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八篇#】趣祝福编辑不辞辛劳地编辑了“小学语文练习教案”因为我们关心您的需求。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我们将不断改进和提高希望您能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次练习共安排了7道题,包括按笔顺写字、比较四组字的读音、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组词、认识打比方的句子、熟记成语、看图说一段话和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隶、族、嘉3个字。

2.读一读,区别沉与城、劲与敬、阻与主、蓝与南的读音。

3.区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字并练习组词。

4.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表达作用。

5.熟记8条成语。

6.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按要求根据图意做口述。

7.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隶、族、嘉3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哪里。

(5)重点指导:隶的第四笔是竖钩;族的最后一笔是捺;嘉的第七笔是横。

3.练习。

(1)学生练习。

(2)根据练习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指导。

(1)学生各自轻读8个词(找出每组加点字读音的区别)。

(2)指名读词(教师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练习。学生边读边记,读准字音。

4.反馈。打乱顺序后开火车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指导。

(1)指名分别读一读这四组字(注意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

(2)引导学生比较四组字的异同。

3.练习。先口头组词,再选择最有把握、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

2.指导。

(1)各自轻声读这三句,分别找出句中表示比喻的词。

(2)指名读,想一想这三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3)思考:是否句中带有像就是使用了打比方的用法?

小黑板出示:小玲长得像她的妈妈。(要求学生辨别。让学生明白:同类事物不可作比,打的比方要贴切、生动)。

3.练习。反复朗读,加深印象。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只要大体说说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集体背。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谈话揭示话题:快乐的春节。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分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过得好吗?

回忆春节中的情景,谈谈过春节的感受。

(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主要意思。

(3)选取五幅图中任意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来说,才能说得生动、具体)。

3.练习。

(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选择其中一幅图的内容用小黑板出示主要顺序,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打好腹稿)。

(2)学生分小组练习口述。

(3)任意上台来说。

(4)同座互说。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

(2)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第七题(略)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抄写汉字,写得匀称,能用音序和部首两种方法查字典,确定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能读背两条格言,大致理解意思,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3、改正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的病句。

4、阅读短文,能指出画面上哪些景物使人产生联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练习第2、3、4、5题。

难点:第4、5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抄写汉字,完成练习1。

2、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完成练习2。

3、学习两条格言,完成练习3。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把这些字进行结构归类:

左右结构:颐拜左中右结构:澈

上下结构:荡聚品字形结构:晶

全包围结构:园独体字:幽凹甩垂世丫(3)说一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4)要注意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位置不同,要写得匀称。写一写,同桌互相评比。

2、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检查、校对、订正。

3、指导练习第3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读格言。

(3)教师讲解这两条格言的意思。

(4)让学生熟读。

(5)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这两条格言的意思。

(6)抄写下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修改病句,完成练习第4题。

2、阅读短文,指出画上的哪些景物使人产生联想,完成练习第5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明白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校对,订正。

2、指导练习第5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读课后问题。

(3)带着问题自学短文,尝试独立回答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

(5)齐读有关词句。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3

第1课时

一、明确本课时目标。

二、练习第1题。

1、出示教师故意写错的字,请学生改。

2、说说哪些笔画易错。

3、认真、仔细地抄写。

4、互查、订正。

三、练习第2题。

1、查字典,辨词义(说相互点与不同点)。

2、读句子,分析句意

3、填词,再读。

4、你还能为这一组词分别写一句话吗?写好后交流时,要注意表扬把这些词用于其他方面的学生。

四、练习第3题。

1、读题,明要求。

2、观察,分析左边与右边的共同点。点拨:左边发出的动作须与右边的名词有密切联系。

3、独立做,交流。

4、自己想好4个词组,拆开来让同桌连一连。(学生互动后汇报)

五、练习第4题。

独立完成。

2、交流、矫正。

3、全班齐读这段话,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初步体会介词的连接作用)

六、练习第5题。

1、读题目和例句,比较:保留什么?去掉什么?明确要把句子缩到最简单的程度。

2、提供句式: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样。

3、试做第1句。读划出主干-再读。

4、做第2、3句,交流。

七、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5题。

第2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6题。

1、读题明确要求:一读二找三删

2、指名读短文,说说主要意思。

3、找出与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4、删去无关的这句话后,再次朗读。

5、小结:我们在写一段话时,要根据主要意思来安排材料,不东拉西扯。

二、指导完成第7题。

1、读短文后的题目,明确要求。

2、默读《旅行包的故事》,找出重点句。交流,评议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3、带着问题(2)自由读短文,思考。

4、进行小小辩论会,正方为厂长,认为名牌只能有一等品;反方为车间主任,认为名牌可以有二、三等品。

5、引导学生小结如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三、布置作业:书面回答练习第7题的问题。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的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听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建议音乐课学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

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理解力透纸背时举怀素写字的例子。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二、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习。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三、作业。

课内:

1、抄、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理解荡漾。

3、写出表现人物有才学的成语。

课外:

1、抄背成语,试着用其中两个造句。

2、背《时间》。

写写毛笔字。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2、 通过偏旁构字,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3、 按照笔顺规则书写部分学过的字。

教学过程:

一、 学习第1题

1、 春天,草儿绿了,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河边热闹极了!原来,小动物们正在搞一次有趣的活动,什么活动呢?请看第1题。

2、 读题,理解题意。

3、 指导看图:图上有哪些小动物?

4、 出示音节:

Xiao ji Xiong mao Da xiang Xiao mao

认读(直呼)

5、 找一找,每种小动物都钓到了什么?拿出四种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种动物拿的钓鱼线描出来,就知道他钓到什么了。

6、 出示音节:

xia Wu gui xie Yu

钓到了()的`句式,先一句一句地说,再连起来说。

二、 学习第2题

腰、虾、客、被、现”认读。

2、 看一看这六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 读题,理解题意。

4、 以“院”为例:院是左右结构,由左耳旁和完字组成,“院”字去掉左耳旁就是完。

5、 让生独立分析剩下来的字。

6、 请同学们写下来。

7、 小结。

三、 学习第3题

1、 自由读书上的字,指名书空8个字。

2、 说说这些字先写什么部分,再写什么部分,最后写什么?

3、 归类:

先外后里:向、问、闷、风。

先里头后封口:圆、面、回、园。

4、 哪些字也是先外后里的?哪些字也是先里头后封口的?

四、 作业

《课堂作业》第2、3题。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练习诵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欣赏《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2、借助字典读通。

3、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4、再读,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5、学生练习诵读,读出关羽的神勇。

6、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二、教学第二部分

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你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2、出示

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3、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得具体、生动。

4、小组内练讲,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2、熟记八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提醒大家注意的?

(2)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墓

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3、练习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进行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

才华横溢:才华充分显露。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独木难支:一根木头支撑不起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支撑全局。

回天无力:没有力量扭转艰难的局面。

3、练习

读一读,背一背。

4、说话

其实,这八个成语正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你能结合自己读的三国演义,用上这些成语说一说他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安慰作启发谈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同桌试着表演教材中的事例一

2、指名表演

3、教师引导学生对小演员的安慰语及安慰时的神态、动作作出评价,使学生懂得安慰别人时要真诚,语言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安慰别人的话还要讲究艺术性。

三、练习

1、学生分小组表演教材上的另外两个事例,练习安慰。

2、准备

3、汇报

四、反馈

五、拓展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安慰?你会怎样去安慰呢?

2、指名说

3、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海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4、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8条成语。

7、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教学准备:小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看看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

(3)从笔顺规则来看,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怎样?

(4)在书写时,你认为哪些地方该提醒大家注意?

(5)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边说边书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1)请同学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端正。

(2)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表扬。

(3)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读一读。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引导学习其他的偏旁。

4、练习

(1)学生字自己的书上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请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试读6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集体读一读,教师指导。

(3)指名读,思考:这6个词语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

(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瞬息万变万里长城

*通过查字典,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结合词语,理解词语中的万。

*小结:这两个词语中表示数量的万并不是指一万。

*让学生用笔画出其他词语中表示数量的词,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

(5)小结: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分辨,揣摩,搞懂它们的真正意思。

3、练习读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同学读一读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两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茫茫的大海,一会儿又像巨大的天幕?

*引导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增添感性认识。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情境,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与我们以前学的打比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3、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练习

4、反馈

二、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句:

*讲解修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指名读改过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

(2)出示第一个病句

*轻声读一读。

*找一找,这句话有什么毛病?

*思考:毛病找到了,该怎样修改呢?

*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让学生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凭借语感检查是否正确。

(3)归纳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一读(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找(找出句中的毛病);三思(思考如何改);四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五再读(读改过后的句子,检查所做的修改是否恰当)。

3、练习

(1)让学生用以上的方法步骤练习修改两个病句。

(2)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反馈

(1)评议

(2)表扬修改全对的同学,让有错的同学进行订正。

(3)朗读修改以后的句子。

三、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练习读

(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找几位同学排演

一、第七题

1、谈话,揭示课题

2、自由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4、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5、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肺、弧、疑3个字。

2、给占、尧、方加上偏旁再组词。

3、会用一就造句。

4、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并加序号。

5、熟记8条成语。

6、读背《百家姓》中的24个姓氏。

7、说说广告。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

(2)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按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写在哪儿。

(5)重点指导肺、疑。

3、练习

学生练习描红,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读这3个字。

(2)指名加偏旁。

(3)指名口头组词。

3、练习

(1)指名读板书的词语。

(2)选择自己有把握的,最合适的字、词填在()里。

三、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一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一读。

(4)理解一就所表达的意思。

(5)教师举例。

(6)指名造句。

3、练习

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句子写下来。

四、课堂作业

把第二、三题做到本子上。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这几句话。

(2)看看这几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找一找能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

(4)指名试排。

(5)试排后反复读几遍,看看是否通顺。

3、练习

(1)将正确的顺序号填在()里。

(2)大声朗读整理好的句子。

(3)指名读一读。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8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三、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姓。

(2)教师简介这些姓。

(3)将复姓用横线划下来。

(4)自由读一读。

(5)提醒需要注意的字。

3、练习

(1)自由读,教师纠正易错的地方。

(2)指名读一读。

(3)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的情况

(2)指名试背。

四、作业

练习背诵成语和《百家姓》。

第三课时

一、第七题

1、审题

(1)创设情境:出示娃哈哈果奶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天天喝,真快乐。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

(2)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3)自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4)小结,进一步强调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观察插图。说说图画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广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字的、图画的、影像的,一般通过报刊、电视、招贴等形式进行宣传。

(2)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知道那些广告?

(3)启发思考:哪些广告是你喜欢的?哪些广告你不喜欢?你最喜欢或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3、练习

(1)学生分交流

(2)指名每组的代表介绍,进行评点。

(3)试为自己喜欢的一条商品设计一条广告,进行评点。

二、第八题目(见写字教案)

小编推荐

练习题的教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 写好教案课件需要细心,包括课程重点难点梳理等。趣祝福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练习题的教案”,热烈欢迎您的到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您成长道路上的指南!

练习题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历探究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一起回答 用列举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为24

1、24的因数有( ),30 的因数有( ),24和30的公因数有( ),它们的公因数是( )。

(教学方法:课件出示复习题,第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过渡: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的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2、师:从情境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这是某所学校100米游泳比赛中,三个学生的对话,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经游了75米,生2:他已经游了全程的3

/

5、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课件演示。

/

4两个分数的异同,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

/

总结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名回答,说明为什么。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数,就不只有公因数1。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最简分数,在我们学过的分数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简分数,我们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呢?

/

师提出思考问题:

(3)、 等式的基本性质中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化简时,是乘,还是除,用什么来除。 除,用公因数来除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题目要求,为探究约分方法做准备。

2、师: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把24/30化简成最简分数。大小不能变。

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巡视,指导。

交流探究结果。

小组汇报结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简分数为止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去除。直接得到最简分数。

/

小结:教师用课件演示比较两种约分方法,并总结约分的意义。

约分的概念:

师:约分还有一种书写方法,请同学们看第85页例4,

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约分的这种写法。

6、教师课件直观演示约分的另一种书写格式。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学习到了最简分数和约分的知识,老师发现大家学得很认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样?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1、判断下面各等式,哪些是约分?为什么?

2、错题改正。

3、指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1、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搭梯子。

课堂提问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前提,问题过易就没有思考探究的价值,但问题过难,学生又研讨不出来也没有实际意义。本节课的教学,我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学习搭梯子。

/

4分子分母较小,但没有学生从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上去比较。接着我给学生搭了个梯子:请同学们从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上比较一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很快学生就找出了75

/

100分子分母有公因数1、5、25,而3/4只有公因数1,然后我又在“只有”这个词上加以强调,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最简分数的概念。

/

30,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约分的方法,相信很多学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在出示例4之后,我是这样给学生搭梯子的。我要求学生不动手,先思考三个问题(①、化简指什么?②、化简要运用什么性质?③化简到什么时候为止?),接着让学生交流,明确题目要求,为探究约分方法做准备。通过这两步搭梯子之后,学生也就知道了化简就是把分子分母较大的分数化成分子分母较小的分数,化简要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要化到最简分数为止。第三步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约分的方法。此时学生已胸中成竹,很自然的探究出了约分的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为学生交流搭台子。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台子。只要有探究的地方,就需要交流,学生交流的过程就是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理解最简分数和探究约分方法的教学中,我都充分让学生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点。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时刻记住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的精彩交流喝彩。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因为学生的精彩交流而精彩。

3、不动笔墨不读书。

数学学习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学生在思考交流之后更应让学生动手来写,熟话说“读十遍不如写一遍”。我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复习铺垫中让学生把练习题先写在练习本上,再集体订正;在验证75/100和3/4是否相等的教学时,要求学生把验证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在探究约分的方法时,让学生把化简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再交流;在学生看书找约分的另一种书写格式时,我始终要求学生练习写一写。

4、教学环节过渡亦无痕。

好的书法给人感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好的课堂也应是环环相扣,衔接自然的。本节课我注重教学各个环节的过渡,如:复习铺垫后说: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过渡到最简分数的教学);在学习了最简分数后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最简分数,在我们学过的分数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简分数,我们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呢(过渡到约分的教学)?在学习了约分后说:我们一起学习了最简分数和约分的知识,老师发现大家学得很认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样?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过渡到巩固练习的教学)?

5、思想方法渗透亦无形。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一条明线,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教学的一条暗线。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会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约分》这一知识点就渗透着恒等变换的数学思想。本课的教学中,恒等变换的数学思想在验证75/100和3/4是否相等和化简分数的教学时得到渗透,在巩固练习中得到不断的内化和深化。

欠缺火候的地方:

有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利用课堂即生资源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整观这节课,本人扑捉学生课堂发言及练习中有用教育资源的能力不够,课堂教学亮点不够亮;其次本人对学生评价的语言还不能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学生倾听和动笔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名师张齐华说:好课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一堂成功的课往往不是教师教学技艺和技巧的简单叠加与拼凑,而是其多年来学识、功底、经验、技巧、智慧、个性乃至人生阅历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种自然勃发与流淌。如练武之人,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有深厚内力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气魄。自知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不断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能了解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过程,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因数的知识,你能举例说一下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因数吗?(学生举例。)谁还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举例说一下?

2、理解了什么是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8的因数有哪些吗?(找同学回答)师:这位同学找全了吗?这位同学做到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你能介绍一下你找因数的方法吗?表扬:讲的太清楚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或:思考一下,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哪位同学能用这样的方法找出12的因数呢?

师:看来大家对因数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的牢固,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就和因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做一个小游戏来学习新知识。

(1)请7位同学上台任选一张卡片。记清你卡片上的数字,把你的数字卡放在胸前,面朝大家。

(2)是8的因数的请站在左边,是12的因数的请站在右边。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几位同学是两面派?(有)是哪几位同学?

这三位同学请站到中间来,老师采访一下,你们为什么是两面派呀?

(3)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几位同学是两面派?(有)是哪几位同学?

这三位同学请站到中间来,老师采访一下,你们为什么是两面派呀?

(5)师:1、2、4既是4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用句简单的话说: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7)4是8和12最大的公因数,我们就把4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8)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大公因数》。

我们还可以用前面学过的集合圈的形式表示。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你能试着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吗?

(1)讨论用什么方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在答题纸上写出你们组是怎样找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2、汇报交流反馈。

方法一:现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公因数数。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1,2,3,6,9,18.再看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看哪个最大。(或者是:先找出27的因数:1,3,9,27;再看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最后看哪个最大。)

方法三: 先写出18 的因数:1 , 2 , 3 , 6 , 9 , 18 。从大到小依次看18 的因数是不是27 的因数,9 是27 的因数,所以9 是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4、这些方法都属于列举法,在解决问题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5、观察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发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四)、拓展延伸。

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的好,接下来是不是会表现的更出色呢?

老师相信,接下来你们会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证明优秀的自己!

1、求出 4和8、16和32的最大公因数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发现概括总结,并课件出示发现: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2、求出 2和7、8和9的最大公因数,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3、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最大公因数共有3种情况。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和公因数只有1时可以直接判断出最大公因数。一般情况的采用列举法求出最大公因数。)

(五)、巩固提高。

刚才大家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数学才能,还突显了自己的探索能力,那么,我相信老师带来的这些问题同学们就更不在话下了。

1. 填空。

(1) 10 和 15 的公因数有 _____________。

(2) 14 和 49 的公因数有 _____________。

2.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1) 9 和 16 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2) 16 和 48 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3) 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3、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能说说你们的收获吗?

同学们的收获真多,除了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老师这里还有两种更简便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给大家分享一下。

这两种方法我们只是了解一下,在这里就不具体研究了,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自学教材61页的这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掌握约分的含义和一般方法,认识最简分数。

2、使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知识的运用中体现数字价值。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商适当的数。

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想的?每组中的分数一样大,哪个看起来更简单一些?为什么?

2、今天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看看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2)你能写出和12/18相等,两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交流。说说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还有分子比2还小,分母比3还小但是与12/18一样大的分数吗?也就是12/18=2/3。

(3)结合图说说,12/18与2/3为什么相等?

(4)你们知道刚才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的2、3、6与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吗?(板书:分子、分母的公因数)

(5)把这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

(6)演示一步一步约分的过程。依次除以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强调:每次约分后得到的数写在分子、分母的正上方、正下方。2/3的分子、分母还有除了1以外的公因数吗?因为2/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一般要约分到最简分数为止。

(7)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快的约分呢?(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演示直接约分的过程。如果你不能直接找到最大公因数,可以一步一步约分。

(8)小结。在小组中互相说说约分的方法。你愿意采用什么方法来约分呢?

2、完成练一练。

(1)第1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6/4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还有公因数几?10/7为什么是最简分数?你是怎么想的?

(2)第2题。独立完成,展示作业。60/45怎样约分的?还有什么方法?(分子、分母直接除以15)为什么分子、分母可以直接除以15?说说约分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1、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怎样判断分子和分母有没有公因数2、3、5?汇报交流。

2、完成第5题。独立完成。你是怎么看出它们不是最简分数的?指出:有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较大,判断时要仔细。

3、完成第6题。怎样连线比较快?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说说什么是约分?什么是最简分数?约分的方法是什么?你愿意使用那种约分的方法?

练习题的教案 篇2

一、看拼音写词语。

Cuicugongkemianyansixuqifayouya

Guaianshanbianyeweibuzudaodisini

二、组词。

调diao()tiao()空kong()kong()

看kan()kan()喝he()he()he()

拐()别()踩()睬()

三、按要求写词语。

1、草绿(名称+颜色):

2、反反复复(AABB):

四、填空。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着重记述了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以前开放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过程。故事给人以启示: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2、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是因为:(1)、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2)、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3)、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4)、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的相同之处是: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练习题的教案 篇3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抄写词语

慈爱抚摸保持七嘴八舌

复杂结构入神成千上万

二、按要求写词语。

1.例:虫(蜻蜓)扌(抚摸)

氵()木()

亻()足()

2.例:七嘴八舌成千上万

请写四个带数字的成语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蜻蜓形态特点功能

尾巴

眼睛

四、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请写一写。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污染等提供可*的资料。

一、联系上下文解释:

1.医生:。

2.助手:。

二、找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三、文章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三个方面:

(1)鸟使我们的环境优美。

(2)。

(3)。

第三部分拓展提高

一、课文中写道: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真是这样吗?动物界有些有趣的现象,如:蜻蜓点水,壁虎断尾等等。请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动物界的有趣现象,进行剪贴。

练习题的教案 篇4

状语从句

定义:在复合句中作状语的从句

(2)as “一边一边”“随着”引导持续性动作,侧重主句和从句的动作同时发生 I saw your sister as she was getting on the bus yesterday.He sang as he walked.(3)While:指的是“在某一时间里”,“在…期间”,从句里的动作必须是持续性的,它也强调主句和从句动作的同时发生,往往侧重主句和从句动作的对比.He is tall while his brother is short 注意:如果同时出现,用when 位置: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位于句首、句末或句中。

分类:按意义可分为时间、条件、地点、原因、目的、结果、让步.方式、比较等状语从句。一 时间状语从句(主将从现)before用法(1)在…之前(2)“就”、“才”

1.基本类:before、after、when、while、as、since、till、until、once, as soon as

it is/will be +一段时间+before+句子“还要多久才,多久之后才/就”

2.名词类(由名词词组充当引导词):the moment ,the minute, the second, the instant, till和until用法

(一…就…);every time, each time, the last time, the first time, by the time,(1)都可以用于肯定句,译为“直到。才”

3.副词类(由副词充当引导词):immediately, directly, instantly,(一...就...)soon after, shortly after

4.句型类no sooner…than…, hardly… when…, scarcely…when/before.(一…就…)

用法:(1)中间用过去完成时,后面用一般过去式。

(2.)no sooner/hardly/scarcely放在句首时,过去完成时句子部分倒装,后面不倒装。No sooner had I arrived home than it began to rain.(必背)

1、连接词when、while、as ⑴when①“正当…时候”,即可引导持续性动作,又可引导短暂性动作。

可以表示主句的动作和从句的动作同时发生,或从句的动作发生在主句动作之前。如: When I was a boy, I used to go to the seashore on Sundays.(同时)When the lesson was over, we began our writing.(从句动作在前)When 的四个短语 be about to do sth when … 正要做。。这时

be doing sth when …正在做。。这时

be on the point of doing sth when …正要做。。这时

just …when …正。。这时

(2)否定句不用till,用until,短语“not …until..”直到。才。(3)放在句首表示强调时一般用until不用till

eg Until he returns,nothing can be done

(4)倒装句:not until 放句首,后面第二个句子部分倒装。

(5)强调句:结构 it is not until +被强调部分+that + 其他since 用法

since结构 现在完成时+since+过去时 since强调句 it is +一段时间+since +过去时

二 条件状语从句(主将从现)

引导词: if(如果), unless=if…not(除非,如果不), as long as =so long as(只要), in case(that)(以防,万一), on condition that(只要,条件是), if only(要是...多好), only if(只要), supposing/ suppose(假设,如果)provided that /providing(如果),assuming that(假设)seeing that(考虑到,鉴于),considering that(考虑到), given that(假设)

三 地点状语从句

常用引导词:where,wherever, anywhere, everywhere Generally, air will be heavily polluted where there are factories.Wherever you go, you should work hard.eg It is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that she has read it twice.注意:1不可数名词一定与such连用 2可数名词复数一定与such连用 3 little译为“少的”与so 连用,译为“小的”通常与such 连用。

七 让步状语从句(主将从现)

引导词:though, although, as(尽管,虽然), even if, even though(即使), while(然

四 原因状语从句

而,尽管,一般用在句首)wh-ever, no matter wh-, whether…or…(不管。还是。。)常用引导词:because(因为), since(既然), as(由于), now that(既然),注意:1.although,though.不与but连用,可与still,yet连用

in that(因为),.2.as/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从句部分语序要部分倒装。

because, since,as的区别:

结构:n.(无冠词)/adj./adv./v +as/though +主语+谓语(时态)

eg:Young as he is, he can read and write in several foreign languages.五 目的状语从句

Child as he was, he had to support the family.(表语名词提前并常省去冠词)

引导词:so that(以便于), in order that(以便于,为了),lest(以防), in case3、no matter wh-…只用于让步状语从句,wh+ever用于让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同(以防,万一), for fear that(以防,担心,害怕),in the hope that(希望能), for the

时出现用wh+ever

purpose that(为了), to the end that(为了)

八 比较状语从句

六 结果状语从句

常用引导词:as(同级比较):as…as..(和…一样)not as/so as(不如…)

引导连词有so that(以便于), so….that, such….that…(如此。。以至于…)

than(不同程度的比较)1.so…that… 与such…that… 的区别 so +adj./adv.+that so +adj.+a/an +可数名词单数+ that so +many/much/few/little+名词+that eg :It is so interesting a book that she has read it twice such +a/an+adj.+可数名词单数+that such +adj.+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that such +a lot of/lots of +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that

特殊引导词:the 比较级。。,the +比较级…;(越…,越…)

越来越…(比较级and 比较级,more and more +多音节adj/adv)

just as …(正如),A is to B what /as C is to D(A对于B就像C对于D);

no … more than(不如。。)

九 方式状语从句

引导词: as(象….一样,正如),as if/as though(好像,似乎)

how/however +adj/adv +主语+谓语(体现时态),the way(像。。的方式)

练习题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 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七)背诵古诗。(齐背)

练习题的教案 篇6

约 分 教学内容:教材84页-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教学重点: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最简分数 1.出示尝试题 课件出课本主题图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2)小组交流方法及结果 2.、自学课本,探究新知 (1)学生自学课本84页 3.尝试练习完成84页做一做 4..让学生讨论。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5.教师讲解 总结分子、分母只有公约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二)约分。 1.出示尝试题 出示例4:把 化成最简分数。 2.自学课本,验证结果 (1)学生自学课本85页例4 (2)交流学习成果 3.尝试练习完成课本85页做一做 4.学生讨论 小组内交流做法后全班交流 5.老师讲解 (1)加深理解约分的概念及方法。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理解一次约分和逐次约分及第二种写法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 四,总结结。约分时应尽量用口算。能一下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的,就直接用最大公约数去除比较简便。    

练习题的教案 篇7

时间状语从句练习题

一、巩固练习

1.I had just started back for the house to change my clothes __d___ I heard the voices.A.as

B.after

C.while

D.when 2.Hardly had he arrived in Hongkong ____a____ she rang me up.A.when B.than C.that D.and 3.Someone called me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but they hung up ____d____ I could answer the phone.A.as

B.since

C.until

D.before 4.The roof fell __c___ he had time to dash into the room to save his baby.A.before

B.as

C.after

D.until 5.Scientists say it may be five or ten years __a___ it is possible to test this medicine on human patients.A.since

B.before

C.after

D.when 6._d__ the Internet is bring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it may also be breaking some homes or will cause other family problems.A.When

B.If

C.As

D.While 7.____a____ they heard the shout for help,they rushed out.A.Immediately B.The moment C.The while D.All the above 8.I saw Mr.Smith last Sunday.We had not seen each other ___c_____ I left London.A.as

B.before

C.since

D.till 9.The problem won’t be settled until we ____a____ a chance to discuss it thoroughly.A.have had

B.will have

C.will have had

D.would have 10.Why do you want to find a new job ______d__ you’ve got such a good one already? A.that

B.where

C.which

D.when

二、高考真题

1.I used to love that film ___b__ I was a child, but I don't feel it that way any more.(2008辽宁卷)A.once B.when C.since D.although 2.Nancy enjoyed herself so much ___c__ she visited her friends in Sydney last year.(2008福建)A.that B.which C.when D.where 3.There were some chairs left over ___b__ everyone had sat down.(2008四川卷)A.when B.until C.that D.where 4.In some places women are expected to earn money __b__ men work at home and raise their children.A.but B.while C.because D.though 5.___b___the Internet is of great help, I don't think it's a good idea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2008卷)A.If B.While C.Because D.As 6.I'm sorry you've been waiting so long, but it'll still be some time __a__ Brian get back.(2008北京卷)A.before B.since C.till D.after 7.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learn a lesson in life ___a_____ we’ve actually had that lesson.[2007 天津卷] A.until B.after C.since D.when

8.He was told that it would be at least three more months ______b_____he could recover and return work.A.when B.before C.since D.that

9.____d____ I really don’t like art ,I find his work impressive.[2007 山东卷] A.As B.Since C.If D.While

10.The field research will take Joan and Paul about five months;it will be a long time ___b__ we meet them again.[2007 安徽卷]

A.after B.before C.since D.when

练习题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住在哪里,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谚语的意思。

3.写铅笔字,认识横折弯钩的笔顺规则。

4.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住在哪里,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4。

二、学习字词句

1.屏幕5种动物,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2.引导学生说出小动物分别是松鼠、蜜蜂、马、北极熊、燕子。

3.对口练习:让学生再次亮开嗓门模仿。

4.指导学生帮帮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

5.出示句子:

松鼠住在松树林里。

蜜蜂住在。

马住在。

燕子住在。

北极熊住在。

住在。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词。

指导学生完成。

练习题的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2页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三十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具准备

皮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思考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4.(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3)学生讨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学生说出推想过程)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巩固反馈,掌握换算方法

1、做练习三十的第5题,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2、做练习三十的第6题,请学生说一说推算过程。

3、做练习三十的第7题,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么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在哪儿?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学生把测量后所列算式写在黑板上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8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练习题的教案 篇10

一,我会读

悄无声息(qiǎoqiāo)坐骑(jq)饲养(sīs)

跋涉(shs)潜游(qinqiǎn)沼泽(zǎozhǎo)

撰文(zunzhun)柏林(bǎib)销声匿迹(nl)

二,我会辨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以下词语的区别

饲养放养

陆续相继

三,我能练

仿照课文介绍麋鹿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

四,我会写

描写安静无声的成语:悄无声息,,,

形容历经坎坷苦难的成语:颠沛流离,,,

五,我知道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段话写写自己对镰刀头羊的认识.

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

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斑羚虽有肌腱发达的4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但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键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5米远的成绩,母斑羚,小斑羚和老斑羚只能跳4米左右,而能一跳跳过6米宽的山涧的超级斑羚还没有生出来呢.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错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竟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6米宛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1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姑妄称它为镰刀头羊.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翡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飘渺,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眩目的斑澜光谱里,眼看就是一脚踩进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一声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了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在老年队伍里,有公斑羚,也有母斑羚;在年轻斑羚队伍里,年龄参差不齐,有身强力壮的中年斑羚,有刚刚踏进成年行列的大斑羚,也有稚气未脱的小斑羚.两拨分开后,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拨还少十来只.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的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有十来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数量大致均衡了.

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的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距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班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班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恰似那享受一块跳板一样,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班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班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啡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班羚凌空跃起,在山洞上空画出一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里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伤心崖上最后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飞渡它.但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

练习题的教案 篇11

通过近期的学习,对于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大多数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对于方法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希望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首先要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透彻,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在这个性质中要把握好这几个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大小不变。

约分的方法就是同时除以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这里还要注意一点,约分是一个过程,只要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除以他们的公因数,我们就可以说是对这个分数进行了约分。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数。所以判断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标准是不同的,不要把他们混为一谈。

通分的方法就是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的关键是要找准公分母,用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做公分母,但通常为了计算简便我们一般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个别同学受课本例题的影响,在把两个分数通分后然后不分题目要求就比较大小,这充分的说明了对知识的不明确。通分就是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大小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我们学会了通分就可以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了。比较分数大小是这个知识的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利用通分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因此一定不要以为通分的目的就是要比较大小,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2.把下面各数约分.

4.写出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

用(    )做公分母.

8.判断下面各题.

9.把下面每组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10.红花有30朵,黄花有28朵,黄花占红花朵数的(    ).

练习题的教案 篇12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战胜小蛀牙

一、设计意图最近一段时间,班里很多幼儿开始换牙,所以孩子们经常在一齐谈论牙齿的话题。透过观察发现班上大部分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蛀牙,蛀牙正在威胁着小朋友们的牙齿健康,保护牙齿成了当前的最佳需要。《指南》指出:幼儿园要把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幼儿有初步的健康意识,明白关心和保护自己。针对这一现状,我设计了战胜小蛀牙的健康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蛀牙构成的原因及危害性,养成早晚刷牙,保护牙齿健康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蛀牙构成的原因,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2.学习预防蛀牙的相关知识;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和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三、课件制作牙齿模型;饼干若干、牙刷若干把、小镜子若干。幼儿观察鸡蛋放在醋中浸泡的实验。

四、活动过程(一)播放动画视频《涛涛牙疼》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淘淘为啥不吃草莓蛋糕?他的牙齿为什么会疼吗?

2.你的牙疼过吗?把你牙疼时的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二)播放课件,了解龋齿构成的原因。

1.播放课件,显示蛀牙虫的形象,进行自我介绍。

2.播放龋齿构成过程的课件,幼儿看课件重点了解蛀牙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的危害。

3.提问:

(1)龋齿是怎样构成的?

(2)是什么东西把牙齿变成一种酸腐蚀掉的?造成蛀牙的细菌又叫什么-牙菌斑。

(3)得了蛀牙后牙齿会变的怎样样了?

4.观察实验:

(1)请幼儿吃饼干,然后漱口,并将漱口吐到一次性塑料杯中,观察原本干净的水有什么变化?

(2)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没,观察醋腐蚀蛋壳,使蛋壳变软的现象,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蛀牙构成的原因。

(3)透过观察蛋壳浸醋的实验和吃饼干的活动,谁能说说蛀牙是怎样构成的?

(三)探讨怎样保护牙齿,帮忙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1.刚才看了蛀牙虫的片子后,小朋友我们觉得蛀牙可怕吗?那我们就应怎样预防呢?

2.幼儿自由讨论防止龋齿的方法。

3.教师梳理幼儿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四)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教师出示牙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自己是怎样刷牙的。

2.教师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幼儿学习。

3.师幼共同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五)延伸活动发《幼儿刷牙记录卡》给幼儿,师:这是小朋友在家里刷牙的记录卡,这个太阳表示早上,月亮表示晚上,你们回家以后啊,如果早上刷牙了,你就在太阳的下面打个,如果晚上刷牙了,就在月亮的下面打个,请爸爸妈妈监督,看看我们小朋友们能不能做到坚持天天早上晚上都刷牙,好吗?

小学教案(分享八篇)


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想要了解“小学教案”相关的信息那么请看下面的文章介绍,我相信这个网站提供的信息对您非常有用!

小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并了解泡茶的`过程和茶具的功能。

2.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3.感受儿歌中的幽默趣味。

重难点分析:

重点:幼儿能完整的朗诵儿歌知道泡茶的过程和茶具的功能。

难点:幼儿乐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大茶壶和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 大托盘、水壶、茶壶茶杯、茶叶安全要求:小朋友之间不要发生碰撞。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活动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么?"教师出示茶壶和茶杯让幼儿观察。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泡茶工具。

教师请幼儿看看说说,对比茶壶的大,茶杯的小,了解茶具的功能。

三、教师演示泡茶的过程,请幼儿品茶。

四、幼儿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2、幼儿分句学习儿歌。

3、幼儿跟教师一起轻声朗诵。

4、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整朗诵。

五、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只大茶壶。

1、谁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大茶壶?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大茶壶的身体、盖子、把手、壶嘴。

2、鼓励幼儿用肢体来表现大茶壶是怎样倒水的。

三、结束部分组织幼儿分组游戏:请喝茶

1、幼儿两两结合,分别扮演大茶壶和小茶杯,边做动作便有韵律地说儿歌。

2、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小学教案 篇2

课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教学重点:撕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梦幻,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创设城堡的多种梦幻的外型。

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即时贴、彩色旧画报纸、多媒体课件。

学具:旧画报纸、双面胶,水彩笔等。

教学方法:欣赏、演示、讨论、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用动画片让学生一起感受城堡的种种造型以及不同城堡带给我们的不同印象,从而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动画片,是什么呢?你们一看就知道!(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片段)

2.你们在刚才那段影片中看到了什么?(生:城堡……)

师小结:城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它除了可以居住还可以防御外敌。(提示)

而且,城堡的样子有很多种,你能想像一下城堡是什么样的吗?我们先来用简单的几笔来试着画画看好吗?在白纸上用彩色笔直接画。(学生第一次练习)

简单评价。从你们的画中我看出来了,你们的想像力真是丰富。老师这里呢刚好也有城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欣赏真实城堡)师:这样的城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安全,坚固,高大。

二、欣赏

通过欣赏归纳了解什么是梦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上面也有城堡,但是跟刚才照片上的城堡不一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到底哪里不一样?

(多媒体投影)归纳:是童话中的城堡,仙境里的城堡。

师小结:不论是动画片中出现的,是想像出来的,可以把它们称为《梦幻中的城堡》

三、观察

1.走进动画片以分析的眼光将其中的城堡拆卸并重组。

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2.展出制作完成的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家。

小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新颖的泥名片(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植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新颖的泥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

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日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新颖的泥名片。

2.隐性内容与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能力和审美能力。新颖的泥名片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名片。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观,富于个性。

学习材料:本课可使用瓦楞纸板做衬底,另用胶泥、彩泥、纸黏士等材料均可。备一把剪子,用来剪制底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分组讨论: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教师布置学生研究一组资料:从动物园、植物园拍摄介绍动、植物的文字图形照片、生活中多种商品的包装、标牌、名片等。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选出一件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

(2)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内容由哪几方面组成。

(3)分组畅谈个人的爱好,长大后理想的职业、职务。

(4)研究图案的选择与设计。

(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新颖的泥名片)。

(6)展示、讲评、小结。

小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张范作,以及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小学教案 篇5

教材版本:广东版《美术》实验教科书小学第五册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建筑,认识建筑的外观和结构美、艺术美、特点、文化背景等等。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建筑带来的奇特美妙的感觉,培养对建筑艺术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力目标:学会观察生物的外形特点,运用想像力发现大自然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大胆模仿生物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培养学生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生物外形与建筑外形的联想

*建筑的外观和结构观察。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奇特的建筑。

兴趣点:

*欣赏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

*世界名建筑的外形联想。

作业内容:

*异想天开地用画笔模仿生物的样子设计几座奇妙的建筑。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设计一个具有奇特外形(与平时我们所见的不同)的建筑。

*较高要求:造型奇特,表现的较细致。

*个性探究:构思与众不同,线条、色彩表现细致丰富。

教学准备:

powerpoint教学课件、纸材、彩笔、油画棒、教师示范作品若干件。

水果卡片(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水果名称命名,如:苹果组、桔子组等)。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课堂准备

今天,这节课我把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水果卡片,这就是你们的组名了。

分小组,讲要求组合成各个小组

课堂导入

展示悉尼歌剧院图片,直接导入课题

欣赏大师建筑的美

课堂发展

*播放幻灯片:一系列建筑图片(附文字介绍)

了解大师建筑的历史、背景等,.

增长知识。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这些图片:

1、这些建筑美吗?

2、美在哪里?

学生发挥自主探究能力,各抒己见。(给小组加分奖励)

通过观察建筑的外形与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

*板书:

外形

建筑美 线条

色彩

想一想:我最喜欢什么动物?我会用什么样的花纹和色彩去表现它的花衣裳?

归纳美术知识,强化学生对事物的美术概括能力。

1、习题:我们来猜猜建筑大师的设计灵感来源,请你连线。

神圣家族教堂 玉米

悉尼歌剧院 贝壳

美迪斯尼乐园 蜘蛛网

慕尼黑体育馆 球

2、是不是只能做这样的联系,还可能来自于什么事物的外形呢?

请每个小组完成习题。

不是,像悉尼歌剧院的灵感可能来自于海上的帆……

拓展思维

设计构思:

1、假设你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建筑呢?

2、你的建筑具有怎样奇特的外形?

积极发言,表达构思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表达设计意图

展示若干设计图稿,引导学生设计时,大胆想像。

受启发,更大胆的运用仿生概念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师准备的设计样稿用于启发学生,要注意鼓励学生更开阔的运用各种自然、生活中的事物设计,而不要受到老师范画的限制。

学生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适当意见。

小组讨论,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师生评价

给予肯定意见,说出需要改进的意见。

自评与他评、组评相结合。

从构思、线条表现、色彩表现等方面。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课后延伸

世界奇特的建筑还有很多,它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你们在平时要多看多想,希望将来你们中间会有人设计一些漂亮奇特的建筑。

课后学习和观察。

进一步了解有关于建筑的知识。

小学教案 篇6

一、教材同一幅画分析

世界美术丰富而精彩,应让学生对世界美术文化的精华有所接触,从中了解美术生动的艺术语言。欣赏同一幅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感受,但色彩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本课同一幅画学习的设置特挑选了美术史上以色彩表现见长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名作《向日葵》,进行一次有趣的赏析、临摹与组合的学习活动。学习同一幅画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训练学生调色涂色的技能和色彩画的表现技巧,提升对美术名作的鉴赏水平,提高同一幅画美术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它的意义在于运用色彩这一美术语言来与美术大师对话,体会美术语言的魅力,获得艺术情感的熏陶,在临摹与组合游戏中感悟和体验艺术带来的美感与快乐。一般多数学生对世界名画《向日葵》曾经耳闻目睹。《向日葵》占据了教材较大的版面,并配上富丽堂皇的画框,显得特别珍贵而富有视觉感染力,诱发学生崇尚美和珍视世界文化的强烈意识,从而对美术学习充满热情,学生自主的视觉愉悦需要也得到满足。

学习活动为临摹练习与组合成画。本课的教学分两部分进行,这里的临摹并非写实地临摹《向日葵》的原始模样,而是临摹《向日葵》的色彩。所以教材右页上有一幅对原画进行了马赛克处理的作品,眯眼远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向日葵》,该画上分出五十个方格,每小块内呈现出不同的色块,这里的色块就是世界名画《向日葵》所用颜色。临摹这些颜色,需要进行涂色练习和色彩临摹的学习,临摹颜色实际是局部临摹,学习效果完全可以达到。只有将涂好色的方块按固定的位置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世界名画《向日葵》的整体临摹。本教学将枯燥的涂色练习置于有趣的组合活动中,使学习变得轻松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力,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获得成功感。

二、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色彩知识,了解与掌握配色、调色、涂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与观察能力。采用的工具为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及调色用的清水等,进行分格临摹涂色练习,并集体组合成名画《向日葵》。

教学准备应考虑全套的水粉画工具,大白纸l一2张,并完成一部分的涂色范式,要布置学生带好铅笔与尺子,以备画格子使用。

本课教学策略,应以调色练习为基础,选择教材名画作品中的色块进行临摹为重点,个体临摹与集体组合为活动组织方式,展开对同一幅画的欣赏、识色、调色、临摹表现及组合再现。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欣赏讨论、感受色彩美一认知色谱,配色调色练习一对比练习,获得方法一提出规则,选择任务一个体临摹,集体组合一作业评述,再赏色彩美。

四、教学选择

本课学习应使用水粉画工具材料,水彩画颜色在调色时会有些不准,但并不影响组合后的整体效果,对于个别地区因条件限制,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工具材料,只要达到最后的组合色彩效果,都可以尝试,但却失去了色彩调色涂色本身的训练意义了。

小学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并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根据画稿分色的要求制作“副版和主版”并进行套色练习分印,体验套色纸版画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3、通过纸版画的教学使学生感受纸版画的特殊美感,并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版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可展示。也可以上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小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本课内容

18、卡通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小学语文教案14篇


小编已经为您挑选了以下有价值的资料供您参考:“小学语文教案”,感谢您一直对我们的支持希望您能将我们的网站收藏并关注起来。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课件如果写好,可以避免老师遗漏重点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节选)》。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天气。

(2)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

3、练习

(1)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

(2)动手画图标

(3)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菜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标志,学生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并说出它的意思。

(2)动手画这些标志

(3)讨论:见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样做。

(4)扩展练习: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什么标志,它代表什么意思,并画出来,介绍给同学们。

二、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人一己百: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

勤能补拙:勤快能弥补笨拙。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二)古诗《长歌行(节选)》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说说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

①指名试读。

②教师范读。

③解释意思。

④学生练读、背诵。

(2)、学生读第二句话。

①指名试读。

②教师范读。

③解释意思。

④学生诗读、背诵。

(3)、学生读第三句话。

①指名试读。

②教师范读。

③解释意思。

④学生试读、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三句话。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反馈。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审题

二、指导

1、读题目内容

2、丁大勇去看李小燕同学会说些什么?

3、王小娅优势不能去,请丁大勇带信,丁大勇该怎样对李小燕说?

三、练习

1、小组演练

2、分组汇报,及时进行评议指导

四、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预习课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什么?

2.今天我们要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

(板书课题,齐读)

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这位扫路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能读出感情来就再好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刚才又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出示三组词语。

扫帚宿鸟打量扑棱棱

精瘦褪色黝黑瘦削豁达开朗自在悠闲炯炯有神

飘飘悠悠层层叠叠顶天立地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指名读第一组,大家看看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多音字)你能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吗?

(3)指名读第二组词语,这组词语在文中都是写谁的?(扫路人)文中的扫路人给你怎样的印象?(例如朴素、健朗、精瘦等等)

(4)指名读第三组,这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天游峰)你读懂这些词了吗?说说你的理解,也可以用其中的词语来说一句话。

(5)齐读这些词语。

三、初步认识天游峰:

1、文中开头就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那么天游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3、出示句段1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顶峰,心里好不得意。

(1)自由读读这段话,用笔圈出表现这座山峰的特点的词语。把你所理解的天游峰的特点就写在字词的旁边。

板书高、险、窄

(2)指导朗读:那么高,那么险,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谁来试一试。评读,再指读,齐读。

4、出示句段2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你又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集体交流。

(2)指导朗读。

5、(1)这么高,这么险,这么陡峭的天游峰,让我们来亲眼看看她的雄姿。

(出示组图,并配乐朗诵介绍天游峰的语段)

(2)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观感)

(3)再读两组句子。

6、天游峰高大,险峻,从古到今,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浏览后留下了许多的诗文。

(1)出示三组诗句和一句名言

天游峰

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徐霞客

武夷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郭沫若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刘白羽

(2)自由读,看看你能读懂那句诗?

(3)齐读,要求读出雄伟,读出赞叹。

四、二识天游峰:

1、在我们和“游客”的眼中,天游峰是如此的——高、险、窄,充满着挑战,而在这位扫路人的心中,这又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他又是怎么形容自己的工作的呢?再次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2、出示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师:“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天游峰是如此的秀丽、险峻,扫路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此峻秀的天游峰让他忘却了一切的疲劳与辛苦,真是累在脚下,乐在心头啊!

(2)板书:好山好水指导朗读。

3、过渡:可这位扫路人毕竟是七十来岁的老人了,也该早点退休了呀!是这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一起来看这段话。

4、出示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是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是什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

(2)师:老人舍不得天游峰的,是雪花泉的水、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是清爽的空气、是花鸟作伴。仅仅是这些吗?还舍不得什么?(天游峰的云霭朝霞、络绎的游人……)

老人对天游峰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依恋不舍、像自己的母亲……)

板书:不舍指导朗读。板书:一生依恋

五、总结全课:

作为一位步履匆匆的游客来说,天游峰留给我们的是美丽的景色、陡峭的山峰,而作为一位与山为伴的扫路人来说,天游峰留给他的,是好山好水,是无尽的乐趣,是相依为伴的情感!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下走进扫路人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他的精神品质。

小学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生字,3多音字,会写8字,自主积累词语。朗读课文,能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小时候就常常做小船,盼望着驾船出海远航。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1、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进一步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板书:做

问:做什么?(发散)

导语: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谁?做什么呢?(补充课题,其中郑和的“郑”字加上拼音。)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音。

1、自读课文,读完后标画出生字,并把它们读准确。

2、小组学习:两个小伙伴为一组,互相读一读。如果你的小伙伴不会读,你要帮助他。

3、反馈,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把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自己试着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确。读完后标画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谁?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郑和?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你对郑和有了哪些了解?

在反馈的同时指导朗读。

2、(1)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大家听出郑和是谁。

(2)比较朗读第三句:他盼望自己能驾着船去远航。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船去远航啊!

(3)感悟朗读第四句:他(常常)做些小船玩,还(经常)跑到造船的地方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记下来。通过括号里的词,你知道了什么?

(4)朗读本段。

导语: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抓住事例,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

想一想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2、反馈:

(1)你从哪儿看出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

(2)指导朗读。读出郑和一心一意造船的语气。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3、小组学习:船造好了,郑和是怎么做的呢?

下面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齐读课文,然后说一说郑和是怎么做的,最后表演出来。

4、采取读、说、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在反馈时重点指导以下三处。

(1)表演朗读:郑和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评读)

(2)第四自然段。

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在朗读中体会“一本正经”和“争先恐后”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件演示:理解“像一条长龙似的”。

(3)分角色朗读二至五自然段。

(五)引导升华。

(1)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你们喜欢郑和吗?为什么?

(4)教师拓展:你们看,郑和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长大后,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六)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指导怎样讲故事:

(1)有开场白。

(2)向大家介绍故事的名字。

(3)用口语化的语言。

(4)与大家交流、加上动作、加上想象。

2、讲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本课会写字。

1、复习部首:示字旁竹字头左耳旁宝盖头光字头

2、今天我们要写的字,就带有这些偏旁部首。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这些会写字。如果有的同学忘记了读音,可以请教同组的小伙伴,也可以问老师。

3、反馈会写字的读音。

出示课件:祖

亲常那等宣(认读)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学。观察字形,形成初步的印象。

5、重点指导:

“等”字横画较多,第九画横要长一些,与竹字头平齐。

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三)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偏旁写字小比赛。比一比,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多。竹字头:右耳旁:)

1、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本课中你还喜欢哪些词语?抄写在“我的词语库”中。

小学语文教案【篇4】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

2、 进一步认识过渡句,体会它的作用。

3、 理解课文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紧扣云雾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趣。(1分钟)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是多么令人心醉(板书)。有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庐山云雾为什么会如此令人心醉?”今天就让我们也走进庐山,去领略探究庐山云雾,去解开这个谜。

(二)创设情境,进入角色。(5分钟)

1、读读课文3、4、5自然段,想一想,同桌再议一议,每个段落分别写的是在什么地方看云雾。

2、交流:师: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在——山间路上看云雾,第四自然段写的是在——山镇牯岭看云雾,第五自然段写的是在大天池看云雾。板书(山间路:牯岭:大天池:)

3、 师问:哪个地方的美景你印象最深?(生:山间路;生:牯岭;生:大天池)

生发表不同意见。师:我们现在站在大天池,云海就在眼前,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它为什么会令人心醉?)

(三)体验庐山云海的美,教学第五自然段。(12分钟)

现在让我们拿起照相机去把令人心醉的景色拍下来,你选哪些画面拍呢?老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自己反复读一读,划一划,然后同桌议一议。

1、自读体验美,同桌交流。

2、协作交流感悟美。

基本流程:

(1) 说照片(师:现在请你介绍一下,你拍了哪个画面的照片。生:……师:能不能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你拍的照片。生读。)

(2) 出示照片(看照片,说照片)(师:这是某某同学拍的照片,真令人心醉啊,谁来说说照片上哪些地方令人心醉。生1:生2:……)

(3) 读照片文字(师:(如果学生说不清)照片真美,我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咱们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体验一下这种令人心醉的美感;(或)真是一张令人心醉的照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体验一下这张照片令人心醉的美感。)

(4) 咬文嚼字,体验文字美(这张照片哪个地方最美,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读一读,再划一划有关词语,想一想你从这个词中体验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同桌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5) 交流,学生谈体验(师:你划了哪个词,从这个词中你体验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6) (如果学生说不出)师:大家再读一读,你还发现了什么?相信你们还会有新的体验。

讲到哪一句随机出示句子。

(1)生: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

A、出示相应画面

B、画面上出示文字,读文字

C、自由反复读,划出感受最深的词,想想为什么划这个词,相互说说感受。

D、交流感受:如:生:“汪洋大海”这个词我感受最深,因为写出了云海的气势。

E、品读体验,理解词语:俯瞰(),转眼间(时间短)汇成(四面八方)万顷、一片、汪洋大海(面积大)

那么大面积的白云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汇成云的海洋,那是多么……

真可惜这样的画面,速度太快我们没有办法拍下来,类似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

(2) 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句式:词语:云海茫茫、波涛起伏、出没)

A、学生说拍了哪个景的照片。

B、出示照片,欣赏照片。(你们看这就是他拍的云海,你们感觉怎么样?)

C、生欣赏照片。

D、师出示文字。“云海……小岛”

E、咬文嚼字,体验感悟。

师:把句子反复读读体会一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

F、 齐读,感悟

(3) 特别是太阳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绚丽动人。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将云絮染上斑斓的色彩。微风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练;又如万朵芙蓉,竞相开放。(感受云海的“色美”与“形美”)

A、生:我拍了太阳照耀下的云海这张照片……

B、师:请你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你拍的照片。

C、学生初读。

D、师出示照片欣赏照片(这是某某同学拍的照片,真令人心醉,谁来说说,它为什么让你心醉?)

E、生说。

F、师出示文字(多媒体)。

G、齐读。

H、这张照片哪个地方最美,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读一读,再划一划有关词语,想一想你从这个词中体验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同桌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I、生发表不同意见

J、理解斑斓、云絮翻飞、银涛雪浪、火球、燃烧、染

K、理解比喻句,展开联想

(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L、师:场面壮观,色彩绚丽动人

出示“庐山云海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

师:用哪个词概括一下令人心醉的原因。生:壮观。师:加上最。

师:说说你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在哪里拍的。

生:回答(理解“俯瞰”、“尤其”)。

第五小节梳理(先讲时间地点,再讲云海的美景),作者写庐山云海就是先介绍了时间、地点,重点描述了云海壮观的画面,咱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去感受庐山云海的壮观吧!

配乐读。

(三)体验雾美,学习第三自然段。(8分钟)

过渡:庐山的云海确实壮观,令人心醉,刚才有同学对山间路上看到的雾印象很深,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速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雾的特点。

1、速读。

2、交流(说特点: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理解“瞬息万变”。

3、再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句写出了庐山雾的“瞬息万变,趣味无穷”划一划,同桌议一议。

4、交流。

5、协作交流感悟美:

(1)生读,随机出示多媒体画面

(2)反复读,你读懂了什么?

A、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生:“刚刚……转眼间……”)说明变化快。

B、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重点品读)

(3)学习“雾来时……去室时……浓时……稀时”。

A、生:我觉得(……)这句话写出了雾的瞬息万变、趣味无穷。

B、师:整体感知:反复读一读,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C、交流:生说。“雾来时……去时……浓时……稀时……,比喻。

D、细读,品词品句

E、一边播放录象,一边说感受。

师:雾来时……生:风起浪涌:师:(出示画面)你感到浓雾的气势……生:风起浪涌,气势很大。师:读雾来时。

师:雾去时,你感觉到了什么?生:飘飘悠悠(理解体验)

依次体验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体验飘逸外衣

F、欣赏读(配乐)

(四)体验雾气的美丽,学习第四小节。(5分钟)

过渡:庐山的雾,真是瞬息万变,趣味无穷,那么山镇牯岭的雾气呢?

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句写出了雾气的令人心醉,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与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理解“朝夕相处”随机出示——朝夕相处。

1、交流读。

重点学习:A、庐山雾时而冉冉升起,使人终日不见庐山真面目;时而雾气团团相衔,浮游荡漾。(理解冉冉升起,终日,团团相衔,浮游荡漾)

B、牯岭一半隐进仙境,一半留在人间。

C、句式:时而……时而……

a、生:我觉得…………

b、师出示“雾气团团相衔、浮游荡漾”“一半……一半……“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词句。

d、细读文字,小结:特别有感情,时间长

(五)梳理。

刚才我们从九江出发,来到庐山,在山间路上领略了庐山浓雾的——瞬息万变,趣味无穷;又来到半山腰的山镇牯岭感受了庐山雾在牯岭的时间长,最后我们来到山顶的大天池,去领略了云海的壮观。

当我们体验到了庐山云雾的特点之后,也就回答了上节课庐山云雾为什么会如此令人心醉这个问题了。

(六)整体感悟令人心醉的庐山云雾,(5分钟)

1、 让我们再去感悟一下这令人心醉的庐山云雾,再读3、4、5自然段(音乐)

七、课堂小结(1分钟)

1、说感受:欣赏了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你有什么感受呢?(出示句子:望着这美丽的庐山云雾,我真想……)

2、质疑:上一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这节课我们解决了。那么在我们脑中是不是又有新的疑问产生了呢?(生问:……)这样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的问题咱们下节课再来探究。

3、拓展,提供信息:庐山云雾是庐山的一绝,庐山象这样的美景还有很多,有机会大家可以去上上庐山旅游网,去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兴趣可以上中国旅游网,去领略一下祖国美好的河山。

小学语文教案【篇5】

一、 教学内容:

1、 乐清民歌《对鸟》

2、 介绍山歌和特点

3、 创编歌词和扮演

二、 教学目标

1、 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同学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2、 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

三、 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豪放,节奏自由的特点。

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和创编歌词

四、 教材分析: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别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保守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和艺术表示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沛发挥其演唱才干和演唱风格。

五、 教具准备

录音机 幻灯片 大歌纸 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

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同学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二)基本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

2、出示歌纸,让同学自身试着去念一念。

“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

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鸟又名 鸡鸟

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自身的试念来趋动同学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为学好歌词做好准备。

3、学唱这首歌

A 师无伴奏范唱

B 师对同学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 绿 鸽 夹嘴这几个字)

C 同学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

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同学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同学的口头传唱以和同学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沛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引了同学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介绍山歌和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

A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示幻灯)

劳动号子

节奏: 固定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曲调: 粗犷有力

B 师:通过今天学唱的山歌《对鸟》,你认为山歌是怎样的?它与劳动号子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听《对鸟》和《打夯歌》(出示幻灯片)

劳动号子 山歌

节奏 固定 自由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对唱

曲调 粗犷有力 高亢 嘹亮 悠长

设计意图:由于教材的连贯性同学已初步掌握了劳动号子的特点,这里利用上下课联系进行教学,引导同学通过比较考虑了解山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从而达到了既巩固了劳动号子的内容,又能加深对山歌特点的理解

5、 齐唱《对鸟》

师:我们知道山歌应用高亢,嘹亮,豪放的声音来唱,那么让我们再来齐唱《对鸟》,唱出山歌的特点。(同学无伴奏唱,有教师来指挥)

设计意图:加深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

6、 创编歌词与扮演唱

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时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作歌词怎样。

A 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

B 每组有由两名同学来扮演,先问后答的形式

C 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同学“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

D 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扮演《对鸟》,再扮演自身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同学的发明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激发同学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对鸟》的学唱和扮演,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还学会了几句乐清话,以后老师还会带着你们去熟悉更多的温州乡土音乐。

小学语文教案【篇6】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一片黄叶。老师在路上捡到这片黄树叶,你知道了什么?是啊,秋天来了,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板书:春、夏、秋、冬)你们看,(课件)图上画的分别是哪个季节?人们把这四个季节就叫做四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美丽的四季。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想读好课文得先过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对、说、就是、谷穗、雪人、肚子、冬天、顽皮)

(1)看拼音读词。(荷叶圆圆,把荷叶怎么样读清楚;看图解释谷穗;换词解释顽皮)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卡片,说、雪、进行扩词训练

(3)齐读

把这些生词宝宝带到课文中,你还能把他们读好吗?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每人读一遍,互相听一听,如果他读的准,你要向他学习,那个音读的不太好,你要提醒他。注意我们刚才读的那些词要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一停。

我们知道儿歌一般都分成几小节,这首儿歌有几小节呀。

分小节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个小节各写了哪个季节?

三、读感悟。

请你仔细读读这个小节,看看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全班交流:

春天: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你读读这个小节,

读了这小节知道了什么?(说出小草刚发芽,所以尖尖的)把春天小草的样子读出来,自己读、指名读(老师穿插指导:什么尖尖,草芽怎样,把什么怎么样读清楚)

你还知道了什么,读读下面的句子。

谁对谁说(生读)说了什么?(读)他指的是谁?句中得我呢/

指导朗读:小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终于从土壤里钻了出来,他会是什么心情呀?

(那现在你就是这株鲜嫩的小草,你能用高兴的语气读读这小节吗?换位读

可爱的小草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唱一首春天的歌

夏天:你还喜欢哪个季节,请你读读这个小节,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导读:

从荷叶圆圆我们知道夏天来了,你还从那能知道夏天来了

秋天:你还喜欢哪个季节,读读这小节

谷穗为什么会弯弯的?好像在鞠躬,谷穗弯弯还像什么?

指导读:

从谷穗弯弯我们知道秋天来了,你还从那能知道夏天来了

让我们一同走进金色的秋天,播放课件“金色的秋天”。

四、指导朗读,读出秋天的美

冬天:你还喜欢哪个季节,请你读读这个小节,

让学生模仿挺肚子的动作,感受雪人的顽皮可爱

指导朗读

3、实践活动:四人一组,选择喜欢的小节进行朗读表演

五、拓展延伸

春天在清脆的山林里,还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你们知道春天到了,大自然会有哪些变化吗?

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春天

有个小朋友在春天里看到桃花开了。就把它编成像课文里一样的儿歌。

桃花红红,

他对蜜蜂说:

“我是春天。”

()

(),

他对()说:

“我是春天。”

六、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四季这首小儿歌。感受了四季的美好、可爱,并且还仿照儿歌编出了春天儿歌,课后,请你把了解到的夏天、秋天、冬天的景物特点编成这样的儿歌请假张帮着记录下来,写一首新的四季歌,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要实现自己的愿望,要不怕困难,朝着目标努力,才能成功。

二、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生字卡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课件,展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想)他是谁?(蜗牛)谁能说说蜗牛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

今天咱们来学习《蜗牛搬家》

2、你们看到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 蜗牛住在哪儿?

? 蜗牛为什么要搬家?它要搬到哪里?

? 蜗牛的家后来搬成了吗?

……

很好,现在请小朋友带着这些问题去熟悉课文吧。

(二) 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蜗牛住在什么地方?

(2) 练习用“只有……才……”说话。

(3)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出示课件

一天,蜗牛的朋友蜻蜓和螳螂来看蜗牛,他们看到蜗牛住的地方,会说些什么呢?

(2)课件展示美丽的小山丘,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里的景色,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指导朗读,读出小山丘的美,以及住在小山丘的快活感)

(3)出示练习

( )丛林 ( )野果

( )小河

(4)我会说

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3、学习三到七自然段。

(1)蜗牛听了蜻蜓和螳螂的话,它会想些什么呢?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它打定了一个什么主意?

板书:愿望----搬到小山丘去住

(2)自由读四到六自然段,找找看哪些小动物帮蜗牛搬家?

小学语文教案【篇8】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快乐游戏课堂的教学模式。快乐游戏课堂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重要参与成员,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快乐游戏 课堂模式

小学语文在整个语文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和习惯。现在教育不断改革,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呆滞生硬的课堂模式,主张快乐游戏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增加对语文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基本知识,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1.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生硬地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不允许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种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慢慢的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趣味性非常强,设计的方面很广,可以设计多种游戏。教师首先要转变原来的教学态度,把学生放在主体学习的地位,认真的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真实情况的游戏。设计游戏的时候,()教师要首先确定快乐游戏的难度,保证不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其次,教师要尽量把游戏设计的有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做游戏。并且,教师设计的游戏要紧密联系教材知识,确保学生快乐游戏的同时,能够学到生动的语文知识。

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拼汉字的游戏时,就可以把本课学习的成语或者是词语写在卡片上,让一个学生看见卡片进行描述,另一个学生背对卡片进行猜词游戏。这种游戏既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考察了学生表演词汇含义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

语文本身存在很大的魅力,语文是人们体验社会、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载体。教师要在理解语文魅力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兴趣的培养。语文快乐游戏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课堂氛围,让教学环境更加生动随意,给学生很大的表现空间。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语文游戏的设计环节,让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课堂的游戏,这样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的设计肯定有欠缺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补充,争取让快乐游戏更加完整。学生要珍惜参与游戏的机会,对于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不喜欢参与游戏的学生,教师要和他们耐心交谈,聆听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只有学生都参与到游戏环节,才能真是实现快乐游戏课堂教学。

3.使用多媒体丰富游戏课堂

语文课堂需要多种手段营造快乐游戏的氛围,多媒体就是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多媒体能够轻易的完成游戏背景的塑造,通过视频动画等,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多媒体在背景渲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在课文《挑山工》一课学习的时候,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挑山工"上山的动态视频,通过细节镜头,展现挑山工的劳累。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清楚的了解,也能够清晰的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在进行游戏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挑山工"动作的模仿表演,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细节之后,把心中的挑山工形象演绎出来。还可以给学生课下机会进行排练,让学生自编自演 "挑山工"话剧。这些发挥性强的游戏都对学生的语文涵养有重要的作用。

4.快乐游戏在写作中的应用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很多学生非常怵头的项目。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了作文题目,学生就皱着眉头一点一点地挤出文字来。这种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标中快乐游戏在语文写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学作文中常见的作文题目《我最熟悉的人》,教师可以将作文形式进行转换,转变为《猜猜这是谁》,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最熟悉的`亲人、同学、朋友,可以写这些人的行为习惯、面容特点、语言风格、招牌动作等,但是不能显露该人的姓名。学生在课堂上一句一句地读出自己的作文,周围的学生进行猜测,看谁写的作文最先被猜出来。这种形式的游戏,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写作成为一种乐趣。

5.快乐游戏在阅读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的阅读对学生的耐性有很大的要求,很多学生坐不住,读一点就开始打岔,根本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使用快乐游戏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认真的进行阅读训练。进行游戏阅读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就提出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完之后回答问题。这样充满竞争性的游戏方法,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寻找问题答案。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扮演文章故事情节,评选出表演的最到位的学生。这种游戏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认真程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6.使用多种游戏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快乐游戏的方法很多,教师要争取采取多种游戏手段,提高学生进行游戏的乐趣。最常见的游戏方法有情景表演法、竞赛激励法、抢答法、猜谜语法、轻松音乐法等。不同的游戏方法具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综合运用不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7.总结

小学语文积极开展快乐游戏课堂,营造游戏的氛围,融合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的理解能力。快乐游戏课堂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游戏的氛围中来,帮助学生享受游戏的快乐,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做到节奏停顿得当。

2、通过自学、交流、感悟、读书,能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体会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并得到启迪。

3、初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语言韵味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学思结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发现新知激发兴趣

1、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文言文——《论语》一则,谁还记得?(指两生,再全班齐背)课件出示:三人行……

2、光会背可不够,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3、你记得真清楚,说得也很明白,在这方面你就能成为我们大家的老师了。

4、刚才我们复习了《论语》一则,孔子的话让我们知道做人要有虚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文言文同样出自于《论语》,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体会明确句意的重要性

1、请您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看你能不能把字音读准?课件出示:两则论语。

(指名一生)

2、生字读音有点难,咱们先标上拼音,自己再练练,看看这回能不能读准、读通顺了。(学生自由读)谁来试试?(指名两生)

3、指导字音。

(1)文中四个生字读的都挺准的,但这儿有个多音字(课件强调:为)既念wéi又念wèi,猜猜在这句话里应该读哪个音?为什么?(学生争论)

(2)不能瞎猜,猜得对不对得用字典检验一下。老师从字典中查到了这个多音字,请你默读它的意思。课件出示:为两个读音的不同解释

想一想,根据哪个意思能确定这个字的读音呢?(引导学生说把哪个意思放到句子里最恰当)这么解释比较合理,你们同意吗?这个字的意思是做、当。课件出示:为:做、当。这个字读?课件出示:为:wéi

(3)把字义放到句子里解释,看看句子通不通,这样来选择字的正确读音真是个好方法。可见,学习古文时,弄清字义、句意真的很重要。

三、了解句意积累方法感悟道理

(一)学习第一则,积累学法,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思结合”。

1、回忆方法。

(1)以前学过哪些方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或者句子意思?(板书:看)谁给大家读读第一则论语中注释了哪几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子、故、新的意思,指名读)说明:连词成句是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那些没注释的字,我们怎样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连)

2、运用方法。

(1)现在就请你用上这些方法(指板书),自己试着解释第一则论语中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吧。

(2)小组里交流交流,这个字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字或词什么意思的?(问别人,也是种好方法,但应该是在经过自己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问。板书:问)

相机指导

温:复习。什么叫复习?(把学过的知识再学一遍。)

而:回忆刚才复习“择其善者而从之”时,那个“而”什么意思?是连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以不解释。复习已有知识对我们学新知识很有帮助。

知:知道。

矣:文言助词,一般放在结尾,相当于“了”。

(4)字的意思弄清楚了,现在就请你连一连,试着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吧。

3、汇报学习成果,积累方法。

(1)谁愿意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成果?(指名)

不通顺怎么办?这时就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举例: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指名说)

你说得挺清楚,没把每个字词的意思一个个的拼在一起,连成句子,做了适当的调整。(板书:调)

(2)小结:调整时,有时需要添几个字,有时需要减几个字,有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以后,我们还可能遇到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情况呢,但不管怎么调,都不能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试试。

(3)老师也解释了这句话,并且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看看这样解释是不是更通顺一些?你默读一下,看看和你们要说的意思一样吗?(课件出示:第一则意思)

(4)知道了句子意思,建议每一个同学都说说,可以和同桌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说句子的意思。说完后可以再交换一下,比比谁句子读得好,谁意思说得清楚。(学生合作说)

(5)让我们一起边想着句子的意思,边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读出味了。

5、创设情境,感悟道理。

(1)“温故知新”已经成为成语了,(板书:温故→知新)可见人们都认同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2)想象一下,孔子和弟子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孔子才说出这样一番话呢?课件出示:孔子和弟子

角色扮演:谁愿意扮演孔子?我们试着演一演当时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孔子说的话回答弟子的问题。师:“先生,怎样才能成为像您这样学识渊博的老师呢?”生:“温故而知新……”师:“你真棒,你已经理解了孔子这番话的意思了;你都能用孔子的原话来回答我了。”

(3)希望你们不仅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能做一个“温故知新”的人。

(二)学习第二则,运用方法,独立研究,重点体会“学思结合”。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研究第二则论语的意思?要想把事做完,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准备好。

这两个生字还记得吗?课件出示:罔、殆。心里拼拼,记住它。光记住读音还不行,还要知道意思。

罔:同字框里是点点横,加上一个亡,本义是捕鱼用的网,(课件出图)而经过演变,现在的意思是?你觉得这张空网和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吗?

殆:左歹,右台,现在的意思是?(疑惑)你怎么理解疑惑这个词?(疑问无法解决)

2、生字工具准备好了,就请你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说说每个字的意思,再把字义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如果说完了,就快和同学交流自学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汇报学习成果。

(1)还有哪些合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则:猜猜。就。查字典检验。论语二则的则是哪个意思?)

(2)谁想展示合作学习结果?

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的意思:古人说的学习一般指读书学习,只读书学习不深入思考,危害多大。回顾刚刚我们学过的温故知新这句话,其实学习过程中包括了温习旧知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学习中怎样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收获,有新发现呢?(板:思)

温故只有深思才能有新收获,你们正是温习了刚学的知识,经过思考,有了新收获,这就在“温故知新”呀!

(3)学生说“思而不学则殆”。

(4)考考你的同桌,他是不是能完整地说出第二则论语的意思了?

4、小结: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是孔子劝告我们学习中应该避免的情况,这样做不对,那我们该怎样做?(板书:学思结合)把学习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新知识,时间长了,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有办法解决更多问题,获得更多的新知识,这样我们也可以为师矣。

(三)了解文言文特点有感情地诵读

1、这两则论语的意思你都记住了吗?哪两位同学敢接受挑战,你背一句论语,他解释一句意思。(学生背)

2、刚才听的过程中你发现文言文和我们现在说的话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是呀,短短两句话,才二十几个字,却能告诉我们这么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它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还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3、(师配乐范读全文)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读的入情时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也配上动作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生自由读,指名读)

4、让我们一起伴着高山流水之音,边读边想着它的意思,去感受古文特有音乐美吧。(课件音乐)

四、总结学法拓展阅读延伸兴趣

1、学习了孔子的这两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还有什么其他收获?

2、这些方法你会用了吗?请你试着用读读,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说说你这两句话的理解吗?(师范读,生读后试着说意思)

课件出示作业

1、背诵《论语》二则,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用学过的方法,试着说说《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

希望你能把今天学到的道理和方法学以致用,做个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人,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可以为师矣!

板书设计:

27 《论语》二则

学 看 连

思 查 调

温故 知新 猜问

小学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理解本课“天才”、“干涸”、“祈祷”等词意思。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读懂“爱心”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悟一个人,哪怕是天才要走向成功必须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而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自己也要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去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天才”: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之为“天才”,为什么?

2、小结引入新课:是啊,你们所说的艺术家,运动员,甚至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时候的故事。

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 初读课文小建议

(1)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 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节读课文。

(2)正音:干涸 祈祷 完毕 准确 别墅 圣诞节(课件出示)

(3)理解词语: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先组织学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用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交流: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5)出示“贝利”的简介,读一读。(课件出示)

5、小结过渡: 刚才,大家都读了球王贝利的简介,我们惊叹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过人才能,都被他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马功劳所折服。

三、研读课文

1、贝利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铺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文中的这句话(课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1)指名读。

(2)齐读。

2、句中的“爱心”指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贝利和足球之间,贝利和教练之间找一找。

3、交流体会。

(1)贝利和足球之间:(热爱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2)贝利和教练之间: 教练对贝利(关爱):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

贝利对教练(感恩):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4、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谈谈理解。(课件出示最后一节)

5、总结: 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关爱,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了,当然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教练,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最终获得了“球王”之称。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句子,联系句子意思,给带点词找近义词。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 ) ( )

3、想想说说:为什么课文直到最后才揭示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贝利?(调动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

五、拓展作业

1、照样子组词: “干涸”是一个由近义词构成的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 (艰难、恶劣、美丽)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请同学们静心写下自己对辛辛苦苦哺育我们的父母或不厌其烦教育我们的老师,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的深深谢意。

小学语文教案【篇11】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再看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带词识字。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2)动作模拟识字。如,“喘”,作“喘气”状。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如,“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人。

(4)熟字加偏旁识字。如,“桩、窜、锄”。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的区别。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写美观

“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而“丢、算”二字下面的横却要写长,以突出主笔。“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给下边的“贝”字留下空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朗读感悟

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两则寓言的教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1)学习《拔苗助长》。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理读出来。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里的“终于”一词,说明那个人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那个人拔苗花了不少时间,人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朗读这一段时要重点读出“终于”与“筋疲力尽”的感觉。

读第三自然段时,要把那个人又累又高兴的样子读出来。

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结果的意外,也可适当带有嘲讽的语气。

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多力气,但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为他不懂得禾苗生长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教师可在归纳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悟出寓意。

(2)学习《守株待兔》。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有条件的可通过演示兔子“窜”出来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读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读第三自然段可带点嘲笑的口吻。对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实。让学生在表演中劝说种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累运用

1、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拔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守株待兔、乐滋滋、锄头、撞死、树桩、从此等词语。

2、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三个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后,意思和原来的句子不大一样了。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从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3、让学生说说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这样的事。

四、实践活动

1、课前课后,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天一次寓言故事会。

2、课后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篇1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三、学生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很长)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自由发言)

2、分组讨论: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①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②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篇13】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排险牺牲)

3.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出示有关句子:

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

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

2.欧阳害挺身而出(出示有关句子:箭步飞身……抢……脸不变色……心不跳……推出……)

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被欧阳海的精神所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说。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一场惨祸就这样避免了,可是我们的战士欧阳海却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把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你对欧阳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假如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把你要说的话说一说。

交流、评价学生所说的内容。

现在就在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来写塑像的介绍,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四、总结拓展

1、在紧急关头欧阳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牺牲自己解救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明白为什么说是“壮丽的青春”?请你来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欧阳海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我们对欧阳海又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感受文中我和女儿对小松鼠的怜爱和他们善良的性格。

2.初步认识课文倒叙的叙述方式。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3.认识10各生字,会写12各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流露的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有感情第读文。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读书指导

1. 解题。让学生看题,从问题中可以判断,这篇课文内容与松树有关。《那只松鼠》会写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读书。

2. 自读课文。让学生御用多种方式来充分读书。通过独立读书,基本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我”捉了那只松鼠但又给放了。

3. 理解课文。这篇课文叙述的顺序是倒叙。在学习时,课时先学第四---七自然段。最后归纳出这部分记叙的顺序:发现松鼠---捉松鼠---放松鼠。并按这样的顺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简单讲解倒叙方式。

二、 情感深化

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让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发誓回家后只字不提那只松鼠?听了女儿的话我为什么心里的 一块石头落了地?从而去体会女儿本性的纯真、善良。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1.积累内化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用此的准确,生动。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2.识字写字

布置学生字学文前对本课的生字进行预习,初步认识这些生字。然后进行检查。检查的形式可以读卡片,也可以设计游戏来进行。

3.指导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

4.迁移练习

结合课文结尾处的省略号,让学生去扩展想象。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年度述职报告保险公司5篇

年度述职报告保险公司 述职报告保险公司 03-21

我喜欢作文十六篇

我喜欢作文 03-21

表达心累唯美心情句子简短67句

表达心累唯美心情句子 03-21

语文写作教案9篇

语文写作教案 语文教案 01-12

[总结]小学语文半学期回顾1篇

小学半学期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上学期 01-06

事业单位财务年终工作总结简短集锦

事业单位年终工作总结 03-21

生日祝福的唯美句子45句

生日祝福唯美句子 03-21

校园漫步作文

校园漫步作文 漫步作文 03-21

结婚后红包祝福句子(摘录36条)

结婚红包祝福句子 03-21

关于扫黄打非工作总结精品

扫黄打非工作总结 03-21

关于悼念刚离去的亲人句子(必备47条)

悼念离去亲人句子 悼念离去句子 03-2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