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橡皮泥教案

趣祝福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做橡皮泥的教案”资料。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 设计细致入微的教学课件可以实现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将持续推出相关内容以满足您的需求!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采购部半年总结及下半年计划(合集11篇)集锦(11篇)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1)

1、学会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桃花;

2、通过小组合作大方法制作桃花,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橡皮泥制作桃花,正确使用各种辅助工具。 难点: 难点桃花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橡皮泥制作好的桃花、橡皮泥(红、黄、绿)、小树杆、剪刀、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道开了,小朋友们,你最喜欢什么花?(幼儿自由讨论) 老师带来了老师最喜欢的花,大家来看看是什么花?(教师出示橡皮泥做好的花,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们欣赏歌曲《桃花朵朵开》,观看桃花图片。

1、小朋友们自由分组制作,一人做花瓣,一人做花杆,一人做叶子,教师巡回指导。

2、小朋友们自由创作,制作不同形态的桃花。

3、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表扬。

1、小组自评:每位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组推选最优秀的作品。

2、班级评选: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长处,指出不足之处,相互学习。

五、拓展延伸 鼓励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制作不同材质的桃花。

1、教学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来源与生活实际,虽然没有实物,但是课件的制作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3、环境的创设合理,把幼儿带到了舒适的教学环境中,为教学营造了来那个好的氛围; 不足:示范做桃花的过程有点快,解释的语言不够形象 生动,导致幼儿在自己制作时,步奏有点混乱。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2)

第一课《火柴杆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火柴杆摆0、

1、2……9的数字。 2.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3.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火柴杆摆0、

1、2……9的数字。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材料:黑色卡纸一张,20-30根火柴杆或整齐的小木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火柴吗?那你会用火柴杆摆数字吗?

二、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图一所示的“电子表数字”,在黑色卡纸上模仿摆出0、

1、2……9的数字。

2.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摆出其它更多的数字吗?请你试试看。摆好后请你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字。

3.请你按图二图三所示的图样,摆成火柴杆图形,并说出这两个图形像什么。

4.请你用火柴杆摆出几个你想像中的物体的图形,请你周围的同学看看像什么物体。

5.用火柴杆摆出图四所示图形。你能移动其中的四根火柴杆,把图形变成一个风车吗?试试看。

6.你能用火柴杆摆出一个正在跑步的人的图形吗?摆完后和周围的同学比比看,看谁摆得更像些。 注意事项:

1.选用黑色卡纸是为了衬托火柴杆数字或图形,使图形更醒目。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不用。

2.如果同学带火柴,请不要带火柴盒,以免“划”着火柴引燃其它东西或灼伤皮肤。

3.同学可以尽情发挥想像力摆出各种图形、图案,并请老师、同学评说

小结:学会用火柴杆摆0、

1、2……9的数字。学会用火柴杆摆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课后小结:引导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第二课《折狗》

活动准备:教学范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狗吗?你见过的小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外形特征。你们喜不喜欢小狗?

二、观察小狗范例。

1、小朋友们都这么喜欢小狗,小狗说它也喜欢你们,所以我把小狗请到我们班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2、(出示范例)瞧!这是什么呀?(小狗),对了这是一只小狗头。这只小狗头是用什么折的呀?(用纸折的)

三、观察制作示意图。

1、出示制作示意图

这只小狗好孤单,它想找伙伴,我们来帮它找找好吗?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的纸,我先来帮这只小狗找朋友。(示范折小狗的方法)

2、教师边折边引导幼儿看图示意思:

(1)先把正方形的纸角对角对折,变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2)再把三角形的两个小角往下折,折出它的耳朵, (3)最后用蜡笔画上眼睛和嘴巴,小狗头就折好了。

3、瞧!老师已经帮它找到一个伙伴了,你们想不想帮它找更多地伙伴呢?那现在就请你们帮它找吧!”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一定要反小狗的耳朵多出来一点,画上眼睛和嘴巴。

2、要求幼儿耐心地看图示一步一步折叠,折痕要平整。

3、给不会折的幼儿提供帮助。

五、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1、评价幼儿作品。今天这只小狗头找到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它太高兴了,表扬折的好的小朋友,

2、请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体验制作的快乐。

第三课《学做小青蛙》

活动目的:

1、教学生学习折纸里常用的双三角形折法。

2、学生会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青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看示意图折纸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手工纸若干张,折好的双三角形以及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作品青蛙、鱼、桃子若干个。

2、《双三角形》折纸示意图,《青蛙》折纸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折好的双三角形,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教师介绍双三角形名称。

二、学生跟教师学折双三角形。

1、教师出示双三角形折法示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折双三角形。

2、学生再次独立练习看示意图折双三角形。

三、利用双三角形学折青蛙。

1、教师出示《青蛙》折纸示意图,让学生看懂示意图。

2、教师对照《青蛙》示意图示范折青蛙,学生观看。

3、学生看示意图学折青蛙,教师个别指导。

4、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教师与学生集体评价。

四、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各种折纸作品给学生欣赏,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五、附《青蛙》折纸示意图:

第四课《折鱼》

活动目标:

1、能用边对角、边对对角线的技能折叠鱼。

2、体验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方形纸、彩色笔、浆糊,鱼的范例、折叠步骤图

2、"海底世界"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1、学生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引题,引起学生兴趣

2、将范例发给每组小组,让学生观察,并拆开看看是怎样折的。

3、出示折叠步骤图,引导学生观看并讲解鱼的折法: 注意看清鱼头的折法

4、提出折纸要求: 要求边对角、边对对角线要对齐,折痕要折平。

5、学生动手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学生注意折出折痕;(2)指导学生将折好的"鱼眼睛、鱼鳞,然后贴在"海底世界"画面上。

6、欣赏同伴作品,结束活动

第五课《折兔子》

活动目的:

1、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折小兔。

2、会给折好的小兔添画眼睛。

活动准备:正方形手工纸若干张,水彩笔一盒,教师折好的各色小兔若干,多媒体课件。

一、活动过程:

二、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唱《小兔乖乖》的儿歌,导入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折小兔好吗?小兔长得什么样?观察生活中的小兔形象。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出示教师折的小兔,和老师一起学折小兔。教师分步教折小兔。

四、给折好的小兔添画眼睛。

五、作品展示与交流。

六、附示意图:

第六课《折桃子》

活动目的:

1、继续巩固双三角形折法。

2、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桃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手工折纸若干张,折好的双三角形和桃子若干。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桃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双三角形折法。

老师提问:上星期我们学习了双三角形的折法,同学们还记得怎么折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双三角形法。

1、教师出示折好的双三角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自己试着折一折。

2、请一至俩名折好的同学上台讲一讲折法,其余同学跟着再折一折。

二、学折桃子。

1、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桃子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指名说一说。

2、教师出示折好的桃子,请大家说说像不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学折桃子。

教师先出示《桃子》折纸示意图,请学生看着示意图要求他们自己再试着折一个,教师只在旁边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三、作品展示与交流。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先在小组里交流,能后每组再推荐一件作品到全班交流。

四、附《桃子》示意图:

第七课《折蝉》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尝试看图独立折叠完成作品。

2、学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折纸蝉,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重点: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学习两种折纸蝉的方法。

活动难点:学生能独立看图折叠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折纸步骤图 学生用书“清凉一夏”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蝉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谜语,请你们仔细听,教师讲谜面“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2、请学生猜,教师说出谜底“蝉”。

3、夏天来了,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很多蝉,蝉也可以叫它知了,因为它的叫声很像在说“知道,知道”。

二、看图示,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种折蝉的方法。

1、(出示第一种折法的成品)同学们,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蝉,看看老师这个蝉是怎样做成的? 一)学习第一种折纸蝉的方法

2、出示第一种蝉的折纸步骤图: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种蝉是怎么折的吧。

请学生自己先看图,并说一说。

3、教师示范并教学折法:①正方形纸对角折后,左右下角分别向中间对折。

②上角依虚线向下折。 ③上层的上角依虚线向下折。 ④顶角依虚线向下折。 ⑤左右角向后折。

⑥添画眼镜,这样就完成了。

二)引导学生自主看图学习第二种折纸的方法

(出示折纸步骤图二)同学们,这是另外一种折纸蝉的方法,待会老师要请你们自己看图进行折纸,看图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箭头的方法。

三、介绍材料及活动要求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多准备了几张正反形纸,如果你折的快一些,就可以多折几个,你也可以想办法让你的蝉变得更漂亮,比如涂上漂亮的颜色,剪贴一些花纹等等。

2、折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认真去看图,看清楚每一步的箭头,虚线的位置等等,每一步折的时候都要记住压好。

3、折好后,老师会帮你们写好名字,我们最后把折好的蝉粘到外面的美工墙上,墙上有树,可以粘到树上,也可以粘到墙上,像是在飞一样,粘的时候同学们要自己看,粘出不同的姿态来。

第八课《折手表》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看图折纸,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2、压折四角,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重点: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难点: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活动准备:

1、折好的手表作品

2、手工彩色纸。

3、《手表》制作步骤示意图,手表一块。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学生折纸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猜猜是什么?仔细听:有家兄弟真奇怪,哥哥短,弟弟长,一天到晚转圈圈。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除了时钟可以看时间,还有手机、手表也能看时间。

3、今天老师带来一块手表,出示范例,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示意图折纸的方法。

1、在折手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折纸符号。出示折纸图谱,教师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教学生认识折线,箭头,曲折线。

2、按折纸符号学生自己理解。

三、请同学们尝试按照折纸步骤。

1、教师按顺序出示示意图,并用简单的语言给与提示。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完成作品。

2、让学生看图折纸基本的方法。 3、重点:第四步,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4、难点:第五步,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来辅助幼儿理解。

5、第一遍作品完成之后,老师给与学生肯定和表扬,并让学生看着图示再折一块手表。

6、不会折的学生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折的?(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7、折好手表后,画出表面时间,装饰表带。

四、展示作品后把手表带在自己的手上。

1、把学生折好的手表作品展示在手表店里(黑板上),看看谁的手表折的平整、设计的好看。

2、自己喜欢哪一块手表。

3、带上自己的手表,看看时间是几点

第四课《学做风筝》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剪贴以及包扎等手工技能,合作完成风筝的制作。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老师的制作过程,能够与小伙伴一起动手按照步骤制作风筝。

活动准备

一个做好的风筝、一大叠报纸、足够的剪刀、足够的簿竹片、胶水、足够份数的长线团、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1.出示风筝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风筝

3.喜欢同样风筝的孩子坐在一起,准备合作做风筝

二、学做风筝

1.给孩子讲清楚做风筝需要的物品

2.对他们讲明白做风筝的步骤

3.师生一起动手做风筝,老师一边教一边做给孩子们看,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做。(这个过程是小组合作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好让他们合作完成)

(1).先在报纸上画好自己喜欢的风筝图形,要大小刚好合适。还可以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用剪刀把已经画好的风筝图形剪下来。

(3).用线把小竹片按要求固定好形状,做成一个框架。

(4).把风筝图形与框架粘贴在一起。

(5).把长线团的一头扎在小竹片框架的最中间。

三、展示作品,表现自我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风筝举起来,大家一起欣赏。

2.让孩子们说说哪个小组做的风筝最好。

四、拓展

让孩子们在大人的陪同下,一起到空地上放风筝。

第五课《折鱼》 活动目标:

1、能用边对角、边对对角线的技能折叠鱼。

2、体验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方形纸、彩色笔、浆糊,鱼的范例、折叠步骤图

2、海底世界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1、幼儿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引题,引起幼儿兴趣

2、将范例发给每组小组,让幼儿观察,并拆开„„

活动目标:

1、能用边对角、边对对角线的技能折叠鱼。

2、体验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方形纸、彩色笔、浆糊,鱼的范例、折叠步骤图

2、"海底世界"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1、幼儿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引题,引起幼儿兴趣

2、将范例发给每组小组,让幼儿观察,并拆开看看是怎样折的。

3、出示折叠步骤图,引导幼儿观看并讲解鱼的折法:

注意看清鱼头的折法

4、提出折纸要求:

要求边对角、边对对角线要对齐,折痕要折平。

5、幼儿动手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折出折痕;(2)指导幼儿将折好的"鱼"画上眼睛、鱼鳞,然后贴在"海底世界"画面上。

6、欣赏同伴作品,结束活动

第六课《折小企鹅》

活动目标:

1、了解折企鹅的方法,学会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对着对角线折。

2、学会看图示将三角形的角向内折,折出尾巴的基本技法。

3、对折纸活动和玩纸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黑色正方形蜡光纸、泥工板人手一套。

3、范例小企鹅一只。 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1、了解折企鹅的方法,学会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对着对角线折。

2、学会看图示将三角形的角向内折,折出尾巴的基本技法。

3、对折纸活动和玩纸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黑色正方形蜡光纸、泥工板人手一套。

3、范例小企鹅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折纸小企鹅,提问:这是什么?他是什么样子的?

告诉幼儿这是一只会走路的企鹅,教师在泥工板上示范,将泥工板倾斜一些将小企鹅放在高出,瞧!小企鹅走路啦,小朋友,你想折一只小企鹅玩玩吗?

2、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示了解折纸步骤。

重点讲解:(1)将正方形纸角对角对折,折出对角线。

(2)将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向对角线折,要对整齐。

(3)先将三角形的两个角折一下,再将两个角向里折,折出尾巴和尖嘴巴。

3、幼儿看图进行折纸--小企鹅在幼儿折纸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折小企鹅。

4、让幼儿借助泥工板玩一玩小企鹅,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折纸和玩纸工的快乐。

1. 4

.

橡皮泥活动方案(共14篇)

小班语言教案《橡皮膏小熊》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橡皮泥在水中沉浮5-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橡皮泥在水中沉浮6-教科版

小学手工课教案模板(共3篇)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研究了有关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从而为拟后探究浮力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辅垫。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从橡皮泥在水中可沉可浮入手,一步步动手研究有关沉浮的重要性质,帮助学生建构起同样质量的橡皮泥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这些科学概念。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探究活动。

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于橡皮泥比较感兴趣,美术课上经常用到,但对于橡皮泥在水中时沉还是浮比较模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拟探究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和探究”之间的关系拟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通过设疑激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学的方面来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动手操作,还要用心思考,得出结论。同时能合作学习,团结协作,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品质,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在下面我还将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谈教法学法。

1、教学器材准备: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3样,记录表本课所选择的器材我是经过思考的,比如说刻度杯里的水量我改为了300毫升,因为200毫升水太少,学生放橡皮泥很不方便。学生利用这些器材经过有序合理操作能够很好地认识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原因。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我先让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再通过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都是沉的,那橡皮泥要怎么才能浮呢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初步感知橡皮泥的浮学生通过猜测什么形状的橡皮泥可能浮在水面上,再通过实验验证来初步感知橡皮泥的浮,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验探究,学拟致用这里我们设计了1组对比实验,用三样烧杯里都装300毫升的水,1样不放橡皮泥,1样放沉的形状的橡皮泥,1样放浮的形状的橡皮泥,通过水面的上升来理解排开的水量的差别是它们沉浮的原因。即节约了时间,又很好的突破了难点。紧接着让学生学拟致用解释轮船为什么可拟浮在水面上。并布置学生课后做1艘小船,加深他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课虽结束了,但是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要把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继续进行下去,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

四、说板书设计

1、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沉浮排开的水量小排开的水量大

这样的设计,突出重点,让学生对橡皮泥沉浮的原因一目了然。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4)

中学美术活动教学计划:捏塑动物教学计划

中型美术活动捏橡皮泥动物教学案例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以了解和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以掌握动物的特征.橡皮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进一步掌握泥塑.在此过程中,捏,粘,滚动,砸,砸,砸等技能适合幼稚园老师参加中班美术活动班.

让我们来看看动物教学的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用橡皮泥把握动物的性格做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进一步掌握制作黏土过程中的捏,粘,滚,砸,砸,砸等技巧.

3.培养学生的三维建模能力.

4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5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大胆与同龄人交流

教学重点很困难: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做你最喜欢的动物

教学困难: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首先,创建一个场景,认知体验

1几个戴着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表演

老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好朋友来看看!是谁,他们有什么特点?

2教师**课件,学生**动物电影

二,师生互动,深入经验

老师:看看这些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的特点是什么?

1学生描述他们喜欢的动物的特征

2老师展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这本书的主题是:动物捏泥

三,性能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2.团队合作讨论生产过程:

1构想你想做的动物

用揉捏和蹲下的方式制作动物的身体和头部

动物的细节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加生动

老师:每个人都可以头脑风暴制作动物的步骤。我们一年级时学过什么烹饪方法?

三。复习老知识:揉、揉、压、粘、滚、揉等技能

教动物更快地演示动物的过程和方法

四,创造经验:展示工作要求:使用橡皮泥捏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与团队成员一起完成小型动物园.教师巡逻和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该小组互相拜访并互相评论。 请请小组代表在舞台上做工作

第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老师和学生对整个课堂进行总结,谈论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必须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并共同保护环境.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用彩泥制作花朵,激发幼儿爱护植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彩泥制作学会揉、压、搓等技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3、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活动准备:

课件、彩泥、硬纸板、彩泥制作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律动《小手拍拍》

师:让我们一起拍拍小手吧!

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圆圆,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彩泥变变变》

①、揉一揉:彩泥变成汤圆

②、压一压: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③、搓一搓:汤圆变面条,比一比谁的面条长。

④让幼儿自己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2、小朋友们,彩泥好玩吗?今天是圆圆的。生日,圆圆有一个生日愿望?圆圆:我最喜欢夏天五颜六色的花朵,可是现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开是美丽花朵,你们能帮我实现生日愿望吗?

3、老师边播放课件边动手演示花朵的制作过程。

讲解彩泥花朵的制作的过程:制作一个黄色的小球,五个红色的小球,两个绿色的小球和绿色的长条。按照顺序粘在白纸板上。

师:让我们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帮小彩泥实现愿望把!

4、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让家长和老师来欣赏一下幼儿的作品。

2、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6)

制作目的: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制作对象:

小鸟

制作准备: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制作过程:

1.取红色橡皮泥搓个圆球;

2.将搓好的圆球稍微搓长;

3.再将其捏扁一些,同样的方法,捏出两个相同的,是小鸟的翅膀;

4.取蓝色橡皮泥搓个大的圆球;

5.将橡皮泥的一头搓细;

6.取黄色橡皮泥,搓成一个小小的圆锥体;

7.做一对小小的黑眼睛,并且将各部分组装,就能够完成。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小鸟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孩子们根据上面的图文提示,试着做一只可爱的小鸟吧。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7)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步,新课导入。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前老师已经批改了大家的学案,并进行了批注。请对照学案,把你的想法和组内的伙伴们交流一下,交流的同时并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动手操作来验证你的想法。”学生组内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对“学案”的先学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感知。教师在课前对学案的批阅,知道了学生的 “疑惑处”,使教学真正达到“目中有人”“以学定教”。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组内交流,尝试同伴互助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困惑。

第二步,全班交流释疑。①完成“学案”1题: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如:橡皮泥、土豆等,它们的形状是: 。(填“规则”或“不规则”)②完成“学案“2题:想办法求出它们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组1:我们认为橡皮泥、土豆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全班都正确)。

组2:我们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数据,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板书公式)算出橡皮泥的体积。这是我们小组的想法,请问哪个小组还有补充?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组3: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保证捏成标准的长正方体,否则测量它的长、宽、高数据时会出现偏差,体积算不准确。

师:你的建议非常好(指组3)。在把橡皮泥捏成长、正方体的过程中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形状改变了,体积没变。

师:在数学中,这叫“等积变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演示计算橡皮泥的体积,学生学会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体会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分别达成了学习目标①③。

师:这个土豆能变形吗?怎么办?

组3:我们把土豆放进水中来测量它的体积。先看好原来水的体积是600ml,土豆放进去,水面上升了,这时水和土豆的总体积是750ml,用750ml-600ml=150ml(板书),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像这样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水法”。你知道有和这个方法类似的故事吗?

生:“曹冲称象”“乌鸦喝水”。

师:在数学中,是运用了“等量替换”思想(板书)。在刚才测土豆体积中,谁的体积等量替换了土豆体积?

生:上升水的体积。

师:在“曹冲称象”中谁的质量等量替换了大象的?

生:石头的质量。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三类,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用“排水法”求体积的操作中,能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体会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并能联想到“曹冲称象”“乌鸦喝水”故事,体现了思维的层层递进。分别达成学习目标②③。

巩固知识,拓展应用

第一步,完成“评价检测单”1题:求玩具小鱼的体积吗?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检测单上,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完成情况。全班交流。组4学生说:450-300=150ml=150cm3。全班正确,达成学习目标②。

第二步,完成“学案”3题:你的方法还可测出 、 和 的体积?(选择一个物体操作验证)

生:石头等可以沉下去的物体的体积,如苹果(边说边演示)。

师:能准确测出吗(边说边演示)?

生:不能,因为不能全部浸入。假如把苹果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就可以。

师:乒乓球呢?

生:不可以,可以把乒乓球放进装满沙子的杯中测量,这叫排沙法,对吗?

师:正确。图钉的体积怎么求?(把一个图钉扔进水中)水面有变化吗?

生:看不出来,可以先求100个图钉的体积,再算出一个的。

第三步,完成“评价检测单”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评,最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评教学的一致性最易被教师忽略,一节课学什么(学习目标)、怎么学(学习过程)、学得怎么样(学习结果),必须从始至终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练习检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逐一对应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反思总结,深化理解

师:回顾这节课,同学们总结内容?

生1:学会用“等积变形”或“排水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生2:知道了“等积变形”“等量替换”数学思想。

生3:我通过动手操作学会了怎么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生4:我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8)

制作目的:

提高幼儿手工制作的基本技术。

制作对象:

小黄鸭

制作准备:

橡皮泥,小木棒、剪刀。

制作过程:

1.取黄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球;

2.将黄色的橡皮泥球,搓长一点,做成鸭子的头部;

3.取红色橡皮泥,捏成两个薄片,这是鸭子的嘴巴;

4.用白色和黑色的橡皮泥,做成鸭子的眼睛,并且,将准备好的小木棒,插到做好的鸭子头部;

5.再取黄色的橡皮泥,做成一个圆球;

6.将做好的圆球搓长一点,这是鸭子的身体部分;

7.将鸭子身体的尾部,捏出一个向上翘的趋势,并且,用剪刀剪出鸭子的翅膀;

8.将尾部捏扁一些;

9.做出鸭子的脚,并且,将各部分都组合到一起,小黄鸭就做好了。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动手潜力和手眼协调潜力。

3、引导幼儿学习分泥、搓长条等泥工技能,培养幼儿耐心的手工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1、布娃娃一个,泥工面条一碗。

2、玩具小碗若干,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以布娃娃请客的故事引出课题资料。

师:这天有一个布娃娃想请好朋友来做客,他请客人吃面条,请小朋友帮布娃娃做许多碗面条招待客人。

2、出示做好的一碗面条,请幼儿讨论怎样用橡皮泥搓面条。

请小朋友看看钟老师制作好的面条。

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师:先将橡皮泥分成很多的小团,然后用手撑将每个小团来回搓成细长条,用力要均匀,使面均匀粗细均匀,留意不要弄断了。

师:然后将搓好的面条放早小碗中,一碗面条就做好了,送给娃娃。(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3、提出作业要求。

师:小朋友每人一碗又细又长的面条送给布娃娃,布娃娃必须会十分高兴的。

4、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用力均匀,搓的面条尽可能又细又长。不断用布娃娃的口吻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肯定。

5、小结评价。

(1)将幼儿制作的面条摆在一齐,请布娃娃观看,并以布娃娃的口吻对幼儿表示感谢。

(2)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并评价同伴制作的面条,比一比谁做的面条又细又长又均匀。

看看谁制作的面条更好,并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学习用棉签均匀地涂色,能大胆地画线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颜料,棉签,抹布,有画框的纸幼儿人手一张,自制红,绿棉签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树叶在大地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一会儿跳到这边,一会儿跳到大地的上边,转下来在地上打了个滚,来到大地的中间,他转呀跳呀,从上跳到下,从左跳到右,不一会儿,整个大地就铺满了他黑黑的脚印”(老师示范画线条)

师: 红颜色娃娃来了,他说,这儿真好,我要给他铺上红地毯。

红颜色娃娃高高兴兴地绕着树叶娃娃自身转了一圈,挥起了小刷子,顺着一个方向慢慢地均匀地铺起地毯来,是顺着一个方向铺的哦.铺的很均匀,铺的满满的,一会儿地毯就铺好了。红颜色娃娃看看哪儿,我也给这儿铺上红地毯。小朋友一起说一说,红颜色娃娃该怎样铺地毯呢?(先绕着舞步走一圈,然后再顺着一个方向均匀地铺满)红颜色娃娃满意地离开了。

“瞧,谁来了?绿颜色娃娃想请一个小朋友和他一起给大地铺上绿地毯。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试试?请一名幼儿来操作)

4. 颜色娃娃都想给大地铺上美丽的地毯,小朋友和树叶娃娃,颜色娃娃一起来玩游戏吧!

二、幼儿操作

1. 提出操作要求:

(1)记住了,小树叶跳舞的时候,他的舞步要铺满整个大地。

(2)铺地毯的时候,颜色娃娃要先……再……颜色要铺满整个大地。

(3)还要注意,同一种颜色的地毯不要铺在一起,各种不同颜色的地毯铺在一起才好看。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辅导。

三、讲评

树叶娃娃在七彩的地毯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朋友你们看了这些画,心理觉得怎么样?美在什么地方?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感受蝴蝶的美,乐意用橡皮泥塑造蝴蝶。

2、学习橡皮泥的手工制作,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制作的蝴蝶颜色和图案左右对称。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轻音乐、蝴蝶的图片(卡通版)以及橡皮泥成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播放轻音乐)师:请大家张开小手,跟老师一起做手指运动,活动手指的各个关节,做动

作捏、揉、搓等。

二、感知欣赏。

——师:在《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里面,毛毛虫最终变成了什么?(蝴蝶)

——师:你们见过蝴蝶吗?请幼儿说一说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蝴蝶图片,引导幼儿从蝴蝶的身体结构、颜色、图案等方面观察、描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蝴蝶,你们看看喜欢吗?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你想做怎么样的蝴

蝶?打算怎么做?

三、制作蝴蝶。

1、复习捏、揉、搓的动作,学习“压”的动作。尝试将一个揉好的橡皮泥压成树叶等形状,尽

量让幼儿多次尝试。

2、幼儿自由制作蝴蝶,教师提示幼儿蝴蝶颜色和图案要左右对称。

四、蝴蝶展览会

——请幼儿给自己的蝴蝶取名,然后展示给大家,并作简单的介绍。

——将幼儿做好的蝴蝶集中在一起做蝴蝶展览会,请同伴来参观。

——将毛毛虫和蝴蝶一起展出,邀请别的班级幼儿来参观。

活动应变

没有橡皮泥,也可以用面团或纸粘土代替。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尝试制作别的动物,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区角活动

美工区:投放橡皮泥和相关图书,让幼儿自由创作。

环境创设

将做好的蝴蝶放在作品展示区。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玩橡皮泥(纸粘土)的游戏,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拓展幼儿的思维。

随机教育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的创作,鼓励幼儿大胆的思维,大胆的创作。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12)

托班手工橡皮泥教案

托班手工橡皮泥教案范文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彩泥的性能,并逐步学会团圆、搓长、压扁、粘合等简单的技能。

2、激发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块垫板、一团橡皮泥,事先准备好的魔法口袋及成品橡皮泥。

如 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

活动过程 :1、魔法口袋变变变教师以神秘的魔术师登场,以神秘、夸张的口吻,夸张的动作依次变出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让幼儿观察、讨论。

2、认识彩泥教师提问:这么好看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讨论)幼儿每人一块彩泥,进行观察、触摸、讨论。

(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尽量让幼儿发现彩泥的特性)请个别幼儿发表意见。

确定幼儿的讨论结果,告诉幼儿这种软软的,会变的像面一样的东西就是橡皮泥,也叫彩泥。

3、彩泥变变变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橡皮泥。

(1)团圆:彩泥变汤圆。

(2)压扁: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汤圆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让幼儿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4、彩泥回家今天,橡皮彩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真开心呀。

彩泥宝宝累了,我们送它回家吧。

教师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洁,让幼儿将橡皮泥放进小罐,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活动反思:1.活动导入有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彩泥的兴趣。

2.在引导孩子认识彩泥的时候,没有向孩子阐释清楚彩泥的性质。

3.在活动中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变彩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活动中,幼儿玩彩泥时,比较专注,捏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捏彩泥的基本技能,获得了发展。

活动结束时,幼儿很不舍的送橡皮泥回家。

2、产生对泥工制作活动的兴趣,并愿意做自己想要做的东西。

活动准备:彩色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1、认识泥工材料,了解其用处。

教师:宝宝,你们看,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用?教师:橡皮泥有各种颜色,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呢?先请个别宝宝上来摸一摸,再让大家摸摸自己的橡皮泥,感知橡皮泥柔软的特性。

2、通过示范演示,引起宝宝对泥工制作活动的兴趣。

教师:橡皮泥软软的、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你们听,你们瞧——教师边念儿歌《搓呀搓》边操作橡皮泥。

教师:宝宝,你想让橡皮泥变出什么有趣、好玩的东西呢?教师根据宝宝的想法,快速地塑造出简单的特征显著的泥塑作品,让宝宝充分感知泥工制作活动的神奇。

3、宝宝进行橡皮泥制作活动。

教师讲解制作要求,宝宝人手一块橡皮泥,在泥工板上进行泥工制作活动。

鼓励宝宝按照自己意愿,对橡皮泥任意地压扁、团圆、拉长等。

教师可以走道宝宝身边问:你做的是什么?并对宝宝制作的作品大家赞赏。

4、请宝宝将自己制作的作品放在泥工板上,组织大家相互观看,告诉同伴和老师:哪个是自己做的?自己做的是什么?不断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活动反思:橡皮泥是宝宝们都非常喜欢的“道具,特别是对托班的宝宝来说,第一次玩它更是兴致勃勃。

在活动的过程中,宝宝们不但认识了颜色,学习了技巧,还有了塑造了“立体的动向,特别是陶冠融,他先用搓的方法做了一个圆筒形,然后将它立在泥工板上,然后又用小手捏了几个近似椭圆的扁平“小饼,又把“小饼粘在圆筒的两边,最后又用手使劲地压了压橡皮泥与泥工板的接口处,在我还们有看出他做的是什么时,他就主动告诉我:“夏老师,你看,我做了一棵大树我眼前一亮,多么像一棵冬天里树叶落尽的枯树,多么栩栩如生啊,旁边还有几个不规则的形状在随意地摆放着,他说那是小草……

制作对象:多彩的不倒翁。

制作材料:鹅蛋(鸡蛋、鸭蛋亦可)一只、彩色笔一盒、橡皮泥、彩色纸、剪刀一把。

制作步骤:1.将准备好的鹅蛋洗干净,用布子擦干后备用;2.把橡皮泥粘附在鹅蛋上,保证鹅蛋在桌子上可以立住,能达到推不倒的效果最好;3.根据自己的喜好,把鹅蛋和鹅蛋上的橡皮泥着色,可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比如,小丑、人脸等图像;4.制作不倒翁的胳膊和鼻子,这个可以用准备好的剪刀剪硬纸板,剪出胳膊或者鼻子的形状即可,然后用橡皮泥粘在鹅蛋上;5.手工的环节就是给新粘好的部分着色,注意色调要和整个鹅蛋的形象协调。

结束语:可爱的不倒翁制作好了,小宝宝们不要忘记把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收拾掉,养成注意卫生的好习惯。

看过托班手工橡皮泥教案的人还看了:1.成功之路起步篇教案2.关于网络技术基础教案的例子3.幼儿园优秀教案4.交通安全知识教案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手工制作,体会成功创作的乐趣。

2、巩固团、搓、压泥的技能,学习用辅助工具制造纹理的方法。

3、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提高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寿司图片若干,塑料工具刀,牙签。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

——师:你们吃过寿司吗?有什么形状和味道的?

——出示橡皮泥寿司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制作材料和方法。

二、学习方法。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放松游戏。(两手手指相互压一压、揉一揉等)

——教师带领幼儿用橡皮泥学习团、搓、压泥等基本技能。

——师:你想制作什么寿司?你准备怎样做呢?

——启发幼儿利用辅助材料牙签工具刀扎、压纹理。(方法详细见幼儿用书)

——学习镶嵌的方法:先在中间压一个凹形,然后将装饰的橡皮泥镶进去。

三、想象创作。

——幼儿用橡皮泥自由制作寿司,也可以参考幼儿用书制作生鱼片寿司和紫菜卷寿司。

四、分享交流。

——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寿司的特点,感受成功的喜悦。

——将幼儿的作品放在美工区做食品展览会。

活动应变

可以用面团来代替橡皮泥。

活动延伸

制作虾子:将红色的橡皮泥搓成圆条状,然后一圈圈粘好。再拿一张白纸圈成圆锥形,套在身体前面当虾头。将红色的尾巴和虾须粘好,最后用黑色的橡皮泥做两个眼睛,粘在头上的眼睛部位。

区角活动

美工区:投放橡皮泥和手工图片,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食物。

环境创设

将幼儿制作的寿司用废旧饭盒或纸碟和保鲜膜包装,展示在活动室内。

家园同步

请幼儿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制作一种食物。可参考幼儿操作材料、图书。

制作材料可多种,例如:面团、手工纸等等。

随机教育

日常鼓励幼儿细致观察各种食物,鼓励幼儿用橡皮泥、绘画等方式进行表现。

附录:寿司的历史

寿司的起源众说纷纭,在古代东南亚、中国沿海都有和寿司制作工艺相似的食品,但形态却不同。日本寿司以紫菜或海苔卷米粒与生鱼片、黄瓜、肉松、焦葱为主,配上芥末、辣根、酱油、醋。而在中国沿海有一种利用糯米、蛋黄、脆皮、花生、蔬菜、熟虾仁做成的圆柱形饭团,叫做糍饭棒,用一层熟面皮包裹,方法和寿司有点像,但是材料和形状不同。相传糍饭棒来自春秋时期的越国(浙江地区),属于古越民的传统美食。

而在高丽臣服中国后的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中国已开始流传鲊这种食品,相传由东北亚海洋民族(扶余、东秽、马韩等)引进。在辞典中的解释为以盐、醋、米及蒸熟的鱼段腓制成的食品。有时采用炸脆鱼条作为主料和饭团拌在一起,形状是一个椭圆的球形,形似橄榄球。但大多数时候没有固定形状,鲊又作粉蒸鱼排或米蒸鱼排,用的却是熟米,可以加热使用,也可以和熟鱼冷拌。宋朝年间,中国战乱频仍,这正好为逃难的充饥食品,而品种更多,由蔬菜类、鱼类、肉类等组合捏制而成,但因为没有固定形态,因此和日本寿司有所差异。

后汉时代日本也出现了用米饭、生鱼和酱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比中国的鲊要小得多。这便是后来日本寿司的祖宗。而同时期的中国的鲊(米拌鱼条)可以看作是寿司的兄弟或邻居,只是现今没有广泛流传和普及。

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为寿司,当成节日食品来使用。寿司逐渐普及为日常食品,特别是一些渔夫用一些醋腌制过的饭团,加上一些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木箱之内,作为沿途的食粮。镰仓幕府时代,寿司已广泛流传,成为一种普通的物品和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

做橡皮泥的教案(篇14)

1、感知橡皮泥带来的乐趣,培养爱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

2、用橡皮泥的捏各种小动物并大胆尝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交往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4、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橡皮泥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用橡皮泥的捏各种小动物并大胆尝试。

能与伙伴探索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出示视频资料《用橡皮泥捏小兔子》。

生自由说说捏的过程。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以前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三、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五、回味体验,课外延伸。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让幼儿自己在视频资料中发现小动物的特征,并让幼儿自己动手捏不同的小动物,也可以合作捏小动物,做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启发引导比较到位,活动很成功。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活动中,我对幼儿鼓励性的话语说的较少而且比较单一。其实在幼儿表述自己捏小动物的'时候,我可以说“你真爱动脑筋”,“你捏的和别人不一样,很棒!”“赶快动动小脑筋还能捏什么,除了动物以外?”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要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动物也可以让孩子捏其他的,如捏人等。

精选阅读

《致橡树》教案


编辑我费尽心思打造的"《致橡树》教案"无疑会取悦您,非常感谢您的阅读,我将持续学习,为您呈现更优秀的作品。老师们在开学前需要准备好他们的教案和课件,每个人都需要规划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治学先治教的重要体现。

《致橡树》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诗的主题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课前播放钢琴曲《梁祝》,上课后停止)

同学们,刚才一曲《粱祝》奏响了爱的永恒,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热血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为之而歌,为之而舞,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爱情诗,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二、读一读,感知课文

1.欣赏《致橡树》Flash动画朗读,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诗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3.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简要地说明自己喜欢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说一说,讨论分析诗的内容,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诗中的意象很多,请你从中找出作者反对、批评的意象有哪些?并说说作者为什么反对、批评它们呢?

提示: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只知“攀援、依附”不独立。

其次,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因为这种鸟儿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单相思。

第三,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诗人在这里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认同。因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险峰只是做了“陪衬”,而“日光和春雨”却只知道爱抚。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好像忽略了“被对方爱”的权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痴情的鸟儿,不作泉源、险峰,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却要作

一株木棉树,这是为什么呢?请从诗中找出原句,然后再作简单的阐述。

提示: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边的那些意象给人的感觉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为一棵和橡树一样的木棉树,同它一样的站立,才能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尊严。

3.喜欢、赞美的意象又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提示:

“根”紧握;“叶”相触——双方必须平等独立;每一阵风——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铜枝铁干——伟岸挺拔,刚强不屈,具有阳刚气概;红硕的花朵——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至死不渝。

四、评一评,分析诗的写法

1.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只是现实中普通的树木吗?请简要分析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提示:

不是。作者把橡树当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当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树具有男子那种阳刚之气,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韧气质。

2.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表达那爱的宣言,而要借树来说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提示:

可以把那种无形的爱有形化、具体化、形象化;更便于表达内心的各种感觉,给人更大的想像空间;增加了一种含蓄的美,给人无尽的想像。

五、练一练,听庞龙的歌曲《两只蝴蝶》,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只蝴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提示:

诗歌通过一只蝴蝶对另一只蝴蝶的劝慰为主,叙述了他(她)对他(她)的关心和呵护;通过叙述他们缠缠绵绵的飞舞、“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的誓言,表达了那种对爱情忠贞不渝、相知相随的情怀。这是一幅美丽的、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图画。

2.简要分析《两只蝴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

这首歌曲也采用了象征地手法,用蝴蝶的缠缠绵绵来象征两个人的爱情是互相厮守,常相依,影相随的坚贞。

六、作业

背诵《致橡树》这首诗歌。

《致橡树》教案 篇2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xxx结束后,我国文坛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朦胧派”诗歌作品和诗人群体的出现以及围绕“朦胧诗”展开的论战,是当年极具轰动效应的文坛大事。舒婷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致橡树》,正是当年“朦胧诗”的代表作。

《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作为“朦胧派”的诗作,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那样直抒胸臆,它跳出一般爱情诗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了一番理性的拷问与判断。

诗人以“不,这些都还不够”为转折点,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编者正是按照课标的要求把诗歌的阅读与鉴赏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的开始阶段,作为必修课。本节课应当紧紧抓住审美这个中心展开加教学。不宜繁琐地条分缕析,而应当整体地将朦胧诗的美感方式和美感作用通过审美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情感上和心灵上的陶冶,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二)说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十四岁左右年龄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形象思维,对于文艺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形象化表达方式和强烈的感情宣泄比年龄较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领悟。因此,我打算调动一切可能的艺术手法,让学生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争取女性尊严和独立地位的抗争决心和新型的爱情观、自由平等、人的价值等深层理念,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描绘的各种形象,学习运用象征、对比、对偶、对仗、类比、比拟、拟人、递进等手法,培养自己丰富而瑰丽的艺术想象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从听觉上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朗诵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美感,练习放飞并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进而练习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记录下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不,这些都还不够”开始,诗人对自己理想中的爱情的想象。如何鉴赏这一段?

2、难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两处,作为没有过真正的爱情体验、涉世未深的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对此可以略作讲解,但不宜过分理性化,仍应把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整体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和成长过程中思考。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画面、音乐和教师的示范朗诵,采用“激发兴趣——感知形象——品咂鉴赏——朗诵比赛——创作审稿”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熟读,课后让学生创作。贯彻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教师作引导,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诠释。既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鉴赏,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理解,尽可能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自己建构关于现代白话自由诗的知识体系。

三、说学习方法

我打算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朗诵法、欣赏法、比赛法、写作审稿法等方法让学生用审美的方式接受教学内容(这是一首议论性的诗歌)。

四、说教具的使用

尽量利用电子课件,录音机、幻灯片或者mp4等,制造音画效果。

五、说教学设计(课时)

本课(中国当代诗三首)计划两个课时,《致橡树》计划使用一个课时,课后组织同学赏析课外拓展阅读材料,练习诗歌创作、出墙报,实现“创作、审稿”过程。

六、说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激发兴趣(共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为学生作配乐示范朗诵(有条件时,同时显示相应的画面)。

2、简介作者和“朦胧诗”,文。革以及文。革结束后的转型时期,思想解放,“双百方针”,以及当年对“朦胧诗”的批评。

(二)感知形象(共15分钟)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教师配以适当的音乐,整体感知诗歌创造的艺术的形象。要求: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如“凌霄花”的“凌”的齐齿呼后鼻音,“炫耀”的“炫”是否读成第二声,“峰”是否读成“fōng”,“雾霭”的读音等。(5分钟)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将思考题板书或者用课件展示):

(1)诗中描写了那些形象?

(2)诗中提到了几种爱情观?

(3)诗歌分几个层次?

(4)诗人赞成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

(5)你最喜欢哪一句或者哪几句?

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尽可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10分钟)

(三)品咂—鉴赏(课堂练习)(共25分钟)

1、教师稍作讲解,进行局部研讨。对比诗中表现的各种爱情观,以及本文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重点分析“不,这些都还不够”以后的诗句。(10分钟)

2、点名请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不,这些都还不够”以后的诗句。(1分钟)

3、全班齐声朗读这段诗句。(1分钟)

4、趁热打铁,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点拨:(13分钟)(以下问题板书或者用大屏幕展示)

(1)凌霄花和鸟儿象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为什么用它们来象征?

(2)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所象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为什么用它们来象征?

(3)木棉和橡树——树的形象所象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为什么用它们来象征?

(4)作者怎样描写橡树与木棉的关系的?

(5)作者怎样深化了主题?

(四)朗诵比赛(拓展练习)(课外)

利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方式,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诗歌朗诵爱好者进行。

(五)诗歌专栏(拓展练习)(课外)

利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方式,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诗歌朗诵爱好者进行,组织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审稿。

《致橡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a.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孕含的感情,理解诗中所倡导的新型爱情观。

b.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2.探究式阅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人吟唱它的美好,写下了隽永而感动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情意绵绵、含蓄蕴藉的诗句让我们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憧憬。但爱情必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带来柔情蜜意的同时,也会伤及灵魂深处,那么如何处理爱情、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读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也许会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二.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龚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今在福建文联工作,她的诗集有: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三.整体感知

1.伴着音乐放全诗的.影音文件,教师范背全诗。

(解说:教师有感情地范背,便于学生进入诗的氛围,奠定理解、感悟的基础)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与节拍。

四.具体研习

1.集体朗诵诗歌的第一层(1—13句):学生思考:本部分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诗人用“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均表现出完全的依附或一厢情愿式的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

2.找一位同学朗诵后半部分,然后讨论:诗中的“木棉”和“橡树”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橡树、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所写的“木棉”的热烈、温情、柔韧、美丽就是女性的阴柔之美,而“橡树”的昂扬、坚毅、果敢、强壮,就是男性的阳刚之美,二者各具特长,又各展风采,二人即相知相恋相依,又独立、平等、互相尊重,表达了诗人共建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的愿望。

3.细读文章后半部分,揣摩作者所表达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经教师点拔后明确:诗人以独白的口吻,表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反思,她不是以单纯的容貌和柔情取悦对方,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是并肩携手、互尊互重、互敬互爱、自由平等、心心相印,一起同甘共苦,在思想情感和形体上达到完满的结合,即追求同一的生活信念、人生理想,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崇高伟大的爱情,才会“终身相依”永不分离,诗人在冲破传统爱情观念的同时,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流贯着新时代的特征,诗人所向往并为之讴歌的爱情,乃是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互不依附,而又在祖国的土地上坚持各自的岗位,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共同战斗而凝结起来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才是崇高的、伟大的。

4. 总结拓展引导:

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理智、冷静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它是中国女性关于爱情理想和人格理想的宣言。她摒弃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假情爱,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追求的是独立的人格和自我的价值,虽然全诗情调温婉,但却锋芒潜藏、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令无数青年读者倾倒。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选择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爱情的舵,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那么此种爱情并不是称道、健康的。优美的爱情要求我们不断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善自己的筋骨,找到灵魂的皈依一份幸福的爱情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五.课堂练习

阅读舒婷的《神女峰》,思考文后问题。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行云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神女峰”在这里只代表一座山峰吗?

(2)分析“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和“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两句的含义。

(3)分析最后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神女峰”还代表守望、忠贞、温情和承诺。

(2)作者认为,当这种自发个体的真情实感被封建伦理固定成为每一个思妇都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时,美丽的梦就变成了忧伤,人就变成了石头。把活生生的人上升为神,以神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这是荒谬的,压抑人性的。

(3)弘扬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格的觉醒,只有用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标准,才是判断文明和进步的真正准则。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简短的评论,阐述你的爱情观是怎样的?能否结合社会现状来谈?

(2)熟练背诵全诗。

【励志故事】

你战胜困难一次,就更强大一次

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在中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一项一百公里徒步训练。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活动的艰苦性是可想而知的。走了两天,他的脚就打起了血泡。曾有许多次,他都想停下来躺在地上。但是,每当有这样的念头,他耳边就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躺下去便是懦夫!打起精神,走下去!于是,他咬牙挣扎着继续前行。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大家咬牙坚持。一些体弱的同学支持不住,累倒了,他还背他们一段路程。渐渐地,他感觉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的跋涉,身上背的东西也似乎轻了许多。

土光敏夫后来担任有“财界总理”之称的日本经团联会长职务。他说:“我之所以在以后做事能不半途而废,关西中学的长途步行给我的启示最大。我知道:面对困难,人唯有迎接挑战而不是回避挑战,才会有真正的成长。你战胜困难一次,就更强大一次。”

【点燃思考】

成长正如蝉蜕,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没有这份蜕变,就不会有力量的增强,更不会有新生。

【每次金句】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

《致橡树》教案 篇4

一、导入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二、作者简介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69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初读诗歌,体会诗歌否定的几种传统爱情观

1.朗读。师: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人们的爱情观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先来听听舒婷是怎么说的。

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气、语调和重音,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

师:想想此诗目的是阐述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也就是作者认同的、赞同的一是种什么样的爱情观?(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

明确:不,这些都还不够。

师:“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什么?(这些指的是哪些?)

明确: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东西,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也就是从这里把诗歌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不认同的爱情观,一部分是认同、肯定的爱情观。)

2.解读第一层:体会作者在诗中否定了哪些世俗的、传统的爱情观。

(1)集体朗读第一层。

(2)师问: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 明确: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3)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否定了哪些世俗的爱情观?

明确讲析:

一方攀附:

A.攀援的凌霄花

它是一种藤本植物,没有直立的茎,但它为追求高贵的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一切向上爬,完全置身的人格尊严不顾,借橡树来证明自己价值的存在。

B.于是它也很骄傲,炫耀自己。那么在作者看来,它有没有资格骄傲、炫耀?

(没有,因为它的生存方式是“攀援”,它没有自己的主干,它是靠别人的力量上去的。)

C.这让你想起怎样的女性或婚姻关系?(“夫贵妻荣”、“攀龙附凤”的依附关系。今天,“傍大款”者还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代女性绝不做“以丈夫为职业”的女人。)

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给以否定,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单方痴恋:

A.小鸟,还是痴情的。体现在哪里?它只知道在绿荫下跳来跳去,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却不知道在绿荫外面还有可以让它展翅高翔的自由天空。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记了为自己歌唱,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死缠烂打、一厢情愿,反复唱着单调歌曲、频频示爱,它固然痴情,但双方没有共同的根茎,没有共同的基础,这种爱是不稳固的,是一种无资格、不般配的爱。

B.这让你想起怎样的女性? (甘愿做男性的附庸、花瓶、家庭笼中的小鸟,在男性的阴影中麻木丧志,在男性的恩宠下迷失自我的女性,这是单方地痴恋。)

一味奉献:

A.放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画。

B.这是一泓清泉,它给人们送来清凉,在炎热的夏天,看到这样一泓清泉,是会让人心旷神怡的,但是为什么作者连这样的清泉也否定了?(因为它所采取的态度是“长年送来”,而且橡树对它没有任何回报。)

C.提示:我想给大家念几句歌词, 选自艾敬的《外婆这样的女人》:“女人,女人,这一生啊,为了谁而活着;女人,女人,这一生啊,为了他和他的孩子们。情窦初开时为爱牵引,瓜熟蒂落时为爱受困,人到中年时残花败叶,人老珠黄时为着儿孙??”

外婆这一生过得怎样?

(把一生给了他和孩子们,为了别人而活,没有一刻是为了自己活的,这就无所谓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保持看,这种一味的奉献不足取。虽然从道德情感方面说是高尚美好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保持来看是不明智的,而且从爱情关系的维系发展方面看也未必是明智的)

让学生举例。教师补充举例:一对夫妻本是大学同学,婚后女子为支持男子的事业而甘心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家操持家务,十几年过去了,男子事业有成,而女子没了事业青春不在,最终因无共同语言而分手。

D.险峰让橡树长在其上,从而使橡树显得更高大、伟岸,它只是作为一种衬托,默默支撑着大树甘愿作他人的陪衬,也是爱的给予者、奉献者形象。

E.对于日光、春雨作者是否否定?——从字面看似乎没有否定,其实是有否定的(从“不,这些都还不够”看出) 从存在以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永无止境地奉献,滋润着橡树、沐浴着橡树,树是有形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春雨、日光是无形的,来无影去无踪,他们为了橡树的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却忘记了给自己一个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贵,却容易丧失自我,结果难免另人遗憾。

3.教师小结:以上三种传统的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是一种“一味奉献、自我牺牲”的爱情。(板书)传统的爱情观显示爱的双方的结合,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往往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是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失去了爱的本质。所以现代女性应摒弃“男性中心”的世俗偏见和“女人支撑男人,男人支撑世界”的成就替代观,不能一味地牺牲自己而“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 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四、精读第二层,了解诗人追求的爱情观

师:那么,作者向往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部分,看看能不能找到作者的态度!

1.学生集体朗读第二层。

2.理解意象“木棉”。

师:诗人在这一层里提出了“木棉”这一形象。象征女性阴柔之美的物象很多,如柳丝、蒲苇、水,比方有一首歌里这样唱道:“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从传统意象来看,好像水更能表现出女人的阴柔之美,作者为什么单单用木棉来象征女性? 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水虽然能表现出女人的柔美,但是水绕山走,给人的感觉总有点依赖之感,缺乏独立性;而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橡树站在一起,平等独立,又不失女性的温柔之美。

师: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怎样一种爱情呢? (用文中的诗句来回答!)

明确: (1)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既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没有他人,两人互通心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简单的说就是:同甘共苦) 师:作为爱的双方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呢?

① 橡树:“你有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师点拨:铜、铁、刀、剑、戟都说明橡树坚毅、刚强、有力,作者在这里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做刀、剑、戟,枝干像铜、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应具有坚毅、刚强、矫健的阳刚之美。

②师问:女性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师点拨:红硕的花朵,说明木棉的美丽、热情、真挚,体现了一种女性的阴柔之美。即: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既有美丽的外表,也要有丰富的内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难以理解, 沉重的叹息从自古以来中国女性的地位与遭遇上加以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一部分人意识到自己不公平的待遇,试图反抗,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另一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一样从属于男性。现代社会依然,男女地位还不能完全平等,女性要追求平等,就要付出代价。女诗人作为新时代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了沉重的叹息。 英勇的火炬:突出了女性还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英勇、顽强、热情的品质,能给人带来力量、温 暖。因此,作者认为女性除了外在美还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涵。以上,所有这些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②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当是怎样的呢?(用诗歌中的诗句来回答)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相爱的人最终是共享幸福人生的。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心心相印、甘苦与共。这种爱情才是最坚实的。

④诗的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在诗人看来,爱不仅只爱对方,还要爱他的'事业,他生活的土地,简言之——爱他所爱。爱乌及乌,这是一种升华了的爱情,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五、教师总结:

诗人开头先否定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是按照先破后立(板书)的艺术构思来表达作者心中的爱情的。

六、联系实际,学生谈心中的爱情

1.学生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有什么新的认识。

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爱情的认识。(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能力)。

2.教师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也是幸福的,同学中不乏已有恋爱现象,但同学们思想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经济未独立、事业未确定方向。那么,我们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首先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根基牢固的大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能与你在一起热爱生活、拥有生活的另一棵大树!在将来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生活、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我相信,同学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必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要让自已的头脑充实起来,要丰富了自已的内涵,同时也要让自已独立起来,这样才能有找到一份长久的爱情!)

《致橡树》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了解朦胧诗特点。

2、 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3、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了解朦胧诗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情,一个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留下了几多千古绝唱:“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让人烦恼并甜蜜着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爱情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的心灵深处,听听她的心灵独白。(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

致:给予。如:致函,致电。

可见这是一封信,是一封写给“橡树”的信。5。下面我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用笔画出诗中所写的具体物象,同时思考如下问题:

① 是谁写给“橡树”的“信”呢?

② 她为什么要给写这封“信”呢?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

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2、引出“朦胧诗”概念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

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⑴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⑵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它没有自己的主干,它是靠别人的力量上去的。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这让你想起怎样的女性或婚姻关系?(“夫贵妻荣”、“攀龙附凤”的依附关系。今天,“傍大款”者还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现代女性绝不做“以丈夫为职业”的女人,不做靠男人发光的女人。女人不能再是月亮。

b 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这让你想起怎样的女性?(甘愿做男性的附庸、花瓶、家庭笼中的小鸟,在男性的阴影中麻木丧志,在男性的恩宠下迷失自我的女性。这是单方地痴恋。)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提示:我想给大家念几句歌词,选自艾敬的《外婆这样的女人》“女人,女人,这一生啊,为了谁而活着;女人,女人,这一生啊,为了他和他的孩子们。情窦初开时为爱牵引,瓜熟蒂落时为爱受困,人到中年时残花败叶,人老珠黄时为着儿孙……”外婆这一生过得怎样?(把一生给了他和孩子们,为了别人而活,没有一刻是为了自己活的,这就无所谓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保持看,这种一味的奉献不足取。

虽然从道德情感方面说是高尚美好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保持来看是不明智的,而且从爱情关系的维系发展方面看也未必是明智的,如《牵手》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所透露的:夏小雪和钟锐是大学同学,后夏为了支持钟的事业和照顾儿子,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成了很称职的“贤妻良母”,但这时,钟觉得与妻子缺少共同语言,于是感情不和,终至离婚。后小雪重新找回了自我,此时她又具有了吸引钟的魅力,使钟希望与她再次牵手。所以现代女性应摒弃“男性中心”的世俗偏见和“女人支撑男人,男人支撑世界”的成就替代观,不能一味地牺牲自己而“为他人作嫁衣裳”。

D、小结:

以上三种传统的“世俗的爱情”,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传统的爱情观显示爱的双方的结合,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往往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是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失去了爱的本质。作者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

⑴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⑵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

c 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 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红硕的花朵,说明木棉的美丽、热情、真挚,体现了一种女性的阴柔之美。即: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既有美丽的外表也要有丰富的内涵。

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女)

仿佛永远分离, (男)

却又终身相依。” (女)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没有他人,两人互通心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f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在诗人看来,爱不仅只爱对方,还要爱他的事业,他生活的土地,简言之,爱他所爱。这是一种升华了的爱情,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3、总结全文:

⑴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⑵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

(同学齐背)

“生命诚宝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4、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其他物象及其特征,依据上述方法是对具体意象进行分析,说说此前“我”和“橡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依附)

语 句 物象群 物象特征 象征意蕴

决不像…… 凌霄花 攀 缘 依 附

鸟 儿 痴 情 单方痴恋

决不学…… 源 泉险 峰 慰 藉衬 托 单纯的奉献

甚至……. 日 光春 雨 陪 衬 陪 衬

5、请同学们说说这种关系是怎样分析出来的?

6、请同学们还是从下列诗句中找出具体物象和特征,来看看作者所追求的是什么样人生理想?

意象群 特征 象征意蕴

根叶 紧握相触 坚贞

风过 互相致意 支持、尊重

你(橡树)我(木棉) 铜枝铁干红硕花朵 独立

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 分担共享 平等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致橡树》赏析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致橡树》背景知识

舒婷,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致橡树》一诗既是诗人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

诗人用“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断然否定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的攀附爱情观;用“绝不学痴情的鸟儿”坚决否定了单方痴恋,一厢情愿的爱情观;诗人也用“也不止”“都还不够”拒绝了一味奉献的爱情观。因为这三种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传统的爱情观显示爱的结合,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往往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是主导和从属,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那么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意象的选择很好的回答了这一问题。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双方必须平等独立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双方必须互相默契,心心相印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双方必须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双方在独立平等的前提下,又相知相依,荣辱与共。

橡树和木棉是一组以整体象征手法构建的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这样做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这组意象的选择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体现了诗人的高明。“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这样做既继承了古代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中用“高大”来象征男性,用“花朵”来象征女性这一传统,又创造性的发扬了这一传统,用整体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那就是树与树的比邻并肩。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而今,我们再次回味这首诗,更加体会了它的意味深远。

泥塑教案


您想了解更多我们推荐您读一遍“泥塑教案”。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只有写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现出教学意图。非常相信本文的内容一定能给您带来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收获!

泥塑教案(篇1)

【关键词】幼儿泥塑 环境 欣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45

泥塑是我国古朴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所珍爱。其魅力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强、想象空间大、艺术成分高。幼儿园中的泥塑活动又是幼儿艺术活动中最具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容易操作、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在前苏联的着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和才干来自他们的指尖。孩子们的手越巧,就越聪明。”

一、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形成良好的美术环境

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形成良好的美术环境,它使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例如,我们在陶艺室的门窗上贴上陶艺题材的剪纸作品,在墙上挂上用中国结串起来的各种京剧脸谱,贴上孩子们创作的陶艺作品的照片,而边上设置的陈列柜则专门摆放幼儿的作品,并经常调。每次上泥塑课,小朋友一进陶艺室,总要先参观一下陈列柜上的作品,因为那里说不定就有他的作品。这学期结束时,有好多新生来我园报名,他们在参观陶艺室时,禁不住发出“好漂亮好漂亮”的赞叹声,小朋友忍不住用小手去摸摸,他们在这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接受着视觉的诱惑,引发幼儿对陶艺作品的好奇,对美的向往。

二、让幼儿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利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开展陶塑欣赏活动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事先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欣赏,尽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尽量不打断其陈述,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才用启发的方式、提问的形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并进一步陈述清楚。如运用生动、平等的对话法,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一次在欣赏“彩陶旋涡瓶”的活动时,老师先出示欣赏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是花瓶?罐子?是装水的还是装粮食的?”孩子们立即被这个陌生而奇怪的东西吸引住了,在欣赏瓶上的花纹时,孩子们认为它“像风”“像电扇”;最后有孩子认为“像水”,于是老师以此为欣赏切入点引导孩子开始思考“为什么会用那么多种线条来表现水”的问题,感受这些线条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含义。有了以上的感性和理性经验,孩子们对泥塑已经跃跃欲试了,于是老师启发幼儿:“你会创造出一种生活中需要的物品吗?怎样让你的作品真的能装东西?”使他们带着这些问题与材料对话,并用陶泥来表现、来创造。在对话时尽情引导幼儿,避免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判断,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提高幼儿价值判断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用声音和动作,也常用艺术手段,用自己的泥塑作品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有这样一个实例:老师画了一座平房,要求全班幼儿也画一座房子,叶哼画得十分认真、投入,但他并未按老师的房子画,他画了一座看起来歪歪扭扭的楼房。当老师让每个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时,叶哼带着一种满足感说:“这是我设计的楼房,整座楼都是我们家,我住二楼,爸爸住三楼,妈妈住四楼。”老师问:“你们一家为什么不住在一起呢?”孩子回答:“这样,我爸爸和我妈妈就不会吵架了,我也不用害怕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这张画既不美也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但它却是孩子真实愿望和情感的表露。老师从这件作品中看到了叶哼的内心世界,发现他有着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意识和想象力。叶哼是在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感受,宣泄自己的情感。老师肯定了叶哼的想象和表达方式,表扬他画得好,教师的这种做法使幼儿的情绪得到了正当地宣泄,情感得到了满足,有效地促进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这一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正确观念指导下的良好教育行为实现了艺术教育所要追求的最大价值。而泥塑活动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富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幼儿在泥塑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在泥塑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这种差异与幼儿的经验、主观感受、体验有关。同时,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也会使幼儿的艺术表现出现差异。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科学的答案只有一个,而“美”的答案却有许多。其实每个幼儿都是“画家”“雕塑家”,他们不是不会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而是不会按成人的方式来表达。如果我们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就会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教师应该鼓励幼儿敢于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对活动的兴趣。

五、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

首先要幼儿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和幼儿的观察力紧密相联。有时教师示范时幼儿却在那摆弄工具,没有看到也没听到一些必要的操作技能,结果在自己真的做的时候却什么也不会,乱弄一气。

其次,教给幼儿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教师绝对权威,把教师示范当作唯一的标准的学习方法,幼儿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因为幼儿的创造力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在他们对学习技能有需要时去教。比如幼儿对陈列在柜子上的用泥条做成的花篮很感兴趣要自己做,可自己几次尝试失败,教师可启发他们用一大块平的泥板合在已做好的泥条花纹上,用小木刀粘好就可以了。

泥塑教案(篇2)

【关键词】 凤翔泥塑;产品开发;品牌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然而其审美和实用功能正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成了如今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通过产品开发、品牌推广等途径是其走出目前的窘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

一、凤翔彩绘泥塑及其艺术特征

1、凤翔彩绘泥塑的基本种类

凤翔泥塑的花色品种多达170多个,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 其按照不同的类别可分为:泥玩具(主要是动物造型,多为十二生肖)、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等。

2、凤翔彩绘泥塑的艺术特征

凤翔彩绘泥塑多以植物的花、叶、茎、蔓等作为装饰图案,以红与绿作为主要的装饰色彩,是农业文化的产物。在造型上,虽然不刻意追求写实效果,但又不粗略,它夸张又有度,简洁又不粗糙,给人一种和谐、明快、艳丽大方的审美享受。在色彩上,其主要以黑白两色勾勒图案,以红、绿、黄为主色,并搭配少量其它颜色进行装饰,色彩对比强烈、装饰感极强。凤翔泥塑既不失粗犷不羁的阳刚之美,又不是精巧细致的柔和之美,在图案应用上它细腻而有法度,在色彩上它含蓄而不失大胆,其强烈的造型和色彩对比,给人留下强烈视觉印象。

二、产品开发

1、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作为农耕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凤翔泥塑的形式及内涵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工业文化的内容,因而其渐渐被边缘化。因此,凤翔彩绘泥塑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的能够反映当下社会审美习惯的产品,并通过商业途径获取利润,进而对其艺术载体的物质存在进行反哺,并使其得以存在和发展。

2、产品开发的方式

如果不对其产品进行推陈出新,其制作工艺只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供人们怀念,使其不能有效的与时下社会进行互动,不能不说是极大的遗憾。因此,应当尝试从材质、色料的应用以及设计理念的更新、图案和色彩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更新,使其具有时代感。比如用玻璃钢代替泥土;用丙烯颜料代替植物和矿物质颜料;图案和色彩的应用融入工业化的设计元素;用巨型的城市雕塑形式替代传统的“耍活”的功用等,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任何艺术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其结果只有消亡。

三、品牌的推广

存在于商业社会的民间艺术如果不具备商业竞争意识,是很难存在和延续的。因此,作为商品的凤翔彩绘泥塑,其品牌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1、标志设计

标志是商品识别的重要因素,凤翔泥塑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具有时代感的标志,设计以及申请凤翔泥塑专门的标志亟待进行。标志的设计不能脱离凤翔泥塑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内涵,而应该在形式语言和文化内涵上与凤翔乃至关中文化的内在上基本统一。凤翔泥塑以六营村最为著名,所以在设计标志时以“六营村”作为主要设计对象,也可以把其传统纹样、色彩作为标志设计的主要元素,这样可以争强其作为商品的识别性。

2、产品包装

产品包装的主要图案在表现方法上可以采用照片写实、手绘插图、电脑处理等手法进行,图案的色彩可以吸收彩绘泥塑的基本元素,比如由花、叶等组成的图案,色彩可以用“大红大绿”等。图案的寓意最好能表现出一定地域,民俗、人文特征。次要图案可以采用诸如“喜鹊”、“蝙蝠”、“石榴”等等具有一定寓意的元素,以此来体现其传统文化的性质。另外,也可以采用青铜器装饰纹样、画像石、瓦当纹等。另外,包装上除了商品的标志外,还应当注明一些行业认证或是流通符号,比方说绿色环保标识、回收再生标识、防震防水防压等流通标识,以增加包装的规整性。

现在六营村的很多艺人都在提倡创新,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成功创新的泥塑作品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传统的继承,这些创新都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凤翔泥塑风格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所以在我们的包装上,也应借鉴这一点,不管我们怎样打散重构还是进行传统风格的创新应用,都不能脱离凤翔泥塑的原本艺术风格,而应该在审美精神层面以及凤翔甚至陕西的文化内涵上保持内在的基本统一。

3、品牌推广的途径

凤翔彩绘泥塑的品牌推广应当将传统的平面媒体和多媒体、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首先设计精美的海报、招贴并利用报刊、广告牌等形式进行宣传;其次,利用电视等多媒体等途径对其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宣传;再次,利用时下已经广泛普及的电脑网络进行宣传。通过这些宣传途径,让人们首先对凤翔彩绘泥塑在感官上有个感性的认识,并逐渐对其文化价值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进而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

四、结语

要想使凤翔泥塑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品牌,我们有必要对它确定一个合适的品牌形象。对于凤翔泥塑的视觉设计,一定要有吸引力,具备凤翔审美特色的因素,满足凤翔泥塑多方面的功能需求,符合当前包装的绿色环保要求。我们可以针对凤翔泥塑特有的传统文化,赋予其一定的文化符号,让消费者多些对凤翔泥塑的接受与了解,增加他们对凤翔泥塑的深刻印象,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认识性的传播。只有具备良好的功能,凤翔泥塑包装才能形成自身独立的价值,才能被众多消费者接受,才能成为凤翔泥塑发展的积极因素。

总之,要想使凤翔泥塑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得到新的发展,就应当利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对其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新的有益的补充,并通过品牌战略对其进行商业推广,用所获得的商业价值为其艺术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从而使得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得到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彩绘泥塑的传统形式元素以及传统文化内涵当中有价值的部分应当保留,否则就不是对凤翔彩绘泥塑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雅楠,凤翔泥塑色彩应用特征与审美内涵的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

[3] 许欣,凤翔泥塑中的符号语义传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5.

[4] 仇文君(导师:武小明;邓心泉),凤翔泥塑工艺品的整体包装设计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3.6.1.

泥塑教案(篇3)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

第四课《橡皮泥塑》

濮阳县化工厂小学

高敏 教学内容:橡皮泥塑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捏制泥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动手捏制泥塑 能力目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捏制泥塑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捏制泥塑。教具准备:黏土、剪刀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点燃激情

同学们,请欣赏一些精美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好看吗?是啊!孩子们,这些工艺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再加上色彩斑斓的颜色,的确给大家带来了美得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橡皮泥塑》。板书课题。相信通过大家灵巧的双手,也一定可以捏制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这节课我们学习泥塑小鸭的具体方法。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制作举例

1、学生看课本8—9页、自主学习泥塑小鸭的5个步骤。

2、老师教学捏泥塑(1)设计出造型。

(2)把要塑的小鸭分成几部分,分别用泥捏制出来。(3)把捏好的各部分黏合或用小牙签插接起来。(4)装饰成形。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捏制泥塑,教师巡视指导

四、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你自己会设计新的造型吗?尝试捏制。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师: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橡皮泥塑

团 连 捏 黏合

泥塑教案(篇4)

一、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呼应

1.综述美术课程内容

要开展好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研究,首先必须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纵观现行小学美术教材(苏教版),不难发现,经过改版的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从基本的绘画、手工制作到造型设计,从纸板画制作到图案设计,从泥塑到建筑设计等,涵盖了中国画、剪纸、图案、桥梁设计、美术欣赏等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观点和设计意识,为将来孩子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2.比较课程内容的衔接与呼应

课程内容在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画记忆画、想象画,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和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中年级(三、四年级)主要学习图案设计、冷暖色、包装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年级(五、六年级)主要学习飞机桥梁设计、泥塑、配插图、版式设计等,从三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爱护和发展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有机结合,教材的连贯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在第五册有水墨游戏“青花盘”,第八、九册就有水墨游戏“扇面”“山水丛林”,第六册有泥塑“我做的鸟和家禽”,第十、十二册就有泥塑“外貌有特征的人”“泥柱雕刻”,等等。小学美术课程内容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一致。高年级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侧重美术观点的讲解,低年级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突出“情、趣、美”的展示;前者要求客观世界的“理性”表现,后者追求儿童心灵的“纯真”表达。毫无疑问,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各异的相似内容,就是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教学。教者应在找准教学衔接点的前提下,作好学生美术学习的平稳过渡。比如,小学二年级在“叶子片片”7教学中就通过学生的对各种树叶形状颜色的描绘潜移默化地渗透图案知识,与三年级的“花头花叶纹样”教学相呼应;第三册的“画触觉”就以突出人对世界的感受为主,并学着用色彩表现,而十一册也有“画情绪”和它相呼应。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好美术课程内容衔接,小学美术教材在中段把高段美术教学中常用的美术名词术语和造型知识做了简单的解释和运用练习。如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的明度渐变”“鸟的纹样”“原色和间色”就与高段美术教学的图案、色彩、表现等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直接为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敞开了方便之门。

二、美术课程内容改进建议

1.分析学生年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课程内容调整

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儿童各方面差异很大,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对学校学习还不是很适应,画画以表现直观感受为主,想象力丰富,而高年级学生已经受到几年的学校教育,受到老师及书本的影响,“真实”成了他(她)们评价和表现艺术的标准。因而,把握儿童成长的心理,设计课程内容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绘画积极性很高,画面构图大胆,概括能力很强,令人吃惊。而且绘画速度很快,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而高年级学生拿到绘画题目通常会考虑构图是否美观,色彩是否协调,绘画速度较慢。而美术课以课堂完成作业为主,课程安排上看,一到二年级美术课较少,只有十七、八节,而高年级美术课较多,有二十七节。这样差异就更大了。通常在低年级课本内容上完后,我会另外找一些内容来教,但还要注意不能与以后的内容雷同,因此我认为应给低年级美术课本增加内容,统筹安排。关于这个问题,我也请教其他学校的老师,他们也有同感。

2.课程难易分析调整

在课程的难易程度设置上,有些地方也需要调整。例如第六册已经学到“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第十一册再学习“冷色和暖色”,就显得过于简单。第三册就学习泥塑“老人和儿童”,学生就比较吃力,很难从上下左右三维空间塑造人物。泥塑课贯穿小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先从捏简单的类似几何形体的物体,慢慢增加难度,到捏动物再到人。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有的课太难或太简单。

泥塑教案(篇5)

泥塑教案(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泥塑一课,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制作方法,并能制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泥塑作品。

重点与难点:泥塑的塑造和泥塑骨架的制作。教学准备:泥巴、范作二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导入

出示范作,引起学生的兴趣。板书课题

三、新授

泥是雕塑作品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除了作为完成作品的材料,雕塑家在制作石膏雕塑、金属雕塑等其它作品之前,也往往先以泥塑的方法制作小稿,再扩大翻新。

1、讲解泥的特点:

让学生阅读后回答,体积小的可直接塑造成形体,体积大的作品必须在作品内加一个起支撑连接作用的骨架,雕塑上也称为“芯架”。

2、大型泥塑的骨架材料: 一般采用木材或钢筋来制做骨架,绑上草把抹上泥浆然后以泥料分层塑形。

3、小型泥塑的骨架可采用的两种做法: A、形体较为简单的小型泥塑用什么材料制作? 生答:可用牛皮纸卷成卷再敷以泥料。

教师小结并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泥块的凝聚力。B、形体复杂的采用什么材料制作?(指生回答)生:用粗细不同的铁丝捆扎骨架。

小结:形体复杂的用粗细不同的铁丝绑扎骨架,根据结构特点扎出一个大形,然后往上挂泥,为使泥塑成形后能稳定,可将铁丝骨架固定到木板底托上。

4、讲解泥塑的制作方法:

A、要把握被表现对象的基本形体结构,并确定体积、大小比例。B、挂泥塑形时,对表现的物体细部要有深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泥料的堆积和剔除逐步完善细部。

四、学生制作雕塑骨架,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进一步了解雕塑技法,学习对形体概括表现的方法。重点与难点:造型的准确与生动。教学准备:示范作品,雕塑材料一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二、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泥塑知识。提问:泥的特点?

生答:可塑性强,韧性不大,湿时易瘫塌,干后收缩又易干裂。展示上节课的作业进行讲评。

三、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泥塑制作小型人物,这节课我们用粗细不同的铁丝绑扎骨架,来制作形体;较为复杂的雕塑作品。

教师示范制作人物泥塑,出示人物泥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人物动态。用铁丝按照设计好的动态造型。

四、学生作业

每人创作一件人物小型泥塑,并尝试运用一些线状辅助材料来丰富雕塑表现手法。

泥塑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头部,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种辅助物(豆类和铅丝,火柴、羽毛、毛线等),背景音乐磁带。

2.网上下载的有趣的脸谱图以及一些大师的作品(见附1)。

3.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三.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玩照镜子游戏:找一找自己头部特别的地方师: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别?

幼:我的眼睛小小的,还戴着眼镜;我的耳朵像数字3;我的头发是卷卷的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都很有趣。

(二)欣赏有趣的脸谱图或大师作品,拓宽幼儿思路,引导幼儿富有个性的想象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特别的脸,有的还用了一些特别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觉得哪幅作品最特别?什么地方最特别?它是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的?

幼:这些作品都很特别,有的耳朵像蝴蝶;有的一张大脸上还有三张小脸;有的脸像个爱心;有的辫子上还有两个小脸;有的脸上还插着羽毛教师小结: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给人感觉很奇怪,但这些作品都很特别。

(三)幼儿创作特别的我

1.师:老师也想变一个特别的我。教师运用泥工的基本技能进行示范讲解:先用紫砂泥做脸盘(紫砂泥有些硬,可以先捏一捏,再压一压,尽量使脸盘变大),然后用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做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最后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装扮特别的我。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得特别呢?那你想变得怎样特别呢?

3.幼儿互相交流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变?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自己?

4.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进行创作(播放背景音乐)。

(五)交流展示幼儿作品

1.请小朋友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变得最特别,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同伴间互相评价:你觉得谁最特别?为什么?

3.教师评价幼儿作品:表扬有创意、能显示个性的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用紫砂泥和辅助材料为自己设计了一张特别的脸,老师觉得只要小朋友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那你就是最棒的。

泥塑教案(篇7)

教材分析

这个活动主要是以泥塑鸟窝的造型为重点,我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材料--泥,让他们用泥这种材料来设计各种造型的鸟窝,还为幼儿提供了开放性的辅助装饰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提供给幼儿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创作空间,也让幼儿的作品具有个性化。最后让孩子将自己的鸟窝放到小树上, 体验到我帮助了小鸟我感觉到快乐,体验那份成功。

活动目标

1.在了解鸟窝的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尝试自己用泥设计不同的鸟窝。

2.能用辅助材料对鸟窝进行装饰。

3.体验爱小鸟,帮助小鸟的情感。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泥巴、稻草、棉花、碎布、毛线头,枯树叶、PPT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了解鸟窝的作用。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鸟窝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2.了解鸟窝的基本外型。

提问:你们见过鸟窝吗?在哪里见过?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鸟窝一般都在树上、屋檐上,形状也都不一样,鸟窝就是鸟宝宝的家。

二、出示 PPT 课件,了解鸟窝特点及其构造。

1.欣赏鸟窝,体会情感和感受温暖。

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鸟的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蛋宝宝住在里面感觉怎么样?(出示有蛋的鸟窝)

2.欣赏鸟窝,了解鸟窝的不同外型,感受小鸟在窝里的感觉。

提问:这个鸟窝像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啊?它是什么形状的?它住在这样的窝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原来小鸟住的窝的形状不一样,有椭圆形、半圆等;做窝的材料也不一样,有草绳、树枝、泥巴等。鸟宝宝住在鸟窝里感觉暖暖的。

三、介绍操作材料,幼儿了解操作方法。

1.激发幼儿制作鸟窝的兴趣。

提问:我们平时看到的小鸟都在天上飞,到了晚上,我们小朋友都回家了,小鸟没有家怎么办呢?

小结:小朋友都想动手帮助小鸟制作一个漂亮的家,我们都是爱护小鸟的好孩子。

2.出示操作材料,自由讨论制作和装饰方法。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泥巴,你打算做个什么样子的鸟窝呢? 会用什么方法?如何让鸟窝变的更漂亮一些呢?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设计不同形状、结构的鸟窝。

2.能力强的幼儿选择不同种类的材料对鸟窝进行装饰。

3.大胆进行操作,注意材料桌面卫生。

五、幼儿之间介绍作品并进行评价。

1.指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主要从造型、材料、装饰上进行讲解。

2.自然结束活动,体验成功、关爱的心情。

我们一起把做好的鸟窝放到外面的小矮树上,让鸟妈妈带着它们的宝宝到里面来休息吧。

泥塑教案(篇8)

一、说教材

泥塑活动,其重点主要是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儿时的童趣。难点:如何打造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理念,在生产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二、说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的制作方法来设计和制作粘土花瓶。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的习惯**。

三。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自己的创作欲望,提高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童年的兴趣。

三、说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对知识有强烈的欲望。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没有发挥的机会。泥塑活动是一项很好的活动项目,既能锻炼其实践能力,有能体现其创新性和创造性。

在活动中通过老师引导、启发,使其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我创造创新形式的学习方式,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意识。

4、 教学准备:天然粘土、粘土刀、一束花、各种花瓶。

五、说活动设计: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老师拿出一束花,引用:美丽的花需要漂亮的花瓶来放,你见过什么样的花瓶?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展示几种不同的花瓶。

(二)、创新设计,研究方法

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花瓶,想做什么样的花瓶,然后画出设计草图。设计好**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粘土制作方法?(泥贴,手捏,盘泥条,泥片制作)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写出制作步骤。

之后,我们会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互相学习,互相学习,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三)、实践操作,创新构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装饰自己的花瓶。(刻画,着色等)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美丽的泥花瓶—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的制作方法来设计和制作粘土花瓶。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的习惯**。

三。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自己的创作欲望,提高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童年的兴趣。

教学准备:天然粘土、粘土刀、一束花、各种花瓶。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老师拿出一束花,引用:美丽的花需要漂亮的花瓶来放,你见过什么样的花瓶?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展示几种不同的花瓶。

二、创新设计,研究方法

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花瓶,想做什么样的花瓶,然后画出设计草图。设计好**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粘土制作方法?(泥贴,手捏,盘泥条,泥片制作)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写出制作步骤。

之后,我们会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互相学习,互相学习,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三、实践操作,创新构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启发学生装饰自己的花瓶。(刻画,着色等)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别致的小花瓶》是一节泥工课,从学生创作的状态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玩泥巴”在众多制作课中是备受学生爱戴的一种,可能孩子们本身就有贴近自然-

的强烈欲望。虽然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小花敛,但是有模有样的作品也是屡屡出现。本课的教学环节清晰,由泥工的基本技法——如何制作有特色的花瓶——装饰,都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知的识之上,引出本课的教学难点,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

教师通过利用不同形状的瓶身、瓶颈、瓶脚让学生自行组合成几个不同的大花瓶,让学生了解只要改变瓶身、瓶颈、瓶脚就可以改变花瓶的外型。

泥塑教案(篇9)

1.可爱的小螃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泥工的基本技法,学会泥工作品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观察螃蟹,动手制作螃蟹,探究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健康个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会泥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难点:学生制作富有个性创意的泥工作品。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各色橡皮泥、泥工工具。教学具准备:各色橡皮泥、刮刀、卡纸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螃蟹吗?生:喜欢。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小螃蟹,咱们来看一看吧!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大家仔细观察螃蟹是什么样子的?(播放视频,老师在学生观看时及时讲解画面。)这些小螃蟹怎么样?生:非常可爱。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橡皮泥捏制可爱的小螃蟹。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技法

1、观察螃蟹、探究技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地观察,你知道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吗?谁愿意来说说?举手回答(两名同学回答后)师出示课件。正像这两名同学说的那样,螃蟹是由一对大鳌、一对小眼睛、八条腿、一个像铠甲一样硬硬的壳包裹着身体组成的…

师:我们知道了螃蟹的样子,那么怎样用橡皮泥来捏制小螃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7页,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一下螃蟹的制作方法。请同学们赶快行动吧!

2、汇报技法、尝试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都很认真,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学会了螃蟹的捏制方法,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回答。第三名同学回答时师板书:抟、揿扁、搓、捏合、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逐步讲解什么是抟、揿扁、搓、捏合、嵌等技法。

师:你们都学会了吗?想不想动手做一做?不过,在制作之前先思考一下,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呀?生回答。师相机表扬并出示课件。温馨提示:1注意爱护桌面,不要把桌子划破。2注意安全、讲究卫生。3注意小组内的团结合作。(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师:下面就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开始制作螃蟹吧!不熟练技法的同学可以看书,也可以看大屏幕,更可以问老师。(听音乐,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3、展评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的小螃蟹都做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谁来评价一下这只小螃蟹做的怎么样?生评价,师相机表扬并从技法、造型、色彩搭配三个方面进行补充。4——5位同学评价后,师转入下一个环节。

三、创新制作

师:同学们,泥工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在观看每幅作品时老师要随机讲解:技法、色彩搭配、造型等一些知识要领。

师:同学们,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简单的技法+富有个性的创意=这一副副精美的作品。老师相信,咱班的同学也都能够制作出精美而富有个性的作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完成一幅作品,请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做完后由组长到前面来展评并讲解。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显身手吧!(播放视频音乐,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展评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下面请一组组长来展评并讲解他们组的作品。现在看这件作品做的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生评价、师表扬并提升或提出建议。生评、自评、师评三种方式进行评价。(从布局、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

五、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文字记载,早已是我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就捏制风格来说,它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流派。咱们先来看黄河流域(师出示课件):看,这一流域的作品比较古朴、粗犷、豪放、深厚;而长江流域:就比较细致、优美、精巧。

六、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那些收获? 生:(1)我学会了制作小螃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掌握了泥塑作品的基本技法。)(2)我知道了面塑艺术分为两大流派…(你是个很会听课的好孩子。)(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因为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2、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课下,利用我们学过的技法,充分发挥你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2.十二生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泥工的基本技法,学会泥工作品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动手制作,探究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健康个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会泥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难点:学生制作富有个性创意的泥工作品。教具准备:泥、泥工工具。学具准备:泥、刮刀、卡纸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的用泥捏制。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技法

1、观察、探究技法 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你最想做什么?请同学们赶快行动吧!

2、汇报技法、尝试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都很认真,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学会了捏制方法,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回答。同学回答时师板书:抟、揿扁、搓、捏合、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逐步讲解什么是抟、揿扁、搓、捏合、嵌等技法。

师:你们都学会了吗?想不想动手做一做?不过,在制作之前先思考一下,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呀?生回答。师相机表扬并出示课件。温馨提示:1注意爱护桌面,不要把桌子划破。2注意安全、讲究卫生。3注意小组内的团结合作。(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师:下面就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开始制作吧!不熟练技法的同学可以看书,也可以看大屏幕,更可以问老师。(听音乐,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3、展评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的都做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谁来评价一下做的怎么样?生评价,师相机表扬并从技法、造型、色彩搭配三个方面进行补充。评价后,师转入下一个环节。

三、创新制作 师:同学们,泥工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在观看每幅作品时老师要随机讲解:技法、色彩搭配、造型等一些知识要领。

师:同学们,泥+简单的技法+富有个性的创意=这一副副精美的作品。老师相信,咱班的同学也都能够制作出精美而富有个性的作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完成一幅作品,请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做完后由组长到前面来展评并讲解。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显身手吧!(播放视频音乐,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展评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下面请一组组长来展评并讲解他们组的作品。现在看这件作品做的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生评价、师表扬并提升或提出建议。生评、自评、师评三种方式进行评价。(从布局、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

五、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文字记载,早已是我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六、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那些收获? 生:

(1)我学会了制作(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掌握了泥塑作品的基本技法。)(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因为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2、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课下,利用我们学过的技法,充分发挥你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泥娃娃的教案九篇


泥娃娃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团圆、搓、压的技能,初步学习分泥和连接的技能。

2、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泥、泥工板、湿抹布、已做好的、未连接在一起的泥娃娃身体的各部件(头、身体、胳膊、腿)。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一个泥娃娃,娃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幼儿议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娃娃有一个圆圆的头,宽宽的身体,两只细细的胳膊和两条长长的腿。

2、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和连接的技能。

老师出示泥团,示范分泥:做娃娃的时候,先要把泥分为两块,每一块再分为一大一小两块,大的分别做身体和两条腿,小的分别做头和两条胳膊。再用我们学过的团圆、搓长、压扁等本领做出圆圆的头、宽宽的身体、细细的胳膊和长长的腿。

出示已做好的各部分形象,示范连接:做好以后,将头、胳膊、腿与身体连接在一起。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位置正确:头是长在身体上部的,腿是长在身体下部的,胳膊是长在肩膀的两边的。连接好以后,用牙签在面部画出眼睛、嘴巴,平放在泥工板上。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来做一个泥娃娃,分泥时要注意份量多少。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连接时要稍用力,连接位置要正确,特别是胳膊与腿。

4、老师请幼儿评价,谁的娃娃最漂亮。

活动反思:

玩泥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熟悉而又百玩不厌的活动。学前班幼儿已有了初步的捏、搓、揉等操作技能。他们愿意探索活动的新玩法,敢于尝试将简单造型组合成个复杂的形象。

泥娃娃的教案 篇2

“现在请你们—边拍手边和我泥娃娃的一家的游戏:现在这里一共有6个泥娃娃,泥娃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姐姐和妹妹,比如我说:‘我有2个泥娃娃?’那你们就要说‘你缺4个泥娃娃。’听懂了吗?”

“现在我先来请一个小朋友和我来玩玩看噢,有谁愿意上来先玩?”

“她说的对不对呀”

·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若干次。

小结:这个就是数泥娃娃家人的游戏,当我们数泥娃娃一家有几人的时候,我先说的泥娃娃数量和后面说的泥娃娃的数量加起来都要等于6,不能多也不能少。

·提问:“现在,请你们仔细的观察桌子上的泥娃娃们,他们看上去都一样吗?”

“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那么右边那栏的数字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会出现分合符号?”

“非常棒!那么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请你们猜猜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原来在这张纸上的那么多泥娃娃有四种不同的特征,请你用彩色的水彩笔将特征一样的圈在一起,不一样特征的泥娃娃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圈起来,右边的数字,最上面的数字7是代表总数,下面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上面的7,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是给还不会写数字的小朋友可以照着样子学习写数字的。

·独立操作:“现在就请你们根据泥娃娃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将自己分类的方法进行记录。”

·分享:“我请__先上来分享他的分法,看看大家和她一样吗?”

交流自己分合的方法,教师将幼儿分类种类一一展示。

·比一比:7、6、5那种分合方法多,那种分合方法少。(解决重点)

“请你们想一想,7、6、5哪种分合的方法最多,哪种最少”

·小结:原来每个数字的分合方法的数量就是这个数字减一,比如7的分合方法有6种,那么6就有5种,5就有4种,以此类推。

·分组:“请小朋友们7个人一组,找好朋友了手拉手站在原地不动,杨老师就看到你们准备好了

·讨论:“请你们每个小组都轻轻的讨论一下,共同商量一个特征来表达你们小组扮演的泥娃娃”(提醒幼儿要轻轻的,不能把自己小组的特征告诉其他小组)

·提问:“现在请准备好小组先上来表演泥娃娃的特征,让下面的孩子们猜,谁愿意先上来呀?”

·小结:原来这个游戏也有小窍门的,你们表演的泥娃娃动作特征越是明显,那么下面的小朋友就很快能够猜出来是几个不同的泥娃娃了

泥娃娃的教案 篇3

1、能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体验自由创编表演的愉悦及帮助他人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泥娃娃》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1、出示泥娃娃,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你见过这样的娃娃吗?你们知道这个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吗?

2、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师:听完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个泥娃娃吗?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让泥娃娃感受到我们对她的关爱。

4、分组表演幼儿分组分别扮演泥娃娃和真娃娃,当演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泥娃娃和真娃娃相互拥抱,表示关爱。

四、教师小结师:泥娃娃现在有人疼了,也有人爱了,真得很高兴,谢谢各位小朋友。

本次活动前,我先将原教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图谱这一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歌词。在图谱设计时,我尽可能地使用简易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运用了“1”“X”“真”“假”等一些明显的符号加以辅助。活动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泥娃娃的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美丽的瓷器随处可见,可他们却很少与之互动,美丽的瓷器怎么制作出来的呢?陶艺课程是我们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孩子们每次也只是与泥巴打交道,却从没有亲眼瞧见陶艺作品变成真正的陶瓷作品的过程。无意间翻到一本《会痛的泥娃娃》这本儿童心灵成长绘本,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漂亮的瓷娃娃是需要经历火烤的考验,然而故事中的两个泥娃娃在面对同样的困难时,不同的选择造就了它们不同的命运。《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大班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像泥娃娃那样坚强吗?一味的跟孩子们讲道理太干涩了,把道理放进故事中明显生动很多,通过这样的绘本旨在让幼儿知道成功有时候必须经过一些考验,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活动目标】

1.知道泥娃娃与瓷娃娃的关系及制作流程。

2.感知故事内容,学习泥娃娃在遇到困难时做到坚持不放弃的良好品质。

3.体验成功的喜悦,吸取失败的教训。

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看图描述两个泥娃娃面对困难时的不同表现。

难点:学习泥娃娃坚持不放弃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瓷娃娃图片若干、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了解瓷娃娃的质地。

1.师:“这些是什么?”“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师:“用泥做成的娃娃怎么就变成漂亮的瓷娃娃了呢?请你们看一看,你们能告诉我吗?”

(出示陶瓷制品的制作流程图片:初坯——素烧(8小时)——冷却(5小时)——上釉彩——釉烧)

小结:原来泥娃娃是需要这么多步骤才能变得如此漂亮呢,真不容易!

二、出示PPT,感受泥娃娃遇到困难选择放弃时的遗憾。

1.师:看!这是一位陶瓷匠大师,叫做赛利亚。他今天用一块陶土捏了两个可爱的泥娃娃呢!看上去怎么样?(黑黑的,没什么特别)

2.师:要想变成漂亮的瓷娃娃必须经历火烤,所以在赛利亚准备睡觉时帮其中一个泥娃娃涂上一层釉就放进火炉了。

3.观察泥娃娃的表情,猜测其心理变化。

师:泥娃娃表情怎样?为什么?此时的泥娃娃会和赛利亚说什么呢?赛利亚又会怎样劝说泥娃娃呢?他能坚持下去吗?

4.经验迁移:如果你遇到困难,你是会放弃还是努力克服,如果你是泥娃娃,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三、理解故事,感受另一个泥娃娃为成功付出的代价。

1.观察图片,提问:

师:无奈的赛利亚只能将另一个泥娃娃放进烤箱,你们觉得这个泥娃娃面对火烤他会如何选择呢?

2.仔细观察泥娃娃的表情,感受泥娃娃为达目标的坚定性。

3.师:“经过一个晚上火烤煎熬,现在的泥娃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小结:“赛利亚还用颜料为瓷娃娃画上了美丽的衣服,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实在是太美了,摆在橱窗里小朋友看到都非常喜欢。”

四、情感体验。

1.“原先的泥娃娃现在会是怎样呢?”,幼儿猜测并说一说。

2.出事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后悔,知道错过就是错过,只能让自己不再做后悔的事情。

3.播放音乐,出示两个泥娃娃的对比图,感受选择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通过对比两个泥娃娃的命运,知道不放弃、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五、延伸活动

通过游戏体验,感知坚持就能得到胜利。

泥娃娃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泥塑“阿福”鲜艳的色彩及淳朴、健康的可爱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学习塑造泥娃娃,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橡皮泥、牙签,泥娃娃范例一个。

2、幼儿操作材料:《惠山泥塑》。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看操作材料,仔细欣赏泥塑“阿福”。

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这些娃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和小朋友们平时玩的布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3)泥娃娃身上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样搭配的?你看到这些颜色时有什么感觉?

(4)泥娃娃有哪些表情?请你来学一下。

(5)比较一下,这两个泥娃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你喜欢泥娃娃吗?看到它们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这些泥娃娃的名字叫“阿福”,是无锡惠山泥塑的代表作品,你瞧它圆圆的身体连着大大的头,手脚短小而且简单,整个形体接近于圆形。最惹人喜欢的还是它那圆圆胖胖的笑脸和笑咪咪的表情,显得稚气和富态,含有“一团福气”的寓意。 鼓励幼儿运用“团”、“搓”等泥工技能,尝试用橡皮泥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阿福”。

2、出示泥娃娃范例

提问:泥娃娃是什么样子?身体各部分是什么形状?是怎么饿做出来的?

3、教师示范制作一个泥娃娃:先做一个大大的圆圆的身体,再做一个小一点的圆圆的头,用牙签将头和身体连接起来,最后用泥粘贴出五官。

提出要求,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发挥想象,做出不同造型、不同表情的泥娃娃,并自由装饰娃娃。 注意各部分比例和色彩搭配。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看看哪些娃娃最可爱、最神气。

活动反思:

玩是幼儿的天性,而幼儿园的泥工是幼儿喜爱的手工活动之一。幼儿在塑造物体过程中,可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泥塑的技能技巧,发展小肌肉群动作。让孩子们在体验到成功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泥塑的兴趣。

泥娃娃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图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感知树和泥土的关系,了解沙尘暴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重点】了解树木能防沙,要爱护树木。

【活动难点】完整讲述图意。

【活动准备】

1.条件允许,可下载有关沙尘暴的视频。

2.泥娃娃与树木做朋友;工人砍树;泥土流失;沙尘暴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用回忆引出故事

1.(说说泥娃娃的朋友)

2.师:蚯蚓是泥娃娃的好朋友,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泥娃娃还有一个好朋友是树!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

3.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4.师:泥娃娃失去了树朋友会怎样呢?

5.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测。

(二)自主阅读图片,理解图意。

1.(幼儿观看相关图片。)

师:泥娃娃与它的树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这个故事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逐幅观察,大胆表述画面的内容。

1.(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

师: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你觉得它们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两两结伴演一演)

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师: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树,泥娃娃怎么了?

(幼儿回答后,师幼合作演一演。)

3.(观察,讲述第三幅图片)

师:失去树朋友的泥娃娃有什么变化?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说泥娃娃和树是好朋友呢?

师小结:泥娃娃又怕风雨又怕烈日,好在他们有树朋友。树朋友就像一把巨大的伞为泥娃娃遮风避雨,泥娃娃则每天都会为大树按摩长长的树根,还给它补充水分,这样树朋友就会越长越大。

4.(观察,讲述第四幅图片)

师:城市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人们怎么了?为什么会有沙尘暴?

(四)完整讲述图意,了解沙尘暴的危害。

1.教师与幼儿合作,完整讲述图意。

2.师:怎样才能不让沙尘暴出现?

3.幼儿讲述。

4.教师总结:多种树,爱护树可减少沙尘暴出现的机会。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给幼儿园的小树浇水,制**护小树的宣传牌。

2.把幼儿用书放在阅读区供幼儿继续阅读和讲述。

【教学反思】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为了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爱护优美环境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小树与泥娃娃》这一活动,爱护树木是每个幼儿都能做到的事,但有的幼儿有意无意的做一些不文明的事,通过活动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创设了一个使幼儿感受到“美”并且避免了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并让幼儿明白爱护树木的道理,懂得树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励幼儿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感。

泥娃娃的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拍表演,创编与音乐相符合的肢体动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性。

2、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愉悦和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1、向幼儿介绍有关泥娃娃的知识和趣闻,丰富幼儿的肢体语言经验。

2、音乐磁带、录音机、玩具小喇叭一个,相机一架,图案符号三幅,泥娃娃玩具一个。

3、宽敞、干净的场地,幼儿围坐在教师身旁。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幼儿模仿静态泥娃娃,激发活动欲望。

师:今天,徐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些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

师:啊,是泥娃娃,泥娃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呢?泥娃娃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娃娃,你们喜欢泥娃娃吗?那让我们来学一学泥娃娃,现在呀,你已经变成一只非常可爱,但却又不能动的泥娃娃了,让我来瞧一瞧谁学的最象?你们愿意一直做一只不会动的泥娃娃吗?为什么?

2、讲述神仙哥哥的故事:泥娃娃多可爱,可就是不会动,让我来想一个办法帮助他,唉,有了!神仙哥哥有一只神奇的喇叭,神仙哥哥每吹一次喇叭,泥娃娃就可以动一些身体部位。

(二)分段创编:

1、创编头、身体的动作。

你们想让泥娃娃先动哪一个身体部位呢?(请幼儿示范)

我们一起来看看神仙哥哥吹了第一次喇叭后,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会动了。(展示图一,重点鼓励幼儿自由随乐摆动,从而感知乐曲节奏)

2、创编手部动作。

神仙哥哥吹了第二次喇叭,你们想让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

(展示图二,尝试着动动手)

你们跳的真漂亮,神仙哥哥说:恩,我要吹第二次喇叭了,你们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手能不能动了,小手也能动起来了,那还不赶快伸出你们的小手。小手也能动了,你们心里怎么样呢?

(1)让我们用我们小手随着音乐来跳个舞,

(自由感受随乐创编表演)

(2)集体讨论:你的双手是怎样随音乐舞动的?

鼓励幼儿展现自我,运用多种节律的表现方式朝不同方向表演。

(3)让我们用头、身体和手一起来跳舞好吗?

3、创编全身动作。

泥娃娃的头、身体、手都能动了,你们还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喊神仙哥哥吹第三次喇叭吧:神仙哥哥请你快吹第三次喇叭吧!

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师幼共舞。

(1)泥娃娃活了,他更想怎么表演了?想想看表演什么呢?(自由听音乐创编)

(2)集体讨论:你表演了什么?(幼儿互相交流,丰富表演内容)

(3)怎样表演得更美呢?(要有表情、有节奏)(幼儿继续听音乐表演,改进自己的表演动作)

(4)集体学习:你表演得美吗?你是怎么表演的?(幼儿个别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5)分组表演学习(男女交换表演,观摩学习)

(6)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创编新意及动作的美感来评价)

(三)完整表演:

让我们把这故事完整地表演吧。(教师利用图案符号提示幼儿教换动作)(根据幼儿表演需求可再来一遍)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表演,教师为创新、进步的表演拍照,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泥娃娃的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拍表演,创编与音乐相符合的肢体动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性。

2、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愉悦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泥娃娃玩具。

2、音乐磁带、录音机、玩具小喇叭一个,相机一架,图案符号三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歌曲《小毛驴》。

(二)情景导入:

1、幼儿模仿静态泥娃娃,激发活动欲望。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些朋友,你们看是谁?你们喜欢泥娃娃吗?那让我们来学一学泥娃娃,现在呀,你已经变成一只非常可爱,但却又不能动的泥娃娃了,让我来瞧一瞧谁学的最象?你们愿意一直做一只不会动的泥娃娃吗?为什么?

2、讲述神仙哥哥的故事:泥娃娃多可爱,可就是不会动,让我来想一个办法帮助她,唉,有了!神仙哥哥有一只神奇的喇叭,神仙哥哥每吹一次喇叭,泥娃娃就可以动一些身体部位。

(三)分段创编:

1、创编头、身体的动作。

你们想让泥娃娃先动哪一个身体部位呢?(请幼儿示范)

我们一起来看看神仙哥哥吹了第一次喇叭后,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会动了。(展示图一,重点鼓励幼儿自由随乐摆动,从而感知乐曲节奏)

2、创编手部动作。

神仙哥哥吹第二次喇叭,你们想让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

(展示图二,尝试着动动手)

你们跳的真漂亮,神仙哥哥说:恩,我要吹第二次喇叭了,你们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手能不能动了,小手也能动起来了,那还不赶快伸出你们的小手。小手也能动了,你们心里怎么样呢?

(1)让我们用我们小手随着音乐来跳个舞,

(自由感受随乐创编表演)

(2)集体讨论:你的双手是怎样随音乐舞动的?

鼓励幼儿展现自我,运用多种节律的表现方式朝不同方向表演。

(3)让我们用头、身体和手一起来跳舞好吗?

(4)幼儿集体表演。

(5)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

3、创编全身动作。

泥娃娃的头、身体、手都能动了,你们还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为什么?

(1)幼儿继续听音乐表演,改进自己的表演动作

(2)集体学习:你表演得美吗?你是怎么表演的`?(幼儿个别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3)分组表演学习(男女交换表演,观摩学习)

(4)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创编新意及动作的美感来评价)

(四)完整表演:

让我们把这故事完整地表演吧。(教师利用图案符号提示幼儿教换动作)(根据幼儿表演需求可再来一遍)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表演,教师为创新、进步的表演拍照,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五)音乐游戏:《碰一碰》

泥娃娃的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在初步听赏音乐的基础上,再次感受歌曲并尝试用弹簧步及有趣的动作表现泥娃娃。

二、活动准备

1.初步欣赏歌曲《泥娃娃》。

2.对无锡泥娃娃有一定的认知。

三、活动过程

(一)看看泥娃娃

T:有几个客人坐着火车来做客?你们看是谁? (出示不同的泥娃娃。)

T:泥娃娃来自哪里?(无锡)

T:你最喜欢哪个泥娃娃?她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模仿泥娃娃的表情,如哈哈大笑、做怪样、挤眼等。)

(二)唱唱泥娃娃

1.再次感受歌曲

T:泥娃娃是真娃娃吗?她跟我们来听听这首歌。(引导幼儿仔细听歌曲一遍。)

T:泥娃娃跟我们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她跟我们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是什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

T:但是她们也很可怜,为什么说泥娃娃可怜?

T:歌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让泥娃娃很高兴? (老师将幼儿说的用歌曲的.句子唱出来。)

2.尝试演唱歌曲

T:无锡泥娃娃是中国特产,我们用歌声把泥娃娃介绍给外国朋友。(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歌词清晰。)

(三)我是泥娃娃

1.自由表现

T外国朋友都想来看泥娃娃,我们也来做回泥娃娃,看哪个娃娃和别人不一样。(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表演动作,老师观察捕捉幼儿中“弹簧步”的影子。)

2.弹簧步表现

T:刚才有一个泥娃娃特别可爱,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走路的。(请走起来有些像弹簧步的幼儿表演,老师进一步示范将幼儿动作提升到弹簧步。)

T:泥娃娃的脚很灵活,一步一弯,弯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膝盖屈伸似弹簧。)

3.集体表现弹簧步

T:我们听着音乐来做灵活可爱的泥娃娃。(集体跟着音乐表现弹簧步,脚走弹簧步,两手自由做解释歌词的动作)

4.创编有趣动作配合弹簧步表现泥娃娃

T:泥娃娃边走边做有趣的动作吸引外国朋友来欣赏。(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创编有趣的动作配合弹簧步。)

操作提示

本次活动是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需要幼儿通过听赏进一步理解歌词,老师可在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时将该句歌词“唱”出来,或者在幼儿理解出现困难时用“动作”作直观的提示。用“唱歌、动作提示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在探索“弹簧步”时,老师可通过“挖掘资源法”,先让幼儿自由尝试,发现幼儿中“貌似弹簧步”的动作,抓住这个动作将其提升到基本动作“弹簧步”,并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作要领。

在最后创编环节中,老师善于运用挖掘和利用现场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孩子观摩同伴的动作,获取灵感,再次创编,循环往复起到提升动作的作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文明的周记优选十篇

文明周记 05-30

谈恋爱时的文案说说句子

谈恋爱的说说 谈恋爱文案 05-30

护士述职报告汇总

护士述职报告 05-30

做衣裳教案五篇

衣裳教案 03-20

小学校长年度工作计划七篇

小学校长年度工作计划 05-30

表达考试艰难的句子40句

表达考试艰难句子 考试艰难句子 05-30

旅行的伤感说说

旅行伤感说说 05-30

最新对娃的生日祝福语

对娃生日祝福语 05-30

做衣裳教案分享9篇

衣裳教案 03-20

最新竞赛口号127句

竞赛口号 05-30

清分管理岗述职报告六篇

管理岗述职报告 05-30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