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幻想旅行家)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勤劳苦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从小积极参加劳动实践,进步劳动的能力,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经研究决定举行学校第九届“劳动小能手”比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做和乐少年阳光下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1日-20xx年5月11日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进步学生劳动能力,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在劳动中感悟;
3、通过活动,增进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
四、宣传
横幅: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比赛
方屏:热烈祝贺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比赛活动隆重举行!
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取得的奖赏”
横幅(自行车棚下)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炒拿手菜比赛
横幅(综合楼下的柱子)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做水果拼盘比赛
横幅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活动预备
(4月20――4月29日)
1、举行第九届“劳动小能手”启动仪式;
2、班级制定争当小能手计划(根据本方案,结合班级实际制定);
3、宣传发动,修建良好的劳动氛围(班级利用展现园地、黑板报、橱窗宣传)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4月29日-5月5日)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能力,分年段确定劳动小能手比赛内容;
2、各中队展开一次以劳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3、班级要举行一次学生“劳动笔记”、“劳动心得体会”展览评选活动;
4、各班刊出一期“我爱劳动”为主题的黑板报或展现园地;
5、5.1开始,一至三年级各班展开“我能做家务”主题实践活动;四至六年级展开“本日我当家”主题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现场比赛
(5月6日)
1、分年段、分场地,按选手编号次序展开劳动比赛;
2、比赛内容:
一二年段:
①穿校服、折系红围巾、系鞋带;
②整理书包;
③整理教室,打扫卫生;
三四年段:
①洗快餐盘;
②钉钮扣;
③搓汤圆;
④整理教室,打扫卫生;
五六年段:
①炒拿手菜;
②包饺子;
③做水果拼盘;
④整理教室,打扫卫生;
其中整理教室,打扫卫生;穿校服、折系红围巾、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比赛项目的参赛选手由学校随机抽取产生。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
(5月11日)
1、以各项目、各年级段为单位,一等奖占15%,二等奖占35%,三等奖若干。
2、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名(视参赛情况确定),个人项目一等奖计5分,二等奖计3分,三等奖计1分,集体的每个项目以个人项目的1、5倍计分。
六、活动要求
1、一个劳动比赛项目每班级派6名学生参赛(炒拿手菜、搓汤圆项目每班派3名),班主任通知参赛选手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比赛。
2、各位班主任认真组织好赛前的劳动练兵活动,做好指导工作。
3、各班级在学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展开其他各类劳动实践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保定市与雄县教育局关于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有关精神,我校开展“以学校为圆心,以家庭为半径,形成牢固的'基地圈”这一建设思路,集思广益,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把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基地的辅助教学作用。
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组织机构
组长:xx
组员:xx
三、工作措施
1、以劳动实践教育辅助德育工作的开展。
劳动实践活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劳动实践深入人心,人人关心劳动实践,认识劳动实践的重大意义,少先队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德育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纲要》等重要文件,为劳动实践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创建三位一体的基地建设新格局
以“勤劳自主做主人”为主题,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劳动技能竞赛和成果展评为激励强化手段,在全校大规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以劳动观念教育为切入点,努力结合经济建设大市场,力争抢占科技教育制高点,努力培养合格人才。
3、发挥校园优势,立足校内建基地,如开展劳动实践第二课堂、红领巾卫生区、小小花圃等活动。
4、发挥队员积极性,将基地延伸到家庭,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开展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6、对基地采取承包的管理办法,校外基地分片承包给各中队进行管理,使基地管理避免了无序性,盲目性。
四、几点要求
强化基地建设,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要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真正把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这项工作抓好落实好。
活动中要注重活动质量,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学到本领,得到锻炼和受到教育。
学校要满足劳动实践活动的经费供应。
严格执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制度》。
劳动实践活动与教师岗位责任制挂钩,年终总结评比。
一、实践活动的核心主题——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作为学校绿色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本世纪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于当代中国独生子女的未来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急迫的现实意义。生存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权威解释,是指发掘儿童自身的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它将引导着教育目标的返璞归真。学会生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不管学生今后面对的社会如何,都需要我们的孩子具有发现、思考、行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需要具有守纪、关爱、坚强等良好的适应社会变化的个人素质。
二、实践活动参考内容:
1、学会自理——基本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包括衣、食、住、行方面。
2、学习劳动——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包括劳动工具(尤其是农具)的认识和使用;体力劳动实践等。
3、学会关爱——开展“关爱教育”活动,体验人情事理与公民常识,尤其是理解别人的痛苦,分担别人的痛苦,从中学会关爱。
4、学会探究——运用“小学研究性活动课教学实践”科研课题的成果,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对问题进行研究与调查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要利用当地农村的地理、人文资源,设置若干研究专题,指导并且带领学生亲身走近农民、农家、农村,调查“三农”问题;走近动物世界,感受自然的魅力,激发中学生作为21世纪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5、学会坚韧——意志磨练和挫折体验学习。这是生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通过军训等方式来实现。
三、实践活动实施建议:
1、为了保证此次基地教学活动达成目的,在内容设置上不考虑学科教学,把时间集中起来,紧紧围绕生存教育和学会探究这个宗旨来开展上述四个方面内容的活动教学。各活动班级,在这个宗旨下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和能够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形成生存能力的教学活动,而不必受这个方案的内容约束。
2、各活动班级在基地的学习中,要认真学习“中学研究性活动课教学实践”的有关成果,并灵活地进行。必须切实转变教师角色,从习惯于单纯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一般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为基本组织方式来实施全程管理和教学,特别强调小组合作机制中的组员分工与协作、民主与纪律;在研究性学习中,辅导教师要切实按照所设计方案的“四环节”来规范操作。
3、为了使学生真正获得基本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不能把基地活动的学生当成小犯人或者危险分子似的监控起来,处处都受到成人的关怀、照顾。比如在吃饭问题方面,就不能按照以前由学校包办的办法,而是让小组轮流值日帮厨方式。
4、每天活动结束之后,要及时要求和指导学生完成一天的口头和书面小结,对一天的学习要及时予以评价。在回到学校后,必须有详尽可信的全面总结报告(带队行政);年级组长负责组织本年级学生学习成果集中展示活动的实施。
5、学校和参与活动的教职工、相关人员,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但是,反对为了安全就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正常活动。
6、所安排的学习日程,要看天气情况及时调整实施。
四、实践活动实施保障:
1、调动必要的社会资源,尤其是社会智力资源,为基地教学提供一定的智力及其它相关保障;
2、作好家长的解释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
3、组织学习有关基地活动的组织和纪律条例;
4、班主任教师要作好学生的各项准备工作。
5、学校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用品(锄头、铁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北京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弘扬劳动精神,以劳动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和成才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三、基本原则
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设置及认定坚持注重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实践创新性、课程灵活性。
四、具体内容
(一)生活劳动提升实践
每年5月和11月为学校“劳动月”。各学院可举办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节”,学院将文明宿舍创建等生活劳动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有效载体,每学期应开展不少于2次的宿舍卫生评比;学校将“寓”见美丽法大主题活动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有力宣传,对优秀宿舍进行宣传表彰,树立典型。
(二)生产劳动体验实践
学校和学院应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育人功能,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劳动实践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打造法大品牌的劳动成果,提升广大学生生产劳动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三)校园先锋劳动实践
学校开辟劳动教育校内实践基地,通过在后勤、安保一线岗位等相关服务活动中,开放部分劳动岗位,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各部门教育管理的劳动工作,发挥朋辈教育管理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强化奉献精神。
(四)“专业+劳动”主题实践
各学院可围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推出“专业+劳动”特色育人活动,建设持续时间久、参与面广、影响力高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五、评价与认定
1.劳动教育2学分,为必修课程,共32学时,包括理论课程16学时,实践课程16学时。
2.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与认定:60分钟认定1个学时,本科生在校期间修满16学时方可认定为及格,修满17-20学时认定为中等,21-24学时认定为良好,25学时(含)以上认定为优秀。其中,生活劳动提升实践(宿舍卫生评比)固定为12学时;其余劳动实践应不少于4学时。
3.生活劳动提升实践学时认定:在宿舍卫生评比中,每次评出的合格宿舍,学生可认定劳动实践1学时。
4.生产劳动体验实践及“专业+劳动”主题实践学时认定:每次可根据实际劳动时长认定对应时长的劳动实践。
5.校园先锋劳动实践学时认定:每次可根据实际劳动时长认定对应时长的劳动实践,由学生处发布招募通知并出具相关时长证明,或由学院直接认定。
6.劳动教育实践学时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学时及第二课堂学时等不可重复认定。
7.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学时均由学院进行认定。学院统一填写《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认定名单》,并导入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系统进行记录。
8.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实践的考核成绩应在学生毕业前由学院录入教学管理系统,成绩合格即可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应学分。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一、目的意义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积极倡导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理念,二年级决定开展“煮茶叶蛋、包饺子”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茶叶蛋、饺子的来历和文化内涵,掌握茶叶蛋、饺子的基本制作方法,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二、时间安排:第12周星期三(11月16日)上午:包饺子;下午:煮茶叶蛋
三、准备工作:
1、各班主任做好宣传沟通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2、活动前可让孩子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茶叶蛋、饺子的来历,向父母学习茶叶蛋、饺子的制作方法。
3、班主任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管理小组(6——8人),指定小组长,协助老师管理、布置准备材料:
(1)每人带2—3个熟鸡蛋、调羹、塑料碗。
(2)小组长分工带八角五香、红茶叶、桔子皮、盐、料酒、酱油、醋、抹布、桌布、餐巾纸、课外书等。(调味品必须要小瓶装好。)
(3)小组里选定2个孩子带饺子馅(菜馅按自家的口味准备,最好带熟肉馅,生肉容易变质,也不容易煮熟!用冰箱食品袋或干净的饭盒装好)。
(4)每组选定2个孩子带饺子皮(先要用食品袋包好,再干净的饭盒装好)。
(5)每班带大个的电饭锅2个,大勺子1个。
(6)住校生一一对应由走读生负责赞助。
4、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5、卫生准备:提前剪好指甲、准备肥皂洗手。
四、活动要求:
1、正副班主任参与指导孩子的活动,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和卫生教育。
2、教育学生在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自由走动。
3、老师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电饭锅一定要放在桌子上,不可放置在地上。
五、活动成果:
1、煮茶叶蛋、包饺子的活动照片、形式各样的饺子图片等。
2、请任课教师、兄弟年级的教师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5月)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6月)
各校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中心校,届时中心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本期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实践经验,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与其它学科整合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6、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7、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2、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际。
1、学校图书室。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信息技术。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3、绿色学校的创建。
结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4、红色教育。
结合学校的红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6、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拟定适应综合劳动学科特点的学期教研计划。
2、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学计划备课。
3、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课教研活动。
4、结合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
四、五月份:
1、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学备课。
2、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研。
3、从农村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4、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调查三岔红色史。
5、组织小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六月份
1、学期综合实践及劳动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收集、整理本学期工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