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暴雨课件

【#范文大全# #暴雨的课件十二篇#】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暴雨的课件”的奥秘。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老师教案课件写的越好,在教学过程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感谢你选阅希望信息帮助到你!

暴雨的课件 篇1

教学目的:

一、透过为生活而痛苦挣扎的形象,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二、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绘。

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的“多角度”、“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上。

教学方法:

教读“烈日”部分,引导自读“暴雨”。

二、介绍作家及与选文有关的原著情节。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8,满族人,住北京,一生爱憎分明,用严肃的态度勤勉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2.介绍《骆驼祥子》中与选文相关的原著内容。

祥子原是农民,早年丧失父母,18岁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来到北京谋生,他是一个不甘受人摆布的强者,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然而他经过三年奋斗用血汗钱换来的第一辆车,才拉了半年就被兵匪夺去,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一个侦探敲榨一空,选文部分就是他两度失车后,满怀再挣一辆的希望的情节的继续,他为此忍受了诸多的苦难,我们今天要学的便是他受到的诸多苦难中的一个镜头,以后的情节发展是:命运再次捉弄了祥子,他的第三辆车,因妻子难产死去而被迫变卖,从此,他孓然一身,万念俱灰,终于被旧社会的恶势力吞没,变成了一个消极混世的心屈从于命运摆布的没有职业的城市游民。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祥子为了生活,是怎样在恶劣的环境中痛苦挣扎的。

三、结合解题,粗读课文,理清层次。

1.编者为什么不把节选的这段文字用“在恶劣的天气里”做题目?

恶劣的天气特征不具体。

2.这个题目从语法上看是个介宾短语,如果补全句子成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什么?表达的重点又在哪里?

祥子拉车。

编者为了突出祥子的拉车环境,以此为题。

按题目的启示,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1—7节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第8—17节写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情景。

四、辨音释义:

1.憋闷:由于心里有疑团不能解除或其它原因而感到不舒畅。

(2)光学术语。

(3)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湿______ ______ 暖______ ______ 白______ ______ 黑______ ______ 香______ ______

臭烘 烘 硬______ ______ 软______ ______ 活______ ______死______ ______

(3)思考:假如不用这种叠词方式,事物的情态能表现这么真切吗?

一、齐读第一节,找学生概括六月十五那天的天气特点,如何描写的?

“闷、热”

“天热的发了狂”是总写,“狂”写出天热的异乎寻常,接着作者分别写太阳,“灰气”和“灰红的”天空,点明天气之“闷”。

二、(2)节,更为具体地描写天气炎热。

祥子是拉车的一个,他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三、找学生读3—6节,划出刻画祥子矛盾心情的语句。

有些胆怯——想拉——不敢再动——出去试试——懒得张罗——却又去拉车。

问:这里作者在刻画祥子矛盾心理的同时也穿插了景物描写,上文有有哪些与什么不同?起什么作用。

——比开头两节又进了一层,着力描写日光之“烈”。

这里烘托烈日的暴烈和祥子拉车的感受紧密结合起来,以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使读者从人力车夫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折磨和内心的辛酸体会到他们的痛苦。

小结:第一部分写烈日,突出祥子在烈日下备受煎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长篇名著《骆——》的节选《在——》。

2.同学们说说是谁做什么?

——祥子拉车。

3.在文章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祥子的一路所见,由静到动,作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大家回忆一下,都写了什么景物?

4.这种热得发了狂的天(六月十五那天)用哪些词语表现的?

6.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祥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拉车的。

7.以上通过对在烈日下的各种事物的情态的描写去反映极热的天气。由烈日到暴雨的天气是有一个过程的。

人们常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在暴雨来临前作者是怎样写风的?请同学快速默读(8、9、10)小节。

——借助写柳枝的动态变化来写风的变化进程和具体情态。

8.那么柳枝又是如何变化的?

微动——摇摆——狂舞。

9.由此可以看出风是怎样变化的?

微——大——狂。

10、作者通过柳树真实地写了天气骤变的过程。这些阳光、乌云与景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惊慌表现来酝酿了什么?

——预示暴雨的降临。

——雨量→雨点→雨道→水世界。

③作者如何扣住“暴”字来描绘这场大雨的?

提示:

a。天色变化 (极亮极热——黑夜似的)。

——作者用“射起无数的箭头”说明雨又急又猛,拍打在地上,水花四溅,恰象“射起无数的箭头”,写得形象贴切,至于“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写得更为生动,请大家想象一下,暴雨狂泻,房屋上的积水溢出屋檐倾泻而下不就象万千条哗哗的瀑布下注吗?这样的比喻暮声绘状,形象点明了雨之“暴”,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13.暴雨带给祥子的是什么呢?

14.打开书,找出这段中的一系列动词和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16.在烈日暴雨下,同样带给祥子的是“艰难、痛苦”。

祥子的痛苦就是千千万万人民的痛苦,这仅仅是“烈日和暴雨”带来的吗?

我们一起看文章结尾部分,结尾提到坐车人写道:

(3)没多给。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坐车人呢?

——刻画了人与人的冷酷关系,点明社会背景。

祥子所受的苦难,从根本上说,并不是恶劣天气造成的,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祥子在暴雨浇身的情况下想找个地方避一避,却遭到叱骂,车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正说明这个社会的不合理吗?祥子的遭遇也正是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写照。

总结课文: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景物不惜笔墨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不管是写烈日,还是写暴雨,都是为了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这告诉我写作时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描写必须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

△写作特色:

为什么名人能把景物描写得如此生动?

暴雨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学会在遇到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能学会自我救助。

2、 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防雷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一)防雷的十条基本原则

1、室内比室外安全;

2、低处比高处安全,坐下、蹲下比站立和行走安全;

3、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比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安全;

4、不要在大树下避雷,宁可在大树旁的小树下避雷,并且要离开树干至少3米,双脚并拢,坐在地上,不要靠在树干上;

5、不要触摸或靠在高墙、高烟囱和孤立的高大树木下避雷;

6、不要在田地间的窝篷里或位于地形高处的简易农舍里避雷;

7、在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田埂上跑步,更不能肩杠长形工具跑步;

8、在野外,雷暴时不要接触和接近各种电线类金属;

9、雷暴时,停止一切室外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宽大球场上的运动;

10、雷暴时,停止一切装填炸药和放炮的作业。

防暴雨:什么叫暴雨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雨叫暴雨。暴雨来临时,往往乌去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暴雨来临前准备

1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2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3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4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高处。

5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暴雨避险

1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2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3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4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5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6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洪水暴发时如何自救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不应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游人适在溪中,极易为洪水冲走,引致伤亡。

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

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二、知识的预习

安全知识问答。

暴雨的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常识。

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4、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电视图片。

闪电模型、鼓、电话等。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

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

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 在打雷时

三、打开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雨。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雷雨天,一幼儿在打电话。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带幼儿到户外布置的环境中体验下雨天,应该怎么做?

--情景表演:下雨天

请两名幼儿扮演雷公电母,四名幼儿做不同的行为,比如:看电视、踩水、打电话、大声说话。请观众说说他们的行为好不好?应该怎么做?

五、活动延伸: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暴雨的课件 篇4

时间:3月26日 第8周

主题:普及安全知识,学会避险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各种避险能力。

活动过程:

一 、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安全隐患?

地震、火灾、雷电、台风、洪水、交通意外??

二、看视频:(地震、雷电、台风的新闻片段)

回答:灾难面前?我们该怎么办?

三、讨论:我们该如何避险

1、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①大地震时不要急

②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③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④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2、防雷四项原则

①室内比室外安全 ②低处比高处安全③蹲下比站立安全 ④ 雷电来临,不要让自己太突出而成为“引雷针”

3、防雷击安

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①、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

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②、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呢?

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③、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该怎么办?

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④、在空旷场地手是不宜拿哪些东西,不宜做哪些运动?

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⑤、在室内怎样防雷?

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⑥、雷击烧伤如何急救?

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 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 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 及时转送当地医院救治,并采取抗休克措施。

4、防台风避险常识

食物矿泉水有备才无患、手电小照明能派大用场、最怕高空坠物事前做检查、疏通下水管以防屋进水、住在危险区落脚亲戚家、最好不出门骑车不打伞、提醒有车族给车先体检、停车小事情会出大问题、躲雨有窍门防雷也必要、家中小孩安全要关照。

台风来的时候,大风会吹落高空的东西,如果有人碰巧从下面路过,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说,在台风来之前,你一定要把家里的空调室外机、雨篷这些东西固定好,不要忘了把放阳台上的衣架、花盆这些杂物搬进家里。除了这些,您还要检查一下门窗有没有关紧,如果发现有松动的门窗,一定要钉牢。在露天或者密封性能不好的阳台,特别要防止雨水倒灌。另外,不要把家电这些贵重物品放在迎风的窗口下面。

台风有可能会造成停水停电,所以来之前你要买些日常生活用品。准备好手电筒、蜡烛,水和食品,防止断电停水;如果您住的地方离菜场、超市比较远,还要准备好一到两天的食品和蔬菜。对住在河边、海边这些地势比较低的居民来说,要防河水泛滥,海水倒灌灾害,尽可能早地搬到地势高一点的地方。 台风天里尽量不要出门了,如果不得不外出,一定要穿上醒目的衣服,在路上弯腰慢慢走,尽可能抓住栏杆这些固定物;千万不要在危旧房、临时工棚、电线杆、大树、广告牌这些地方避风躲雨。台风过后,看到落地电线,绝对不要靠近,可以先帮忙竖起一块警示标志,然后再打电力热线报修。

另外,台风天里自行车或电动车车头容易失控,所以台风来的时候市民最好不要骑车。如果开车外出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周边的道路。

四、总结

当然,要学会各种避险知识,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总之,在灾难面前,我们一定要沉着镇定,听从管理,从来成功避险。

暴雨的课件 篇5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教育学生时刻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1、主持人:“生命”,是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是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然而,面对生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潜在的意外,你是否做好准备加以防范?重视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珍爱生命,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歌颂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彩。

2、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让我们发挥自己的力量,发挥我们集体的力量,努力的去思考,认真的去总结,体会“安全”,“生命”对我们每个同学是多么的重要。

(二)哲学家与老者的故事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和一个老者一起搭船出海。途中学者们问老者:“你懂得哲学吗?”老者摇了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所有人都掉入了水中。学者们大声呼救。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拼命摇头。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蕴含的道理却耐人寻味。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生活安全常识问答同学们平时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学校里,受到老师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学校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相信同学们对一个月前的雷雨天气都很有印象吧?那么雷雨天气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气中雷电的发生,有它带来灾害的一面,也有它功绩的一面。对它的灾害面人们了解较多,而对它的功绩可能鲜为人知。那么,它的主要功绩有哪些呢?

第一,雷电很重要的功绩是制造化肥。雷电过程离不了闪电,闪电的温度是极高的,一般在三万度以上,是太阳表面温度的五倍!闪电还造成高电压。在高温高电压条件下,空气分子会发生电离,等它们重新结合时,其中的氮和氧就会化合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子,并溶解在雨水中降落地面,成为天然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仅因雷电落到地面的氮肥就有四亿吨。如果这些氮肥全部落到陆地上,等于每亩地面施了约二公斤氮素,相当于十公斤硫酸铵!

第二,雷电还能促进生物生长。雷电在发生时,地面和天空间电场强度可达到每厘米万伏以上。受这样强大的电位差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雷雨后一至二天内植物生长和新陈代谢特别旺盛。有人用闪电刺激作物,发现豌豆提早分枝,而且分枝数目增多,开花期也早了半个月;玉米抽穗提早了七天;而白菜增产了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不仅如此,如果作物生长期能遇上五至六场雷雨,其成熟期也将提前一星期左右。

第三,雷电能制造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可以起到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在雷雨后,空气中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使得空气格外清新,人们感觉心旷神怡。

第四,雷电还有巨大的能量。地球上平均每秒有一百次闪电,一次闪电约释放八千瓦小时的电能,因此,每年全世界的雷电约放出二百五十亿千瓦小时的能量。遗憾的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对它加以利用。雷电发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不要从事栅栏、电话或输电线、管道或建筑钢材等安装工作。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4.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6.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同学们,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系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大家!

7.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遭受雷击。

(四)学生回应这节班会课后,相信同学们能慢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重视安全知识,从每个同学做起。

主持人:重视安全,珍爱生命。同学们,让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安全,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让安全的警钟在我们内心时常地敲响。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健全身体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挽回。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在生活中注意安全,使自己平安健康地成长。让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平安、快乐!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8.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和敝蓬拖拉机。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有屏蔽作用。即使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暴雨的课件 篇6

四、课文感知,朗读课文,划分结构。

五、课文分析第一层,即1―2节。

重点分析第二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提示:抓住典型事物,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天热的程度,说明旧社会人力车夫在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下不得不拼命挣扎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祥子在烈日下的矛盾心理和拉车的亲身感受。

写出天之热之烈,表现祥子在烈日下忍受的痛苦。

再现祥子要强性格,勤劳习惯,体现了祥子为生计而忍受的烈日炙烤的痛苦。

二、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挣扎。

设问:天气是如何变化的?作者如何描写暴风雨来临的过程的发展变化的?

提示:抓住风,空中的乌云,街上的柳枝以及人们的活动的发展变化,写暴雨即将来临的危机及到来之后的肆虐。尤其抓住柳树随着天气的变化的特征。

浑身湿透、举步维艰。

2.祥子的感受是怎样的?

1. 词语的准确、生动、富于表现力。

A.抓住特征、多角度、有层次描写。

A.通过人物在烈日及暴雨下拉车的感受,表现祥子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痛苦与挣扎。

B.主要通过人物在烈日下的矛盾心理的刻画表现祥子的内心世界和好强的性格。

C.通过祥子拉车的挣扎与坐车人作对比,表现祥子挣扎于黑暗不平等的人剥削人的社会环境中。

5.柳树形象:

前后七次谈到柳树。作者是依照天气变化的过程,随着人物活动场景的变换来描写柳树。

暴雨的课件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具体细致地描绘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3.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学设想

这段小说写祥子在六月十五那天的生活遭遇,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谋生的痛苦与不幸。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懂得本文写了祥子在这一天中三段时间里的故事,文章对烈日下、暴雨下的祥子是如何具体细致地描绘的,是如何具体地描写自然环境的。

采取以思考题引导学生各自阅读、理解文章,让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祥子在这一天中的三段时间里的故事

2.正音、正字、解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是从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选的。祥子的故事,拍成过电影,改编成戏剧,传播甚广,同学们多半是知道一些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的原著,看看原著中的这一段对祥子是如何描写的。为了使同学们学习有个重点,现在出几个思考题,大家自己阅读、理解文章,想一想这几个题该怎么回答。

①本文写了祥子在六月十五那天中的几段时间里的故事?(回答好此问,也就解决了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这个问题。)

②文中哪些地方描写祥子?对祥子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这些描写表明什么?

③文中是如何描写景物环境的?为什么要作这些描写?

二、根据教师的提示,阅读课文,重点考虑思考题①。

提问:本文写了样子在六月十五那天中的几段时间里的故事?(可提问三、四人)

讲解:这篇文章写了样子在这天中的三段时间里的故事。

①祥子在这天的上午上街拉车谋生,吃尽了烈日当头毒射的苦头。

②祥子在这天的午后一点,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里的最热的时候,拉车前行,突然天降暴雨,狂暴的大雨点直砸他的头和背,冷酷而强横的坐车人不准他片刻停车避雨。

③祥子拉完车跑回家,抱着火烤还浑身哆嗦不停。

三、分析本文结构。

提问:根据上面所讲的内容,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如何划分?

暴雨的课件 篇8

1. 学习目标:

1. 大致了解雷电的成因。

2.了解闪电的危险。

3.掌握简单常用的防雷知识。

二、学习重点:

掌握简单常用的防雷知识。

三、学习过程:

(一)正确认识闪电

1.观看幻灯片。

交流,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

2.这里是闪电场。它虽然美丽,但有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给我们造成伤害。伤害,你听说过雷击事故吗? (学生畅所欲言)

3.网上有很多雷电事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条件的,类百度雷电事故。如果没有,请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

4.交流报告和经验。

(二)掌握防雷知识

1.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问题:

闪电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雷?

2、你知道闪电是怎么产生的吗?

同学们畅所欲言。

3、我们来看看《闪电的科学说法》。

放映幻灯片:

雷电原因: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电云层不同电荷,或带电云层之间快速放电和地球。这种快速的放电过程会产生带有响亮声音的强烈闪电。这是我们看到的闪电和雷声。

4. 你知道怎么防雷吗?

同学们畅所欲言。

5.除了这些,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让我们回到百度搜索一下防雷和交流的方法:

一般防雷方法:

①被雷击时远离大树和高楼。

②避免使用电器、看电视、使用手机和打电话(必须打电话时使用免提)。

③关好门窗。

④请勿将金属物品拿在手中。

会议室防雷:

①课桌椅远离墙壁。

②不要依赖避雷针。

6.读儿歌

下雨天,打雷打雷,不要站在树下避雨,远离塔杆,保护好自己的家防雷,关好门窗,关掉电源,避免雷火窜入屋内。

(三)正确应对雷击

1.防雷知识我们学了这么多,看看下面的人是怎么做的吧?

2. 找出并解释原因。

(4)总结

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掌握了这些防雷知识,以后一定要正确对待,学会防范。

暴雨的课件 篇9

1.重点:

(1)理解旧社会城市贫苦车夫所受的剥削、压迫和痛苦生活。

(2)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

(3)人物心理描写。

2.难点:

(1)具体、生动、层次分明地写景状物的技巧。

(2)作者准确、精炼、生动、传神的语言。

1.生字:盹、汲、痧、馊、嗝、漾、攥、跺、幌、蹚、腻。

5.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6.以人物活动和感受为叙事线索。

7.从视、听、嗅、味、触觉多方面着笔描写景物。

1.导入新课。从学生已学过的《济南的冬天》、《小麻雀》引出作者,让学生说说还知道老舍的哪些作品。

2.简介《骆驼祥子》。如学生看过电影、小说或连环画,先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作些补充。

3.理清线索。快速阅读,按天气变化划分大段,明确祥子的活动和感受是全文线索。

4.重点剖析。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描写最精彩的片段。然后可以第2段为例,理解正面描写烈日和通过人、动植物侧面烘托酷热结合起来的好处。以第5段为例,理解作者从视、听、嗅、味、触觉多方面着笔描写骄阳的炎威。以第8段和第10段为例理解作者为何写出风雨中景物的变化。

5.指导朗读。画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祥子痛苦感受的语句,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课文,努力读出祥子的痛苦心情。

6.讨论问题。如:作者用这么多笔墨写烈日和暴雨目的是什么?祥子的痛苦只是自然环境、天气恶劣造成的吗?

7.朗读比赛。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轮流朗读全文,评选优胜者。

8.课后完成作文片断练习,按练习提示的要求,自选或自拟题目,写一段话描写景物。

暴雨的课件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是我们祖国和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你们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近日,受台风影响,接连几日暴雨不断。暴雨天气也是一段很危险的时间,大家知道在暴雨天气,我们都要注意些什么吗?

1. 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 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3. 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二、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

1.暴雨过后,上、下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网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下上学路上会增加许多水洼,请同学们在路上遇有水洼应绕道而行,切忌不可玩水戏水,以免发生意外。

3.如放学时间逢大暴雨等原因而留校的同学们,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尝试冒雨回家,请各班老师加强管理。

1. 暴雨,河水最易暴涨,河水汹涌,非人力所能抗拒,同学们对河水暴涨不要好奇,不要私自或结伴去柳江河畔看河水,到河里游泳。有发现同学私自去河边的要及时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时汇报学校、老师,以便学校、老师劝阻、批评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请同学们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库、湖附近玩耍。

1.暴雨过后,学校会派教师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同学们如发现隐患要告知老师,老师会及时处理。

2.暴雨过后,请全体师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山坡等,预防墙体倒塌、山体滑坡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五、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同学们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如确有必要,要由成人陪同。

暴雨的课件 篇11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通过猜谜、模仿下雨的声音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第二,通过展示下雨天的场景图片,从城市、街道,到自然界,引导学生观察雨的疏密、粗细、形状,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回忆雨中发生的故事。第三,示范雨、雨伞的几种画法,讲解创作的步骤,引导学生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第四,学生进行创作。第五,展示与评价。

自评得与失:

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好;课堂控制力不佳。评价:

1.教学思路混乱,环节混乱。

2.模仿下雨的声音这一环节无意义,建议改为播放雨声,引导学生回想下雨天的场景与发生的故事。同时,恰当增加动作和表情的表演环节。

3.通过展示真实的场景图片,如雨中乐于助人的场景,传播正能量,又具有故事性。

4.环节要具有目标性,即有收获。

暴雨的课件 篇12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预防台风的一般常识,以及台风过后的预防小知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台风

1.了解台风的概念。

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个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2.台风的民间传说。

3.了解台风的特点。

4.了解台风的等级划分。

5.了解台风的危害。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6.台风预警发布后,我们怎么办?

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7.图片欣赏台风所带来的危害。

延伸阅读

暴雨的课件(范例9篇)


趣祝福编辑为大家挑选了一篇关于“暴雨的课件”的优秀文章,相信会给您带来很大的收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老师需要提前规划教案,不可以草草了事。优秀的教案和精美的课件反映了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相信对您会有很大的帮助!

暴雨的课件 篇1

何谓暴雨?一般而言,风云突变,雷呜电闪,大雨如注,但持续时间很短,总降雨量并不大,这样的降雨不能造成明显的灾害,因此不能称之为暴雨。反之,细雨霏霏,时断时续,这类降雨尽管持续的时间较长,但总雨量并不大,不会造成洪水灾害,也不能叫做暴雨。暴雨的定义不仅考虑降雨强度,还要考虑降雨时间。我国规定,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为暴雨,达到或超过100毫米为大暴雨,在200毫米以上就称为特大暴雨了。

我国地处中、低纬度,东邻太平洋,南靠南海,西南隔中南半岛与孟加拉湾相望,水汽来源充沛,加上地形复杂,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受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我国的暴雨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极少有暴雨出现,夏季则是暴雨的多发季节,而且夏季暴雨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我国把510月这段多降雨和暴雨的时段称为汛期。人汛后,暴雨带先:有规律地北上,盛夏过后又有规律地南撤。受水汽条件的影响,我国的暴雨有沿海多、内陆少的地理分布特点,而且从东南地区到西北地区暴雨的出现机率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在华南和东南沿海,一年出现几次甚至十几次暴雨司空见惯,大暴雨也屡见不鲜。但在西北地区,暴雨出现的机会就很少了,戈壁沙漠地带根本就没有暴雨的记载。台湾的新寮一天曾降雨1672毫米,而新疆的哈密19511980年间的日最大降雨量仅18.9毫米。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每年,我国因暴雨而伤亡的人数以千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例如,1989年67月,湘、赣、浙等省连续遭受暴雨的袭击,仅江西省经济损失就达15亿元。1989年7月的四川盆地和川东暴雨,死伤3000余人,不过,这两次暴雨灾害与我国历史上一些惨重的暴雨灾害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1931年7月,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淮河决口,长江横溢,100多万人死于非命。1975年8月,河南省的一些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泌阳县林庄三天共降雨1605毫米,暴雨使水库垮坝,农田和村镇变成了泽国,京广铁路因洪水而中断近两个月。这场特大暴雨象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一样使人谈雨色变。

暴雨有危害人类的一面,也有造福人类的一面,在许多情况下,适量的暴雨利大于弊。久旱之后,一场暴雨会将旱情解除。我国南方伏旱期间,人们常会盼望热带气旋到来,因为它带来的暴雨可以解除旱情。我国北方的许多地方,全年的降水量决定于一两场暴雨,暴雨无则旱象显。在许多城市用水日趋紧张的今天,有关人士更是渴盼暴雨给水库装满水。

准确而及时的暴雨预报能够趋利避害。近年来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成功地预报出暴雨的起止时间和降水量,有关部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了趋利避害的目的。这样的事例很多。但由于暴雨有时具有突发性和局地性等特点,加上观测站网和预报工具还不完善等原因,因此对暴雨的预报也常会有失误。为了国计民生,气象工作者正在为能够做出更准确的暴雨预报而努力。

暴雨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学会在遇到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能学会自我救助。

2、 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防雷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一)防雷的十条基本原则

1、室内比室外安全;

2、低处比高处安全,坐下、蹲下比站立和行走安全;

3、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比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安全;

4、不要在大树下避雷,宁可在大树旁的小树下避雷,并且要离开树干至少3米,双脚并拢,坐在地上,不要靠在树干上;

5、不要触摸或靠在高墙、高烟囱和孤立的高大树木下避雷;

6、不要在田地间的窝篷里或位于地形高处的简易农舍里避雷;

7、在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田埂上跑步,更不能肩杠长形工具跑步;

8、在野外,雷暴时不要接触和接近各种电线类金属;

9、雷暴时,停止一切室外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宽大球场上的运动;

10、雷暴时,停止一切装填炸药和放炮的作业。

防暴雨:什么叫暴雨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雨叫暴雨。暴雨来临时,往往乌去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暴雨来临前准备

1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2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3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4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高处。

5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暴雨避险

1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2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3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4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5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6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洪水暴发时如何自救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不应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游人适在溪中,极易为洪水冲走,引致伤亡。

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

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二、知识的预习

安全知识问答。

暴雨的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梳子、棉签作画来表现风和雨。

2.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小梳子、棉签、绘画纸。

2.白、蓝、灰等颜料。

3.幼儿学习资源⑥第2223页。

活动过程

1.学习画法。

(1)出示梳子棉签,告诉幼儿除了笔,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画画。

(2)教师一边描述刮风下雨的情景,一边演示画法:这是一片天空(用颜料涂满画纸),你们仔细看,狂风和暴雨来喽!呼!一阵风吹来(用梳子在未干的颜料上划出痕迹,像刮风一样),噼噼啪啪地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用棉签在未干的颜料上点画,透出像雨点一样的白点)。狂风暴雨就这样变出来了!

(3)请幼儿欣赏范画,激发作画兴趣。

2.尝试作画。

(1)幼儿分组,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不同材料的放置点,做好准备。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刮画和点画,画出大风大雨的感觉来。提醒幼儿要趁画纸上的颜料未干时进行刮画和点画。

3.欣赏画展。

(1)将幼儿的作品夹在绳子上悬挂展览,使它们连成一片狂风暴雨。

(2)互相欣赏同伴的画,说说怎样画出来最像风雨。

(3)欣赏幼儿学习资源⑥第2223页,讨论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用来作画。

暴雨的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暴雨对人类的影响

2.知道暴雨预警信号的含义和作用

3.认识各种雨具的用法

4、认识防水的材料

活动准备:

暴雨的录像片段、雨伞、雨衣、蓝、黄、橙、红色暴雨预警信号图片、教学准备不同质地的布料

活动重点:

认识暴雨对人的影响;各种雨具的用法

活动难点:

暴雨预警信号的含义和作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告诉老师放五一假你们都去哪里了玩儿啊?(幼:去游乐场、去超市、去赤水、下雨在家没有出去等)

2.师:哦,你们都去玩了,我跟有的小朋友一样被暴雨堵在了家里,哪里也没有去。

二、出示教学材料

1.提问:为什么图中的人这样狼狈?(幼儿:被雨淋湿了)

你上幼儿园或上街的时候遇到过大雨吗?(幼儿:有)

说说你遇到大雨时的情况好吗?

2.师:小朋友,你知道持续下大雨,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吗?(引导幼儿说出:可能有洪灾、山体会滑坡等会影响交通)

3.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暴雨的录像,小朋友要仔细的观察它给人们造成了什么影响。

4.播放暴雨录像

5.师:小朋友说说你们看完后的感受(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6.师:现在的科技发达了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暴雨什么时候来,是几级暴雨;你们知道怎样能提前知道暴雨是不是要来呢(引导幼儿说出天气预报)。

7.师:我们的小朋友回答的`真棒!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8.教师出示蓝、黄、橙、红色暴雨预警信号图卡,问幼儿:这些是什么信号?(引导说出暴雨预警信号)是由什么机构发出的?(引导说出气象台)猜猜气象台为什么要发出暴雨预警信号?(引导说出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出预防暴雨的准备)不同颜色的暴雨预警信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的看法)气象台发出哪两个暴雨预警信号,你就不用上学?(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

9.师:下大雨的时候,你会用什么东西挡雨?(幼:雨伞、盆子,雨衣等)

10.师:小朋友想想适合做雨具的布料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光滑、防水)

11.出示各种雨具,如:雨伞、雨靴、雨衣等,让幼儿触摸示范它们的用法。

12.进行防水实验:出示不同质地的布料,让幼儿触摸,并猜猜它们的防水性能;让幼儿用水滴在不同的布料上,观察布料的防水性能;请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防水性能好的布料,除了可以用来做雨具外,还有哪些其他用途。

三、创设情境,拓展经验

师幼一起对预防暴雨进行总结;谈谈遇见暴雨时应做哪些事情。

暴雨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旧社会城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激发以新社会的热爱。

2、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写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夏天吗?你们在夏天都干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穷苦劳动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吗?

二、老舍和作品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节选情节:祥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家庭负担,而且妻子怀了孕,他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拉车挣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祥子的心理和生活的急剧变化,痛苦生活的无望、无聊,就是从此开始的。

三、读课文,思考:

1、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

明确:一(1—6):烈日下拉车。二(7—16):暴雨下拉车。

2、文章以偏正短语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黑*、残酷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分析讲解课文

1、读1—2节:作者是怎样描写烈日的?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①先总写:“发了狂”、“下了火”“憋气”——赤日炎炎、热到极限、无法忍受;②再细写:A、街上的柳树B、马路上C、便道 D、狗E、骡子F、小贩们G、柏油路H、拉车的——侧面烘托。——运用白描、拟人、排比、比喻、夸张写烈日下拉车艰苦危险。

2、读3—5节:作者是怎样着意刻画祥子的矛盾心情的?文中抓住哪一细节刻画祥子在烈日下为生活煎熬?

明确:A、痛苦与矛盾,饱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文中以夸张的语言,贴切传神的写出人们在炎热天气的感受。B、从“空中”“屋顶”“墙壁”“地上”“从上至下”着力写阳光暴烈;烈日的威力无处不在,祥子心理畏缩与烦躁。C、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重点写阳光的声、色、味,突出祥子在死亡线上为生活而卖命。

3、小结:写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受煎熬。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二部分,分析讲解:

1、“午后一时——一天里最热的时候”祥子“又拉上了买卖”,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明确:天气的酷热已使他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又希望能够多拉一趟车。这时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极其矛盾,痛苦,进退两难,万般无奈。就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作者描绘暴雨来临时的情景从哪儿落笔?具体说明其描绘顺序(找出写柳树、柳枝的语句)

明确:俗语说:“风是雨头。”写雨正是从写风入手的。“山雨欲来风满楼。”A、像病了似的……无精打采。——天气又干又热 B、柳条儿动了——有了凉风 C、飘洒的摇摆,长出一截儿来——风渐大 D、随着风狂舞——大风 E、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暴雨来临前吓人的情景 F、横着飞——狂风。

3、作者是怎样描绘暴雨下来时的过程?

明确:风带着“雨星”乱撞-→极硬的“雨点”砸起许多土-→“雨点”停了-→“雨道”往下落-→“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只是那么一片,一阵”,“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一个水世界”。

4、课文写风云乍起到暴雨倾泻中过程中除了写风雨之外还抓住了暴雨哪些天气变化?

明确:乌云、闪电。狂风、暴雨、乌云、闪电、飞扬的尘土、狂舞的柳条,混合出华北一带夏季暴雨的特点

5、读11—16段:作者怎样描绘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坐车的怎样?拉车的怎样?

明确:拉车的欲躲避风雨不得,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拉车的已顾不过命来。坐车的冷醒无情,拉车的痛苦、矛盾、挣命、“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

二、总结:

文中抓住日之“烈”,雨之“暴”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在这种环境中挣扎的人物的痛苦生活。这种病根不在天气而在社会制度,是对旧社会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

烈日暴雨下祥子

在烈日下拉车 在暴雨下拉车

天:发了狂 微风(柳条微动)

总写 地:下了火 暴雨前(重点写风) 大风(柳条摇摆)

人:憋 气 狂风(柳枝狂舞)

天“热” 天“凉”

静物 雨星(乱撞)

分写 动物 暴雨中(重点写雨) 雨点(硬砸)

人 雨道(垂落)

水世界(倒、流)

想拉车、胆怯 湿透

矛盾心理 不敢动、心里腻烦 被雨浇——惨雨(砸、横扫)

想出去、懒得动、坐不住 凉水(浇)

祥子“煎熬” 视:闪眼祥子“挣命” 往前拽

害怕 听:难听 拉 车——挣命 趟水跑

嗅:腥臭 顾不过命来

痛苦感受 头:昏哆 嗦——成团(像风雨中的树叶)

难过 身:馊

脚:粘

恶心 (胃、肚子)

对天气变化的情景的描写是随人物行踪展开;景物描写为烘托人物,表现中心服务。

暴雨的课件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具体细致地描绘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3.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学设想

这段小说写祥子在六月十五那天的生活遭遇,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谋生的痛苦与不幸。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懂得本文写了祥子在这一天中三段时间里的故事,文章对烈日下、暴雨下的祥子是如何具体细致地描绘的,是如何具体地描写自然环境的。

采取以思考题引导学生各自阅读、理解文章,让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祥子在这一天中的三段时间里的故事

2.正音、正字、解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是从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选的。祥子的故事,拍成过电影,改编成戏剧,传播甚广,同学们多半是知道一些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的原著,看看原著中的这一段对祥子是如何描写的。为了使同学们学习有个重点,现在出几个思考题,大家自己阅读、理解文章,想一想这几个题该怎么回答。

①本文写了祥子在六月十五那天中的几段时间里的故事?(回答好此问,也就解决了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这个问题。)

②文中哪些地方描写祥子?对祥子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这些描写表明什么?

③文中是如何描写景物环境的?为什么要作这些描写?

二、根据教师的提示,阅读课文,重点考虑思考题①。

提问:本文写了样子在六月十五那天中的几段时间里的故事?(可提问三、四人)

讲解:这篇文章写了样子在这天中的三段时间里的故事。

①祥子在这天的上午上街拉车谋生,吃尽了烈日当头毒射的苦头。

②祥子在这天的午后一点,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里的最热的时候,拉车前行,突然天降暴雨,狂暴的大雨点直砸他的头和背,冷酷而强横的坐车人不准他片刻停车避雨。

③祥子拉完车跑回家,抱着火烤还浑身哆嗦不停。

三、分析本文结构。

提问:根据上面所讲的内容,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如何划分?

暴雨的课件 篇7

为防范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防止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确保师幼的人身和校园财产安全,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防范暴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组员:xxx、xx

二、准备工作

1、在暴雨来临之前,仔细检查园舍状况,看屋面是否漏水,墙体是否淋雨,清理下水管道沟渠等排水设施,有问题及时维修;

2、对师幼进行防暴雨雷电洪水的安全知识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3、检查幼儿园周边环境,防止因外部原因造成园内事故。

4、检查电路设备,防止因淋水引发事故;

三、重点防范点位、责任人、职责

1、三楼楼顶责任人:,职责:查看各泄水口有无杂物,及时清除,保障泄水口畅通。

2、旗杆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下雨前把国旗降落,减少旗杆负重,减少安全隐患。

2、空教室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巡视各班门窗关锁情况,保证所有门窗关闭。

3、教室责任人:各班教师,职责:下班前关锁好门窗、切断电源、检查。

4、校园防护网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实时查看校园网情况,发现有损坏立刻上报总务处,联系维修。

5、室外悬挂物责任人:职责:雨前巡查室外悬挂的物品,包括空调外机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

6、食堂责任人:职责:关锁好食堂门窗,切断食堂电、天然气。

7、内庭院责任人:职责:雨前清扫内庭院,查看窨井通畅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上报疏通,保证排水畅通。

8、幼儿安全教育责任人:职责:对幼儿进行防范暴雨安全教育,帮助幼儿了解应对暴雨的基本知识,提醒家长和教师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四、应急措施

1、关注天气预报,如遇恶劣天气必须人员安排24小时值班,所有人员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对各类人员进行调配;

2、暴雨时段,幼儿园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频繁地在园内各处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3、强雷电天气,要做好人员及电气化、远程教育设备的防雷电工作;

4、一旦园舍出现险情,迅速组织幼儿有序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教师要首先保证幼儿人身安全;

5、及时通过校园广播、电话、手机等媒体和通讯工具向有关部门和人员传递信息、通报情况、获取各方面支持;

6、关注幼儿上学放学的路况,提醒家长注意交通安全;

五、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松懈、掉以轻心思想,认真作好各项准备;

2、工作上要抓好落实,分工职责明确,物资储备到位。

暴雨的课件 篇8

教学目的:

一、透过为生活而痛苦挣扎的形象,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二、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绘。

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的“多角度”、“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上。

教学方法:

教读“烈日”部分,引导自读“暴雨”。

二、介绍作家及与选文有关的原著情节。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8,满族人,住北京,一生爱憎分明,用严肃的态度勤勉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2.介绍《骆驼祥子》中与选文相关的原著内容。

祥子原是农民,早年丧失父母,18岁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来到北京谋生,他是一个不甘受人摆布的强者,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然而他经过三年奋斗用血汗钱换来的第一辆车,才拉了半年就被兵匪夺去,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一个侦探敲榨一空,选文部分就是他两度失车后,满怀再挣一辆的希望的情节的继续,他为此忍受了诸多的苦难,我们今天要学的便是他受到的诸多苦难中的一个镜头,以后的情节发展是:命运再次捉弄了祥子,他的第三辆车,因妻子难产死去而被迫变卖,从此,他孓然一身,万念俱灰,终于被旧社会的恶势力吞没,变成了一个消极混世的心屈从于命运摆布的没有职业的城市游民。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祥子为了生活,是怎样在恶劣的环境中痛苦挣扎的。

三、结合解题,粗读课文,理清层次。

1.编者为什么不把节选的这段文字用“在恶劣的天气里”做题目?

恶劣的天气特征不具体。

2.这个题目从语法上看是个介宾短语,如果补全句子成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什么?表达的重点又在哪里?

祥子拉车。

编者为了突出祥子的拉车环境,以此为题。

按题目的启示,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1—7节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第8—17节写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情景。

四、辨音释义:

1.憋闷:由于心里有疑团不能解除或其它原因而感到不舒畅。

(2)光学术语。

(3)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湿______ ______ 暖______ ______ 白______ ______ 黑______ ______ 香______ ______

臭烘 烘 硬______ ______ 软______ ______ 活______ ______死______ ______

(3)思考:假如不用这种叠词方式,事物的情态能表现这么真切吗?

一、齐读第一节,找学生概括六月十五那天的天气特点,如何描写的?

“闷、热”

“天热的发了狂”是总写,“狂”写出天热的异乎寻常,接着作者分别写太阳,“灰气”和“灰红的”天空,点明天气之“闷”。

二、(2)节,更为具体地描写天气炎热。

祥子是拉车的一个,他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三、找学生读3—6节,划出刻画祥子矛盾心情的语句。

有些胆怯——想拉——不敢再动——出去试试——懒得张罗——却又去拉车。

问:这里作者在刻画祥子矛盾心理的同时也穿插了景物描写,上文有有哪些与什么不同?起什么作用。

——比开头两节又进了一层,着力描写日光之“烈”。

这里烘托烈日的暴烈和祥子拉车的感受紧密结合起来,以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使读者从人力车夫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折磨和内心的辛酸体会到他们的痛苦。

小结:第一部分写烈日,突出祥子在烈日下备受煎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长篇名著《骆——》的节选《在——》。

2.同学们说说是谁做什么?

——祥子拉车。

3.在文章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祥子的一路所见,由静到动,作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大家回忆一下,都写了什么景物?

4.这种热得发了狂的天(六月十五那天)用哪些词语表现的?

6.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祥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拉车的。

7.以上通过对在烈日下的各种事物的情态的描写去反映极热的天气。由烈日到暴雨的天气是有一个过程的。

人们常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在暴雨来临前作者是怎样写风的?请同学快速默读(8、9、10)小节。

——借助写柳枝的动态变化来写风的变化进程和具体情态。

8.那么柳枝又是如何变化的?

微动——摇摆——狂舞。

9.由此可以看出风是怎样变化的?

微——大——狂。

10、作者通过柳树真实地写了天气骤变的过程。这些阳光、乌云与景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惊慌表现来酝酿了什么?

——预示暴雨的降临。

——雨量→雨点→雨道→水世界。

③作者如何扣住“暴”字来描绘这场大雨的?

提示:

a。天色变化 (极亮极热——黑夜似的)。

——作者用“射起无数的箭头”说明雨又急又猛,拍打在地上,水花四溅,恰象“射起无数的箭头”,写得形象贴切,至于“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写得更为生动,请大家想象一下,暴雨狂泻,房屋上的积水溢出屋檐倾泻而下不就象万千条哗哗的瀑布下注吗?这样的比喻暮声绘状,形象点明了雨之“暴”,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13.暴雨带给祥子的是什么呢?

14.打开书,找出这段中的一系列动词和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16.在烈日暴雨下,同样带给祥子的是“艰难、痛苦”。

祥子的痛苦就是千千万万人民的痛苦,这仅仅是“烈日和暴雨”带来的吗?

我们一起看文章结尾部分,结尾提到坐车人写道:

(3)没多给。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坐车人呢?

——刻画了人与人的冷酷关系,点明社会背景。

祥子所受的苦难,从根本上说,并不是恶劣天气造成的,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祥子在暴雨浇身的情况下想找个地方避一避,却遭到叱骂,车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正说明这个社会的不合理吗?祥子的遭遇也正是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写照。

总结课文: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景物不惜笔墨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不管是写烈日,还是写暴雨,都是为了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这告诉我写作时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描写必须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

△写作特色:

为什么名人能把景物描写得如此生动?

暴雨的课件 篇9

 一、主题

“防雷电暴雨”。

 二、指导思想

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雷电”安全知识的宣传。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避免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伤害,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救生与自救知识,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使广大同学更加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事事有安全”。

 三、活动目的

1、利用防雷电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2、重视防雷,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活动形式

以讨论为主。

五、班会过程

一、什么是雷电?什么是闪电?

雷电(闪电)的发生频率与特点

案例讲述。

二、雷电的危害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内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内脏破裂等。

三、雷击一般在哪儿?

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

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四、怎样防雷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桑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6、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五、(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防雷?

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外出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预防。

班主任点评: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老师也希望通过这次防雷电暴雨主题班会,同学们知道防雷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做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学生。

暴风雨课件(实用15篇)


推荐一篇关于"暴风雨课件"的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重要资料,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撰写教案课件。精心编写教案课件可以避免教师遗漏重要内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暴风雨课件(篇1)

2.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来之后的景物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课前准备;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大家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喜不喜欢当演员?(喜欢)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来拍一部课本剧《暴风雨的启示》

谁想当导演?要想当主演,首先要干什么?(熟悉剧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剧本。

阿尔卑斯山是瑞士最亮丽的一条风景,位于瑞士的东南部。“爱格尔峰”,“明希峰”,“少女峰”三大名山均屹立在阿尔卑斯山脉。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景观:高山植物和雪绒花,湍急的瀑布,岩洞中的石钟乳,独特的动植物等

二.四步朗读,解决生词,理清脉络,了解课文。

2.讨论读文第二遍,理解词义不怕难。

(1)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讨论不理解的词义。

3.默读课文第三遍,带着问题去钻研。

分别写了那些内容?

第四段:(第11--12自然段):点明中心,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看到整体的和谐的美

(3)引导学生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雨后,光线报道黎明,白云翩翩起舞,鸟儿迎接朝阳,花草梦中苏醒,水珠闪烁光华,阿尔卑斯山披上丽装,村舍闪闪发光,玫瑰花散发芳香

三.重点词句点拨:

1.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2.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物体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暴风雨的启示(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暴风雨课件(篇2)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语句优美,也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这篇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叶、机”等6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以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词:摘果子小朋友,你们瞧,红红的苹果多好看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果子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现在赶快练习吧。

4、复习古诗《小池》:圆圆的荷叶绿得那么美,荷花开得那么美,孩子们你们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古诗来赞美它吗?齐背古诗《小池》

1、谈话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要求:杨万里用诗歌展示他的才华,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要通过这节课向老师展示你们的风采!展示什么呢?第一,展示我们小朋友读课文的水平;第二,展示我们小朋友写字的水平。有信心吗?

2、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把字音(生回答:读准);再要把句子(生回答:读通);最后把意思(生回答:读懂)。

上节课,我们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了,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意思读懂?

出示问题:(1)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2)它们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问题:

(2)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贴卡片,出示摇篮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

(3)小蜻蜓把荷叶当作了什么?出示飞机场的图片,再让学生贴卡片。

(4)小青蛙、小鱼儿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先用完整的'话说,再贴卡片。

(5)四个调皮的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那么,它们是怎样在荷叶上玩的?学生读课文找4个动词。再指名用完整的话回答,做动作,贴卡片。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并配上音乐: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课文,和你们一起进行比赛,好吗?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盯好大屏幕,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把撑开的凉伞,为小鱼儿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鱼儿说:……

2、小朋友读得非常流利,老师觉得大家读课文再加把劲就更感人了。课文给我们介绍了4个小伙伴,你喜欢谁就读那部分课文。一会儿,你就把你喜欢的小伙伴介绍给大家,并把你喜欢的课文读给大家听,让大家评一评你的声音是否洪亮,有没有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学生自己练习。

3、出示头饰: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帽子,是什么呢?生回答它们可神奇了,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小伙伴。

谁喜欢小水珠?指名戴上,现在你戴上小水珠的头饰就变成谁了?想想,小水珠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生走上台你把荷叶当作摇篮玩得开心吗?现在就请你表演,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是否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表演,生评价。

谁喜欢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指名3个同时上台,戴上头饰,你们在荷叶上玩得开心吗?那你们也要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现在你们想一想,该怎样出场,怎么读,怎么做动作。分别表演,师生合作相互评议。

其他小朋友想来表演吗?现在老师请刚才四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表演。一会我们进行比赛,看谁最会表演。学生分组练习。分组上台表演。

四、拓展延伸:

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现在,老师要

带你们到另一个很美的地方——荷花池,想去看看吗?

出示数张荷花图片,图片上有成语,诗词句。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成语、诗句,并朗读。

五、指导书写:

小朋友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背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你们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

出示“叶”和“机”,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

现在我们看看“叶”,怎样摆才好看?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出示“机”,说说要写好这个字,你要提醒大家哪一笔?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暴风雨课件(篇3)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积累描写景物的词语。

(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的哲理。

(3)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知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

(2)抓住重点语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章中的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使学生懂得: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的和谐的美。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其中的哲理。

3.关键:抓重点句品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尔卑斯山”吗?那你一定听说过“阿尔卑斯糖果”,也一定吃过,它有好多种口味让我们喜爱。我们希望我们的生活都像阿尔卑斯奶糖一样永远甜美,但是我们的生活就像大自然一样,变幻无常,不只是风和日丽,时时也会有狂风暴雨来袭。

1.板书“暴风雨”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闪现的是那几个词语?(学生反馈生活积累)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暴风雨之后必定会迎来一个艳阳天。这就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板书“启示”

理解“启示”的含义。(启示: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

3.板书“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场来自阿尔卑斯山的暴风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暴风雨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读顺,自学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条理。(暴风雨之前——暴风雨之时——暴风雨之后——暴风雨启示)

2.引导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重点:课文的题目是“暴风雨的启示”,为什么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更加绚丽的早晨”?

那么,作者从这场暴风雨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呢?

三.深入理解,升华情感

1.怎么理解“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给人们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文中是怎样彰显昨晚暴风雨的“狂暴”的?(2、3、4自然段)

(暴风雨的狂暴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哪些语句体现了暴风雨的特点?)

理解 ① 雨之前:闷热、窒息,闪电划破、雷声如大炮轰鸣;

② 雨来时:闪电、霹雳、瓢泼大雨、撕开、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摔、敲打、冲击、激动人心等。

③ 抓住细节指导朗读。

④ 作者是怎样将暴风雨的狂暴展现出来的?

(准确用词;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利用想象烘托气氛,增强文章感染力。)

(2)“而它带给人们的绚丽早晨”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哪些语句展示了雨后的美景?

①细读课文7——9自然段

②雨后美景:鸟儿唱、喷薄日、花草伸、水珠闪,山披丽装、村舍发亮、花散芳香,江山似锦,风景如画。

③朗读指导,体会暴雨之后早晨的绚丽。

2. 体会“.绚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所表达的情感:

作者喜欢的是这场雨什么时候的景色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3. 怎样理解“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在这场暴风雨中作者看到的是事物的几个方面呢?

(2)雨过之后的美我们已经有了具体感受,暴风雨中的美在文中是怎样展示的?

①体会第四自然段: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②体会第六自然段: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

(3)这些乐声来自哪里?它让我们想起了什么?

(结合《学会聆听》《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体会“学会聆听心中的歌”“宇宙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无论是季节的变换、心脏的搏动,还是在苦与乐的循环中。你不要置身其外,而要置身其中,那么,你就会汇入这雄壮的节奏里。”)

4.再回过头来,品读“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体会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题西林壁》的异曲同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 阿尔卑斯奶糖,让我们时时感受生活的甜美,阿尔卑斯的这场暴风雨也给我们带来启示: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黑夜中孕育着黎明,狂暴中孕育着平静。无论是看待大自然,还是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该全面,切不能以偏概全。全面地看待问题,就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广泛的视角,它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来发现,一双聪耳来聆听,打开心窗来收纳一切美好。这样,在我们人生旅程中的暴风雨袭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聆听心中的欢歌。

2.整理自己的生活感悟。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积累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景物,选择印象最深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17.暴风雨的启示

昨晚 —→ 今晨

乐曲铿锵 风景如画

和谐的美

暴风雨课件(篇4)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 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

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这些事情当中,哪些是你喜欢做的?哪些是你不喜欢做的?哪些是一开始喜欢,一会儿之后又不喜欢了?哪些事情是你一开始不喜欢,一会儿之后又喜欢了?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事情,诗的题目叫做《一个接一个》。听老师读一遍,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伴 却 趣 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伴 却 趣 这

3、出示词语:月夜 影子 回家 睡觉 各种各样 起床 学校 伙伴 开心 上课铃 操场 有趣 快乐 老师 讲故事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2)师:这一小节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欢做吗?还要做什么事情?生:踩影子 睡觉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2)师: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 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暴风雨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本课9个词语。能区别“像”和“向”,理解“泛滥”的意思。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节。

4、通过牛顿在暴风雨中了解风力的事情,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点难点:

1、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2、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

3、逐步掌握边读课文边提问题的预习方法。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牛顿。

2、教师补充:牛顿(1642~1727),英国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出生於林肯郡。他建立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方面,曾致力於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在热学方面,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方面,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和莱布尼茨一起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

3、板书课题:19牛顿在暴风雨中

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答案:

(1)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

(2)牛顿为什么要在暴风雨中?

(3)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了些什么?

(4)结果怎么样?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它造成了什么后果?(出示)

预设答案: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河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

(1)理解“罕见”“袭击”“泛滥”。(出示)

罕见:难得见到。

袭击:侵袭,突然地打击。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来。

(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3、请用横线画出牛顿的弟弟、妹妹及妈妈在暴风雨中不同的表现。

(1)四人小组讨论,找到句子简单说说理由。

预设答案:

第一句:弟弟、妹妹害怕极了。(紧挨着)

第二句:弟弟的担心

第三句:妹妹的惊慌

第四句:妈妈的焦急(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终于)

(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弟弟、妹妹、妈妈的心情)

课后小结

三、复习巩固

1、读词语。

罕见袭击泛滥心甘情愿

斗篷撑开打扰脖子空旷

2、齐读课文。

暴风雨课件(篇6)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积累描写景物的词语。

(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的哲理。

(3)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知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

(2)抓住重点语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章中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使学生懂得: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的和谐的美。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其中的哲理。

3、关键:抓重点句品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尔卑斯山”吗?那你更听说过“阿尔卑斯糖果”,也一定吃过,它有好多种口味让我们爱不释手。我们希望我们的生活都像阿尔卑斯奶糖一样永远甜美,但是我们的生活就像大自然一样,变幻无常,不只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也会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1.板书“暴风雨”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闪现的是那几个词语?(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暴风雨之后必定会迎来一个艳阳天。这就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板书“启示”

理解“启示”的含义。(启示: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

3.板书“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见识一场来自阿尔卑斯山的暴风雨,看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在进入暴风雨之前,我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窒息霹雳瓢泼抽咽铿锵和煦擦拭依偎翩翩起舞无与伦比江山似锦辗转反侧

2、根据词意抢答词语

喷薄欲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的样子局限:限制在某个范围内

辗转不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无与伦比:没有什么能比的上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起舞

(大家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反应敏捷,基本功非常夯实。相信大家的心理素质也非常扎实。那就让我们勇敢地走进暴风雨,去聆听暴风雨的启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内容,读出感情

2、从文中找出昨晚和今晨发生变化的一句话,并用这句话中一个词语分别概括昨晚和今晨的特点。

四、深入理解,升华情感

1.怎么理解“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给人们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暴风雨的“狂暴”具体体现在哪些段落?用文中的哪些词语表现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理解①雨之前:闷热、窒息,闪电划破、雷声如大炮轰鸣;

②雨来时:闪电、霹雳、瓢泼大雨、撕开、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摔、敲打、冲击、激动人心等。

③体会感情,指导朗读,雄壮而激越:第一段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将画面展现出来;第二段抓住动词形容词欣赏用词的精妙;第三段置换词语体会文中词语的表现力。

写法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来为我们的作文增光添彩

(2)“而它带给人们的绚丽早晨”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哪些语句展示了雨后的美景?

①雨后美景:鸟儿唱、喷薄日、花草伸、水珠闪,山披丽装、村舍发亮、花散芳香,江山似锦,风景如画。

②用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可抓住一句话来说)

③朗读指导,轻柔而快活。(这场既雄壮奔放有温婉柔美的暴风雨带给作者什么启示呢?从文中找出答案)

3、暴风雨带给作者什么样的启示?用文中话回答。你是怎样理解的?考试中理解句子的含义这类题型该如何做?

四、美读:

1、第一段男单读

2、第二、三四段男生合读

3、第五段女单读

4、第六段女合读

5、第七、八段女单读

6、第九、十段女生合读

7、第十一、十二男女齐读

五、讨论:

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

体会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题西林壁》的异曲同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结:阿尔卑斯奶糖,让我们时时感受生活的甜美,阿尔卑斯的这场暴风雨也给我们带来启示: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黑夜中孕育着黎明,狂暴中孕育着平静。无论是看待大自然,还是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该全面,切不能以偏概全。全面地看待问题,就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广泛的视角,它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来发现,一双聪耳来聆听,打开心窗来收纳一切美好。这样,在我们人生旅程中的暴风雨袭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聆听心中的欢歌。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积累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景物,选择印象最深的画一画。

暴风雨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8个生字,注意读准蓬、疯、撑等字的后鼻音;指导掌握暴的字形。区别向、像,并能正确运用。积累罕见、仿佛、担心、惊慌、空旷、心甘情愿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并通过质疑、释疑,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3、通过比较不同人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难重点:

朗读和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体会他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媒体引入,体会暴风雨的猛烈程度

1.观看媒体,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师:请你先来看段录象,待会儿,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看到的这场暴风雨。板书:暴风雨指导字形:暴

2.交流

随机解释泛滥:出示:泛滥泛滥就是指江河的水太多了,以至于都溢出来了。所以,你看,它们的部首都是(三点水旁)

3.引说:

出示:罕见、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洪水泛滥、房屋倒塌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顿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没过多久,便能看见(洪水泛滥、房屋倒塌)

出示词卡理解:罕见的意思就是少见。这样来势汹汹的暴风雨的确是难得一遇。

4.用屏幕上所给出的词自己来连贯地说说这场暴风雨吗。

(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顿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没过多久,便能看见洪水泛滥、房屋倒塌。)

5.出示第一节。

师:公元1658年的9月3日,英国也遭受了这样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出示:第1节板书:罕见

文中是如何介绍这场罕见的暴风雨的?自己读读,注意读出这场暴风雨的罕见和来势汹汹?(指名读)

6.遇到这样的暴风雨,人们一般会怎么做呢?(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7.小结,揭示课题。

师:你们说的一点也不错。然而,有一个人却是迎着暴风雨而上,他就是补充完整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第23课,就为我们介绍了这个看似奇怪、与众不同的人。齐读课题。

二、学习质疑,体会牛顿对科学的执着、勇敢

1.反馈预习

(1)请大家来自由读读课文,尤其注意屏幕上出现的字词的读音。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词。

字形辨析、分析结构:蓬、篷出示:蓬松

(3)指名分节读课文,

2.引读第13节,感受弟弟、妹妹们的惊慌。出示: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提到当特大暴风雨来临时,大家都会躲在家里。的确,你看,牛顿的弟弟妹妹弟弟担心地问妹妹惊慌起来(指导读出担心、惊慌的语气)

3.默读58节,整体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的表现。

师:那牛顿到底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呢?请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5-8节。默读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

交流:板书:跳、乱跳、像个疯子般不停地、了解风力

4.尝试质疑。

师: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

交流:板书:问题

5.重点学习第7节,通过释疑,了解牛顿这样做的原因。

过渡:牛顿为什么要在这样罕见的暴风雨中不停地跳?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请你好好读读第7节,将这一小节一字不差地读清楚。

1)指名读第7节,谁来说说牛顿是怎么跳的?

交流:板书:向着风向上跳、背着风向上跳

①理解向:这里有两个向字,可它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向着风的意思就是(面对着风、迎着风)那向上跳的意思就是(朝上跳、往上跳),来,请大家一起向上跳。

②谁能用其他字来替换这两个向字,用一句话来说说牛顿是怎么跳的?(牛顿有时候迎着风朝上跳,有时候背着风朝上跳。)

③播放:光盘中的媒体在罕见的暴风雨中,人们躲都来不及,可牛顿却不停地跳着。让我们来看看媒体,感受当时的场景。

④风呼啦拉地刮着,牛顿不停地跳着。让我们再来看一遍。这回请你在看的同时,注意听我的配音。待会儿,要请你学我的样子来说说。播放:光盘中的媒体

你看,在暴风雨中,牛顿有时候身子背着风跳,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时候身子向着风跳,每跳一次,也要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起跳就撑开斗篷,样子像只蝙蝠。

⑤播放:光盘中的媒体配合录像,自己来说说。特别注意看清牛顿跳的方向。

⑥播放:光盘中的媒体谁能借助媒体,也来介绍一下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样跳的?

2)从中不难发现,牛顿在这罕见的暴风雨中并不是在乱跳,而是为了(了解风力)加箭头

6.引读第8节:出示:第8节

牛顿当时看似像疯子般地不停地乱跳。然而,实际上,他每跳一次,都做着认真的记录。他真的疯了吗?

是呀,牛顿这样跳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风力,请你用更加肯定的语气回答我。牛顿真的疯了吗?

7.引读第9、10节:

暴风雨中,风向、风力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牛顿只有不停地跳,才能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能把他刮多远。这情景,也让正在焦急寻找牛顿的妈妈看得一清二楚。当时,牛顿的妈妈风一阵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她她想

8.引读5-7节,体会牛顿的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师:的确,表面看,牛顿是被风刮跑了,然而这是他(心甘情愿)的。

出示:心甘情愿解释条选择甘的字意

原来,牛顿只是对于这么罕见的狂风充满了好奇,即使头发出示:第6节(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他还是在自觉自愿地有时候出示:第7节他并不是真的被风刮跑了,所以在刮跑上加上了(引号)。他为了了解风力,在罕见的暴风雨中不停地跳,显然也不是乱跳。所以,在这也要加上(引号)。加引号

9.交流读文感受。

师:如今,我们已拥有了精密的仪器来测量风力,然而在当时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风力到底有多大充满了好奇的牛顿即使冒着危险,也心甘情愿地在实践中探究。你能结合牛顿在暴风雨中的举动说说牛顿给你的印象吗?

(暴风雨这么危险,牛顿却不害怕,我觉得他很勇敢。牛顿在暴风雨中一次次地跳,认真记录,说明牛顿对自己地爱好很执着。)

三、总结课文

牛顿对待科学就是这样执着、勇敢,最后,在研究领域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课后,请你们将牛顿留给你的印象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并上网查找一下相关资料,从中摘录几条牛顿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

暴风雨课件(篇8)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

板书:暴风雨的启示

过渡: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课文一、二段,感受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景物特点。

二、感受暴风雨,悟作者情感

1、仔细品读一、二段,画出描述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景物特点的词句,再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2、集体交流

(1)窗外,一道闪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齐读后思考:你从划破、轰鸣、使人恐惧这几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教师过渡:你们听暴风雨来了!一学生感情朗读第二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暴风雨刚来时的猛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2)大雨猛烈地敲打着玻璃窗,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你还感受到暴风雨的什么特点?

(感受暴风雨结束时的温柔。)

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一小股的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齐读后思考:这句话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这句话。

哪位同学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

(4)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感悟到什么?

(5)师小结: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用饱含蘸情感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美。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放手自读自悟,然后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抓住要点进行品读,感悟暴风雨惊心动魄的美。】

三、欣赏雨后美景

师过渡: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暴风雨过后,迎接我们的将是更加美丽的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段,想象画面。

1、读后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结合课文语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这么美的图画,你能用上不同的写景成语,说句感叹的话啊?

这么美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把它读给大家听?指导朗读,自由练读。

同学们,谁能怀着一种赞美之情把它读下来?指名读。

2、小结:

是啊,作者用了优美的词语,贴切的修辞,为我们展现了暴风雨过后美妙的景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展开丰富的想象,引领学生在想象中充实文本所描绘的画面,再整体感悟暴风雨后景色的美。入文入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流露在其中的赞叹之情。】

四、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1、教师过渡:

在作者看来,美是表现在不同方面的。暴风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阳、花草、露珠,是绚丽多姿的美;而暴风雨来之前的闪电、雷声,来之时的狂风、暴雨,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因此作者不禁感叹道:

教师出示句子: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毁灭、绚丽分别表现在哪里?

3、教师过渡:

昨晚到早晨,短短几个小时,可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即将被毁灭的大自然,竟然变得绮丽无比,难怪作者会发出:

出示句子:有时,人们受到了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的感叹。

4、齐读,引导联系实际,小组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5、集体反馈,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哲理,对本文有一个新的认识。】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不同景物特点,体会到了不同景物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并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待问题都应该全面,切不可有窥一斑而见全貌的观点,这就是暴风雨的启示。

六、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暴风雨课件(篇9)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认真阅读,感悟课文,体会暴风雨来临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风雨过后,万物争荣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

1、暴风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带来灾难,令人恐惧,也可以以它的气势,使人振奋,尤其是暴风雨过后,大自然展现的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的另一番景色。

2、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片子。(放暴风雨),看完刚才的片子,请你谈一谈刚才的片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今天,意大利作家弗拉里斯为我们带来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寓意深刻的著名散文《暴风雨》。

二、小组学习

1、这堂课,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并且完成老师设计的一张表格。填完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景物,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三、大组交流

1、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这张表格你们是怎样填写的?

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一定有你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景物吧!请你用最优美的语调来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小结:你们的朗读给课文增色不少。你们的观点表示你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张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紧紧抓住夏季暴风雨前后景物变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恰当地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使如此神奇。

4、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一次走进暴风雨,体会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力,

对比读、个别读、齐读。

5、一篇好的写景文章,不光要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还必须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具体的景色中去,做到情景相融。

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暴风雨,告诉大家什么呢!(理解最后一段)

(1)介绍《海燕》这篇文章

(2)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6、总结:学完这篇课文,老师希望不仅在写作上能带给你启发,而且要能理解这暴风雨所给你带来的人生哲理。

暴风雨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个生字。

1、能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3个生字,学会“过、各、种、样、伙、伴、这”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1)出示生字卡片,“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4、前三段的“唉”说明了什么?(孩子还不进行,却要终止现在的行为,心理不高兴)

6、阅读最后一段,你从中可以看出孩子还具有什么样的心性?(好奇心强)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暴风雨课件(篇11)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来之后的景物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抓注重点句,入景悟情。

教学难点:

仿照写法,练习写作。

课前准备:

有关阿尔卑斯山和暴风雨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大家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喜不喜欢当演员?(喜欢)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来拍一部课本剧《暴风雨的启示》

2、板书:暴风雨的启示

导演:张导(张老师)

主演:――――(待定)

制作单位:店集乡中心小学六年级摄制组

3、提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谁想当导演?要想当主演,首先要干什么?(熟悉剧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剧本。

4、简介阿尔卑斯山:(出示资料)

阿尔卑斯山是瑞士最亮丽的一条风景,位于瑞士的东南部。“爱格尔峰”,“明希峰”,“少女峰”三大名山均屹立在阿尔卑斯山脉。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景观:高山植物和雪绒花,湍急的瀑布,岩洞中的石钟乳,独特的动植物等

二、四步朗读,解决生词,理清脉络,了解课文。

1、大声读文第一遍,找出生词是关键

窒息辗转不寐霹雳瓢泼大雨

蠕动翩翩起舞擦拭依偎

2、讨论读文第二遍,理解词义不怕难。

(1)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讨论不理解的词义。

(2)反馈各自讨论结果

和熙:温暖

局限:限制在某个范围内

辗转不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抚慰:安慰

无与伦比:没有什么能比的上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使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3、默读课文第三遍,带着问题去钻研。

(1)让学生默读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分别写了那些内容?

顺序: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启示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暴风雨来之前的情景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暴风雨来之时的情景

第三段:(第7――10自然段):写暴风雨去之后的美丽景色

第四段:(第11――12自然段):点明中心,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看到整体的和谐的美

(3)引导学生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自由读文第四遍,逐句逐段琢磨完

(1)学生自由读文第四遍

(2)写旁批

(3)指名谈体会

三、下集精彩预告

(1)分享读后收获

(2)展示最喜欢的部分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暴风雨课件(篇1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碾,眠等12个生字,理解窒息惊悸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好处,并会仿写比喻句。

4.感受文中描写的暴风雨的景象,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懂得要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感受暴风雨的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懂得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熟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春雨细如毛牛春雨淅淅沥沥可今天我们所见的春雨却是一场暴风雨,他和我们平日所见的春雨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学习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莱歇的《暴风雨》。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

1.请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生字表和工具书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书,及时正音,重点点拨下列读音

沉闷,囱,绮哽咽

3.再读课文,看看是否通顺流利,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惊悸: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的发声。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

无与伦比:没有什么可以同等匹敌。

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选择读的好的段落学生互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在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只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主要写暴风雨的景象,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2.指导学生划分段落。

(1):雨前的闷热天气,闪电和闷雷。

(26):狂风大作,飘波大雨下下来了。

(711):雨后的美丽春景。

(1213):抒发作者的感受,阐明哲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天气闷热,闪电大,闷雷响)

2.重点理解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惊悸

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做什么?

齐读,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过度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初步感受了这场雨的大。这节课继续学习下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品读重点词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26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雨中的那些景色?用划出,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用划出。

2、反馈学精。

A、描写了闪电,雷,狂风,瓢泼大雨

B、重点指导理解下列语句。

第二自然段修辞手法是什么?把什么好处?(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暴雨如注,倾盆大雨的特点)

C、铿锵的乐曲仿佛把什么比做什么?有什么好处?(雨变小,淅沥,温柔甜蜜)

3、总结学习方法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雨后写了那些景色?

2、你觉得那种景色最美,读出你的感受。

3、重点理解两个比喻句。

绿叶上的水珠如同珍珠把什么比做什么?写出了水珠的美。

四、你们能试着用如同犹如宛如说几个比喻句吗?

五、学习最后一部分,领悟道理,深化主题。

1、读后,说说你对最后两段话的理解。

2、师生总结

看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看,事物的弊端之处,往往隐藏着优点,正如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暴风雨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区别“向”和“像”,学习并积累词语“罕见、袭击、泛滥、心甘情愿、打扰”,积累描写大风大雨的词语。

2、分角色读文,能有感情地读好描写牛顿在暴风雨中怎么做的。

3、通过比较不同人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4、继续帮助学生掌握整理“取得的条件”。

重点难点:

1、分角色读文,能有感情地读好描写牛顿在暴风雨中怎么做的句子。

2、通过比较不同人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媒体引入,体会暴风雨的程度

1、观看暴风雨的录象,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

2、个别交流

板书:罕见、特大理解“罕见”的词意

3、找到描写直接描写暴风雨的.语句

(1)媒体出示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河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

想象这场暴风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体会,练习朗读。

师小结:这些画面是我们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是对景物的直接描写,除了这些,你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场特大的暴风雨?自渎课文,用“————”找出有关语句。

(2)交流出示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里十分害怕。

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淋透了。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到了。(指导描写妈妈的动作是为了突出风大,可以模仿动作,学会描写)

师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来突出暴风雨的程度,这样的描写我们称为间接描写。

二、揭示课题,学会质疑,理解课文

三、补齐课题:19、牛顿在暴风雨中

学生质疑

过渡:一般在暴风雨中,人们都很害怕,就像牛顿的弟弟妹妹那样——可是牛顿却不见了,弟弟担心地问——妹妹惊慌地说——,那么,牛顿到底怎样了呢?真的被大风“刮跑”了吗?你怎么知道他并不是真的被大风“刮跑”的?

理解“心甘情愿”(查字典理解“甘”,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第7第8小节,用“——”划出写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用“~~~~~~”划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

(1)交流出示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跳起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借用媒体讲解“每跳一次————就像一只蝙蝠”理解两个“向”,动作理解“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区别“像”与“向”

过渡:牛顿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真的疯了吗?

(2)交流出示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他很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要了解风力。”

再次理解“心甘情愿”(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正因为牛顿对于这么大的狂风十分好奇,为了解风力,所以他‘心甘情愿’地被风‘刮跑’,因为不是真的被风刮跑,因此,这里的刮跑要加上“”

四、交流资料,完成表格,加深体会

过渡:就这样,风一阵一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停下呢?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暴风雨课件(篇14)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能区别“像”和“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3、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发明家爱迪生,今天,让我们来英国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

2、板书:牛顿在暴风雨中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牛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出示课文第1—4、节,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风雨很大。

4、、交流句子,随机进行生字教学:“罕、袭、泛、滥”。理解“罕见、袭击、泛滥”的意思。

5、师:在暴风雨来临之际,你们会怎么做?

6、交流。

7、齐读第1—4、节。

说明:

这一环节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有利于体会牛顿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8、师: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听课文录音5—10)边听边想,你有什么疑问?

6、学生质疑。

(预设:牛顿为什么在暴风雨中做实验?做什么实验?他真的“疯了”吗?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二、学习生字,细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生字教学:

“蓬、疯、撑”正音。“蝙蝠”交流记字方法。“扰”找姐妹字:“优、忧、犹”

说明: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解决问题一: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什么实验?

(1)读6—8节,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第7节)

(2)交流:牛顿想了解风力。

(3)师生接读第6—7节:牛顿的头发——浑身——有时候——有时候——每跳一次——有几次——

(4、)板书:了解风力

4、解决问题二:牛顿为什么要在暴风雨中了解风力?

默读5—8、节后,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交流找到的有关句子。(第8节2—5句)

5、解决问题三:他真的“疯了”吗?

(1)再读第8、节。

(2)思考:你觉得牛顿是个怎样的人?

(3)板书:爱研究 勇敢

6、解决问题四: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思考:妈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读妈妈想的内容。

说明: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主动探究,读懂课文,让学生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三、复习巩固。

1、选词填空(词句活动室第一题)

说明

教会学生区别“像”和“向”。

2、妙笔生花。(词句活动室第二题)

(1)比较句子:妈妈寻找牛顿。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

(2)读一读,多了哪些词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具体描写了妈妈当时的动作和焦急的心情)

(3)(圈画动词)小结:这样句子就更具体、更形象了。

(4、)练习写话:爸爸查找资料。

说明

教会学生辨别句子,知道要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情的描写把句子写具体。

四、课外延伸

查一查:牛顿的其他故事。

说明

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了解牛顿,拓展文本的内容。

暴风雨课件(篇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1、复习生字词。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引入:朱总司令为什么急坏了?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画出来。

(一)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边读边交流:

(1)一急:“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b、以上的句子换为一般的句子,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C、指导有感情朗读。

(2)二急:“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b、“节气不饶人”说明了什么?

C、从这句话里,你又可以看出什么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抢种)

d、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段(6~7自然段)。

1、自读6~7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说。

3、理解“尽心尽力”和“热火朝天”,用“尽心尽力”并造句。

4、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5、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8~9自然段)。

(2)“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这是谁什么时候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复述故事。

四、布置作业:1、听写课后词语。2、用“尽心尽力”造句。

春晓的课件十二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案课件。注重创造性教学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编辑为你推荐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标题为“春晓的课件”,热烈欢迎参考这些资料,期待你能从中获益良多!

春晓的课件(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春晓的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2.理解古诗内容,并能说出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默古诗。

4.初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像、微机、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可用教学提示中第二种导入法(图像导入)

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春晓》(板诗题)。

三、解题

分析“晓”的字形,说出部首,根据部首“日”说说“晓”的意思与什么有关?查字理解“晓”的意思。理解“春晓”题目,这首诗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自学感知全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觉”多音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3.小声自由读古诗,并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这首诗写了春天清晨什么样的景色?

五、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1.朗读全诗,想想每一句诗说些什么?

2.个别读第一句。“春眠”指什么?“不觉晓”指睡得怎样?这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晚上,睡得很熟,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能让人睡得这么香?说明春天的气候怎样?能睡得这么好,心情一定很舒畅,请用舒畅的感情读这一句。

3.齐读第二句。理解“处处”“闻”“啼”。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注意:“闻啼鸟”是古诗倒装的表达方法。应作为“闻鸟啼”来理解。)看插图,想象到处鸟声啾啾,互相应答的情景。你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这一句诗句?(欢快)。感情朗读。

4.齐读前句诗,并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情景?

5.个别读第三句。这一句又是写什么时候的事?什么事?(睡醒后回想昨夜刮风下雨的故事。)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自读最后一句,想想“知多少”的意思。这句诗说什么?(是写作者的感叹:不知有多少花被春雨吹落在地)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惋惜)“惋惜”什么?

7.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①看插图,说说春天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②花落之后,这景象还美吗?

③作者喜欢春天吗?(作者喜爱春天,也就喜爱把春天装扮得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

④那么作者看到花被春风春雨打落时为花儿惋惜实际上是一种什么表现?(喜爱春天)

⑤他这种感情体现在哪里?(喜花—爱花—惜花)

⑥感情朗读。(着重指导读好重音、节奏、语气)

8.说说全诗的意思。

六、背诵课文

1.这首诗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又说什么?

2.根据以上归纳出的顺序背诵全诗。

春晓的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教学重点、难点:

1、小切分节奏练习、附点节奏的演唱

2、二声部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诗歌导入:

师:谁来给我背诵一下《春晓》、、、

1、集体表演《春晓》朗诵

三、古诗文化

师:刚才有同学们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五、节奏难点练习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六、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教学反思

完成课程内容后,回去写反思总结!

春晓的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教学重点、难点:

1、小切分节奏练习、附点节奏的演唱

2、二声部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诗歌导入:

师:谁来给我背诵一下《春晓》、、、

1、集体表演《春晓》朗诵

三、古诗文化

师:刚才有同学们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五、节奏难点练习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六、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教学反思

完成课程内容后,回去写反思总结!

春晓的课件(篇5)

一.前段分析

1。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了以古诗春晓为主题的音乐的教学设计方案,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共存的方式。具体设计思路是:通过图片贺音乐引出古诗春晓,试着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或节拍曲调表现《春晓》,然后教学生用两种曲调学习歌曲,最后已合作的方式,男生女生合作一起演唱,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将音乐图片和视频呈现出来,是学生深切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曲调的唱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创作表现春晓及其他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内容,古诗春晓几乎人人都会背诵,,但其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则会令人耳目一新,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富有灵活性和吸引力。

本课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古诗深切理解和感受春天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以诗为词进行各种曲调的学习与创作,全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一起展开活动。

①教学重点

。对古诗春晓的理解

。对春晓用音乐的形式演唱出来

②教学难点

。对春晓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出来

。感受古诗和音乐的完美结合,用自己的方式创编春晓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其起点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学习风格一般为对于有趣且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一般处于被动,内部动力相对较少,所以在面对他们呢讲课时,尽量要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传授其技能。对本课主题春晓这首诗几乎从会被的基础上,着重于理解,和对音乐节奏的体验,但

是对于不同节奏和曲调的创编春晓会有一定的难度

4。教学目标

⑴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特征

⑵体会古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掌握歌曲的唱法与节奏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天的图片春晓中体现的场景图片和音乐)

让每个学生会背古诗春晓,了解春天的特征。

二.中期设计

教学过程分析

一.组织学生,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一)引出古诗《春晓》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曲表演《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那么春天到底都哪些迷人的变化呢?(重点引导孩子们说出:鸟儿飞回来了,春雨,花开等)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那么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分两种情况。1。如果有小朋友回答出春晓,那就引导幼儿去理解古诗所讲的意思,给小朋友机会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说不出来或者说完后教师则以讲故事的形式附图片吧春晓的解释讲出来;2。如果没有人回答春晓则教师把春晓以讲故事的形式附图片讲述出来,)

师:刚才我们随着诗人的美妙诗句一起感受了诗歌春晓感受了春天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诵读这篇古诗吧!(师生共同朗读春晓)

(二)换形式表现《春晓》

师说:刚刚同学们朗读的太好了,倒是呢老师现在有另一种方式把这首诗表现出来(教师教幼儿以四二拍节奏边朗诵诗歌边

打拍子)

(三)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除了刚才表现的几种方法,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动画版视频《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并且轻声演唱歌词

3。分组演唱:1,女生领唱,男声伴唱2,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4。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5,、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6。播放两种形曲调的《春晓》歌曲让学生们仔细聆听有什么不同?

7。排练合唱歌曲

8节目表演

9感谢同学

春晓的课件(篇6)

内容:学习第一首古诗,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意思。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 古诗两首)

二、教学《春雨》

l、 板书诗题: 春雨

2、 解题: 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原诗有八句,这里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 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 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 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

(2) 指名读诗句。

(3)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nǎi,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suí,平舌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rùn,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 分句讲读。

※ 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来了) 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

(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 齐读这两句诗。

※ 指名读“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 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

(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迸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你说得真好! 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

※ 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 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 知/ 时节。

当春/ 乃/ 发生。

随风/ 潜人/ 夜,

润物/ 细/ 无声。

(2) 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 学生自练。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三、描红指导。

春晓的课件(篇7)

:合唱曲《春晓》教案

[年级]

四年级(5)班

[执教]

实验小学xx

[教学内容]

自选教材:简谱版合唱歌曲《春晓》第一段(不含结束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柯达伊手势和柳条图形谱,帮助学生掌握好《春晓》的二声部合唱。

2.明确前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在歌曲中的用法,培养学生识简谱的能力。

3.感受歌曲《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古诗新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合唱二声部

[教学难点]

唱准合唱部分跨小节连音的时值以及与下一拍音连接节奏的准确性。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表演手套。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1分钟)(幻灯出示课题片头,自动播放—触发器音乐)

1、音乐问好

2、导语:快乐音乐课堂欢迎你,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简谱课。

二、渗透教学(9分钟)

现在开始,老师把你们分成左右两个大组,分别担任两个声部,坐在右边的`同学为高声部,坐在左边的同学为低声部。我们来进行分组竞赛,老师做柯达伊手势,你们猜老师手中比划的音,唱出音高,看哪一组猜得准又唱得准。(2:幻灯出示柯达伊手势图)

1、老师做柯达伊手势,让学生分别猜自己声部的音,之后同时轻轻地唱出,保持四拍,达到和声效果。(3:幻灯逐一出示六组和声音程,学生两声部合着唱四拍)

2、出示旋律线条图形谱,分声部教学。

a、通过观察旋律走向,分析旋律特点,让学生说出各自声部旋律线条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声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首先请低声部的同学顺着旋律线条的高低边画边唱第一句,高声部的同学注意听;

c、再请高声部的同学边画边唱高声部的第一句,低声部的同学注意听。(师弹琴做手势,帮助学生唱准自己的声部)。(4:线条幻灯分句出示低、高声部)

d、两声部合起来听琴再唱一遍。

三、歌曲合唱部分教学(22分钟)

1、导入新课

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老师让你们欣赏一个古诗片段。(5:播放链接春晓古诗品读及简短的春天意境视频)

2、讨论揭题

春晓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当代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师把《春晓》谱成了一首好听的合唱曲,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唱的?

3、音乐范唱

听完之后请回答老师两个问题:(6:出示A段曲谱,完整范唱音乐)

(1)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答后板书)

(2)歌曲中除了唱春晓古诗词,还唱了什么?(两个声部的La)

4、学习歌曲合唱部分(7:出示合唱部分,二部范唱音乐)

导入:这一部分旋律,同学们熟悉吗?刚才我们在前面练习过。

(1)分声部跟琴用La唱(学唱至较熟练,一个声部唱,另一声部聆听)重点指导学生唱好跨小节连音时值(红外线照射)

(2)两声部听琴合唱(一声部唱,另一声部小声合,轮换练习至较熟练)

5、轻声听唱第1段,感受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7:同页出示歌曲合唱部分,1段范唱音乐)

6、简单提示古诗词部分的注意点(7:链接出示第6张A段曲谱,顺序提示,1段范唱音乐)

(1)提醒前倚音、休止符、反复记号在歌中的用法(在这首歌曲中,前倚音占主要音一半的时值,又叫长倚音)

(2)单独听琴学唱古诗词部分的第三乐句(红外线照射,师弹琴)

7、完整听唱(师弹琴或7:1段范唱音乐)

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拓展教学(7分钟)

1、欣赏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春晓》

(1)欣赏视频

前面我们所听到的歌曲范唱是由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的,现在我们来欣赏她们的现场表演。(10:播放表演视频)

(2)跟视频一起表演(再次播放表演视频)

2、同一首古诗,不同的唱法,它所表现的意境也大不相同,请同学们欣赏当代著名男作曲家阎勇老师作曲的三拍子《春晓》(11:出示三拍子《春晓》曲谱,播放链接视频)

五、结束课堂(1分钟)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春晓》合唱曲,体验

到了古诗新唱的乐趣。请同学们上网找一找,看还能不能找到有关《春晓》的其它唱法,学一学,唱给同学听。(12:出示结束语幻灯,播放范唱第1段—触发器)

2、音乐再见。(13:出示再见幻灯,链接春晓另一版本歌曲)

春晓的课件(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

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

《春雨》唐杜甫

《春晓》唐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

三.解读诗文,读通诗句

《春雨》

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

2.重点理解:

好雨——

知时节——

乃——

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朗读

《春晓》

1.重点理解:

眠——

不觉晓——

啼鸟——

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人们对春天有怎样的感情?

3.朗读

四.理解诗情,读好诗句,熟读成诵

1.欣赏感受。听老师介绍和古诗有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情,练习朗读;

2.指名诵读,品评指导

3.齐读(配乐)

4.背诵

五.课后作业设计

1.收集2-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2.朗读背诵《春雨》、《春晓》;

3.预习生字

第二课时

六.朗诵古诗,巩固复习

七.拓展体会

1.小组汇报收集的诗歌;

2.老师评点。

八.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老师重点指导:随、晓

4.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九.课后作业设计

1.“春天的歌”诗歌朗诵会

2.“我爱春天”书法比赛

春晓的课件(篇9)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2.理解古诗内容,并能说出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默古诗。

4.初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像、微机、录音机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可用教学提示中第二种导入法(图像导入)

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春晓》(板诗题)。

三、解题

分析“晓”的字形,说出部首,根据部首“日”说说“晓”的意思与什么有关?查字理解“晓”的意思。理解“春晓”题目,这首诗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自学感知全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觉”多音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3.小声自由读古诗,并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这首诗写了春天清晨什么样的景色?

五、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1.朗读全诗,想想每一句诗说些什么?

2.个别读第一句。“春眠”指什么?“不觉晓”指睡得怎样?这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晚上,睡得很熟,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能让人睡得这么香?说明春天的气候怎样?能睡得这么好,心情一定很舒畅,请用舒畅的感情读这一句。

3.齐读第二句。理解“处处”“闻”“啼”。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注意:“闻啼鸟”是古诗倒装的表达方法。应作为“闻鸟啼”来理解。)看插图,想象到处鸟声啾啾,互相应答的情景。你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这一句诗句?(欢快)。感情朗读。

4.齐读前句诗,并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情景?

5.个别读第三句。这一句又是写什么时候的事?什么事?(睡醒后回想昨夜刮风下雨的故事。)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自读最后一句,想想“知多少”的意思。这句诗说什么?(是写作者的感叹:不知有多少花被春雨吹落在地)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惋惜)“惋惜”什么?

7.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① 看插图,说说春天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② 花落之后,这景象还美吗?

③ 作者喜欢春天吗?(作者喜爱春天,也就喜爱把春天装扮得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

④ 那么作者看到花被春风春雨打落时为花儿惋惜实际上是一种什么表现?(喜爱春天)

⑤ 他这种感情体现在哪里?(喜花—爱花—惜花)

⑥ 感情朗读。(着重指导读好重音、节奏、语气)

8.说说全诗的意思。

六、背诵课文

1.这首诗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又说什么?

回想

想像

(春眠

啼鸟

风雨

花落)

2.根据以上归纳出的顺序背诵全诗。

春晓的课件(篇10)

活动过程:

(一)请全体幼儿朗诵复习之前已学的古诗《清明》。

(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啊?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地上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四)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课件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五)幼儿学习朗诵。

1.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六)活动延伸跟着《春晓》歌曲边演唱边跳舞。

最后,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课前反思:《春晓》对于某些幼儿来说,已经在家里和家人学习过了,因此比较熟悉,但是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理解古诗内容,所以在本堂课的教授中,重点让幼儿在理解中学习,而不是单纯的灌输

春晓的课件(篇1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春晓的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5、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图片,观察。

师: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图片,示图。

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学生猜测,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老师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板书课题,解释:晓,天刚亮)我们的课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快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7页,自己认真地拼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生自由读,师板书诗)

2、指名读,互相评价。

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晓、眠、觉、啼、多、少、处

2、合作识字。

来看第一位生字朋友,谁认识它?

生逐各念出读音。

4、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师领读,生个别读,齐读。

四、观察、诵读,感悟诗境、诗情。

1、看图引入

提问学生:图上都有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边听边总结板书:睡、鸟、雨、花。

2、看图编故事。

谁能把这幅画全部说下来?

师总结说诗意:

春天的夜里小熊在沉沉地睡着,不知不觉天都亮了。它听见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才渐渐地醒来。推开窗户一看,哎呀,昨天晚上下了一场细雨,把美丽的花瓣都给打落到了地上,星星点点的美丽极了。

3、诵读,感悟大意。

咱们学的这首诗呢就是描写的这个景象。让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来体会它的美吧!

师领读。 生个别读,齐读。

4、美读。

初春的早晨,空气里飘着呢土的清香,眼前一片绿色,心情真的棒极了,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闭上眼,美美地背背这首诗吧!

五、指导写字。

1、了解“春”的由来。

你们真像小诗人,那么有一个朋友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聊聊天,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吧?大家快看,是哪们小朋友呢?出示“春”字。

(师述:大家好,你们说我是谁?对,我是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是老大,人们很喜欢我,都说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雨蒙蒙,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是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底,小朋友们,你们记住我了吗!)

2、指导写“春”。

(1)我们来把它请进田字格里吧。

边写边说笔顺,并加上拼音 问生字的结构。

(2)写笔顺

问生共几画(9),第5笔是什么?(捺)

3、组词。

4、拼读。(注意空书)

(1)师领读。

(2)生分列朗读。

5、用上“春天”说一句话。

7、同上学习“处”字。

8、还有两个朋友“多和少”(板:多、少)谁能为这两个字加上拼音,写出笔顺?(找两个学生上台书写) 谁能为它们组个词?生组师书写。

依照我们前面念的方法,谁来把这两个字也念一下。

生单个念,全体念。

六、游戏巩固生字复习诗。

(1)、讲解游戏办法。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老师奖励你们看(出示卡片)这是什么(红果),对,不过这些红果可不是奖给你们吃的,它是用来串糖葫芦的!怎么串呢?看每个红果上面都有一个字,我们把这些字,重新串成这首诗,每行串一串,全诗四行串四串,老师已经把这些红果给发到了你们小组长的手中,每个小组一句,你们小组成员一块动手把它们串好,看哪组串的既快又好。

(2)分组竞赛。

(3)生复述诗意。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总结5篇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病媒工作总结 04-22

毕业老师寄语(65句)

毕业老师寄语 04-22

表达老师感谢短句70条

表达老师感谢短句 表达感谢短句 04-22

祝开工大吉的祝福语22句

开工大吉祝福语 大吉祝福语 04-22

开学对孩子的寄语的朋友圈56句

开学孩子寄语 开学寄语 04-22

美篇APP答谢送花人的方法

答谢送花 美篇答谢 08-31

新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11篇

新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 04-22

学校后勤个人工作总结系列六篇

学校后勤工作总结 04-22

教育育儿心得简短通用11篇

教育育儿心得 04-22

[课件]小学语文课件模板

小学语文课件 语文课件 02-01

本月工作总结和下月计划收藏10篇

月工作总结下月计划 04-22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