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对“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感兴趣呢?请看下文介绍,学习如何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名观后感。当我们观看作品时,难免会被其中的演员演技所赞叹。观后感不仅应该包含对电影所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理解,还应该展现个人写作能力的进步。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拓展视野!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话剧茶馆观后感实用6篇。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1)
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境观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后内心确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机开发公司的职员,妈妈时某杂志社修改。他还有一个弟弟Jeery。这本来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可是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没时间陪自我的孩子,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成才则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之中父亲因为年轻时与人打架而瘸了一条腿,并且是一个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我的孩子,只想让他好好学习,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这一原则。一见到孩子犯错,他只会用暴力让其改过。之后,应对父母与教师的失望,Tom与成才逐渐觉得自我被放弃,再没有人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在教师的眼中自我是个“烂苹果”,在家人眼中自我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最终他们开始走上了歪路。
有谁能够为孩子想想苹果为何会变烂?有谁能够替孩子想想,成才与Tom为何走上歪路,这应当是家长与教师都应当值得反思的问题。他们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在他们眼中,成才与Tom永远只是个烂苹果。其实孩子也以往努力过,努力让自我变强。可是家长的所作所为却一次次的使他们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终他们彻底失望,Tom发出了“今日学谦(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这预示着他们长时间所有的积累着的不满最终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发。
我想其实无论是Tom的父母还是成才的父亲亦或是教师、校长都很爱自我的孩子,自我的学生。成才的父亲为了不让因打架而被开除的儿子向自我一样成为一个废物而求遍了整个新加坡的学校,最终还因为为了孩子而去世,这让我热泪盈眶。可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爱并不能让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Iloveyou”却总不能说出口,孩子总不能听到一声赞叹。这使处于叛逆时期的孩子逐渐与他们产生代沟,甚至开始用自我的方式向他们发出挑战。
孩子也需要夸奖,需要赞扬,这个社会的标准已经超出了一个15岁所能够承受的标准。只认定会读书就必须是好孩子,从而逼迫他们读书而忽视了孩子其他的才能。影片的结局我们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认可,一向被认为没出息的成才最终却凭借着能打架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选手。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他实现了“打到全世界”。但这也是令人悲伤的结局,毕竟成才的父亲也去世了。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荐每个家长与孩子能够净下心来观看,让孩子与家长多多沟通。孩子也是人,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关心与赞扬。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2)
“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 今天我**了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甚至有些俗套,无非是描写两个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从“因为忙而无沟通”,到“孩子的心灵逐步走向堕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终于找回“曾经茫然、失落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育家,作为一名家长,我连续几次看了这部电影。第一次这样认真的记录每一个细节,第一次这么专注的写下每一句精彩的台词,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去思考每一个画面背后的教育意义……太多的第一次让我对这部新加坡的电影有了重新的认识,对那种一直被我们强调却重未被重视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有了全新的解读。
影片以赏识教育贯穿始终,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演绎了父子之间,师生之间那种被尘封了多年的“爱”从禁锢到慢慢被打开的过程。在观影过程中,或许我们会不断的在埋怨这个家长怎么能这样教育小孩,这个老师怎么能这么刻薄的说话,可当整部影片落幕时,当一句句摘抄下来的台词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感顿时充斥了所有的思绪:“现在的孩子已经越来越不好管教了,他们的门已经关了.
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这是关键。有了钥匙,交流就容易了。”
“如果有一个烂苹果,我们应该怎样处置它呢?扔掉吗?看起来有点浪费。也许有办法让它再次成为一个好苹果?
方法是:把腐烂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可以吃,而且很甜。”
“你知道每个小孩子心里都住着谁吗?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坏孩子。只有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他们心中的好孩子才不会被坏孩子藏起来。”
“你爸爸太爱你了,可是你爸爸也太不会爱你了!田螺生子,为子死!”
“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影片中的每一幅画、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问题,都像一个生动的教育理论,以尖锐的声音抛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我不断地回忆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不断地质疑自己:我给孩子们多少鼓励和表扬?
自己是不是一个吝啬的老师?
现如今,一方面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展开,可另一方面,中考,高考评价方式在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重重压力,分数的高低依然是评价学生好坏和筛选学生的重要方式。这就使得老师和家长们往往把高分的孩子“供上天”,把低分的小孩“打入地”。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好的,坏的。
其实,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各不相同,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学习,成功的方式也绝不仅仅只有学***条路,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孩子的特点来教育的话,多看他们的优点,少看他们的缺点,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他们一样会取得成功的。影片中的成才,学***差,但很喜欢武术。
如果你一味要求他好好学习,他很难做到,却经常打架、**。后来,老师看到了他的优点,让他学习,发掘他的潜能,最后学到了一些东西。
事实上,我认为教师不仅是教育家,而且是慈善家。我们的工作是行善积德。人在做,天在看,孩子们不会忘记当初是你或许是不经意间的一声赞许、一个拥抱,才有了他们今天的鹰击长空,一飞冲天。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们会回报你一份骄傲。
身教重于言教,用心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爱和称赞真的很重要!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3)
《小孩不笨2》是一部充满睿智和趣味的电影,本片继承了第一部的风格,通过讲述小孩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故事。电影中,小孩们展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才能和灵性。电影讲述了年轻独裁者"Hermes"的冒险之旅,他在这个冒险中突破了自我,拯救了他的城市,也成为了人民眼中的英雄。
电影的结构非常紧凑,包含大量的悬念和情节,这些情节不只是延长了剧情的故事性,更是让观众不禁为小孩们的勇气、智慧和机智而惊叹。这种精彩的故事情节,其实蕴含了许多生活感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和提醒。
电影最为出彩的地方无疑是孩子们的表演。影片中的孩子们在展现自己的才能时,展现出了惊人的表演力。而在他们不同于一般成人的思维中,观众也能跟随着他们的思路一路发展感受到萌生出了一份泪水,因为远远不止电影中所展现的,我们都很清楚、常常被忽略的是孩子们的智慧、天真和独特的想法。
影片通过小孩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天性的优秀之处,并且在故事中穿插了大量的人生感悟。影片中,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勇气、眼光和判断力不断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命力和自律能力。在这个世界上,小孩是最有生命力的,电影对孩子们的敬意可以引发我们审视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惯例、尊重和信任的问题。
总的来说,电影《小孩不笨2》展现出了许多生活感悟,展示出了年轻一代所拥有的智慧和勇气。影片让人不禁感叹孩子们的天资聪颖、天然的包容性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智慧。让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获得一份更加平和、宁静和内在的力量。愿我们能够像孩子们那样,发扬自己的才情,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幸福。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4)
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小孩不笨2》这部电影,起初还以为这是一部恶搞的喜剧片。然而,随着放映的深入,看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感受着内心无法平息的情感。它与我们过去看过的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喜剧,而且通过描述父母和孩子为彼此付出代价的结果,来警示我们交流和表达爱的方式的重要性。
也许大人经常以为和孩子说很多话那就叫沟通;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和过上富裕的生活每天在外面赚钱、打拼,就是他们爱的体现;然而,这样爱的方式仅仅是富裕了物质生活;却没有了时间和耐心与孩子进行以尊重为前提的沟通,使孩子的心灵长时间的空虚。况且,教汉语的符老师其实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他补课补得最多。他还自己花钱给学生买了《新华字典》,但他补是一个好老师。由于他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好,学生们有叛逆心理。
随着儿童问题行为的不断发生,家长和老师在剧中不断反思。学谦和杰瑞的父母,以及有成就的父亲,都积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读他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最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尊重的前提下表达了自己的爱,实现了两代人的相互理解。符老师也在另一位天使一样的男老师的暗示下进行了教学反思,并通过改变自己对学生进步评价的观念,采用无论成绩是否及格,只要比上次考得好,那就是进步的观点,不断地激励学生进步,最终在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之间架起一座友谊桥梁。
影片中老师通常把"不争气"的学生称做是没用的"烂苹果";影片末尾,校长在符老师的陪同下,在医院的走廊里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把烂掉的苹果扔掉,因为用刀削去烂掉的部分,苹果一样可以吃,但是扔掉了,就全没了,不会再有机会!就像学生,就像孩子,当他们犯错时,老师和家长的打骂是他们的否定和放弃。
同时,成才爸爸临终前的觉悟“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也很好的诠释了教育观念和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给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带来很深的触动,特别是给作为幼师专业的我们很大的警示,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并学会和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幼儿的教育是人一生中最至关重要的阶段。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5)
无论你问任何一位父亲或母亲你爱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样的问题,他们都会毫无疑问的做出肯定的回答。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父母即使心中有爱,却无法恰当的把这种爱表达出来。影片中始终有这样的一对矛盾: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这种爱是可以无怨无悔的为了孩子下跪、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另外一方面是孩子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爱,是那么的贫乏,甚至变成了仇恨,他们会说:这个家什么都有,其实什么都没有!。明明是世间最珍贵的亲子情,为什么会让彼此差点成了仇人?那就是不会爱。我们总喜欢拿着爱这个牌子做一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成人,我们把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一股脑的全部给孩子,却从来不听听孩子想说些什么。
太爱,却又不懂得如何去爱,让这样的悲剧不要再重演了!大爱无痕,让我们真心实意的去爱我们的孩子。
收获二:学会赏识
影片以赏识教育贯穿始终,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演绎了父子之间、师生之间那种被尘封了多年的爱从禁锢到慢慢被打开的过程。在观影过程中,或许我们会不断的在埋怨这个家长怎么能这样教育小孩,这个老师怎么能这么刻薄的说话,可当整部影片落幕时,一句句摘抄下来的台词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
你上次赞美别人是在什么时候?你上次被别人赞美又是什么时候?
现在的孩子已经越来越不好管教了,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了,有了这把钥匙,就容易沟通了。
如果有一个烂苹果,我们应该怎样处置它呢?扔掉吗?好象有点浪费,也许还有能让它再一次成为好苹果的办法吧?那个办法就是:把烂的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还能吃,而且还是特别甜的。
你知道每个小孩子心里都住着谁吗?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坏孩子。只有常被称赞的小孩子,他们心里的好孩子才不会被坏孩子藏起来。
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影片中的一个画面、一句台词、一个问题、一声质问,如同一本生动的教育理论,抛向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现如今,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展开,可是中、高考评价方式在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重重压力,分数的高低依然是评价学生好坏和筛选学生的重要方式。这就使得老师和家长们往往把高分的孩子供上天,把低分的小孩打入地。其实,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学习,成功的方式也绝不仅仅只有学习这一条路,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孩子的特点来进行教育,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用鼓励性的话语称赞孩子,或许不经意间的一声赞许、一个拥抱,就是他们成功的动力。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给孩子们一个微笑,他们会还你一份骄傲。
收获三:学会沟通
看完电影后,我为成才爸爸个不识字又残疾的男人对成才的爱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流泪,为TOM父亲为了儿子下跪而流泪,为jerry想让父母去看演出而付出的努力流泪,更为两代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而流泪。
每个孩子心中上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好的一面,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有很多时候对孩子来说大人的不理解和不相信,往往是造成隔阂的原因,隔阂一旦产生,那么消除它就要花费比产生隔阂的两倍或更多的时间。老师家长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不停的唠叨啰嗦。把一件事说上几遍,说是为孩子好,但孩子听进去的又有多少呢?经常以为和孩子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是自己骗自己,每天听着老师家长的唠叨烦都烦死了,谁会在意都说些什么呢?所以就成了孩子都是假装在听,然后是一边进,另一边出,只问一句懂了吧?然后就自己忙自己的去了。只要讲了就等于是沟通了,这就是老师和家长陷入的误区。
没有沟通,就注定会产生冲突;没有沟通,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机会;没有沟通,我们无法正确对待彼此的爱;没有沟通,我们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没有沟通,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错过的是什么。沟通是架起两代人之间的桥梁,让我们蹲下来,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作为老师、家长,应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想,换位思考或许就能使烂苹果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只要老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多与孩子沟通,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6)
**了电影《小孩不笨2》,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心中有这样一个声音:尊重我们的孩子,多陪伴我们的孩子,多欣赏我们的孩子,不要放弃我们的孩子。
尊重我们的孩子
《小孩不笨2》中,学谦喜欢写博客,但是妈妈严厉地批评这是无聊的事情,责怪他不好好学习;学谦的色情光碟在学校被符老师当场捡获,之后学谦与成才一起殴打符老师,最终落得个公开鞭打的下场。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心很痛,公开鞭打学生。这是学生尊严应该得到的尊重吗?学谦在博客里写道:
;今天学谦死了。;孩子失去了其独立人格,导致其心死了。真是痛心。
看到屏幕上的教室用鞭子抽打学生,我不寒而栗。还给我们的孩子自尊吧!他们的人格是独立的、平等的。
多陪陪我们的孩子
tom在学校商店里偷钱,当tom的父母气急败坏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训tom时,tom哭着说出了真相:他只是想买爸爸的一个小时!学校马上有一个演出,他是主演,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邀请到自己的父母参加时,他的父母却因为要赚钱,不仅不听他的请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请信;丢进了垃圾筒。
爸爸曾告诉他,爸爸演讲一小时别人要付500元,他就卖掉自己所有心爱的卡片,却仍然凑不够钱,他只好去偷钱。父母忙着赚钱。他们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是照顾孩子。但他们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tom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是一幅漆黑的背影画像,因为他看到爸爸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每次看到的爸爸就是这样的。多陪陪孩子吧!他们需要家长与他一起分享内心的感受。
记住:家庭这个词;被解释为:家庭和单体你!
多赏识我们的孩子
电影中这样的两句话:;原来赏识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多鼓励人家,多称赞人家,真的有这么难吗?其实大人和小孩都需要获得别人的称赞!
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会这么吝啬呢?每个孩子都有好孩子和坏孩子。只要他们叫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拿出最好的。有句话说得好:
“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唤醒孩子里里面的好孩子吧,多赏识他们。小孩不笨,小孩不坏!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赏识和肯定。
不要放弃我们的孩子
把烂苹果的一小部分切掉后,烂苹果还是个好苹果;。成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吧,一定不要放弃他们。相信他们会把最好的自己拿出来!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7)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小孩不笨2》这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故事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个叫杰利的八岁男孩,他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和他沟通,平时就用传纸条的方法交流一些事情。有一次,杰利的学校里要举行演出,他被选为主角。他想邀请爸爸妈妈去看他的演出,但是,他却没有机会给爸爸妈妈说这件事。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杰利偶然听到爸爸在接了一个电话之后说他一个小时可以挣500块钱。于是,杰利下定决心要攒500块钱,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他演出。杰利每天只能攒一点点的钱,演出时间马上就到了,杰利还没攒够钱。他在超市里偷拿了阿姨的钱。爸爸知道了这件事,准备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但是,当他把真相告诉爸爸以后,爸爸原谅了他。爸爸妈妈紧紧地抱住杰利,他们一家三口人开心地笑了。后来,他们一家人都去观看了杰利的演出。
俗话说得好,陪伴是对于我们孩子最好的爱。爸爸妈妈的陪伴会让我们觉得幸福快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陪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的父母为了挣钱,让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就像影片中的杰利一样,只能用打电话或发视频的方式和父母交流、沟通,他们的童年也因此缺少了父母的爱。我的童年也有过这样一段难忘的记忆。在我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因为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我,就把我送到姑妈家,让姑妈照顾我。有一次,妈妈来看我,我却躲在姑妈的身后,远远地、偷偷地看着妈妈。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跑到妈妈身边,因为我觉得妈妈似乎变得陌生了。到了我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把我接到了一所离她学校很近的幼儿园,尽管妈妈上班很忙,但是她还坚持着每天接我上下学。因此,我和妈妈的关系又变得和从前一样融洽,一样亲近。
我们也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和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希望父母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我们,和我们聊聊天,听听我们的心声,让我们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8)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有些父母就管教得很严格,只要自己的子女稍微有一点“不正当”的想法,爸妈就要干涉阻止了。
在他们看来,只有认真用功读书才是唯一正当的事;但有些父母呢,爸爸成天在外忙工作,妈妈也只顾自己东家西家地打麻将,很少有时间陪子女,凡事任由他们,只要不惹事,不要烦他们,就不管了。从《小孩不笨2》这部影片中,我仿佛看见了我表哥、我同学和他们父母的身影。在此,我想对专制的家长说:“叔叔阿姨,你们严格管教是对的,但不能老盯着孩子一举一动,能否给他们一点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
我也想对放任的家长说:“叔叔阿姨,你们真的很忙吗?忙着应酬忙着打牌,难道连每天抽出一小点时间陪陪孩子都做不到吗?不是把孩子丢给学校、老师就好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有个电视公益广告嘛”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里不仅仅只有学习而已,还有许多五彩斑斓的梦想啊!有些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笨,成绩竞赛比不过谁家孩子,其实他们的孩子并不笨,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点缺点。
你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在要求孩子怎样怎样的时候,你们自己又做到了吗?我想对所有家长说:“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关心他们而不仅仅只是他们的学习成绩。
放飞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健康快乐自由地成长!”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篇9)
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小孩子不笨2》。演员主要有8岁的杰利和他的15岁哥哥学谦,父亲是公司的经理,母亲是杂志编辑。还有一家15岁的成才,他的父亲腿瘸,曾经也是社会流氓。
记忆中,学谦和成才因为殴打老师,学谦公开在礼堂鞭打,而成才将被学校开除,为了这件事,学谦和成才的家长还到校长跟前求情,这件事可闹大了呢!那新加坡整个学校都知道,他们都不可接受成才这个学生。
还有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一天早上,女佣和外婆正在做早饭,突然学谦的手机响了,妈妈阻止说:“吃饭看手机很不健康”,学期就把手机放下了,这时爸爸的手机响了,妈妈说:“你爸爸那可是有重要的事,如果误一下顾客就会生气,公司老板知道了,你爸爸就会没工作了。”可是,听到爸爸说的事是关于吃的事,妈妈一下子就呆住了。接着妈妈的手机响了,听到她说的竟然是关于裙子的事,杰利和学谦都傻眼了,最后女佣和外婆刚坐下,手机又响了,她们都又走了,就这样美好的一天毁了。我们家也就这样:吃饭时我看书,妈妈不让我看,可她和爸爸却在手机上看小说,还说出一大堆理由,唉!
看了《小孩子不笨2》这部电影,我觉得大人们应该让小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可以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多体会体会孩子们的心情,用正确的方法沟通,不要让孩子们小小的心灵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