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

趣祝福作文书读的越多,我们才能成为灵魂丰富的人,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篇1】

近阶段,我读了《生命化教育》一书,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原点,当下,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多数偏离“生命”这一基点和核心。而衍变成“知识的教育”、“物的训练”和“工具的锻造”,而唯独不是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遵循生命成长规律,滋润儿童心灵,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更多的是一种很好的伪装,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分数似乎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趋势,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趋势。永无止境的练习,压苦了无数的辛勤园丁和莘莘学子。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然而,这并不是与所有的实践相矛盾,学习是困难的。在学生阶段,学习和掌握技能,他们必须学会耐心和放弃。没有枯燥刻苦的学习,就没有快乐的学习,就很难感受到人生成长的喜悦。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时,耕耘得以收获时,学***乐才会真正感受到。

在孩子学***中,我认为让孩子主动学习,让生命成长自觉很重要。从被老师和家长强迫长大到学习,我想长大。我不再负责教师的考试和练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学习的感觉。我认为成长应该是孩子们的自主成长,是发自内心的需要。

培养孩子学***觉性,也在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作为父母,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他们一起成长,为他们树立榜样。我们的教育应该滋养孩子的美德,增强他们的体质,使他们成为一个完整、快乐、美丽的人。在学习中,让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学习的价值,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和意义。

让孩子懂得爱自己,热爱生活,接受挑战,才能更好地生存。一个家长,最大的修炼,是培养自己爱自己、爱生命的热情,以此影响和带动孩子,去激发和唤醒孩子的本能和希望。

建立一个社区,教师、家长和孩子成为一个社区。在课堂上,在小组内部,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孩子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进一步向老师学习,向其他家长学习,针对孩子的潜能,遵循孩子的个性,认识孩子,理解孩子,为他们加油,和孩子共同成长。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篇2】

读了《生命与教育》,使我知道,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无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气凌人成为上帝。我们要用爱来打动他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我懂得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欣赏教育》告诉我们: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别人欣赏,是我们每一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欣赏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欣赏教育最大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每一个孩子时时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使我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读了这些书,使我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欣赏与激励的重要性,爱的重要性,这些都将作为我以后教育学生的座右铭。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篇3】

儋州市新州中学陈海莲

当看到《生命化教育》这本书最喜欢的是它的封面“绿色”,绿色代表的生命的气息,封面上有一段话“以人为本的时代,呼唤教育向生命的回归,走向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让教育成为生命关怀的事业;生命化德育,让道德的生命自主成长;生命化学校,让学校成为生命的乐园;生命化课程,让课程成为生命的经历和体验;生命化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和创造;生命化班级,让班级洋溢生命成长的气息;生命化教师,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幸福。”读了这段话也就体会到这本书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生命化,使教育实现生命的诗意栖居”。

在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生命化教育”这个关键词。那么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呢?有人说,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在“融化”生命的教育,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生命化的教育,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是最体现人性关怀的教育。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基础,关注生命,创造适合生命成长的条件,使教育真正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的栖居”,是生命化教育核心的表达,也是生命化教育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生命教育的重点是:1。直面生活,把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点:人的生活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社会文化的。人类本能的发展和成熟只是人类自然生命的发展。

一个自然生命体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教育显然是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根本使命,换言之,生命的成全,必须要教育。2。在生活中,尊重生命的特点,生命教育应该建立在对个性的认识上,使教育适合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成为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因此,教育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单一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创造一个高尚、开放、多元的环境。

3、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教育需要使人们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只有教育的三个方面协调一致,才能实现生命的本质。

生命化的教育,要发展学生的生命,其实“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生命化的教育,呼唤生命化的教师。没有一个活生生的教师,就没有活生生的教育,就不可能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

很高兴能说我真的感受到了教师的使命。要使教师成为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者,自身素质是关键,而自学和自身素质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悟。

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未来发展和幸福的承诺,以及一切都更神圣。所有的生命都不能被其他的生命所取代。对任何一个个体来说,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史教育的价值都受到尊重。忘记生命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忽视生命是教育最大的失职和不幸。

记住,生命的教育,学校就是生命的学校。这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往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方法都提出了崭新的概念。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来审视教育的概念,珍视学生和自己的生命,正视我们的工作,明确我们教育肩负的职责,将我们的人生价值与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去体现我们生命的价值。

“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生命化教育“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冰心曾说: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确,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品德的核心。在这本书中,它告诉我,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师时刻刻都有一颗大爱,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这样的理念、目标让我深深感动?

在生活意义上,教育更应该像阳光,温暖心灵;像金河,清澈透明。因为——孩子们的生活就像花朵一样美丽,教育的作用就是让这些花朵绽放得更加绚烂,倾听每朵花缓缓绽放得声音!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篇4】

生命化教育m.ZfW152.Com

读张文质的《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

今天教育最困难的是今天的教育是不合理的。如果今天的教育讲道理,你就容易从身边的人谈起,你就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谈起,从陶行知谈起,甚至从孔夫子谈起。但是今天教育看重的是最后的结果,只强调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有时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有可能是病态的教育,违背了教育真谛的教育,也可能是使教师、学生极其痛苦的教育,也有可能是过了若干年以后你发现是很荒谬的教育。

一位美国学者说,他对中国教育最大的担忧是,中国对早期教育投入过多影响了中国的后续发展。从教育学上可说:早起教育投入过多,其实是学业枯竭阶段,最优秀的小学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可能是初中的差生,而有的初中一天上12节课培养出来的优秀生,很可能是高中的学业枯竭者,那些所谓县中最优秀的学生可能是大学学业枯竭生,但严重的是,这种枯竭是一种生命的枯竭,期盼的枯竭,梦想的枯竭。

这种枯竭在短期内很难对他做评价,只有从他生命整体上你来回望,对他一生的发展是有很大问题的。

因此,生命的教育最终应该回归到个体,没有个体,没有教育的美丽风景,没有个体,没有学校的美丽风景,回归到个体,就回回归到更多的可能性。

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中国大陆借鉴台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于90年代末传入大陆。也就是说,生命教育的本质是生死教育,是生命、生存和生命的集合。中国大陆的代表是刘济良、郑晓江等。

1993年5月,张文质受《教育评论》之托,对黄克剑作了一次以"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为题的访谈。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是实现人的主题,是生命教育的萌芽。

上世纪90年代,张文质先生从两个核心点提出了对教育的关注。首先,从人性的角度看,教育充满了批判一是和现实忧患。二是孩子上学后,他以一个民间工作者的身份,对教育的关注真正回到田野上来。

通过对孩子课堂生活状态的感受,张文质对教育的关注与生活教育有一定的契合:“我认为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必须回到孩子是否快乐的基础上来。"

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它以生命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体现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促进生命的发展,增强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教育人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它用于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珍惜生活,尊重生活,热爱生活,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回到中国的语境,回到教育的立场,回到具体的学校,回到具体的个人。"这是"生命化教育"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基于此,张文质对学校现行课题有如下的观察和反思:"我们更多的是在一种大一统模式底下,更多的落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些所谓改革经验,这也使得现有的评价机制之下,学校的实验,确实都比较关注来自于管理部门、特别是上级有关领导的评价。这一点极其有害,极易扭曲教育的初衷。

“忘记生命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忽视生命是教育最大的失职和不幸。他曾经写道,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都更神圣,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和幸福的可能性。

所有的生命都无法被另外的生命所代替,生命具有惟一性,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归依。他接着说:生命既是神秘、永远不可能被穷尽的,生命也总是"现在""当下",是我们肉身所有幸福的依据,生命使教育成为可能,变得丰富与不可思议,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

他的话让我们记住,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一切因为活着,所以只希望活得更好,生活得有限促是我们行动,活着的意义就是我们生命的价值。

生命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如下几点:

首先,生命教育是完成一个更加健全的生命。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都具备了更健全发展的可能性,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了这种更健全的可能性。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引导人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第二,生命教育要遵循人的生命和本性。他对教育有一种理解:勤奋未必能弥补笨拙,但发展总比避免缺点好。

生命化教育是要把人的禀赋中属于他个人的、别人不可替代的、有他独特性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培育出来,对一个人生命中不存在的能力不要抱奢望。

生命化教育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端。良好的教育是遵循人的善的目的,让人的善的潜能特征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引导人从自然状态走向自然状态。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经常提到

人的道德自我完善,灵魂自我监督,人格自我完善,境界自我超越。

这一切,当然都要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达成。生命教育也强调方法,但强调方法要遵循人性,方法要针对生命个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方法必须是开放的、灵活的、个性化的。

也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智慧一定来自于教师对自己工作的不断深入的反思。教育的智慧也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来自于他对教育持久而专注的思考。

第三,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它肯定人的天性,肯定人的独特性,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最佳突破口。在强调个性的背后,其实就意味着教育需要对人的各不相同的特性的由衷尊重。

这种尊重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几乎就可以看出教育确实是一件艰难的、费力的、复杂的工作。所以它本身也只能是"慢的",操之过急与妄下断论都可能使教育变得粗糙、生硬与武断,立竿见影的教育常常就是对教育的反动。所以对每个生命的耐心、包容、理解、成全,其实也就是教育所应有的最基本的立场。

第四,生命化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觉悟,最重要的就是人生意义的觉悟。人从混沌未开、浑然未觉的状态里逐渐地看到人生的方向,看到人生的可能性,看到追寻的目标之所在。第二层是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价值在**,我们也仍然需要有这样的一种觉醒。

另外一层更重要的就是在人生旅途上我们努力把自己真正地成就为一个独特的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我们身为学生和老师,我们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断地去充实自己--更少的私欲和羁绊,使自己的工作不断成为心灵之需和幸福的源泉。

也正因为如此,在生命化教育中,我们重点不在于给教师作具体的教学指导,而主要是理念的传播,鼓励教师的实验与自我反思,用完整的生命观来看待课堂,看待每一个学生,不断在生命的相遇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境界。

第五,生命化教育是一种范本教育。黄克剑教授提出:"生命化教育是以心灵之觉为它的韵致所在的,因此,它的主导途径便不在于逻辑思辨或道理上的条分缕析,而在于通过范本的直观达到心智的开悟。

"范本教育强调直面生活,直面经典,"所谓直面生活,是用他自己最情愿的方式把亲历亲记的生活感受说出来。所谓直面经典,就是直接去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读这些作品就是跟一个又一个范本照面,跟提供这些范本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灵魂照面,照面是无言(道理上的那种言)的,却是神交的,神交的过程就是接受范本教育的过程。这种直面生活,直面经典的教育是受教育者的生命始终在场的教育,换句话说,是生命化的教育。

"生命化教育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智识和灵感的凝结中心,所以,生命化教育从这里开始吧:

从关注、尊重、满足、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

从相信、成全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

从营造宽松、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入手,

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倾听能力、教学策略开始,

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做启蒙者,引领孩子走向未来;另一方面自己又要被启蒙。这就是教师的两难状态,生命的两难状态。你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做好,这时你看孩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不热爱教师的人是不能当教师的。

生命化教育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种理念,一种思想,是对人的美好未来的肯定,是我们对这个"充斥着不完美、痛苦和灾难的世界的某种蔑视",生命化教育使我们成为富有批判精神的建设者,充满了对人成长学问的迷恋。因此,生命的教育最终应该回归到个体,没有个体,没有教育的美丽风景,没有个体,没有学校的美丽风景,回归到个体,就回回归到更多的可能性。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篇5】

读了冯建军先生的《生命与教育》,虽没有高山仰止之感,但内心的佩服与赞叹却是久久不能散去。虽然冯建军教授所追求的、所探索的生命教育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残酷的教育现实前是无能为力的,但冯建军先生的深邃的思想会唤醒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去思考教育,去探索教育的真谛,去为还原生命教育的本质而跋涉。

冯先生在书中从六个方面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生命,教育的原点;生命在教育中失落与反思;教育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教育的生命品行;生命化教育的建构;生命的品质及其教育意蕴。其中第五章“生命化教育的建构”着力于生命完整性、自由、独特品质的描述,致力于探索如何让教育走出“异化的洞穴”,构建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的教育的根本使命,这是与新课改的共振,是每个在新教育之路上跋涉的有志之士所寻觅和期盼的。

“生命化教育的建构”与当前的功利性的教育不同,所倡导的是全人的教育,关注的是教育学视野中的完整生命。

冯先生认为,从静态上看本体生命的存在,人实际上有三重生命:一是自然生理上的肉体生命。作为肉体的生命。人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人又是人的特殊的自然存在物。认识自在之有,但更是自为之有。二是精神生命。意识性使人的生命扬弃了动物自在的本能,成为自为的精神存在。人正因为有精神的存在,是人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而获得了自由。与海德格尔、蒂里希的观点不同,冯建军先生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复杂体,强调人的精神性,并不能如同宗教的传统和中世纪的神学一般,否认人的自然生命的存在,相反,人的精神生命是基于自然的生命而发生的。三是社会生命。冯教授认为,人总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既关联与人的内在意识,又有超越人的意识的感性对象性、客观普遍性。

冯先生认为,生命化教育首先要敬畏生命。冯先生在呼唤,中国的传统教育习惯于教人学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行为应该深深地反思一下了。这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文化,其价值观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它就像银行的活期存款,为着某种外在的价值,随时提取,随时奉献。即使对于一个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儿童,我们的教育也要求他为国家利益恪守职责。这种对生命置若罔闻、甚至践踏生命的的教育太值得我们反思了。

冯先生认为,生命化教育的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解放儿童。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把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和童稚;另一方面把儿童当“人”看,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特性。

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过分的功利是我们眼中只有“物”,没有“人”,孩子对我们来说不过是考试的机器,是为老师获取分数、获取利益的工具。“人文关怀”、“生命教育”等已离学校太远。这是对孩子的虐杀,也是对教育、对历史的犯罪。刻不容缓,教育,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篇6】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感[OK语录网 M.968OK.coM]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篇7】

今年来,中心小学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德育活动,看到生命教育这个词,我想到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建军教授作的《教育,为了生命的事业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报告。

生命教育的提出及推行: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学校,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我国的台湾、香港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辽宁、上海2004年由教育厅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作。

生命教育的目标: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提升生命之意义;实现生命之价值。

生命教育中的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书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应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为此教师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自我生命成长的体察、反思中,才能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体验与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和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教师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教师才能感受到在奉献中的快乐。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2024幼儿园圣诞节点评(合集8篇)

幼儿圣诞节句子 祝福幼儿圣诞节句子 10-12

爱情检讨书写给女朋友(汇总12篇)

情侣女朋友 写给爱情伤感句子 10-12

作文读后感600字

10-12

2024幼儿教案大全简短版(合集十二篇)

year台词 幼儿小班建构教案 10-12

2024期末总结300字(合集九篇)

year台词 诗句两字 10-12

2024《青年》朗诵稿(集合七篇)

year台词 青年口号标语 10-12

2024元旦板报图片内容(精品2篇)

year台词 别墅元旦文案 10-12

2024春节抽奖活动方案(精选七篇)

year台词 元宵节抽奖文案 10-12

宝宝教育游戏合集

10-12

2024腊八节美文欣赏(汇集6篇)

学生腊八节文案 腊八节茶语 10-12

2024感恩母亲节主持词(通用11篇)

感恩母亲节表白句子 母亲节感恩婆婆说说 10-12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