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韵母课件

单韵母课件 篇1

教学随笔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说说汉语拼音的作用和重要性。

2、教说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一起学好它。

二、学习单韵母aoe

1、出示挂图,指导观察、说话。

(1)看图,说图意。

(2)总结图意,教儿歌:公鸡喔喔啼,白鹅呃呃叫。小学生,上学校,见了阿姨问声早。

2、学习aoe的音和形。

(1)学习a读音。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观察口型,听准读音,体会发音方法,自行试读。

教顺口溜:嘴巴张大aaa。

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分组读。

(2)依次分别学习o和e。方法同上。

(3)指名读aoe,顺着读一遍,再倒着读一遍。分组读,齐读。

3、小结谈话:aoe都是单韵母,单韵母一共有六个,我们今天先学三个。

4、巩固练习。

(1)出示字母卡片,学生顺着读,再打乱顺序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

5、指导书写。挂出四线格小黑板。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依次范写aoe。

(3)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作业

1、自己认读拼音卡片。

2、练习在四线格描红本上写aoe各一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单韵母?

2、抽读aoe卡片。

二、学习aoe的四声

1、认识声调符号和各个声调名称。

2、板书声调符号,指着领读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3、学习a的四声。

(1)出示a的四声。

(2)讲述:第一声读得高又平,二声好象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好象下山坡。

(3)个人练读a的四声。

(4)指名读a的四声,正音。

(5)分组读、齐读。

(6)出示oe的四声,仿照以上方法进行教学。

(7)出示aoe的四声,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分组读、个人读,体会四声的升降。

4、看挂图,体会四声意义。

说说阿姨的阿是第几声,小鹅的鹅是第几声。

三、巩固练习

1、抽读aoe的四声卡片。

2、听老师读不同声调的三个单韵母,说出是第几声。

3、看书上的情境图和表音表形图,练背语境儿歌,帮助记忆。

4、抄写aoe,再依次加声调符号。

单韵母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a、,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重点:a的音、形教学。

难点:掌握a的发音,学会a、的四声。

教学目标

1.学会a、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的四个声调,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因为学会了汉语拼音,你们自己就可以读带有拼音的故事书,而且还能学会很多的汉字。

我们先来学习a单韵母,齐说“单韵母”。

二、学习a单韵母的发音

1.教学单韵母a

(l)演示课件,问:它们在干什么?(一位医生阿姨正在给一个小朋友检查嗓子,小姐姐张大了嘴巴发出a的音)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单韵母a,它就念a,发音时嘴巴要张大,读音要拉长些。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指名读,齐读a。

(2)认识四声,掌握a的四个声调

“a”是单韵母,出示四声卡片,ˉ、ˊ、ˇ、ˋ,这些就是四声符号。

我们先给a戴上一声的帽子,读1(板书:1)范读,指名读,一声要读得很平,记住:一声平。

(出示二声符号)这是二声,把它戴在a上,读2(板书:2)范读,指名选,二声要往上扬,记住:二声扬。

(出示三声符号)这是三声符号,戴在a上后,a要读成3(板书:3)范读,指名读,三声发音时要拐旁,叫“三声拐弯”,再指名读,齐读。

(出示四声符号)这是四声符号,a戴上它后就读4(板书:4)范读,指名读,发四声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声降”,指名读,齐读。复习声调规律,齐背儿歌:一声平、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单韵母课件 篇3

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ae的发音。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a e的发音。

2.学习a e的四声,能准确读出四声。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单韵母?

2.抽读a e的卡片,并用儿歌帮助记。

二、学习a e的四声。

1.认识声调符号和4中声调名称。

(1)出示四种声调符号: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四个小朋友,想认识他们吗?

告诉四声的名称,领声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2)反复指认四声。

2.学习a e的四声读法。

(1)出示:ā á ǎ à

教读a的四声,边打手势边示范读听清四声不同的读音。

(2)看图,看四声的实际读法,师讲解。

(3)生练读a的四声。

(4)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针对生读音情况正音。

(5)分组读,齐读。

(6)出示 e的四声。

①生先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并纠正在读时的错误。

③教师领读,生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7)出示ā ō ēá éǎ ǒěà ` è

师范读,生练读,体会四声高低起伏的不平。

3.看挂图,体会四声意义。

(1)抽读 a e的四声卡片。

(2)听老师读,说出是第几声。

看情境图,帮助记忆3个单韵母。

(4)写带上声调的a e

作业设计:

1.练读a e四声。

2.抄写a e各一行。

单韵母课件 篇4

教学要求:

认清单韵母的形,读准单韵母的音,能正确书写六个单韵母,会读单韵母的四声,熟记单韵母的笔顺。

教学重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声,会写单韵母的笔顺。

教学时间:

十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教学单韵母a

一、引言揭题

二、认一认

出示汉语拼音基本笔画:cl,指名读。

三、学一学

1、出示小女孩张大嘴巴图,启发小朋友想一想,这位小女孩在干什么时,发出什么声音。

2、领读a,儿歌,张大嘴巴aaa

3、出示小女孩头像侧面图,看像什么?

儿歌:圆圆脸蛋梳小辫,张大嘴巴aaa

4、板书a,领读,书空。

5、生练写一行,订正。

6、课间操。

7、认识声调符号:一(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8、学习给a带声调:āǎ。

9、练读a的四声。

四、演一演

五、写一写:在作业本上写a两行,并带声调。

拼音教学中的故事资源开发

一、继承传统客串童话

将童话故事(如画中人)客串于拼音教学,能使枯躁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1.在一张神奇美丽的画中,有许多可爱的音节娃娃,它们一个一个地走下来,帮助我们学习拼音来了。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生一一读),师粘贴在黑板上。

2.现在它们该回家了。可是,它们来得太急,忘记了回家的路,你们能帮助它们找找家吗?你是怎样帮助它找到的家?(训练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画中音节娃娃回到家后,这幅画就挂起来了,画上变得热闹起来。你能想象出五个音节娃娃在一起发生了什么故事吗?(

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学得兴趣盎然。)

二、移花接木插入新闻

10月8日,是中国队阿曼队进行足球出线比赛,也是全国球迷瞩目的一场球赛,中国队以1:0

提前两局获得出线资格。第二天上午学拼音部分P36~-

二、三两题。在复习声母/顷序的基础上,我将这则新闻巧妙地插入这两道题中,丰富了学生接收的信息量。我是这样穿插的:1

.声母妈妈都是球迷,字母王国的国王为她们买了23张球票让它们有顺序坐在体育馆的座位上。先帮国王点点名,看看是哪些声母妈妈迟到了?(

生口头填空)国王请你们再帮一下忙,给这些迟到了的声母妈妈照张相片,曝一下光,你会吗?(生填进所缺声母)2.师:中国队终于以

1:0大获全胜,提前两局出线。到20xx年,我们男足终于可以冲出亚洲,参加梦寐以求了四十多年的世界杯足球赛,23

位声母,既兴奋又激动,她们快速冲到绿茵场上,站成这样的队形,以特有方式庆祝。(生问:为什么这么乱?)我说:乱吗?

按它们排列的顺序描出这根带子,你就可以发现他们庆祝男足出线的特有方式。(生快速连线)

一学生叫起来:啊,她们站成了一头大象的形状。大象正摇旗高喊:中国出线了!

单韵母课件 篇5

第一课认识单韵母

教学目标:引发幼儿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学习单韵母a、o、e、i、u、v并让幼儿熟记、正确书写。

认识四声,熟练掌握单韵母的四声读法。

教学准备:六个单韵母拼音卡片(有图、无图各一套)

加声调的单韵母卡片、四线三格。

教学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啊?那我们现在就请出它们吧!(出示拼音卡片和小朋友打招呼)它们就是单韵母宝宝(a、o、e、i、u、v)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一下吧!

(1)、把单韵母在黑板上按书本上的位置摆好。老师范读,

(2)、领读: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伸出魔术棒和教师一起熟读黑板上的单韵母。

练读:可以设置游戏如:;接住拼音宝宝;教师说前面的两个拼音宝宝,小朋友接最后面的一个,看谁接的又快又准,可以加大难度,让小朋友接两个或多个。直到小朋友能够按顺序准确的读出单韵母。注意幼儿的发音。

(3)、利用图形卡逐个讲解,启发幼儿观察图形,找字母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等。

(4)、通过定位联想方式记忆6个单韵母。(游戏:;谁走了;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1、2、3、小朋友睁开眼睛然后大声说出黑板上的那个拼音宝宝不见了。)

2、书写规范:

(1)、小朋友是不是都有家啊?每天放学后都要回家是不是啊?我们的拼音字宝宝也有家。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拼音宝宝的家吧!(出示四线三格)拼音格像一座楼房,它有四条线和三个格子组成,所以拼音宝宝的家叫;四线三格;

(2)、我们一起看一下a住在哪个格子里,教师示范书写。幼儿书空练习,注意书写笔顺。

(3)、注意i、v的书写顺序。(先写下面,在写上面的点。占拼音格的中上格。

(4)、请小朋友在自己的描红本上写一写(从大到小,每个韵母书写一次)

3、有趣的声调: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分享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们去寻宝》。有一天一位老爷爷告诉我说在山的那边有几顶神奇的小帽子,所以老师决定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寻宝,我们要按着老爷爷给的寻宝路线走(出示图片:两座山后有闪闪发光的宝贝。)首先我们要走一段平路

然后上山

在山上休息一下后,我们开始下山

看看寻宝路线还要在翻过一座小山

终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原来今天寻的宝藏就是四顶神奇的小帽子啊?(老师把画在黑板上的寻宝路线的中间连接处擦掉就是今天学习的四个声调。)

(2)、书空练习四声的写法,边写边读四声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3)、我们把四顶小帽子给拼音宝宝戴上之后,看一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正确、熟练读出带四声的韵母。并想一想有没有对应的汉字。(注意i戴上小帽子后头上的点要去掉。)

4、总结课堂:

今天我们认识了六位新朋友,它们是单韵母宝宝,小朋友都记住它们了吗?回家后把今天学习的韵母宝宝在描红本上每个写三遍。明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听写。小朋友再见。

单韵母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ao、a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o、ai组成的音节。

3、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单韵母,做认读接龙游戏。

2、课件出示a、o和a、i单韵母的组合,激发学生认字形、读其音,引起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新授

(一)ao的教学

1、根据学生学前掌握的情况,相机引入ao的认识

师:你是怎么学会读的?又是怎么记往的?

(生谈学习体会、方法、经验,师鼓励推广。)

师:哪些小朋友还需要老师的帮助?

(生举手,师统计举手的人数。)

师:大家有兴趣跟着老师用新的方法学习吗?

A、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利用棉袄图发ao音

师:图上是什么?(读棉袄两遍)与衣服有什么不同?

(建立学生对比区辨能力,抓住棉袄厚的特点,可借多媒体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师:图的右上角是什么字母?他们合在一起叫什么名字?

(强调a和o是一个整体,再现a与o的组合,引出复韵母。板书:复韵母)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图片和字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激发学生认知事物的兴趣,也同时增强学生对ao形的感性认识)

B、启发学生比较情境图,认识棉袄汉字

师:你们发现和学习声母时,所出示的情境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拼一拼,读一读。(出示棉袄词、拼音卡片或课件)

2、强调ao的读音教学,练习发音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读,并且用心观察老师的口形。然后说一说和发单韵母时是否相同。(在观察、对照、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单韵母发音口形、舌位不变,复韵母是由前一个音快速向后一个音滑动,读成一个音。)

师:请小朋友们按这个方法自由练习。并仔细观察声调应当加在哪个字母的头上?(师板书:āooǎoo)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男女同学小比赛,看谁读得好,赢得掌声多。

3、ao写法教学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ao在四线格里占哪几格?(中格和单韵母一样)观察一下a和o之间的间隔距离不要写得太远。(再次强调整体性)

师:同时请仔细观察老师书写,你们一边书空,一边说出笔画。(板书:ai)

师:请同学用拼音本书写,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一边检查书写情况,一边观察学生书写姿势,及时表扬和纠正不良书写习惯)

(二)ai的教学

1、做比高矮游戏,练习用ǎi音说话

(师指名坐在前边和后边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前边的同学把一句话说通顺说具体。师又指名坐在左排和右排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左排的同学。还可以指导学生加上称谓、姓名来说。)

2、观察图画,强化认识ai(示图)

师:谁能用前面学过的人名,为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起个名字,并带名字说一说谁高谁矮。(引出高矮,初步帮助学生建立形成反义意识)

师:ǎi是几声,它的一声该怎么发?请小朋友们齐读。(āi)

师:ai是由哪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板书:ai)大家再大声的齐读两遍。

3、借助ao的发音方法,自主练习领略ai的发音四声的发音。

师:还记得ao是怎么发音吗?(可再示范一遍)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带上声调读一读。然后小组读。(观察学生发音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师板书:āiiǎii)

师:有自信的同学能单独读一读吗?(再次强调口形的滑动变化)

4、自主练习ai的写法

师:有谁愿意上黑板写这个复韵母?

师:请你给这位同学一个合理的分数,说一说为什么值这个分数?

(补充评正)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在书上43页写一写ai(和写ao一样,注意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姿势、两个字母的间距)

(三)儿歌教学

1、借助多媒体,学习重点字词

师:请小朋友们把儿歌中含有ao、ai的音节分别用△和○标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师:你们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方法拼一拼吗?哪些音节拼读起来还有困难请你提出来,让我们帮助你?

A、认识动物猫,引出音节miāo

B、区分老猫、小猫猫各自的特点,引出音节lǎoxiǎogāoǎi和老、小两个汉字。(建立相反意义的比较)

C、认识排,理解一排,学习音节pi

2、朗读儿歌

A、师示范朗读(学会倾听、模仿)

B、小组自由朗读(要读出语气)

C、集体朗读、赛读成诵

三、设疑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把单韵母a和o、a和i组合的复韵母,想一想,还有其它的组合吗?那么下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样的复韵母。

单韵母课件 篇7

本次复习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比较形近韵母。二是拼读音节,并恰当地和图连起来。三是认读词语。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

四个字母和八个复韵母、一个特殊韵母er的卡片;铁丝做的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第三题的.词语卡片。

形随字母的先后而变化,发出韵母的不同读音。

看左右两边图上画的是什么,再拼拼音节。注意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和三拼音节。看清图、读准音节,再连线。

生自由读,想想哪些字要读轻声,可在字下画个“。”给自己提个醒;二是先竖着读,再横着读,想想每一横排的四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点。

(1)指名读,回答问题;(2)用卡片开火车轮读;(3)指名给卡片分分“组”。

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可以拼出小鸭、小兔、小鸡。再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试试用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

(三)扩展活动1比一比,看谁都会认读。

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可用生字卡片摆,也可把字印在一张练习纸上,发给每个学生动笔连一连。

单韵母课件 篇8

整体感知:

本部分包含六个单韵母,a、o、e、i、u、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这些韵母的学习由一首首活泼生动、情趣盎然的儿歌引出,学生在对儿歌的吟诵中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诗歌的韵律美。在认字的基础上,体会韵母的发音,学习其字形。由韵到字,由字到音,一切都由学生在活泼生动的唱读过程中体会,在快乐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领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阅读《家》、《我们爱祖国》、《白鹅》、《我愿变只小鸽子》、《山上一棵树》、《春姐姐》。认识家、爸、妈、一、个等31个字。

(2)学习单韵母a、o、e、i、u、。认识字形,会读、会写;会读带四声的单韵母。

(3)学习四声的读法。

(4)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利用书中图画、挂图、卡片、、游戏等手段服务教学。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记忆字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领悟、体会。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时设置:共6课时

一、a

学习目标:

1、阅读《家》,认识家,爸、妈、一、个五个字。

2、学习单韵母a,认识字形,会读、会写;会读带四声的a。

3、学习四声的读法

4、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课前准备:

1、a及带a的字母卡片;生字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教学挂图、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字

1、情境导入

(1)出示挂图(一家人在海边)

(2)、请小朋友观察,并说出图片上都有什么人。

(3)、师导语:他们一家也走进了我们的语文书,看,可爱的小姑娘还说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

2、读熟儿歌。

(1)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儿歌。

(2)让学生试读,(如果没有人会读,则问:你认识哪些字,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给同学们读读。)

师指出学生不认识的字(像拉,起等教学生读。)

(3)指名读儿歌。

(4)领读

(5)齐读

3、在读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

(1)、认识家

A把家字写大

B学生认读

C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家里都有谁

D再读

(2)、认识爸、妈

A把爸、妈两字写大

B学生认读

C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和妈妈

(3)一个

A把一个两字写大

B学生认读

C师用一个说一句话

D生模仿说

(4)认识五个字

学生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生字宝宝找家

二、学习韵母a

1、读准音

(1)老师将家、爸、妈三个字的音节写上,a用红笔。

(2)学生慢读这三个音节,感觉哪部分是一样的。

(3)认读,(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读出a,老师则示范发音)。

(4)学生练习发音。(张大嘴巴a\a\a)

(5)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发音,如

Ⅰ医生检查口腔时要我发a\a\a。

Ⅱ在幼儿园发声时唱13∣53∣1-∣

啊啊啊啊啊。

2、认清形

(1)引导学生看图,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a的形。

(2)师点拨笔画笔顺(先写左半圆c,再写竖右弯。

(3)师生唱笔画书空

3、指导书写

(1)认识四线格:a想回家了,它的家在哪呢?要知道它的家,就得认识汉语拼音的四线格。老师说,学生找,第一、二、三、四线,上、中、下格。

(2)游戏,比赛看谁最快找到a的家(中格)。

(3)练习,师范写,生边唱笔画,边书空,先描红,仿写,师巡视,个别辅导,作业展示,评议。

4、学习a的四个声调

(1)观察图,说说舢板是怎么走的

(2)认识声调符号一声(-)二声(ˊ)三声(ˇ)四声(ˋ)。

(3)读a的四声,师范读,配合手势读,编儿歌练读(舢板āā水波平,舢板波上行,ǎǎ下坡又上坡,下坡读四声。

(4)游戏,师范读a的四声(按序,变序),生举卡片

(5)学习运用,体会读音

āǎ

阿姨好!啊,你说什么?啊,怎么能这样

啊,祖国真伟大!

三、扩展

课下利用《童年书架》中含有韵母a的儿歌,让学生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到语文就在身边。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并不难,以保护他们自己识字的积极性。

认识字,同时也认识事物,增加这些字的复现,避免单字出现,机械记忆。

在认字的基础上,体会韵母的发音,同时感知字的读音与韵母之间的关系。

反复感知,加强记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在教会学生写字母a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通过对新奇有趣的滑水游戏的认识,从而掌握a的四声。

既可以复习a的读音,又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发展、积累语言。

单韵母课件 篇9

教学内容:

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

教学要求:

认清单韵母的形,读准单韵母的音,能正确书写六个单韵母,会读单韵母的四声,熟记单韵母的笔顺。

教学重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声,会写单韵母的笔顺。

教学时间:

十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教学单韵母a

一、引言揭题

二、认一认

出示汉语拼音基本笔画:c l ,指名读。

三、学一学

1、出示小女孩张大嘴巴图,启发小朋友想一想,这位小女孩在干什么时,发出什么声音。

2、领读a ,儿歌,张大嘴巴a a a

3、出示小女孩头像侧面图,看像什么?

儿歌:圆圆脸蛋梳小辫,张大嘴巴a a a

4、板书a,领读,书空。

5、生练写一行,订正。

6、课间操。

7、认识声调符号:一(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8、学习给a带声调:ā á ǎ à 。

9、练读a的四声。

四、演一演

五、写一写:在作业本上写a两行,并带声调。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指名(四位)小朋友写a;

2、指名给a 带声调;

3、指名读a的四声,随机订正。

二、学写a的笔顺

导语:一个单韵母是由汉语拼音基本笔画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怎样写好a的笔顺。

1、板演a:c a(2)师板演一笔,生跟写一笔;

2、生自己练写一行;

3、生边书空,边读儿歌:左半圆,竖右弯,两笔写成a a a 。

三、课间游戏:拍手游戏。

四、作业:在作业本上练写两行a的笔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单韵母o及o的四声。

一、复习巩固

1、给a a a a带声调;

2、写出a的笔顺;

3、出示汉语拼音基本笔画o。

二、学习o及o的四声

1、出示公鸡啼鸣图,请小朋友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公鸡怎样打鸣?

3、读儿歌:公鸡打鸣喔、喔、喔,嘴巴圆圆喔喔喔;

4、板演o,领读、书空,强调书写规则;

5、生练写一行; o

6、游戏;找朋友;

7、学习给o标声调:ō ó ǒ ō ó ǒ

8、练读o的四声。

三、演一演

四、写一写:在作业本上写o两行,并带声调。

第四课时

一、巩固练习

1、读o的四声;

2、板演a的笔顺。

二、学写o的笔顺

1、板演o的笔顺:o:o(1)师板演,生跟写;

2、生自己练写一行;

3、生边书空,边读歌:圆圆嘴巴喔、喔、喔,一笔写成喔、喔、喔。

三、课间操

四、作业:在作业本上练写两行o的'笔顺。

小编推荐

韵母课件汇集5篇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桥梁,最好教案课件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趣祝福的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韵母课件”的相关资料,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韵母课件【篇1】

课题

13 ang eng ing ong

总课时: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ɡ,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4个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难点:e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拼音和生字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1、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2、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3、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4、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 n g。

四、扩展活动

1、看谁听得清,找得对,读得准。

2、比一比,说说每组字母有什么不同。

an—angen—engin—ing

教学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1、板书出示音节:

2、自己试着练习拼读,拼不准的音节问周围小伙伴。

3、指名拼读练习,教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学习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音节

2、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时教师要进行范读指导,可采取比较读音的方法进行区别:zh—ang,zh—u—ang。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介母和无介母拼音的结果不一样。

4、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重点听听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拼读。

5、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准确。

四、抄写tàiyáng的音节

五、看谁拼得又快又对。

dàxiàngbāngmáng

xìnfēngfēngzheng

xīngxingdēnglong

yínghuǒchóng

教学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拼读与ang、eng、ing、ong相关的拼音

二、认读字词,读短文。

三、认读字词,读儿歌。

四、读一读。

白鹅白云白天小文小雨小桥

教学修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韵母课件【篇2】

教学内容:

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

教学要求:

认清单韵母的形,读准单韵母的音,能正确书写六个单韵母,会读单韵母的四声,熟记单韵母的笔顺。

教学重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声,会写单韵母的笔顺。

教学时间:

十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教学单韵母a

一、引言揭题

二、认一认

出示汉语拼音基本笔画:c l ,指名读。

三、学一学

1、出示小女孩张大嘴巴图,启发小朋友想一想,这位小女孩在干什么时,发出什么声音。

2、领读a ,儿歌,张大嘴巴a a a

3、出示小女孩头像侧面图,看像什么?

儿歌:圆圆脸蛋梳小辫,张大嘴巴a a a

4、板书a,领读,书空。

5、生练写一行,订正。

6、课间操。

7、认识声调符号:一(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8、学习给a带声调:ā á ǎ à 。

9、练读a的四声。

四、演一演

五、写一写:在作业本上写a两行,并带声调。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指名(四位)小朋友写a;

2、指名给a 带声调;

3、指名读a的四声,随机订正。

二、学写a的笔顺

导语:一个单韵母是由汉语拼音基本笔画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怎样写好a的笔顺。

1、板演a:c a(2)师板演一笔,生跟写一笔;

2、生自己练写一行;

3、生边书空,边读儿歌:左半圆,竖右弯,两笔写成a a a 。

三、课间游戏:拍手游戏。

四、作业:在作业本上练写两行a的笔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单韵母o及o的四声。

一、复习巩固

1、给a a a a带声调;

2、写出a的笔顺;

3、出示汉语拼音基本笔画o。

二、学习o及o的四声

1、出示公鸡啼鸣图,请小朋友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公鸡怎样打鸣?

3、读儿歌:公鸡打鸣喔、喔、喔,嘴巴圆圆喔喔喔;

4、板演o,领读、书空,强调书写规则;

5、生练写一行; o

6、游戏;找朋友;

7、学习给o标声调:ō ó ǒ ō ó ǒ

8、练读o的四声。

三、演一演

四、写一写:在作业本上写o两行,并带声调。

第四课时

一、巩固练习

1、读o的四声;

2、板演a的笔顺。

二、学写o的笔顺

1、板演o的笔顺:o:o(1)师板演,生跟写;

2、生自己练写一行;

3、生边书空,边读歌:圆圆嘴巴喔、喔、喔,一笔写成喔、喔、喔。

三、课间操

四、作业:在作业本上练写两行o的'笔顺。

韵母课件【篇3】

本次复习包括四项内容,韵母复习三。一是比较形近韵母。二是拼读音节,并恰当地和图连起来。三是认读词语。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

i、e、u、r 四个字母和八个复韵母、一个特殊韵母er的卡片;铁丝做的.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第三题的词语卡片。

形随字母的先后而变化,发出韵母的不同读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韵母复习三》。

2第二题 看左右两边图上画的是什么,再拼拼音节。注意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和三拼音节。看清图、读准音节,再连线。

3第三题 生自由读,想想哪些字要读轻声,可在字下画个“。”给自己提个醒;二是先竖着读,再横着读,想想每一横排的四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点。

(1)指名读,回答问题;(2)用卡片开火车轮读;(3)指名给卡片分分“组”。

4第四题 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可以拼出小鸭、小兔、小鸡。再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试试用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

(三)扩展活动1比一比,看谁都会认读。

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2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可用生字卡片摆,也可把字印在一张练习纸上,发给每个学生动笔连一连。

韵母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e、,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重点:e的音、形教学。

难点:掌握e的发音,学会e、的四声。

教学目标

1.学会e,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e、的四个声调,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因为学会了汉语拼音,你们自己就可以读带有拼音的故事书,而且还能学会很多的汉字。

我们先来学习e单韵母,齐说“单韵母”

3.教学单韵母e

(1)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鹅”的音读平了就是e的音,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单韵母,指名读,齐读。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e”是单韵母,出示四声卡片,ˉ、ˊ、ˇ、ˋ,这些就是四声符号。

我们先给e戴上一声的帽子,读1(板书:1)范读,指名读,一声要读得很平,记住:一声平。

(出示二声符号)这是二声,把它戴在e上,读2(板书:2)范读,指名选,二声要往上扬,记住:二声扬。

(出示三声符号)这是三声符号,戴在e上后,e要读成3(板书:3)范读,指名读,三声发音时要拐旁,叫“三声拐弯”,再指名读,齐读。

(出示四声符号)这是四声符号,e戴上它后就读4(板书:4)范读,指名读,发四声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声降”,指名读,齐读。复习声调规律,齐背儿歌:一声平、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韵母课件【篇5】

一、谈话导入,进入拼音学习阶段

1、你们喜欢看书吗?为什么自己不读呢?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拼音王国,里面有很多拼音朋友,认识了这些拼音朋友,你们就可以认字,读喜欢的书了。你们还知道汉语拼音有什么用处呢?(查字典、打电脑,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

二、观察画面,学习aoe的读音

今天我们认识拼音王国三个主要成员aoe,你们看,他们就住在这儿,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红红的太阳出来了。

1、学习单韵母a

(1)看图想像,学习a:小姑娘在干什么?她怎么唱的?谁来学学(生唱歌)唱歌要张大嘴巴。·

(2)指导a的读音。嘴巴张大,声音要响亮,看着老师的嘴巴,跟着老师读。(跟着老师读的真好!)现在我要看看谁读的最棒!指名读,(检查嘴巴是否张大了,声音是否响亮。)

我们读的时候张大嘴巴,就编个儿歌叫:张大嘴巴aaa

看看小组练的怎么样?小组读。

(3)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a,观察图中的小女孩哪儿像?圆圆的脸蛋扎个小辫,像a。

2、学习单韵母o

过渡:小女孩的歌声引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

(1)大公鸡来了,它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指名到讲台来学,观察他的嘴巴。)

师:公鸡发出喔喔声,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字母o的发音。

(2)指导发音:我们的嘴巴张的比a小,收拢成圆形,舌往后缩,自然发出声音,要响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现在请同桌互相发“o”的音,检查她的嘴巴有没有拢圆。

指名上来比一比谁的嘴巴最圆,发出的声音最响亮。

(3)你能编儿歌记住o吗?o像什么?(数学中的0,橡皮球)

齐读:圆圆嘴巴ooo

3、学习单韵母e

过渡:听到公鸡的叫声,大白鹅也来了。

(1)出示大白鹅:小朋友和它打个招呼,(大白鹅,你好)大白鹅可高兴啦,跳起了舞蹈。水中的倒影多美啊!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字母“e”

(2)学习“e”的发音。嘴角往两边咧。(像微笑),扁扁的,看着老师发音。

谁来试试?指名试读,开火车读。

(3)也来编个儿歌吧。扁扁嘴巴eee

4、读儿歌,巩固读音。教师带读,找小老师带读。

课间休息:小游戏《我说你做》

三、学习aoe的写法

过渡:字母宝宝都累了,他们该回家了,可她们却要闹着带汉字宝宝一起回家。

1、这些汉字你们认识吗?指名认读。

他们都能进谁的家?指名拖放,教师辅助。可以说说理由。

2、汉字宝宝要睡觉了,它的小床是田字格,复习田字格,指名说。

3、拼音宝宝也要睡在这小床上,行吗?(不行)指导学生观察四线三格,指名说。

4、aoe都住在哪一个?看书本下面。指名说

(1)小a住在中格,拿起你的右手和老师写。先写左半圆,写满格,再写一个竖弯。两笔写成。

(2)o也住在中格,一笔写成,先从右上起笔,到三线,再上去封口,一定要写圆了。

(3)e住中格,从中格的中间开始写短横,停下笔不要动,向上转弯写个小圆,不连上,一笔写成。

(4)练习写字,要求脚放平,胸挺直,握笔姿势要正确。

四、游戏巩固

放下笔,坐端正,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你做,我说“a”,你们拍拍手,我说“o”,你们就跺跺跺脚,我说“e”,你们就揉揉眼。

老师做口型,你们做动作,并读。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aoe,请小朋友们把他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还要写给他们看啊!

班会课件(集锦9篇)


班会课件 篇1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原则:

1、依靠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勇于斗争。

班会课件 篇2

班会主题:感受身边的风景(对主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班会的目标:

1.希望同学们能感受到身边的风景:亲情、环境等,2.学会发现它们的变化,从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如感恩。

活动过程:

一.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四个一”活动的感受,然后主持人做一个总结引出主题。

二.玩一个小游戏:看一组图片(广州的风景),让同学们猜猜那是哪里。请猜对的同学说说怎么猜到的(该风景的特点)。主持人总结。(对风景变化的感触)

三.播放一组图片(内容关于父母)和背景音乐,读一下家长对活动的评价

四.提出倡议:希望同学们坚持进行这项活动,关注亲情,关注广州。

开场白:同学们应该还记得那“四个一”工程吧?我之所以称它为“工程”,不仅因为那活动很重要,还因为这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得顺利完成的艰巨的任务。不知道同学们对这活动有什么感触呢?那我们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触,大家欢迎XXX。

总结同学发言:……看来同学们对此都深有感触啊~那是不是已经感受到自己身边的风景?无论是亲情还是景色都是我们身边的风景,同学们对它的变化有没有认真观察呢?我们就玩一个游戏,看看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到广州的变化。

总结风景的变化:同学们都有注意到广州的这些新景啊,这说明同学们平时都有关心广州的变化。的确,除了关注学业成绩,当然也应关注广州,做到事事关心。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漫画,再听听家长们对活动的评价。

提出倡议:家长们都十分支持这活动,很满意同学们的表现。为此我想提出一个倡议:同学们请继续坚持这活动,关注亲情,关注广州。

班会课件 篇3

班会目的:

1、通过如此的这么的准备过程,让这么如此了解国学经典,主要是《弟子规》的这么。

2、结合本班学生的这么,班级存在的如此,摘选《弟子规》中与之如此的这么,和学生一起这么,并如此自身的这么。

3、引导学生以如此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这么。

班会过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

a:尊敬的这么如此

b:亲爱的这么们

ab:大家这么好!

a: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这么,谦逊礼貌的如此,一直是我国如此的这么生活的习惯用语。作为21世纪的这么生,我们更如此明礼仪,讲这么,做最好的我。

b:一句文明如此、一个这么的如此,体现了这么的文明如此,文明与这么不是如此,而是内在气质的这么如此。

ab:让这么从讲文明,讲这么,让如此之风吹遍我们这么的每一个

二、活动如此角落。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主题班会现在这么!如此我们就来这么咱同学们是如此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

第一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这么《入则孝》。

2、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么如此《烛光里的这么》。

b:世界上的这么如此和骄傲,都这么如此和母亲。

a:母爱像这么的如此,吹拂着你的心;如此像这么细雨,轻轻拍打着你的脸面,滋润着你的这么;如此像冬天的这么,给你在如此中这么暖人心意的如此。

b:父爱是一杯浓茶,当你这么时,只消几口便神清气爽;如此是一曲高山流水,当你这么时,使你如此方醒;这么是如此拐杖,为你找好这么,建立起希望的这么。

第二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这么《出则弟》

2、相声《讲这么》

b:第二这么的`如此用相声向我们这么了如此是讲礼貌,特别是如此用语

谢谢第二这么的如此们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

第三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这么《谨》

2、视频《我们的这么》

a:同学们用这么的如此一行,用泰中如此的这么滴滴向我们如此了这么文明的方如此面,希望这么能有如此的实际行动带动所用的这么,为如此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这么。

第四小组

1、诵读经典解释这么《信》

2、小品《诚信是金》

b:诚信是一个如此,一个这么,一个如此生存的这么条件。在社会主义文明如此发展、人与人这么难见真情的如此,诚信品质尤为如此。一个这么的人,是一个如此坦荡的人,是一个有这么如此的人。

三、班主任总结

班会课件 篇4

《生命在你手中》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知识竞答、讲身边事例、演小品、学习交通规则条例等方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案例或图片。

2.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3.选好主题班会课的主持人。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吗?

(生齐答:生命)

主持人(男):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主持人(女):为了使我们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

主持人(男):为了使同学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

合:我们精心筹备了今天的“生命在你手中“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和配合,让我们一起预祝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一:交通知识竞赛

主持人(女):生命在你、我、他,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如何才能牢牢地把握祝我们的生命呢?交通安全知识知多少竞赛现在开始。

1.简答题

(1)交通讯号有哪些颜色?都有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才可以走?

(5)行人、行车应靠哪边走?

(6)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我国第一个安全教育日是何时?

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出示几个交通标志:直行、向左转弯、禁止行车、禁止通行、向右急转弯、两侧变窄、左侧变窄、安全出口等)。

活动二:身边交通事故案例大家谈

主持人(女)1.畅谈身边或自己知道的.交通事故案例。

2.你听了这些案例之后,有何想法?

(自由发言)

主持人小结: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摘要,深化主题)。

活动三:演小品,试体验

主持人(男):接下来我们请李浩、张雨生、李文庆、卢周伟、张浩杰、魏晨阳、崔佳乐这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个小品)。

1. 演小品:一农用三轮车载多人回家,在乡村小路拐弯时不慎翻车,学生A不行右臂折断,造成终身残疾。

2. 试体验: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会给我们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交通事故得学生A带来的不便规则:先请同学们站起来右手不动,一分钟之内将自己的上衣脱了再穿上。

3.思考:由于伤残,有的人不能正常生活,有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学生自由发言。

四、班主任小结:

主持人:请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

师:同学们,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要求大家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付诸在行动上因此,我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1)行走时,要走人行道,要是没有行人道的时候靠右走。

(2)乘坐交通工具时,一定要等车停稳之后再上下车,不要拥挤车辆行驶中不得将头、手等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骑自行车时要注意双手握把,靠右慢速行使过马路时要下车推过去。

通过这次班会,我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做一名安全使者,将安全的种子传播给每一个人,让全社会永远铭记:生命在你手中!

五、作业:

请你写出这次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

班会课件 篇5

“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记实

活动主题:同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活动形式:谈话、读信和日记、唱歌、诗朗诵等

活动目的:

1、通过讲述、谈话、读日记等方式,让留守儿童吐露自己的心声,号召所有的学生关心帮助留守生,让他们同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2、通过播放教师与家长通话录音和读家长的来信,让他们懂得父母打工的艰辛、想念孩子的心情以及寄予孩子的厚望,使他们更能理解自己的父母。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克难奋进、自立自强等意识与能力,让所有人都来关心关注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远大的志向。

活动过程:

1、弄清班级留守学生详细情况:留守学生家庭成员、家长打工去向、联系方式以及留守学生监管人、留守学生家庭表现等。

2、指导留守学生给父母写想说的话,然后写信寄出。

3、有针对性的与几个留守儿童的父母通电话,并录下通话内容。

4、其他准备((歌曲《快乐的节日》,诗《我爱我们的老师和同学》)

指导教师:崔杰

主 持 人:王娟:尹强

参加对象:全班学生及学校领导及班级科任教师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王):敬爱的老师们

(尹):亲爱的同学们

(合)下午好!

(王):今天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

(王):同学们,老师经常教育我们:我们虽来自不同的家庭,但都是兄弟姐妹。是啊,我们是一一快乐的一家一一太平小学四年级(全班一起说)。现在我们班“同在阳光下快乐成长”主题班会观在开始!(全班鼓掌)。

二、齐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全班学生手拉手,欢乐地歌唱《快乐的节日》。

三、留守儿童真情告白

(尹):我们都知道,我们班有几个同学的父母长年都在外地打工,他们-直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他们有太多的话想对父母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一)叶婷同学念她的日记

20xx年9月24日 星期六 阴

又过了一个春节了。花儿、树儿、草儿又醒过来了,燕子也飞回来了。爸爸、妈妈、为什么总等不到你们的到来?我每天都会在村口遥望。多希望看到你们出现在我的眼帘!每次,我都失望而归,你们何时才能回来?我很想念你……

(二)我想念你们、爸爸妈妈(留守儿童的:心声)

周冰洁、杨念、徐帆、等学生想对父母说的话。

1、周冰洁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爸爸妈妈:

您们好!

我知道你们外出打工,一是因为家里的生活,二是因为我和弟弟都要上学。

我也知道你们打工很辛苦,那我一定要听奶奶的话,好好学习,争取拿到一百分,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爸爸妈妈,我想告诉你们,你们不要再打架,为了我和弟弟,我求你们不要你们不要再打架了,给我和弟弟一个温暖幸福有亲人的爱的家。

妈妈爸爸你们不必担心我有不会做的.题,我有不会做的题,我会去问姑姑,这个题怎么做,我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很好,自己也很快乐,你们也不必担心我。

爸爸妈,你们在外面生活怎么样,吃住都还好吗?妈妈,我很思念我们全家在一起的日子。 祝爸爸妈妈健建康康!

你的女儿

周冰洁

2、徐帆给妈妈的一封信

敬爱的妈妈:

你在那里好吗?工作顺利吗?我好久都没见到你,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

自从你那次打电话回来说:“你要好好学习,要听外公的话。”我说:“好,我一定做到。”妈妈希望你能多来电话。

妈妈你已经一年多没有回来,现在我读四年级。今天,我自信地拿起笔来给你写信。

妈妈你知道吗?我们上学期举行了秋季运动会,我参加了跳远比赛,我取得了第一名,还有我在20xx年得了优秀少先队员奖。

希望你能为我高兴,和我一起分享。

3、杨练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

你在他乡还好吗?

自从你走后就没给我打电话回来,其实我有很多话对你说。

你为了让我和姐姐上学,你和爸爸就出门打工。我现在很想你们,不知道你们好不好,你们不顾生病天天都工作几个小时而且还要加班,你们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我姐姐读书,为了我们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吗?

你们养育之恩,我不会忘的,我一定不会要努力学习,长大做一个有用之人。

我们期末已经接近了,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复习的,考出好成绩,不会让你们失望。 祝你工作顺利!

你的儿子

杨练

(三)杨尧、张孝松等学生诉说心中的快与不快。他们的发言:

1、(杨尧)奶奶很心疼我,我要什么她都会给,所以我很自由,但太自由了,进学校后总是爱犯事儿

2、(张磊)没有人辅导我的作业。

3、(张孝松)给舅妈要车她不买,可弟弟都有,我为什么就没有呢?因为我不是她家里的人。

4、(邓莉)看到别人的妈妈送雨伞而我没有,我很难过。

四、家长真情告白

(王):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不快,可真多啊!要是爸爸妈妈听到会同样难过的。其实,远方的父母也同样在牵挂着你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覃老师和几位家长的电话连线,一同来听听远在他乡的父母的心声吧!

1、播放老师与几个学生父母的电话录音(重点是围绕子女学习、生活以及鼓励孩子热爱生活等)。

2、黄玲读其父母来信。

五、我们自立,我们自强

(王):我们同在一个班是一种缘份。我来自河北,算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吧。我在很多时候,没能为你们分担苦恼、忧愁而难过。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让我们同甘共苦,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同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全班鼓掌)

六、留守儿童集体朗诵--我爱我们的老师,我爱我们的同学

(合)我爱我们的老师,我爱我们的同学,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

(女)你看,他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男)你听教室里书声郎朗,笔尖沙沙。

(女)他们一个个在辛勤耕耘,播下那希望的种子。

(男)他们一个个在勤奋学习,收获着成功的果实。

(合)我爱我们的老师,我爱我们的同学,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更好的学习。(女)老师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男)同学们,要遵守纪律,不负众望。

(女)是的,课堂上聚精会神,勤于思考,不断追求,努力创新。

(男)是的,课堂外提前预习,不懂就问,勇于探索,温故知新。

(合)我爱我们的老师,我爱我们的同学,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迎接新的生活。 (女)老师说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应该紧跟新时代。

(男)同学们说,守纪、勤奋、安全、卫生、活泼、团结一样都不能少。

(女)是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从小就要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坚定我们的意志。 (男)是啊,身心健康,是有用之人,我们人人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现我们的理想。 (合)我爱我们的老师,我爱我们的同学。

结束语:

(袁):父母的远去,是暂时的。我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快乐享受每一在。请你们不要忘记:你们还有另一个大家庭--那就是太坪小学四年级。这里有你亲爱的同学和老师,我们随时分享你们的你们的快乐与不快。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走进灿烂的明天!

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班会课件 篇6

又是一个星期一,又要开班会了,讲什么内容呢?班会前,我整理了一下思绪,把上周学生的表现、班级的情况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找出了主要问题:卫生情况不好,学生能把教室打扫干净但保持不好,经常有乱扔纸屑的。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了,每次班会我都要讲,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效果不大。既然这样,再去苦口婆心地强调一下吧!

当我走到教室门口,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地面卫生,发现地上的碎纸片不少,讲台前就有一块。我先是感到有些无奈,继而又有点生气。很快,我冷静下来,既然说教不管用,身教效果也不大,不妨换个方式。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是班会,内容就是‘捡纸’”。说完,我把这两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这时我发现学生的脸上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色。看到他们的表情,我紧接着说:“我发现你们上五年级了,还有一件事没有学会,那就是捡纸。”有的学生开始明白了,低下头搜寻自己桌椅附近有没有废纸。

我要求他们坐好,不许捡地下的纸,等我教完了,你再行动。

我走下讲台,在同学们的目光中,我捡起了教室前面的那张废纸。这时我悄悄地瞥了一眼同学们,他们个个面带愧色。我心里暗喜,看来是有效果。以前,当我苦口婆心教育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总是无动于衷。

捡完纸,我走向讲台继续讲课。告诉他们捡纸时首先注意一下地上是不是有纸,然后把纸丢到纸篓里。这样举手之劳,既保持了环境的清洁,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有的学生开始笑出声来了,教室的气氛也轻松了。我忍住笑,继续讲课。

“我刚才做的你们学会了吗?”

“学会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感觉你们还是没学会,要不,咱们教室地上怎么还能有纸呢?”

“以后不会有纸了。”学生说。

“真的?我怎么相信你们呢?”我故意问。

“看我们的行动不就完了。”班长说。

“好,咱们一言为定。”我接着说。

这节班会课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班的卫生一直很好,上个月还得到了先进班级流动红旗呢。我又及时对同学们进行表扬,使这个良好的习惯继续发扬下去。

班会课件 篇7

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放到大众面前,同时提醒我们,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法制校园,坚持从我做起。

我们即将迎来第xx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享受着法律的呵护,受到法律的保护。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法治建设,离不开法律的广泛宣传和应用。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团日活动,引起每个同学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共同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彰显同学们为构建法制校园献出自己力量的决心。

20xx年11月12日至18日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班全体成员

七号教学楼

1、班委拟写构建法制校园倡议书

2、召开主题班会宣传法制建设

3、绘制构建法治校园从我做起手印海报

4、组织班级同学按手印,做宣誓

Ⅰ、策划阶段:11月12日至11月13日

主由班团支书具体讨论活动形式、主题、内容等活动要素。

Ⅱ、准备阶段:11月13日至11月18日

团支部任务分配到班委及各位同学手中。

活动分工如下:

①活动负责,主要有班级宣传

②班级号召全班参与

③活动所需要道具,此项由班委负责统一准备

④活动场地安排,纪律维护,由班委根据现场情况予以适当重视及保持

为带动同学参与积极性,本次团日活动除主题班会外,融入艺术色彩,绘制法律树,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手,让法律校园建设的大树枝繁叶茂。

①准备阶段列好需求的清单,如海报纸,彩笔,印泥等,由生活委员于11月13日下午一次性购买。

②11月14日上午,班委拟定构建法制校园倡议书

③11月15日,绘制“法制树”手印海报

④组织班级同学召开主题班会,在“法制树”上按手印

⑤活动记录:由组织委员记录本次活动中精彩片段

⑥活动总结由班团支书负责。

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当代学生,按照以下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1、尊重、爱护国旗国徽,不断增强自身法制观念;

2、遵守交通规则、维护校园公共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

3、遵守校规校纪,以实际行动构建法制校园,做到:诚实守信、刻苦学习、不迟到旷课、不破坏公物,遵纪守法、爱护环境、讲求秩序、讲求公德、注重仪表;

4、增强自身依法维权意识,勇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我是生科人,我愿为构建法制校园贡献力量!

班会课件 篇8

别样的青春 同样的精彩

——我留守、我成长、我快乐

仁怀市水塘九年制学校九(2)班

一、 设计背景

据统计,目前全国“留守儿童”已超过20xx万人,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话题。 在黄门乡中学实习一月有余,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与熟悉,我了解到全校大约70%的儿童为留守儿童,而我所担任班主任的初一(4)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5%。通过了解,他们大多数父母都外出打工或一方外出打工,长期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照顾。由此造成学生心理情绪波动大,家庭教育欠缺。故开展此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孩子们能直面留守,做到自立自强,可以快乐健康的成长!

二、 班会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直面留守,做一个留守但快乐的孩子。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克难奋进、自立自强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力求超越留守。

(3)通过这次班会,让更多的同学明白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怀,也让留守儿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小树立起回报社会、回报母校的远大理想。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远大的志向。

三、班会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他们是留守儿童,但他们并不孤单,社会、父母都在默默的关心着他们。让他们能真确的面对留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直视留守。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做到自立自强,胸怀大志,心存感恩,能超越留守!

四、班会准备

1. 调查班级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2. 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各种材料

3. 安排学生排练歌曲《感恩的心》

五、

六、 班会流程 班会过程 班会导入——感知留守——在留守中扬帆起航——在留守中超越

? 导入语

渴望着回家后父母对我们的学习的询问,渴望着妈妈那反复的唠叨,渴望着犯错误后爸爸那严厉的训斥,渴望着爸爸妈妈能给我们来开一次家长会, 渴望着??

可是,这一切都只是渴望,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好,大都外出打工,一年只有可数的几天同我们在一起,我们是留守的娃! ? 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留守的娃》

老师总结:不错,我们是留守的娃。潮起潮落,一年四季悄悄的变化,天真的时代,孤独的年华。但是,我并不是真真的孤单,我们虽然有别样的青春,但我们的世界同样精彩!同样丰富多彩!

进而导入班会主题——别样的青春,同样的精彩

——我留守,我成长,我快乐!

? 感知留守

(1)留守生活

“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妈妈已经出去打工好几个月了,家里都很好??”

选择班级同学朗读他们的日记,提炼出这时学生对父母浓浓的思念之情感知孩子们留守生活的状态。

我知道大家都非常想念他的父母,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真难过。那么,我想问问班上的留守同学,你们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2)留守学生发言

让班级留守儿童发言。

老师总结:留守的日子有辛酸,有苦涩,但也有甜蜜。 父母外出打工,其实也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因此,我们不能辜负父母在外的辛苦,要正确的面对留守,留守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的父母其实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在留守中扬帆起航!

? 扬帆起航

(1)爱的留守

虽然我们是留守儿童,但是我们并不孤单: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天下所有的父母们为了孩子倾尽所有,不求回报。他们暂时的离开其实是为了想更好的爱我们。 找同学谈谈他们同父母打电话事的谈话内容。

老师总结。(备注:家长打电话的内容应多为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故老师总结时,可以鼓励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与辛苦!)

(2)起航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父母在外工作其实也很辛苦,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从没怨言??(用PPT展示父母在外工作的图片)

通过此环节,让留守学生懂得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以及对孩子寄予的厚望。同时明白了:父母外出打工不是抛弃他们,而是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自己只有努力学习,自强自立,才能对得起父母。

? 超越自我

(1)风采展示

展示班上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的风采(学习、生活等方面)

(2)我留守,我自立,我自强!

对平时在家表现较自立自强的学生事迹进行讲解,树立榜样,教育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

并让学生讨论思考讨论:

父母不在家的日子里,生活更应自理

父母不在家的日子里,学习更应自觉

父母不在家的日子里,更应懂得尊老护小

??

老师对此进行简单总结,鼓励留守儿童要自立自强。

(3)心存感恩,快乐成长!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我们也已看到,其实我们并不孤单——爸爸妈妈在远方默默关心着我们,身边的请朋好友对我们也照顾有加,周围的老师同学对我们也很关心??

让学生回忆最让他们感动的人、事,并讲解给其他同学听,培养孩子们感恩的意识!(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完美超越

让所有学生携起手来,共呼“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爱共创灿烂的明天!” 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意识与能力,牵手互助,共同进步。

然后放下手,让留守学生先大声呼喊“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接着全班同学齐呼,借此发泄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 结束语

青春,更多的是激情、是梦想、是幸福,相信同学们会用良好的心态,进步的思想,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父母的远去是暂时的,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快乐享受每一天。请同学们不要忘记:你们还有一个大家庭,那就是黄门中学初一(4)

班,这里有你亲爱的同学和老师,还有关心疼爱你的代理家长,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与幸福,分担苦恼和忧愁,我们共同甘苦、团结协作、同在阳光下快乐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走进灿烂的明天!我们的青春同样精彩!

四、 班会反思

班会整体效果较理想,通过此次班会,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纽带,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之间的凝聚力。同时还让孩子们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赚钱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能更有前途!增加了孩子父母的理解和认同,增加了亲情的浓度。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在班会的个别环节上时间及尺度把握还有待经一步提高,总体来说,达到预期效果。

20xx年九月

班会课件 篇9

今天的班会课上,潘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熊猫,剪了一张月牙似的嘴巴,让我们玩贴嘴巴的游戏。

首先,潘老师请陈南静同学上台做示范。高燚用红领巾帮陈南静蒙住眼睛,然后小心翼翼地扶她走上讲台。被红领巾蒙住眼睛的陈南静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手中的嘴巴竟然贴到了小熊猫的左边。同学们见此情景,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潘老师宣布每组轮着上台进行贴嘴巴游戏,第一个轮到的是褚存鑫同学。和陈南静一样,高燚也用红领巾帮他的眼睛蒙住,然后扶着他上台。只见褚存鑫靠着自己的记忆,东摸摸,西摸摸,找准位置把嘴巴贴了上去。是的,他成功了!有的同学忍不住大喊:“厉害呀,褚存鑫!”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褚存鑫?”还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了掌。

最有趣的莫过于张铕高同学了。被蒙住眼睛的张铕高犹如一个盲人似的,东摸西摸,嘴上还时不时的大叫:“啊!黑板在哪?啊!黑板在哪?”同学们纷纷大笑起来。最搞笑的还在后面呢!只见她一会儿把嘴巴贴在熊猫的鼻子上面,一会儿把嘴巴贴到了熊猫的左边,一会儿把鼻子贴到了熊猫的右边……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

眼看着就要轮到我了,我的心七上八下的,我在心里一遍遍的“演示”着贴嘴巴的步骤,生怕自己“出丑”闹笑话。终于轮到我了,我硬着头皮上场了。高燚用红领巾蒙住我的眼睛,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被带到台上。我碰到了黑板,心里默默的想着步骤,瞄准了位置,把手中的嘴巴贴在了我心里想的位置。“我成功了吗?”我忍不住摘下红领巾看了一眼,“哇,居然过关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连蹦带跳地回到了座位上。

伴随着下课铃声,班会课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真是一堂令人难忘的班会课啊!

葫芦课件(集锦9篇)


葫芦课件 篇1

一、导入谈话。

(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

1、看书上四幅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出)怎么知道?(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我)

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

2、指名轮读,评议。

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知道?(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

(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

(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板书:绿叶、开花、葫芦)

(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现在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心情怎样?从哪两句知道?(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

3、小结:这自然段讲什么?

葫芦课件 篇2

一、复习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葫芦课件 篇3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葫、芦、挂、些、盯、邻、居、奇、怪、怕、治,这十一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会认读藤、哇、蚜,这三个二类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3、练习用每天、可爱,造句。

能力训练点

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洞察事物变化的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

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明白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疑点: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解决办法提前让学生查找叶子的作用的资料,在理解课文时,着重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变化,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学习听课之前查找有关叶子的作用的资料。

2、通过各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本课重、难点。

4、学生自学字,对识记有困难的生字讨论交流。

教学步骤

葫芦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我们知道,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从情境中围绕“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把课堂给学生,课堂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景创设法,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等教学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予学生,教师做好巧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3、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教学重点:

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画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读生评价、分角色读)再加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道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看图和朗读得到充分的感悟。

教学流程:游戏导入——学习一、四自然段——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拓展延伸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找不同画面。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找出不同。

3、请学生带着游戏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为后文找出课文插图的不同做好铺垫。)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质疑:从课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主交流。

4、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自主交流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图文结合,体会葫芦的可爱。

(1)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评价葫芦。(可爱)的葫芦

(2)出示:(可爱)的葫芦多么可爱的葫芦哇!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比较感叹句的语气。(赞美)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葫芦的可爱。

(5)指名朗读描写葫芦可爱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细长的、满、雪白的、可爱”;齐读。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同学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呢?

2、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1)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引导学生体会“每天、几次”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生从多次的朗读中深深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只要引导孩子入情入境,身临其境,感情自然会出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小葫芦变黄了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学生读中比较句子意思的不同。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伤心)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现种葫芦的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4、多媒体出示文中两幅图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

①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③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同学门脑子里有什么疑问吗?指名交流。(“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文中两幅图画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进行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

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芦落地之谜。

(一)学习第二段

1、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板书:一些蚜虫变黄了)

多媒体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谁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指名)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把这两句读一读。

2、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芦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3、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呢?(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学习第三段

1、种葫芦的人这样做,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多媒体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知道这话的意思吗?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读读这两句。

3、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指名)

是啊,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板书:叶和果有联系

4、全班齐读二、三段。

5、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6、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采用课后的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得到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教学中设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六、拓展延伸。

1、想一想: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

2、编一编: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些葫芦… …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续编故事来内化课文中的语言,这样对他们进行一次人文教育,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画一画:你能画出长大后的葫芦吗?

七、写字指导

1、出示“言、每、棵、怪、慢”6个字

2、指导学生观察发现:

言和每为独体字,后3个字为左右结构的`字。

结合“母”字指导“每”字的笔画顺序,师范写

“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

复习“忄”的写法,师范写“慢”

3、生描红书写

4、点评

葫芦课件 篇5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手拿小葫芦)(生说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

运用比较,指导看图

1、出示课文图,提出观察要求

先让学生整体的观察这四幅,看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四幅图的变化(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

2、汇报观察结果

a、图中都画了什么?(葫芦、叶子、小花、人)

b、让学生说一说葫芦发生了那些变化(包括叶子、花、果的变化)

c、说一说种葫芦的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包括眼睛、表情、姿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呢?下面请同学门仔细听读课文。

(三)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四)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难读的字和难写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

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做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

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在文中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五)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字词,对有创造性的字形记忆方法要大加鼓励

纠正容易读错的词语的'读音

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

葫芦课件 篇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这里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四组园的一篇看图学文文章,这一组园的单元主题是通过词语和故事使学生受到启发。这篇寓言故事重点围绕葫芦,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该寓言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2个生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低年级的阅读提出以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读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正确认读生字,通过品词品句来感受葫芦的可爱,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教学的难点: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我的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学情

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三、说教法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我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说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颖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通过读读、画画、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形成自主探究式学习,在交流、互动中,树立自信心,得到相应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一开始,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出示葫芦实物,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我接着让学生说对葫芦还有哪些了解,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葫芦的有关知识。然后老师再进行简单介绍,补充了有关葫芦知识。教师由问题“葫芦的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转入了对本课的学习。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由带拼音词语到去拼音、再到单个生字认读,逐层递进。在小组内讨论记字方法,实现了绩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的目标,体现了小组合作。字词教学应注意音形义的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做“盯”的动作,让学生发现偏旁与字义的联系,并让学生扩展目字旁的字有哪些,有意识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形声字的特点,这也是学习、记忆汉字的一种方法。“哇”,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语气词,同时与前面学过的语气词联系起来,既学到了新知,又巩固了旧知。另外,通过熟字换偏旁的方式,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记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指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为理解与感悟文章奠定基础。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学生会产生疑问,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于是我采用变序阅读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四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完画出描写葫芦可爱的句子多读几遍,引导学生从“细长”、“雪白”、“多么可爱”、“每天”、“几次”等词语进行体会,然后再采用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从“细长的”体会到葫芦藤的样子时,我让学生说说还可以说“细长的什么?”这一安排,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挂”用得更准确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挂”还可以换什么词?课文中用这个“挂”字给你什么感觉?从而让学生体会“挂”字所带来的美。

在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借助图片,读出心中的惋惜、难过之情。通过两幅图片,了解了故事的开头和结果,教师巧设悬念,“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具体的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详细了解”,一句简单的过渡语,将下节课要学习的二三自然段轻松带出,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五)指导书写

本课所写两个生字,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说说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葫芦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课件,可翻开)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

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葫芦:草本植物,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吃,长老后硬壳可以做成器皿)

我要的是葫芦,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_,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介绍葫芦的样子)葫芦可以食用炒食。葫芦可以药用。大葫芦能制成甕、盎、瓢、尊,小葫芦能制成碗、盘、杯、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自己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先查一查。

2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最后他要到了吗?

三、看图

1、故事中的那个人那么想要葫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

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说话:

提问: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两幅图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的。用直线画出相关的问句,自己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四、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葫芦课件 篇8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

二、读文、识字、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

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

5、观看课件,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伤心的语气。(男女同学比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板书“变黄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识字。

6、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7、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哪组有发现?(让四人小组集体汇报,并出现相应的图片和动画,画出重点的词、句:“盯着”的意思。“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说什么。理解“奇怪”,为什么那个人会奇怪?邻居和那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板书那个人错的地方:“不用治”,让叶子“生了蚜虫”,而且“虫更多了”。)

8、认读二、三段的词语。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2、指点、展示: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 总结谈话。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五、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葫芦课件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2. 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4. 会写3个生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我们上节课刚认识的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板书课题。齐读《我要的是葫芦》(相机指导读“葫芦” 读轻声)

师:(拿葫芦)喜欢这个葫芦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摘葫芦吧?想要摘下葫芦,就得流利的读出葫芦下面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小朋友读的真好,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读轻声的标成红字)

生:这3个字都读轻音。

师:那你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再来读一读

二、图文结合,品读感悟。

过渡:大家读的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葫芦园看一看,看看园里的葫芦长的怎么样?

师:(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些小葫芦长的怎么样?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葫芦可爱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指名读)

师:那让我们走进葫芦园,看看葫芦长的跟我们画出的句子里是一样的吗?

师:(课件出示葫芦藤)什么样的葫芦藤?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着什么?

师:藤上除了绿叶还有什么?什么样的小花?

师:(出示图片)慢慢得花谢了,这颗葫芦又发生了了怎样的变化?

师: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此时此刻,站在这美丽的葫芦架下,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你能不能用你找到的句子读出她的美?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的美不美?听到同学们的夸奖,你开心吗?

师:你再来读,用美的语气读?

师:可爱吗?美吗?站在这么美的葫芦架下,你想说什么?

师:你们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一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吗?(齐读)3.除了你们喜欢小葫芦,还有谁喜欢?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

师:这句话中的那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种葫芦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每天”是什么意思?

生:天天都去

师:一天他要看几次?

生:很多次

师:每天都要去看很多次,种葫芦的人打心眼里喜欢这可爱的小葫芦同学们再来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种葫芦的人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这些小葫芦长成大葫芦了吗?(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师: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三、探究原因。

(一)学习第二自然度。

质疑:那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师: 多可惜啊,你们一定特别想知道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一个个的掉落了,答案就在课文第2、3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生: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

师:当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你们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谁来读读你的想法?

师:这位种葫芦的人,你在乎叶子上的这些虫子吗?

生:不在乎。

师:对,叶子上的虫,又不是小葫芦上的虫,我才不在乎,他心想(生读)

师:有一点不在乎了,语气再强烈点。(生再读)

师:你瞧,种葫芦人对蚜虫的毫不在乎就藏在这个小小的感叹号中!大家一起再来读读

师:老师听明白了你们觉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他不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你瞧他正站在葫芦架前盯着小葫芦看呢?谁来做个“盯”的动作?

师:那你们盯着老师看,就是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看一个地方就叫——盯着,难怪他是目字旁呢。

师:全班同学都盯着大屏幕读一读,瞧,你们盯着可爱的葫芦不由自主的自己对自己说起话来就叫自言自语。

师:谁能自言自语的读读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聪明的你仔细看这儿又有两个感叹号谁能读好?

师:这个感叹号中藏着种葫芦人多大的希望呀!你能读出来吗?

师:感叹号的语气你读出来了

师:所有种葫芦的人盯着你心爱的小葫芦读一读。(生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叶子上的蚜虫,一个好心的邻居看到了对他说了什么?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请同学们“—”画出“邻居”说的句子;用“~”画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师:谁找出邻居说的话了?请你读一读。(相机指导朗读)

师:你真是一个热心的邻居。

师:看到他不治蚜虫,你是怎样的心情?那你赶快劝劝他。

师:谁找出种葫芦人说的话了

师:你好固执啊,别人劝你你都不听

师:当邻居劝你的时候你感到很奇怪,所以你反问道?(分组读)

师:谁愿意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读)

师: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邻居看到了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很着急。

师:是呀,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我就是种葫芦的人,大家再真诚的劝劝他。(小组读)

师:是呀,叶子上长虫关葫芦什么事, 真是太奇怪了,(出示反问句)种葫芦人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同学们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反复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生1:这两个句子一个用的是句号,一个是问号。

生2: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但一个用的句号,一个用的是问号。

生3:虽然意思相同,但用问号的句子语气更强烈。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如:(生读)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

师:你瞧这样一反问,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所以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感到很奇怪,反问道:

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四、揭示寓意。

师:那叶子上的虫子到底要不要治呢?为什么?你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吗?(出示葫芦生长的示意图)

师:叶子是绿色植物的营养加工厂,它把加工好的营养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她还能借助太阳公公的光芒制造许多营养。也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小葫芦有了充足的营养才能越长越大。要是叶子被蚜虫吃了就不能给小葫芦生长的营养了,葫芦就会落了。

过渡:那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图)

生:他会后悔。

师:后悔什么?

生:后悔不治蚜虫,不听劝告。

生: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了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

师:是呀葫芦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其实不仅葫芦和叶子之间有联系的。(相机板书)任何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种葫芦的人错就错在不治蚜虫,不听劝告,当我们不明白时,别人劝说我们时,我们要虚心接受,勇于改正。(板书 :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五、拓展延伸。

编故事:第二年春天,这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碰到叶子上又长出了几个蚜虫,他会怎么做?

六、快乐写字

1.学习“言”。

师:又到了我们快乐写字的时间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写字的?(出示“言”的演变图)

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师:舌头在嘴里晃动,就是“言”,他读“yan”.(板书音节)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这个“言”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言”的第二笔横要写长

师: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写“言”。(师范写,生书空写)

师:现在请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组词,拓展含有“言”的四字词语)

2.学习“挂、哇”

教师写,学生看,说提示,再扩词。(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七、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啊,我们不仅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还学会了三个生字宝宝。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老师给你们上课很开心。

八、布置作业

课后可以把自已编的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 造养料 葫芦 可爱

叶子 长虫、不治 葫芦 黄、落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对称课件(集锦9篇)


对称课件(篇1)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操作、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课件、剪纸艺术作品、电脑课件、剪刀、油画棒、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对称图片,并展示动画)。

师: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尤其是苏州的小桥流水和园林里别具风味的花窗、亭台常常为世人所赞叹。(边介绍边投影相应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这些建筑、工艺品之所以有独特的美,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对称的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交流共享

1.认识物体的对称。

师: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几个物体,(出示例3主题图)它们分别是什么?找找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同桌互相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交流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观察这些物体的两边,经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这样的物体是对称的。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把蝴蝶、天坛和飞机沿着轮廓画下来,可以得到这样的3个图形。(出示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的这几个图形,对折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提问:图中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是以什么为界线的?

揭示:像这样的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操作深化。

出示例4,明确要求。

(1)让学生用一张纸对折,再照样子画一画、剪一剪。

(2)让学生按上面的方法再剪一个对称图形,先想好准备剪什么,再剪一剪。

三、反馈完善

1.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看图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

3.教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在教材上连一连,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初次以数学的眼光接触对称,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对称现象。要理解什么是对称,必须先发现“两边完全一样”,学生通过对折,对称的特点就在眼前的图片中体现出来,进而接受轴对称的概念,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直观又形象。有了感知、体验的过程,学生就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对称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本节内容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通过观察、折纸、扎眼、印墨迹、艺术作品欣赏等操作性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轴对称的直观体验和理解,再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加以数学上的分析,逐步了解和领略轴对称现象的共同规律。在教材编排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从而达到了“现实内容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三者的统一,进而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为突出重点,我一是立足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来设计问题;二是让学生通过两组实践活动,经历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直观体验和理解。

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辨证的分析问题的世界观,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能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我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讨论,获得新的认识,从而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事物并不陌生,而且性格活泼好动,对于轴对称现象这节新接触的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我采取了“小组交流、自主合作、探索实践”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通过“看一看、猜一猜、做一做、折一折、撕一撕、说一说”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这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本节的学习内容有许多需要发挥学生想象和个性的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五、教法分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好数学的保证。本节课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创设问题情境,揭示课题,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课堂评价语言,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验不同程度的乐趣。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采取引导发现法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实践活动———交流感知———形成认识”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操作,适时利用多媒体地演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并运用自己所学进行创新实践,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几何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课前,老师应准备好多媒体素材,学生应准备: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纸片和剪刀,尺子、针、彩纸、彩笔等一些活动用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考考你的观察力”这一醒目的标题,激起学生的好胜心,通过演示动画过程,提问学生:“这些画面中的图案给你怎样的感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一设计遵循“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实际情景,伴随着欢快流畅的音乐,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展示了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实物,声色并茂,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视觉、听觉的作用,让学生在欣赏中认识对称的特点,直观的感知物体在对称轴两边的形状、大小一样。

在这一感知的基础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举出符合对称特征的物体,估计学生举出的生活中的图形会多种多样,有些是,有些不是,我将耐心的对照刚才的特征,对其给予恰当的评价,并对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给予鼓励。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同时,体会轴对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这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开始去学习轴对称现象。

(二)、自主探究,形成新知

我设计了两组活动,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学生活动一: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动手试试看这些图片都可以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使两边的部分互相重合吗?折痕在哪里?

这个简单的折纸活动适应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很快完成图形的折叠,感受其两边互相重合的特点,并在交流中认识到有的图形的折痕有多条,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不具有这一特征,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体现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这时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逐渐由感性过度到理性,下面进一步创设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二:

请同学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用准备好的材料参考课本中的方式或另外选择一种你认为可以的方式,做出一个符合上述特征的图形,并说出这样做的道理!

这里用“符合上述特征的图形”,而没有明确指出到底是什么图形,目的在于①不过早的提出轴对称图形以防淡化学生对定义的探究活动,②主要也在于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营造一个在迫切需求下的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活动进行时,让学生四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分工明确,研究后选出中心发言人。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体验图形的制做过程,进一步感悟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在这里,留给学生较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力图让学生开拓思维,自由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带动学生深入思维,实现了对概念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这时,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创做中去,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同时,发挥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既能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无论是课堂气氛还是学生的思维都进入本节课的高潮!

通过以上的两个活动,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鼓励学生用语言概括通过集体研究完善,自然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轴对称图形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三)、交流评价,促进同化

下面,鼓励学生应用定义去找一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一些的图形,并提问:下面的生活中的图形你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哪些?选择一组你喜欢的图形做出判断。并试着找出它的对称轴。

老师设计这组题目时,特意指出了生活中的图形,因为如果按照数学定义的严格要求,生活中绝对的对称很难找到,只是能给我们一种对称的感受。通过这组题目挖掘了多个种类的图案,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而且,通过干扰图形,来强化对概念的认识。例如对于象香港区旗中的紫荆花图案,容易混淆,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折叠,观察对比,进行验证,以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虽然每位同学只要求完成一组,但通过倾听或参与其他同学的讨论,在较短的时间里,可以进行大容量的学习。并在评价他人,评价自己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多向思维、多维评价、多维互动的氛围。

(四)、观察图案,获取发现

1、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如:两扇门、两个“喜喜”字,两只小脚丫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物投影仪显示)

2、观察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讨论交流。

在观察图案时,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对每一组的图案产生疑问:这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观察分析,鼓励学生去各抒己见,我想通过学生的交流争论,能够产生新的认识,获得新的提高。从而引出第二个概念:轴对称

轴对称定义:

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折叠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比较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教师在此不要求深究二者的区别,只要求能理解二者本质相同。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看作两个图形,也可以将两部分看作一个整体。

(五)、迁移运用,促进发展

出示四组练习:1、数字猜想,2、字母猜想,3、汉字猜想,4、给出几组图案,找出成轴对称的图形。前三组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三组题的练习,共同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从而宏扬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最后一组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

在经过了一系列深入的学习探索只后,让学生的大脑放松一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通过欣赏这古香古色的摆设,这巧夺天工的雕刻,那古风犹存的庙宇、宫殿,甚至连诗歌之中也出现了对称的美,还有这充满活力的现代建筑反映了中国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程的最后,让学生在自由的交流中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留给学生一道富有开放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作业题,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舞台,使学生的活动由课内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六)、板书设计

1、轴对称图形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定义:

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折叠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结果、发现"方法",进而优化了整个教学。

对称课件(篇3)

一.课前韵律:

1师说口令,生做动作。(学生面对面)

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师可以把准备好的音乐播放出来。)

2猴子捞月的故事:(课件展示)

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它们很是高兴。

小猴子将手伸到井水中,对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几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小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老半天,依然捞不着月亮。

为什么小猴捞不到月亮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游戏。

二、创设情境,学习镜面对称:

1、照镜子:

老师摆出自己的大镜子,请同学上来做动作,照镜子。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镜中人的动作和镜子外面的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同时此时镜子是竖着放的,和后面的湖面对称有所不同)。

2、组织游戏活动——做“镜中人”。(体会左右相反)

(1)、师讲明游戏的要求:请一位同学上讲台面向大家做出一个动作,保持不动,再请一位同学上台,面对他做出“镜中人”的动作。

(2)、同学们判断扮演“镜中人”的那位同学动作对吗?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汇报。

(3)、让“镜中人”面向大家,现在你有什么发现?

(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验证刚才的发现是否正确。

小结:镜子里的人和镜子外的人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显示练习题,师让学生选择)

3、游戏:照镜子。

每人写“白天”这两个字,然后让这两个字“照镜子”,(镜中的摆放方式是与纸平行)把镜子里的字样子描在纸上,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互相交流。镜中的字变得不认识了,它左右颠倒了。

4、湖面对称

(1)、我们知道“水平如镜”,这个词,当水面很平静时,它就像一个大镜子,将岸上的风景全部倒映在水中,现在老师就把这面大镜子放在地上当做湖面,请一个同学站到镜子旁边来,看看你在镜中里看到了什么?(头在下,脚在上)

请欣赏一组图片(有湖面倒影的图片)。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发现?(上下相反)

(2)、把“白天”那两个字,在另一张纸上重新写一遍,再让它们照镜子,(这次要让镜中与纸垂直)。描出现在镜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

(3)和之前所描出的那张纸相比,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是左右相反,上下一致,“湖面对称”是左右一致,上下相反。

老师把课前写好的“白天”两个字的和两种影像对折。演示对折的方法将所描出的词和白天重合,感受“镜面对称”,就好像有一条竖着的对称轴,镜外物体和镜中的物体,左右相反,上下一致;“湖面对称”就像有一条横着的对称轴,物和像是上下相反,左右一致。

今天我们玩的“照镜子”游戏中,镜子外面和镜子里面的物体(或者人)是对称的,我们把它叫做“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三、想想课前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里面,为什么猴子捞不到月亮呢?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拓展性练习。

2.看镜子写时间。(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做)

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3、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

对称课件(篇4)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轴对称图形》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从人生活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性质,通过图片及空间想象,归纳他们的共同特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2、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对,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3、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的能

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感知,从观察中发现,从发现中总结归纳,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到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通过变一变、猜一猜、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准确辨认轴对称图形,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图形,了解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对称轴,会利用对称轴的性质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

四、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本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教师激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等活动,从感知中获得对轴对称图形认识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理念:

1.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实践培养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动手操作采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便于习得新知。

3.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第一个环节:“玩”对称,魔术引入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魔术活动:

第一个是教师变魔术

课的开始,教师给学生带来带来一个小魔术,我来演示一下设计意图:其实我上网查了许多教学案例,都是从剪纸开始教学活动的,但是呈现的方式却不能将全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年级的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的认知世界很广泛,喜欢时尚的活动,接触新鲜的活动,对一些简单的活动,常常做的事情,兴趣并不那么浓厚了,因此我将这个环节用“小魔术”进行了一下包装,使“活动”更时尚,更能在课的开始有效的调动全体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这个活动之后,学生会立刻又了“动”的欲望,因此,我设计了第二个魔术,师生共同操作(即用复写纸画)我来演示一下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的升华,从看、猜到自己动手操作,自助感知发现,这是一个层次的提升,也是对新知感知的强化。同时又把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了。

第二个环节:“识”对称、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第一部分是“观察”识对称

刚才两个魔术活动生成了多幅轴对称作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魔术产生的作品,也就是剪纸作品。

同时教师设疑:观察黑板上的剪纸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尝试过几次,学生都能很快就发现图案的左右两边相同。进而,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

因为学生有过剪纸的经历,所以很容易就会说出,在剪纸之前,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的,只剪出图形的一半,打开纸,整个图形就剪出来了。左右两边是相同。有可能学生在说理由时,语言表达没有那么准确,没有层次,但是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就可以。孩子在表达观点时,教师应配合动作演示,这样,配合学生的表达,便于全体学生的理解,也为理解“重合”一词做了铺垫。这部分学生观察活动,可以找两三个同学说,基本表达清楚后,教师就可以抛出准确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用虚线表示。(同时教师演示画出对称轴)

本环节的第二部分就是体验新知、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学生已经有了理论概念作为支撑,将理论知识灵活多样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有效的巩固新知。

这部分,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检验复写纸画出的图形是否对称

师设疑:刚才我们用复写纸画了几个图案,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能很快就回答出是。教师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对称轴在哪里?这个问题,让找两三个同学说,给更多同学发言的机会,反复巩固新知。设计意图;刚才,第二个魔术用复写纸画,是每个学生都亲生经历的过程,用刚刚掌握的理论新知与这个过程体验相结合,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概念,也让学生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对新知的理解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二个活动是:探究典型图形是否对称

这个活动,从探究长方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开始,进而逐步探究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圆这几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在探究正方形和长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时,我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探究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时,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争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我认为应该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探究图形的数量,在这个表格中,我们还可以增加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

第三个活动是,联系生活,体验对称

这个活动呈现的形式是《闯关夺星》

以组为单位,选题闯关夺星,题目设置为一星题、二星题、三星题、星越多,题目越难,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斗志,唤起学生的挑战欲望。

本环节,我设置了三道题,一个组完成一道题,最后集体反馈。这三道题分别是:

判断英文字母是否对称。判断生活中物品是否对称,猜艺术字、

各个组分别完成自己的习题后,分组集体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个组汇报,其他三个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我又设计了加分题,例如:在判断生活中图形、数字、字母是否对称后,其它组成员画出对称图形、数字或字母的对称轴,画对的给本组加星。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体验、巩固新知,在练习的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从抽象事物到直观事物,从书本简单图形到生活现象,从解决单一问题过渡到解决较复杂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次分明。使学生的认知面不断扩大,能力逐步提高。在练习的形式和反馈形式上,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中开拓思维、验证新知,在合作中提升能力、巩固新知,最终突破教学重点。

第三个环节:深“探”对称,感悟性质

在讲解对称时,有个难点就是根据对称轴的性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我之所以把这部分知识定义为难点,是因为,以前在我们学校的教学月中,我做过这节课,如果这部分知识,您让学生自己探究,学生们也能说出方法来,但是能说出来,并不代表学生真正理解,也不代表,在习题中能正确运用。有时候,我们为了使做课的效果好,这部分知识事先铺垫一下,可是如果回归到真实的课堂中,而不是做秀的课堂中,这部分知识怎么教的自然,教得明白,学生怎么样能真正自己学会,是我这次思考的重点,想了好几天,突然想到了复写纸,于是,我利用复写纸,先让学生体会对称轴的性质,虽然我们的教参中说,“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就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我认为,就是这句话才是解决这个环节的重点,可是给学生这么抽象的话,学生又不能理解。但我可以用复写纸让学生体会这句话。将白纸对折,

复写纸放中间,在离折痕(也就是对称轴)近的地方点一个点,再让学生离折痕(也就是对称轴)远的地方点一个点,打开白纸观察对称轴两边的点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发现,对称轴两边对称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两个点是对称的。当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后,我再出示方格纸,方格纸的一侧点好点了,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的位置,点出每个点的对称点。

完成这个活动后,在出示简单的图形,根据对称轴的位置,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从体验、发现中突破难点,将难点,由易到难,逐步,逐层抛给学生,这样学生既不会觉得难,又觉得这个活动很有趣,让学生在有梯度的活动中,学到新知。

第四个环节:“赏”对称,提升认识

本节课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体验对称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内容;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

2、欣赏生活中的对称(欣赏片配有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对称的美,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与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做了一个呼应,将抽象的语言相信变为直观的事物欣赏)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五、设计说明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观图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对称课件(篇5)

一、设计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教材分析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见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9页)。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数学,用学得的知识解决数学现象。

本课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下面的"做一做"呈现的是照镜子的活动,意图是通过镜面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对称作为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与学

生的日常实际联系较多,故在二年级上册引入"对称"这一常见变换应该说是必要的。对称的表现方式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等,囿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它富有变化性。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来体验,在"玩"中学,从体验中获得知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镜面对称的特征不容理解,可能会对镜面对称特征的感知、描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在操作体验中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⑵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未知。

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美。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学法:活动探究,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2、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分析。

七、课前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教师准备一些镜面对称的图片。学校里有大镜子的组织学生去镜子面前"照一照",如果没有,教师准备一面大镜子。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引出水面对称

1、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月亮真的掉到水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

2、汇报:平静的水面就象镜子一样,猴子捞的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当然捞不到月亮。水面这个大镜子真是太奇妙了。

3、同学们,平常你见过这种现象吗?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的倒影。

4、继续欣赏水面对称图片(说明这些都是对称现象,大小形状一样,是一种上下对称。)

5、导入镜面对称

师:除了水以外,你还见过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东西吗?(镜子里。出示第二幅主题图。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里的数学)

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

[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二)、镜面对称,探究镜面对称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你们想不想自己到镜子前去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呢?

生:学生们顿时情绪高涨,齐答:想!(学生走出教室,到大镜子前去照一照)

师:那么,大家一起来观察观察"我们"和""镜子中的我们"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变?

(学生们投入到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在镜子中做出了各

种各样的动作,一边做,一边议论。稍后回到教室。)汇报交流:镜子外的我和镜子中的我,大小一样,前后、上下的位置也没变,就是左右的位置变了。

师:照镜子,就是我们数学中说的镜面对称,镜面对称的特征就是左右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清晰地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和相对性。]

(三)、巩固练习

1、游戏:《照镜子》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也可以学生跟学生做照镜子游戏。)

师:我蹲下。生:我们也蹲下。师:我起立。生:我们也起立。师:我向前走。生:我们也向前走。师:我向后退。生:我们也向后退。师:我左手摸右耳朵。生:我右手摸左耳朵。

[说明:在这个游戏中,教师也可先请一个学生与教师合作,其他学生判断这名学生做得对不对。这样设计是照顾一部分学困生。整个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全体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动作,既巩固了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思,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

2、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课本71页第5题。)

3、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课本71页第4题。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4、拓展题

(1)写下1-9的一排数字,用小镜子照一照,看在镜子里是什么样的?

(2)找找镜子外是什么时候?教师出示几个镜子中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镜子外实际是几时几分?

(四)、回顾总结

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九、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镜面对称

前后 左右--变

上下 互换

十、作业设计

对称课件(篇6)

一. 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小学学过的一些圆的知识以及鲁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探索和圆有关的性质(垂径定理及逆定理),在新教材中要求有所下降,新课标中要求应为理解圆有许多重要性质,其中最主要的性质是圆的对称性(轴对称性和旋转不变性,它是探索其他性质的基础前提。本节内容正是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来研究垂径定理几逆定理。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反映了圆的重要性质,是圆的轴对称性的具体化,是证明圆中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所以这节内容是本章的重要也是全章的基础,更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以后,研究圆的轴对称性,可以由轴对称性自然过度到用轴对称性探索垂径定理。在概念讲完后安排了针对性练习,来巩固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垂径定理得出后,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是直接利用定理来解,为例2实际应用题的教学降低坡度,并且在例题后都做了些小结,归纳方法,也配套相应的练习。

二. 目标的设定

基于以上几点本节课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

2.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

能力目标:1。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2.经历知识探索与应用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圆的对称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观,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重点:圆的对称性以及利用圆的 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难点:垂径定理的探索及应用

三. 教法选择

a) 教学过程设计

i. 复习上节内容,并自然过度到本节中的与圆有关的概念学习;

ii. 问题情景:讨论圆的对称性,采用折叠的方法探索圆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的活动过程;

iii. 做一做:探索垂径定理,也是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合作交流、证明几个环节逐步探索出定理‘

iv. 安排两道例题对所学垂径定理加以应用;

v. 想一想:探索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b) 重难点突破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圆的轴对称性及利用轴对称性来探索垂径定理,应用垂径定理解题。由于这两个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在教材上作了适当整合,这样从圆的轴对称性得出后可以直接过度到研究垂径定理这一内容,过度自然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在例题安排上也注重了突出重点,设计了两道例题,都是为了巩固和加深对垂径定理的认识和理解。安排的针对性练习也能让学生及时得到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发现并证明垂径定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弧的相等是利用轴对称图形对应元素相等的性质得出。学生不易想到,也难以理解。因此,本节课在对这个知识的处理中,注意了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形成感性上的认识,然后再过渡到理性的思考。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本知识的兴趣信心,而且也降低了认识这个图形的难度。结合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c) 导入过渡设计

本节的复习引入,复习上节内容并为本节内容作出铺垫,由圆的对称性过渡到对垂径定理的探索比较自然,另外在探索例题分析之间穿插了适当的小结与相应的练习,使得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顺理成章。

d) 媒体的运用

本节课是性质探索课,需用到各种图形以及图形的变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运用了许多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和便于学生认知的课件,同时也增大了课堂容量。

1。圆的有关概念(复分式)

2。探索垂径定理(折叠式、复分式)

3。例题1

4。例题2

5。配套练习

四. 学法指导

在学这一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折纸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而学习本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已有的经验的作用。例如,用折叠的方法探索圆的轴对称性,用轴对称变换的方法探索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然后用推理证明的方法进行证明。应该说本节知识的学习是对前后所学体系知识的一个运用,因此不仅要使学生学好本节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章时,常常会因为以前某些知识掌握不牢或遗忘造成学生上的困难,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对垂径定理的证明学生可能不会想到用轴对称的观念去思考,而证明又较困难,因此探索垂径定理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时应尽量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复习,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思考、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获得知识。

五. 作业设计

a) 在与圆有关的概念学完后,安排一道针对性的概念巩固加深题;

b) 在例题讲解的基础上,安排两道相应的随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难度与书本例题相当;

c) 设计了知识拓展以及变式练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d) 课堂测评:

e) 课后作业:A类

B类

对称课件(篇7)

本单元初步教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研究图形,体验它们的对称美。本套教材两次安排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本单元是第一次。教学要求是: 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简便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至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仅仅知道就可以了。全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一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实践活动。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自然界里的对称现象以及对称在建筑中的应用。

第一道例题的编写线索是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大致分成两段: 第一段是观察天安门、飞机、奖杯等物体,发现这些物体的左右两边或上下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对称的。并由此联想生活中还有一些物体也具有这种对称特征,即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对称现象。第二段是把天安门、飞机、奖杯都画下来,从观察物体到研究图形。把这些图形剪下来并对折,发现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教材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让他们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形成轴对称图形概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概括等学习活动,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是和学生一起进行概括,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知识,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教学这道例题时,不能把物体的对称特点与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对称性是某些物体的特征,轴对称是部分平面图形的特征。正如天安门是对称的物体,画下来的天安门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天安门这个物体不是轴对称图形。

试一试要求学生利用初步的概念进行判断,通过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学生进行判断,要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先操作再下结论。由于教材里的图形不便于对折,所以课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为每一名学生都准备四个与教材相同的图形。这里只对图形个案,即只对这个三角形、这个梯形、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五边形进行判断,不对一类图形的整体进行判断。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学生还没有认识梯形,现在只能把梯形称作四边形,他们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还很初步,教学时要说这个三角形是(或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四边形是(或不是)轴对称图形。不要随意说成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具有轴对称特征的。

第二道例题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通过制作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能完全重合。学生制作的兴趣肯定很高,而且方法是多样的,画、剪、围、拼都可以,教材中仅交流了其中的一部分。制作方法虽然不同,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在制作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要引导学生一边制作一边体会,相互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为什么说做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达到制作的目的。

想想做做第1、2、5、6题寻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一些英语字母、一些国家的国旗、一些交通标志,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选择这些素材有三个目的: 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再次体验轴对称图形是很多的,只要注意观察,经常能看到。二是通过一些国旗和交通标志,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三是体会对称美,体会生活中为什么经常有对称的物体、轴对称的.图形,培养对数学的情感。这些目的,都需要在教学中认真落实。第3、4题是制作轴对称图形,第4题稍难一些,可以让学生先把上行中的四个图形对折(想像中对折),再与下行对照;也可以先把下行中的四个图形的另一半画出来,再与上行对照。

《奇妙的剪纸》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教材分两段编写: 第一段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漂亮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引起学生对剪纸的喜爱。更仔细观察这些剪纸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到启发,可以运用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剪纸。第二段指导学生利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剪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教材先作具体的示范,图示怎样折纸、怎样画、怎样剪,并鼓励学生创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看懂教材的图示,先模仿、再创造。

对称课件(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轴对称》这堂课是人教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本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方面知识的基础。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点,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的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二点,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第三点,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数学学习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将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并且我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画纸等教具。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复习铺垫——探究新知——练习巩固——总结反思。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首先,我用PPT展示旅游景点引出轴对称。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日常的旅游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尝试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点名让学生动手对折,继而在学生总结时给出轴对称的定义。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尝试画对称轴后,自己动手在书本上画,在察看学生完成情况时及时纠正。

活动三:出示两幅表格上的图让学生判别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尝试在表格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后,进行步骤总结。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第三环节:练习巩固。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组(画图题、判断题、连线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我先让学生在总结画图步骤后进行一次作图,及时进行巩固;接着让学生画出常规多边形的对称轴,让学生明白有的图形对称轴可能会很多;但我又担心学生搞不清平行四边形和任意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设计了两道判断题;紧接着又让学生从轴对称一半想象整个图形,从整个轴对称图形想象其一半,从生活实际出发,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最后我设计了一道一张纸多次折叠后能剪出什么图形的题型,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想象能力,又有简单的引导语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表象化,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两个问题: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

让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八、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两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画图等练习则在右边进行。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轴 对 称

对折后完全重合

1、找关键点? 2、标对应点 3、顺次连线

我今天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九、说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原则。教师只是对概念的引入加以指导以及对整个教学流程加以控制,其余都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操作、联想;讨论、口述,这样将有利于每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耳闻、目睹,各种器官并用,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不足之处:学生在画轴对称图形时,不按照画法去做,而是照葫芦画瓢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画,虽然有的同学能画对,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出现错误的画法。再教设计:强化画轴对称图形的画法,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明白不仅仅画对就可以,还要知道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样才能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轴对称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对称课件(篇9)

一、说教材

《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简单的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为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在认识做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称现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结合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

二、说学情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班学生情况。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班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表现。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处于抽象思维的初步形成时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具备轴对称性质的图形,这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能够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者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

能够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

制作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出示图片,美丽的花丛里,飞来了一直小蝴蝶和一直小蜻蜓。仔细观察,交流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简单交流之后,再出示经过电脑修改的,一半被修改过的图片。再让同学们交流,和之前相比,有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来描述你的发现。通过对前后的对比,发现对称美。很多图像不再对称,也就没有那么美。进而给出课题。

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自己经过对比,发现美的奥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新课开始,让同学们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剪刀和A4纸,把A4纸进行对折。拿出剪刀进行裁剪创作。要求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折纸进行裁剪。小组之内交流自己的交流自己的作品,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最优特点的作品,在班级内交流。

分析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共同的特点: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图形两边相互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教对称轴。教师板书。

通过动手操作,把同学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在创造中学习,在审美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深化新知

教师出示在ppt上出示太极图、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图形,让学学们辨识那些是轴对称图形,那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强调定义的关键字“对折”“重合”。

(四)巩固提高

影子游戏。每个小组的同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做作为人的身份,另一部分作为影子部分。人做出各种动作,影子保持和人的动作一致。

通过这种游戏,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实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五)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让学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还存在哪些问题?

而作业环节,我会要求学生在复习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基础上,做好多边形外角和知识的预习工作。

七、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采用图表式的板书,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对韵歌课件(汇总9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案是促进教学成果评价和提高的必要工具,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我们的推荐无需多说“对韵歌课件”实至名归,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助力!

对韵歌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虫、云、山,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朗读法、比赛法、指导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

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识记字形。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 认识新笔画,请大家先认真观察3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 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怎样记住虫、云、山,书空。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学写生字,

5.在书上描红2个,自写1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展示作业,学生评议,口头组词。

三、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四、作业:

把《对韵歌》背下来,课外收集一两首。

板书设计:

5 对韵歌

虫 云 山

对韵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1。观察“虫”字,认识笔画“提”。

(1)教师强调三步观察法:笔画、占位、要点。

①观察笔顺:书平放,手指指书描笔顺。

②观察占位:“口”稍扁,中竖写在竖中线上。

③字形要点:第五笔为提,学习笔画提。

(2)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和范字进行比较。

(3)生生互相欣赏,找不足,改一改。

2、观察“云、山”字,认识笔画“撇折、竖折”。

(1)学生当“小老师”教笔顺,老师指导学生找占位,观察字形特点。

“山”的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占格要点:“云”第二笔横长,在横中线上起笔。

字形要点:“云”撇折上提,顿点有力;“山”最后短竖要出头。

(2)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和范字进行比较。

(3)生生互相欣赏,找不足,改一改。

设计意图要重视新认识笔画的书写,引导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有序观察生字结构,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韵歌课件 篇3

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云?”

1.课件出示“云”字,说一说“云”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云”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云”这个字。

4.同学们我们来观察这个字有几个部件组成?分别是什么?(由“二”和“厶”组成)

5.【部件本义】?①“二”(同“上”)表示天空。②“厶”(胎儿)表示像胎儿那样的云团。

6.你能根据这两个部件的本义试着说一说“云”本义是什么?

7.师小结:天空的云团,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点成团地在空中飘浮叫“云”:云对雨。。

8.指导书写“云”字。强调“云”新笔画撇折。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三)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以下生字:

虫chònɡ?甲秾稀

【字形】甲骨文像蛇之形。

【本义】蛇,俗称“长虫”。

指导书写时强调“虫”的笔画提。

山shān?甲 癀 金??苩

【字形】甲骨文、金文像山峰连绵之形。

【本义】连绵的山峰。

指导书写时强调“山”的新笔画竖折。

(三)、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课件逐一出示认读生字“对、雨、风、花、鸟” 5个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三、课堂小结。

对韵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7个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初步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掌握3个基本笔画,能准确说出名称,练习正确书写。学习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虫、云、山”3个生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请读课题——对韵歌。(齐读课题)

2、认识“对”字。对左边是“又”,右边是“寸”,你们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指名说),再次认读。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想自己试试看吗?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一遍。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3、齐读。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

2、出示字卡“云”,指导认读。

3、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

4、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5、出示“雨”的甲骨文,谁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雨”像小雨点。)认读“雨”

6、说话: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引导学生说“大雨”、“雷雨”、“小雨”……)

7、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马上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指导读句子)

8、(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

9、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

10、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11、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过渡: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12、(出示花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认读“花”字。你们见过那些花?你们还见过那些像花的东西?(引导学生说烟花、火花……)

13、刚刚老师给大家看到的花都是长在哪里的?出示字卡“树”,指导认读。

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大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师:花的美丽,树的高大,都是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所以我们说——出示“花对树”,指名读,齐读。

14、瞧,我们的大树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出示小鸟图片)你们认识鸟字吗?出示字卡,指导认读。

比较“鸟”和“乌”:有些小朋友容易把鸟和乌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引导学生说出“鸟”字里面有一点,像鸟的小眼睛。

15、有谁指导小鸟喜欢吃什么?认读“虫”。鸟和虫是一对天敌,所以我们常说“鸟对虫”。指名读句子。

四、巩固延伸

过渡:刚刚我们学习的对韵都是一个字的对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根据黑板上的字卡齐读课文前两句。)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对对子呀?

2、出示填空:天对()日对()红对()大对()

3、指名对对子。

五、学习生字

过渡:小朋友对对子可真厉害!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两个生字宝宝,还认识他们吗?

1、出示:云、虫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临写。

对韵歌课件 篇5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土》5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知识、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就正式进入正式的语文学习。要从起始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备是朗读习惯和写字习惯。

二、教学设计

1、本课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形式出现的,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图文结合,在老师的教读、学生分组读、拍手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三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风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4、课时安排:2课时

5、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等。

6、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提”,会写生字“虫”。

2、能正确流利地 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识字课文:《对韵歌》

老师板书课题,教读课题。

二、读对韵歌

1、教读:

老师教读对韵歌,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注意拿书的姿势。

老师继续教读,老师读两句,学生读两句。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注意停顿。

3、小组比赛读。

4、同桌拍手读

三、学习生字

刚才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这韵文里面含有7个生字宝宝,它们从韵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到它吗?

1、 出示白云的图片,了解云字的演变,给云字找朋友。卡片出示云字,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 出示乌云的图片,了解乌云来了要下雨,相机出示雨字的演变,初步感受云和雨之间的联系,给雨字找朋友。卡片出示雨字,领读,齐读,指名读。

3、 出示小树摇晃的图片,你从这里找到了今天学的那个生字?你还从哪些方面知道风的存在?卡片出示风字,注意后鼻音,齐读,开火车,读,找朋友。

4、刚才的云、雨、风、等都是自然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

4、按照以上方法分别再学习对“对、花、鸟、虫”四个生字。

花、鸟、虫都是动物和植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植物?

四、指导书写,认识新笔画。

1、今天我们来写一个生字宝宝:虫

2、看书本上虫的笔画与笔顺,认识新笔画提,跟老师一起念:提、提

提的笔画怎么写呢?看书——看老师示范写,跟老师一起写(下笔从左到右,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4、 引导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观察虫字各笔画所在的位置

出示田字格并范写,重点提示:口要写得扁一点,提要长一点字才会好看。

5、 学生练习写“虫”字。

6、 展示优秀作品,互相评价。

五、作业

把《对韵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复习7个生字,背诵韵文。

2、 学习书写生字“云、山”和笔画撇折、竖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看到生字说出对子。

二、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1、昨天我们读了课文,今天看看是不是读得更好了。齐读课文。

2、师生对对子读。师读“风对”生读“雨”

3、课件出示课文风景图,让学生观察“山、水、桃花、柳树”的颜色,了解四种景物的特点:清、秀、绿、红

4、齐读最后一组对子,师领读出两个词语:山清水秀、柳绿花红

说说我们的家乡哪些地方是山清水秀的?柳绿花红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5、感受齐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6、背诵课文:

(1)这么好听这么美丽的对韵歌你能把它背下来吗?自己练习背诵。

(2)学生做拍手游戏,在游戏中指导背诵。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云、山”,进行组词练习。

2、看文中云的笔顺和笔画,认识新笔画撇折、竖提

教读出新笔画——一起书空新笔画的写法,边说边写。

3、 观察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注意或关键笔画。

4、 范写(云字的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笔,与点对应,合成一个稳稳的三角形)(山字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等距)

5、 学生练习写字。(背写字姿势歌)——保持正确的姿势写字。

四、作业

1、背诵《对韵歌》

2、师生共同完成课堂作业本。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根据《对韵歌》韵律感强的特点,以多种形式引导孩子反复地练习朗读,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好,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很快就熟读成诵。生字的学习也是水到渠成,但在书写方面还有好多的不足,部分学生“虫”的口写得不够扁,提没有出尖,也不够长。“云”字的撇折和点没有形成一个三角形,字就写歪了。“山”字竖折位置不对,超出了横中线。写字的姿势等也还得好好练习养成。

对韵歌课件 篇6

基础目标:

1、通过听读、诵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特色目标:

通过看古文字、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初步了解汉字文化。

发展目标: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初步培养识字能力。

2、激发学生对对子这种文学形式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看、听、读、诵、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读题识“对”

1、读课题: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对韵歌》,一起来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认识“对”:看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字卡)神秘地出示“又”,再出示“寸”,演示两字合成“对”。这个字宝宝念“对”,你来读,你来读,这一组齐读。

3、“对”组词:如果你不下心碰到了别人,应该跟小朋友说-------对不起,齐读三遍(对不起)。如果你的作业写得既正确又工整,老师会给你打个红勾勾,这就是------(生答:对号),齐读三遍。

二、读《对韵歌》,识文中字

过渡:这个“对”,也是《对韵歌》的“对”。这首《对韵歌》读好了,和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

1、师范读,生听读。请坐好,静静地听老师来读。

2、师领读,学生跟读。下面,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学一句,尤其要学学老师的语调。

一次领读:全部跟读

二次领读:男生跟读

三次领读:女生跟读

3、师生齐读。接下咱们一起来读,老师呢大点声,你们小点声轻轻地读,做好准备!

4、同桌一起读:相互正音。

5、指名读:找五六名同学。

6、全班齐读。

7、开火车读7个生字。(出示生字卡,贴于黑板)瞧!生字宝宝们从课文中跑出来啦,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读!注意:如果读对了,请大家跟读三遍,如果错了,马上举手。

8、趣味强化识字:分别写出“雨”“鸟”“虫”的古体字,让学生猜猜对应黑板上哪个字卡的字。再找学生领读相对应的字卡。

9、生字组词:(出示字卡“花”)你看到过什么花呀?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样子很像花呢,举例:你和爸爸妈妈来到海边会看到“浪花”,冬天到了,天空会飘落“雪花”……

(指示云、雨、风、鸟、虫)请你选择一个组词。

三、背诵课文,交际检验

过渡:欣赏图片(山清水秀图和柳绿桃红图)

1、配乐读文,感受韵律美。让我们慢慢地,轻柔地将这种美读出来吧。(配慢速音乐)

《对韵歌》还可以这样读(配中速音乐)

继续来读(配快速音乐)

(音乐停止)我们也可以拍着手来读。

2、看屏幕熟读,试着背诵:(课件出示课文,渐次去掉词语,直到屏幕无字)

四、交际情境,检验背诵。

刚刚学完,就会背诵了,真了不起!你想背诵给妈妈听吗?

分别扮作妈妈和奶奶检验背诵。

五、创设情境,编写对子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一个对对子游戏,我说一个找同学对一个。试着对对。

比如“我说天”(加上动作)……你们就说“我对地”

操作逐一引导,最后连成一首新的对韵歌

师:我说天,生:我对地(板贴)

小对大。

男对女,

爸对妈,

蜜蜂对蝴蝶,

绿树对红花。

让学生齐读自编的《对韵歌》

六、实践作业,落实背诵

今天回到家可以像这样你说一个,让爸爸对一个,考考爸爸!也可以主动地把背会的《对韵歌》背给奶奶或者妈妈他听。 好,下课!

对韵歌课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第五课的内容,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以“对对子”为表现形式,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全文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以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山”字,认识竖折。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学习“对对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笠翁对韵》视频。

小朋友,喜欢听歌吗?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特别的歌——《笠翁对韵》。

这首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每句话中都有“对”字)板书:对

2.试说对子。

会对对子吗?咱们来对一对。天对(??)大对(??)胖对(??)远对(??)

看来大家很喜欢对对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对对子的儿歌——《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

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读课文,不会的字可以举手问老师,也可以问问边上的同学。

2.检查读文。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认为哪一句最难读?请你带大家读一读(真是个小老师)。还有谁愿意当小老师的?

3.师生合作读。

(1)老师读上一句,学生读下一句。

(2)老师读前面的,学生对后面的。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生字宝宝觉得小朋友读得太棒了,他们跑来和大家见面了,小朋友叫叫他们好吗?

逐个出示“云、雨、风、花、鸟、虫”六个生字。

哪个生字宝宝最难叫?(风?虫)

2.图文对应,了解字义

风常常和它一起来,它是?——雨,听听这是什么雨?(大雨、暴雨、倾盆大雨、暴风雨、狂风暴雨)

相反的细细雨是什么雨?(小雨、细雨、毛毛雨、春雨)

春雨来了。什么开了?——花,给花找个朋友(不仅可以说什么花,还可以把花放前面)

美丽的花把它给引来了——鸟,你会学鸟叫吗?(麻雀叽叽、喜鹊喳喳、布谷鸟布谷布谷、乌鸦呱呱)

游戏:老师说喜鹊怎么叫,学生说喜鹊这样叫,喳喳,喳喳

3.追根溯源,明白字理

在小鸟的叫声中,有一个年纪很大很大的字爷爷来了,你认识它吗?

(1)出示甲骨文的“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你是怎么想的?(跟鸟长得很像)

听上去很有道理,看看猜得对不对。演示“鸟”字的演变

小结:古人真聪明,他们把一样东西简单地画下来,就变成字了。

(2)认一认“云、雨、虫”的象形字。

这些字有趣吗?

4.生字配对。

(1)出示“树、云、雪、雨、鸟、风、花、虫”的生字卡。

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跑乱了,忘记自己跟谁对了,你能把他们配对回去吗?

(2)为什么这么对?

云为什么不对雨点儿?(一个字对一个字)

5.学习最后一句。

(1)一个字对一个字,那两个字呢?

出示: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三个字对几个字?五个字呢?二十个字呢?据说,最长的对子有两百多个字呢。

(2)去掉“对”字朗读。

教师变个魔术:出示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读一读

(3)理解“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

看图选成语?读出美

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启发:当你看到这样的山水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当你看到这样的春色时就可以说是“柳绿桃红”。

(五)练写“山字”

1.山字的笔顺,学习竖折。书空竖折和整个字。

3.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中间竖长两边短,笔画之间要均等。

我们的手上就有山字。写一写。

4.接下来我们就要写字,一二三四,摆好姿势。

5.学生书写、评价、再写一个。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表现很棒。下课。

五、板书:

??????????????????对韵歌

云????????????雨

雪????????????风

花???对???树

鸟????????????虫

山清????????????水秀

柳绿????????????桃红??

6、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这首诗歌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音节,因为学生已有前面几课的拼音储备,所以我采用各用形式,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拼读音节。例如: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习拼读。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韵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识字,并在读中感悟,同时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

遗憾的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把握不到位,生字教学不够详细。

对韵歌课件 篇8

一、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魅力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险、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能说一句比较完整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材料。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乱唱的现象。

三、教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表演演练法等。四、教学流程1.图片导入

出示大自然中一些动物和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用“我看到了??”说一句话。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通过师范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 3.分句学习,归类整理

(1)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2)总结“共有三句话”,分别写了自然现象、动植物、自然景观小结:同一类事物可以对成对子。 4.拓展练习,积累知识

(1)自由选择一组事物,来试着对一下对子。

(2)老师出示自己找到的另一首对韵歌,学生找找,这首对韵歌里

写了什么?5.指导写字

1.观察“山”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2.请一位同学来交教师在田字格中的书写3.书空并描红

四、在田字格中书写“山”的笔顺。 5.作业布置

回家收集其他的对韵歌,并读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反思

1.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高,对学生的评价过于随意,简单,没有从内心去思考学生的答案。

2.没有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不标准。 3.对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缺乏适当的引导。

4.阅读课文的时间较少,应在多种语境中让孩子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这就是教学本节课后我的一些反思,还请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能够让我及时改正。感谢大家。

对韵歌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 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感知我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3.正确认读“一”等7个生字。

4.认识田字格,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感知一看二写三对照四改正的书写要求;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以及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认识笔画“横”“竖”和知道笔顺规则“从上到下”,正确书写“一”等4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一”等7个生字。

3.认识田字格,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正确书写“一”等4个生字。

教学难点:

1.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2. 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以及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准备:

教师:“一”等7个生字字卡,傅抱石国画PPT,四幅傅抱石国画的小画。

学生:每人一套“一”等7个生字字卡。

教学时数:

两—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复习(PPT示):

1.认读以下生字。

天 你 他 地 人 我

2.示傅抱石纸质图画,指名在上面摆放“天、地、人”三个生字。

3.朗读课文《天地人》

(二)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课文《天地人》,不但会认读了6个字宝宝,还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与“天、地”共生共长,和谐发展。那么,这个世界宇宙除了有天地人以外,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呢?(学生发言、小结)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在古人眼里,这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就能知道了,有兴趣了解吗?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三)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② 金木水火土)

(四)学习读课题。

1.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5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5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个体尝试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3.带读课题:②金木水火土

4.齐读课题,要求注意停顿。

(五)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

(一)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1.出示任务:翻开课本第6页,自己读读课文(提示课题下面的就是课文。)除了刚才已经会读的5个字宝宝外,看看自己还会读哪个字宝宝,不会读哪个字宝宝,在不会读的字宝宝下面点上小圆点,然后请教同桌。

个体尝试读文,同桌互教。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相机出示字卡:一、二、三、四、五、上、下)

3.小结:这7个字宝宝,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要能认读的字宝宝了,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让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指名读,齐读。注意提示正音:“二、十”翘舌音,“四”舌尖前音。

(二)会认字的音难字教学。

1.出示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读准了课文的7个生字宝宝,下面请你将课文读给同桌听,要把字的读音读准;同桌要留心听,如果有哪个生字宝宝读不准,你就在哪个生字宝宝下面画个三角形,同桌读完后告诉他正确的读音。

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帮助同学读准的字。

预设:音难字:二、四、上。

相机进行音难字教学。

用多种形式认读7个会认读的字。

(三)读准课文,了解会认字意思。

导语:同学们真用心,很快就把7个生字宝宝读准了,那么你们能把课文读准吗?知道这些生字宝宝在儿歌里是什么意思吗?我们继续学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宝宝的读音。

个体练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会认读的.字和课文。

个体自由练读。

3.连一连,了解“一、二、三、四、五”。

(1)出示任务:(PPT示“一、二、三、四、五”)这五个字,是我们汉字表示数字的字,同学们在数学课上和生活中,也学习认识了1—5这些表示数字的字(PPT示打乱顺序的1—5数字)你能分别把它们用直线一一对应连起来吗?(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供范例:用直线把“五”与“5”连起来。)

个体思考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并通过PPT呈示。订正后齐读一次。

(3)小结:“一—五”是汉字表示数字的字,“1—5”是数学上表示数字的字,也叫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的字在不同语言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搜一搜、找一找,了解了解。

4.口头组词,了解“上、下”。

(1)(呈示复习时贴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画)出示任务:在课文《天地人》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与“天、地”共生共长,和谐发展。那么,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上”和“下”还会与哪个字宝宝做好朋友,组成词语呢?

个体思考后,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通过组词,同学们了解到“上”和“下”在课文里表示位置、方位的意思了。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

(四)尝试有节奏朗读课文。

1.出示任务:课文是一首儿歌,朗读儿歌就像我们唱歌一样要有节奏,请同学们一边击掌一边朗读课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节奏地读这首儿歌。

个体尝试击掌有节奏读文。

2.反馈指导。

指名击掌读文,相机指导。

3.一齐击掌有节奏朗读课文。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

(1)我说号码,你读字。(将生字编上序号,老师说序号,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2)我举字卡,你读字。(老师举起呈示字卡,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三、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一)了解第一、二行儿歌,并背诵。

1.(PPT示两行儿歌)出示任务1:“一、二、三、四、五”我们已经知道是汉字表示数字的字,也知道了它们对应的数字了。那么,在古人眼里,这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答案就在这两行儿歌里。朗读这两行儿歌,想一想:你知道什么事物是由“金、木、水、土”做成的,或者含有“金、木、水、土”的?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1)相机指出“金”指的是“金属”,如,金、银、铜、铁等。

(2)相机指出“木”指的是“植物”,花草树木。

(3)相机指出不但植物要依赖“土”生存,人和动物实际也是依赖“土”才能生存。

3.出示任务2:朗读这两行儿歌,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做什么要用到“火”呢?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煮饭炒菜,冶炼钢铁……

5.小结:在古人眼里,“金、木、水、火、土”形成了宇宙的万物,并且相互联系作用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

6.背诵第一、二行儿歌。

个体试背。指名检查指导。

(二)了解第三、四行儿歌,并背诵。

1.(PPT示两行儿歌和复习时贴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画)出示任务1:朗读这两行儿歌,结合课文的这幅插图,你从“天地分上下”里知道了什么?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天在上,地在下,是分开的。(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3.出示任务2:朗读这两行儿歌,想一想:“今”和“古”分别指的是什么?

个体朗读思考。

4.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今”指的是现在;“古”指的是古代。

5.小结:是呀。天在上面,包裹着大地;大地在下面,繁衍着万物;太阳、月亮从古到今一直映照着大地万物。

6.背诵第三、四行儿歌。

个体试背。指名检查指导。

(三)背诵课文。

出示任务:刚才我们把儿歌分成两部分分别背诵下来了,合起来,能背诵吗?同学们试一试。

个体试背。指名检查指导。班级齐背诵。

四、认字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方法见上。)

五、写字指导。

1.认识田字格。

(1)导语:从这一课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写字了。要把字写好,写漂亮,我们就要清楚一个好帮手——田字格。(PPT示田字格)因为这个格子像田字,所以叫“田字格”。

(PPT示带有各方位名称的田字格)讲解田字格各方位名称。

(2)带读、诵读《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2.回忆并练习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导写“一、二、三”。

(1)认识笔画“横”,指导写“一”。

①学习及书写“横”。

A.导语:(PPT示“一、二、三”,齐读后)这三个字都是由一个笔画构成的,这个笔画叫做“横”。“横”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范写,边写边解说书写方法——起笔轻按成点,再迅速向右运笔,到达终点停住笔,轻按成点,笔尖倒回来从横里提离纸面。

B.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尝试写“横”。

②指导书写“一”。

A.(PPT示教科书“一”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一”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一”在横中线左下格的中间位置起笔,到横中线右上格的中间位置收笔,稍稍有点斜。

C.学生先描后写。(学生动笔写字前,先提醒执笔和写字姿势,做好后才让动笔写。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2)认识笔顺“从上到下”,指导写“二、三”。

①学习笔顺“从上到下”。

A.导语:“二、三”是由两个以及以上的笔画组成,写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书写笔画顺序的要求了。“笔画顺序”我们简称为“笔顺”(学生跟老师读一次“笔顺”)根据这两个字,今天我们学习的笔顺是“从上到下”,也就是说要先写上面的笔画,才接着写下面的笔画(学生跟老师读一次“从上到下”)。

B.范写“二”,边写边解说笔画和笔顺:先写上面的短横,再写下面的长横。学生接着边说边书空。

C. 范写“三”,边写边解说笔画和笔顺:先顺序写上面的两个短横,再写下面的长横。学生接着边说边书空。

②指导书写“二”。

A.(PPT示教科书“二”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二”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二”上横短,写在上半格;下横长,写在下半格,两横斜度一致,与横中线距离相等。字要居中。

C.学生先描后写。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③指导书写“三”。

A.(PPT示教科书“三”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三”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三”第二横最短,写在横中线上;三横斜度一致,距离相等。字要居中。

C.学生先描后写。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3)认识笔画“竖”,指导书写“上”。

①学习及书写“竖”。

A.导语:(PPT示“上”,齐读后)“上”字除了有笔画“横”之外,还出现了一个新笔画,这个笔画叫做“竖”。“竖”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范写,边写边解说书写方法——轻按成点再快速直往下,笔尖顺势离开纸面。

B.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尝试写“竖”。

②指导书写“上”。

A.(PPT示教科书“一”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上”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上”的 “竖”写在竖中线上;在竖中线上半部分起笔,到下半部分收笔。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方,稍稍离开。长横左下格的中间位置起笔,右下格的中间位置稍上收笔,稍稍有点斜。

C.学生先描后写。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二篇的识字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背诵课文;学习了两个笔画“横”“竖”以及一个写字的笔顺“从上到下”,学写了四个字。(注意总结学生学习的课堂常规、守纪、读书握笔等情况)

七、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一)向家长汇报背诵课文。

(二)请家长用字卡考考自己对7个生字宝宝的认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科目四考试技巧集锦

科目四 学车指南科目一技巧 07-02

保育员工作计划精品5篇

保育员工作计划 12-11

军训作文十三篇

军训作文 12-11

厨房的音乐作文经典十二篇

厨房音乐作文 厨房作文 12-11

实验心得小学合集

实验心得小学 心得小学 12-11

2024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教案 12-11

勤俭节约的演讲稿

勤俭节约演讲稿 12-11

给朋友的一封信作文十篇

给朋友一封信作文 给朋友作文 12-11

纪律部工作总结

纪律工作总结 12-11

单韵母课件(精华4篇)

韵母课件 09-27

社保局年度工作总结系列十篇

社保局年度工作总结 12-1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