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简单来说,成功的背后总要有探索的过程,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工作结束后,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写报告时要怎么样才能写好?本文的重点在于与“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相关的讨论,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您的能力可能会得到提升!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单位财务述职报告(实用4篇)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非常感谢分行给我提供这个公平竞争、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感谢各位评委对我的支持帮助。

我竞聘的岗位是风险经理。这几年,在风险防范方面有所成绩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目的就是把我储备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有效地投入到具体工作中,为实现分行关于风险管理的战略部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有信心成功竞聘风险经理。综合业务部的工作经历以及在风险控制、法律事务、信贷管理方面的工作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使我有了一定底气,在座领导、评委、同事们的鼓励和支持也让我充满自信。

根据我的理解与感悟,风险岗位更多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力。所以,我今天不会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更多的是脚踏实地的韧劲。如果竞聘成功,我将积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作为风险经理,要助力业务部门拓展市场,首先应该多多给予员工人文关怀,随时关注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制度引导,使其熟悉岗位各项要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风险意识,使业务人员在办理每项业务、操作每个环节都按章处理,做到人控、机控和制度控制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二、加强内控基础管理

几年前的美国次级贷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严重破坏就敲响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警钟。风险与机遇共存,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我要从风险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在思想上、行动上紧跟分行指示,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确保思想不松懈、行动不走偏,通过业务流程、指标、管理制度等,将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落实到支行的决策、制度、流程、组织职能当中,做到人人是防线,处处有预警。利用分行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形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的整套体系。

三、加强各条线的安全工作

作为风险经理我将按照分行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抓好员工的安全防范教育,对支行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经常性检查,把确保支行无重大案件和事故作为目标,以维护本行的办公秩序、保障我行资金和员工生命安全。

我具备中层干部的基本素质和经验,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长期以来我非常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道德情操修养,敢于坚持原则,自觉防腐拒变,决不会见小利而忘大义。我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勤奋的,我相信事在人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增强风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提高管理理念和业务创新意识。

以上是我的竞聘演讲,有不妥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地方,请各位评委不吝赐教,我会虚心接受,使自己能力得到提高。谢谢大家。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2

2011 年第三季度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银行目前风险管理意识浓厚,态度明确,行动扎实,历史的教训给了后人很多的启示、警示,因此无论在结算、财务、信贷诸方面各岗位都能严把风险关,减少、消除人为不执行制度造成的风险损失。 在操作风险方面,对各岗位分工、流程、复核、审查、制约都严谨有序,风险降至最低。 银行信贷风险方面,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抵贷资产已消化、清收、优化了一部分,对诉讼及执行力大大加强。对存量客户的管理到岗、到人、到户,责任明确,检查考核认真,确保不形成新的风险点。 银行声誉风险方面,我行正通过积极有力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清收盘活不良资产,消除以后不良声誉。通过大力宣传政策形势,加强与政府企业交流沟通,加强柜员服务等多项措施,使我行声誉在当地口碑好,形象优,干群干劲足。 总之,银行风险管理防范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三季度我行风险管理工作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及全年工作目标还有距离,我行将再接再励,努力使风险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3

会计核算质量管理、柜员业务风险回复、违规积分及整改复查,在分行及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积极主动的履行工作职责、克服困难,较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基本工作情况

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各监管部门提出的业务咨询及各种报表数据也能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和答复。

每月对总行和监管部门的报表、报告、及总行检查行内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等等工作几乎都由我一个人完成。但是在短暂的无助后我发现,在这个时候一切消极、负面的情绪都是徒劳,只有积极的面对所有的困难才能保证行里的工作正常的进行。

在这一困难时期里,在领导的关心和各部门同事的协助下。我部顺利的接受了总行对风控全流程检查以及银监工作现场检查。同时还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踏实完成监控部日常工作。

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在分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虽然就目前的工作量来说,在行里的人员配备还是十分的紧张。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促进我部的业务发展,需要的是全行同事的共同努力。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注重自己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与同事们一起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共谋发展的扎实作风,形成了互助互谅、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我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还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一起努力使风险合规部在一种紧张而愉快的气氛种完成每天繁重的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业务及制度学习还不够,虽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政策制度,但由于对各项政策制度理解、工作开展等客观因素,导致存在工作不足,对风险管理不够的问题。

三、20xx年工作规划

新年新气象,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继续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其次转变思想观念;及时了解风险监控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认真学习风险管理相关知识,提高风险防控与监控的能力;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力求上进,为更好的完成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我行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总之20xx年,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业务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虽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我相信,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在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必定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为分行的部门的发展出一份力!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4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一)巴林银行的历史

巴林银行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由法兰西斯·巴林爵士所创立,至1995年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此后100多年,巴林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1993年,巴林银行的资产有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亿英镑,海内外职员4000人,盈利亿英镑;1994年,巴林银行税前利润高达亿英镑,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

(二)巴林银行的倒闭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之手。里森未经授权在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从事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失败,致使巴林银行亏损6亿英镑,这远远超出了该行的资本总额(亿英镑)。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这意味着巴林银行的彻底倒闭,但荷兰国际集团以“巴林银行”的名字继续经营。

(三)巴林银行的破产过程

1992年,28岁的尼克·里森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从1994年底开始,里森觉得日本股市将上扬,未经批准就做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区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获利。在已购进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后,里森又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作价值约200亿美元的空头交易。不辛的是,日经指数一路下跌,并于1995年1月跌至点以下,在此点位下,每下降一点,便损失200万美元。里森又试图通过大量买进的方法促使日经指数上升,但失败了。随着日经指数的进一步下跌,里森越亏越多,眼睁睁地看着10亿美元化为乌有,而当时整个巴林银行的资本和储备金只有亿美元。

尽管英格兰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但都以失败告终。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国际集团以1英镑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

二、原因分析

(一)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

在考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是否称职时,有一点必须先弄清楚,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没有管理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或任何清算会员的事务的责任。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只是个供清算会员进行交易的交易场所。不过,即使如此,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还是有机会识别并反映其会员有不正当行为的征兆的。

这种机会曾在1994年末和1995年初出现。当时,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发现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中存在若干异常,并向巴林集团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征询。这些原本是可能促成较早发现里森活动的。根据官委清盘人的观点,如果巴林集团的管理层适当检讨并理解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致该集团的信中所表述的忧虑,那么倒闭是可能挽回的。官委清盘人认为巴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第二封信的态度尤其该受到严厉指责,该回信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作出许多毫无基础的错误保证。同样,琼斯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两封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问题掉以轻心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我们无法理解,琼期作为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财务董事,何以未经独立地详细了解整个事件,就在里森草拟的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征询里森交易活动的复函上签字。

(二)松散的内部控制

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是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市场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据报载,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末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约3024份,20天后,即持有合约份,短短20天内,合约持有额增长4倍。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约突破份,比在同一市场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头寸多出8倍。这个信号由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没有被巴林银行的最高管理当局注意到从而做出应有的反应。

总之,巴林很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失灵了,预警系统失效,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巴林破产后不久,该银行高级主管人员称对里森在新加坡的所为一无所知,直到里森辞职的那天,即2月23日,公司的风险报告仍出现交易平衡。但是,据新加坡有关当局说,巴林在1995年2月头18天里给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汇去亿美元作垫付维持金之用;据《金融时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埃迪·乔治4月5日对英国公共财政部及内务委员会的国会成员说,巴林在未通知英格兰银行的情况下,擅自给其新加坡分部汇去亿英镑现金。

(三)业务交易部门与行政财务管理部门职责不明

在巴林新加坡分部,里森本人就是制度。他分管交易和结算,这与让一个小学生给自己改作业、打分没什么区别。这种做法给了里森许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外,还集以下四种权力于一身: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与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负责把关与银行的对账调节。行政财务管理部门保留各种交易记录并负责付款。虽然公司总部对他的职责非常清楚,尚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他们生怕因得罪他而失去了这个“星级交易员”。他既负责前台交易又从事行政财务管理,就像一个人既看管仓库又负责收款。由于工作便利,里森的代号为“”的误差账号用了1年多,直到1995年2月23日他辞职时才被发现。

(四)代客交易部门与自营交易部门划分不清

以一个公司的资本作交易叫做公司自营交易,除此之外,公司还可以代客户交易。当然,第二种情况公司会问客户收取一定的佣金或交易费。比如说我们大家熟悉的股票交易,公司一般根据客户的要求做交易,当然有时也提供一些建议。由于公司仅仅按照客户的要求代其行使权利,如有损失客户自己负责。由于所得利润归客户,出现维持金不够的情况也应由客户自己垫付。

里森所做的交易也曾受到巴林新加坡期货部同行们的质询,但是他总是说自己是代客户交易。也有人提出里森在对巴林撒谎,因为代客户垫付期货合同的维持金是非常少有的事。在许多公司里代客户交易与自营交易的混淆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只有把两者划分清楚,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五)奖金结构与风险参数比例失当

许多公司为鼓励员工辛勤工作,采取发放奖金的办法。一般根据员工的职务、工作经验、工作成绩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来确定,各个公司规定不一。当然,表彰工作成绩是一回事,根据交易所得利润支付大笔奖金,而不考虑公司的风险参数或公司的长期策略,则是另一回事。巴林一直将公司50%的毛利作为奖金发给雇员。这个百分数比绝大多数公司的高。巴林1994年的1亿英镑奖金在公司倒闭前几天刚刚宣布分配。几个主要总裁可望拿到100多万英镑。奖金时常是根据一个小组或个人在前一年所赚利润决定的。这种把交易员的收入与他的交易利润挂钩的奖励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刺激了交易员的贪利投机,高额的奖金使得雇员急于赚钱而很少考虑公司所承担的风险。

(六)缺乏全球性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据金融时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埃迪·乔治 1995年4月5日曾对公共财政部和内务委员会中的国会成员讲,巴林在未通知英格兰银行的情况下,擅自将 亿英镑的资金汇到新加坡。而1987年英国银行法规定任何银行如需将大于其资产25%的资金汇到海外分支,必须事先通知英格兰银行。至 1995年2月23日 ,巴林总共汇去了 7.6亿英镑以垫付里森的交易,而这个数将近巴林资本的两倍。

三、风险启示

(一)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特别是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 巴林银行已经有200多年的经营历史,理应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如果个别职员在职权范围内违反操作规程是可能发生的。但一名交易员能够违反制度,擅自越权操作,将相当于其母行资本几倍的资金作赌注,而且能够掩藏几周不为监管部门所知晓,可见巴林银行内部的监管漏洞很多。本来巴林银行后线结算部门应该履行监察职责,但是这个警报系统并没有发挥作用,这抑或是里森与结算部门的人同谋,来欺瞒管理层;或许是既让里森负责前台交易又让他掌管后线结算这种做法的严重恶果。

除了巴林银行内部存在的原因外,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英国金融监管当局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件也反映了对从事跨国业务的金融机构施以更加严密监管的必要性。

(二)必须建立衍生工具交易的严密的内部监管制度

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来看,衍生工具一旦脱离了贸易保值的初衷而成为投机手段时,风险是极大的,尤其是当交易员孤注一掷时,可能会招致无法挽回的损失。银行管理层应当建立起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经常审查资产负债表中的表内及表外业务,及早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从巴林银行事件来看,即使是里森用开立虚假户头进行衍生工具交易,以造成代客买卖的假象,但作为巴林银行管理层应该从或有资产的不正常增加中发现问题,这时应该核实该客户的身份、财力等。有鉴于此,金融机构在制定有关从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内控制度时,应该考虑自身从事该类交易的目的、对象、合约类别、交易数量等。较完善的内控制度应包含:交易的目标价、交易流程、坐盘限额、权责划分、预立止蚀点、报告制度等。

(三)应加强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

新加坡曾被认为是金融监管很完善的国家,但是巴林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新加坡监管体系产生了疑问。现在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已将每份合约保证金由万日元提高到135万日元,新加坡还将加强制度方面的监管。有关人士还提出了将交易合约数量与投资者的资金实力相挂钩,虽然这样可能使市场成交量受到影响,但市场的健康发展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四)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业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监督管理

由于里森业务熟练,所以被委以重任,但却疏于对他进行考核管理。甚至问题初露时,管理当局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使事态逐步扩大,最终导致银行倒闭。

我国金融管理机构也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特别是应重视表外业务的管理,防止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内部的风险管理机制而造成损失,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五)管理层必须对其所经营管理的业务有充分的认识

现今跨国银行的业务正日益复杂和多元化,银行交易业务的不断拓展使银行的利润来源日益多元化,同时也改变了银行业务的性质,使银行的风险来源日益多元化。同时,金融产品创新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银行内舞弊和欺诈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和快捷,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在巴林银行中,最高管理层和日常管理层都没有充分理解新加坡分行所从事的衍生业务的性质,他们只注意到新加坡分行每年账面上的盈利,却没有发现这些巨额盈利背后的风险。因此,管理层对业务风险的清醒认识是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前提。这种认识必须是对银行内每种业务的盈利和风险有客观的分析,必须分清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每种业务所要求的内控程序有何不同,以减少发生业务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对于风险较大的业务,不能因为其收入和盈利较高就回避其面临的风险,而应对其适用更严格的避险和内控措施,因为金融业的多次危机证明,盈利收入越高,尤其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往往也是风险最为集中的领域。

(六)银行内各项业务的职责必须确立并明示

无论银行的分支机构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都必须建立起明确的责任机制。所有的管理人员和雇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各个职责之间必须作到不疏不漏。

当银行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尤其是当将几个业务性质完全不同合并时,应注意防范利益冲突和权责不清所造成的风险。巴林银行在倒闭前两年就进行了类似的业务结构调整,巴林银行总部允许里森同时负责交易和清算,前台办公和后台稽核等性质完全不同的业务,最终使得新加坡分行的业务完全操控在里森一人手里,为其舞弊交易提供了便利,最终酿成无可收拾的局面。因此,银行在对其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时,应注意保持核心业务和监控业务的有效隔离,在交易的各个阶段必须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独立性,避免“一言堂”式的管理模式。

(七)利益冲突业务的隔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巴林银行最惨痛的教训在于没有实现“前台职务”和“后台职务”的有效分离。所谓前台职务,主要指交易业务,所谓后台职务,包括清算、稽核和业务准入。尽管后台业务与前台业务往往是并行发生,一一对应,如一笔交易必然伴随着相应的清算交割和业务稽核,但并不等于说,后台业务是从属于前台业务的,巴林银行显然就混淆了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之间的关系,将后台业务作为前台业务的附属品,这种以交易盈利作为重心的作法必然导致对风险因素和稽查工作的忽视,造成严重的危机隐患。实际上,二者之间应当是互相制约、互为犄角的一种协作关系,一般情况下二者应当严格分离,甚至后台职务不同性质的业务也应实现有效隔离,如此才能实现内控机制的“牵制”作用。就业务性质和地位而言,前台与后台业务没有主次之分,只有业务分工的区别,前台主要服务于银行的盈利性,后台主要服务于银行的安全稳健性,当清算或稽核部门发现前台业务的不正常征兆时,应及时报告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以便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八)必须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可能的业务风险

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巴林银行的里森能够顺利从事越权交易的主要原因。巴林银行案件的一个关键线索是巴林银行伦敦总部向其新加坡分行提供的巨额资金的去向,巴林总部的官员相信这笔钱是应客户要求的付款,而实际上该资金转移是里森用来拆东墙补西墙的伎俩。由于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琐事缠身的总部官员根本没有对这笔资金的去向和用途作审慎审查,不仅没能查出本应查出的错漏,反而加重了巴林银行的损失,导致该银行百年基业的最终坍塌。

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银行的各项业务设定限定风险值。限定风险值反映了各个业务部门所能承担的风险极限。同时,风险管理部门还负责监督业务部门是否遵守限定风险的相关政策,审查收益和损失的帐实相符情况,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等。与传统财务风险部门关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作法不同,风险管理部门应关注所有类型的风险,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还应关注流动性风险、集中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名誉风险。风险管理部门是专事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它通过对风险因素敏感的察觉和缜密的调查,来及早发现危机隐患,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效果。

(九)内部审计或稽核部门应当迅速将查悉的内部控制漏洞报告最高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

对于从事多种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内部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整体业务进行监督检查。英格兰银行认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助于将重大事项和业务弱项及时反馈给最高管理层,并有助于金融机构研究和计划在整个集团内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地域扩张程度越高,其风险来源就约多,银行遭遇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就越有必要建立强势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业务进行统一的内部审计。在巴林银行倒闭前几月,巴林银行新设了内部审计部门,分别对巴林银行所从事的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执行内部审计职能。这本来是一个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举措,但由于其内部审计机构是分别设置的,并且内部审计师之间及其与管理层、外部审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内部审计的效果并不明显。

内部审计功能不应单独存在,而应与外部审计相配套、互沟通,并与管理层之间保持畅通的联络渠道。例如,内部审计负责人应能随时向首席执行官(或总裁)、审计委员会主席等重要管理人员汇报工作,或至少保持不被任意干预的联络渠道。拥有长期自律传统的英国银行监管部门认为,内部审计应成为英国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环节,银行的审计委员会必须对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负全责。

在内部审计机制提出问题之后,管理层必须在一定时限内作出及时反应,如提出补救措施或责令业务部门整改,甚至撤换业务部门负责人和舞弊人员等。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还应包括“回访”安排,即由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审计结束之日起若干日内对被审计单位再进行突击式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以确认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是否已采取了必要的整改措施。如果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将情况报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责令管理层和业务部门进行补救或整改。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5

●风险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是负责全行风险控制的职能部门,内设综合管理处、风险监测处、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处、零售业务风险管理处、市场风险管理处、法律事务处。主要负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和设计,拟定全行风险管理规划和总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对全行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汇总,逐步建立以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和本行有关工作部署;负责全行业务授权管理;负责拟定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和操作办法;负责全行信用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负责组织全行信用资产五级分类的工作;负责风险管理技术及工具应用、研究及完善;负责对信用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进行日常分析监测和检查监督;履行资金业务风险管理中台职责,监控资金营运中心有关风险指标执行情况及相关业务的合规性;协助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工作,监测、评价市场风险状况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负责全行法律事务管理。

●授信审批部

授信审批部是负责本行信用业务独立审查审批的职能部门,内设综合管理处、信用审查一处、信用审查二处、信用审查三处、信用审查四处,北京、上海、广州、福建授信审批中心。主要负责各分行权限以上的信用业务的独立审查工作,并根据授权规定审批权限内的信用业务,对超权限的信用业务按规定程序报批;组织全行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审查工作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配合拟定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审查有关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并贯彻落实。 ●公司业务部

公司业务部是负责全行公司金融业务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职能部门,内设综合管理处、市场营销处、产品开发处、外汇业务处。主要负责组织贯彻执行本行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及有关工作部署;组织、指导、协调全行公司业务发展,负责全行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的拟定、协调和考核;拟订公司业务行业信用政策指引和区域信用政策指引,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全行公司业务动态管理,进行行业发展动态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分析研究;负责全行性公司业务营销组织、策划,负责公司业务产品营销方案策划、制作、推广;负责全行性系统、行业客户营销方案的策划、编制和直接营销;负责全行公司业务产品开发;负责全行公司业务产品的市场进退管理;负责全行公司业务产品开发、运用的指导与培训。

本行的风险管理目标模式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及时更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是指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以及其他各类风险全面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实行统

一、全面的管理;同时,除风险管理人员外,各部门、各机构、各岗位都负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是指通过制度安排、程序设计、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流程设置等方面的改进,使风险管理贯穿于各项业务的整个流程、生命周期和操作环节。

●及时更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指本行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技术。

●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指本行积极倡导和建设风险文化,力求在机制、体制、制度的建设中融入风险文化的精髓,把风险意识贯穿到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理念、自觉行为和准则。

三、信用风险管理

(一)信用风险的识别和计量

1、信用评级

本行建立了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对影响客户未来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系统考察,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评价受评客户的信用风险、偿债能力。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是制定信用业务政策、调整优化信用业务客户结构、确定单个客户信用业务决策的重要依据。

2、风险度测算

本行要求办理信用业务时应根据信用业务可能发生的损失程度大小测算风险度,测算时将涉及的主要相关要素转换成相关系数,综合测算可能发生损失程度的大小,测算的结果作为授信调查、审查以及收益与风险平衡决策的重要参考。

3、风险分类及细化 根据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本行制定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办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标准》等制度,对各类信贷资产严格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此外,为准确识别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合理反映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引导经营机构优化资本及信贷资源的配置,强化经营机构的风险意识,本行对信贷资产进行事前分类评级,对五级分类中的正常、关注类贷款实施细项划分,把正常类细分成三项,关注类细分成三项,并对细分后的各项信贷资产相应加提一定比例的模拟专项准备金进行绩效考核。

(二)授信政策

1、行业政策

本行制定了《行业投向管理办法》,按照“比例控制、合理分布、区别对待、阶段调整”的原则,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行业、已经开始进入稳定成长期的行业,适当增加投入;对于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的行业,谨慎对待,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决定增加或减少资金的投入量;对于前景趋于弱化的行业相应压缩投入,逐步退出。

在行业的选择上,坚持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点发展符合国家主导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行业。

2、区域政策

在区域的选择上,将资源重点投向经济活力强、发展后劲大、社会信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重点支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发展迅速的城市以及中西部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实现对经济发达区域分行资源配置的倾斜。

3、客户政策

在行业选择的基础上,对行业内客户的选择坚持“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方针,将行业内企业划分为行业领导者、挑战者、跟随者和补缺者,根据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予以不同的支持,支持行业领导者,注意发展行业挑战者,审慎选择行业跟随者和行业补缺者。

坚持“客户不分所有制,不分大、中、小,唯信誉、唯市场、唯效益”的原则,重点发展能带来经常性、长期性收益和本外币联动的优良客户和基本客户群。

(三)授信风险管理

1、统一的授信管理

本行制定了《客户授信管理办法》、对客户授信遵循“统一授信、区别对待、信用高限、合理核定、适时调整”的原则。此外,本行制定了《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实行统一授信管理,选择有实质资产的企业、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作为授信主体,并根据客户风险大小和本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核定总体授信额度。

2、授信管理体系

本行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信贷政策、风险管理制度、管理和监测授信业务风险;信用审查部门负责对授信业务实行专业化审查;总、分(支)行业务经营部门负责授信业务的市场开拓,对授信业务进行尽职调查、贷后跟踪检查和贷款回收,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上下联动的授信管理体系。

3、授信授权与审批机制

本行制定了《业务授权管理暂行办法》及《业务转授权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有限授权、区别授权、及时调整、权责一致”的原则,根据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状况、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等因素实行区别授权,并适时调整。受权人及转受权人在授权范围内审批授信业务,超权限事项报上一级审查审批。总分行均设立信用审批委员会,负责审批、审议一定范围内的信用项目,委员会实行“集体审议、独立表决、多数通过”的审议决策方式,信用审批委员会主任委员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于委员会否决的项目,行长不得进行审批。

4、授信过程管理

本行编制了《风险管理手册》,制定了授信工作尽职系列制度,从授信的前、中、后台全过程规范尽职行为,对授信前调查、授信审查、审批决策、放款审核、授信后检查、不良贷款清收化解、以资抵债、贷款核销等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尽职要求,对授信业务过程实行全程管理,使风险管理覆盖授信业务的整个流程,使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操作规范和风险防范措施。其中:放款审核方面,本行在全行推行了集中放款审核工作,在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内设放款中心进行放款审核操作,确保信用业务审批意见得到有效执行和依法、合规的办理;授信后检查方面,本行按照“集中检查,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双线贷后检查,在信贷业务人员进行贷后检查的基础上,风险管理部设立专职贷后检查管理岗位,配备相应人员,专职进行贷后检查和管理。

目前,本行的授信前尽职调查、授信审查与审批决策流程图如下:

5、信贷风险监测与预警

本行制订了《信用风险预警处置管理办法》,通过内、外的信息来源渠道获取各种信用风险信息,在全行范围内进行预警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化解风险;本行开发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对客户的经营情况和本行信贷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和事前控制,随时提供管理信息和建议,及时发现与防范信用风险。

6、授信风险责任制

本行制定了《信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信用责任,强化内部监督和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并按照“民主公开、客观公正、宽严适度、有责必究”的原则,对办理信用业务过程中发生的信用业务人员的违规或失职行为进行责任认定并予以处罚,增强授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授信工作人员执行本行授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四、市场风险管理

(二)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信用风险方面,一是借鉴同业经验并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和历史数据的积累情况,提出初级内部评级法的有关需求并逐步完善,通过外包方式构建相应的量化风险管理模型;二是推进压力测试,对相关模型进行修订,考虑更多参数,使测试能够进一步逼近现实情况,并根据测试情况逐步推广到本行贷款的各重点行业。市场风险方面,一是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建立适合本行特点的利率敏感性分析模型,加强对利率变动及其影响的分析,提高对全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专业化分析、预测和管理的水平;二是建立总行统一管理、分行多渠道支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强化总行统筹管理能力,并逐步推进由余额管理为主转向以期限管理为主,合理把握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期限,控制流动性缺口。操作风险方面,在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各种业务的操作及管理流程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通过持续推动,逐步将各个环节、各个流程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全行业务的规范化操作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操作风险。

改革和创新信用业务管理模式,防范信用业务风险。从2003年初开始,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率先在全行系统内实行异地支行信用业务风险管理垂直委派制。这是继该分行实行项目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放款操作的专业化四分离后又一创新的信用业务管理体制,也为该行与银行同业加强信用业务风险集中有效控制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实行信用业务风险管理垂直委派制,是指该分行根据内控管理的要求,建立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独立负责的信用业务风险管理体制,统一信用业务风险管理标准;实施“专家办行”战略,率先聘请中介机构专家担任分行信用审查委员会独立委员,探索建立全新有效的信用业务风险控制机制;全面实施信用业务项目组长负责制,以及主办和协办人员对调查材料真实性负责制,强化、落实经办单位与经办人员对项目调查材料真实性的责任;全面推行信用业务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信用业务制约机制,强化对信用业务的调查、审查、审批、发放与发放后管理等各环节的所有相关人员实行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追究制;该分行风险管理部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对各经营单位信用项目贷后管理进行抽查和直接介入检查,形成了“双线检查”的贷后管理机制。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6

附件:

**支行2015年总结及2016年工作思路

2015年,在市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本级着力做强、两翼齐飞做优”的发展思路,继续发扬团队协作、勇争第一的开拓进取精神,面对不利的经济金融环境,全行员工奋力攻坚克难,加快转型、强化营销、细化管理、严控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主要业绩

2015年度支行绩效考核得分分,在全市行排名第一位;不良贷款和案件有效防控,支行被市分行推荐为省行先进单位。一是存贷款再创历史新高。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增长%,各阶段存款指令性任务均超额完成。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 亿元,增长%。二是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实现国际结算业务量万美元,同比增加%,完成任务118%;新增个人网银户,完成%;企业网银56户,完成140%;电话银行4579户,完成%,实现电子银行收入89万元,完成任务的%;贷记卡发卡8200张,完成100%,有效率达61%;代理寿险保费收入5725万,手续费收入131万,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代理基金销售量实现万元,完成任务的%,实现基金定投业务2800笔,完成任务的%;公司和个人理财收入分别为649万和472万,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80%和121%;个人理财签约871户,完成全年任务

1

的158%。债市通交易71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55%。三是经营结构不断优化。优良客户增加,年末新增三星级及以上个人客户666户,存款500万元以上的对公客户新增13户;贷款全部投向个人住房抵押客户和优良法人客户,优良法人资产客户占98%。资产质量提高,五级不良贷款785万元,比年初下降2225万元;不良贷款率占比%,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利息收回率为100 %。收入结构优化,中间业务收入3113万元,收入占比%。四是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实现经济利润万元,比上年增加4063万元,人均经济利润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财务管理能力增强。五是内控管理继续加强。全年安全无事故,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会计核算质量考评居全市第二,内控综合评价分上升至全市第三位,继续保持一类行标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客户维护,大力拓展存贷主体业务

一是全员发动狠抓存款拓展。对个人客户,加强柜面服务,挖掘目标客户存款潜力,发展和壮大个人优良客户群体,突出抓好储蓄增长,千方百计做好稳存增存工作。对单位存款,加强企业走访和服务,扩大开户面,拓宽对公存款来源渠道,使对公存款得到显著增长。在考核激励方面,全行上下积极开展全员营销活动,严格员工营销业绩考核,及时兑现工资奖励,营造全行上下齐心协力营销的良好氛围。二是双管齐下强力发展资产业务。针对市区行以个人业务为主体的经营定位,我行将个人资产业务作为主打产品,对个贷综合收益水平、客户准入、投放区域做了适应性的调整,双屿、仰义、藤桥、大学城开办个人抵押贷款业务,努力抢占个人贷款市场,并对个人贷

2

款在规模、利率、工资和费用上加大倾斜,鼓励员工营销,使个人贷款业务得到有效增长。同时,积极做好法人客户的维护和营销,加大考核营销力度,对他行优良客户采取的渗透式营销,扩大了客户群体,并做好优质项目的储备,为16年信贷业务的及早投放和有效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提升客户维护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和维护能力。加强存款客户大额变动管理和客户的指派维护,做好贵宾客户签约。推广支行范围内的贵宾存款理财帐户,提升对潜力客户的挖掘和维护能力。积极开展“走百家企业,送金融服务”活动,对区域重点客户和所有已授信企业进行走访,主动为优良客户提供信贷融资服务和结算服务。

(二)加大发展中间业务,全面推进网点转型。

一是加快贷记卡和网银的营销。不断强调产品覆盖率的概念,提高全员对通过推广我行产品来维系客户的意识,加强目标客户的产品营销,使营销成功率和产品有效率不断提高。在分行与支行个人网银争先赛的双重激励下,在对引导员全面培训的指导下,全行的网银激活率得以有效提高,非柜面业务分流率达到%,比年初提高%。二是加强国际业务市场营销。面对国内外经济的不景气及个人外汇政策的瓶颈,克服畏难情绪,通过大力推广个人外汇结算账户,使其个人外汇结算账户成为抢占非贸易结算市场的法宝和支行国际结算量的有力增长点。班子成员带领相关部门人员定期走访国际结算大户,及时了解客户情况,合理运用外汇理财和国际贸易融资等配套产品,加大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进一步锁定企业的国际结算。三是加速 3

推进个人和公司理财业务发展。建立常年财务顾问业务台账,做好理财服务售后服务工作。并在每季组织一次自律监管检查。四是加强理财产品的营销。积极营销推广基金定投业务和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等稳健型理财产品,在保障基金等产品顺利营销的同时,提升了客户资金的安全性。积极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既维系客户又增加了收入

(三)深化网点转型,推进网点向营销型转变

一是加速推进网点转型升格。完成对5个转型网点的硬件设施改造。在硬件转型的同时,强化客户维护,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精品网点。在兼顾对普通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提高网点柜面人员、客户经理对高端客户的营销和服务水平,利用VIP贵宾窗口、理财中心的差异化服务能力,促进网点功能提升和服务优化,通过网点转型真正提升网点价值 二是坚持“一点一策”建设营销型网点。根据网点所在区域的特点,在有条件的网点推出低柜,促进非现金业务的分流和产品的综合营销,实现由业务操作型网点向综合营销型网点转变。重视网点星级评定,各网点通过盯住星级目标,逐项分析指标,寻找薄弱环节,制订改进措施,使网点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加大风险排查,严防不良贷款反弹。

一是加大风险排查力度。重点排查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对外投资过大、现金流不足、抵押率低、对外担保大的信用大户;对出口型企业重点排查现 4

金流是否充足;对贷款扩张过快的企业,重点排查是否有参与房地产、资本市场、民间融资活动等行为,排查其关联交易行为和各家银行融资变化动向。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业务的风险排查和管理,严格防止融资性承兑。明确信贷风险排查责任,动态管理、持续跟踪,逐户建立《信贷风险排查台账》,对所有企业制定风险预案,落实防控措施。

二是抓好抵押物管理。对所有法人、个人贷款的抵押权证进行拆包核对查其是否登记有效、抵押物足值。根据分行新标准,对企业房地产抵押物按进行重估,并重新签订贷款抵押合同;对已签定最高额房产抵押的个人综合授信贷款,检查房产抵押物有否存在高估,切实保障第二还款来源的充足。加强抵押物登记保管规范管理,对抵押权证认真审核,双人封包操作,入库专门保管。由业务管理部牵头,集中力量抓好个人住房抵押预登记转正式登记工作,防范抵押悬空。

三是加强到期贷款收回管理。贯彻贷款到期提前通知制度,根据“有保有压”的原则,对续贷贷款提早收集贷款报批资料,对退出的贷款按预案策略性退出,对已发生的逾期贷款逐户落实清收措施。加强日常风险监测,并由风险经理负责督促网点做好逾期贷款本息的清收和处置。

四是强化个人信贷风险控制。加强个人信贷资金流向和用途监管,落实好贷后15天的首次跟踪检查,严禁其违约进入股市和其他高风险投资领域。根据信贷审批流程的变化,严格规范个人信贷审批网上操作,提高审批效率。强化经营部门负责人作为兼职放款岗的审核职责,加强对借款人、贷款金额、还款账号等要素进行严格审核。

(五)落实内控精细化管理,确保全行安全运营。

5

一是强调职责落实。坚持“认真、顶真”内控职责要求,狠抓会计内控行为“十条高压线”和营业网点负责人内控管理职责的落实,做实做足内控管理。加强会计主管履职能力,增强内控事中控制力。将国际业务、银行卡、电子银行、理财等中间业务规范操作,列入大会计管理范畴,由计财部承担起对支行本级及网点中间业务操作监管责任,增配会计监管人员,强化监管力度,落实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强调过程,抓住典型,狠抓整改回头看监管要求。同时强调自律监管,确保制度和责任落实。

二是做好业务辅导。抓好新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实行“新员工一人三师制”。由管理部门对有风险隐患的操作环节和业务风险点进行梳理,强化操作流程管理,抓紧做好转型网点的会计业务操作流程改造,加强临柜操作风险的提示,对网点提出的问题及时答复并汇总发送给各网点,做到知识共享。 突出各条监管线业务辅导职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对薄弱网点开展蹲点辅导。

三是落实案防措施。认真开展合规教育、《员工行为守则》教育,增强员工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责任意识。案防分析会注重实效,全年召开了四期以各条线为分类的案防分析会,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针对大排查及常规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问题根源,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员工动态管理,重视员工行为分析,重点对员工炒股炒房、担股经商办企业的排查,员工贷款一律报经行长同意。加大安全教育和防范设施的投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全年有效防范3起案件的发生,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确保了经营安全。

(六)加强队伍建设,致力于创建和谐农行。

6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员工行为守则教育检查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以文化人,提升员工执行力和凝聚力。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员工岗位序列考核办法,继续实行将各序列优秀人员直接作为高薪点岗位的候选对象。工作业绩与岗位晋升有机结合。注重员工素质培养,实施《员工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全年组织各级技能比赛4次、组织知识测试3次,全行有10位员工考取了AFP金融规划师执业资格,员工年度学习积分完成率达到100%。注重人才的使用,全年共举办2次公开竞聘活动,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中层干部、会计主管、客户经理、低柜理财员人才库。其中,提任为中层干部的2人,会计主管的2人,客户经理的3人,低柜理财员人,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执行力,优化行务管理流程,全面推行行长、部门与网点挂钩联系、每周工作汇报、主管每月例会三项制度。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订《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活跃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倾力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员工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认同感,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企业品牌得到有效提升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行去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上级行要求和建设城市优质行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网点转型进程需要加快、客户维护工作需要深化,资产营销力度需要加大,中间业务质量需要提速、业务考核机制还需完善、精细化管理需要强化,员工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2016年,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挥创业激情,以加快转

7

型发展解决矛盾和困难,深化发展策略,巩固发展基础,拓宽发展内涵,提升发展质量,营造发展环境,全力推进“理念优先、团队优秀、产品优化、客户优良、管理优质”的城市优质行建设。具体思路:

一是加强渠道建设,深化网点转型。继续做好网点硬件改造,重视思想上的“软转”工作,要坚持理念先行,以软转为核心,以人员转型为关键,突出抓好渠道转型、服务转型、营销转型。“渠道为王,大堂制胜”,通过加快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建设,提高产品的有效使用率,提高非柜面业务占比,实现柜面业务负增长,挤出人员充实到营销岗位,发挥低柜员工营销作用,创新客户经理考核方式,重视大堂服务现场管理,提高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全面推进网点从交易型向交易营销型转变。

二是加强客户维护,促进结构调整。资产和负债业务的有效增长是我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做好客户维护工作是负债业务增长的必要前提。必须高度重视客户维护,利用好丰富的客户资源,认真落实客户指派维护责任,做深做细客户服务,深挖目标客户的潜力,提高高端客户的占比和综合贡献度。要不断研究和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从过去单纯依靠传统业务向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全面发展,进而优化收益结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风险结构,提高点均、人均的规模和效益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资产营销,提高综合效益。15年的多次降息给我行16年的利润增长带来很大挑战。当前形势下,必须大力加强信贷业务的营销工作,做大做强信贷规模,及早抢占市场,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增加赢利。同时,依托信贷业务增长,注重中间产品对目标客户覆盖率的提升,开展交叉营销,推进国际业务、网银、贷记卡、理财业务、代理保险等

8

中间业务的发展。

四是加强要素整合,推进机制创新。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客户经理、低柜理财、会计主管、中层后备干部等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财务指挥棒的作用,通过绩效考核、岗位晋升、评先评优等机制的建立完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使员工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回报和成功。让员工成就理想,为员工谋求幸福。

五是加强内控管理,确保经营安全。安全发展是业务发展的前提,必须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风险管理的警惕性、敏感性和有效性。实行全面的风险过程管理和全员的风险管理,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以文化人,自觉主动地控制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

六是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廉洁办行。进一步加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岗双责”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突出“责任分工、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重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把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纳入经营责任制考核内容中,促进支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是加强效能提升,推动文化建设。各级干部要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以身作则,真抓实干。支行班子、管理部门继续实行与网点联系制度,加强员工、部门之间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努力做到班子团结具有向心力,团队合作具有战斗力,环境和谐具有凝聚力,创新发展具有生命力。注重人文关怀,把业务发展建立在员工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9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共14篇)

银行管理人员述职报告2020

银行从业人员述职述廉报告

银行工作人员述职述廉报告

风险管理部 述职报告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7

1、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 )( 分)

✔ A 市场风险

✔ B 信用风险

✔ C 操作风险

✔ D 战略风险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1、风险的特征包括( )( 分)

A 隐蔽性

B 加速性

C 可控性

D 扩散性

正确答案:A B C D 

2、市场风险的类别包括( )( 分)

A 利率风险

B 汇率风险

C 股票价格风险

D 商品价格风险

正确答案:A B C D 

3、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分为哪三个层次?( )( 分)

A 风险水平

B 风险迁徙

C 风险抵补

D 风险消耗

正确答案:A B C 

4、风险管理体系包括( )( 分)

A 组织系统

B 信息系统

C 预警系统

D 监控系统

正确答案:A B C D 

5、我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哪几类( )(A 人员

B

分) 内部程序

C 系统

D 外部事件

正确答案:A B C D 

6、柜面操作风险的特征包括( )( 分)

A 内生性

B 多样性

C 可控性

D 损失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A B D 

7、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 )( 分)

A 操作失误型

B 主观违规型

C 内部欺诈型

D 外部欺诈型

正确答案:A B C D 

8、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 )(A

分) 识别

B 评价

C 预警

D 控制

正确答案:A B C 判断题

1、巴塞尔委员会规定,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比率不得低于25%。( 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 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3、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 )(分)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8

二00六年度xx建行在上级行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上级行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抓营销、防风险、增效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各界、各部门和广大客户的支持下,通过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

一、强化营销,各项业务继续增长。

1、存贷款业务。今年以来,传统业务发展势头较好,存贷款业务量放大较多。截至十

一月末,全口径存款当年新增1820万元,完成上级行下达任务的101。贷款业务全年累计发放860万元,比去年同期累计多放120万元,有力的实现了增加经营效益和支持经济发展的目的。

2、结算业务。今年以来,随着我行开办的业务产品不断增多,服务手段持续增强,各项业务的结算量都有较大的放量增长。全年共实现办理各项业务手续74万笔,资金结算金额11亿元。其中现金收付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

3、利润情况。今年全年随着业务量的增大,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共实现收入187万元,实现账面利润69万元,相比去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二、整合内部资源,实行大营业室制。

我行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增强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服务配置的协调性,确保各项业务的健康开展。今年初,把所有业务部门、业务岗位全部集中到营业室,分管领导到营业室办公。各部门共处一室,尽量减少流程环节,积极进行联动营销、联动协调。在今年的账户规范清理专项治理、实行新帐户管理办法和每季度对帐工作中,充分显示其积极效果,几项工作在市行名列前茅。对公业务增长较快,个银业务稳中有升。

三、强化审批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防范信贷风险是今年总行确定的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我行虽然只有办理小额质押贷款的转授权,但是我们不敢懈怠,信贷审批权限上收一级,所有贷款均有主任亲自把关审批。同时还组织信贷人员和审批人一起学习有关文件规定,凿清细节,在法律上找着立足点,明确了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求本人办理,就是别人转借也要本人当信贷人员面亲签转授权书。二是坚持审慎原则,对于任何有疑问的票据,不能只凭本人提供的证据,必须信贷人员亲自去核对求证,无误后才能受理。三是坚持谁受理谁负责的制度,和绩效和年终考核挂钩,强化责任认定。经过努力效果较好,确保了贷款不良额、不良率均保持为0。为我行不良贷款率的下迁,作了尽可能的贡献。

四、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服务质量。

今年初,我行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领会上级行有关发展战略的精神,结合我行实际,自觉把经营定位于以个银业务为主,以经济效益为主。牢固树立两个中心,在管理上以效益为中心,在营销上以客户为中心。自觉把效益、把创造增加值作为衡量经营上每一笔业务、管理上每一项决策的主要标准之一。自觉把客户(特别是质优高效客户)作为服务中心。为了服务客户,今年来我们在硬件上,在节俭的前提下改进了营业的设施、环境;在人员上全力向一线倾斜,将大部分人员(包括主管负责人)全部充实到营业室;克服自身困难,调整岗位配置,增设服务窗口,进一步减少客户的等候时间,尽最大努力提高办理业务的便捷性。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加强教育、督导,常抓不懈,提高了服务水平,初步做到了全行为一线,全员为客户的氛围,推动了工作进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继续抓好落实、促进廉政建设。

多年以来,我行对廉政建设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始终把反腐倡廉、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一项根本性工作,精心部署、常抓不懈。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加强班子建设。行领导班子认真坚持了党小组学习制度,把廉洁自律的有关制度、规定、领导讲话作为重要内容,多次组织学习讨论,努力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加强自身建设的自觉性。二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上级行的要求,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反思在工作、学习、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成绩和不足。通过民主生活会使班子成员切实做到遵章守纪,防微杜渐,增强了凝聚力。三是认真落实责任制度,加强监督和考评。按照上级行关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要求,层层签订了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并纳入到年度工作目标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坚持例会制度,各部室定期要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落实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确保党风廉政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四是继续实行行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今年以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重点,按照上级行和县里的要求,进一步抓好了行务公开制度的组织与实施,建立健全了内外部监督机制,利用各种形式定期公开监督内容,自觉的接受员工监督,努力提高行务公开实施效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总之,我们xx建行在二00六年度的工作中,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各项业务发展不平衡,成

银行风险管理述职报告 篇9

某银行风险管理报告

一、近年来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 ..........................................................2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2

2、改善审计监督模式,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5

3、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5

二、风险管理体系 ....................................................................................8

1、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8

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10

3、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11

4、高级管理层及其下属委员会.........................................................................11

(1) 行长 .....................................................................................................................11 (2) 管理层下设专门委员会 .....................................................................................11

5、其他.................................................................................................................13

(1) 总行风险管理板块 .............................................................................................13 (2) 审计部 .................................................................................................................15 (3) 监察室及保卫部 .................................................................................................16 (4) 业务条线风险管理 .............................................................................................16 (5) 分行风险管理架构 .............................................................................................16

三、主要风险管理 ..................................................................................18

1、信贷风险管理.................................................................................................18

(1) 信贷政策及指引 .................................................................................................19 (2) 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 .........................................................................................20

2、市场风险管理.................................................................................................32

(1) 利率风险管理 .....................................................................................................34 (2) 汇率风险管理 .....................................................................................................34

3、流动性风险管理.............................................................................................35

4、操作风险管理.................................................................................................36 (1)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监控 .................................................37 (2) 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37 (3) 本行的流程银行建设,强化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38

5、合规风险管理.................................................................................................39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 ..........................................................41

1、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41

2、寻找有效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先进风险文化.........................................41

3、大力推广内部评级法,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41

4、进一步落实、推进、完善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42

5、明确管理思路,切实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42

6、进一步强化对会计领域的操作风险管理.....................................................42

7、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改进和创新资产保全工作.....................................42

8、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43

9、推进流程银行建设.........................................................................................43

10、重视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43

本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有效的内部控制持续改善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全行在合理的风险水平下安全、稳健经营。

一、近年来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

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本行一直坚持进行适当的改革,以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全行风险的目的。 2004 年,本行进行了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财务重组、架构再造、引资等一系列的改革,其特点为“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2004 年,本行成立了董事会和管理层两个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本行风险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决策和管理。

2005 年,本行设立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华西五家区域授信审批中心,建立垂直、独立、专业化的授信评审体系,以统一授信准入,强化总行集中控制力,贴近区域和地方经济特点细化授信投向指导,推进业务发展。

2005 年,本行完成风险管理板块整合,形成全行风险监控、授信管理和法律合规条线,不良资产较多的分行单设资产保全部,放款中心归口风险监控部门管理。

2005 年,本行推行风险经理制度,在全行信贷业务领域建立起高素质的风险经理队伍。推行双线风险监控和报告机制,将个金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2005 年,本行推行业务单元型市场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监控部和预算财务部履行综合风险管理职能,各业务单元履行具体风险管理职能,建立国际、资金业务的双线监控和报告机制,设定了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在内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制,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运用公允价值评估、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压力测试等手段,定期对本行投资和资金交易中的市场风险状况进行评估。2007 年初,本行单独设置资产负债管理部,并内设市场风险管理部,接手全行市场风险的综合管理职能,对全行市场风险实施集中统一的监控管理。

2005 年,本行推行省分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省分行从体制机制、工具技术、管理标准、风险处置、队伍建设方面统一规划布局全省的一体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全行风险管理的集中度大大提高。

2005 年,总行和省直分行单独设置预算财务部和会计结算部。2007 年,总行单独设置资产负债管理部,完成了财务管理板块的整合。总行会计结算部下设会计风险监督管理部,省直分行会计结算部分设账务中心、参数分中心、风险监督中心。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下设综合业务部、市场风险部、中间业务管理部、票据管理部和定价管理部。

2006 年,本行成立总行数据中心,集中处理全行所有账户数据、客户信息和管理信息。

2006 年,总行进行了零售业务的组织架构调整,撤销私人金融部,新成立个人金融规划部、个人金融销售服务部、个人金融产品管理部和个人金融风险管理部。

2007 年,本行将个人金融风险管理部更名为零售信贷管理部,并在零售信贷管理部内下设个贷风险计量部、个贷授信部、个贷产品部和个贷风险部,主要由个贷风险计量部和个贷风险部负责个人金融业务相关风险管理。

2、改善审计监督模式,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1997 年,本行启动审计体制改革,成立稽核监督委员会,所有分支行均单设稽核机构。

2002年,总行对各分支行稽核机构负责人实行委派制。

2004年,本行启动省辖行审计机构改革试点。

2005年以来,本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率先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利用汇丰银行TSA技术援助项目,以风险为导向配置审计资源、实行持续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监督流程。

2005年,本行完成地区审计部设立工作,在北京、沈阳、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分别设立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华西六家地区审计部。

2006年1月,撤销省辖行审计部机构建制,建立起“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部-省直分行审计部”的审计体系框架。

本行不断加强审计整改工作,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审计整改台账、进行后续审计、加强日常的整改追踪,重视对严重违规违纪责任人的处理工作。

3、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本行一直致力于引入和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工具,着力加强精细化风险管理,开发先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不断强化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以持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构建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004年以来,本行引进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绩效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风险限额管理、内部评级制度等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

2004 年以来,本行推行“一行一策”、“一项一策”的精细化风险管理方法,从信贷授权、授信指导、信贷审批,到资产质量监控、不良资产清收、法律合规管理,不再搞“一刀切”。本行建立了分行资产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评估分行风险管理,构建精细化风险管理的基础。

2004 年以来,全行统一的信贷风险管理手册编写完成,成为指导全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动态化的管理工具;积极推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水平。

2004 年以来,实施风险过滤、监察名单、迁徙分析、风险提示为主的一系列风险监控工具,基本实现了对信用资产的逐笔、动态、分类风险预报和分析;率先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全部减值贷款实施逐笔拨备。

2004 年以来,采取垂直管理、专业管控、提前介入的资产保全方式,使处置效率大大提高;形成集约化经营不良资产的理念,重在提高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在全国实施集中拍卖抵债资产;建立健全风险资产应急处置机制,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突发风险。

2004 年至2006 年,完成了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各项任务,核心账务系统对公对私部分,集中式信贷管理系统、集中式国际业务系统、基金代销系统、外汇宝系统及个人信贷管理系统在全行各分支行成功上线,实现了全行数据的安全集中管理,形成了全行一体化的新一代业务处理及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为全行风险管理系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 年9 月,客户综合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全行公司客户和集团客户信息的共享以及业务分析、营销流程管理等功能。

2005 年11 月底,现代化数据中心交付使用,于2006 年初实现系统平稳切换,投入运行。并实现了数据中心与总行办公大楼间的同城异地实时数据备份和系统备份,能够保障数据中心设备出现故障后系统及时切换到总行备份中心,形成了适应业务变化、发展的信息系统基础技术平台。

2006 年,内部评级法的系统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部分分行上线试运行;同年7 月,业务标准手册系统在全行上线试运行,形成全行标准化、体系化、电子化的文件集中管理与控制平台;同年9 月,“票据凭证印鉴防伪系统”通过试点验收,为大集中核心账务系统与票据凭证印鉴防伪系统的联动控制创造了条件;同年11 月底,全行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在全行上线试运行,其目标是实现对全行各类资产风险管理的日常操作系统化。

4、加强员工履行、遵守本行政策与程序的问责制

近年来,随着风险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成为本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3年,本行制定不良信贷资产责任认定和追究办法,规定对可疑和损失类信贷资产,必须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次级类信贷资产凡移交风险部门管理的,也应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

2005年,本行对责任认定办法进行了修订,提出了风险定责的理念,即凡授信业务风险评级降为次级类及以下的,必须进行责任认定,且认定对象涵盖整个授信流程的各个环节(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放款中心、授后管理、资产保全等)和相关当事人。由此本行的责任认定从损失认定彻底转变为风险认定,鼓励主动报告风险,化解风险。

2005年以来,本行还制定了《会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工作职责》、《会计人员违规操作责任追究办法》,并相继出台了《授信工作尽职调查和信贷问责》、《公司业务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个人贷款业务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加强对经济案件案发责任人责任追究办法》等各类内控尽责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各类风险管理责任人、相应责任及需进行责任认定及追究的若干行为。

上述风险管理措施已使本行实现了前、中、后台的风险管理职能分离,提升了本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本行相信上述措施的实施改善了本行的整体风险管理环境,并促进了本行资产质量的改善。

二、风险管理体系

1、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

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图如下:

采用国际惯例。2001年,本行作为世界银行指定的唯一受益人在信贷流程方面引进并承办了由世行管理、亚欧基金出资的“加强交通银行信贷流程技术援助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

界定风险管理责任。本行已界定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此外,从本行的高级管理层到分行的管理人员乃至相应的职员,均根据其各自的职位及职责范围在风险控制方面承担不同的责任。本行也将个人的表现评价及薪酬与本行的资产质量挂钩,以鼓励全面遵守风险管理指引及程序。

明确划分前台、中台及后台。中台的风险控制职能独立于前台业务活动以及后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控与评估职能。

全面的风险管理覆盖。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覆盖本行所有业务的风险,并且覆盖了各种类型的风险,例如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

矩阵式风险报告结构。在本行目前的风险管理结构内,分行的副行长负责管理各自分行的风险及资产质量,并直接向有关分行行长及负责本行风险管理的副行长报告。

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本行董事会是负责本行风险管理及审批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的最终机构。通过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对本行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并评估本行的总体风险。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督本行的风险管理、评估本行风险,以及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完善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战略和政策。同时,本行根据相关法规在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立了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直接向该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本行的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查单笔交易金额占本行资本净额百分之一以上,以及交易余额占本行资本净额百分之五以上的重大关联交易,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管本行的内部审计系统及其实施、审查本行的财务报告及对本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此外,本行的董事会还检查本行的合规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本行是否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要求。

3、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本行的监事会履行检查本行财务,监督本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履行本行职务的行为等职权,其下属的监督委员会根据监事会授权承担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

4、高级管理层及其下属委员会 (1) 行长

本行行长负责有关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制定及执行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并直接向本行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事宜。本行行长亦委任本行其中一名副行长协助有关风险管理事宜。

(2) 管理层下设专门委员会

本行已成立四个专门委员会,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信贷政策委员会及贷款审查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协助本行高级管理层制定和完善本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信贷政策和指引,以及在本行各职能部门执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指引。这些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由本行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本行也聘请具有丰富相关经验的人士担任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在该四个委员会中,本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资产负债委员会直接向行长报告,其它两个委员会则向指定的副行长直接报告。

本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根据董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确定本行的整体风险策略、风险控制目标、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措施,对本行风险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风险事项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管理违规事项的处理意见,听取内部控制委员会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有关重大事项的报告,以及确定全行风险管理的其他事宜。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内部控制委员会及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研究及批准全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年度目标、中长期规划以及方针政策,对全行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估和监督,对造成内部控制重大失效、重大经济案件和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的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以持续改善本行的内部控制,把经营风险减至最低,确保本行各项业务的安全经营、稳健发展。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本行风险资产保全和处置业务,以及向有权审批人提供审查意见。

本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检查本行业务营运、制定有关本行风险管理的业务目标、检查本行内部规定的实施及制定上述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政策。

本行信贷政策委员会根据董事会、高管层制定的业务发展计划和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研究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信贷业务运行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和审议信贷政策、管理制度和营销策略,为高管层提供工作建议。

本行贷款审查委员会是对“正常类公司授信客户”进行授信审查的机构。通过集体审议,向本行有权审批人提供审查意见。各省直分行及辖属分支行均设立贷款审查委员会。

5、其他

(1) 总行风险管理板块

作为本行组织架构重组的一部分,本行总行层面的风险管理板块包括授信管理部、风险监控部、资产保全部、零售信贷管理部及法律合规部,其中授信管理部下设授信审批中心,以改善本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理板块连同本行的审计部、监察室和保卫部,共同负责本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程序。

①授信管理部

本行总行授信管理部负责制订本行有关授信管理的政策和制度,指导和检查区域审批中心及各分行授信管理部门的工作。总行授信管理部内设总行授信审批中心,总行授信审批中心和华北、华东、华西、华南、华中五家区域授信审批中心负责权限范围内公司授信业务的审查审批,并做好集团授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工作。

②风险监控部

本行总行风险监控部负责制定本行风险监控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并承担风险监控条线辅导、检查和评价工作,同时实现对各类业务性资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统

一、持续的监测、检查和评估。

③资产保全部

本行总行资产保全部负责制定并完善本行有关资产保全业务的政策和制度,对各分行资产保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组织全行进行问题类资产的保全和处置。

④零售信贷管理部

本行零售信贷管理部负责调查、研究和制定个贷业务产品管理、授信管理、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的政策和制度;组织、指导、检查全行个贷条线产品管理、授信管理、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工作;督导全行完成个贷业务风险控制指标;研究开发和管理个贷授信工具和内部评级系统等风险计量工具;预警、监控、识别、化解个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⑤法律合规部

本行总行的法律合规部负责制定本行法律合规管理工作制度,对分支行的法律合规工作进行指导、管理、检查监督和评价,对本行适应各项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情况进行持续的合规评估。本行现正建立内部合规管理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合规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此外,本行总部的相关部门和各家分行必须每年最少一次提交合规报告给法律合规部。

⑥资产负债管理部

本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全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包括拟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识别、计量、监测和评估市场风险,检查和指导相关业务部门的市场风险管理情况。 (2) 审计部

本行审计系统实行“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部-省直分行审计部”三级架构,实行垂直、统一的条线一体化运作,由总行审计部对全条线的业务进行统一管理。

本行审计部负责监督和评估本行的内部控制及对本行的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审计部向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监督委员会报告。审计部决定对本行经营和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估的频率和范围、对任何业务部门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重大风险或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独立的检查或评估,特别是检查与评估以下各项:

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遵守本行内部政策或指引及这些政策或指引的有效性;

本行风险管理(包括授信管理)及会计系统的有效性;

本行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

本行内部控制和程序的优良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对发现的问题,本行审计部负责跟进,对补救行动进行监督及促进风险防范。

本行的审计部每年一次详尽审核本行的财务和经营表现、信贷风险管理、会计事项、科技应用,以及内部控制,包括审核本行的分行和支行。此外,审计部就新事项进行特殊审核,审核可能以现场审核及/或非现场审查方式进行。 (3) 监察室及保卫部

本行的监察室主要负责对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遵守法律和规定情况的监管,以及对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发生舞弊和违反内部规定的行为进行纪律处分或采取防范行动。本行的保卫部主要负责实施并执行本行内部保卫规定及防范刑事案件和意外事故。监察室及保卫部已经制定了一套防范和处理违规行为的从业规范和纪律,还建立了一套报告、监管及调查违规行为的制度。 (4) 业务条线风险管理

本行各业务部门根据内部控制总体目标与原则,负责各自条线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同时接受内部审计条线的检查。由各部门负责人承担本条线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责任,并在各业务部门内部设兼职合规管理员,在法律合规部门的指导和本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结合与本条线相关的外部法律规则和各自实际情况,组织协调本部门合规管理工作。

(5) 分行风险管理架构

本行实行省分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模式。由省分行对省辖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实行统一管理,总行则按照“下管一级、监管两级”的原则进行管理。总行向省直分行下达各项政策和计划指标,并同时监管省直分行和省辖行的政策执行情况。

本行各省直分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同时承担内部控制委员会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职责。该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该分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的执行。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分行行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风险监控的分行副行长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同时承担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职责,集体审议风险资产的管理处置等事项。

本行各省直分行单设授信管理、风险监控、法律合规部门和个贷管理中心,根据不良资产金额情况在部分省直分行单设资产保全部门,上述部门共同构成各省直分行的风险管理板块。分行授信管理部门负责权限内正常类公司授信客户授信业务风险审查和授信管理。分行风险监控部门负责对各类业务性资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预警、监测、检查和评估。分行风险监控部下设独立的放款中心,负责分行客户授信业务额度使用控制、放款账务处理和信贷法律文本档案的集中管理。分行法律合规部门负责为分行管理层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进行合规管理和反洗钱工作。分行资产保全部门负责不良资产的保全和处置。分行个贷管理中心对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本行各省直分行单设预算财务和会计结算部门,上述部门共同构成分行的财务管理板块。分行预算财务部门负责分行的综合预算、财务、固定资产、信息统计、管理会计核算和分析、股权以及人民币资金业务管理(不单设资金部的分行)。

会计结算部门负责分行本外币(对公、对私)会计结算工作统一管理,会计结算部下设账务中心、参数中心和风险监督中心,共同承担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职能。

本行各省直分行设置监察室。负责对监察对象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党纪党规、法律法规、行内规章等的情况进行监督,查处和防范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并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本行所有分行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由各部门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责任。各业务部门内部设兼职合规管理员,在法律合规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外部法律规则和本部门实际情况,在本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协调本部门合规管理工作。

本行将各海外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纳入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由总行国际部承担海外机构牵头管理职能,并负责协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总行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海外分行内部控制建设、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

三、主要风险管理

1、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是指客户或交易对方不能或不愿履行与本行达成的承诺的风险。本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为实现这个目标,本行已制定并实施了全面的政策和程序以识别、衡量、监控和控制本行的信贷风险。

按照本行总体风险管理策略,本行已采取以下主要行动,以确保在本行经营中实行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

保持信贷审查过程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对单一客户实行统一的综合授信额度管理;

对同一集团内的客户实行集团授信管理;

在贷前信贷分析时,强调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并结合考虑其它各种因素,包括还款、纳税和商业信用记录;

避免在授信过程中过度依赖抵押品和保证;

按需要继续实施贷中和贷后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措施;

将明确界定的信贷风险管理职责和责任分派给风险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相关环节和岗位;

在不同地区、行业、产品、客户、期限和货币中合理分布本行的贷款组合;

正确衡量和披露所承担的信贷风险敞口;

保持一致的信贷政策。 (1) 信贷政策及指引

在本行目前的风险管理系统下,本行总行的授信管理部就本行公司授信客户的信贷政策和指引提出建议。如属重大信贷政策和指引建议,需经信贷政策委员会审查批准,在其它情况下需经本行的行长或有关副行长审查批准。总行的零售信贷管理部就本行零售客户的信贷政策和指引提出建议,需经本行的行长或有关副行长审查批准。分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贯彻执行这些政策及指引。在必要时这些信贷政策和指引会进行修订,以反映人民银行或中国银监会颁布的政策指引、规定或法规,以及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不同行业的趋势及其它相关因素。

2005年,《交通银行信贷政策手册》和《交通银行信贷业务手册》编制完成,为信贷政策的传导、更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2) 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

①概况

本行的贷款审批程序涉及贷款申请的评估和分析,以确保本行对借款人、贷款目的和结构以及借款人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和还款能力有深入了解。为避免利益冲突,本行致力保持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中各职能的相对独立性,本行的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主要分成三个功能环节:贷前信用调查;贷款申请的审批;贷款监察和管理。

②企业贷款

本行采用多级授权授信审批体系,即主要根据拟授信额度及期限,根据授权,经本行有权审批人审批后,放款中心将向符合各种文件和法律要求的客户发放贷款。

A.贷前调查

所有的企业贷款申请,不管是采取新贷款的形式还是采取现有贷款续贷的形式,都要接受贷前信用调查,该调查主要由本行的客户经理执行。贷前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企业借款人的背景、贷款的目的和结构、行业风险、企业借款人的经营和管理风险以及企业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包括其盈利能力、财务比率、现金流量、流动性和还款能力)以确定一个适当的贷款限额,了解担保人(如有)的总体信贷风险及其还贷能力,并制定企业客户信贷评级的初步评级。调查结果和分析及建议评级,反映在本行客户经理撰写的授信分析报告中。此外,在作出发放授信决定前,也会考虑本行的整体信贷风险、适用法律或法规限制和其它因素。

为进一步优化本行对贷款相关信贷风险的评估和监查,本行已采纳一套内部十级信贷评级系统(该系统为本行于2001年起实施的世行项目的成果)来评估本行的国内企业客户和贷款。在本行的内部十级信贷评级系统下,根据人民银行的五级贷款评级系统的相应信贷评级,一至五级的信贷评级为“正常”、六至七级的信贷评级为“关注”、八级的信贷评级为“次级”、九级的信贷评级为“可疑”及十级的信贷评级为“损失”。

根据此十级信贷评级系统,本行不仅评估本行贷款的信贷风险,同时亦评估企业客户的信贷风险,这使本行可进一步完善有关贷款的信贷风险评估。本行在评估企业客户的信贷风险等级时会考虑一些定量或质量因素,包括:

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包括现金流量、资产和负债以及获取其它资金来源的能力;

分析借款人的非财务状况,主要包括管理和经营,以及受外在因素和不可预见事件的潜在影响;

借款人所从事的行业和借款人的市场地位。

信贷评级处于本行内部十级信贷评级系统下一至七级中到期未还款记录不超过90天的客户被归类为“正常类客户”,而信贷评级系统下八到十级或至少有一笔90天以上的到期未还款记录的客户被归类为“问题类客户”。当本行评估某一贷款的信贷风险评级时,本行主要考虑该企业客户的信贷风险评级和其它因素,例如:

贷款担保(如有);

贷款拟定目的、用途或结构;

国家风险;

拖欠贷款记录(如有)。

各贷款申请是根据借款人承担的全部现有未偿还贷款进行审查的。如果借款人贷款未收回,则任何新申请必须经过适当的审批管理人员或贷款审查委员会根据借款人的债项总额及贷款类别决定审批。在评估信贷风险时,本行还要考虑本行在贷款组合水平上的总体信贷风险,并遵守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B.贷款审批

在完成调查后,企业贷款申请将由本行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本行客户经理提交的贷款申请经分行授信管理部审查后,提交分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或有权审批人审批。本行分行的贷款审查委员会由七名委员组成,由本行各分行负责授权管理的主管副行长担任贷款审查委员会主任。为确保本行分行的前台及中台部门职能分隔,分行的主管副行长不得主管前台部门,例如市场营销。各贷款申请必须得到5名委员的批准才能通过,主任委员有一票否决权。分行行长有权否决分行贷款审查委员会的授信决定,但无权批准被贷款审查委员会否决的任何贷款。本行分行的贷款审查委员会一般每周开一次会议。分行超越权限授信业务均需提交区域授信审批中心或总行审批。

分行提交的贷款申请经总行授信审查后,提交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或有权审批人审批。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由9名委员组成,包括总行副行长,来自授信管理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监控部、预算财务部、国际业务部、资金部、法律合规部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并由副行长担任贷款审查委员会主席。提交给本行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的所有贷款申请都须经过三分之二以上委员的批准。本行行长有权否决本行贷款审查委员会作出的授信决定,但无权批准已被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否决的申请。

C.针对某些客户的特殊程序 问题客户

与高风险客户相关的任何贷款申请或任何贷款重组计划,均需提交资产保全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和审批。本行各分行根据授权取得贷款重组限额,任何超出该限额的重组计划需提交本行总行的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审批。

本行总行的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由9名委员组成,包括本行一名主管资产保全的副行长,及来自资产保全部、授信管理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监控部、法律合规部、国际业务部、预算财务部及监察室的代表,并由副行长出任主席。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可以担任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顾问。

在分行层面,所有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及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职能通常由各分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本行分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由9名或7名委员组成,并由该分行的行长出任主席,以及由该分行负责风险管理的副行长出任副主席。风险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必需得到由9名委员组成的委员会的6名委员或由7名委员组成的委员会的5名委员的批准,并且主席有权否决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决定。然而,该分行副行长、主管风险管理的执行副行长或本行行长均无权批准风险管理委员会之前已否决的申请。本行分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必要时召开会议。

集团客户

为了更好地管理客户授信集中风险,本行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规定,结合本行管理需要确定了集团客户范围,对同一集团内的客户采取集团授信管理模式,并按照“分类管理、厘定职责、优化流程、强化监控”原则加强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集团客户的主办行牵头组织或协助总分行公司业务部门做好集团客户信息调查汇总、集团关系确认、授信业务办理和授后监控管理等工作,协办行协助主办行进行集团客户的授信分析及管理,办理集团客户在本行的授信业务。一般情况下,主办行由集团总部所在地分行担任。在授信审查时,本行将根据集团客户的特点对集团客户的股权结构、经营管理和资金运作模式、对外投资、集团主营业务、关联交易行为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审核,并注意防范集团内部互保风险。本行相信,这些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更有效管理集团客户风险。

D.贷后监控

本行对个别及组合性的对公贷款在银行内部的各层次进行监控。本行客户经理负责对客户进行贷后监控,已移交的问题类授信客户的贷后监控由资产保全清收人员负责。授信管理部门负责对正常类授信客户的监控报告进行审查,资产保全部门负责对问题类授信客户的监控报告进行审查。风险监控部门对贷后监控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这些定期贷款监控检查的目的是:

获取每名借款人财务状况的最新资料;

获取每笔贷款的履约和还款状况的最新资料;

及早发现拖欠的警告信号以便于采取快捷的补救行动;

获取总体贷款组合承担的信贷风险的最新资料;

容许信贷政策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监控本行贷款组合的总体质量、识别重大趋势和评估本行信贷风险策略和政策的适合性。

根据各客户的信用等级、贷款规模和还款历史的不同,本行对各笔企业贷款的监控频率也有所不同。例如,对本行十级信贷评级系统下任何信贷评级为一至五级的企业客户,定期监控每年进行一次;对信贷评级为六或七级的客户,定期监控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对信贷评级为八级或以上的企业客户,定期监控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根据受监控信贷产品的性质,本行可能会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来监控本行贷款和本行客户的信贷风险,包括:

检查对信贷条款的遵守情况;

通过现场拜访和会议与客户保持定期接触;

及时跟踪文档缺失情况;

按借款人类型、业务类别和内部信贷评级进行定期的组合风险评估。

在运用这些方法发现客户有拖欠的迹象时,本行将对相关客户的信用质量和还款能力进行更详细的审查并采取适当的补救行动,如采取要求提前还款等措施。

E.风险预警及监控系统

本行已经实施一套风险预警及监控系统,已经运用包括三层风险过滤、风险监察名单在内的多种风险管理工具,旨在尽早发现风险,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及确保本行有足够的拨备和使损失减到最低。

为及时发现风险,强化对“正常”类和“关注”类信贷进行一致、审慎、有效的风险监控和管理,本行风险监控部实施了“三层风险过滤”和“风险监察名单”制度。全行风险经理通过“三层风险过滤”的筛选,对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客户实施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符合“风险监察名单”定义和风险特征的客户纳入 “风险监察名单”重点监控和分类管理。

如果一笔贷款存在借款人或担保人可能无法履行其义务的风险,该客户将被列入“风险监察名单”。本行将“风险监察名单”涉及的风险进一步划分为风险可逆、风险较大和风险严重三类。“风险可逆”是指虽存在潜在风险,但经采取一定的防范或改进措施后,极有可能转为“正常”类的授信业务。这一类风险主要在本行风险监控部门的监管下由客户经理进行管理。“风险较大”是指存在潜在风险,并且可能会一定程度地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的授信业务。这一类风险主要在本行风险经理的重点监控和指导下,以客户经理为主体进行管理。“风险严重”是指风险趋向恶化,在六个月之内很有可能降为“次级”类的授信业务。这一类风险由资产保全部门提前介入,直接管理。

③个人贷款

本行分行的零售部主要负责对相关分行的个人贷款信贷管理,而在本行分行零售部内设立的个人贷款管理中心,则主要负责审核、审批和管理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个人贷款。

A.贷前调查

零售客户表明有意申请消费贷款或营运资金贷款后,本行支行的销售人员会亲自会见客户,收集有关贷款申请资料,确保申请数据准确有效,并且以书面及电子方式将申请数据发送至本行分行的个人贷款管理中心。

当审查贷款申请时,个人贷款管理中心的审查人员需根据若干因素对信贷风险作出评估,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申请材料的完整性,以及这些材料是否符合规定;

贷款的拟定用途;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贷款额与价值比率;

担保人的财务状况、抵押品的估值以及登记抵押品或按揭的可行性。

B.贷款审批

本行就个人贷款采用多级信贷授信审批程序,即主要根据拟授贷款的本金金额和贷款类型,在分行由低级至高级逐层审批。此外,以政府债券和存款证明担保的个人贷款可由本行任何一家有信贷经营权的支行审批。

C.贷款监控

本行的消费贷款主要通过每月偿还本金和利息方式进行监控,而本行向个人作出的营运资金贷款则主要通过在支付贷款15 日内审查贷款的用途方式进行监控。当本行发现零售客户有还款困难时,将进行调查和采取适当补救行动。

(3) 不良贷款管理及收回

为统一管理本行的不良贷款,并致力于改善不良贷款的收回水平,本行已建立一个资产保全部,专门管理和解决不良贷款,提前介入和化解潜在贷款风险,并向本行负责监督不良贷款管理的副行长报告。

在总行层面,资产保全部对本行的不良贷款提供统一管理,并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建立和实施解决不良贷款的统一政策和程序。在本行的分行层面,部分分行设有资产保全部,而其他分行在风险监控部下设有专门人员负责分行的不良贷款管理。在本行的架构内,本行约有320名资深的专业人员负责解决不良贷款。

本行制定了一套不良贷款的管理模式,对于风险程度较高,处置难度较大的不良贷款,由资产保全部经理直接负责不良贷款保全(即移交模式);对于风险程度低,债务人有还款意愿的不良贷款由资产保全经理和授信经营部门客户经理共同管理(非移交模式)。根据不良贷款的具体风险状况,采用移交与非移交模式,充分利用授信经营部门的客户关系基础,并发挥资产保全部门的专业化处置优势。在具体不良贷款的处理过程中,资产保全部亦会咨询公司业务部、授信管理部、风险监控部、法律合规部,以至(如合适)外部的专业人员解决不良贷款。

本行针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问题类客户子模块,实现了不良贷款管理与正常授信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保障了不良贷款管理权限和管理流程的集中统一。本行正在开发的资产风险管理系统中也专门设计了分析不良贷款信息的功能,该系统有利于提高本行对于不良贷款管理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深度。

本行资产保全部负责实施并不断完善不良贷款管理的流程与方法,本行不良资产的主要管理程序如下:

①保全不良贷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法院和/或非通过法院程序,包括现金收回、协商和解、变卖抵押品或其他资产,以及重组债务。如果本行在竭尽所有司法及非司法程序努力后,仍不能收回贷款或其部分,则未能收回的款额将会被核销。

②还款通知。本行会定期向不良贷款债务人发出还款通知,作为本行收款努力的第一步,要求债务人现金还款,收集并了解有关借款人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的信息,有助本行在不能收回现金还款的情况下,建立本行的收回战略。根据借款人及其担保人(如有)的合作程度,本行可能会启动法律程序与借款人及其担保人(如有)协商解决不良贷款。

③协商和解。若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在本行作出收回款项努力时和本行合作,并且其业务营运情况无重大恶化,本行可能会与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达成协商和解。协商和解可能以贷款重组方式进行,本行可能要求增加抵押品或其他担保,或者更换借款主体。若本行认为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改善机会渺茫时,协商和解通常包括部分还款再加变卖抵押品或其他资产。

④法律程序。如果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在本行作出收回款项努力时不与本行合作,或缺乏还款意愿,或若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的业务营运正在恶化,若不迅速反应便会危害本行资产安全时,本行会提起诉讼,以便通过法律程序收回不良贷款。法院裁决后,则要求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按照法院判决偿付贷款,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的资产(包括抵押品(如有)),或在法院监督下本行和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合作重组该不良贷款。

⑤重组。重组是一项自愿或在某程度上由法院监督进行的程序,通过重组程序,本行与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可重新修订借款人的信用条款,避免进行诉讼,防止出售抵押品时招致损失,以最大限度地收回款项。只有在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经营业务为正常或有良好前景的情况下,本行才会重组不良贷款。重组过程中,本行会要求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偿付部分本息,或要求额外的抵押品,降低重组贷款的风险。本行会对重组后贷款(转换借款主体的重组除外)实施六个月的监视期,期内借款人的业务营运及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偿付会被本行的资产保全部密切监视。六个月监视期过后,若借款人的业务营运正常,能够按重组条款定期偿付本息,并且经重组的不良贷款其他方面符合贷款分类原则下“关注”或“正常”类别的规定,经重组的不良贷款便可能被提升为“关注”或“正常”类别。

⑥变卖抵押品或其他资产。变卖抵押品或其他物业是法院强制执行的一项法律程序,或者是协商和解的结果。本行可通过公开拍卖或非拍卖协议转让,最大限度地收回款项。

⑦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本行在法院强制执行或协商和解过程中,可能依据法律规定和协商接受借款人及/或其但保人(如有)的实物资产抵偿贷款。本行已经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程序,包括抵入作价,日常管理及资产变现。本行自2004年开始对全行主要地区的抵债资产实施集中处置,由总行统一委托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处置抵债资产。在某些地区,抵债资产抵入及变现时可能会遭遇干扰,增加本行管理抵债资产的困难,从而给本行带来损失。

⑧核销。本行会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后,对未能收回的不良贷款予以核销。核销一项贷款本金债权须由分行指派专人进行实地复核,经分行资产保全部门、预算财务部门、审计部门、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分行行长、以及(总行层级的)资产保全部、预算财务部及审计部批准。贷款本金在3,000万元以上的核销,将由总行派员进行实地核实,并须经总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特别批准。

⑨除上述不良贷款管理政策及程序外,本行还建立了应对信贷类风险突发事件的处置组和处理程序,处置组由本行分管风险监控的行长负责,总部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以便监督及快速解决所有须实时注意的重大不良贷款。

此外,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方面,本行采用信贷管理系统实现了信贷全流程集中处理,该系统以客户管理为中心,与核心账务系统联动,通过五个统一来控制信贷业务风险,即:统一授信管理政策、统一风险额度控制、统一业务流程操作、统一客户关系管理、统一业务档案管理、统一数据信息来源。

本行还利用客户综合信息系统集成反映全行客户信息。此外,本行已自行开发逐笔拨备系统、信贷监控系统、非信贷监控系统、风险信息系统等,实现了全行迁徙分析、监察名单、责任追究的系统运作。为进一步扩展系统功能,本行在数据大集中基础上,开发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资产风险的全面管控。

2、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未来收入、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可能由于利率、汇率变化,及会对市场风险敏感产品有影响的其他市场变动而遭受潜在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的主要类型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本行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强化市场风险的计量和监测。本行已经实现按月计算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久期、基点价值等利率敏感性指标,由业务单元内设的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在本业务单元管理范围内进行包含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压力测试,对有重大影响的情形提出应急处理方案,动态监控市场风险限额执行情况。

第二,实行市场风险限额管理。本行按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对交易账户实施限额管理,对超限额情况及时进行监控和处理。

第三,加强资金业务风险控制。本行根据风险管理需要,相继出台了《交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人民币同业融资授信管理办法》及《关于规范票据业务发展的意见》等制度,不断加强同业拆借、同业债券、人民币利率互换等各类资金业务风险控制和防范。

第四,加强国际业务风险控制。汇率风险控制方面,通过路透KONDOR+系统进行外汇风险集中式管理,自动监控额度使用情况、报告敞口的异常状况;代理行风险管理方面,建立代理行评分评级模型,作为同业授信的基本依据。同时本行将非财资业务同业授信额度整合为贸易融资和担保两类,既满足新业务使用需要,又体现不同业务种类的风险属性。 (1) 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是指本行的利息收入或本行的资产值由于利率波动而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本行利率风险主要来自资产和负债的期限或再定价期间的不相配以及利率的波动。此外,不同产品采用的不同定价基础也可能会导致本行同一再定价期间内资产和负债产生利率风险。

本行已在内部开发出一套人民币资产/负债缺口管理和分析系统,对本行的人民币资产和负债承担的利率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测量。该系统已在本行的各分行应用。此外,本行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压力测试,就本行调整人民币资产和负债组合的到期日和期限提供指引,以管理本行承担的利率风险。本行最少每月进行一次缺口分析。

本行通过控制各时间段的利率缺口来管理本行的资产和负债。本行通过模拟利率情景衡量这些缺口以确保利息收入变动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此外,本行还通过调整人民币计值负债的到期日及分配对人民币计值负债进行管理。

本行主要通过以下措施管理本行的外币资产及负债:集中剩余的以外币为货币单位的资金的投资,主要投资于短期融资,包括银行同业市场票据及短期债务、控制本行以外币为货币单位的固定利率投资的比例及进行利率掉期交易。 (2) 汇率风险管理

本行向客户提供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和外币交易服务。本行在外币市场上的交易活动和其它一般银行活动使本行承担汇率风险。本行主要通过在银行同业市场上的对冲活动来管理汇率风险。特别是,本行通过制定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来降低汇率风险。

本行已建立了一套风险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明确了一系列的指标,包括敞口限额、止损限额和其它交易参数。本行还实施了路透Kondor+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一般市场风险限额进行监控。

3、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及时以合理价格将资产变现从而为本行的负债提供资金的风险。本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借贷、交易、投资等活动以及对流动性资金头寸的管理。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使本行能够履行本行的所有还款义务并以较低成本及时为本行的所有投资活动提供资金。

本行资金部负责制定有关流动性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引,其中包括限制可由本行分行进行的交易类型,以供本行风险监控部进行监控,本行分行须在总行授权的范围内进行交易,且须实时向资金部汇报这些交易以进行风险监控。

本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理想的收益率,同时保持适当的流动资金水平。

改进本行的管理数据系统以提供本行每日、每周和每月流动资产变化的实时资料;

依照法规及本行内部要求,监控流动性比率的情况,特别是所需的人民币备付金比率和存贷比率;

进行定期的期限缺口分析以使管理层能够及时评估和监控本行的流动资金头寸;

采取多样化的融资战略。

本行利用广泛的流动性来源来满足本行的融资需要。本行主要通过接受个人和企业存款为本行的经营活动提供资金,这些存款的平均期限一般短于贷款或投资期限。除百分之十法定准备金外,本行主要通过在人民银行保留本行存款约百分之四点五作为备付金,以及保持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及债券回购,来管理以人民币计值资产的流动资金;本行还利用大部分存款资金提供贷款、从事债券投资或进行银行同业资金拆借。本行还持有一个由资金部和国际业务部管理的具有流动性以及高信贷评级的证券组合。此外,本行通过设定存贷比率,如备付金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等指标,来监控和管理本行的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和系统不足或失灵、人为误差或外部事件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本行在业务运作中面临着多种操作风险。本行致力通过继续施行内部控制系统及内部控制评估系统来管理这一风险。在风险监控部的监督下,本行业务营运部门经理负责监督本行经营人员遵守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控制标准和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 作为本行致力于增强内部控制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本行将继续制定新政策和程序以在本行全行范围内更加系统地管理操作风险。本行将会根据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定期地评估和调整这些政策和程序。目前本行已经采取以下措施:

(1)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监控

针对会计风险,本行结合“票据凭证印鉴防伪系统”、“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监督系统”等系统的开发使用,将开户、预留印鉴流程进行切割,实现前、后台分步操作、相互牵制,对重大风险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会计操作流程的职能独立、分离和互相牵制;本行从2005年开始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对符合条件的会计主管由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委派。同时,实施了会计人员轮岗、轮调和强制休假制度,并由总行按季监控全行会计条线的执行情况;同时,本行启动了会计操作风险量化工作。本行正在制订“会计操作风险分级分类标准”,对会计风险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破坏水平、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将相应的会计风险进行分级分类,提供会计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依据。

(2) 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本行将操作风险因素的重要管理控制流程固化到了相关业务系统中,流程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以技术手段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在业务系统和风险监控系统中加强了对重大事项、重点账户、重大金额和重要交易的远程监控和实时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对各个重点领域操作风险的非现场动态识别、预警、分析和监控。

为了加强本行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行成立了信息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并在信息技术管理部下设信息安全管理部,负责全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本行已建立了一个集安全事件的采集、汇总、过滤、压缩、关联分析和风险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其具有如下功能:及时有效监控总行现有的安全设备,包括入侵监测系统、网络防火墙、防病毒系统等;对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设备日志信息进行采集、汇总、范式化、过滤、压缩;对各种事件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真实事件;将安全信息事件的级别与资产的价值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出风险评估的结果,协助进行安全决策。

(3) 本行的流程银行建设,强化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本行正在大力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本行流程银行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以客户为中心,条线垂直运作管理和考核为主,后台业务集中处理、前中后台分离又制约,以流程强化内控的便利化、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业务流程,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运作管理效率,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本行初步形成了企业与机构业务、个人与零售业务、资金与国际业务三大前台业务板块和风险管理、财务、审计、人力资源、行政和信息技术等六个中后台职能板块;初步形成了总行层面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单元框架,前中后台划分清晰;信用卡中心初步推行了事业部制的运作模式;在全行范围内积极推进后台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成立了地区授信审批中心和地区审计部,实现了授信和审计的条线垂直化运行,分行层面基本建立了账务中心、后督中心和放款中心等;已建成的数据大集中工程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集中;实现了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的集约化。本行与流程银行建设相关的以上成果,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强调各个部门在流程中的职责,并将各个部门职责贯穿起来,有效地加强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操作风险管理的其它重要职能由本行的会计结算部、风险监控部、审计部、法律合规部、监察室和保卫部完成。

5、合规风险管理

合规风险是指本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以下简称“外部法律规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全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全面系统地识别、评估、监测并报告合规风险,积极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合规风险,从而使得本行的经营活动与外部法律规则相一致,避免遭受由于违规而引起的监管惩罚、经济损失以及信誉损失。

本行采取了法律合规部归口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本行法律合规部门在高级管理层的领导下制定全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其他相关部门在此统一工作机制下开展具体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等主要方式,有效落实外部法律规则的合规要求。审计部门对相关部门执行内部规章制度和外部法律规则的情况进行独立审计。监察部门对于违规事件进行责任追究。

本行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具体实现合规风险管理职能:识别外部法律规则更新带来的新增合规风险,并且据此制定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对内部规章制度和业务创新进行合规审查,确保其符合外部法律规则;向各业务条线和分行提供合规咨询;对授权、证照和印章等事项进行归口管理;组织开展合规培训等等。此外,本行总部的相关部门和各分行必须每年最少一次向总行法律合规部提交合规报告。

汇报和监察违规事宜

本行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员工问责制,开展全行范围的依法合规检查和专项检查,为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不当行为设立内部汇报程序,确保及时向总行汇报任何员工不当行为事宜。此外,本行还需要向中国银监会汇报员工行为不当的案件。

反洗钱的措施

本行在2004年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行的反洗钱工作,制定全行反洗钱工作的基本政策和原则,并对全行重大反洗钱事项作出决策。目前,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本行副行长出任,其余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本行在法律合规部内设立反洗钱部,负责组织、管理、监督和检查全行的反洗钱具体工作。各级分行均设立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专门机构承担反洗钱管理职能。 本行已根据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包括了解客户、留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报告可疑交易和大额交易等内容。本行已经建立了反洗钱系统,旨在加强本行识别和监测异常交易,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的能力。本行定期为员工提供反洗钱培训,加强员工对反洗钱有关规定的了解,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技能。此外,本行亦要求本行境外机构根据所在地相关的反洗钱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有关反洗钱内控制度。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

1、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

通过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实现资产水平优质、风险要素可控、风险管理全面、资源配置合理和资产市值最大化五大风险管理战略目标。

2、寻找有效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先进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基因,通过实实在在基础工作,落实风险文化的载体,不失时机地把先进风险文化和理念扩散、传导,进一步提升全行风险管理意识。

3、大力推广内部评级法,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2006年,本行在国际知名咨询公司MOW帮助下,以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Advanced IRB)为目标,建立了两维的基于计量模型的公司授信内部评级体系。

2007年,内部评级体系将按照“先局部试运行后整体推广”的模式逐步推广到全行范围。本行将以内部评级法在全行的全面实施、推广为契机,充分利用内部评级法的先进成果,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提升全行信用风险识别、预警、监控、化解能力。

4、进一步落实、推进、完善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

进一步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市场风险计量工具和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5、明确管理思路,切实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

依托“业务标准手册”系统,以合规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业务流程中的各类操作风险的自我评估与控制,对重点操作风险,实施集中动态管理。

6、进一步强化对会计领域的操作风险管理

作为本行致力于增强内部控制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本行正在制订“会计操作风险分级分类标准”,对会计风险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破坏水平、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将相应的会计风险进行分级分类,提供会计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依据。

7、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改进和创新资产保全工作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垂直化管理,推进集约化经营,引入新的风险资产处置手段,拓宽资产保全工作思路,提高风险资产处置效率。

8、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加快系统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的系统功能的合理扩展,提高系统的关联程度,进一步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

9、推进流程银行建设

未来几年,本行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分步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开展业务单元制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新业务流程的系统开发,推进全行业务处理中心体制,完善业务操作管理体制;在全行全面推行新型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推进后台业务集中化;对流程银行建设的总体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夯实流程银行建设的基础。

10、重视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以风险经理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全行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提高风险管理人员总体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学习通搞笑说说99句

学习搞笑说说 09-15

2024年幼儿园春节美篇内容(优选5篇)

狗年幼儿园春节祝福语 跨年幼儿园文案 09-15

口腔风险管理

09-15

2024年庆元旦演讲稿范文(分享十五篇)

庆元旦教师演讲稿 庆元旦文案 09-15

小学生演讲稿完整版(热门9篇)

小学生做人演讲稿 小学生故事演讲稿 09-15

军训心得500大学(精华八篇)

军训感想心得大学 军训大学心得感受 09-15

冬至小短文200字(优质八篇)

人生感悟小短文 生日祝福英语小短文 09-15

世界微笑日暖心问候语(集合36句)

暖心问候语 暖心早安问候语 09-15

幼儿园国庆节活动总结范文

国庆节口号幼儿园 幼儿园国庆节说说 09-15

高中演讲稿3分钟励志(精华十篇)

高中演讲稿励志青春 父亲节演讲稿3分钟 09-15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