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看电影是人们主要休闲的方式之一,好的影视作品是能够带给人思考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后感将零星的感悟总结起来,因为观后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总结和思考影片的内容和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该怎么写?我们为了您的利益精心编辑了这份有用的“绘本观后感”,请你耐心品读本文希望你会喜欢!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一年级日记30字左右(经典十篇)。

绘本观后感(篇1)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儿。别看我年龄小——七周岁,只有一年级。但是我读书的书龄已经有六年多了。妈妈说我从小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书就是我的玩具,而且对于我的这个玩具(书)也很爱惜。对于十个月大的孩子,别的孩子看到书会撕,而我拿着书会翻来翻去。在长大一些,常常一人呆在家里孜孜不倦地看呀看呀。
每当我经过书店时,总要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买些新书看看。当我一踏进书店的门口时,我便甩开爸爸妈妈的手,独自地飞奔到儿童书柜前,眼睛不停地上下转动,四处看看有没有我喜欢的书。终于,我在儿童小说书柜前找到了一本《神奇飞书》。我被它的'封面所深深地吸引。书面上所有的书都飞起来了,简直太神奇了。我像获得了一颗钻石似的,爱不释手的,一屁股就坐在地板上,一头扎进了书的海洋中。
主人公莫里斯先生很喜欢书。有一天,发生飓风了。他看见天空上有一个小女孩,手里握着一本神奇飞书。小女孩把书送给了他。他跟着书来到一幢奇特的房子,那里住着很多书。他把所有的书都看完后,打开他自己的那本书,写下他自己的忧伤事、高兴事。当他老了躺在床上,书籍们都把自己的故事读给他听。当莫里斯写完了最后一页,他说:“我想我该走了。”书籍们张开书页,带着莫里斯回到了来时的路,那是很久以前他们初次相见的地方。
喜欢这本书原因,就是因为我和主人公一样也喜欢书。我喜欢看故事类书,科学类书,动物类书,自然类等等。妈妈总说我是“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我和妈妈开玩笑说:“我吃书呀”。家中图书柜里的书,正展示着我不断成长的硕果。在书中我能发现很多很神奇的事情,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仿佛与每一本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会跟着它们哈哈大笑或是默默流泪,书的确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形影不离的朋友。我喜欢阅读。
绘本观后感(篇2)
绘本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读后感范文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这是一套绘本,共7本,分别是:做游戏、搬家、我长大了、看世界、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当厨师、聚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绘本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搬家读后感
熊爸爸叫小熊睡觉,因为冬天来了,熊要冬眠了。可是小熊不想睡觉,于是就自己出去玩了。
小熊想,自己的爸爸真坏,不但不陪自己玩,还自己呼呼睡大觉。当他遇见小黑鸟在树上自由自在的玩耍时,他就也想当大黑鸟的孩子,可是又听说大黑鸟是通过叼小虫子喂小黑鸟,小熊就不想当了。
当他又遇见小狐狸在雪地里高兴的玩耍时,他又想当大狐狸的孩子,可是一听说大狐狸是通过舌头舔自己孩子的毛照顾小狐狸,小熊就不想当了。
当他遇见小鹰在天上快活的在天上翱翔时,他又想当大鹰的孩子,可是一听说大鹰整天都训练自己孩子时,小熊就不想当了。
当他遇见小猴子在树上荡秋千时,他又想当大猴子的孩子,可是一听说猴子们整天都在树上荡来荡去,小熊就不想当了。
当他又遇见小企鹅在雪地里做游戏时,他又想当大企鹅的孩子,可是一听说大企鹅是通过自己压在孩子的身上取暖时,小熊就不想当了。
最后,小熊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自己的爸爸最会照顾自己,于是就乖乖的爬到爸爸的身边幸福的睡大觉了。
看 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总是责怪自己的爸爸不陪我玩,有时候也跟小熊一样想换一个爸爸,换一个能整天陪我玩的爸爸。但是,现在我回想起来,爸爸有时 也会抽出时间陪我玩拳击的游戏,每次爸爸都让着我,让我体会到胜利的喜悦!有时也会教我玩象旗和五子棋的游戏,让我体会到从妈妈那里无法满足的棋类游戏, 让我感受到了棋类游戏的智慧和奥妙;有时也会送给我一件我期待已久的玩具,给我带来惊喜......
我现在似乎可以谅解爸爸了,他对我的关爱是默默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我爱我的爸爸!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这是老婆送给我的,目的是让我学习一下如何做一个好爸爸,买了两个月了,今天才读。
看完了两位荷兰人的绘本,主要有两点感受:
1.父亲和孩子应该是朋友,是互相学习,而不是父亲过多的教给孩子什么。孩子们都很聪明,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把自己认为对的强加给孩子,也不要把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给孩子屏蔽掉。我们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与我们的孩子有不同,不要因为父母的好恶而限制了孩子的选择。孩子们在接触到不同的事物后,会渐渐形成他们的人生,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保障他们基本的安全即可。
2.从孩子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孩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看世界很单纯,有时候,貌似呆傻的问题,其实往往是成人们忽略的,而且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毕加索所说的:到60,才能画出孩童般稚嫩的图画。
这几天看书都太晚了,而且睡得太晚了,既影响了白天的状态,也使得看书的效果不好。这个问题,希望在接下的日子里能够解决。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第一次见到,是在今年四月的意大利博罗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在荷兰一家出版社的展位上,我惊喜地翻阅着这一本本熊爸爸和小熊宝贝的故事,流连许久……
真心喜爱――因为它太真实太生动了,恍若身临其境。比如,有一个早晨,小熊去拉爸爸起床,“爸爸快醒醒,我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可以去捉鱼了?”小孩子的率真和执着清晰可见。
真心喜爱――因为小熊父子的真情交流,单纯、温馨又细致动人,那份相依为命、亲密无间的父子情,被作者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你从心中涌起亲切而湿润的感动。
真心喜爱――因为它让我知道:爱,就是始终不渝的相信和巧妙的支持。父爱是有技巧的:粗犷而温和、睿智又谦逊。让孩子去世界闯荡,为孩子的勇气而骄傲,让自己成为孩子眼中真正的英雄。尝试了解孩子的梦想,让他更充实、更强大……
真心喜爱――因为这一个系列,注重对世界的认知,注重小伙伴间的友谊,还可以从简单故事中感悟到一点点淡淡的哲学味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里’就成为了‘这里’”……
真心喜爱――因为作者跳开常规的思路,在这里转化成让人惊奇的、随时可见、开怀而笑的幽默。宝贵的幽默感的培养,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加乐观开朗活泼,将来从容面对来自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
真心喜爱――因为书中气质出众的钢笔淡彩,色彩明快。父子的情感,就是在清翠的田野,和美的阳光,舒爽的微风,潺潺的溪流中不断地荡漾着,我们和孩子的思绪可以尽情地在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中畅游。
很开心,中文版这么快就可以与小读者们见面了。如果你愿意,就请和我、和小读者们一起,到这几本小书中去深深地体味和领悟这种世间真情的深邃吧。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来,该睡觉了。”熊爸爸说。
可小熊一点儿也不困。他想出去找小朋友玩儿。“坏爸爸。”他小声嘟哝着,边说边踮起脚尖悄悄溜出家门。小熊特别想知道,是不是朋友们的爸爸都这么烦。献给爸爸和孩子的最温馨的故事。
《看世界》:小熊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他想了解所有的事情。“‘到时候’是什么时候?比‘待会儿’是早还是晚呢?”“无论走到哪儿,‘那里’都成为了‘这里’”……软和硬,空和满,打雷和闪电,阳光和影子,开心与生气……
小熊和爸爸一起有了许多神奇的发现。给所有的爸爸和孩子一个新鲜有趣的世界。
本书内容还包括《聚会》、《做游戏》、《我长大了》、《搬家》、《当厨师》。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十月我们的生活有了不小的变化,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将独自带孩子,忙生活。虽然两边的老人都会搭把手的,虽然我一直生活独立,但身边一下子少了个主心骨,时常会想念和惦记。
十月得到了当当发在邮箱里的两张优惠券,以优惠的价格买了一本《我》和这套一套七本的《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我想我的初衷是因为地域的距离不应该阻止我们心灵的距离吧。
书拿到手,薄薄的七册,纸质很好,淡淡的色彩,温馨的故事。拿回家中,都都看到,也是一样的喜爱,睡前的时光我们一口气讲了两本。讲完故事,我和都都互道晚安,我们说:“晚安,都都。”“晚安,妈妈。”“晚安,星星”“晚安,月亮。”“晚安,爸爸。”给都爸发短信“我们想你了”。
每一个爸爸对于他的孩子来说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绘本观后感(篇3)
“绘本”一提到这个词,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小朋友,人们认为绘本是给小朋友读的书,内容浅显,没有太多的深度,其实并不然。事实上,在这个快节奏、信息密集的社会,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加入到绘本阅读的行列。
1.温暖、和谐、生命中的阳光。
日本学者柳田邦男在《绘本之力》中称,人生有三个阶段会与绘本相遇——童年、为人父母之初和人生的暮年。
绘本轻盈、天真的叙事,其间的智慧予人的抚慰,对柳田邦男而言,体会很深。柳田57岁时,儿子自杀令其心田一片灰暗,而与绘本这样一种清浅、淡然的纸书不期而遇,让他重新感到某种愉悦和温暖。柳田说,读懂绘本中“生死”、“有无”这一类与生命真相有关的信息,的确需要经过些世事、有一些心机。
而对大多数都市人,阅读绘本大抵是为了栖身于相对单纯、满是童心的世界,留得一个纯粹安然的小小天地。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诉说爱、责任、勇气等朴素道理的绘本流传更广,比如《爱心树》、《小房子》、《猜猜我有多爱你》。
2.不变的永恒
“画面和文字结合之后形成的感染力,比单纯的图和文更震撼,我想绘本特别的美就在这里。绘本把我更深地带进了孩子的世界。以前更多的是俯身看孩子,阅读、翻译很多经典的绘本,更多的是仰望。
”艾斯苔尔如此表述绘本带来的变化。对生命的体悟、精湛技法和童贞的心,绘本作者们以此入画,向世界贡献了经典的绘本作品。图画书很漂亮。一本一流的绘本蕴含着人类精神世界最美的部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是人性的永恒要求。
绘本依然是我们孩子最喜爱的,她们不仅仅是喜爱其中的故事、憨态可掬的形象,更喜爱的则是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看书的那种温馨,更喜欢感受爱与爱的碰撞。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好,但读绘本的孩子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他们的举手投足会多几分雅致,他们的内心会少一些浮华……更重要的是,多年以后,当他们回忆起和爸爸妈妈、老师一起读绘本的时刻,定是一股暖流充斥心间!
绘本观后感(篇4)
《逃家小兔》是我两年前收藏的第一批绘本之一,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女儿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我也拿去幼儿园要张老师给小朋友一起分享,我觉得好的东西就是要大家分享才快乐!
也许我们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离家出走的念头。目的是测试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有多深,他们是否会在任何地方找到我们。书中的小兔子也是一样的,老是要离家出走,可是兔妈妈却没有很诧异,而是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和小兔子展开了对话,无论小兔子走到**,他扮成河里的小鳟鱼,花园里的一朵花,一块高山上的石头,还是一只小鸟,妈妈都能找到他。最后小兔子逃累了,依偎在妈妈的身边说“我不如就呆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好吧,那就来一根红萝卜吧”
不管我们多大了,只要在父母身边,我们还是孩子。我们可以展示我们内心的真实,不再有伪装。爸爸妈妈的肩膀永远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当我们累了,受伤了,我们可以在父母的肩膀上轻轻地哭。没什么好隐瞒的。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现在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就是孩子的温暖港湾,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这亲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的。
这本书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图画也很好。即使使不懂单词的孩子也能理解它的意思。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次女儿完全是自己读下来的,整个故事里没有不认识的字。经典的东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读了很多遍,我女儿还是很喜欢。这是一本很好的图画书,值得收藏。
读后感》
绘本观后感(篇5)
周四的时候收到我要绘本网工作人员的电话说“爱思考的艾伯特没有书了,就给我发了另外的一本书,像我解释一下”真是非常感谢网站工作人员的细心,没有关系的无论是哪一本书,我和女儿都是非常喜欢的,再次感谢!
绘本观后感(篇6)
--- 起他细细的眉毛,用不太标准的英语连声说:“NO。”大家一看灶王爷那个严肃的样,自己倒忍不住笑了。晚饭时,我、爷爷奶奶和灶王爷一起吃饭,灶王爷还是瞪着眼睛,不过他在笑呢!奶奶端着一盘土豆一步一步走来,看来爷爷奶奶都老啦,灶王爷可能也老了,可他还是那一副顽童样:眼睛瞪的老大,脸上有两抹永远都抹不掉的红。我感觉,我就是里面那个胖胖的小女孩。大家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我、爷爷奶奶、灶王爷、猪、狗,大家都幸福地生活着。新年到了,灶王爷得上天一段时间,大家把糖瓜给他吃,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乱说话。不过,我想没有糖瓜灶王爷也不会乱说的,因为在心底,他永远爱着我们一家人。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灶王爷”。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时每刻地瞪着眼睛盯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我们都是最最最幸福的人,因为天天都有人在管我们,他们从心里爱着我们,盼望我们快快成长。
2 ----
3
绘本观后感(篇7)
故事讲的是:螃蟹尼尼不喜欢它那只又大又笨的大钳子,不管干什么事都很碍事,它多么希望它有象章鱼、水母一样的触手可以挠痒痒,或象海龟、鱼一样有划水的鳍。它和章鱼、水母、乌龟玩捉泡泡的游戏,结果,尼尼的大钳子把泡泡捉破了。它们又玩追逐的游戏,大钳子非常碍事,结果从山坡上滚了下来。它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尼尼藏在贝壳里,结果它的大钳子把贝壳给弄碎了,它的好朋友说没关系,你捉我们来藏,结果很长时间找不到章鱼,只听见了喊“救命”的声音,章鱼被海草缠住了,大家都没有办法救出章鱼,尼尼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用它的大钳子砍、切、撕、抛,被剪断的小片水草随着海水飘走了,章鱼得救了,尼尼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大钳子多有用呀!
从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比别人好的不能骄傲,不如别人的也不能气馁,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
绘本观后感(篇8)
初识这本绘本,是好朋友心心妈妈的推荐。和优秀的妈妈们在一起聊天,总会聊到关于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会聊到又读了什么好书,互相分享。感谢我的小男孩楷伦让我有机会认识了一些优秀的妈妈们,可以让我成为更好的妈妈!
以前我总读所谓的“大人书”,有了楷伦后,我发现许多的绘本给大人更能够启示,这本《安的种子》便是如此。很有禅意的故事。开始讲给孩子听,他不是太能明白,某一天安静地整理他的书架,当我再次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细细去品读,越看越深入我心,当我读懂了绘本的意义,再去给他讲时,他也就易懂了,非常感兴趣。
我突然领悟到,对于孩子存在的所谓“问题”,归根于我的急于求成和旁人给予了我孩子定性。所谓定性,就是在特定的一个环境下,孩子如果出现不是对方预期那样的表现,对方就会给孩子加上标签。比如:“你家孩子太内向了,你应该多带他见见人。”再比如,“你家孩子太没有礼貌了,也不给陌生人打招呼。”等等类似的标签。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不成长,任由旁人贴上标签,我们也认定如此,那我们的孩子会很可怜。有些东西,你认定得久了,孩子便会失去了自信,觉得我就是如此的,那么,真得便会如此的。
你真得觉得三岁看小,六岁看大吗?我不觉得是,至少在我的孩子这里这话不成立。他每天都在进步,都在给我惊喜,无论是过去的三岁,还是现在的六岁。以前别人给他贴上的标签,他现在用成长告诉我们,他不是那样的。他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只是在当下这个年龄所表现出来的,他不可能像成人的我们,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能很好的表达,他也只能用肢体语言告诉我们。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也总是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你的孩子?
我一直觉得,父母亲做好自己,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比如,我说无数遍,长大了一定要孝敬老人,比不上我把他的爷爷接到家里,我来照顾着来得更直接。于是,现在我就是这么做了,我每天用心去照顾他的爷爷,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似乎大多数父母总是以为自己的孩子是朵小花,只想盛开。花期一过,没等到秋天,就开始焦虑不安,觉得自己的孩子哪哪都不如人意。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拥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拥有了一颗可以盛开的莲花种子。在这争功近利的社会中,我们一定要像安一样,有一份平和的心境,和孩子一起成长。
而我们对于孩子的爱也不是说一句:“妈妈,好爱你!”就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好孩儿。不是让孩子穿暖、吃饱就尽到一个父母的义务了。我们拥有这颗种子的时候,就应该给予她们一个好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的时间,她们才可以更好的去成长,去盛开。这也是为我为什么选择做一个阅读推广者,当下社会精神食粮更为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育儿就是一场修行,而孩子则是这场修行的引领者,在孩子引领的这场修行中,不断学习才能做好父母的角色。”
现在我把绘本内页拍了下来,你是本?静?安?是哪一个呢?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
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本跑去寻找锄头。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的胸前。
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静去查找种植莲花的书籍。
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地刨开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静想。
静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安接着清扫院子中的积雪。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
小心地种下了种子。
安和以前一样做着斋饭。
静的种子发芽了。
静把它当成宝贝,
用金罩子罩住它。
清晨,安又早早地去挑水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
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晚饭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
在池塘的一角,
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
种子发芽了。
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
在温暖的阳光下,
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
有幸看到这本书的大人――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也许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然后想一想、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有,当然有。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呢,仿佛所有的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撇在一边,我们甚至不会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一味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怎样才能种出来呢”.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追逐,我们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去散步了。
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多么难得。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啊,你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可是,无论如何,希望你记得安――这个你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里的小和尚,记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的样子。他告诉你,要怀着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祝福所有看到这个故事的大人和孩子,祝你们在某个盛夏的清晨,也看到千年莲花的盛开。
绘本观后感(篇9)
在书店闲逛的时候,我遇到了这只传说中活了一百万次,又死了一百万次的猫。起初最吸引我的是这本绘本的标题,一只猫能活一百万次?读来还觉得挺可笑,短短几幅并不算精美的图画和简短的文字就能道尽这只猫近乎无止境的生命?读完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既属于孩子又属于成人的童话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寓言。
这只虎斑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它的生命在一次次地轮回。先是成为国王身边十分得宠的宠物猫,然后又分别成为水手、魔术师、小偷、孤独老太太和小女孩的猫。它换了无数个主人,体验了无数种身份,但生活却还是始终如一。无论生活在哪里,它都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于是,不由得开始心生厌倦。最后,它变出了一只对任何事物和人都漠不关心的不怕死的猫。
后来,猫不再是别人的猫,而是变成了一只得意、骄傲的野猫。在它的眼中,整个世界仿佛是以它为中心的。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美丽又孤傲的白猫,并且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只白猫。谁都不会想到,偶然的一次相遇,竟然成为了这只虎斑猫生命的终结,将它的生命定格在这第一百万次上。
整本绘本的最后一句话是:猫再也没有活过来。它原本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曾经有一百万个人宠爱过它,也有一百万个人为这只猫的死亡而感到悲痛欲绝。可是猫连一次都没有哭过,直到最后一次,它遇到改变它命运的白猫。它说不清这种感觉是什么,就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白猫的面前,炫耀自己活过一百万次的神奇经历,像个小丑似的连翻三个跟头,可白猫并不像其他猫类那样渴望成为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虎斑猫的新娘。直到有一天,虎斑猫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
从此以后,它们每天都在一起生活,一起嬉戏,一起养育它们的孩子,一起构建了属于它们的快乐安定的生活。这是一种在它漫长的生命中从没有体验过的感情,它第一次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活。它们彼此搀扶着慢慢变老,白猫死了以后,猫也选择了死亡。这一次,它再也没有重生。在没有爱之前,即使猫活过一百万次,也只是活着。但是和白猫在一起后,一辈子就胜似以前的一百万次生命。
寿命并不是生命。寿命只是个数字,而生命是一种感情。不得不承认,有些爱是致命的。遇到深爱的人,寿命的长或短都是忧愁。白猫想告诉虎斑猫,即使你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总有人会因为你的离去而悲痛万分,甚至失去继续存活的勇气。当经历世事变迁,失去太多以后,有些人就会开始害怕拥有,对于所有的靠近、讨好、吸引不是从不入心,而是不敢入心。因为拥有的尽头就是失去,没有悲伤亦没有快乐。
这则简短的故事给我最深的感触莫过于对生命的理解。寿命的长短和经历或许只是最后拿来对别人炫耀的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口吻,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呢。生命中的爱,一旦来临,都要好好珍惜。
拥有过后,便是此生无憾。
绘本观后感(篇10)
《轱辘轱辘转绘本》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它以生动的图画和简短的文字展现了一只小狮子的成长历程。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对其中的故事和启示有了深刻的体会。
故事的开端是一只小狮子出生在一个小岛上的动物园。小狮子非常活泼好动,喜欢奔跑、跳跃,但他却一直没有学会走路。其他动物都能自如地行走,而小狮子总是不停地摇晃着走路,好像轱辘轱辘的车轮一样。其他动物戏弄他,让他感到十分痛苦和自卑。
小狮子看到园中的大象行走时稳健自如,决定向大象学习走路的技巧。他每天观察大象的动作,努力模仿,但结果仍然让他失望。他跌倒了一次又一次,身上布满了伤痕。他感到沮丧,几乎想放弃。
就在这个时候,一只叫做小鸟的朋友飞到了小狮子身旁,劝告他不要灰心。小鸟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他并不需要模仿大象的走路方式,而是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小鸟鼓励小狮子挖掘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小狮子受到了小鸟的鼓舞,重新振作起来。他开始观察其他动物的行动,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他可以用尾巴来帮助自己走路。小狮子摇动尾巴,跳跃着向前走,不再摇晃得如轱辘转。
小狮子的进步引起了其他动物的关注,他们纷纷来到小狮子面前,称赞他的勇气和创造力。小狮子通过努力和坚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走出了困境,成为了动物园中的英雄。
读完《轱辘轱辘转绘本》,我对这本书格外喜爱。首先,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展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无论是小狮子的艰辛和不屈的精神,还是小鸟的鼓励和支持,都给予了读者们强大的正能量。
其次,这本书教会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我们不应该沉湎于自己的缺点,而是应该积极挖掘自己的潜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正如小狮子最终通过用尾巴走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式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和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这本书还教会了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困难和失败。但只有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实现目标。
总而言之,《轱辘轱辘转绘本》是一本充满鼓舞和启示的故事。它通过生动的绘画和简单的文字,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能量,并教导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感动,并从中受到了启发。希望这本书能够传达给更多的人,给他们带来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