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加法教案

9的加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习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习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9的加法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表: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

本单元从人类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选择体育运动为背景,选择运动员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的得分情况或运动器材的价格为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它紧密联系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骄人成绩,联系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情况,联系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人或事来开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活动。这样的选择十分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强身健体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法,能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计算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M.ZFw152.coM

(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笔算方法和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空间。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如例1、例2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

(4)情境呈现方式故事性强,灵活多样。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由于创设了故事性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小数的加减运算变得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例1,父子看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边看边计算成绩,形如场外裁判;例3,一家三口看环城自行车赛,边看边用自己的方式计算运动员还要骑的路程,有一种为运动员着急、鼓励运动员快速、顺利抵达终点的关爱情怀;例4,两位学生推测校运动会中本班4×100米接力赛的成绩,体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从例1~例4,教材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严肃的学习面孔,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教学建议

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大量存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在近期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是我们选择素材的一条基本思路。因此,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运动场上的信息,特别是雅典奥运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为素材,也可根据当地生活、生产实际,如家庭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农家各项农产品的产量、收入;购买有关生活、学习用品的价钱等等,都可作为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4.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根据素材给出的若干信息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若干数学问题。如,例1显示的是父子二人观看女子双人跳水比赛的情境,当记分牌逐一显示中国和加拿大运动员第一轮及第二轮动作完成后的得分情况时,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第一轮动作的得分情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轮呢?”又如,教学例4时,当学生看到表格呈现4位学生“50米跑的成绩”时,引导他们发问:“看到这张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若干信息发问,天长日久,学生就能养成面对周围世界的诸多现象不断发问的良好习惯。

5.这部分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编写意图

(1)选择对学生有感染力的体育运动为背景。

呈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以及该项目中金、银、铜牌得主的跳水成绩。通过观察照片,让学生回味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创造的辉煌成绩,使学生体会一种自豪、一种激励,体会人类运动技巧给世界带来的无限风光。

(2)选择与小数计算紧密联系的运动项目为素材。

奥运会中,许多项目的成绩是通过小数计算来决定的。教材选择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这项比赛过程的成绩计算就是小数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容,而我国奥运健儿在此项目中荣获金牌。这样选择,既让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教学建议

(1)以人类崇尚的体育运动为背景,学习小数加减法。

教学时,除显示主题图,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显示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获其他项目金牌的图片,以及用小数记录他们获奖成绩的情境,由此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也可在此基础上,选用本校、本市学生运动会中的内容(图片、用小数记录的各项成绩)作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素材。

(2)引导学生自主说出主题图下面表格的内容。

教学主题图下的表格时,可让学生说一说:①表头分了哪三类?(国家、运动员、奖牌)②金、银、铜牌的得主各是哪几个国家的运动员?③从中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我国运动员的决赛成绩比加拿大的高多少分?比俄罗斯的高多少分?……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2.例1。

编写意图

(1)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通过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的全过程,自然而然地引入小数加减法。教材用表格呈现我国运动员和加拿大运动员在第一、第二轮动作后的得分情况,呈现父子二人在知道得分后兴高采烈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111.60分”、“现在领先12.6分”……父子二人的对话促使学生思考:“3.6分、111.60分、14.6分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样,为了解决这一个个的实际问题,小数加减运算便产生了。

(2)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

与以往教材编写加减法的顺序不同,本例题是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由于要知道“第一轮动作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数减法的学习。接着,要知道“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所以再学习小数加法。这样安排,合乎情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

(3)给学生提供自主计算与交流的空间。

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只有计算结果。如,竖式中的 “3.60、111.60”是怎样算出来的,教材没

有任何说明。它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空间,它刻意让学生经历自主列竖式、自主计算的全过程,它迫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学生有了这一自主探索的经历,就多了一次自主获取知识的体验。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本例题将故事、表格、数据、计算、思考融为一体,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怎样让学生读懂这丰富的画面、理解其中的数学意义呢?一般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如例1中上面一部内容,教学时应让学生有序的陈述自己理解的信息:①例题中的事情(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②表格的意思,特别说出我国和加拿大运动员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第一轮得分的情况;③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父:中国队领先3.6分,子:差距还不到4分。)

(2)设计让学生自主计算的教学过程,突出算理和算法。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一知识经验,设计好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计算、合作交流的过程。

①先教学减法。出示例1中上面一部分内容时,不出现小数减法的竖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两个数据发问:“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或者根据父子二人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提出问题:“这3.6分是怎么得来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小数减法,同时让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学生计算后,应引导说一说:

●如何列竖式?(突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如何计算?(突出退位的过程。)

●竖式中的结果3.60与图中父亲说的“3.6”有区别吗?(突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结果简化。)

②再教学加法,并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例1中下面一部分内容的情境是上面一部分的继续,是故事往下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学时,同样不要出现加、减法竖式,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数据或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111.6分和12.6分是怎么得来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

●怎样求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用加法笔算)计算的结果“111.60”还可以怎样写?为什么?

●要求中国队第二轮后领先多少分,怎么解答?

学生中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如:

方法一:53.40 +58.20=111.60

49.80 +49.20=99

111.60 - 99=12.60

方法二:53.40-49.80=3.6(利用前面的结果)

58.20-49.20=9

3.6+9=12.6

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简洁性。显然,方法二从计算数据来看,更简单,且充分应用了已获取的相关条件(3?6)。

●对比两种解法的结果:12?60与12?6,突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

小数加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求学生记忆,只要理解就行,教材组织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共同总结出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交流,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理解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就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0去掉,使小数的书写简洁。

(2)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会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逐步有序的总结出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时,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分两步进行:①先让学生根据例1中各竖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这时,学生总结是凌乱的,不完整的。②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2)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两位小数加减法,计算容易出错。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除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检验,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检验,帮助提高使用计算工具的能力。

(3)“做一做”中的第1题是人人都必须完成的基本练习,应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验算,能对自己的计算结果作出正确与否的评判。

(4)“做一做”中的第2题突出计数器在小数计算中的工具性作用。学生作业时,可提出要求:先用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4.关于练习十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学生计算如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如看错数据,手写的与口算的内容不一致等;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第2、5题,是小数加减的笔算练习。应要求学生:(1)将笔算竖式尽可能写得漂亮些;(2)仔细计算;(3)自觉验算,知道如何判断自己计算的正误。

第3、4题,是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3题可改成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看到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小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小数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4题通过计算电话费和上网费,使学生对复式统计表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6题,结合人民币、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进行小数计算。这样的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用得极为普遍。学生计算时,应作如下提示:①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②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第7、8题,是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练习。第7题通过购买足球和排球,使学生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第8题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方面的信息:某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另一方面通过计算这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的.差距,体会我国要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还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5.例3。

编写意图

(1)以学生的家庭生活(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为背景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本例创设的学习情境类似例1,它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通过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了解自行车比赛的一些知识。知道在长达数天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观众都会随时计算已完成的赛段里程和未完成的赛段里程,这就引入了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随比赛的进程而产生的,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

要解决“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的问题,教材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尽管这三种思路的思维水平处于同一个层面,但它显现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当思维的角度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3)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本例通过一家三口计算自行车运动员未完成的里程数,塑造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榜样。通过本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会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和爸爸妈妈共同学习的向上愿望,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建议

(1)继续让学生自主阅读题意。

与例1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读题意,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如同桌互说、自愿上台说。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步骤呈现例3。

①可利用课件或教学挂图先出示例3的上面一部分,即问题部分。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后,让他们自主解答“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②在学生自主解答的基础上,再出示例3的下面一部分。先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请不同解法的学生上台自己书写解题算式,自己向全体学生解说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三个不同的综合算式,从中发现算式483.4-(39.5+98.8)与算式483.4-39.5-98.8是相等的。

(3)使学生懂得使用计算器进行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让学生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一方面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6.关于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经常要进行的口算练习。练习时,既要引导学生用常规方法口算,更要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使口算也能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载体。如,口算“7.1-3.5”时,可以这样口算: 7-3.5+0.1,也可以这样口算,“7.1-3-0.5”。它灵活应用了题中数据的特点,使口算不但算得正确,而且灵活。

第2题,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另一种表示方式,用这种方式呈现,一方面体现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避免了老面孔带来的单调感,可提高学生计算的乐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还渗透了函数思想。如,当一个加数不变(5.47),另一个加数变化时,和也要发生变化;减数不变(9.86),被减数变化时,差也要发生变化。

第5、6题,都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呈现的方式和要求略有不同。第5题不带括号,只须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第6题中带有括号,须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完后还要验算。练习时,应提醒学生看清算式再计算。

第3、4、7、8题,都是需要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每题解答后,都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第9题,是突出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先将分母为10,1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进行计算。

第10题,突出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计算日常“流水”账,十分准确、方便、省时。

第103页的思考题,可让多数学生参与练习。应引导学生先画示意图表示题意(如图),然后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方法计算。

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的高度为:

4.9+(4.9+9.8)+(4.9+9.8+9.8)+(4.9+9.8+9.8+9.8)

=4×4.9+6×9.8(或8×9.8)(尽管这时学生还未学小数乘法,但用计算器可以计算。)

=78.4(米)

7.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以校园体育运动为背景,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学校体育运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来描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是学生熟知的。本例以某班四位同学参加4×50米接力赛为内容,以这四位同学50米跑的成绩为素材,引入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显得十分自然。

(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材采用对比的方式呈现小莉和小红两位同学不同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出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直观感知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进一步体会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确实方便又快捷,使学生在今后的小数加法运算中,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建议

(1)为了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除教材提供的例4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例子。如,计算3.56+1.60+2.44和1.60+(3.56+2.44)两个式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让学生计算2~3组这样的式题,使学生体会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仍然适用。这个过程,使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合理性。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关于本例的计算,学生中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学时,应给学生一定的独立计算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思路。如,有的学生根据4个加数中的整数部分相同的特点,这样计算:

8.42+8.46+8.54+8.58

=8×4+(0.42+0.58)+(0.46+0.54)

=32+1+1

=34

上述算法中,既有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应用,也有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转换成乘法,使计算更加简便。教师对这些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算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评价,使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上升为一种技巧。

(3)“做一做”中第1题的填空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练习时,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通过这组填空题的练习,真正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内涵。

第2题中的简算有的要用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的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如计算5.17-1.8-3.2,就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时,须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思考清楚了再下笔。

8.关于练习十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应让学生写出简算步骤,并说明理由。如,计算“1.29+3.7+0.71+6.3”,其过程如下:

1.29+3.7+0.71+6.3

=(1.29+0.71)+(3.7+6.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10

=12

第3题,是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要求学生按序如下操作:①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数据特点作出判断,看看能否简算;②若能简算,则想清楚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还是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③写出简算过程。

第4、5题,是加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4题的练习背景和计算方法是例题4的继续。练习时应注意两点:①表中最后一栏“可能的总成绩”表示的意思应让学生自己解释。在明确所求问题的情况下再进行计算;②由于本题中所有小数的整数部分都相同,可提示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简算。

第5题,练习的素材来自生活中常用的购物发票。通过模拟售货员计算购物的总价和交易找零的余款,使学生学会看懂发票的内容,理解发票的作用,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发票中的方框里要填什么,怎样列式,然后再动手做。做完后再用计算器检验。

第7、8题,是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练习。第7题以我国20年来(1978~1998年)城镇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为素材,引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中,教师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又应为后续学习小数的乘除法做好准备。如,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1978年的几倍”时,学生的解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1)9.3÷3.6≈2.5(多数学生不会笔算,只能用计算器算。)

(2)3.6+3.6=7.2(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大约是1978的2倍多一些)

(3)9.3-(3.6+3.6)=2.1(大约是2.5倍)

对于上述第(1)种解法,可引导学生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否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讨,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8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到关于世界人口情况方面的信息。练习时,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让学生知道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口,从而体会控制人口增长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策略。

第9题,是例1的继续。通过计算三个国家运动员5轮跳水的总成绩,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简算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确实有着广泛的作用。练习时,可采用比赛的方式,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真正掌握“对、快”的一般方法。

(四)参考教案

课题: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104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3题、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把练习十八第4题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练习十八第4题,将(1)班与(4)班的成绩对换了。)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得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个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①8.48+8.54+8.52+8.46

=17.02+8.52+8.46

=25.54+8.46

=34(秒)

②8.48+8.54+8.52+8.46

=(8.48+8.52)+(8.54+8.46)

=17+17

=34(秒)

③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依据有二:①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②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

3.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四(3)、四(4)班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1)班可能得第几。

(1)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

8.40+8.56+8.61+8.39

=8.40+8.56+(8.61+8.39)或=8×4+0.40+0.56+(0.61+0.39)

=8.40+8.56+17 =32+0.40+0.56+1

=33.96 =33.96

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是34?06秒、34?17秒(过程略)。

(2)全班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述结果。验证后将4个小数排队:

33.96<34<34.06<34.17,估测出冠军可能是四(2)班,四(1)班可能是第二名。

(3)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1~2个例子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4)小结:请学生翻开教科书104页,说明例4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小结,请学生默读并理解例4下面的一段话:“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 基本练习。

自主完成“做一做”第1、2题,要求学生在每一题的后面写上简算的理由,做完后及时反馈。

2.综合练习。

(1)用竞赛的方法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对于口算错误较多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更正。

(2)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第3题也可以在课外做)。提醒学生看清题目,弄清楚哪两个数合并能凑整,再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7题。本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案,一般学生只需做一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写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3.提高练习。

计算:1+1.2+1.4+1.6+1.8+…+9.6+9.8+10

9的加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五上P47---48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里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四年级已经学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会算吗? 0.4+0.5  1.8-0.6 1.6+1.7 2.1-0.7 (1)做上面一行,一位小数加减法怎么样计算? (2)做第二行,完善计算法则 2.今天和大家进一步研究小数加减法(板书)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1 (1)出示挂图,题目中提供了哪些消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①怎样立式 ②列竖式怎样计算?学生尝试练习③汇报:竖式怎样列?“4”为什么不和“5”对齐? 下面怎样计算的? ④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3)他俩一共用了8.15元,那么小明比小丽多用了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计算,做在书上。 ②怎样计算小数减肥 ③比较:与小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2. 数学试一试 (1) 那么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① 学生列式计算,以后计算结果要自觉化简。 (2) 小芳比小明少用了多少元? ① 学生列式计算 3. 总结:小数加减法怎那样计算?与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小数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 1. 练一练 2. 改错 53.3 + 2.47 ----------    7.80 3.练习八第一题 0.7+0.3 0.65-0.25  6+3.4 1.6-0.4 4.5+0.5  0.82-0.42 4.练习八第3题 (1)先独立解决3问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你还能提出问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9的加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第95页至9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合作交流,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淮东校徽若干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类推、迁移法、合作交流、讲练结合等。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大家看(出示淮河东路小学的校徽),认识吗?

生:认识,这是我们学校的校徽。

师:那我们学校的校徽漂亮吗?

生:(齐)漂亮。

师:想得到它吗?

生:(兴奋)(齐)想。

师:希望这节课大家能够大显身手,发挥你们的一技之长,争取得到它,好吗?

生:好。

开始上课。

二、激情导入:

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平时抽过奖没有,谁抽过奖请举手?说一说你喜欢抽奖吗?

生:(齐)喜欢。

师:谁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抽奖?

生1:可以获取奖品。

生2:很刺激。

生3:还可以中大奖。

师:好的,那我们今天在数学课上也举行一次集体抽奖比赛,我们今天来抽老师自己做的代金券,另外还有礼品(校徽)相送哦,好吗?

生:(齐)好。(学生很兴奋)

师:好的,如果大家能把这几道题都做对了,我们就开始抽奖。

1、口算

25+37=250+235=72+138=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变成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

4.804.519

练习的时候开火车,学生基本都能直接说出答案,练习完之后,教师:

师:我们四(四)班的同学果然出手不凡,希望同学们在下面的学习中能够表现的更加出色。

三、新课教学:

1、活动一:求和

师:下面,就开始玩抽奖游戏,我们从中间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长江队与黄河队,在抽奖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抽奖规则。(1467.COm.Cn 大学生范文网)

出示游戏规则:

A、全班分长江队与黄河队两队,每队各派一名代表抽取代金券,抽出后说一说自己抽到的代金券是几元几角几分,共抽两次。

B、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笔算)计算出两次抽到的总金额。

C、两次抽出的总金额大者的小队获胜,奖励校徽一个。

师:明白要求了吗?下面请长江队与黄河队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奖。

学生抽奖

师:请举起抽到的代金券,并说一说自己抽到的代金券是几元几角几分。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三十二元一角四分(32.14)。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十七元九角三分(17.93)。

师:大家不要激动,下面我们开始抽第二张。

学生抽奖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四元八角(4.8)。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十九元(19)。

师:大家认为用那种方法计算最快?

生:(齐)估算。

师:怎么算?说一说你的方法。

生:先算长江队的,把32.14看成是32,把4.8看成是5,32+5=37(元);然后算黄河队的,把17.93看成是18,18+19=37(元)。

师:从估算的结果来看,我们能比较出哪个队抽到的总金额多吗?老师来采访一下,为什么我们比较不出来呢?(随机找一名学生)

生:估算的结果一样,比较不出来。

师:那怎么办呢?请大家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生:必须笔算,精确计算才能比较出来。

师:这种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齐)好。

师:那怎样列式呢?

生:两个数相加。

师:好的,那就请大家动手计算吧。这两名抽奖的同学请在黑板上各自算各自抽到的总金额。现在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计算出了结果,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通过讨论,相信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谁给大家讲一讲,长江队的这个同学是怎么做的?

生:把4.8看成4.80,先把百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4,十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9,然后点上小数点,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6,最后再把十位数上的3移下来,所以答案是36.94.

师:你讲的真好,奖励一个校徽,我们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

生:(齐)听明白了。

师:好的,我们再看一看黄河队的总金额,答案是36.93,有问题吗?

生:(齐)没有。

师:那也就是说在计算时要

生:从低位向高位算起,数位对齐,数位不够的要在数的后面用0补足。

师:谁能清楚的给大家讲一讲?

生:把19看成是19.00,先把百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3,十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9,然后点上小数点,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6,写6进1,最后再把十位数上的数相加等于3,所以答案是36.93.

师:你说的很清楚,谢谢你。为什么要从百分位开始算呢?

生:三年级讲过,要从低位向高位算起。

师:那也就是说要从左向右算、数位对齐,在小数加减法中也就是要小数点对齐。好了,现在第一轮结果已经揭晓。我们祝贺长江队获胜,请长江队的同学每人为自己贴上一个校徽。

师:同学们,关于这样的小数加法大家会计算了吗?

生:(齐)会。

师:好的,下面请大家笔算一道题。

28.28+11.62=39.9

屏幕展示,重点讲方法。强调:得数是小数的,如果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活动二:求差

师:在刚才一轮的比赛中,长江队获胜了,请黄河队的同学不要气馁,我们马上进行第二轮大抽奖。请长江队与黄河队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奖。

学生抽奖

师:请你们两个大声读出自己抽到的金额?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44.9元。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17元。

黄河队的同学泄气了,此时:

师:大家不要激动,老师刚才忘了告诉大家,这一次抽奖规则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看游戏规则:

A、全班分长江队与黄河队两队,每队各派一名代表抽取代金券,抽出后大声读出自己抽到的金额,共抽两次。

B、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计算。

C、两次抽到的金额相差数较小者的小队获胜,如果该队队员做对了题目,奖励校徽一个。

师:现在我们第二次抽奖。同样要大声的读出自己抽到的金额。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31.08元。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2.17元。

个别学生表现出来惊讶的表情。

师:每个队两次抽到的金额到底相差多少元呢?怎样列式呢?请大家自己动手计算,若有困难,可以小声的与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抽奖的两名同学请在黑板上计算。

学生计算,稍等片刻

师:好了,停下来了。我们看一下他们在黑板上的计算结果,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讲一讲?

生:44.9数位不够,把44.9看成是44.90,把小数点对齐,先用百分位上的0减8,不够减,借1当10,10减8等于2,再用十分位上的数9借1后还剩8,8减0等于8,然后点上小数点,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减等于3,最后再把十位数上的数相减等于1,所以答案是13.82.

师:你讲的真清楚,老师为你贴上一个校徽。我们一同再来看一下第二题172.17的答案?

生:172.17=13.82.

师:答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几乎全部的学生都举手了

师:看来,大家都很认真,也很聪明,同学们,现在结果已经很明确了,这一次哪一队获胜了呢?

生:黄河队。(此时,学生明显没有刚才的兴趣浓了)

师:哎呦呦,我们黄河队获胜了,这么没底气啊,来,我们为自己加加油。

师:现在好了嘛!问一问,我们黄河队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几乎全举手了),那我们也为自己贴上一个我们学校的校徽吧。现在我们班的同学都在自己的胸前贴上了校徽,好看极了!由于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能干,今天我们打成了平手,希望大家在下面的后半节课中表现的更加出色!

3、揭题总结,沉淀方法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能给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起个名字吗?

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再仔细看一看,今天学习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与以往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都是两位小数。

师:没错,那现在你能给这节课起个完整的名字了吗?

生: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那关于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你们会做了吗?

生:(齐)会。

师:好的,请大家拿出答题纸,在4道题中任选一题做一做,做的快的同学争取做两道、三道。

答题纸题目:

7.26.15=50.41=21.56+6.34=7.52+8.4=

学生计算,老师巡视并收取四位同学的答题纸,待全班同学都做完的时候,在展台上一一展示。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做的和这几位同学做的一样吗?

师:第一题,答案是1.05,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第二题,

师:做了两题并且都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请这些同学从组长那里再领取一个校徽,贴在自己的胸前,希望没得到两个校徽的同学再接再励,争取也得到两个。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好的,看来呀,大家都会笔算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了,那么就请大家帮助明明、豆豆和乐乐检查一下他们做的题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帮助他改正,同桌两人先互相说一说吧。(之后找学生汇报)

明明豆豆乐乐

师:大家看,明明做的对吗?

生:不对,小数点没有对齐,对齐之后答案是12.9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课件)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我们向这位同学表示祝贺,奖励一个校徽。谁来分析一下豆豆的做题情况?

生:也不对。答案应该是12.15,被减数中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借1后,十分位上的数要减去1,所以答案应该是12.15.

师:你说的真清楚,把掌声和校徽一同送给他。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乐乐的做题情况。

生:不正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恩,真不错,老师亲自为你贴上一个校徽。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老师,你想提醒大家一些什么呢?

生1:做题时,小数点要对齐。

生2:做题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该进位的要进位,不够减的时候要向高一位借1,借1当10.

生3:算出的得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生4:被减数不够减的,要在末尾用0补足。

生5:计算的时候要从低位向高位算起

生6: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见后面板书)

师: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会认真、细心的计算。

四、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20xx年第29界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出示鸟巢图片,问:大家看,认识吗?没错,就在这里,田径项目的主场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奥运奇迹,出示博尔特图片,认识吗?没错,他就是打破了奥运会100米世界记录的牙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大家想再看一下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吗?

生:(齐)想。

师:好的,如果我们把这几道题都做对了,我们就可以看到了。

5.75-2.37.46-30.26+0.350.37+14.3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每一大组算一题,然后找同学公布答案。

学生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答案?

生:5.75-2.3=3.45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第二题。

生:7.46-3=4.46

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全班学生。

生:(齐)同意。

师:第三题。

生:0.26+0.35=0.61

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全班学生。

生:(齐)同意。

师: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了。最后一题,全都会啊(几乎全班学生都举手了),一起说吧!

生:(齐)0.37+14.3=14.67

师:大家表现的真棒!下面,我们就让我们一同再来感受博尔特在奥运会上百米冲刺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

观看博尔特100米短跑视频。

师:9.69秒,让我们记住这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感的数字吧。同学们,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了弘扬奥运精神,看,小亮的学校也举行了100米短跑比赛(幻灯片出示,播放录音)

小亮:我的100米赛跑成绩是13.85秒。奥运冠军博尔特用了9.69秒,我比他慢了多少秒呢?

师:小亮比博尔特慢了多少秒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

学生计算,片刻之后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3.859.69=4.16(秒)

师:他说的正确吗?

生:(齐)正确。

师:小亮同学体育很出色,可在生活中他却遇到了难题,你能帮助他吗?大家看:(幻灯片出示略)

师:小亮能直接够到帽子吗?

生:不能够到。

师:那你能帮助小明想办法够到帽子吗?

生1:可以,蹦一下就可以够着了。

生2:踩在凳子上。

师:可以吗?

生3:不可以,因为小亮身高1.42米,凳子高0.33米,1.42+0.33=1.75(米),1.75〈1.85,所以够不着。

生4:不对不对,还有胳膊的长度呢,要是加上胳膊的长度一定能够到。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我可以拿一个晾衣杆,就可以够到帽子了。

生6:

五、课堂总结(略)

9的加法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1、创设情景: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9的加法教案【篇6】

教材第50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50-51页“想想做做”第1-7题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掌握6、7减

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2、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初步体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

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 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

1、教学例题。

(2)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原来有7棵树,已经栽好了3棵,还有4棵没有栽。

(3)教师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

问:原来有7棵树,已经栽好了3棵,还有几棵没有栽,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5)7-3等于几呢?

(6)我们刚才是用这 所有的树木减掉已经栽好的, 如果老师反过来,用所有的树木,减掉没有栽过的,可以吗?

(7)仔细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

2、教学“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

(4)教学大括号的意义:同学们,这条虚线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

(6)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

这是去掉左边,如果是去掉右边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的意思。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课件出示依次第1题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说出填写的算式,并说说每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提示: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

(3)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从7-6=1想7-1=6)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第3题图,提问:树上有几个家,白菜老师问小鸟应该飞回哪个家,我们可以怎样看?(指名回答)

(2)学生把小鸟与飞回的家用线连起来。

(3)反馈交流。

4、完成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

(2)比较每组中三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完成第5题。

(1)课件演示游戏玩法。

(2)组织学生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进行游戏。

6、完成第6题。

(1)说一说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2)你能写出几道减法算式?

(3)交流反馈。说出所有7减法几的算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9的加法教案【篇7】

为了激发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学习6的5种加法;。

2、学习感知分合式;。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6个苹果,1个大,5个小;2个红色,4个黄色;3个有叶子的,3个没叶子的)。

装有6的5组加法算式礼物盒一个。

一,复习6的组成。

老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6”。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在黑板上的一边写好6的分合式)。

二,学习6的加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2.集中交流。

老师:“我们把6的5种加法算式用好听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三,“小动物们送礼物”的游戏。

1.老师:“我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这礼物盒里有着很多漂亮的礼物,但是你们要先读出老师出示的算式并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很漂亮的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口列算式。

3.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4.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9的加法教案【篇8】

课本P48~49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 0.83-0.5 9.2-6 2+2.8

3.4-3 17.6+3.9 3.6+2.4 0.45+2.85 0.73-0.2 14+3.9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齐。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0。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么?

第3题: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9的加法教案【篇9】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一图四式。

(1)    课件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

(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4)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1、完成第2题。

(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

2、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

(2)学生比较第一组数,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算式与数的大小时,先要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

(3)在书上完成其它的题目。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9的加法教案【篇10】

请各组组长把课前发的小棒图(左边1根红色小棒,右边5根黄色小棒)摆在左右两边同学的中间,使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学生看图和旁边同方向的同学一起说图意,然后列式.

全班汇报:先请左边的同学说图意,列式:5+1=6再请右边的同学说图意,列式:1+5=6

师: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就不同,这两个算式都可以解答一个相同的问题.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邻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问:在我们学过的算式中,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想数的组成,用数数的方法,根据学过的算式推想:因为4+1=5,所以5+1=6.)

师:一共有几只鸡?(在公鸡和母鸡中间画虚线)把6只鸡这个整体分成了几部分?

师:(用手盖住1只公鸡)公鸡跑了,看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叙述题意:有6只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公鸡和母鸡的'整体6里面去掉1只公鸡这部分,就剩5只母鸡那部分.)

师:(用手盖住5只母鸡)现在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来吗? 学生叙述题意,然后列式.板书:6-5=1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6只鸡这个整体里面去掉5只母鸡这部分,就剩1只公鸡那部分.)

师:比较这两个减法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邻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从整体里面去掉公鸡这部分,就是母鸡那部分;去掉母鸡这部分,就是公鸡那部分.)

师:不看图怎样算6-1=□呢?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想数的分解,倒着数数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是一部分,1是一部分,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整体6,从整体6里面去掉1这部分就是5那部分,从整体6里面去掉5这部分就是1那部分.)

(1)请同学左边摆4个黄圆片,右边摆2个红圆片.问: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板书:4+2=6)

师:请你用手盖住右边的2个红圆片,可以提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师:请你盖住左边的4个黄圆片,提一个问题,怎样列式?板书:6-4=2

学生齐读这四个算式.

师:除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以外,用6个圆片你还能摆出哪些题目?

学生自己试着摆,要求边摆边说题意.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几的加减法?6的加减法都可以想6的组成来进行计算,  如果你喜欢用别的方法想得数也是可以的.谁还有什么问题吗?

5+1=□    4+2=□    3+3=□

1+5=□    2+4=□

6-1=□     6-2=□     6-3=□

6-5=□     6-4=□

四、学习写算式。演示动画“加减法算式的写法”,学生在书上练习写算式:2+3   6-5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你们看苹果多红啊!你们愿意帮助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苹果吗?爱劳动是可贵的,但还要有劳动的本领,苹果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摘下来的,下面请你听清要求:每个苹果上面都有一个算式,下面的筐上都标着得数,苹果要放在相应的筐里,才算摘下来了.

学生听清要求以后,开始摘苹果(每人一题).摘完后,全班集体检查,看那些同学摘错了,完成任务好的给予鼓励.

1.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先让一个同学出一道题,请下一位同学算得数,这位同学算出得数以后,再用这个得数开头出一道题,请他的下一位同学来算,依次类推.如:1+3=4  接4-2=2  2+4=6  6-0=6…….

2.老师限时,看哪个组说得又对又多.

9的加法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同学们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1.请学生说说这样算的依据。

2.同时说明整数加减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1.用简便方法计算 4.36 + 17.3 + 0.64 + 2.7

B、简便计算的方法。(把能凑成整十的小数先结合起来)。

2.用简便方法计算。

A、能否进行简算?

B、进行这种简算有什么条件?(a、连减 b、减数能凑成整十、整百)

(1)1名学生板演,其余自做。

(2)反馈。

(3)试一试 18.2-7.69-2.31 2.78-(1.78 + 0.94)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些计算有什么特点?规律是什么?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加法互助

10-11

关于圣诞节的句子有哪些简短(热门五十九句)

圣诞节忧伤句子 圣诞节暧昧句子 10-11

三观很正的励志干净文案(合集六十四句)

励志语录很火文案 干净古风文案 10-11

开学黑板报内容图片

开学寄语大班 开学寄语园长 10-11

加法口袋

10-11

元宵一过年就过的说说(经典62句)

过年除夕说说 没钱回家过年说说 10-11

创意满满的有关动物的海报内容(推荐五篇)

考试满满的句子 考试信心满满的句子 10-11

平安夜祝福语老师简短一句话(收藏六十三句)

平安夜收到祝福语 平安夜学员祝福语 10-11

重阳节对长辈的问候语(汇集13句)

问候语秋天的 重阳节贺词 10-11

三八妇女节女王节朋友圈说说

三八妇女节发表说说 三八妇女节仪式说说 10-11

元旦说说发什么合适

糖水发圈说说 儿子元旦说说 10-11

全部分类