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15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2023年暑假安全责任书(收藏8篇)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2.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的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两个三角形中,只要满足两个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这是三角形相似中最常用的一个判定方法。

(2)公共角、对顶角、同角的余角(或补角)、同弧上的圆周角都是相等的,是判别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重要依据。

(3)如果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则只要再找到一对锐角相等即可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教材P48的例2,是一个圆中证相似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来分析、让学生说出思维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写出证明过程。并让学生掌握遇到等积式,应先将其化为比例式的方法。

例2是一个补充的题目,选择这个题目是希望学生通过这个题的学习,掌握利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来求线段长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27.2.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打基础。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如图,△ABC中,点D在AB上,如果AC2=AD?AB。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2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角角边定理的的推导以及利用角角边定理去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的反思:

1、此学案的自学部分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ASA)的知识,及在两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对应相等,证明第三个角相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角角边的推导是一个难点,因此在学案处理上先分散难点,先证明第三个角相等,然后在新课学习时点评此题,然后过渡到探究6,顺利完成定理的证明,再引导学生规纳方法。接下来再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安排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部分的知识,并且练习有一定的梯度。

3、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成第4题的应用提高。留作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方法的反思:

1、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在课前的自学部分)感受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并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感受观察、猜想在发现创新中的作用,培养注意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猜想归纳,培养创新能力。

2、在定理的应用中,先让学生做两个基础练习,然后学习例题,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证明思路,只是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证明方法。所以在例题讲解上,重点分析方法。余下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zfW152.cOM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3

上周三上午第二节听了吴老师上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课,收获很多,可以看出,吴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堂自然、流畅。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

主要体现在吴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让学生大胆猜想相似三角形可能的判 定——边边边,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原理。这种利用迁移知识,让学生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使新旧知识 得到整合。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 展。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比较。

一是从对应边的比值是2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强调相似的条件;

二是从对应边的比值是8/3时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先让学生画三边长分别是9cm、8.4cm、6.6cm的三角形,再与原三角形(24cm、 22.4cm、17.6cm)比较,从而发现两三角形相似,且对应边的比都是8:3;

三是从对应边的比值是k时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让学生通过前面的 操作,寻求证明思路,再次运用了特殊到一般的教学原理,使学生感受过程教学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边边 边的理解。有利于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

在教学中吴老师以动手实践为主线,让学生个体学习、小组合作,通过动手画图,用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 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得出边边边的判定定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指导学生用特殊方法来思考一般问题。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 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教学中吴老师通过边讲边练,加强双基,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总之,这节课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知识迁移、在操作中对比、在拓展中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直观图形,充分让学生动 手操作,同伴互动获取新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人人动手动脑,能过观察、比较、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中很快掌握边边边的判定定理。能注意引导学生用 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学会从已有知识和特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如果放手再多一点会更好。如学生上黑板作图时,吴老师怕学生不会画,不时的指点画法,还不如学生画错了由会画的学生来帮助解决好;

2.两个判别题结束后,应归纳学习方法——大边比大边、中边比中边、小边比小边,这样有助于后进生的学习以及后续学习。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及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体验用类比、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通过画图、度量等操作,培养学生获得数学猜想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3.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两种判定方法,会运用两种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 难点:

(1)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归纳、证明;

(2)会准确的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来判定三角形是否相似。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关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教科书虽然给出了证明,但不要求学生自己证明,通过教师引导、讲解证明,使学生了解证明的方法,并复习前面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加深对判定方法的理解。

(2)判定方法

的探究是让学生通过作图展开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从作图方法的迁移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由特殊的全等三角形到一般相似三角形,以及类比认识新事物的方法。

(3)讲判定方法

要扣住对应二字,一般最短边与最短边,最长边与最长边是对应边。

(4)判定方法

一定要注意区别夹角相等 的条件,如果对应相等的角不是两条边的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课堂练习2就是通过让学生联想、类比全等三角形中SSA条件下三角形的不确定性,来达到加深理解判定方法2的条件的目的的。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5

本周三下午第三节,我们全体数学组成员及教研处王主任共同学习了由数学教研组长X老师执教的《等腰三角形》一课。听后,颇受启发及教育。

首先,我觉得X老师很用心的在准备这节课,讲这节课。因为是上学期小组汇报课讲过的“熟课”,不仅学生学过,而且老师们都听过。如果没有新意,很容易使学生及听课老师产生感官疲劳。但X老师匠心独具的是,在课堂导入的环节,巧妙地安排了一场“爱因斯坦的智商”智力游戏,使学生“惊喜”的发现,自己居然和爱因斯坦的智商同样高,自信心无比高涨,后又借机对学生进行具备了爱因斯坦的智商,还要有勤奋学习不说空话的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课堂教学中,X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语速不急不缓,使学生如沐春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整堂课教学。另外,在课堂练习的环节,设计了积分制的回答方式,调动了学生认真思考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效果甚好。

整堂课的设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既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能力。

美中稍显不足的是,课件有些简单,背景色调有点刺眼,可以做些改进。课堂习题学生已在上次听课时做过,对答案很熟悉,新鲜感稍差。可在习题设计上做些改动,变换方式和数据,效果会更好的。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课。也使我体会到要想讲好一堂课,必须要以无比敬业的态度认真去准备,多方搜索,积极探索,不断反思总结改进。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6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节课,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高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引导学生们在类比中,猜想相似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抢着猜,大多数同学猜对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对面积的比有争议,有的说等于相似比,有的说可能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在学生说出各种想法后,我及时诱导:猜想并不能代替证明,它只是一个推理,一个假设你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把你们的猜想结果去证明,看到底是谁的对,让它更有说服力,同学们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马上开始证明,这一节课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得很好。

这一节课中,引导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诱”的过程,让学生利用这个思维惯性丢去“猜想”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是“思”的过程。这个“猜想”不是凭空瞎猜,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一种思维的延伸和拓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作为一节几何课来说,如果只是简单的出示定理、证明定理、讲例题、做练习,学生被动的听讲,单纯地记忆,模仿的做练习,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如时常诱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从而达到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进,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教学方案,并能有效的实施。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7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上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并以讨论法、演示法相结合,以问题导入,循序渐近,由浅入深,从单一到综合,以逐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另外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教学条理性,形象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亮点:教学过程中始终穿插一条主线:“基本图形”的巧妙应用,一条副线:培养学生学会看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另外,图形不同的'变化形式也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习题的设计选用了近几年的中考题,拉近了教学与中考的距离。

在这一堂课中,我觉得有几点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以多种形式(组合条件、添加条件、作相似三角形、练习等)强化学生对三角形相似判定的理解,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真正关注到中等偏下的学生,课堂中设计的问题有三分之二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并在课堂中也正是让他们表现的。

三、营造了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一些平时从不发言的同学也在课堂中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一、题量过大,课堂时间安排较紧,有些问题落实的还不够深入。

二、出示了几道中考题,虽然学生做了,教师讲了,但没有从题目本身往深处挖掘,对中考命题方向进行研究和探索,仅是为做题而做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深入在研究《考纲》和学生,使复习课的效率更加的理想。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

2、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运用。

教学难点

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

类比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记作§4.5 A)

第二张(记作§4.5 B)

第三张(记作§4.5 C)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记法。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

[生]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师]很好。请问相似多边形指的是哪些多边形呢?

[生]只要边数相同,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多边形都包括。比如相似三角形,相似五边形等。

[师]由此看来,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判定教案 篇9

这节课是在学习完“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后的一节习题课,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有着重要的地位,而“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又是相似三角形这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所在,“难”的不是定理的本身,而是要跟以前学过的“角的等量关系”证明联系紧密,综合性比较强,因此对定理的运用也带来的障碍。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使用化归思想。要让学生善于学习,促进他们通法的掌握是重要途径之一。化归思想与转化思想不同,主要是化归思想必须有一归结的目标,也就是老经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下列两个做法:一是建立“一线三等角”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探寻出折纸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并把它上升为一种理论,指导其他问题的解决。二是采用探究条件的转化,使问题表象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去伪存真,还原出数学问题的本质。

在教学后,我觉得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参与面较低。主要是我没有调动好他们的情绪,说明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需要提高。

2.教学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3.备课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犯了备课只备教材不备学生的大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以为戒。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蛇年祝福语4个字大全

励志四个字 鲜花祝福语生日祝福语 10-26

2024活动总结报告(必备十二篇)

year台词 校本教研总结报告 10-26

2024春运动员会主持词(必备10篇)

鼓励运动员加油稿 比武主持词 10-26

2024初三体育课教案集锦(分享十四篇)

平衡体育教案 体育水平教案 10-26

2024腊八节节日海报

腊八节节日祝福短信 学生腊八节文案 10-26

2024小学生元旦讲话稿(热门十篇)

工会领导讲话稿 培训动员讲话稿 10-26

2024作文200字(集合五篇)

作文200 year台词 10-26

2024蛇年春晚主持词(集合十二篇)

比武主持词 香槟婚礼主持词 10-26

2024母亲节作文五年级(分享13篇)

五年级风景作文 苹果五年级作文 10-2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