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祝福语大全 · 生物教学实习汇报总结

趣祝福祝福语大全(编辑 神秘剑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 篇1

一、教材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最大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

2.学法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⑴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⑵荧光水母的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展示:一些食物(肉 、蛋 、乳等)

问: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问: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

创设情景:三维透明人体场景。

⑴ 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

⑵接着让学生观察在人体中可以发生的4个生命活动的场景,并问: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⑶总结: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过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蛋白质们能够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这是否和他的功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吧!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创设情景:利用比喻,讲述“4个氢兄弟”和“两个强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故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羧基”、“氨基”这些基团和它们的一些书写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这种氨基酸的,为后面认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以及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打下铺垫。

过渡:氨基酸会不会只有甘氨酸一种呢?告诉学生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

提问:比一比这4种氨基酸,从4个“邻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邻居”相同?几个“邻居”不同?

提问:其实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这一规律,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将约20种氨基酸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出来?

活动: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

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提问:

⑴观察结构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只是什么不同?那么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么?

⑵观察结构通式,氨基酸们都拥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么蛋白质呢?

⑶再来观察结构通式,和刚才的4种氨基酸,问道:如果说从氨基和羧基的角度来看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结构特点。(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从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氨基与羧基的连接方式两个方面考虑)

总结:对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并指出只有同时满足共同结构特点的氨基酸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否则不是。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指出是“相互连接”。

活动:请一位同学到前台来,和我做同样的一种姿势伸展双臂,两腿并拢,让学通过今天课的内容进行联想,可以想到什么?问:我和这位同学连接起来时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再问:那么氨基酸在相互连接时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创设情景:观看flash动画(蛋白质的形成)

提问:

⑴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⑵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⑶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⑷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⑸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总结: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大致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

这些氨基酸怎能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

活动:讲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

相互同学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

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

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蛋白质能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

小结、结课:在今天的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获取蛋白质的基础知识,而且大家应该感受到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离开了蛋白质,这一切还存在吗?不过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可它们是生命活动“操纵者”吗?它们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化合物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下节课吧!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 篇2

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本章第一节的知识延伸,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揭示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和特点。能量的流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群体水平,都是存在的。我们学习时,一般在群体水平上研究,这种将群体看作是一个整天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同时,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以及能量流动的方式和过程。能过具象化的表示或阐述能量流动的流程。能够概述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尝试调查周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学习对象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之上的,它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有基本的了解,但是缺乏将个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能力,这样会导致分析能量流动时以个体的视角审视,无法深刻领会能量流动的内涵。同时学生缺乏具象化思维能力,可能会无法分清能量流动的过程和方向。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流动渠道和研究目的。

2、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说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

1、使用数据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

2、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计算能量利用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形成生态学观点。认同科学服务于社会观点。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五、学习研究目标

1.在群体水平上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2.阐述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六、学习思路设计

本节教学可以从“问题探讨”出发,引发学生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并提示学生“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生物需要不段的获取能量才能够生存”。进一步引导学生“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能量一般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不同的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是如何的呢?”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能够逐渐明确能量的'存在形式,可以将抽象的“能量”概念具象为“食物,阳光”等实物。

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回答“是不是获取了能量以后,所有的能量都被利用呢?能量是沿着什么线路进行流动的?”。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短暂性思考,铺垫后面的知识内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提出能量流动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我们如何研究能量流动最能够直观的表现能量流动的脉络呢?”

七、学习准备

网络资料的准备:制作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视频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 篇4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节是2019版新人教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2章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本节知识主要从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两个方面展开。整体难度不大,但教材新增内容水的组成和性质,学生理解时有一定困难,应结合水分子模型和化学相关知识,予以重点突破。

2、和旧教材相比,2019版教材在知识结构、教材内容变化都较大,具体调整如下:

教材知识结构调整:

新教材先讲水的作用,再讲水的存在形式(和老教材正好反过来)

教材新增添内容:

1、水为什么能成为良好的溶剂。

2、水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3、细胞代谢、抗逆性和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关系和相关实例。

4、P22思考与讨论,新增资料2,关于N、P、K对植物的作用。

5、课后习题,新增火星探索,推测生命存在的相关资料。

新教材删减内容:

1、水在不同年龄段、性别中含量的差别。

2、原教材P36多种元素和化合物共同构成了细胞这个生命系统中的基本层次

3、原教材P36 《与生活的联系》中补充淡盐水的维持细胞渗透压的知识。

4、原教材P36 《技能训练》中的实验设计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步入高中,还未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节课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更多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决定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生命观念)

2、运用资料分析法,推理无机盐生理功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1、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3、水是良好的溶剂和水的流动性。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展示法

2、小组合作讨论法

3、模型展示法

【教学过程】

展示人类探索火星的照片,显示资料:据探测,火星上有固态水,也有流动水的痕迹,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Mg、Na、K等元素。科学家据此推测,火星上曾经或者现在存在生命。

教师设问:科学家的推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水和无机盐对于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水是生命之源)

教师:水和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具体有哪些作用呢?那我们今天一块来学习水和无机盐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以火星探索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同时在学生心底埋下进行科学探索的种子。

教师:展示本节的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展示本节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我们要学习那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一、细胞中的水:

教师:自主学习教材第20页第1、2段,概括水的五大生理作用。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归纳出水作用的相关要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根据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水为什么能成为良好的溶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20页相关知识,结合老师提供的水分子的比例模型。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水的组成及特性,尝试解释水为什么能成为良好的溶剂。(水分子电荷模型水分子比例模型)

2、结合氢键的形成及特点,说明水分子为什么具有流动性?

3、水的那一特性,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教师:先阅读课本知识,结合老师提供的'水分子模型及课件上的水分子电荷模型。小组讨论结束,安排学生上讲台解释下水为什么能成为良好的溶剂,水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提取信息能力,观察水分子电荷模型和水分子比例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讲台讲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展示:心肌和血液含水量的表格,心肌和血液含水量基本相同,为什么二者状态不同?

组织器官——含水量

心肌——79%

血液——83%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表格,提取信息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水的存在形式、特点及含量。

教师展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出答案。

一、水的存在形式及特点。

水特点

自由水:自由流动、游离状态

结合水特点: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

二、水的含量和细胞代谢的关系:自由水比例越高,其新陈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越多,植物抵抗干旱、寒冷的能力越强。

教师:展示资料,引导学生根据水和细胞代谢及抗逆性关系,小组讨论解释下列现象。

资料1:秋天农民收获玉米和花生种子后,要晒干储存,为什么?

资料2:寒冷的冬天,农民较少灌溉,以利于小麦过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实例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件展示习题:

联系生活,判断以下哪些是结合水,哪些是自由水?

(A)切西瓜时流出的瓜汁水

(B)鸡蛋清里的水

(C)新鲜小麦种子晒干时丢失的水?

(D)晒干的花生、稻谷中主要含有的水

(E)晒干后的种子再烘干,失去的水

教师:安排一名学生到讲台展示答案,如果答案不对,可以安排其他学生予以补充。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自由水、结合水的掌握情况。

教师总结:有C说明花生种子失去自由水,还能萌发,有DE说明植物失去结合水,种子死亡,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教师课件展示:阅读教材P21“细胞中的无机盐”,并填空。

1、含量:很少,占细胞鲜重的。

2、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形式存在如:Na+、K+、Ca2+、Fe2+、Fe3+、Cl-等。

教师课件展示资料:小组讨论,阅读资料,总结出无机盐的作用。

资料1:右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素分子结构简图。

资料2:哺乳动物钙离子含量太低,动物出现抽搐,番茄缺少钾,叶片会失去绿色导致干枯死亡。(叶绿素血红素)

资料3:K+可以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Na+可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资料4:血液中含有HCO-3和H2CO3,可以维持酸碱平衡。

设计意图:

1、学生阅读资料获取信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推理出无机盐的功能。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认同无机盐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其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教师课件展示:无机盐的功能,并要求学生背诵一遍,以加强记忆。

功能一:无机盐是一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功能二:可以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功能三:无机盐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

功能四: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设计意图:展示无机盐的功能,要求学生背诵,以加强记忆,强化落实。

【联系生活,回答问题】

资料1:对病人进行输液时,一般用0.9%的NaCl溶液作为药物的载体,原因是什么?

资料2:贫血患者除了补铁以外,还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什么?

资料3:人长期缺钙会导致抽搐,缺碘会导致甲状腺会肿大,那么,无机盐的摄入是否是越多越好那?

设计意图: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实例。同时,让学生认清无机盐不是补充越多越好。

教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无机盐,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了水和无机盐的痕迹,就推测火星上有生命的结论。

水对生命如此重要,那么我们现在水资源状况怎样呢?教师展示水资源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面对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学生激烈讨论后,提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细胞中水的重要作用的学习,了解目前水资源的状况,形成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

【构建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必修1第2章第2节,包括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两大块教学内容。针对整个教学过程,现总结反思如下:

火星的研究是当下的热点,通过展示一组火星探索图片,提问:“科学家的推测说明了什么?”来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下来引导学生回答给出的问题,学习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并进行合作探究及适当。

参与听课的老师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本节课有如下优点:

课件制作精美,图片素材丰富,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准确、简练,富有亲和力,教态自然。

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备课充分,课堂应变能力强,思路清晰,连贯性强。

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注重了学生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不足之处有:

学生回答问题后,可以让其他同学提问和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考虑减少陈述讲解的内容,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在听取了其他教师的意见后,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上课前认真备课,尤其是在备学生方面。

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问和补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实验前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学生对消化系统已经有了感性认识,紧接着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在亲历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结构到功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本实验是一个典型的探究案例,它隐含着生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有利的一面:

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对牙齿与舌的功能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唾液腺分泌唾液。

通过以前的学习,部分学生已领悟了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生命的奥秘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不利的一面:

1、实验操作技能欠缺。

2、探究能力欠缺,体现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的含义。

(2)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际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学生如实记录、分析实验结论,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探究过程,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通过学生咀嚼馒头的情境引入,从而提出探究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2、从分别设计牙、舌以及唾液对馒头的消化的单一变量对照到合并探究多个变量的对照。

3、采用自我反思,交互式评价方式分析实验失败原因,使学生深刻领悟探究方法的内涵。

学法

1、学生根据体验馒头味道的变化,自主提问,作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得出相应结论。

2、自我反思,交互式评价方式分析实验失败原因,深刻领悟探究方法的内涵。

从而使启发诱导式的教法与探究式的学法和谐共振。

五、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鉴于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能力弱。挑选部分学生实验前简短培训,了解实验原理,操作要领。在实验中让这部分学生去带动其余学生,让实验落到实处。

情境引入

品尝馒头,要求进行较长时间咀嚼,感受馒头味道的变化,从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探究实验

⑴提出问题:

馒头是怎样变甜的呢?

⑵作出假设: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唾液的作用有关。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引导分析在口腔中使馒头变甜的相关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假设,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活跃气氛,更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科学做出假设的方法———即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中做出合理假设。

⑶制定计划:

a、提示:

①设计一组实验,有的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

每个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把难点进行分解。本探究涉及到两个探究因素,让学生同时对两个探究因素设计对照试验,有一定难度,让每个组选择一个因素探究,降低了难度,学生跳一跳是能摘到桃子的。

②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是有甜味的。

③淀粉遇碘变蓝,但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④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b、思考:

①怎样模拟舌的搅拌、牙的咀嚼,唾液的.参与以及口腔的温度?

②你选择的是什么因素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变量是什么?怎样确保只有变量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

③怎样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学生说出方法后,教师建议:滴加4滴稀碘液后置于温水中水浴加热,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这3个思考题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弄清了问题①③,不需要教师做任何强调,学生就能明白该实验有的组要把馒头切碎,要搅拌,以及整个实验要保持在37℃下进行,滴加碘液等具体操作的原因;问题②是引导学生控制变量,顺利设计对照实验的核心问题,学生只要清楚了这个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c、分组讨论设计(要求图示说明,图示板演)

一大组:牙齿和舌头作用实验方案;

另一大组:唾液的作用实验方案;

d、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整合

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顺利掌握从探究一个因素上升到同时探究两个因素的方法,我采用先易后难,先分解后整合的策略。具体过程为:教师根据学生板演图,把两组对照实验中相同实验组合为一体,适时点拨: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可以把两个因素放到一起同时进行探究,只要先把实验组设计出来,各对照组只要变量与其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即可。由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e、完善实验设计

⑷实施计划

⑸得出结论

⑹表达交流

小组汇报实验完成情况,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交互式评价。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做下铺垫。

进一步探究:

为什么强调在37℃条件下进行实验?你能设计实验来说明温度对淀粉消化的影响吗?

兴趣小组展示课前做好的处于60℃条件下的实验现象,从而使学生知道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存在影响。

课堂小结

1、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3、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舌搅拌与牙齿咀嚼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课后反思

1、未雨绸缪,有的放矢。实验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教师实际操作对实验能达到的效果了然于心。

2、鉴于淀粉的分解过程无法直观感受。将原实验设计中后滴加稀碘液改成先滴,通过颜色由蓝变浅蓝、再变成黄色来感受淀粉分解的过程。

3、由考虑单一变量提升到同时考虑多个变量的探究。

4、增加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拓展学生的思维。

但是,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原因,在实验操作上有些方面不规范。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能力方面:

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

⑵细胞凋亡的含义。

2、教学难点:细胞凋亡的含义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五、教学程序:

[问题探讨]

1、人体衰老表现出哪些特征?

2、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

3、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

4、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关,但二者又不能划等号。

⑴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从总体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⑵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⑶对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如幼年个体中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的衰老,如老年个体中每天也有新细胞产生。

那么细胞衰老有何特征呢?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学生阅读教材P122相关内容)

教师总结:

一大:细胞核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衰老细胞的特征一小:细胞内水分减少,萎缩变小,代谢速率减慢。一多: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增多两低: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有些酶的活性隆低。

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关系细胞衰老的原因,历来是研究人员极为关注又很难回答的课题。近几十年来,先后提出过多种假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学生阅读教材P122相关问题)

[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叫同学们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投影展示出来,结合教材P123讨论题讨论分析之。

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和死亡这几个阶段。可见,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

1、细胞坏死,它是由某些外界因素造成细胞急速死亡,是一种被动性死亡;

2、细胞凋亡,这是一种特定基础控制的主动性死亡。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细胞凋亡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例如,在胚胎发育时期清除多余的细胞,有利于器官的建成。当细胞被病毒感染或发生癌变时,机体也会通过凋亡的方式加以清除。

六、总结: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衰老的原因,细胞凋亡的含义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学习科学家——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

3、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及伴性遗传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更好的理解国家为何要禁止近亲结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和判断。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每一种情境,都包含有“矛盾冲突事件“,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在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解释摩尔根试验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有关伴性遗传的知识,因此,在开始进入本课题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说明了说明?(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

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与前面所学的其他性状的遗传有什么不同之处?(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在这基础上,教师可导出“伴性遗传”的概念——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就叫做伴性遗传。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然后导出:通过研究红绿色盲来学习伴性遗传特点是本节课的主干线,为了了解人类红绿色盲,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几幅有关测试红绿色盲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属于色盲患者,并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于人类本身造成的危害,引出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

教师讲述:在我国,男性患者的比例高达7%,而女性患者只有0.7%,为什么男性色盲的发病率远大于女性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新课。

新课学习

简单地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呈现的英国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m。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以上祝福语大全的精彩内容由祝福语网zfw152.com提供,感谢您阅读《高中教学设计模板生物》相关内容,如需访问更多关于生物教学实习汇报总结内容,请访问生物教学实习汇报总结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高中教学

09-15

安全活动开场白简短(推荐8篇)

普法活动开场白 开场白课件 09-15

2024先进个人发言稿范文(优质7篇)

先进表彰发言稿 先进班组发言稿 09-15

幼儿园冬至活动公众号2024最新

幼儿园冬至文案 幼儿园冬至祝福文案 09-15

国际儿童日手抄报内容(汇集3篇)

国际平日手抄报内容 扫盲日手抄报内容 09-15

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流程(精华九篇)

幼儿园重阳节亲子活动 幼儿园招生方案流程 09-15

开学第一天作文300字六年级作文

开学第一天小学作文 六年级开学典礼作文 09-15

妇科护理工作总结系列

妇科护理工作总结 妇科工作总结 09-15

元旦班会内容怎么写初中

元旦寄语怎么写 元旦班会句子 09-15

小学中秋主题班会记录内容(精品9篇)

班会主题 主题班会台词 09-15

高中教学视频

09-15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