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诗句 篇1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2、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4、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6、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7、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0、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1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2、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冬夜书怀》
1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14、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9、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2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1、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5、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6、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8、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2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0、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31、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3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3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37、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39、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40、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41、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42、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43、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44、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5、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46、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47、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48、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49、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5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5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52、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3、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5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56、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57、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58、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59、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60、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61、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6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员外》
6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6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6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7、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68、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6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0、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71、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7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3、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75、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7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77、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78、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79、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80、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81、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82、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83、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84、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85、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8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88、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8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90、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9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9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
9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94、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95、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96、远书归梦两悠悠,仅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97、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9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99、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00、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立秋的诗句 篇2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4、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螟北楼》
5、枫落河梁野水秋。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6、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7、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0、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11、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2、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13、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睢对蓝跬跄埂芳p>
14、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弹琴》
1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6、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17、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18、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9、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0、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21、照影弄妆娇欲语。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22、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3、梦从海底跨枯桑。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24、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5、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6、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27、恼乱横波秋一寸。赵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28、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29、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30、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31、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3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3、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34、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5、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36、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37、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8、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39、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40、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1、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2、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3、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柳永《甘草子;秋暮》
44、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45、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46、五夜飕秭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刘禹锡《始闻秋风》
47、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觏《秋晚悲怀》
48、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9、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50、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小编推荐
立秋的诗句(范文3篇)
立秋的诗句 篇1
1、红叶 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2、诗经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渳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3、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4、诗经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5、霜叶飞 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6、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7、和杜录事题红叶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8、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9、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10、槐叶冷淘 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11、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12、一叶落 李存朂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13、莲叶 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4、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15、落叶 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立秋的诗句 篇2
1《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唐)卢纶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2《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9《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武元衡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10《一叶落》
作者: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立秋的诗句 篇3
1《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逾十稔楼。
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2《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闻贼平镇将凯回归府官俱》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3《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4《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5《立秋日》
(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6《和王卿立秋即事》
(唐)司空曙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7《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8《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9《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10《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诗词
立秋诗词 篇1
1、《己卯立秋》
近现代·秦鸿
意态白云浮,浮生碧海沤。
欢娱金掌露,恨痛玉盘羞。
树影张天舞,阳光濯地流。
一收曾万取,把盏唤清秋。
2、《庚寅立秋感赋》
近现代·熊盛元
荷未枯时鬓已秋,隔溪香黯小红楼。
鸟惊残梦云千叠,人坐虚堂茗一瓯。
镜里形骸非旧我,吟边浩荡怨灵脩。
海尘扬处仙家醉,谁与凭栏咏四愁。
3、《立秋》
元朝·周霆震
京洛风尘竟未休,送迎为上敝貂裘。
萧条人物常如夕,惨澹乾坤又入秋。
敕使经年遗北海,战场近日在南州。
纷纷鸡鹜群争入,谁向沧江友白鸥。
4、《伏中苦热闻立秋将至成绝句催之》
明朝·黄淮
闻说新秋次第来,先期特地遣诗催。
要凭严令驱残暑,散作清凉遍九垓。
5、《立秋夜感怀》
明朝·沈宜修
凉夜悠悠露气清,晴虫凄切草间鸣。
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馀残月半窗明。
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立秋诗词 篇2
1、《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四十七·立秋日》
明朝·李江
火云馀焰尚烧空,乍起初秋一阵风。
十里芰荷香欲断,眼前黄菊满篱中。
2、《七月朔立秋是日雨》
清朝·乾隆
一岁已分平,九秋节应始。
五鼓复雨落,疏密直达已。
虽未至优渥,三寸沾亦美。
所惜云渐薄,过午放晴矣。
农占固称佳,再霈心焉企。
3、《庚寅岁乡居立秋偶占》
近现代·刘凤梧
柴门临水稻花香,垂穗盈畴日渐黄。
漫怅粗糠难果腹,须知新谷快登场。
饱经烽火三边赤,又试秋风一味凉。
人隔蒹葭从未得,独扶藜杖看斜阳。
4、《六月二十六日立秋》
清朝·乾隆
秋信夜来传,秋光故可怜。
蝉声稀柳外,日影到窗前。
宿暑风催远,寒芳露浥鲜。
朝来凭赏处,不觉叹流年。
5、《六月廿一日立秋偶题》
明朝·金幼孜
两日风雨过,满目皆秋意。
开轩灏气回,入座凉飙至。
高梧响萧萧,鸣蜩方嘒嘒。
坐念寒暑更,令人发深喟。
立秋古诗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季节之一。它标志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开始。古人用诗歌来表达对立秋的感慨和思考,下面就让我来一一道来。
1.《蝉》--唐代李商隐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落日潜渔舟,归来依岸头。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这首诗写的是炎炎夏日中,蝉鸣声此起彼伏,嘈杂不绝,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更加幽静。晚上人们乘船在湖中垂钓,等到落日黄昏之时,从水中归来。园中的葵花青翠欲滴,朝露依旧未干,太阳升起来照耀着大地万物,生机勃勃。这些诗句构成了与立秋有着紧密联系的场景和意境。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唐代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脚著蓝鞋踏遍城。
这首诗写的是陆游在秋夜晚上,出门迎风而来的感受。他看到远处的五千仞高山、三万里长河,想起故国的遗民泪水。在重阳节这样的佳节上,特别思念远方的亲人,也想到了自己曾经登过的高处、曾与兄弟一起经历过的场面,此时他的心情颇有些落寞。最后他回到家中,发现原本插在葡萄架上的茱萸花已经少了一个人来瞻仰这美丽的花儿,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亲情的珍贵。
3.《悲秋》--唐代郑思肖
北斗移,商旅断,万里黄河水狭长。荒城夕照灯静火,烽火台风吹色彩散。慨卧千年骨,感染人生老。何时至削发,不合许从头起烧。诗中描写了秋的萧瑟感,但写出了秋的哀愁、凄凉、苍凉的气息。
四、《秋兴六首》--唐代王之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柳丝榆荚自芳菲,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王之涣在立秋时创作的一组六首诗,用以表达中秋的感受。首诗内描写了六月的西湖不同于其他月份的风景,莲叶碧绿,荷花绯红,风吹草木,柳条炫目。秋天将至,草本花木已经凋残,属于秋的季节特点呼之欲出,但仍有美好的色彩呈现。最后一首涵盖了中秋月圆、酒醒梦回的意境,与中秋月圆比起来,秋天的感觉和意思更加深刻。
五、《临江仙》--唐代杨炯
滔滔江水吴门外,导航天高烽火台。海日何年初照却,百丈波中马上来。奔腾身得似江乘,犹遙洞庭十二峰。渺渺孤鸿影,断断千帆影。近来愁已不如久,却是;人来。这首诗描绘了江水浩瀚,烽火台红艳的场景,但更多体现的是杨炯内心的感受,他多次离开故乡到比较远的地方出差或旅行。尤其是到秋天时,他的心情总是有那么一些忧郁。在这首诗里,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解脱和安慰的感觉,这使得他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也是一种对人生与思考的胡言,却并不缺乏思考与感悟。
六、《抚州西山》--唐代刘长卿
独行踽踽,寻古人不遇。唯见泥中燕,飞绕过空屋。野树覆浓蔽,舊石生苍绿。你来秋片时,庄南谁识足?这首诗是刘长卿在古城抚州的一段经历,他独自在远处找寻古人的足迹,却不曾找到,只是和燕子在沿途见面,躲过菩提树的阴影。最后他到了古庙,看到了成千的木石影落在庭院青石上,它们很自然,又不可名状。
七、《江南多雨》--唐代李白
楼台倒影开疏瞳,江雨如烟过晚轮。期到桂林披翠叶,总将痴心寄鸳鸯。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首诗叙述的是江南多雨的秋天。诗的前两句以楼台倒影、江雨如烟的景观渲染了江南秋天的移情。接下来,李白表示想去桂林,寻找那垂挂于碧翠之中的翠叶,表达了他对于秋天的喜欢和向往之情。最后一句是送给他的伴侣鸳鸯的,将痴心寄予希望之中,好似秋风的声音,“呜呜”的卷起一叶心情。
立秋的古诗(合集四篇)
立秋的古诗 篇1
1、《次韵立秋》
宋朝·杨公远
白帝交承下令时,蒲葵絺葛竖降旗。
书亲灯火儿曹喜,雁过沙场士卒悲。
夜月一帘虽旧识,西风半榻是新知。
从今景物皆清致,多办吟笺剩赋诗。
2、《立秋后病作此写怀》
宋朝·强至
卧病喜秋至,昏烦庶以平。
清风不少济,宿疢仍相撄。
凉叶犹未振,阴蛩已先鸣。
四时顺万物,奚独戕吾生。
3、《和项公立秋韵》
明朝·程通
梧桐飘一叶,四海总知秋。
已喜河山静,还惊岁月流。
籁声风不定,凉气雨初收。
借问衡阳雁,飞飞若为谋。
4、《立秋日作》
宋朝·林景熙
苦热如焚想雪山,清商一夕破愁颜。
炎光断雨残虹外,凉意平芜远树间。
忙踏槐花犹入梦,老催蒲扇共投闲。
城头遥望累累冢,辽海荒寒鹤未还。
5、《立秋后有感》
宋朝·杨齐
一雨助凉天气醒,夜来残叶报秋声。
人歌曼倩书重发,客笑相如赋未成。
惊破鹤心宵露重,送他鸿翼晚风清。
功名未了男儿事,争遣心头系得旌。
立秋的古诗 篇2
1、《庚申立秋》
明朝·苏升
金风初入小亭幽,白发依稀送上头。
篱菊笑人徒岁月,盘荷不自解春秋。
西山禾黍收空急,紫塞干戈练未休。
世事关心忧总切,岂堪重上仲宣楼。
2、《立秋》
明朝·吴与弼
茅屋秋风已满林,老怀却忆少年吟。
丈夫壮志今何似,空感平生灯火心。
3、《立秋·其二》
清朝·黄任
几阵疏疏雨,残荷尚发香。
秋衫天与健,午榻竹先凉。
露洗明河白,云衔落日黄。
萧斋一蝉噪,光景似林塘。
4、《邸舍立秋·其二》
明朝·沈守正
盻盻望秋至,今宵梦亦秋。
鹊衔蝉噪急,云带汉光流。
有酒难独醉,无人堪说愁。
如何不归去,闲老荻花洲。
5、《七月七日立秋》
清朝·乾隆
秋色复秋声,人人秋意生。
刚传新爽入,便喜普天晴。
白帝诚知节,黄姑若遣情。
晚来仍渡汉,露重一钩明。
立秋的古诗 篇3
1、《戊午立秋》
明朝·苏升
夏雨过新秋,凄清到枕头。
柳条仍带喜,荷叶莫须愁。
世事应无定,吾生自百忧。
葛巾亦无恙,空负酒人游。
2、《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
宋朝·杨万里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
人生作麽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
3、《立秋》
南北朝·周弘让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4、《皖城逢立秋》
明朝·邓云霄
乡程迢递杳难期,又见江亭一叶飞。
日月不饶孤客鬓,烟霞长护钓鱼矶。
杜蘅远望愁堪结,鸿雁南还喜并归。
欲挽银河洗残暑,夜来凉露湿征衣。
5、《六月二十八日立秋》
元朝·方回
平生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复东。
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
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
世外世间异天壤,政须深谷卧秋风。
立秋的古诗 篇4
1、《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四十七·立秋日》
明朝·李江
火云馀焰尚烧空,乍起初秋一阵风。
十里芰荷香欲断,眼前黄菊满篱中。
2、《七月朔立秋是日雨》
清朝·乾隆
一岁已分平,九秋节应始。
五鼓复雨落,疏密直达已。
虽未至优渥,三寸沾亦美。
所惜云渐薄,过午放晴矣。
农占固称佳,再霈心焉企。
3、《庚寅岁乡居立秋偶占》
近现代·刘凤梧
柴门临水稻花香,垂穗盈畴日渐黄。
漫怅粗糠难果腹,须知新谷快登场。
饱经烽火三边赤,又试秋风一味凉。
人隔蒹葭从未得,独扶藜杖看斜阳。
4、《六月二十六日立秋》
清朝·乾隆
秋信夜来传,秋光故可怜。
蝉声稀柳外,日影到窗前。
宿暑风催远,寒芳露浥鲜。
朝来凭赏处,不觉叹流年。
5、《六月廿一日立秋偶题》
明朝·金幼孜
两日风雨过,满目皆秋意。
开轩灏气回,入座凉飙至。
高梧响萧萧,鸣蜩方嘒嘒。
坐念寒暑更,令人发深喟。
立秋的古诗(必备四篇)
立秋的古诗 篇1
1、《己卯立秋》
近现代·秦鸿
意态白云浮,浮生碧海沤。
欢娱金掌露,恨痛玉盘羞。
树影张天舞,阳光濯地流。
一收曾万取,把盏唤清秋。
2、《庚寅立秋感赋》
近现代·熊盛元
荷未枯时鬓已秋,隔溪香黯小红楼。
鸟惊残梦云千叠,人坐虚堂茗一瓯。
镜里形骸非旧我,吟边浩荡怨灵脩。
海尘扬处仙家醉,谁与凭栏咏四愁。
3、《立秋》
元朝·周霆震
京洛风尘竟未休,送迎为上敝貂裘。
萧条人物常如夕,惨澹乾坤又入秋。
敕使经年遗北海,战场近日在南州。
纷纷鸡鹜群争入,谁向沧江友白鸥。
4、《伏中苦热闻立秋将至成绝句催之》
明朝·黄淮
闻说新秋次第来,先期特地遣诗催。
要凭严令驱残暑,散作清凉遍九垓。
5、《立秋夜感怀》
明朝·沈宜修
凉夜悠悠露气清,晴虫凄切草间鸣。
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馀残月半窗明。
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立秋的古诗 篇2
1、《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徐铉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9、《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10、《立秋日》
唐·刘言史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
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
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立秋的古诗 篇3
1、《立秋》
明朝·丁肇亨
一叶初飘六月秋,终宵雨泻火西流。
夕阳弄影轻烟暝,卧听邻砧不耐愁。
2、《六月二十九日立秋》
清朝·乾隆
昨夜梧声到枕边,晓看物色又推迁。
但过此日无长夏,可识今朝判半年。
露草蛩音听去爽,风荷珠颗较来圆。
四时潇洒惟金令,若论诗情我亦然。
3、《立秋有怀陈上舍》
宋朝·白玉蟾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
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
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
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4、《乙未立秋》
近现代·林英男
身陷炎方蒸暑溽,敢期木叶动秋声。
殷勤喜鹊迷津路,银汉难逢一夜明。
5、《高堰立秋》
清朝·张增
晶晶秋光水上过,微茫树影下陂陀。
地连吴楚湍澜阔,天入淮扬风雨多。
沙际渐看飞鹳鹭,湖心犹自走鼋鼍。
清霜白露沾衰草,萧瑟应回万里波。
立秋的古诗 篇4
1、《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上得城来眼顿明》
宋朝·杨万里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2、《七月五日立秋初夜观月》
宋朝·沈辽
酷暑殊未却,微风初夜清。
徘徊中庭步,复赏月华明。
物色岂骤变,人情自先惊。
长林最萧洒,瑟瑟战秋声。
野心独怡怿,念此岁月征。
聊持一樽酒,凭几坐南楹。
3、《己亥立秋》
明朝·王邦畿
年来树木摧应尽,衰落何因别蚤秋。
近海好风初及岸,远山微月渐生楼。
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
惆怅一年今又半,渔竿辜负蓼花洲。
4、《闰六月望日立秋》
清朝·乾隆
遥天今日火星流,最好平分夏与秋。
纨扇已输一半冷,宵砧欲动十分愁。
团团玉镜悬云汉,叠叠金波印斗牛。
欹枕蛩声吟不了,那知蝴蝶是庄周。
5、《东郡七夕立秋》
清朝·张惟赤
光岳楼前暑气收,断云疏雨送扁舟。
关河暝色催砧近,海岱烟岚入树浮。
天上双星方渡汉,人间两鬓又惊秋。
明朝玉笛声凄切,风起黄榆白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