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数学课件

数学圆课件 篇1

第一章第三节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 与 、 、 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

2.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1.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空间”, 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的学法为思考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简单应用、重现探索过程、练习巩固。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习.

3.预期效果

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1.复习锐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

2.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3.问题:由 ,你能否知道sin2100的值吗?引如新课.

设计意图

自信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简单易做的题加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数据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既有好像会做的心理但又有迷惑的茫然,去发掘潜力期待寻找机会证明我能行,从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二)新知探究

1. 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与2100角的终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和210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Sin2100与sin300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由特殊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容易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平淡过度,为同学们探究发现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问题一般化

探究一

1.探究发现任意角 的终边与 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2.探究发现任意角 的终边和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3.探究发现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

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数形结合,问题的设计提问从特殊到一般,从线对称到点对称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逐步上升,一气呵成诱导公式二.同时也为学生将要自主发现、探索公式三和四起到示范作用,下面练习设计为了熟悉公式一,让学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敢于挑战,敢于前进

(四)练习

利用诱导公式(二),口答下列三角函数值.

(1). ;(2). ;(3). .

喜悦之后让我们重新启航,接受新的挑战,引入新的问题.

(五)问题变形

由sin3000= -sin600 出发,用三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求出 sin(-3000),Sin150 0值,让学生联想若已知sin3000= -sin600 ,能否求出sin(-3000),Sin150 0)的值. 学生自主探究

1.探究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又有什么关系;

2.探究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过程的再现是深刻记忆的重要途径,在经历思考问题-观察发现-到一般化结论的探索过程,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深入脑中,此时以类同问题的提出,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重现了探索的整个过程,加深了知识的深刻记忆,对学生无形中鼓舞了气势,增强了自信,加大了挑战.而新知识点的自主探讨,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充满了极大的挑战.彼此相信,彼此信任,产生了师生的默契,师生共同进步. 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诱导公式(三)、(四)

给出本节课的课题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设计意图

标题的后出,让学生在经历整个探索过程后,还回味在探索,发现的成功喜悦中,猛然回头,哦,原来知识点已经轻松掌握,同时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小结.

(六)概括升华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合.(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设计意图

简便记忆公式.

(七)练习强化

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sin(-1000 ); (2). cos(-204000).

设计意图

本练习的设置重点体现一题多解,让学生不仅学会灵活运用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还能养成灵活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这里还要给学生指出课本中的“负角”化为“正角”是针对具体负角而言的.

学生练习

化简: .

设计意图

重点加强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综合应用.

(八)小结

1.小结使用诱导公式化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锐角的步骤.

2.体会数形结合、对称、化归的思想.

3.“学会”学习的习惯.

(九)作业

1.课本P-27,第1,2,3小题;

2.附加课外题 略.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记忆及灵活应用,附加题的设置有利于有能力的同学“更上一楼”.

(十)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反思

对本节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本人反复阅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教材的内容,编排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积极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逐渐展开中,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方法予以解决,并获得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拓展,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尤其是练习的处理,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感受“观察——归纳——概括——应用”等环节,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了设计中所预想的目标。

然而还有一些缺憾:对本节内容,难度不高,本人认为,教师的干预(讲解)还是太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应放手让学生多一些探究与合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全新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

数学圆课件 篇2

一、课题:圆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教具、学具

教具:直尺、圆形物体、绳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圆形物体、绳子。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教师给予合理引导,巧妙、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兴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你们都了解了圆的哪些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生:

1、圆的周长是怎样得到的?

2、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3、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圆的知识盲点进行整理,提出疑问,激发探索热情。)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处处都有圆,也离不开圆。

(1)请同学们从你的身边或学习用具中,找出一个圆形的物体来。

(2)请同学们先研究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同学们讨论后,让学生上台演示比划一下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2、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后,有的学生说与直径有关,也可能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为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周长到底和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你用什么办法能够测量出你们手中的圆的周长。

3、展示、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办法和测量结果,并且点名请个别同学上前板演所使用的方法与过程。学生可能会使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1)滚动法。

(2)绕线法。

教师强调:

1、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做好标记。

(2)不能滑动,要滚动。

(3)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2、用绕线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测量的是打结处之间的长度。

(2)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

师:无论是用滚动法还是绕线法,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变曲为直)

3、介绍圆周率

教师指出: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教师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计算时,圆周率(π)的值通常取3.14,即计算时,凡没有具体规定的π都取近似值3.14。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师: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说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圆的周长=直径×π。)

师:如果用C来表示周长,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5、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示例: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m?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c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多少周?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独立算出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

根据C=πd,3、14×20=62、8(m)

3、14×0、5=1、57(m)

62、8÷1、57=40(周)

答:花坛的周长是62、8m,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数学圆课件 篇3

教材分析:

《沏茶问题》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虽然它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但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例如生活中他们会注意怎么做会省时些,只是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的跨越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以下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这一简单的生活问题,懂得在同一时间内,所做的事情越多,效率就越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3、情感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我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2、学习难点:我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沏茶六个步骤的卡片

学习过程:

一、快乐的早上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小明。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看看他的星期天是怎样渡过的吧!

师:星期天,小明快乐的早餐是泡一包方便面,快乐的工作是扫地。你们猜:聪明的小明会怎样合理安排这两件事情呢?

生:我猜他会在泡方便面的时候去扫地,扫完地了,方便面也可以吃了。

师:能说一说你这样安排的理由吗?

生: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师:(竖起大拇指)你和小明一样聪明。

师:这时,小明妈妈的好朋友李阿姨来了,妈妈让小明去给李阿姨沏杯茶,你们想知道爱动脑筋的小明是如何解决沏茶问题的吗?

生:想~

师:(边说边板书)沏茶里面可是有大学问呢!(板书:沏茶问题)

二、快乐的招待客人

1、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沏茶前都要做些什么准备共工作呢?

多媒体出示沏茶六步骤。

2、小组内交流:

出示探究要求:

(1)小组讨论,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用流程卡摆一摆。

(2)计算所需的最少时间。

3、小组汇报交流

让学生去黑板上摆一摆流程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说出烧水的时候可以去做别的事情)并算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11分钟。

多媒体展示:

洗茶壶 → 接水 → 烧水 → 沏茶

(1分钟)(1分钟)(8分钟)(1分钟)

找茶叶

洗茶杯

4、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像沏茶这样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例如:我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可以去打扫房间)

5、师: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

沏茶问题并不难,

弄清顺序是关键。

同时干的同时干,

加快速度省时间。

(多媒体出示沏茶问题童谣,并解释:同时干的同时干,在等待的时间里,同时做的事情越多越节省时间。)

三、快乐的午餐

1、师:同学们非常快速的帮助小明解决了沏茶问题,中午到了,小明想要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来招待李阿姨,请同学们算一算,小明做美味午餐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出示:做饭时需要做的事情:

洗菜 洗锅 炒菜 放米和水 切菜 煮饭

3分钟 1分钟 12分钟 2分钟 5分钟 20分钟

2、你能设计出一种最省时的方案吗?

请你用流程图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3、找学生订正,边说边演示

洗锅 → 放米和水 → 煮饭

(洗菜、切菜、炒菜)

列式是:1+2+20=23分钟。

师:同学们,小明做丰盛的午餐最快需要23分钟,你们做对了吗?请做对的同学用红笔打钩,做错的同学进行修正。

四、快乐的下午,帮助同学,我最棒!

1、师:招待完李阿姨,小明下午去找同学小红玩了,哎呀,小红生病了。

小红:“我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小红请小明帮忙安排时间,看看怎样最快吃完药去休息呢?

我们来帮小红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用( )时间。请画出事件流程图。

五、课堂小结

我们和小明同学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看看小明还有什么问题吧?

1、同学们,你们和我一起 学习开心吗?

2、你有什么收获呢?和我一起分享吧!

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就知道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特别扎实,爱迪生曾说过: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六、板书设计

沏茶问题

洗茶壶 → 接水 → 烧水 → 沏茶

(1分钟)(1分钟)(8分钟)(1分钟)

找茶叶

洗茶杯

1+1+8+1=11(分钟)

数学圆课件 篇4

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巩固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通过对图象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逐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对图形的感知水平.

【教学重点】

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1.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2.我们学会了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函数图象,那么你能根据一些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吗?

【教学说明】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同时引入新课.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思考: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P(2,4)

(1)求k的值,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2)判断点A(-2,-4),B(3,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如何变化?

分析:

(1)题中已知图象经过点P(2,4),即表明把P点坐标代入解析式成立,这样能求出k,解析式也就确定了.

(2)要判断A、B是否在这条函数图象上,就是把A、B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如能使解析式成立,则这个点就在函数图象上.否则不在.

(3)根据k的正负性,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来判定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y随x的值的变化情况.

【归纳结论】这种求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2.下图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取值范围是k>0还是k

(2)如果点A(-3,y1),B(-2,y2)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试比较y1,y2的大小.分析:

(1)由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因此,k>0.

(2)因为点A(-3,y1),B(-2,y2)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3y2.

【教学说明】通过观察图象,使学生掌握利用函数图象比较函数值大小的方法.

数学圆课件 篇5

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这本书,深有感触。这本书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书中不仅谈了课堂教学设计的详细过程、反思等,而且还谈了数学教学的“情景设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来龙去脉。原本以为教学设计仅仅是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的一项功课,没想到这项功课却包含着许多的艺术。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门课的喜爱程度。试想一下,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仅仅是围绕让学生知晓一个个的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而另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效果必定和前者大不相同。而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智力的发展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探索,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

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既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也可能有意、无意地拒绝教学的影响。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认为:

一、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变,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运用恰当的方法,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度过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教学或数学家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自学态度等。比如:可以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儿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

三、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然后,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数学圆课件 篇6

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我园课题研究《智育爱》中的《分类游戏》这节课,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制定出符合幼儿发展的目标;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和ipad的游戏功能,通过多次情景化的活动引导幼儿从简单到复杂的分类。从而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我班幼儿处于中班阶段,部分幼儿有简单的分类经验,但是对双维度的分类接触的很少。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设计了这次活动。通过层层递进的分类游戏提升幼儿的分类经验,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事物的的差异。

2、鼓励幼儿尝试学习按一至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3、体验分类游戏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事物的的差异。

难点:鼓励幼儿尝试学习按一至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过简单分类的经验

物质准备:课件,操作单,不同颜色的衣服和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玩电子互动地面游戏《打地鼠》,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简单分类

1、师:小老鼠家有很多的孩子,它邀请中一班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看一看,它们带我们来到了哪里?

2、教师播放白板课件,利用聚光灯的功能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猜想后教师退出聚光灯。

4、师:啊,真是小老鼠的家,在它家里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5、小老鼠家里很乱,鞋子满地都是。于是,妈妈买来了一个鞋柜,让它们把鞋子进行分类摆放,这下可难住了小老鼠们了,咱们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吧,看一看应该怎样

摆放?

6、幼儿观察讨论后一名幼儿到白板上操作,其他幼儿利用ipad帮助小老鼠摆鞋子。

7、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观察指导。

(三)观察图片,复杂分类

1、师:鼠妈妈要带小老鼠去游玩,因为孩子很多,所以要分坐几辆车,小朋友们观察一下都有什么颜色的汽车和哪些司机。

2、幼儿观察大胆表述。

3、教师讲解坐车的规则:小老鼠穿xx颜色的衣服,身上有yy小司机的标志,就坐yy小司机开的xx颜色的汽车。教师结合白板课件反复讲解游戏规则。

4、一名幼儿到白板上操作,其他幼儿利用ipad进行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5、教师利用白板小结活动结果,对了播放鼓掌声,错了播放哭声。

(四)操作活动,巩固分类

1、师:嘟嘟嘟,小老鼠们坐着车来到了科技管的儿童乐园,工作人员提出了一项任务“搭建城堡”。

2、小朋友们观察城堡房顶和房间的颜色,寻找房间颜色和房顶颜色的分类组合来搭建城堡。

3、教师讲解搭建规则后幼儿操作。

4、一名幼儿到白板上操作,其他幼儿利用操作单进行活动。

(五)游戏活动:小老鼠找朋友

1、幼儿头戴不同颜色的老鼠头饰,身穿不同颜色服装。教师利用白板播放音乐,音乐一停,出现一个小人,幼儿穿的衣服和戴的头饰和白板上的小人相同的抱在一起。反复听音乐游戏。

(六)活动延伸:将本节课的内容发布到安康家园网或新浪博客,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帮助幼儿练习分类。

活动总结

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了白板的拖拽、声音动画链接、聚光灯、画笔等功能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中通过多个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交流——感知——操作,了解、感知从简单分类到复杂分分类的过程,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成果,整个活动充满了自然、和谐、创造、快乐。幼儿在积极有效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幼儿变被动学为自主学,变接受性学为发现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很好地达成了目标。

不足之处:在活动之后我们发现了不足,教师在给予幼儿玩小老鼠找朋友游戏时,时间不充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周全细致地考虑,继续进步。

数学圆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能够熟练解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

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学生,每人回答一题)

1.一辆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4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40×4=240(千米)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答:4小时能行160千米。

2.一辆小轿车4小时行240千米,每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240÷4=60(千米)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

答:每小时能行60千米。

3.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走180千米要多少小时?

180÷60=3(小时)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答:行180千米要3小时。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从刚才的题目中了解到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研究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接着在黑板出示课题《相遇》)

二、模拟表演,探索新知

(一)模拟表演

1、课件播放相遇视频,同一张幻灯片出示模仿表演要求:①表演的同学要认真;②观看的同学边看边思考,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找两组同学,每组两人参加游戏

第一组走直线,第二组走曲线

(师:刚才模仿的同学真有表演天赋)

3、(师:游戏中,两个同学经历的过程就叫相遇。)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

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相遇四要素:两个运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出示板书)

师:像这样有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直到相遇,有关这样的问题叫“相遇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了类似相遇的问题

三、出示例题,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张叔叔的小轿车每小时走60千米。

(1)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2)出发后几时相遇?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全班读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张叔叔和王阿姨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和天桥的距离是50千米。

生:王阿姨乘坐面包车,面包车的速度是每时40千米。张叔叔乘坐小轿车,小轿车的速度是每时60千米。

师:再次强调相遇四要素:两个移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生:我发现,面包车行驶的慢,小轿车行使的快,所以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比面包车行驶的路程要多,所以相遇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偏向遗址公园。

①教师演示线段图后,提问:你能用等式表示各部分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说: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

50千米-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小轿车所行路程=面包车所行路程

教师分析等量关系式

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

面包车的速度×相遇时间+小轿车的速度×相遇时间=50千米

40×相遇时间+60×相遇时间=50千米

②学生独立完成例题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千米,小轿车行驶60x千米。

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

40×相遇时间+60×相遇时间=50千米

60x+40x=50

100x=50问题:0.5小时,20千米是正确答案吗?

x=0.5

40 χ =40×0.5=20(千米)做完之后要检验

还可以这样解

(60+40)x=50 →(60+40)就是速度和,所以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X=0.5 (出板书:全班把这个关系式读一遍)

或这样解

50÷(40+60)

=50÷100

=0.5(小时)

40×0.5=20(千米)

5、刚才我们用方程解答了这道应用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列方程;

③解方程,并检验;

④写答案。

四、练习巩固,训练提升

1、巩固练习:志明和小花家相距530米,俩人约定见面后一起去书城(见面方式如图)。他俩几分钟后相遇?(两种方法)

解:设他俩Χ分钟后相遇。

54X+52X=530

106X=530

X=5

或者530÷(54+52)

=530÷106

=5(分钟)

答:他俩5分钟后相遇。

2、训练提升1: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要用多少天?

用方程解:解:挖通这条隧道要用χ天。

6χ+5 χ=165

11 χ=165

χ=15

算术方法:165÷(6+5)

=165 ÷11

=15 (天)

答:挖通这条隧道要用15天。

3、训练提升2:在900米的环行跑道上,小丽和小刚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小丽平均每分跑200米,小刚平均每分跑250米,经过几分他们会相遇?

解:设经过χ分他们会相遇。

(200+250)χ= 900

450χ= 900

χ= 2

答:经过2分他们会相遇。

4、拓展训练:两列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1、学习相遇知识

相遇四要素:两个运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2、关系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六、课后作业

作业:书上68页第2、3、4题

小编推荐

数学函数课件7篇


栏目小编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整合了一份“数学函数课件”的完整指南,希望我的分享能够让您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成功的教学基础。

数学函数课件(篇1)

第四课时(2.1,2.2)教学目的:1.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直接法、换元法、判别式法);掌握二次函数值域(最值)或二次函数在某一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的求法.2.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学重点:值域的求法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在某一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的求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一经确定,值域就随之确定。  已学过的函数的值域 二、讲授新课1.直接法:利用常见函数的值域来求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① y=3x+2(-1 x 1)      ②      ③             ④ 2.二次函数比区间上的值域(最值):例2 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值域:① ;          ② ;③ ;  ④ ;3.判别式法(△法):判别式法一般用于分式函数,其分子或分母中最高为二次式且至少有一个为二次式,解题中要注意二次项系数是否为0的讨论及函数的定义域.例3.求函数 的值域4.换元法例4.求函数 的值域5.分段函数例5.求函数y=|x+1|+|x-2|的值域. 三、单元小结: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的求法.四、作业:《精析精练》p58智能达标训练

数学函数课件(篇2)

一、说教学内容:

(一)、本课时的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课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第十八章《函数及其图象》第四节《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体会反比例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3)、会判别反比例函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在思考、归纳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说理能力。

(3)、让学生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3.情感目标

(1)、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感性认识。

4、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难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关键:如何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才第一次接触函数,对一次函数尽管已经学习了,但对函数这部分内容不是十分熟练。因此,在教这节课时,要注意和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类比。引导学生从函数的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方面辨明相应的差别,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探索的途径和方法上与一次函数相似。

对于所设置的两个问题为学生所熟悉,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者进入学生生活的圈子里,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使部分学生由不爱学变得爱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处处有函数,

资料共享平台

三、说学法指导:

课堂,只有宝贵的四十五分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驾驭,身不由已,注意力不能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故意设置两个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主动思考,相互探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想象与探讨的互动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寻求问题的答案――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牢牢掌握和深刻理解,启发学生回忆正比例函数并与之相类比,从内容到形式,学生自主地体会出反比例函数的真正内涵。

在本课时的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能立即反馈给学生,矫正学生的学法和知识错误。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地“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自于实践,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由于学生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等概念时间已较长,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对这些知识加以复习,以换取学生以有知识的记忆。回忆师生共同回忆前一阶段所学知识,同时启开新的课题——反比例函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旧知的回顾,为了新知的探索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用两个最贴近学生生活实例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1、

小华的爸爸早晨骑自行车带小华到15千米的镇外去赶集,回来时让小华乘公共汽车,用的时间少了。假设两人经过的路程一样,而且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在行驶过程中都不变,爸爸要小华找出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和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问:

(1)、在这个故事中,有几种交通工具?(生答:两种)

(2)、两种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速度一样吗?来去的路程一样吗?时间呢?(生答:不一样、一样、不一样)

师生共同探究,时间的变化是由速度的变化所引起,设小华乘坐交通工具的速度是v千米/时,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是t小时。因为在匀速运动中,时间=路程÷速度, 则有 t=15/v

你从这个关系式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分析变量t与v之间的关系:

① 路程一定时,时间t就是速度v的反比例函数。即速度增大了,时间变小;速度减小了,时间增大。

② 自变量v的取值是v﹥0

问题2、

学校校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求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函数关系式。

仿上一问题让学生分析变量关系,然后教师总结:依矩形面积可得

xy=24 即y=24/x

数学函数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掌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利用导数判断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应用;利用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2.函数的单调性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

例1讨论函数y=x2-4x+3的单调性.

解:取x1<x2,x1、x2∈R,取值

f(x1)-f(x2)=(x12-4x1+3)-(x22-4x2+3)作差

=(x1-x2)(x1+x2-4)变形

当x1<x2<2时,x1+x2-4<0,f(x1)>f(x2),定号

∴y=f(x)在(-∞, 2)单调递减.判断

当2<x1<x2时,x1+x2-4>0,f(x1)<f(x2),

∴y=f(x)在(2,+∞)单调递增.综上所述y=f(x)在(-∞, 2)单调递减,y=f(x)在(2,+∞)单调递增。

能否利用导数的符号来判断函数单调性?

数学函数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直线上的点与直线的方程的解的一一对应关系、方程和直线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迁移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品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通过对一次函数的研究,学生对直线的方程已有所了解,要对进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内容进行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兴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正确理解概念;斜率公式要在熟练运用上多下功夫。

2。难点:一次函数与其图象的对应关系、直线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是难点。由于以后还要专门研究曲线与方程,对这一点只需一般介绍就可以了。

3。疑点:是否有继续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次函数及其图象

已知一次函数y=2x+1,试判断点A(1,2)和点B(2,1)是否在函数图象上。初中我们是这样解答的:∵A(1,2)的坐标满足函数式,

∴点A在函数图象上。

∵B(2,1)的坐标不满足函数式,∴点B不在函数图象上。

现在我们问:这样解答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体会。)讨论作答:判断点A在函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满足函数关系式的点都在函数的图象上;判断点B不在函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应满足函数关系式。简言之,就是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满足函数式的有序数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二)直线的方程

引导学生思考:直角坐标平面内,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吗?直线都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吗?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直线不一定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如直线x=a连函数都不是。一次函数y=kx+b,x=a都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方程的解和它所表示的直线上的点一一对应。

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之,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这时,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上面的定义可简言之:(方程)有一个解(直线上)就有一个点;(直线上)有一个点(方程)就有一个解,即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显然,直线的方程是比一次函数包含对象更广泛的一个概念。

(三)进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

通过研究一次函数,我们对直线的方程已有了一些了解,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y=kx+b中k的几何含意、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方向怎样求直线的方程、怎样通过直线的方程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都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四)直线的倾斜角

一条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如图1-21中的α。特别地,当直线l和x轴平行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直线倾斜角角的定义有下面三个要点:

(1)以x轴正向作为参考方向(始边);

(2)直线向上的方向作为终边;

(3)最小正角。

按照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直线与倾角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五)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

直线与斜率之间的对应不是映射,因为垂直于x轴的直线没有斜率。

(六)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在坐标平面上,已知两点P1(x1,y1)、P2(x2,y2),由于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直线P1P2就是确定的。当x1≠x2时,直线的倾角不等于90°时,这条直线的斜率也是确定的。怎样用P2和P1的坐标来表示这条直线的斜率?

P2分别向x轴作垂线P1M1、P2M2,再作P1Q⊥P2M,垂足分别是M1、M2、Q。那么:

α=∠QP1P2(图1-22甲)或α=π-∠P2P1Q(图1-22乙)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经过点P1(x1,y1)、P2(x2,y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四点:(1)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七)例题

例1如图1-23,直线l1的倾斜角α1=30°,直线l2⊥l1,求l1、l2的斜率。

∵l2的倾斜角α2=90°+30°=120°,

本例题是用来复习巩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可由学生课堂练习,学生演板。

例2求经过A(-2,0)、B(-5,3)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tgα=-1。∵0°≤α<180°,∴α=135°。

因此,这条直线的斜率是-1,倾斜角是135°。

讲此例题时,要进一步强调k与P1P2的顺序无关,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可通过直线上的两点的坐标求得。

(八)课后小结

(1)直线的方程的倾斜角的概念。(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3)直线的斜率公式。

五、布置作业

1。(练习

六、板书设计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数学函数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了解三要素.

2.通过对抽象符号的认识与使用,使学生在符号表示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3.通过定义由变量观点向映射观点得过渡,使学生能从发展与联系的角度看待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在映射的基础上理解的概念;

难点是对抽象符号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与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引入

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是的概念.并不象前面学习的集合,映射一样我们一无所知,而是比较熟悉,所以我先找同学说说对的认识,如是什么?学过什么?

(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描述初中的定义,并试举出各类学过的例子)

学生举出如 等,待学生说完定义后教师打出投影片,给出定义之后教师也举一个例子,问学生.

提问1. 是吗?

(由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有的认为它不是,理由是没有两个变量,也有的认为是,理由是可以可做 .)

教师由此指出我们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定义的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定义的必要性,新的定义将在与原定义不相违背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观点,将它完善与深化.

二、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50 页,从这开始阅读有关的内容,再回答我的问题.(约2-3分钟或开始提问)

提问2.新的的定义是什么?能否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把书上的定义念一遍,教师可以板书的形式写出定义,但还要引导形式发现定义的本质.

(板书)2.2

一、的概念

1.定义:如果A,B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到B的映射 就叫做A到B的,记作 .其中原象集合A称为定义域,象集C 称为值域.

问题3:映射与有何关系?(一定是映射吗?映射一定是吗?)

引导学生发现,是特殊的映射,特殊在集合A,B必是非空的数集.

2.本质: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板书)

然后让学生试回答刚才关于 是不是的问题,要求从映射的角度解释.

此时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 满足映射观点下的定义,故是一个,这样解释就很自然.

教师继续把问题引向深入,提出在映射的观点下如何解释 是个?

从映射角度看可以是 其中定义域是 ,值域是 .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映射观点下的定义更具一般性,更能揭示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后面要对进行理论研究的一种需要.所以我们着重从映射角度再来认识.

3.的三要素及其作用(板书)

是映射,自然是由三件事构成的一个整体,分别称为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当我们认识一个时,应从这三方面去了解认识它.

例1 以下关系式表示吗?为什么?

(1) ; (2) .

解:(1)由 有意义得 ,解得 .由于定义域是空集,故它不能表示.

(2) 由 有意义得 ,解得 .定义域为 ,值域为 .

由以上两题可以看出三要素的作用

(1)判断一个关系是否存在.(板书)

例2 下列各中,哪一个与 是同一个.

(1) ; (2) (3) ; (4) .

解:先认清 ,它是 (定义域)到 (值域)的映射,其中

再看(1)定义域为 且 ,是不同的; (2)定义域为 ,是不同的;

(4) ,法则是不同的;

而(3)定义域是 ,值域是 ,法则是乘2减1,与 完全相同.

求解后要求学生明确判断两个是否相同应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一致,这时三要素的又一作用.

(2)判断两个是否相同.(板书)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如何表示,以前我们学习时虽然会表示,但没有相系统研究的表示法,其实表示法有很多,不过首先应从记号 说起.

4.对符号 的理解(板书)

首先让学生知道 与 的含义是一样的,它们都表示 是 的,其中 是自变量, 是值,连接的纽带是法则 ,所以这个符号本身也说明是三要素构成的整体.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例3 已知 试求 (板书)

分析:首先让学生认清 的含义,要求学生能从变量观点和映射观点解释,再进行计算.

含义1:当自变量 取3时,对应的值即 ;

含义2:定义域中原象3的象 ,根据求象的方法知 .而 应表示原象 的象,即 .

计算之后,要求学生了解 与 的区别, 是常量,而 是变量, 只是 中一个特殊值.

最后指出在刚才的题目中 是用一个具体的解析式表示的,而以后研究的 不一定能用一个解析式表示,此时我们需要用其他的方法表示,具体的方法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

三、小结

1. 的定义

2. 对三要素的认识

3. 对符号的认识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2.2 例1. 例3.

一. 的概念

1. 定义

2. 本质 例2. 小结:

3. 三要素的认识及作用

4. 对符号的理解

探究活动

在数学及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们身边就存在着很多与有关的问题如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分段的实例,下面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分段.

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相关.某人到一个水果店去买西瓜,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店主说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可这位聪明的顾客马上说,你不仅没少要,反而多收了我钱,当顾客讲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认了错误,照实收了钱.

同学们,你知道顾客是怎样店主坑人了呢?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只要你注意观察,积累,并学以至用,就能成为一个聪明人,因为数学可以使人聪明起来.

答案:

若西瓜重9斤以下则最多应付4.5元,若西瓜重9斤以上,则最少也要5.4元,不可能出现5.1元这样的价钱,所以店主坑人了.

数学函数课件(篇6)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 +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y=ax^2+bx+c (-b/2a,/4a) x=-b/2a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 +k的图象;

当h>0,k

当h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

因此,研究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数学函数课件(篇7)

教学目标

(一)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

(二)能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会列表、描点、连线;

(三)能从图象上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

难点:对已恬图象能读图、识图,从图象解释函数变化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什么叫函数?

2.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

3.在坐标平面内,什么叫点的横坐标?什么叫点的纵坐标?

4.如果点A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5,请用记号表示A(3,5).

5.请在坐标平面内画出A点。

6.如果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可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几个点?反过来,如果坐标平面内的一个点确定,这个点的坐标有几个?这样的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叫做什么对应?(答:叫做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二)新课

我们在前几节课已经知道,函数关系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像y=2x+1就表示以x 为自变量时,y是x的函数。

这个函数关系中,y与x的函数。

这个函数关系中,y与x的对应关系,我们还可通知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图象的方法来表示。

高中数学课件


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篇关于“高中数学课件”的文章,希望阅读此文可以拓展您的思维!

高中数学课件 篇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

淮口中学 沈友胜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5)》(人教a版)第二章第5节第一课时,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

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 简洁美。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q与1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 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间设定:3分钟)

[利用投影展示]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

2363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1?2?2?2???2

(二)师生互动,探究问题[5分钟]

提出问题2:1+2+22+23+??+263究竟等于多少呢?

有学生会说:用计算器来求(老师当然肯定这种做法,但学生很快发现比较难求。)

提出问题3:同学们,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和式有什么特征?(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提出问题4: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那么我们若在此等式两边同以2,得到另一式:

[[利用投影展示]

...s64?1?2?2?2???2.........(1)

2s64?2?2?2?2???2234642363.......(2)

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比较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

提出问题5

:将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什么呢?。(学

生会发现:s

?2

?1

[这五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剖析了错位相减法中减的妙用,使学生容易接受为什么要错位相减,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神奇] 这时,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错位相减法,并

提出问题6:同学们反思一下我们错位相减法求此题的过程,为什 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错位相减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为探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做好铺垫]

(三)类比联想,解决问题。[时间设定:10分钟] 提出问题7:设等比数列?a?的首项为a

n

,公比为q,求它的前项和sn

即 sn?a1?a2?a3???a

n

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老师巡视课

堂,发现有典型解法的,叫同学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从模仿到创新,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

能力提高,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分析比较,开拓思维。[时间设定:5分钟]

种方法:

可能也有同学会想到由等比定理得

sn?a1?a2?a3???an?a2a1

?a3a2

???

anan?1

?q

?

a2?a3???ana1?a2???an?1

sn?a1sn?an

?q

?q

?(1?q)sn?a1?anq??

【设计意图:共享学习成果,开拓了思维,感受数学的奇异美】(五).归纳提炼,构建新知。[时间设定:3分钟]

提出问题8:由(1-q)sn=a1-a1qn得sn=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

a1-a1q1-q

n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

?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提出问题9: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怎样?

n

?a1(1?q)?a1?anq

,q?1,q?1??

1?q?sn??学生归纳出sn??1?q

??na1,q?1?na1,q?1?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加深对公式特征的了解】

(六)层层深入,掌握新知。[时间设定:15分钟]

基础练习1已知?a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1)若a1=

23,q=

,则sn?

(2).则a1?2,q?1,则sn?练习2 判断是非

(1).1-2+4-8+16-?+?-2??

n

n

1?(1?2)1?(?2)

n

n

(2).1?2?2?2???2?(3).a?a?a???a?

1?(1?2)1?2

a(1?a)1?a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简单题来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短、浅、快” 练习.通过总结、辨析和反思,强化公式的结构特征.】

例1 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渗透方程思想.通过公式的正用和逆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公式中”知三求二”的题型】 练习3:求等比数列1,1,11 变式

1、等比数列11,11 变式

2、等比数列***

, ???前

8项和;

6364

, ???前多少项的和是;

, ???求第5项到第10项的和;

23n

???a,?求前2n项中所有偶数项的和。变式

3、等比数列a,a,a,(先由学生独立求解,然后抽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

完成情况,寻找学生中的闪光点,给予热情表扬。)

【设计意图:变式训练,深化认识,增加思维的梯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练习4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私营企业去工作,试用期过后,老板对这位大学生很欣赏,有意留下他,就让这位大学生提出待遇方面的要求,这位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案让老板选择,其一:工作一年,月薪五千元;其二:工作一年,第一个月的工资为20元,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是上月工资的2倍,此时,老板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于是他们之间就订了一个劳动待遇合同。请你分析一下,老板的选择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时间设定:2分钟]

(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什么?应用时要注意什么?(2)用什么方法可以推导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设计意图:形成知识模块,从知识的归纳延伸到思想方法的提炼,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八)课后作业,巩固提高。[时间设定:1分钟] 必做:(1)p66练习1

研究性作业:请上网查阅“芝诺悖论” 选做:求和:1?2?2?2

?3?2?4?2???n?2

34n

【设计意图: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了“必做题”;“选做题”又为学有余力者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布置了“探究题”以利

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课本,着力挖掘,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在教学思想上既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还特别突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体验求知的乐趣。

2008.11.

高中数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练习】

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q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p则q;

否命题:若┐p则q┐。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q则┐p。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

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总结。

PF2|2.P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 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4.(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MA|+|MF|的最小值。

x2y211(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AM平面bcd。

变式一: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中点,连结ef、fg、gh、he、ac、bd请分别找出图中满足线面平行位置关系的所有情况。(共6组线面平行)

变式二:在变式一的图中如作pq?ef,使p点在线段ae上、q点在线段fc上,连结ph、qg,并继续探究图中所具有的线面平行位置关系?(在变式一的基础上增加了4组线面平行),并判断四边形efgh、pqgh分别是怎样的四边形,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设计二个变式训练,目的是通过问题探究、讨论,思辨,及时巩固定理,运用定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与c1d1中点,求证:ef

高中数学课件 篇3

数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理解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其每一项是由其项数唯一确定的.

(2)了解数列的各种表示方法,理解通项公式是数列第 项 与项数 的关系式,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前若干项,便确定了数列,能用代入法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由 求 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1)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体会数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抽象出数列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有物品堆放个数的计算等.

(2)数列中蕴含的函数思想是研究数列的指导思想,应及早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在教学中强调数列的项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次序”便是函数的自变量,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函数表示法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类似地,数列就有列举法、图示法、通项公式法.由于数列的自变量为正整数,于是就有可能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从而数列就有其特殊的表示法——递推公式法.

(3)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是简单的代入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例题,使这一例题为写通项公式作一些准备,尤其是对程度差的学生,应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通项公式与各项的结构关系,尽量为写通项公式提供帮助.

(4)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分析各项中的结构特征(整式,分式,递增,递减,摆动等),由学生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如正负相间用 来调整等.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写出通项公式,可让学生依据前几项的规律,猜想该数列的下一项或下几项的值,以便寻求项与项数的关系.

(5)对每个数列都有求和问题,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数列前 项和的概念,用 表示 的问题是重点问题,可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 与 的关系,再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其一般规律,并给出严格的推理证明(强调 的表达式是分段的);之后再到特殊问题的解决,举例时要兼顾结果可合并及不可合并的情况.

(6)给出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其最大项或最小项,又是函数思想与方法的体现,对程度好的学生应提出这一问题,学生运用函数知识是可以解决的.

教学设计示例

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表示法,能够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项.

2.通过数列定义的归纳概括,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有关数列实际应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数列的定义的归纳与认识;教学难点是数列与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媒体资料),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开始我们研究一个新课题.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场地上堆放了一些圆钢,最底下的一层有100根,在其上一层(称作第二层)码放了99根,第三层码放了98根,依此类推,问:最多可放多少层?第57层有多少根?从第1层到第57层一共有多少根?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层层的去数,而是要但求如何去研究,找出一般规律.实际上我们要研究的是这样的一列数

(板书)象这样排好队的数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数列.

(板书)第三章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

要研究数列先要知道何为数列,即先要给数列下定义,为帮助同学概括出数列的定义,再给出几列数:

(幻灯片)①

自然数排成一列数:

3个1排成一列:

无数个1排成一列:

④的不足近似值,分别近似到 排列起来:

正整数 的倒数排成一列数:

函数 当 依次取 时得到一列数:

函数 当 依次取 时得到一列数:

请学生观察8列数,说明每列数就是一个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这样数列就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

(板书)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为表述方便给出几个名称:项,项数,首项(以幻灯片的形式给出).以上述八个数列为例,让学生练指出某一个数列的首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指出某一个数列的一些项的项数.

由此可以看出,给定一个数列,应能够指明第一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每一项都是确定的,即指明项数,对应的项就确定.所以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其项数有着对应关系,这与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密切关系.

(板书)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列可以看作特殊的函数,项数是其自变量,项是项数所对应的函数值,数列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是正整数集 的有限子集 .

于是我们研究数列就可借用函数的研究方法,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数列.

遇到数学概念不单要下定义,还要给其数学表示,以便研究与交流,下面探讨数列的表示法.

(板书)3.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首先请学生回忆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列表法表示一个函数,数列有这样的表示法: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 项,依次写出成为

(板书)(1)列举法

.(如幻灯片上的例子)简记为 .

一个函数的直观形式是其图象,我们也可用图形表示一个数列,把它称作图示法.

(板书)(2)图示法

启发学生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 为横坐标,相应的项 为纵坐标,即以 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 为例,做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 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有些函数可以用解析式来表示,解析式反映了一个函数的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类似地有一些数列的项能用其项数的函数式表示出来,即,这个函数式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

(板书)(3)通项公式法

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

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 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高中数学课件 篇4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试讲答辩

为帮助各位考生备战教师资格面试,中公教师网整理了各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答辩语音示范,以下是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试讲答辩,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面试备课纸】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书;(2)试讲十分钟左右;(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特点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复述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学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蕴含的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提高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具备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PPT展示几道题目:

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一个数,可以得到数列:0,5,15,20,25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交情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教师提问学生这几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一个常数,教师引出等差数列。

环节二:探索新知 1.等差数列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同桌讨论,类比等比数列总结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问题1:等差数列的概念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环节三:课堂练习

抢答: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1)1,2,4,6,8,10,12,……(2)0,1,2,3,4,5,6,……(3)3,3,3,3,3,3,3,……(4)-8,-6,-4,-2,0,2,4,……(5)3,0,-3,-6,-9,……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作业: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呢?根据实际问题自己编写两道等差数列的题目并进行求解。

高中数学课件 篇5

前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和科课程标准有关要求,促进广大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公正的原则,经过认真的评审,全部作品均评出了相应的奖项;专家组还为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撰写了点评。本稿收录的作品全部是参加此次福建省教学设计竞赛获奖作者的文章。按照征文的规则,我们对入选作品的格式作了一些修饰,并经过适当的整合,以飨读者。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阅读,获奖文章的排序原则,并非按照获奖名次的前后顺序,而是按照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1—5的内容顺序,进行编排的。部分体现大纲教材内容的文章则排在后面。

不管你获得的是哪个级别的奖项,你们都可以有成就感,因为那是你们用心、用汗浇灌出的果实,它记录了你们奉献于数学教育事业的心路历程.书中每一篇的教学设计都耐人寻味,都能带给我们许多遐想和启迪.你们是优秀的,在你们未来悠远的职业里程中,只要努力,将有更多的辉煌在等待着大家。谢谢你们!

1、集合与函数概念实习作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整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对函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新的学习方式带给他们的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该内容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选题时,各组之间尽量不要重复,尽量多地选不同的题目,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共享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的熏陶。

三、设计思想

《标准》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体现数学的文化的价值。数学教育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理性精神,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目标

发展的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品尝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社会实践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函数在数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准备】

1.分组:4~6人为一个实习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教师需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参加。

2.选题:根据个人兴趣初步确定实习作业的题目。教师应该到各组中去了解选题情况,尽量多地选择不同的题目。

数学说课课件精品


这是趣祝福小编在网络上搜索到的一篇题为“数学说课课件”的文章,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肯定,使我们的分享更有价值。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同时,编写好教案课件也能让老师自己了解教学意图。

数学说课课件【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以及乡村学生的特点,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这样的目标定位既是对知识的探究,也是对学生自身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具体语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伴随着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前我准备录音带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法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学法

分组讨论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活”起来,是优课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真正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五、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如: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又如:“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习了很多知识,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等等。巧妙地渗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借助“蓝猫”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情境,自然地进入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中来。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播放录音带,出示配套的画面和题目:“蓝猫”说:“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长此以往,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了估算的方法。可是,如果“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你们说怎么办?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如:用竖式计算;把相同数位对齐等等。此环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平台展示。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接着听录音,从“蓝猫”的录音中,你学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汇报。)

生1: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

生2:我学到了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生3: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如此,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蓝猫”小故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

3、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几个“蓝猫”图片,想要吗?(出示“蓝猫”图片,你答对了图片后面的题,“蓝猫”图片就属于你。)此环节利用游戏形式出现,再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为能得到“蓝猫”图片,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六、说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的加法376248=376248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

反思:整个教学环境,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蓝猫”的每次出动都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老师则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聆听“蓝猫”录音的过程中,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整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说课课件【篇2】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部分的学习,是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同时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初步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自主性不强,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算理,并能用笔算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所得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数上的数对齐。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引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会设置生活情境: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并提问学生:你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要求学生自主分析,并尝试表达。学生分析得出:每套书14本,12套书,单位量

数量=总量,并列出算式14×12。此时抛出疑问“这个算式和14×5、14×10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来顺势引入课题。

导入的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自然链接新知。

数学说课课件【篇3】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式的加减》这节课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同 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学习过分式的基本性质, 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分式的加减》第二课时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 必备的知识储备。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其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其价值。

(3)重点、难点

①重点: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

②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二、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以“创设情景——引导探究——类比归纳——拓展延伸”为主线,启发和引导贯穿教学始终, 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归纳和巩固提高”四个层次的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问题 1: 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 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 3 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 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问题 2:20xx 年,20xx 年,20xx 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 S1,S2,S3,20xx 年与 20xx 年相比, 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

老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再共同研究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这两个问题情境,引入分式的加减运算,既体现了分式加减运算的意义,又让学生经 历从实际问题建立分式模型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环节: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想一想:(1)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如:2/3+5/3=(2+5)/3,:2/3—5/3=(2—5)/3; (2)思考: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则,你能归纳出分式的加减法则吗? 老师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并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多举类似例子进行类比,而后,小组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推测。 在学生通过交流得到猜想的基础上出示做一做: 做一做:(1)1/a+2/a=_____________ 2 (2)x /(x—2) – 4/(x—2)=___________ (3)(x+2)/(x+1) –(x—1)/(x+1)+(x—3)/(x+1)=___________ 教师通过让学生练习“做一做”的题目,加以验证和领悟,法则的形成打下基础,并导出分式加减运算法 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老师活动:引入习题“做一做”,适当纠正学生的语言,并板书法则 学生活动:通过个体练习,领悟规律,再小组交流,形成法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数运算方法,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法则

(二)主动探究,拓展延伸

第三环节: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想一想:(1)异分母的分数如何相加减?如:1/2+2/3=?:1/2—2/3=?。 (2)你认为异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如:1/a+2/b=? 老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类比得到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方法 学生活动:参与交流、讨论、归纳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类比思想;同时通过讨论解决分式的通分,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式转化为同 分母分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三)例题教学

第四环节:解决问题

(1)回到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s3 ? s 2 s 2 ? s1 1 1 ? 问题一: ( ? ) s2 s1 n n ?3 问题二:

(2)例题 1:计算(课本 P81 页) 老师活动:出示习题,巡视、引导、纠正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能力

(四)随堂练习

第五环节:巩固深化

老师活动:巡视、引导 学生活动:个体练习、板演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提高认识 老师活动: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2)简单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 (六)作业布置 第七环节:反思提炼 课本 P27 第 1、2 题 五、板书设计

数学说课课件【篇4】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数学广角》是我们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综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整理图表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

为了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四、教学策略:

1.关注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必须通过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中通过摆、画、移动、整理等过程得出韦恩图,发现图形表示的优越性,又让学生经历现场的调查并以图形表示出来,最后运用语言、图表来表现,是对集合知识高度理解与综合应用的体现。整个认知过程是问题不断解决,认识不断清晰,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

2、突出数学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调查感知。

在课前通过合理有效的谈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首先调查学生喜欢游泳和足球两项运动的情况,又引导学生用“喜欢”、“只喜欢”和“既喜欢……又喜欢”来介绍自己,提醒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为本课的难点突破埋下伏笔.使学生初步感受重复,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之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课题。

2、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一切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课伊始出现森林运动会小动物参加篮球赛、足球赛的情况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设问质疑,让学生发现表格之混乱,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小组合作,整理表格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及时的提出修改表格的三点要求:怎样排才能一眼看出有几种动物?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整理,在合作的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当学生整理出简洁明了的表格后,再巧妙地引出韦恩图,接着利用课件演示每一部分的意义,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图意使本节课的难点悄然解决。

接着根据学生观察韦恩图得出的信息,引导学生从图的形式转化成算式的形式,从而解决了“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重点。

然后组织学生一步步创造出韦恩图即集合图,再比较图与表,突出韦恩图的价值,从而肯定学生的科学创造过程。整个环节完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韦恩图的过程,学生在快乐的合作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主动地打开了数学王国的大门。同时,通过一道追加习题,强化新知。进一步感受交集的含义。

4、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很流行的话语。作为一节新授课的尾声部分——实践运用,应该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读图训练,强化新知。2、完成教材中设计的习题,加深对集合的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3、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当场调查爸爸吸烟喝酒的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设计出集合图,在内化提升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地利用韦恩图,让他们明白韦恩图在平时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

习题的设计在有层次、有梯度、有价值的前提下,既,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又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了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神奇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四个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作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造,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数学说课课件【篇5】

《鸡兔同笼》是师大版的教材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郭**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这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教学时直接引课,在列表解决问题前先鼓励学生猜想、尝试、猜测,通过学生的经验猜想可能的情况,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借势再设计表头进行列表。让学生经历猜想、列表、尝试、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的优点有:

1、数学思维缜密。

在教学过程中环环想扣,引导学生思维有序,在列举完猜想情况后,让学生自主发现应该有序排放,列举后让学生观察发现排列的规律,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熟练地应用规律。

2、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的思维活跃,老师课言和谐幽默,印象最深的一句“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充分利用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时应战,达到了运用多种列举法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将多种列举方法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

教学建议及改进措施:

1、课堂评价学生的方式再多一些形式,多一些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树立学生的信心。

2、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让学生自已列举出一些现象,全班判断,学生可能会更好地掌握“鸡兔同笼”的“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可能会好一些。

本节课从学生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祝愿情人节文案159句

祝愿情人节文案 12-06

圆床风水真的不好吗 圆床风水怎么破

室内装修床 装修风水知识大全 06-08

大学班长个人工作计划

大学班长工作计划 12-06

眼保健培训总结(热门12篇)

保健培训总结 12-06

微笑心得体会6篇

微笑心得体会 12-06

演出主持词十一篇

演出主持词 12-06

2024内务长检讨书

内务检讨书 12-06

采购试用期个人工作总结优选

采购试用期总结 采购工作试用期总结 12-06

描写晚霞的唯美文案(精选40句)

描写晚霞的文案 描写晚霞优美的句子 12-06

圆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12-02

格林童话读后感十篇

格林童话读后感 12-0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