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都挺好读后感

我们经常会去写作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珍贵的记忆寄托在笔尖之下,平时多积累,作文会更流畅,语言也会有文采。相信你此时在为写作文而犯愁了吧!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最新都挺好读后感十一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中学生元宵节习俗作文(精选4篇)

都挺好读后感 篇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大多家庭不幸的原因是公婆和媳妇的矛盾、兄弟妯娌之间的矛盾,少有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像本剧里母亲和亲生女儿不可协调的矛盾、明玉和明成不共戴天仇人般的兄妹矛盾、不像父亲的苏子强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在我们农村还算是少的。出现亲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两代人之间要么有性格缺陷要么一方不会做人要么没付出多少爱一碗水没端平之类。

这部剧如果还有婆媳、妯娌矛盾就热闹多了,天天一小吵,周周一小打,月月一大打,无心生活了。

大概4岁时,我妈在做晚饭时特意把铁锅敲烂表达她的不满和气愤,第二天几个人坐堂屋里解调解。我不懂妈妈为什么要拿铁锅出气,那时她和爸爸新婚才几年啊,家里又没有叔叔婶婶。现在我可以肯定是做饭的问题。那时婆媳之间有关联的事有谁做饭、谁洗碗、谁洗衣服、谁起早床、谁种菜、谁带小孩、谁养猪、谁砍柴……如果分工不明,少做的那方舒爽,做得多的那方觉得委屈气愤,于是很多不和争吵便来了。我有个邻居,她是慈祥和蔼勤快热情的奶奶,我们都尊敬她喜欢她,后来在70岁左右喝农药死了。听说的原因是她既要栽菜、洗衣服、养猪,还得做饭等,媳妇总是想法把事留给她做,她内心苦恼多久、煎熬多久、气愤多久、寻死的想法有多少次呢,她都没表现出来,忍无可忍时,她不吵不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从此结束了单方受苦受累的婆媳关系。

龙应台说:“我更不忍心宣扬五代同堂的美得,在那个表面的风光之下,有多少半夜的叹息……”那时我想:如果爷爷奶奶死了就好了,家里就太平了。果然他们死后的十一二年里我们家简直是“海晏河清(用词不当)”和谐幸福,妈妈也开朗大方性格随和,不离开家了,我们也经常回家玩。

当然我谴责自己自私的肮脏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怎么能通过期盼爷爷奶奶去世来解决家庭矛盾呢。

好的婆媳关系也是有的。第一次见夫家小弟媳的奶奶和妈妈是在接亲的那天,我首先没分清哪个是奶奶哪个是她妈妈,她们两个长得太像了,都矮小瘦瘦的,脸上满是皱纹,像极了两姊妹。小弟媳的.爸爸去世得早,婆媳两人在相依为命的几十年的不分你我的辛劳里长得越来越像,她们之间是绝对没有婆媳矛盾的。弟媳奶奶去世后,她妈妈在家里帮儿子带孙女、养几十头猪、栽菜、种豆子红薯(打了好多红薯粉呢)、做家务……任劳任怨地劳作,不辞辛劳地劳作着,一天一天又一天。

表妹的命很好,她只要静心上班,孩子家母带,卫生家母打扫,饭食家母做,菜家母种,买菜接送小孩读书家父做,伙食费家母家父出……连我姨妈都一个劲地夸亲家好,以老人钱力上全心全意付出换来了和睦的婆媳关系。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很多时候钱能解决很多事。如果不是明玉能干事业成功有钱有关系,苏家复杂的那么多问题能得以顺利解决吗?经济条件好了,要做的事很少了,住一起的婆媳少了,于是婆媳矛盾少多了。

亲子矛盾不可协调是真的有,母女不相生,母子不相生,父女不相生,父子不相生。我的生活中就有几例,最糟糕的关系像仇人,或在一起就吵架,或一年到头基本不见面,也不尽赡养义务。明明不是偷了别人生的孩子,硬是自己的亲骨肉,怎么连陌生人都不如呢?哎!

都挺好读后感 篇2

都是精神贫困惹的祸

——《都挺好》观感

虽然沿袭了帅哥美女、豪宅香车、灯红酒绿这些都市题材电视剧固有的庸俗套路,《都挺好》以客观冷静的叙事,将多子女家庭因贫穷而并不温情脉脉甚至是冷酷的一面一一展现,戳中了观众心中的痛点,成就了它不庸俗的另一面。

国家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是在1980年代,在此之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一个家庭有三到四个孩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养育这些孩子,解决他们的穿衣吃饭读书就业成家,无论是对农村还是城市的父母,都是很伤神费脑乃至抓狂的事情,毕竟,那时贫穷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常态,区别只在于穷、很穷、非常穷、非常非常穷。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孩子,如果遇到冷酷、自私、不靠谱的父母兄弟姐妹,在成长过程以至终其一生也难逃原生家庭留在心里的阴影与隐痛。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就来自这样一个原生家庭,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他们的父母是工人,他们的母亲很强壮,他们的父亲苏大强很虚弱。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看重男人胜过女人。

为了帮助大儿子苏明哲出国留学,二儿子苏明成买婚房,母亲决定卖掉他的两套房子,其中一套是苏明哲的卧室。

苏明玉的表演很出色。他的理想目标是像大哥苏明哲一样进入清华大学留学。结果被母亲逼着上了一所免费师范。剧中也有这样一幕。苏明玉和家人一起吃饭。父母把两条鸡腿夹在两个哥哥的碗里。

由此可见,苏明玉在这个家里是怎么不被人看见的,好像他是这个家里多余的人似的。

苏明玉的父亲苏大强不担当,听任妻子任性而为,当女儿受到母亲刁难后,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借故“不在现场”。苏家的阳光并未均匀地洒给每一个儿女,长期生活在家庭阴影中的苏明玉上大学后以自食其力的方式与母亲与这个家庭公开决裂,经过辛苦打拼,在一家着名大企业当了高管,事业风生水起。

苏明玉的决裂只持续了十余年,母亲的意外去世,她回家奔丧,从此与这个久已失联的家庭藕断丝连。母亲去世后,长期受母亲压制管束的父亲无拘无束,将他不靠谱、不着调、瞎折腾的性格缺陷展露无遗。他的意义是不断地阻拦已经厌倦家庭和事业的三个孩子,让他们无所适从。

苏大强夫妇颠覆了以往的影视剧所歌颂的乐于为子女当牛做马、有责任有担当的父母固有的正面的温馨的形象。这只是理想的形象,或者是父母形象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像苏大强夫妇这样的另类并非绝无仅有。

记得九十年代中期,我初到法院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那时我还是一个走出校门没几年,缺乏生活阅历的单身青年,对于赡养案件,先入为主地认定是子女不孝。案件办多了,深入进去,才发现是非曲直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有些父母,他们像苏大强那样不论在哪一方面都是失败者,他们不赡养自己的父母,若干年后,当他们需要被赡养时,子女得到他们的“真传”,有样学样,拒绝尽义务。

有的父母无缘无故地干涉孩子的家庭生活,有的没有大问题的婚姻被他们拆散。摊上这样的父母,像苏明玉那样抗争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

对于苏大强夫妇这样自私、冷漠、偏颇的父母来说,物质贫困只是诱因,而精神贫困是主要原因。他们没有是非观,没有格局。即使是摆脱物质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后,这些人格缺陷依然没有改观,“仓禀实”带来的并不是知礼节,还是一付无赖德性,看看苏大强因贪图高利息被骗6万元后夜不能昧,从苏明玉手中拿到以为是公安破案后追回的6万元兴奋到失态的嘴脸就是例证。

这样的问题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即便如苏明哲、苏明玉兄妹在学业事业出类拔萃的,内心深处还是没有安全感。尤其是苏明玉,年轻时缺乏父母和兄弟的关爱,成年后不敢谈恋爱,不敢成家。在那冷酷傲慢的外表下,他是一颗不可侵犯的玻璃心。

一百零一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呼吁“救救孩子!”,今天我们急需救治的是苏大强夫妇这样的父母,用法治、德治的方式,通过若干代人的努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物质生活小康之后不再继续成为精神生活的赤贫者、乞讨者,这就是《都挺好》给予我的启示。

都挺好读后感 篇3

最近看完最火的一部电视剧《都挺好》后,我心中感慨万分!尤其是结局催人泪下的父女互动。除夕夜,苏大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拿着攒下的钱跑到书店买了女儿明玉的期中考试。苏明玉气急败坏地找到他,把他撕碎了。他说:

“明玉下学期就要中考了,三十块钱买个***,她妈又不给,同学又不借给她看,我好不容易攒够了钱,现在这缺了一页,明玉看不了,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了”。此时,苏明玉哭得不能自已,她拉着父亲的手走在巷子里,这种情景让我控制不住的眼泪流下来了,回想起来我十几年在重庆生活,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没有给父母做过一顿饭,非常内疚!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陪陪家里人了,哪怕是发信息问候,少一些聚会和应酬,多一些时光与家人陪伴!

人老了,对物质要求不那么高,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我不由得想起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就是家和万事兴胜过金山银山,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

《都挺好》这部电视剧,能让我们多一些反思和成长。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愿普天下儿女能珍惜与父母相伴的美好时光,千万不要留下“为时已晚”的遗憾。

都挺好读后感 篇4

好久没有看电视剧了,最近在听书软件里有几篇关于《都挺好》的文章,决定这个周末把这部电视剧给过一遍。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家也都不喜欢看磨磨叽叽、缱绻绵柔的东西,而《都挺好》不同,上来就把家庭矛盾摆了出来,明成和明玉的矛盾、明哲出国读书的矛盾、苏大强和媳妇儿的矛盾这些矛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戏份不多的强势母亲,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强势母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一个优秀的母亲影响三代人,可以看出女人在一个家庭作用。

现在社会发展,随着女人地位越来越高,在很多家庭中形成父亲地位缺失,强势母亲的模式,给很多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和特质。强势母亲都有一些比较共性的特质:自以为是,颐指气使,指手划脚,吹毛求疵。他们惯常行为是:必须要听母亲的,凡事母亲说了算;严密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其行踪和行为了如指掌;小孩的一切活动得向她汇报,必要时行为前还需得到许可;对小孩的生活盲目指点,横加干涉,无端操纵其公、私生活。

其实这样的母亲往往自己本身就成长不够,她们大多是外强中干,没有安全感,不独立,自我价值需要不断地被外界事物证明;强烈的占有欲,将所有的感情重担压在儿女身上;从小到大,以自我为中心,控制与操纵成为习惯性行为。这样的母亲在孩子离开自己,需要自我成长的时候,往往也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她们对孩子的关注越多,期待也就越大,孩子往往不能满足她们的要求。

她们感觉到自我一直在付出爱,但孩子总是不求上进,自己的内心也有很多的委屈。在这样的母亲的“悉心培养”下,她们的孩子承受着一种不正确的关注和爱,所以他们很容易因为这种爱的压力不能自我成长,与母亲正确分离,最后融入社会。有一位这样的孩子用“榨干”自己来形容母亲的这种爱。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母亲关注过多,会缺失安全感,孩子害怕表现爱自己又经常指责自己的母亲抛弃自己,心理压力增大,这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长大之后,发现即使自己不合妈妈的心意,她也不会真正抛弃自己,这样就变得孩子自身积极动力降低,麻木疲沓,碌碌无为。妈妈严厉也不会触动他的自主性,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可能往畸形发展。

都挺好读后感 篇5

都是精神贫困惹的祸

——《都挺好》观感

虽然沿袭了帅哥美女、豪宅香车、灯红酒绿这些都市题材电视剧固有的庸俗套路,《都挺好》以客观冷静的叙事,将多子女家庭因贫穷而并不温情脉脉甚至是冷酷的一面一一展现,戳中了观众心中的痛点,成就了它不庸俗的另一面。

国家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是在1980年代,在此之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一个家庭有三到四个孩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养育这些孩子,解决他们的穿衣吃饭读书就业成家,无论是对农村还是城市的父母,都是很伤神费脑乃至抓狂的事情,毕竟,那时贫穷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常态,区别只在于穷、很穷、非常穷、非常非常穷。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孩子,如果遇到冷酷、自私、不靠谱的父母兄弟姐妹,在成长过程以至终其一生也难逃原生家庭留在心里的阴影与隐痛。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就来自这样一个原生家庭,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父母都是工人,母亲强势,父亲苏大强窝囊,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重男轻女。

为了大儿子苏明哲出国留学、二儿子苏明成购买婚房,母亲自作主张,先后卖掉了家中两间房子,其中一间还是苏明玉的卧室。

苏明玉成绩优异,理想目标是像大哥苏明哲那样考上清华,出国留学。结果被母亲逼着上了一所免费师范。剧中还有这样一个镜头,苏明玉与家人一起吃饭,两只鸡腿被父母分别夹到两个哥哥碗里。可见苏明玉在这个家里是如何不受待见,仿佛是这个家庭的多余人。

苏明玉的父亲苏大强不担当,听任妻子任性而为,当女儿受到母亲刁难后,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借故“不在现场”。苏家的阳光并未均匀地洒给每一个儿女,长期生活在家庭阴影中的苏明玉上大学后以自食其力的方式与母亲与这个家庭公开决裂,经过辛苦打拼,在一家着名大企业当了高管,事业风生水起。

苏明玉的决裂只持续了十余年,母亲的意外去世,她回家奔丧,从此与这个久已失联的家庭藕断丝连。母亲去世后,长期受母亲压制管束的父亲无拘无束,将他不靠谱、不着调、瞎折腾的性格缺陷展露无遗。他存的意义就是以无厘头持续地给原本就为家庭事业心力俱疲的三个子女添堵,让他们无所适从。

苏大强夫妇颠覆了以往的影视剧所歌颂的乐于为子女当牛做马、有责任有担当的父母固有的正面的温馨的形象。这只是理想中的形象,或者说是一部分父母的形象。现实生活中,类似苏大强夫妇这样的的另类并非个例。

记得九十年代中期,我初到法院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那时我还是一个走出校门没几年,缺乏生活阅历的单身青年,对于赡养案件,先入为主地认定是子女不孝。案件办多了,深入进去,才发现是非曲直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有些父母,他们像苏大强那样不论在哪一方面都是失败者,他们不赡养自己的父母,若干年后,当他们需要被赡养时,子女得到他们的“真传”,有样学样,拒绝尽义务。有的父母,无端干涉子女的家庭生活,有些本来没有大问题的婚姻硬生生是被他们拆散的。摊上这样的父母,像苏明玉那样抗争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

如苏大强夫妇这样自私冷酷、充满偏见的父母,物质贫困只是诱因,更主要的原因是精神贫困。他们没有是非观,没有格局。即使是摆脱物质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后,这些人格缺陷依然没有改观,“仓禀实”带来的并不是知礼节,还是一付无赖德性,看看苏大强因贪图高利息被骗6万元后夜不能昧,从苏明玉手中拿到以为是公安破案后追回的6万元兴奋到失态的嘴脸就是例证。

这样的问题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即便如苏明哲、苏明玉兄妹在学业事业出类拔萃的,内心深处还是没有安全感。尤其是从小缺少父母兄弟关爱的苏明玉,成年后不敢恋爱,更不敢成家,坚强的冷傲的外表下是一颗不堪一击的玻璃心。

一百零一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呼吁“救救孩子!”,今天我们急需救治的是苏大强夫妇这样的父母,用法治、德治的方式,通过若干代人的努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物质生活小康之后不再继续成为精神生活的赤贫者、乞讨者,这就是《都挺好》给予我的启示。

都挺好读后感 篇6

最近被安利的电视剧《都挺好》中藏着一个问题家庭的种种矛盾。

表面风光的苏家一家五口,家庭内部却暗流涌动。家中的孩子似乎都很有出息,夫妻似乎也很和谐,但是当母亲突然离世,一切的原型开始显现。表面上看是母亲的过分强势以及自己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命运,但越看却越嗟叹:原来这是一个如此典型的强势母亲和懦弱父亲组合成的家庭!强势的母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和定海神针,懦弱的父亲总是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玩失踪――要么上厕所(消失),要么在旁边(躲不掉时)默默看报纸,总是神游物外。

看到很多评论说这个家毁在了母亲手上,是她的屡屡骄纵,惯出了自私自利的老二,是她的重男轻女毁了小妹考清华去美国的梦想,也是她的偏心和袒护,让大哥仿佛生活在真空中,虽然成绩优异但生活中却空有责任感,实际上却有心无力,除了指责,很难切实解决家里的问题。

但是,有人想过为什么母亲会那么强势?我想没有哪个女人天生就是一个视自己的女儿为仇敌的,她不喜欢女儿,却处处偏心儿子,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境遇(性别)不满的投射!当她嫁了一个“巨婴”男人,永远没担当、永远不负责、需要他的时候永远不在线,都是要别人“冲在前面”的时候,她的内心也许厌弃自己是个女人吧?所以,她只爱她的儿子,只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儿子几句亲热的俏皮话就让她像沐浴春风一样温暖。嫌弃女儿也许嫌弃的是自己。为了家、为了孩子、为了“面子”,她又怎能不强势?也许她所有的张牙舞爪、所有的人前N瑟,无非是强撑着那个虚弱的自己。

家庭是一个系统,为了维持家庭的平衡,一方极弱时,只有另一方变得极强。而“欠收拾”的懦弱者又让强势者更加强硬。

这个家庭有一个问题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夫妻之爱。母亲的控制欲太强,父亲偷藏奖金被打脸下跪挨骂;家中永远只有一个声音,总是妻子在讲话、在指挥、在指责、在操劳,父亲总是没有声音,除了偷偷记账基本没有存在感。很多网友说两个人关系的不对等导致父亲在夫妻关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在家里没有发言权。他们的关系更像一个事无巨细都包揽的妈和一个懦弱无用、还老犯错误的儿子,这个父亲其实就是一个“巨婴”。

“巨婴”父亲是无法给予子女在成长中所需要的必要的支持的。作为男孩而言,“巨婴”父亲无法成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榜样;作为女孩而言,当你需要支持时有一个永远在第一时间躲开的父亲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呀,她也许会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错的,都是不如别人的。幸好编剧手下留情,并没有把更加残酷的真相呈现在我们面前,编剧美化了这个家庭,让这个家庭的孩子们都还挺有出息,即使是自私自利的老二也还挺有人情味。

有人觉得当“巨婴”似乎很委屈、很可怜,但是当“巨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可以依赖、可以不用拿主意、可以不用负责任,永远是别人“冲在前面”。而且还可以当一个“被害者”――都是你们的错,也非常容易推卸责任――反正也不赖我。所以,当“巨婴”的老妻去世,“巨婴”就转而向子女下手了。当写到这的时候不由得想起苏大强枕着大儿子的腿一脸无助的样子,和抱着二儿子的腿瑟瑟发抖的画面。

当老妻打麻将猝死,“巨婴”(父亲)的反应就可以理解了,他没有打120!我想这个男人是对自己终于脱离强势母亲的'管束暗自窃喜。之后换衣服,在灵牌面前乱扔衣服,足见喜悦。而且,还可以放开了吃自己想吃的鸭脖!再没有人唠叨了!但是,“巨婴”欢喜不了几天就发现没有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胡吃海塞的下场就是进医院。但是,无法照顾自己的“巨婴”还有杀手锏――自己的责任感、道德感爆棚的大儿子,因此可以面带得意的、阴阳怪气的给大儿子打电话数落二儿子。所以,当得知去美国的希望落空,“巨婴”居然躺在地上耍赖,就像一个两三岁的幼儿!

一个成年人负担一个幼儿的依赖还是能够承受的,但,三个被工作与生活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子女要负担一个“巨婴”父亲,就显得非常的困惑、痛苦、疲惫,甚至还会愤怒。当然,中国人讲究“孝顺”,这部剧的结局和走向目前也不清楚,也许比较和谐,因为是“都挺好”嘛。也许有的人认为所有的这些痛苦都是为人子女应该付出的,毕竟你拥有了父母的爱。但是,你不仅是父母的一部分,你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你怎样才能既同情他们,负起满足父母期待的重任,同时又能不被他们的需求所束缚,还能完成自己的自我实现的梦想呢?

“孝”的意义在于亲子之间相辅相成的自我实现过程,真正的孝道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长大成人,包括父母。

都挺好读后感 篇7

近期,热播剧《都挺好》几乎霸占了整个荧屏,我作为追剧者之一,在追剧的过程中有过愤怒、有过无奈、有过同情、有过感动,但最终留给我的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恩和知足。

我认为《都挺好》这部剧的脉络是从世人眼中的“都挺好”最终走向了剧中人的“都挺好”,其中以苏大强的“作妖”为“料”,家庭成员之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将剧情一次次推向了高潮。剧中苏家三兄妹如果生活在我们身边,大家肯定都会感觉非常羡慕他们家——明哲作为中国式“好孩子”读名校最终定居美国、明成虽没有大富大贵但是穿名牌开好车也算生活小资、明玉企业高管名利羡煞旁人。但是,也就是通过这部剧,大家也才看到了他们家的“衰”——老大打肿脸充胖子海外生活拮据、老二啃老被人唾弃、老三从小被虐、全家人各有怨言。我个人感觉电视剧的魅力也在于此,即让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如果不是这部剧,大家能想到这么光鲜亮丽的兄妹仨有这么多的纠葛和痛苦吗?最终,虽然感觉苏大强和苏明成有一种被强行“洗白”的感觉,但是我自认为还是可以接受。

看完剧,我自认为剧中每个人都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启示:

苏大强:一辈子在老婆的“管教”中寄人篱下、夹着尾巴做人、胆小怕事、毫无担当,这样的父亲对儿女是不负责任的,是父亲教育的“畸形化”表现。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有最起码的担当和责任,在家中不是说非得说啥算啥,但是面临大是大非一定要有主见、对自己的孩子要通过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更要体谅自己的孩子为孩子分忧解难而不是火上浇油。

苏明哲:以大哥的身份自居处处想着要有老大的“担当”,这一点当然不可置否。但是,这种担当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牺牲自己的“小家”来为自己的“面子”买单。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做事情必须脚踏实地、不为所谓的面子所绑架,生活中既要沉得住气、又要弯得下腰、更要抬得起头。

苏明成:刚开始将“啃老”视为理所当然,但是由于朱丽和明玉一次次的“打击”,最终让明成走向成熟。明白了“人生的苦该吃的必须吃”的道理,也让他在一直视为仇敌的明玉面前真诚的“低了头”。这也许就是成熟的一种魅力,少了些许年少的轻狂和娇奢,多了一份生活对生活真谛的理解与担当。

苏明玉:从小被虐但却坚强的走向了职业生涯的“高峰”,表面看似衣食无忧,但却被家庭的“阴影”所深深羁绊。生活和职场中的她看似冷若冰霜实却有情有义、看似坚强无比实却脆弱不堪、看似衣食无忧实却孤苦伶仃。她从开始对苏大强大声呵斥到最终选择辞职相伴,从众城的改革风波到最终离开众城,从不管苏家事到兄妹仨和好如初,都既表现了她的“刚”又表现出了她的“柔”。同时,也给我们启示,不管职业多么成功,但却家才是人生最后避风的港湾。

总之,看完这部剧后,最深的感触就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生活中,既不必羡慕他人的“光鲜亮丽”,也不必为生活中的“沟沟坎坎”而自怨自艾,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只有每个人最懂,其他人都仅仅只是旁观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心体验生活的每个阶段,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感恩现在所拥有的。

都挺好读后感 篇8

《都挺好》观后感800字:

电视剧《都挺好》口碑爆表,忙里偷闲看了几集。不知是岁数大了、还是眼窝浅了,看了这部剧被气得血压飙升、泪水直淌。只觉得各种滋味堵在心口,今天我就来好好吐槽一番。

这是一部生活伦理剧,原本“都挺好”的家庭,因为苏母的突然离世,苏父晚年安置问题,打乱了子女各自的生活轨迹。苏父好面子想去美国生活但大儿子苏明哲能力有限,与二儿子苏明成生活在一起又是矛盾百生,苏父又不愿和强势的女儿苏明玉生活在一起。原本掩藏很好的问题被猝不及防的揭开了面纱。

电视剧中戏剧化的表演形式,将当今社会人情冷暖、人性面目等问题赤裸裸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例如子女教育、重男轻女、父母责任、攀比面子等等。剧中这一家子都是“奇葩”,苏母霸道强势、重男轻女;苏父“作”出天际,集合了所有讨人厌的老人缺点,经常在子女面前放飞自我;长子苏明哲放不下大哥的架子,却担不起大哥的责任;二儿子苏明成从小集妈妈宠爱与一身,将“妈宝男”诠释的淋漓尽致;小女儿从小被家庭抛弃、被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侵害,努力逆袭,想要逃脱原生家庭,但又一次次被血缘、亲情牵引拉扯着,最终不得不选择妥协。

这部剧之所以好评如潮,是因为它涵盖了一个家庭可能遇到的大事小情,大家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以及埋藏在内心深处不愿触及的悲痛,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近太近。就拿子女教育来说,父母是子女的楷模,子女是父母的影子。父母身上一个小缺点可能会在子女身上无限放大,导致性格的缺失。读后感·剧中小女儿苏明玉,她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疼爱,她的童年是在母亲的打骂、二哥的欺负中度过的,当她每次用渴求的目光像父亲求助时,父亲总是那句话“那就不要惹妈妈生气,你惹了,我也没办法帮你”,使她性格独立,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这个家庭,最终逆袭变成叱咤职场的女强人,但因为父亲性格懦弱,她惧怕婚姻,怕找到像父亲一样的男人,她的后半生一直笼罩在童年的阴影中,无法走出。

母爱本应如水一般滋养着孩子,父爱更要像一座大山让孩子有依有靠。话又说回来,每个人都没有选择子女和父母的权利,人生太短面对爱和亲情,又何必斤斤计较,冷若霜降、淡如清水,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大家一定会过的都挺好!

都挺好读后感 篇9

近期一部生活伦理剧《都挺好》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热议。剧中家庭、亲情、爱情里的满地鸡毛,撕破了中国式家庭表面和和睦睦,都挺好的遮羞布,暴露了真实生活,引起了很多人共鸣。

中国人有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心事尽量往里藏,坏事都往好处想,这都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每个人都会用一句挺好的,来堵住其他人的嘴,但现实,却并不是人人都挺好的,相反很多时候,谁都过得不好!

很多人看上去虽然都挺好,但是生活总是一地鸡毛,怎样才算都挺好?父母常对子女说都挺好的,是不愿意打扰子女的生活;子女常对父母说都挺好的,是不愿意让父母过于担忧;我们对朋友说最近都挺好的,是因为我们知道,有些事,说了也是白说。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作为一个成年人,只能自己扛着!每天都在勿忙中度过,面对朋友家人的问候说都挺好,是为了不让所有人担心,挂掉电话、结束会面和暂别,那种感觉只有自己知道!

人人都说挺好,可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好,各种各样的不爽,各种各样的不满,各种各样的难过,最终还要一个人消化,一个人,熬过去,挺好的!

一句都挺好的,其实背后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回事!苦与甜,好与坏,都只能自己感受,冷暖自知。

自己的苦自己尝,自己的泪自己擦,自己的梦自己圆,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自己选择自己扛。都挺好背后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即使是都不好,又能说给谁听?说了又能怎样?你过得快不快乐,只有你自己知道!有些事情,只能自己一个人扛,谁也替代不了!

生活中太多的人,都是一边在抱怨,一边在无视自己拥有的,其实老天总体还是公平的,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只是太多人沉迷在已经失去的东西,而忘记了要珍惜眼前拥有的东西。痛苦源于内心的贪婪,只有懂得发现,敢于付出的人,才会拥有幸福!

人世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开心,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就挺好的!

都挺好读后感 篇10

苏家这个爸爸,可能跟现实中的父母,有些不一样,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有点“作”,倪大红老师表现得是淋漓尽致。老伴去世以后,便不想回到老宅住了,开始要去美国,到后来就是要买房,小的不要,还偏得要大的,苏大强,可是你儿子是真没有那个能力呀。你咋不为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存着想一下呢。不过苏明哲作为苏家的老大呢,还是非常有孝心,非常有责任感,纵然老婆有一千个不乐意,到最后还是满足了老爸所有的愿望。

苏明哲,虽然毕业于美国名校,可是在美国混的其实并不好,远不如国内的妹妹明玉。因为母亲去世,没能陪在身边,心有愧疚。所以对父亲,想要弥补回来。进而满足了父亲一系列的要求。最后还提出给父亲买房。苏父看中的房子,全是市中心,五百万以上的房子,而且以苏父的年纪,只能贷款7年,苏明哲要自己承担月供,还要给父亲,雇保姆,连观众都不禁替他捏了把冷汗。你确定你有这个能力吗?

最新剧情:明玉得知了明成在工作上的事情,把周经理叫到办公室,替明成解决了工作问题。周经理不再难为明成。明成听到几个工人,在用语言败坏明玉的名声。对那几个人大打出手。明玉内心十分感动。可能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明玉和明成终于冰释前嫌了,真是令人欣慰呀。

都挺好读后感 篇11

《都挺好》观后感,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看见

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看见(《都挺好》观后感)

最近在看《都挺好》,苏明玉被打以后,苏家大部分人都一个接一个的去找明玉给二哥求情,让明玉原谅二哥。原谅,有那么容易吗?他们的嘴一开一合,她就要选择原谅了?

他们以为自己是谁呀?他们说的话就那么有分量?他们好“自信”哦,他们的“自信”源自于他们对人性的不了解。

他们以为不就这么点事嘛,劝几句就好了。劝说通常是无用的。这不仅没用,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被打的第一时间,大嫂“看见”了明玉,她心疼明玉,关心明玉,她和明玉是站在一起的(她是站在明玉这一边的,不是跟明玉对立的角度),她也支持明玉。

石天冬的注意力集中在明玉身上。她也能看到明玉。她也和明玉站在一起。他关心明玉,陪明玉,为明玉做饭。而苏家其他人,站在二哥的另一边,拿着鲜花和水果去医院看明宇。他们一心想放明玉走。他们看似站在老二这一边,其实他们每一个都只是站在自己这一边而已。

而此时的明玉,她的需求是什么?是关心,是关爱,是被看见,是理解,是爱,是关注,是注意力,是有人关注到她这个人,关注到她的感受和需要。可大哥,苏父,二嫂都给不到她。

大哥出面,是为了尽快摆平苏家这一堆烂摊子,他就可以安心工作了,他在在**里轻描淡写的一句,“你俩从小打到大,被揍一顿无所谓的嘛,巴拉巴拉。”他,没有看见明玉,他,没有关注到明玉这个人,他,理解不了明玉心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苦。

夜深人静的时候,明玉一个人躺在被窝里回忆着那些来替二哥求情的人,嘴里说出的话,这些语言狠狠地扎着她的心,她一个人在被窝里默默流泪。

这时,苏家越来为二胎求情,明玉就越恨二胎。为什么?因为这些来为二胎求情的人看不到明玉的眼神,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在明玉身上,看不到明玉的感情和需要,也不知道明玉此刻需要什么?

他们似乎很担心第二个孩子。事实上,他们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关心自己。这些人里,没有一个人有能力去看见明玉。

苏父去求情,他可以说是被俩儿媳架去的,他是迫不得已才去的,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是要逃避,他无力去面对这一切。朱丽去求情,她是担心自己的老公坐牢,担心她的婚姻受到影响。朱丽妈妈豁出自己的面子,陪女儿去求情,她是担心她女儿的婚姻和生活受到影响,担心女婿坐牢以后一生都受影响,担心自己的女儿以后过得不幸福,所以她才跟女儿一起去求情。

明玉从小就没有人爱她。明玉的需要可以被看到和关注。这时,大家都劝明玉原谅第二个孩子。没有人能看到她的痛苦和需要。没人能看见她。他们越劝明玉放开二胎,明玉就越觉得自己都在关心二胎,越担心二胎,越恨二胎。谁来站在明玉这一边呢?

她的心,应该很痛吧。

可是,被看见,关爱,关心,关注,却是明玉内心深处的需求,是明玉儿时就未被满足的需要,她渴望有人能够看见她,能够看见她这个人,她渴望家人能够带给她一点点温暖,然而,她的家人带给她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与漠视。

柳青也很关心她,但柳青也看不到明玉的要求。柳青劝说明玉放开二哥,因为柳青担心**的压力会对明玉不利,明玉会被道德绑架,明玉会受道任何不良影响。他,确实也是为了明玉好,他,确实也是想要关心明玉。只是他这种关心的方式,并不是当时那个明玉所需要的,所以在**里明玉说“你再废话我就。。。。

(我忘记台词了)”。柳青,他不知道此时此刻,明玉作为一个人,人性的需要是什么。每个人都需要爱。每个人都需要被看到、理解、支持、关心和关心。这是人性。这是人性的共通需要。

爱对了,明玉就能接收到。比如石天冬的爱,话不多,只一句“谁干的,我要他一条腿。”再一句“我支持你”。

让明玉感动落泪。目前,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明玉身上。他站在明玉这边。他理解并支持明玉的法律程序。明玉说:

“所有人都劝我,家以和为贵,只有你支持我。”石天冬说:“他这是故意伤害。

”在那个当下的石天冬,他的注意力在明玉身上,他关心明玉,买菜买鱼给明玉养身体。

苏家二儿子已成年。他内心的不成熟使他情绪化。他没有能力正视和面对自己的情绪。成年人受情绪驱使,去打人,这是孩子能做的。打人后,苏家的群众尽力帮他擦屁股。(他打了明宇,全家都去为他求情,怕他坐牢。

他打了妻子,家人都去为他求情,怕他离婚。我想从小到大,只要苏家二儿子犯错,就会有人照顾他,帮他擦屁股,所以他没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作为成年人,他打人是违法的。他不知道吗?

违法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他难道不知道吗?他情绪上来的时候,他失去理智,他就这样被情绪驱使着去打人,反正打完人承担责任的又不是他。苏家人一味地这样去替他善后,替他擦屁股,苏明成何时才能长大成为一个成年人,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呢?

后来看了几集,看到了石天冬和苏明玉的争吵。石天冬管了苏家的事,导致苏家内部又起了冲突,把苏大强生病的责任都怪罪到明玉身上(苏家老大和老二,一出事,就是赶紧撇清责任,先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基本上也没有反省自己的能力,所以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只是推卸责任,埋怨别人。

然后,基本上,战争会爆发,所以他们的家庭总是争吵。)我个人的感觉是,在苏家,责任是一个锅,所以我得找人扛,反正我扛不动。

这剧,还没追完,让我看清了一个现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时时刻刻都能满足我的需求,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都把注意力给到我。然而,注意力与爱,确实也是我内心深处的渴望与需求。

记得林世儒老师说“注意力就是爱。”

以前我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有点开始懂了,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人的身上,不带评判的去看见ta,去看见ta这个人,去看见ta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去看见ta的感受和需求,你关注着ta,这一刻,就是爱。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爱,是我看见了你,我看见你的存在,我愿意去看见你的感受和需求。

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爱,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的。

假若这一刻,我看着你,我为你各种担心,我担心你上学迟到,我担心你吃坏了生病,我担心你玩游戏眼睛坏掉了,我担心你肚子饿,我担心你冷了,我担心你热了,我担心你摔跤,我担心你被车撞了,我担心你。。。当我担心的时候,我活在我自己的恐惧当中,我的注意力在我自己这里,我的注意力在我的恐惧上,这一刻,我没有爱,因为我活在恐惧里。此刻,我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

以上是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挺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关于温柔到爆的神仙文案摘抄47条

温柔神仙文案 07-08

公安协警辞职报告集锦6篇

公安协警辞职报告 协警辞职报告 07-08

最新榜样故事读后感十一篇

榜样故事读后感 02-05

《红岩》读后感推荐十一篇

《红岩》读后感 12-20

2024结婚开心祝福语(汇总24句)

结婚开心祝福语 开心祝福语 07-08

关于雪的句子唯美53句

唯美句子 07-08

9月9重阳节祝福语集合

重阳节祝福语 07-08

天气冷的正能量说说65句

天气正能量说说 07-08

公司口号分享

公司口号 07-08

莎士比亚的名言警句精选(30条)

莎士比亚名言警句 07-08

仓库辞职报告(范例6篇)

仓库辞职报告 07-0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