么,那也是值得的。

师:刚才所背诵的这些格言警句,相信对每位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启示。如果要你分类摘抄的话,你准备怎么分类呢?

师:在上一节课的自由背诵中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因为每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读着你最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读出了一个自我呢?请大家再品读这些语句,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 要探究,就应该先找到探究的钥匙。(1)“说”与“乐”有什么区别?哪个程度更深?(2)“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3)“人不知”的“人”是谁?“知”意思是“了解”吗?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许多,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讨论。

生1:我特别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因为我有一些体会。有时候,我不喜欢做一些事,但有的同学硬要我去做,为了不影响同学间的友谊,我只好顺从了。我真想把这句话送给他。 师:看来,你与孔子的思想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共鸣。下来,你可以与他更深入地交流。

生2:我特别喜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因为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们校门口的牌子上的“每日三问--今天,我的学习进步了吗?我的身体进步了吗?我的品德进步了吗?”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这样问问自己,那我们就会不断进步。

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

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我在读《论语》时,我的思绪就常常穿越时空走进孔子的那个时代,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以为题,写一份读书报告。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伴我们成长。

七、观看网上文献资料片《文化巨人--孔子》第九集《中庸至德》 (网2550/jrkz/)

论坛课件 篇3

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所见

2、指名读题,齐读

3、解题:寻,寻访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遇,遇到,碰到。所见,亲眼看见的情景。

4、简介作者: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了是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他费尽心机。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然而这首诗却句句明白如话,字字平淡无奇,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推敲、玩味的。

袁枚: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写日常生活的感受,风格灵巧清新,语言明白流畅。

二、读诗

1、这两首都是五言绝句。指名读诗,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2、齐读

三、解意

1、指名说字词义

2、连起来说诗歌大意

四、品境悟情

1、过渡:两首古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细细品味它们的妙处,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你一招:让我们穿越时空,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投影出示画面)想象你现在就已经成为了苦吟诗人贾岛,你一直想去寻访自己的一位隐居山林的好友。在一个深秋的早晨,你骑上心爱的毛驴,悠然行走在曲折蜿蜒的山间小路上,此时此景,让你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杜牧的诗句来:(谁接下去?)

4、你边走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想象说话。

5、不知不觉,你来到了一棵参天古松下,迎面走来一个童子,你赶紧上前询问。(投影出示三问三答的填空)

同桌分角色进行对话。(三问三答,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几起几落。)

指名表演

6、师讲解:

全诗只有区区20字,却涉及到三个人物:诗人、童子、隐者。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中的主角应该是隐者,因为他是寻的对象,是诗歌主要描述的人物。可四句诗对隐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明确交待,我们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气质、品格等。但细心品味,深入一想,又感觉每一句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身居云山,远离尘世,与青松做伴,与童子相依,采药为生,济世救人,他真正的隐者身份,超凡脱俗的气质,闲适高雅的品格,都隐隐约约地暗藏在每句诗的背后,在画境深处时隐时现。诗人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给我们读者以无穷的想象,这正是它的妙处所在。

7、再读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练习背诵。

五、小结

告别隐居深山的贤士,下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袁枚一起,去感受田园风光的恬静,乡村生活的闲适。

论坛课件 篇4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上星期我要求大家对照课文的注解将全文仔细地读两遍,划记好弄不懂的字词句,以便今天上课时提出来,下面哪位同学先说说自己的不懂之处?

师:没有同学举手提问,就意味着都读懂了,那我就检查一下。陈华,我想请你将“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翻译一遍。

生:认识到误入歧途没有多远,感觉今天是这样而昨天不是。

师:请坐。前面的翻译比较准确,后面一句有点问题。“觉今是而昨非”的意思是察觉到今天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看前面,作者说自己今天回去,是辞官回去,所以说今天做法正确是指回家归隐是正确的,以前出去做官是错误的。

师:张玲,我想请你翻译“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生(较吃力):既然……既然幽深曲折的样子……寻找山谷,也就曲折的经过小丘。

师:请坐。翻译比较勉强,对照书上的翻译,要灵活处理。我们一起看,这里的“既”“亦”是连词,“既去探寻幽深曲折的山谷,有经过了崎岖的山丘”。看来大家对课文上没有详细注解的句子还是不太会翻译。以后一定要把课文的注释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好,下面我想请大家把全文齐读一遍。归去来兮,预备起!

师:恩,读完了。但是我总感觉大家读得少了点味道,我们读诗词文章的时候要读出自己,要从作者的文章中找到共鸣,只有找到共鸣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文章的情感,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情思。这回我想请大家当回老师,我来当回学生。大家听听我是怎么读的,你认为我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不到位,大家可以指出来。

生:我觉得“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要读得更恬淡些,因为我觉得作者此时心情是平静的。

生:“乃瞻衡宇……有酒盈樽”应该读得节奏更快些,此时作者回家心情是急迫的,要体现他回家的高兴心情。

生:首句“归去来兮”声音不应太高,应稍低一点。

生:“田园将芜胡不归”要读得更有变化,“田园将芜”声音要高些,“胡不归”要降下去。

(师要求生读,生说读不好,师又照生的说法读了一遍,众生笑,鼓掌)

生:“既自以心为形役,悉惆怅而独悲”,要将“独”字读得重一点,体现作者个人感受。

生:“怀良辰以孤往”到结尾,应该平和一点,此时作者上平稳的心情,怡然自得的心情,而你却读得太重了。

……

(学生一口气指出不下十处不妥之处,我有的表示接受,有的不置可否)

师:刚才大家指出了我的不足,看来大家对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了,我想请大家再大声的自由的将本文朗读一遍,注意读出感情。

师:停下来,基本上大家又读了一遍,刚才我说了读文章要读出自己,要找到共鸣,文章中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感触,就是共鸣,有了共鸣,才能更深入的体会文章的内涵,不管你的感触是什么,只要能引起感触就是好的。哪位同学说说体会?

生:“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引起了我的共鸣。有时候一个人太自高自大,一旦从高处跌下来,将是致命的。那时后悔都来不及。(该生曾经中考受挫)

师:你由这句话想到了自己的经历,从而想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不错!

生:“悦亲戚之情话……泉涓涓而始流”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来自农村,很喜欢农村的景象,尤其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到处散发着春意盎然的气息。……

生:我很欣赏“舟遥遥以轻样,风飘飘而吹衣”这句话,感觉非常飘逸。

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引起了我的共鸣。在当时作者不同流合污,宁愿归隐,我觉得他有神仙风范。

师:哦。你很欣赏他的.这种风范,是吧?(生点头)我希望你以后也像他那样有仙风道骨。

生:“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引起了我的共鸣。小时侯住平房,经常可以在家门前散散步,看日出、夕阳,可是后来住进了楼房,人们都用防盗门关着,没有了以前那样悠闲了。(她还说了对“门虽设而常关”句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也回答了,可惜不太记得中间过程了)

生:“乃瞻衡宇……稚子候门”特别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是寄宿生,一到周末,回家时的心情和陶渊明此时的心情一模一样,只想快点到家……

生:“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引起了我的共鸣。那天我从南郊公园走到新中路口(其他学生惊讶,有很远),看见立交桥下很多树上发了芽,不是黄色,也不是深绿色,而是一种油油的绿,感觉特别舒心,特别……(有点形容不出)

师:哦,你觉得那种绿像流水一样流入你的心里去了,是吧?

生:对!就是那种感觉,那天又下着细雨,在雨中欣赏,感觉特别美。

师: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暂且说到这儿,请同学们回去在仔细品位,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到底表达了他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是悲伤还是愉快,还是两者皆有?好,下课!

自评:这节课是借鉴了李镇西老师的上法,先开始在自己班上(105班),设计不够成熟,感觉并不好,后来在103班上,重新构思了一下,上成上面那样,自我感觉比较好。当时有一师大毕业生听课,课后她对别的老师说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课。我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反映,下课后因为有其它事情就没问学生,恰好那天下午教育处抽一些学生谈师生关系,恰好有103班的学生,后来教育处主任对我说,103班一学生说,今天潘老师上了一堂好课,简直太好了,你知道他怎么上吗?以前从来是学生读文章,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老师评价学生,今天他要我们当老师,评价他,真是太好了。得到学生肯定我就放心了。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以后要努力做得更好。昨天(3月2日)又上了一课时,完全放开,要学生探讨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学生形成了辩论,有认为喜大于悲的,有认为悲大于喜的,各有道理,一直辩论到下课,还没分出高低,我最后说,过程大于结果,究竟是怎样的,希望他们课后再去研究,没有公布我的观点。可惜,我还没有更先进的设备,不然把那堂课录下来,发上来,可能更有看头。

希望老师们对我这堂课再提意见!

论坛课件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古诗的意思,能准确说出诗句中部分词语的意思。

4、体会《访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并能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意思。能体会《访隐者不遇》描绘的情景,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读题。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访: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第三声。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偏假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范读,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看图理解诗意,练习背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怎样的情景。

2、结合诗句说说整首诗的大意,教师相机指导。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指导完成课后练习3第(1)题。

六、指导写话

看图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先分小组说一说,再写下来。

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指名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二、学习古诗《所见》

1、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2、观察课文插图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指名简单说说,鼓励指导。

3、出示小黑板:古诗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4、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三读法来自学一下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5、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6、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7、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

8、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9、理解诗意。

(1)观察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齐读指名读10、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骑、振

四、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抄写古诗;完成课后第3题。

3、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教后记:

论坛课件 篇6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牧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是谁在唱歌?

背景: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一首古诗《所见》,全文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在此之前,学生学的古诗并不是很多,也较少接触古文,对于一些古诗词理解不清楚。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重在让学生朗读感悟,而不能由教师通堂讲解,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更应把重点放在吟诵上。在小学一年级教学古诗时,不再要求教师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而是更多的让学生自己朗读感悟,虽然如此,也并不等于教师对于诗句的意思根本不加指导,而使其放任,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我在课堂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案例描述:

我教学《所见》这首古诗,学生初读古诗后,我开始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诗的意思,当然,是一句一句逐句理解的。第一句牧童骑黄牛学生较易理解,虽然他们之前不知道牧童的意思。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学生和我都兴奋了起来。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让生齐读第二句:歌声振林樾。

师:谁来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没动静,可能被振林樾三字吓倒)

我一见状,改从最简单易懂的歌声开始,学生开始活跃了,马上有一生说:是蝉在唱歌,而且声音很大,整个林子到处都是它的声音。(因为我在初读古诗时为了让没见过蝉的学生熟悉蝉而和他们解释,最突出提到的就是蝉在夏天最明显的就是在树上叫,学生则意会为唱歌)

师问:歌声到底是指牧童的还是蝉在唱歌?

生:是蝉在唱歌。

另一生:应是蝉,因为蝉在夏天会唱歌给我们听。

(经过两位同学肯定,班上同学竟再没异议,可能我讲的蝉叫声太深入人心了。)

师:不用着急,同学们都认为是蝉在叫,老师却好像觉得更可能是小孩在唱歌。那么到底是你们对还是我对呢,到底谁最后赢,请继续往后读:

生:意欲捕鸣蝉。

生:老师,鸣蝉是说蝉在叫,是蝉在唱歌。

另一生:百鸟争鸣就是和鸣蝉的鸣是一样的。

生:我们是对的,我们赢了。(学生欢呼雀跃,为自己能找到证据说服我而高兴万分)

师:不到最后还不知谁输谁赢呢,请继续读最后一句:

生:忽然闭口立。

师:请全体同学做闭口立的动作。(生踊跃)

师:小孩闭口,为什么闭口呀?

有生曰:因为一开始他没有闭口,他在唱歌。

师:由此可见了,歌声是谁在唱?

学生们齐答:牧童。

在学生们心悦诚服的认输中,我的教学任务也轻松完成。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并没有如此设计,而是想着一句句讲解给学生听或让他们通过朗读自己理解,万没想到看似简单的歌声一词会引起学生质疑,从而牵动全局,把整首古诗都联系在一块了,我马上利用学生喜欢赢老师的心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通过朗读自主理解,引导他们更好地感悟,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赛,不仅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意,更注重了文本的整体性,收到了意外的好效果。

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总会想当然地把一些问题以自己的观点处理掉,就像我上课时的歌声一样,我根本没有意料到学生会把这么简单的东西混淆,而实际情况是,在孩子们的心里,蝉的叫声并不亚于小孩的歌声,而这些,偏偏被我们忽略了。

看来,要想做一名好老师,设计好每一堂课,还必须得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学会以他们的眼光一起去看待自然的一切,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也只有这样,你的每一堂课才会是好课。

论坛课件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

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2.释题。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2)在哪儿采药?(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论语九则课件


老师都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和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编写教案时,要注意老师的教学态度和风格。趣祝福编辑为您根据需求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论语九则课件”,建议收藏此链接,以便方便阅读!

论语九则课件(篇1)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几章强调了学习态度要谦虚,学习方法上要独立思考和复习。

1.背诵并默写前四章。

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背诵前四章;2.继续研读课文五至十二章。

一、朗读课文,检查背诵前四章,考查句子的翻译及重点词语的解释。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择其善者而(表顺承)从(跟从)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这)夫,不舍(舍弃)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子曰:“三军(军队)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曰:“博(广泛)学而(表并列)笃志,切(恳切)问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句子划分停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教学要点: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2.文言词语用法、意义及特殊文言句式总结;3.《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1.找出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并说说理由。

2.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让学生自由谈)

3.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二、文言词语用法、意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总结

(一)通假字:

论语九则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3、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重点词语:

⑴ 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⑵ 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 吾日三省吾身。

⑶ 传不习乎?

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四、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识记字词。

3、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研读后五段内容。

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3、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

2、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二、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

1、见贤思齐焉。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论语九则课件(篇3)

论语课件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化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经典”。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以《论语》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读物。为了更好地传播和理解《论语》,课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本文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介绍《论语课件》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教学工具。


一、课件的使用价值:


1. 丰富的内容展示:《论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通过课件的运用,可以将这些内容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其中的内涵。


2. 提升学习效率:课件可以将《论语》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和划分,形成系统化、层次分明的学习内容。通过点击课件中的链接,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跳转到相关内容,提升学习效率,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


3. 个性化学习:课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例如增加关键词高亮显示、添加扩展知识链接等。这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重点和拓展内容,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课件设计中的要点:


1. 简洁明了的界面:课件的界面应尽量简洁大方,布局合理。背景色和字体颜色要区分明显,方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同时,界面的元素要根据学习层次进行划分,便于学生按需选择。


2. 清晰的知识结构:课件应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将《论语》中的内容进行划分和归纳。可以采用标题、图文、章节等方式,突出主要知识点,并辅以适当的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3. 多媒体元素的运用:课件中可以加入多媒体元素,例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这些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诲和思想,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重点难点的处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深度,需要通过课件的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采用精选的案例、引用的名言名句等方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三、案例分析:


以《论语·学而篇》为例,设计一个高中语文课件。课件的布局简洁大方,采用白底黑字的主题色调。主要分为导言、知识点解读、案例探讨和思考建议四个部分。


1. 导言部分:简单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点解读:对《论语·学而篇》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解读。包括孔子的思想观点、言行方式以及他对学习的要求等。通过多媒体元素展示相应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案例探讨:选取几个经典案例,如“听课”的故事和“吃饭”的故事,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通过学生的参与,引导他们思考孔子的教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 思考建议: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提出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可以给出一些问题供学生写作或小组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结尾:


通过课件的设计和运用,《论语》的教学将更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也能更直观地了解、体验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课件的设计要简洁明了、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效果。相信,在课件的帮助下,孩子们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论语》这一中华文化瑰宝。

论语九则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积累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

3、认真研读课文,了解传统文化,深入思考有关个人修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论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

背诵校本教材《经典诵读》第三组古诗。

二、新课导入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个人就是孔子。

三、走近孔子

还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那么,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近孔子。

1、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孔子的知识。

2、教师补充。

四、简介《论语》

孔子是流传千古的文化名人,而最能体现孔子的为人和思想的就是《论语》。北大教授郭家齐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假如只读一本书,就读《论语》;假如要读两本书,那就加上《道德经》。这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文明的源头,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个源头中吸取养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声名远扬的《论语》。

教师介绍《论语》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流利有感情诵读,了解大意。

六细品课文,赏析感悟

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在小组内读给大家听听,并谈谈为什么喜欢以及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名言、古诗、故事或生活中的经历)。

1、学生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七、拓展延伸

《论语》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重读经典,哪些闪耀着智慧的话语依然鲜活如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孔子 《论语》,你还了解哪位文化巨人或者读过哪些经典名著,给大家介绍一下,不要忘了带上你的感悟哦。

学生展示交流。

八、总结

中国,是一个有着三千余年丰厚文化底蕴的国度,《论语》《诗经》《孟子》四大名著等等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精神遗产。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多阅读这些经典文化,感受先贤们的智慧与豪情,感受古代文人们的傲骨与诗情。总之,这些古典文学将是你养心益智的好帮手,更是你运笔挥洒自如,日后步入文学殿堂的好阶梯。

九 布置作业

背诵《论语》六则。

论语九则课件(篇5)

〖教学内容

1、研读后五段内容。

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

2、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二、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

1、见贤思齐焉。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论语九则课件(篇6)

一、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完成教学目标①)

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找错释疑

1、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明确: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编写的,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1、

明确:《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3、补充: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清朗读节奏的划分、停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标①前一步)

重点词语:

说yuè愠yùn罔wǎng

殆dài焉yān逾矩yújǔ

朗读节奏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挑战自我,尝试背诵(完成教学目标①后一步)

抽背三人,适当放低要求

3、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义。(完成教学目标③)

方法:学生结组讨论,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问,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重点词语:(注解中有的除外)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三: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

可以;多用作两个词,“可”,是“可以”的意思,“以”当“用”、“把”讲,介词。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不同。

“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而:顺接,指用“而”字连接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然后”“就”“并且”。

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可是”“但是”。

分析课文中“而“字的用法。

顺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转接: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六则

三、学习小结: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诵读,反复进行,当堂完成。

四、作业:

1、背诵、翻译。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论语九则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句子的意思。理解诗歌《过华清宫绝句》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4.细心品味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2.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

(2)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3.介绍【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三首《过华清宫》七绝,这是其中的一首。

【注释】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渡县骊山北麓,唐玄宗造。《长安志》载“骊山上下,益治汤进(即温泉),为池台殿环列山谷,明皇岁幸焉。”

②绣成堆:骊山左右有东西绣岭,因当时林木花卉繁盛类锦绣,故名。 ③千门:汉武帝起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后因称宫殿重门为千门。 ④一骑红尘:《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置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志京师。

2.理解诗意:

经过华清宫来到长宫,回首向锦乡堆城般的骊山望去,只见山顶华清宫那紧闭的大门,一扇一扇缓缓地打开;山脚下,风尘仆仆的骑手拼命鞭打着跨下飞驰的骏马,身后扬起了一溜浓密的尘烟;华清宫中的杨贵妃高兴地笑了。唉!没有人知道,这是皇上派人从遥远的南方为她运来了她爱吃的新鲜荔枝。

3.教师指导诵读。

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首句中说“回望”,那么诗作主人公是在哪里望哪里?看到了什么?(明确:诗作主人公是站在长安回望骊山华清宫,看到骊山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

(2)第二句说骊山上千重宫门依次一扇接着一扇地打开了,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明确:“次第”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报深宫中的皇帝。

(3)第三句 “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目的在于讽刺唐明皇荒淫好色,为了一个妃子,不惜牺牲民力物力。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人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四、诵读诗歌。

1.自读感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节奏美,音韵美,都能给我们美的熏陶。优美的诗歌,需要优美的朗读,今天,我们就开展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读竞赛,看谁字音读得准,节奏读得好,感情读得美。

2.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点: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学生进行个人朗读练习。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进入班级诗歌朗诵比赛。 朗读,互评。

4.组织朗读比赛。小组推荐的选手上台朗读。 每一组推选一个代表作为评委。

1.诵读本节课学习的《论语》内容及《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2.积累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的其他三首,自已诵读。

3.积累学过的《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诵读。

孟子二章课件十四篇


孟子二章课件 篇1

初中五四制语文第五册第17课《孟子》二章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二章是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作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学习《孟子》二章既可以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又可以巩固论文知识,还能学到孟子关于写法等方面的技巧,可谓一举三得,因此,教材把《孟子》二章列为第五册讲读课文,列入中考阅读篇目中,是不无道理的

四、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的确立.

3、 德育目的:以君者应以“人和”为本,为人者应以“做人”为根。

5、 把理解词义和背诵第四段立为教学重点。

6、 把对论点的理解和第四段结论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区别。

7、 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围绕教材以书注为主加以突破重点,通过朗读达到熟悉以至背诵的目的;难点的突破放在“人和”与“得道多助”的关系上。

1、 领会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思想及社会意义。

2、 掌握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及结构。

3、 巩固排比、对比等方法。

4、 背诵并默写重点段。

孟子二章课件 篇2

第二课时

(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廖屯镇初级中学高育会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先自由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师生共同补充。

(1)归纳本文的通假字。

①曾,通“增”,増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通“横”,梗塞,不顺。

例句:衡于虑。

③拂,通“弼”,辅佐。

例句: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动词用作名词。

人:在国内。出:在国外。例如: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例如:人恒过。

(3)归纳本课一词多义。

①拂违背。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佐。例如: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发兴起,被任用。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显露、流露。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四、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1.本文孟子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1.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2.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爰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克服种种磨难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唯我独尊,“法家”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觎,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五、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更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明确: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可以使英雄不再感叹无用武之地。顺境可以快速成就一个人,让这个人直抵成功。有好多名人就是从顺境中直抵咸功的。居里夫人的女儿就是从小受到她父母的“特殊教育”,才走上了科学的大道,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国的著名词人苏轼、苏辙,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受到其父苏洵良好的教育和影响,成为北宋著名的词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颂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所以我认为“逆境”和“顺境”是否成才,关键是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可以成才;“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因此,“逆境”和“顺境”都只是外界条件,关键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一个人主观有理想,有毅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处逆境或顺境中都能求生存、求发展。

六、总结升华,教师寄语

“顺境也能成才”,同学们,现在我们多数人是处在顺境当中,我们应树立“安乐求发展”的意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精神,不断进取,那么,即使我们是处在顺境,我们同样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请大家时刻牢记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顺境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可以快速成就一个人,让这个人直抵成功。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六位圣贤事例(举例论证)

个别

一般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炼(道理论证)

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易灭亡(正反论证)

个人(正)(反)国家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面的这些是网小编专门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孟子二章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是落实基本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长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语言:

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心得体会、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3、选择阅读以下书目中感兴趣的一到两篇作品并写读后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鲍鹏山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穆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选择优秀作业供同学交流学`习。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致,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业。拓展阅读及读后感的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考的深入与严谨。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自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

孟子二章课件 篇4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孟子二章课件 篇5

孟子二章课件:春秋时期的伟大哲学家孟子,被尊称为“孟子”,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核心,强调人性的善良本性,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引导人的本能善良,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本章课件将详细介绍孟子的学说和主要观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世界!

第一部分:孟子的生平和背景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的人,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在孔子门下学习,并成为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孟子主要在鲁国从事教育和政治工作,曾多次游说各国国君,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二部分:孟子的学说——性善论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善的本能。他反对了孟子的弟子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善恶两分。通过教育和修身养性的努力,人可以将本能的善良培养和发展起来,实现优秀的个体和和谐的社会。

第三部分:孟子的教育观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善良本性和塑造人的品德的重要手段。孟子主张“为政以教”,即政治应该以教育作为核心,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强调,人应该培养自己的德才,努力学习和修身养性,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四部分:孟子的政治观

孟子的政治观强调天命和民主。他认为,仁政是天命,君主应该以仁爱的态度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福祉。他反对暴政和专制统治,主张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的支持,君主应该以民众的意愿为重。

第五部分:孟子的伦理观

孟子的伦理观强调道德修养和仁爱精神。他认为,人类关系的核心是仁爱,人应该具备仁爱的心态。他提出了“四端五常”的思想,即四个道德原则和五种行为规范,人应当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道德准则。

第六部分:结语

通过学习孟子二章课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学说和观点。孟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善良和和谐的生活。让我们从孟子的学说中汲取智慧,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孟子二章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

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分析:(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能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分析: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即可以说成“衣冠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冠整洁”、“衣冠整,衣冠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3.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出现了6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4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货》)等。从《论语》《孟子》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滕》:“周公日:‘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负羁之间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

屑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4.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

1、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和节奏;辨析疑难字句,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音乐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

请同学们细读材料,并猜猜他是谁?

材料一:关于他,有个美丽的故事,他的母亲为了让他顺利成才,千方百计寻觅好环境,竟三次搬迁。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时代,面对统治者是“疱有肥肉, 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的现象。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材料三: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提倡“仁政”的治国之道。

材料四:他的许多精辟言论为人们所传诵,如“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五十步笑百步”“缘术求鱼”等等。

1、请学生自渎课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老师适当点评:本文语句整齐,富有节奏和气势,读时要注意节奏。

例:哉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学生质疑问难,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3、学生再有感情地自读、齐读课文。

4、教师范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学生模仿老师的停顿方法自读课文一遍,跟读录音一遍,然后请几名学生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试读。

4、疏通文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较难,可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老师点评与归纳:(1)发、举:被任用;(2)苦、劳、饿、空乏、**、忍:属使动用法,都可用“使……痛苦”的结构来翻译;(3)入、出:“在国内,在国外”;(4)“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属状语后置的倒装,翻译时要注意语言顺序。

5、请学生再有节奏地齐读一遍,体会文章的音乐美。

1、梳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构。

提出论点¬——用概括性很强的实例证明,再从理论上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阐明“人和”的实质。

2、请学生在通读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写出其思路,先小组内交流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讨论后明确:连用六个排比,阐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结论¬——从正反两面论证,说明经受磨炼的好处¬——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尝试着背诵课文。

这两篇文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却仍为人们所赞颂,同学们你又最欣赏它们的哪一方面?

主要方面:语言上: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运用大量排比,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学生先思考、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

2、请学生找出两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孟子二章课件 篇7

孟子二章课件:追问天命的智慧

导言:

古人云:“天命之谓性”。《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的第二章谈及了天命的概念。就这一议题,人们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导读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孟子》中关于天命的智慧,通过详细的解析,期望读者能对此有更全面丰富的理解。

第一节:认识天命

天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人与宇宙的关系。孟子认为,天命乃大道,是人们追求的境界。人们的天命与性命息息相关,性命是人的命运,而天命则是人与宇宙大道的交汇之所。孟子提出了一种“性天”的观点 —— 人的天然属性与宇宙规律相融合。

第二节:天命的刻画

《孟子》中将天命刻画为宇宙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存在。正如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四季更替,这都是天命的体现。孟子告诉我们,人与天命相通,若能与之共谐共舞,顺应天道,就能够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四季的丰收。

第三节:如何追问天命

孟子提出了对天命的追问:为什么天命使所有的人“同声相应”?孟子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心中都有着同样的道德感知。正如人们对于善与恶有着共识,而天命也是通过人们的道德行为与思想传递的。因此,追问天命意味着追问人们内心价值与道德判断的水平。

第四节:理解与实践天命

《孟子》认为,追问天命需要通过理解和实践来实现。对于世界上失序的现象,应寻找天命中的合乎序列和规律;对于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应从道德的角度找到正确的出路。孟子告诉我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使人的天命与宇宙规律相一致。只有在行为中获得美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天命的智慧。

第五节:追问天命的智慧

追问天命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哲学态度。我们应当持有敬畏之心,倾听天地万物的声音。了解天命的智慧意味着接受宇宙规律,与之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悟到古人对于天命的无尽智慧。

通过本课件的阐述,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孟子》中关于天命的智慧。天命是人与宇宙大道的交汇之所,是人们追求的境界。追问天命需要通过理解和实践来实现,只有在行为中获得美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天命的智慧。相信通过对天命的追问,我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谐地与大千世界相处。

孟子二章课件 篇8

今天讲了《孟子》二章之后,我静下心来冷静的思索我的教学。

这节课本想向孩子们讲讲得到与失道,忧患与安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可是,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其实很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孟子二章课件 篇9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一词多义;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背诵全文。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1)读准下面的字。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舍生取义的道德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3、学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

在我国,不少仁人志士奉舍生取义为行为准则,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为人称道。那么,舍生取义这个观点是谁最先提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翻译课文

1、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几句话,让学生上台演示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仿照黑板上四句话的翻译,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句与句的区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这四句话与前四句话一一对应,句式大体相同,因此对于黑板上的话应当详细讲解,并把以后四句作为翻译的实际操作、训练。)

3、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余下内容。

(着重掌握文中通假字、词性活用字及古今词义变化字及多义字。)

三、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层层展开论述的?

(这是全文的难点,学生讨论可能会无章可循,因此此环节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教学。)

明确: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中心论点,接着进行逻辑推理,先进行因果论证,由因

推出果:因为我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也就不避开它。然后进行假设推理,从犯面进行论证。通过比喻和推理,证明了义的存在。接着,再举行路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加以证明,最后以对比方式从反面加以证明,从而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设计/陈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导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文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更是千古名句,振聋发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诵读课文,翻译全文

(文中许多语句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名言警句,学生印象深刻,因此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讲课前先行背诵。)

1、全班齐背课文。

2、默写课文指定段落,(推荐文章第二段)比一比,看谁默写的准确率最高。

3、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认真翻译课文。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适当点拨,但要求学生能逐字逐句读懂原文,并能用现代汉

语准确翻译课文。)

4、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

5、自由诵读课文,归纳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理清课文层次,说说文章是如何曾曾推理展开论证的。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此环节可放开让学生讨论,特别是理清层次环节,完全可以有学

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出答案。)

第一层(12):阐述困境造就人才的道理。

第二层(3):正反论证困境造就人才的原因。

第三层(4):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磨练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列举大量事实,层层推理的基础上,在结尾概括出来,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样写,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同时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文本材料,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孟子二章课件 篇11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

附板书: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①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取义

〈2〉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一步:辨证分析〈正〉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舍生。)

二步:假设分析〈反〉

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

〈3〉结论:层进法。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四、延伸思考并布置作业

1.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背诵全文。

3.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孟子二章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翻译。

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

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二)小结

1.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指定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归纳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气势充沛主题鲜明

4.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5.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三、分析课文

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四、布置作业:完成学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作者简介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三、揭题解题

1.揭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解题: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四、研读分析:

(一)先扫除字音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孙叔敖拂乱

曾益拂士舜百里奚

(二)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课件出示标节奏的段落)

2.请同学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大声朗读。然后我请个别同学朗读。

3.全班齐读。

(三)理解文意

1.这关我们的任务是第一,二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段,对照课下,找出不懂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男女生互相发问。老师把几个重点字词整理出来了。(出示课件)

2.译这两段(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大家翻译市,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大致理解)

(四)探究内容

分组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an)亩:田间水沟付说(yue)

曾(zeng)益:增加胶鬲(ge)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u)乱:违反、阻挠

2.词语归类

(1)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

饿(使

空乏(使

所以动(使

忍(使

行拂乱(使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3)古今异义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4)一字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是:于是人也(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二、研习课文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5.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征于色,发于声),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6.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9.小结: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三、拓展迁移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四、布置作业

学案一份。

孟子二章课件 篇13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二章课件 篇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科:语文  班级:九(  )  日期:-12-15 教者:  课时数:2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作者简介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三、揭题解题 1.揭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解题: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四、研读分析: (一)先扫除字音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  傅说  胶鬲  孙叔敖  拂乱 曾益  拂士  舜  百里奚 (二)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课件出示标节奏的段落) 2. 请同学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大声朗读。然后我请个别同学朗读。 3. 全班齐读。 (三)理解文意 1.这关我们的任务是第一,二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段,对照课下,找出不懂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男女生互相发问。老师把几个重点字词整理出来了。(出示课件) 2. 译这两段(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大家翻译市,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大致理解) (四)探究内容 分组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 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 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3. 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 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 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an)亩:田间水沟  付说(yue) 曾(zeng)益:增加  胶鬲(ge)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u)乱:违反、阻挠  2.词语归类 (1)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3)古今异义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4)一字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是:于是人也(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二、研习课文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5.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征于色,发于声),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6.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9.小结: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三、拓展迁移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四、布置作业 学案一份。   教学后记:  

地球日课件(经典十二篇)


地球日课件 篇1

班会主题: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队会,让同学们了解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还要鼓动大家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地球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

活动形式:

小品、舞蹈、朗诵、介绍资料、回答问题、谈感受等。

活动过程:

一、队会开始仪式:

1、报告人数;

2、出队旗;

3、唱队歌;

4、中队长宣布队会正式开始。

二、活动内容:

男主持人:一年365天,有些日子被人们确定为值得纪念的日子。

女主持人:其中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我们中国,3月12日被定为植树节,这些日子都是为保护地球而确定的。

男主持人:因为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

女主持人:多少年来,地球虽然经受了各种磨难,可从来没遇到过今天这样的危机。

1、各小队队员汇报收集到的地球生态环境资料。如:

20xx年10月20日公布的《20xx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xx年前耗光。另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地球日课件 篇2

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在全世界自然灾害频发、多发、重发的今天,呼唤绿色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户外体验绿色户外,让绿色户外走进更多的家庭,借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特举办大型户外徒步活动。可带上自己孩子和家人体验徒步的乐趣,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一个快乐的童年。也给大家在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自我的去处,从而让大家有一颗拥抱自然的心。

地球日课件 篇3

活动目的

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了解历年来的主题活动,了解地球面临的现状,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搜集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资料。

2、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设计

1、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第一个地球日。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

2、了解历年来的主题与活动

1996年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1997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9年防治地质灾害

20xx年20xx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20xx年地质遗产保护

20xx年善待地球

20xx年生命之水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xx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xx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xx年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20xx年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3、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问题

4、发出倡议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多少

也许,在这一时刻,有亿万人正怀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做或者不做。

如果,只要尽一份力,就还有一片蓝天留下

也许,在你决定尽力时,有无数人也和你做了相同的决定。

5、观看有关的视频——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沙画创意)

6、每位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句有关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活动反思

在这次班会之前,恐怕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世界地球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得到了一次知识的普及,对于地球的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日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操作领域:利用绘画或漫画的方法表达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与创造美好家园的设想。

3、情感领域: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表达对地球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绘画或漫画的形式表现对人类社会的热爱与责任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环境优美的图片若干。破坏环境的图片若干。学生的绘画作品若干(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环保作品)。

生: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收集创作形象资料(图形或实物)。

2、课前收集有关环境白纸或彩纸、油画棒或其他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演示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演示“小鸟的家哪儿去了?”,让学生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了这幅画的感受或体会。

2我们每个人身边也时常有破坏环境的事发生,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地球环境日益被破坏的各种现象。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破坏花草树木、乱砍乱伐。猎杀野生动物。白色垃圾的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浪费水资源。向湖泊河流中排放工业废水。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的?怎么形成的?你们知道世界地球日是几月几日吗?(4月22日。)

3欣赏图片

A、风景图片。

B、植物图片:夹竹桃科植物的花、龙胆花、美人樱科植物的花、虫草、山上的樱花、雪莲等。

C、动物图片:袋鼠、白鹳、变色龙、金丝猴、大黑熊、犀牛等或者(动物短片)。

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宁静、祥和,但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

4我们小学生可以为环保做哪些事情呢?请学生交流,讨论。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植树净化空气。如何减少白色污染。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搞环保宣传教学。保护动植物。不随地吐痰。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画出我们美好的家园。

5学生练习:

要求:以世界地球日为题,创作一幅保护地球的绘画作品或宣传画。绘画作品要求构思新颖,想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6展示与评价:围绕“世界地球日”这个主题,先自评,再互评,最后总评。(以作品环绕地球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

7小结: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那一天,拿上我们的作品走上街头,呼吁我们周围的人们,珍惜地球,热爱大自然。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捡起学校的每一张废纸,告诉大家节约用水,用电,告诉人们爱护这唯一的星球。因为:(师生齐读)过去,现在,未来,地球都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了解环保知识的平台,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通过观察、体验,在深入感悟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认识,树立起热爱生命、热爱生物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对主体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使学生认识不断丰富,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艺术表现中,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到环保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较好的完成作业,且方法各异,有的绘画、有的剪贴画、有的用多种废旧材料来完成,还有的加了文字说明。整堂课,师生共同互动,学生在评价自己作业时融入了真情实感,意识到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地球的明天更美好。为了获得生动的效果,有的学生也作了适当的夸张,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出保护地球的美好前景。

 学生评价:

1、 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有哪些?

2、 学生小报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

地球日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的地球灾难及其产生的简单原因

3、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了解过关于地球灾难额故事、图片等资料,并了解简单的原因

2、组画的材料

3、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地球是动植物的家

教师: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地球)地球是我们全世界人们的家,其实地球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家,因为地球上有氧气、雨水、阳光,特别适合动植物生长。

2、观看图片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你们知道地球上有那些灾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幼儿交流自己了解的相关经验

师幼小结:地球上有许多灾难都是由于人们的不当活动造成的,如乱砍滥伐等致水土流失,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温度升高,等等。

(3)、师幼观看图片,了解水土流失、地震、海啸、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等原因。

师幼小结:

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乱伐树木、乱认垃圾、排放废气,造成森林变小,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被污染,使人和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3、师幼共同讨论如何保护地球

(1)、教师:你们了解地球的灾难故事,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师幼小结:让大家了解地球灾难造成的危害,都主动保护地球。

4、宣传画:地球的灾难

幼儿把了解到的地球的灾难故事画下来,布置“地球的灾难”画展和图片展,在幼儿园展览。

地球日课件 篇6

506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频繁发生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使越来越多的人类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

为了开展广泛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唤起公众和各级决策者对环境问题的警觉,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美国的一些环保工作者和社会名流于1970年4月22日在国内首次发起地球日活动。这一天,全美有10000多所中小学、2000多所大学和全国各大团体约2000万人参加了活动,人们高举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和图表,高呼口号,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在美国国内,洁净空气法、洁净水法的通过,美国国家环保局的建立;在国际上,1972年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的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办,等等,地球日活动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地球日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全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网和群众基础。1990年的4月22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

地球日课件 篇7

科学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

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节约和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自然资源有限,请您珍惜!

地球日是我们共同的节日!

人与自然和谐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建设小康社会美丽家园!

善待地球,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应该怎么做?

(1)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

(2)大力节约资源。不使用或少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等消费品,不浪费纸张。

(3)使用环保电池,防止汞、铬污染、慎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4)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美化活动,保护绿地花木。

(5)提倡垃圾分类。清理“白色”污染,把废塑料袋打个节再扔进垃圾箱。

(6)郊游及远足自备垃圾袋,做到文明出游;

(7)节省用纸,必要时才打印,尽量双面使用,安排把废纸回收再生……

(8)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9)收集废铁、废纸等物品,使它们得到循环利用;

(10)短途出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者以步代车。

地球日课件 篇8

本课教学设计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了解环保知识的平台,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通过观察、体验,在深入感悟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认识,树立起热爱生命、热爱生物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对主体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使学生认识不断丰富,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艺术表现中,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到环保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较好的完成作业,且方法各异,有的绘画、有的剪贴画、有的用多种废旧材料来完成,还有的'加了文字说明。整堂课,师生共同互动,学生在评价自己作业时融入了真情实感,意识到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地球的明天更美好。为了获得生动的效果,有的学生也作了适当的夸张,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出保护地球的美好前景。

大量资料图片收集、欣赏分析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无家可归的小动物们激发学生强烈的同情心和保护欲望,用强烈的情境感染引发学生们的深思: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做?而且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欣赏表演使学生得到直观的视觉冲击,心灵深处得到震撼,从而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观察、对比、欣赏有关图片资料等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开展活动、激发创作热情,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地球日课件 篇9

教学内容:吹草哨儿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吹草哨儿》,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二声部合唱要做到音准、和谐。

教学过程:

而现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件事情。(学生交流“迎春”)

我们曾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演唱,好象字晴朗的夜晚,那般宁静。大家能在下午这个时候,用声音来展现“月亮出来了”吗?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练声曲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吗?你准备怎么做?

春天来了,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呀!当我们结伴同行时,走在田埂上时,一路欢歌笑语,是多么高兴呀!还有可能追着、跳着呢!当看到柳树冒出了绿芽时,心中是多么惊喜啊!

春天来了,真好!摘下一片青草叶子,一边走,一边吹起动听的歌儿――吹草哨儿。

你的心情如何?大家看到这一切,歌声中也应唱出――――?

我们的耳朵先“看”到了春天,那也让我们的歌声飘在春天里吧!

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能发现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草哨儿真厉害,吹出了春天来,摘草叶,口中吹,哨音像银铃,越吹越欢欣。于是曲作者觉得原来的单旋律已不能满足了,这样,用两个声部的合唱,达到充实情绪的效果。你们有信心唱好么?

歌曲中有三段,这三段我们都一齐唱?可以有些变化吗?你想怎样设计呢?

真好,那我们按照领唱合唱的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谁先来说说按怎样的顺序演唱?

当唱第三段时候,还要唱小房子里的吗?

有延长记号,就看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好吗?来合作一下!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演唱吹草哨儿,你理解了吗?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三、总结下课

一首吹草哨儿,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真是高兴!

地球日课件 篇10

班会背景与目的: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快速堆积,其中许多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世界清洁地球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这些垃圾的停留不仅会给地球土壤、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而且还会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保护地球,而且还要了解该如何去做。而清洁地球就是一个方法。

前期安排:

1、带领大家观看电影《北极熊:一个夏天的奥德赛》,将观后感布置下去,作为班会活动的.一个环节。届时将评比出写得较好的五篇作文,指出其优缺点,并且颁发奖励。

2、准备好图片、幻灯片与串词,准备好有关环境的一些题目,届时在班会上进行抢答比赛。为了这次抢答,老师可以提前在其他课堂上或课后利用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将大部分题目写在黑板报上告诉学生,以免大家都没准备。

3、布置任务,让大家回去都帮助家里做一次家务,并且将家务内容写成一篇日记上交,规划方案《世界清洁地球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4、布置任务——手抄报,主题“世界清洁地球日 让居住更洁净”,在班会时将评选出结果。

班会流程:

1、老师讲话,将话题引入到“世界清洁地球日”,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或图片给大家进行相关了解,介绍这个节日的时间(9月14日,或9月的第三个周末)、节日成立的意义和背景。

2、小游戏:根据不同垃圾的性质来进行分类。将垃圾的名字、垃圾的归属类别、垃圾该如何消除的方法写在卡片上,然后让参加游戏的学生进行配对,速度最快的为胜,获取小奖励。

3、好作朗诵:评比写得好的观后感,并且进行段落朗诵和点评,告诉大家如何进行观后感的写作。

4、谁是卧底游戏:准备几个相似的词语让学生来做游戏,如地球、星球,如花园、花坛等。

地球日课件 篇11

班会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

班会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班会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及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准备色彩工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二、展示目标:

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三、启发思考:

(我们可以为环保做的事)

1、植树净化空气;

2、减少“白色污染”;

3、搞宣传活动;

4、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

5、保护动植物;

6、抵制大人抽烟

四、创作环保宣传画

同学们都想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尽快行动起来。最近学校要进行一次环保宣传活动,我想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一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来纪念这个全球性的日子。

五、布置练习: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环保宣传画。

六、总结

1、总结。

2、鼓励学生课后在校园内张贴环保宣传画,并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地球日课件 篇1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增强孩子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激发孩子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或影像,多媒体课件。

2、请家长利用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活动过程

1、认识“世界地球日”

你们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世界地球日究竟是怎么来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观看课件,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该活动最初在20xx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20xx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2、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的美好

3、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现状

观看环境恶化的图片,了解环境污染,及人为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但是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4、引导幼儿说说,你想怎样来保护环境?

5、带孩子来到校园,看看校园的小树及园内环境,从我做起,美化环境。欣赏并学习儿歌:

爱护地球《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美化家园不迟疑;

你拍二,我拍二。捡纸和捡塑料袋;

你拍三,我拍三。避免垃圾堆成山;

你拍四,我拍四。教育别人在其次;

你拍五,我拍五。做好榜样别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大家劲往一块凑;

你拍七,我拍七。把握现在好时机;

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造福社会才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回收废纸和电池。

4、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大自然寻宝

活动对象:新城区幼儿园大班

活动时间:30分钟(户外活动20分钟)

活动地点:幼儿园草地

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世界地球日的有关知识,并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让保护环境成为幼儿的一种自觉行动。

材料:大自然寻宝卡;旧信封、纸袋

规则:小组成员一起活动;不得采摘或伤害动植物;遵守时间。

材料:自然寻宝卡、草地寻宝地图若干份

活动过程:

①讲述生物与非生物,讨论非生物的重要性。

②幼儿分为2人或3人一组。

③分给每组幼儿9张寻宝卡、一张活动页、一个旧信封及寻宝地图。

④把幼儿带到草地,给他们15~20分钟时间去寻找、收集卡上的东西,放入袋中。每位幼儿记下找到这些东西的地点。

⑤15~20分钟后,集合幼儿,回到教室。

⑥各组向大家展示他们找到的东西,并讲出它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大家一起讨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各自独特的作用。

⑦总结:地球只有一个,若我们不珍惜它的话,它会报复我们的。

⑧每组展示完毕,让他们将这些东西再次放回原地。

小百科:“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生长在美国华盛顿州环境幽美的哥伦比亚河峡谷,他从小养成爱好大自然的个性。到了大学时代,他虽然读的是法律,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环境问题的关心。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古诗元旦原文 绝句古诗原文 11-06

重阳节祝福优美句子33句

重阳节祝福优美句子 08-06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件七篇

容积单位课件 容积课件 08-06

年度述职报告财务总监

年度述职报告财务总监 述职报告财务总监 08-06

参观科技馆读后感精选十篇

参观科技馆读后感 08-06

元宵节里的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语 08-06

抢险救灾标语口号(优选44句)

抢险救灾标语口号 08-06

经典励志语录(篇五)

经典励志语录 02-11

中秋节出行文案(精选40句)

中秋节出行文案 08-06

店面转让合同协议书

店面转让合同协议书 08-06

销售员工个人转正总结精选四篇

销售员工转正总结 员工转正总结 08-0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